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南京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京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京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0.03•【字号】•【施行日期】2010.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南京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2010年3月)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

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落实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坚持科学发展导向,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围绕“保增长,扩内需、促转型”的工作主线,积极应对挑战,坚定发展信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好于年初预期,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230.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5%。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9.18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30.67亿元,增长10.1%,其中工业增加值1640.5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70.42亿元,增长13.5%。

在全市生产总值中,非公经济实现的增加值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到47.6%,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到35.9%。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5529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3.1:46.4:50.5调整为3.1:45.6:51.3。

2009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1,比上年上升0.1%。

构成消费价格的八大类指数“五升三降”。

其中: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升幅分别为2.1%、2.6%、0.5%、0.5%和6.6%;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的降幅分别为3.1%、3.5%和1.1%。

2009年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0.8,比上年下降9.2%。

其中,轻工业价格指数为94.1,重工业价格指数为88.7,分别下降5.9%和11.3%;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89.1,下降10.9%;生活资料价格指数为100.1,上升0.1%。

2010年南京市城市调查报告

2010年南京市城市调查报告

南京市城市调查报告一、南京城市发展概况:(1)南京城市概况南京市,别称金陵、简称宁,位于长江下游沿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

也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称。

市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

市中心新街口地理坐标为北纬32°02′38″、东经118°46′43″。

南京市跨江而居,北连辽阔的江淮平原,东接长江三角洲,与镇江市、扬州市、常州市及安徽省滁州市、马鞍山市、宣州市接壤。

(2)南京人口情况截止2009年底,南京全市常住人口758.8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24.4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82%,流动人口比例较小,仅为18%。

在户籍人口中,市区户籍人口541.24万人,占87%,郊县人口较少,只占13%。

江南八区在绕城公路以内的户籍人口260万人(居住范围为长江以南绕城公路合围的250平方公里的下关、鼓楼、建邺、白下、秦淮、玄武、栖霞、雨花台八区,超过南京市户籍总人口的40%)。

(3)南京交通情况目前南京共有一个国际机场(禄口国际机场);4个火车站(南京站、南京西站、南京南站(在建)、南京北站);有宁沪、宁连、宁通、宁合、宁马、宁高、宁靖盐、宁淮、宁蚌、宁常、宁杭等多条高等级公路呈放射状通往本省及周边省市;南京港是全国第一大内河港口、长江沿岸仅次于上海外高桥和苏州港的第三大集装箱港。

目前城区有南京地铁一号线于2005年9月3日试运行,二号线业已动工,将于2010年通车。

根据最新规划,到2050年南京市的轨道交通线网将由10条地铁线、4条轻轨线构成共计655公里的网络。

二、行政区划:南京市境内共辖11个市辖区,2个县。

其中江南八区(鼓楼,白下,玄武,秦淮,建邺,下关,雨花台,栖霞)是中心城区。

截至2009年末,全市总户籍人口629.77万人,市区户籍人口545.97万人,全市常住人口771.31万人。

2010年一季度江苏省金融运行报告

2010年一季度江苏省金融运行报告

2010年一季度江苏省金融运行报告第一部分: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以来,江苏经济延续了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工业生产稳步回升,投资、消费增势稳定,对外贸易较快恢复,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一季度全省GDP增长15.4%,比上季度提高3个百分点,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

一、工业生产稳步回升,农业服务业平稳发展工业生产稳步回升。

一季度,全省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44.81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0.6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增长0.5%。

主要行业普遍向好,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均在30%以上。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受经济回升和去年基数较低影响,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和利润分别增长55.3%和79.7%,同比提高59.5和95.9个百分点。

农业及服务业平稳发展。

夏粮种植面积稳中略增,预计小麦面积3144万亩,同比增长0.9%,大部分地区小麦、油菜苗情长势正常,有望实现夏熟丰收。

现代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和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国际服务外包发展势头强劲,软件业务收入增长30%左右。

二、投资增速保持高位,消费增势稳定投资高位运行。

一季度,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407.96亿元,同比增长24.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中,受工业生产回暖和投资预期向好带动,工业投资增速加快,1-3月,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6.7%,高于全部投资增速2个百分点,扭转了去年以来工业投资增速低于全部投资增速的局面。

投资内生动力增强,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对590家工业企业的景气调查显示,一季度,非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为5.56%,比上季度上升4.41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国有企业0.24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为2.91%,虽然低于同期大型企业12.96个百分点,但是纵向看,比上季度上升2.91个百分点,是2008年四季度以来首次步入扩张区间。

江苏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江苏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江苏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省上下坚决贯彻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年目标,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各项工作,全省经济运行由企稳回升转向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发展趋势持续向好,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态势,实现了“高开稳走”的良好局面,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

地区生产总值40903亿元,增长12.6%,高于年度预期目标2.6个百分点,人均5.2万元左右,相当于7700美元。

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1%,高于年度预期目标0.1个百分点。

单位GDP能耗下降4%,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3%,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2.2%,均完成年度预期目标。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79.9亿元,增长26.4%,高于年度预期目标16.4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186.8亿元,增长22.4%,高于年度预期目标4.4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82.3亿元,增长18.7%,高于年度预期目标1.7个百分点。

外贸进出口总额4657.9亿美元,增长37.5%,高于年度目标32.5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纯收入9118元,增长13.9%,高于年度预期目标4.9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44元,增长11.6%,高于年度预期目标1.6个百分点。

