2019届历史岳麓版一轮练案4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019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册: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019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册: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2cc15aee53a580217fcfe04.png)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继烧饼、油条、豆浆、粥、米饭等中式产品之后,从2016年6月2日起,肯德基通过北京宅急送平台首次销售粽子。
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掠夺B.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开始西化C.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适应本土化D.西方餐饮文化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侵蚀2.美国《世界日报》载文,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
”由此可见()A.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B.全球化进一步缩小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C.全球化为世界落后国家提供了更为均等的发展机遇D.落后国家应联合起来拒绝金融以及技术的殖民扩张3.据联合国公布的数字,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28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5%,而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在1990—1996年的6年中增加了6倍。
在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构成中,国际私人资本已占85%。
这说明() A.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B.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扩张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到来4.下面漫画的主旨是()不平等的“赌局”A.世界经济危机传染性增强B.战后“冷战”思维变相延续C.发展中国家抵制经济全球化D.南北国家经济差距扩大5.有研究表明,世界经济交往中,诸如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竞争政策和环境等,大都是先出现在区域协议之中,而后被引入WTO多边贸易谈判中的。
这一研究表明() A.区域化与全球化相互促进B.区域化推动了全球化C.全球化兼顾全球各区域的利益D.区域协议和世贸组织多边谈判目标一致6.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广大发展中国家却饱受贫困、落后之苦,解决这个问题应()A.取消国际间的不等价交换B.免除发展中国家外债C.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D.缩小各国间的贫富差距7.以下是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百分比)一览表,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①发达国家间贸易数据的变化受经济危机影响②南北贸易数据反映了南北间的依存与合作③整体数据表明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④整体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有一定的提升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经济区域集体化和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两个显著趋势。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3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岳麓版必修2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3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岳麓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6e9f8078f7ec4afe04a1df95.png)
考案[13] 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限时:5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8·衡水一中)美国学者理查德·里维斯指出,英国退欧公投中,选民不顾政府继续留在欧盟的努力,毅然选择了退欧,是因为不再信奉繁荣来自于自由市场和贸易的共识。
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导学号 26813355( B )A.英国民众不再信任政府的政策B.全球化进程遭遇挫折与挑战C.经济全球化使选择的空间增多D.英国民主政治转为直接民主[解析] 英国退欧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遭遇的一次挫折与挑战,说明全球化进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所以B项符合题意;英国民众是不再信奉繁荣来自于自由市场和贸易的共识而非不再信任政府的政策,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全球化进程的挫折与挑战而非经济全球化使选择的空间增多,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仍然是代议制即间接民主而并未转为直接民主,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2.(2018·山师附中)在法国看来,建立包括法国、徳国参加的欧洲联合组织,有利于将联邦德国纳入共同的利益之中和欧洲的监督之下,而且欧洲联合有利于加强欧洲的世界地位。
在联邦徳国看来,加入欧洲联合组织,有利于消除各国,特别是法国对曾经发动过两次因此利益的驱使使其最D项;A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C选项说法错误,它们的联合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关。
3.(2018·泰安)《不平衡的发展:二十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认为:“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
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
”下列选项最符合“修补资本主义”的是导学号 26813357( D )A.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建立欧洲共同体C.掀起信息技术革命浪潮D.推行社会福利政策[解析] 试题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组织,是修正民族国家,与材料中“修补这个社会”不尽相符,故A项错误;欧洲共同体是经济区域集团,是修正民族国家,故B 项错误;信息技术革命是生产力飞跃,与材料中“修补这个社会”不符,故C项错误;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进行了政策的调整,“福利国家”发展起来,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与材料中“不平衡的发展”“修补资本主义”相符,故D项正确。
2019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单元质检:十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Word版含解析
![2019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单元质检:十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fd327e763231126edb11ac.png)
单元质检十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齐鲁名校协作体冲刺,34)20世纪60年代,有评论称美国“以一钱不值的废纸掠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这主要是针对()A.马歇尔计划B.布雷顿森林体系C.北美自由贸易区D.关贸总协定2.(2018浙江金华十校联考,25)某国际经济组织纲领称,该组织旨在“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成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
该组织是()A.欧洲联盟B.关贸总协定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世界银行3.下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部分国际经济组织统计表。
这些国际组织的成立说明()A.发展中国家经济影响力增强B.经济区域化趋向日益明显C.各国间贸易壁垒被逐步打破D.世界经济的有序发展趋向4.(2017广东广州二模,34)1960年,在美国的积极倡议下,联合国成立了国际开发协会,作为世界银行的附属机构。
它的宗旨是通过对不发达国家给予条件较宽、期限较长、负担较轻的贷款,促进其经济发展,减轻贫困,提高生活水平。
这一机构的成立()A.冲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B.加强了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C.抵制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扩大了美国在中间地带的影响力〚导学号25390082〛5.马文·佩里主编的《西方文明史》中指出:“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他们的负担。
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
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对材料理解合理的是()A.历史渊源是阻碍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B.摆脱美国控制的要求是促成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原因C.欧洲共同的文化遗产使欧洲走向联合成为历史必然D.来自于外部的压力是促成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原因6.(2018浙江衢州质检测,25)西方学者评价道:美军与苏军“在易北河的会师”,意味着传统欧洲在国际中心舞台的“隐退消失”。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案4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岳麓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案4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岳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97b46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0.png)
练案 [42]经济全世界化的趋向一、选择题1.(2018 ·齐齐哈尔实验中学) 据资料记录截止到1990 年,国与国之间的优惠贸易协议只有 46 个, 1990 年后快速增添,到2008 年末增添到213 个。
这类变化是由于( C ) A.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B.国际经济新次序的成立C.市场经济系统的普及D.国际贸易额的不停增添[ 分析 ]依据资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90 年后国与国之间的优惠贸易协议快速增添,主假如应为市场经济系统的普及,推进了经济全世界化的快速发展, C 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经济全世界化发展的产物,清除 A 项; B 项说法错误,清除;资料没有表现国际贸易额的不停增添,清除 D 项。
2.(2018 ·南阳 ) 目前正在盛行的一种“反全世界化”浪潮,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颠覆地区自贸协议,以致退出生贸组织,从纯粹的民间非主流呼声变为“大嘴”特朗普等政客厅而皇之的说法。
这些现象表示( A ) A.全世界的经济竞争更为强烈B.经济全世界化是一把双刃剑C.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D.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 分析 ]资猜中的“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颠覆地区自贸协议,以致退出生贸组织”,均是各国从自己利益出发展开的斗争,说明全世界化浪潮中各国之间的竞争强烈,故答案为 A 项;“经济全世界化是一把双刃剑”是指对发展中国家有益也有弊,与题意不符,清除 B 项;“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与资料要旨不符,清除C项;“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说法错误,清除D项。
3.(2018 ·德州 )1998 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7. 2 万亿美元,欧盟为8 万亿美元。
但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贮备中,美元占到 61.5%,欧洲钱币一共占20.1%。
这反应出 ( D ) A.欧盟各国应当使用一致钱币B.布雷顿丛林系统维系了美元的中心地位C.德国经济在欧盟中位列第一D.欧洲钱币国际地位与其经济实力不相当[ 分析 ] 据资料并联合所学知识可知,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出美国,银行的贮备中美元仍旧占主导,这说明欧洲钱币国际地位与其经济实力不相当,但各国中央故 D 项正确;资料没有波及欧盟各国应当使用一致钱币的问题,故 A 项错误;布雷顿丛林系统已经崩溃,故 B 项错误;资料也没有反应德国经济在欧盟中的地位,故 C 项错误。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课时作业26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岳麓版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课时作业26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岳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627e6a2b160b4e767fcf60.png)
课时作业26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2018·中山高三摸底)欧洲一体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
下列关于欧洲一体化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是欧洲共同体的创始会员国之一B.法德和解迈出了欧洲一体化的重要一步C.1991年“马约”签署宣告欧洲联盟诞生D.欧盟成立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多极化解析: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并不是欧洲共同体的创始会员国之一,欧洲共同体的创始会员国是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故A项错误;作为欧洲共同体的主要创始会员国,法德和解迈出了欧洲一体化的重要一步,故B项正确;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故C项错误;两极格局在1991年已经结束,故D项错误。
故选B。
答案:B2.(2018·内江高三调研)某荷兰人曾说:“我打开随身带着的盒子,里面有各种欧洲不同国家的钱币,每晚都要整理一下,因为一天就可能要用好几种,这是当时的习惯。
”此“习惯”改变于(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B.欧洲联盟最终成立C.欧元进入流通领域D.荷兰正式加入欧盟解析:材料“我打开随身带着的盒子,里面有各种欧洲不同国家的钱币,每晚都要整理一下,因为一天就可能要用好几种,这是当时的习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习惯”改变于欧元进入流通领域,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材料中时间点。
答案:C3.(2018·邢台高三质检)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要想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
材料说明( ) A.欧盟扩大主要源自文化认同B.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C.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D.欧盟已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解析:材料“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可见材料认为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故选C。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单元综合提升 含答案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单元综合提升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b7c1ff524de518964b7d8e.png)
单元综合提升专题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1.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1)概况: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
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
(2)原因:通过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实力强大。
而欧洲在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处于普遍衰落的时期。
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1)概况: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演变。
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2)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
美国经济受经济危机影响出现波动。
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1)概况: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
(2)原因:生产力和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深化理解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专题二近现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深化理解从全球化视角审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考向1 历史理解:大国意志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7·湛江一模,35)1994 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援助要求,美国作出积极反应,IMF 及时向墨西哥发放了贷款;但1997 年泰国发生金融危机, IMF 迟迟不发放贷款。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经济强国的意志影响受援助国家 B.发展中国家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系之外 C.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D.美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有利益的优先性 答案 A解析 据材料可知,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向IMF 求援,美国作出了积极反应,而泰国遇到同样问题,IMF 却迟迟不发放贷款,可以看出经济强国意志影响受援助国家,故A 项正确。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能训练山东专用版(岳麓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能训练山东专用版(岳麓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https://img.taocdn.com/s3/m/50024e63cf84b9d528ea7a46.png)
课时知能训练(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二战后,美国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物质基础是()A.美元地位上升B.最早走出经济危机低谷C.地理位置优越D.战后美国实力空前膨胀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①二战后美国在工业生产领域占绝对优势②二战削弱了整个资本主义阵营③二战后,美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确立了统治地位④美国拥有的外汇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总储备的一半以上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D.①3.“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回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
”上述材料应出自()A.《欧洲联盟条约》B.《布雷顿森林协定》C.《罗马条约》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4.(2012·哈尔滨质检)《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汇率。
这些规定实质上反映了美国()A.取得了对国际金融的支配权B.操纵了国际贸易C.操纵了世界各国货币发行权D.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5.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关贸总协定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它们的相同作用不包括()A.消除了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B.一定时期内维护了美国霸主地位C.稳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秩序D.促进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6.罗斯福总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讲话与文献中提出以下四个外交目标,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得以实施的是()A.为了现实的和精神上的理由,必须放弃使用武力B.消除贸易壁垒,以重启国家间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流通C.同所有国家重新建立友好关系,并树立更大的信心D.进行普遍裁军,消除对武装对抗的恐惧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源于世界经济的无序恶性竞争,战后初期国际社会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
岳麓版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十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岳麓版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十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a33b9cbb9f3f90f76c61b54.png)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立德树人
-8-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识之士主张建立有效机制,以稳定世界经 济。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③美国企图确立世界经济霸权。 (2)形成 ①确立:1945年,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②特征: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稳定,美元 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立德树人
第十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时空脉络
单元概览
-2-
读史探究 时空脉络 单元概览
研思史论
立德树人
-3-
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 20 世纪 60 年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 期 后初期 代至 90 年代 欧共体(欧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 盟)、北美自 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 组织、 世界银行 整 由贸易区、 定,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和关贸总协定 体 亚太经合组 趋势,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 构成了战后以 感 织成为当今 力特别是科技发展引起生产 美国为主导的 知 世界最有影 社会化程度提高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世界 响力的区域 同时又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 经济体系 集团化组织 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经济全球化 旨 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如 归 同一把“双刃剑”,既是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会带来风险 纳 与问题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立德树人
-11-
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出现: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经济全 球化的过程。 2.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1)原因 ①科学技术进步。 ②新型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③两极格局结束。 ④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2)表现 ①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世界市场不断扩大。 ②国际分工日趋成熟,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设计: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有答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设计: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b27d83700abb68a882fb35.png)
一、知识梳理二、基础练习1.(2019朝阳期末)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在其2004 年出版的《欧洲梦:21 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中指出:“欧洲民族国家的概念正在改变。
今天的欧盟,每个国家依旧保持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但是在政治经济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合作。
”这体现的政治理念是A.联合自强B.多元一体C.民族融合D.独立自主2.(2017·西城期末40)2016年G20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动、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其会标用20根形似光纤的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同时辅以篆刻隶书印章。
该会标的寓意有①经济全球化下,构建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②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下国际竞争激烈③中国融入世界,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A.①②③B.①②④C. ①③④D.②③④3.(2019·江苏卷20)“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
”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A.传统文化的价值B.文化理念的趋同C.商业的文化功能D.外来文化的影响三、巩固练习1.(2017·朝阳期末29)下列材料所显示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①煤钢联营条约的缔结,首先就庄严地和最终地结束了两国人民过去由于互不信任、竞争和利己主义所造成的彼此一再以兵戎相见的状态。
②建立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共同的运输政策;建立一种保证在共同市场中竞争不受到破坏的制度。
③实施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这一政策将取代欧洲的政治合作,而实施共同行动的原则,最终规定制定共同防务政策。
④修改西德基本法把其权力扩展到这五个州,把统一过程当成是东西两部的正式合并,产生一个新国家的过程并重写宪法。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2.(2018·全国二卷35)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
【金版学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习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金版学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习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0781564524de518974b7d2d.png)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课标要求学习目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1.了解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及表现2.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3.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如何应对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1.进程。
(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进入20世纪,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2.原因。
(1)科学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信息技术的兴起把世界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3)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3.表现。
(1)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2)国际分工日趋成熟,跨国公司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4.意义。
(1)使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2)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
(3)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4)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温馨提示】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经济全球化趋势大大加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交通和通讯手段的出现;两极格局的结束;跨国公司的推动。
►应用提升1.20世纪推动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的因素有(D)①新航路的开辟②科学技术的发展③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的出现④两极格局的结束A.①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是在15世纪,故排除①。
②③④都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的因素。
二、问题与展望1.问题。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2)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3)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4)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