城镇登记失业率3.16%,控制在4%的年度预期目标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3.5%。

,控制在4%。

的年度预期目标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8%,超过年度预期目标,但与全国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2010年的主要工作:(一)着力增强内需动力,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在促进消费各项政策措施推动下,去年以来全省消费市场保持旺盛势头,增速始终保持在18%以上。

2010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1月18日在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代市长季建业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重大成效的一年。

在中共南京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很好地完成了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实现新增长。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70亿元,增长11.5%。

完成财政总收入901.15亿元,增长21.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34.51亿元,增长12.4%。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1.58亿元,增长18.8%。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68.03亿元,增长23.9%,其中工业投资1300.4亿元,增长20.3%。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为0.1%。

突出抓好旅游、汽车、家电等重点消费领域,拉动经济增长。

出台促进外经贸发展、扶持企业开拓市场等多项政策,取消、减负一批行政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30多亿元。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以重大工程及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全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756.15亿元。

开工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扬巴二期等81个亿元产业项目。

全面启动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中国软件名城创建试点城市建设工作。

完成软件业务收入630亿元。

支持100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和100家信息化技术供应企业发展。

新组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家,国家及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达146家,新建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88家。

13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入园企业达到2427家。

成功举办了重洽会、金洽会、软博会、台湾名品交易会等多个品牌展会,承办了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和第五届中欧工商峰会。

南通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通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通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机遇,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结构调整、沿海开发、惠及民生的步伐,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的成果,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协调发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3417.8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2.43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908.56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1246.89亿元,增长13.6%。

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500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达7017美元。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8.2:56.0:35.8调整为7.7:55.8:36.5。

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0.9%,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

市区(不含通州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3.7,即物价总水平比上年增长3.7%。

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6.0%,消费品价格上涨2.8%。

八大类消费价格呈现“六升两降”态势。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涨跌情况全年提供就业岗位36.76万个,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20万人。

全年新登记私营企业3.43万家,年末累计达15.31万家;新登记私人企业注册资本780.75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本3898.40亿元。

全年新登记个体户8.37万户,年末累计达39.21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40.31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本142.29亿元。

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5703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比重达75.6%;全年民营工业产值4314.08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7.7%。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62.92万人,其中市区(含通州区)人口211.54万人。

全市人口出生率7.0‰,人口死亡率7.9‰,人口自然增长率-0.9‰。

2010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10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2011年)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显著进展,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民生得到持续改善,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综合经济运行高开稳走、持续向好,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09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39.6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1753.9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16609.8亿元,增长13.1%。

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2∶53.2∶40.6。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354.8亿元,增长38.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731.4亿元,增长13.0%,占GDP比重为40.9%,提高1.0个百分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六大新兴产业全年销售收入达20647亿元,比上年增长38.0%。

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实现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65.2%,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40.2%,分别比上年提高1.1个和0.8个百分点。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2∶1,收入差距是全国较小的省份之一。

三大区域均呈较快发展态势,苏中、苏北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幅继续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9%。

南京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京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京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
【发布部门】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
【发布日期】2011.03.01
【实施日期】2011.03.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南京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2011年3月)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501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0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327.76亿元,增长13.6%,其中工业增加值2005.26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2540.57亿元,增长13.0%。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2.8:46.5:50.7。

在全市生产总值中,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为39.6%,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2,比上年上涨4.2%。

构成消费价格的八大类指数“七升一降”。

2010年城市居民消费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0年度完成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有功单位的决定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0年度完成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有功单位的决定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0年度完成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有功单位的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1.01.30
•【字号】宁委发[2011]7号
•【施行日期】2011.01.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
正文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0年度完成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有功单位的决定
(宁委发〔2011〕7号2011年1月30日)2010 年,全市坚持贯彻落实“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重要战略部署,突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主线,加大各项工作力度,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为了激励先进,发扬成绩,根据《南京市2010 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考评工作意见》(宁委发〔2010〕34号)精神,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授予鼓楼区人民政府、雨花台区人民政府、玄武区人民政府,江宁区人民政府、溧水县人民政府、六合区人民政府,江宁开发区管委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财政局、市投资促进委员会、市商务局、市农业委员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15个单位“2010年度建设新南京有功单位”称号。

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全市各区县、各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要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学习,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奋发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2011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目标
任务做出新的贡献!。

官方2010年全国各省市GDP

官方2010年全国各省市GDP

2010发布的中国城市GDP排行榜60强1、上海市14900.93亿元增长8.2% (沪)2、北京市11865.9亿元增长10.1% (京)3、广州市9112.76亿元增长11.5% (广东1)4、深圳市8201.24亿元增长10.5% (广东2)5、天津市7500.8亿元增长16.5% (津)6、苏州市7400亿元增长11% (江苏1)7、重庆市6527亿元增长14.9% (渝)8、杭州市5098.66亿元增长10% (浙江1)9、无锡市5000亿元增长11.5%(江苏2)10、青岛市4900亿元增长11%(山东1)11、佛山市4814.50亿元增长13.5% (广东3)12、武汉市4500亿元增长13% (湖北1)13、大连市4410亿元增长15%(辽宁1)14、成都市4380亿元增长10% (四川1)15、沈阳市4350亿元增长14.1%(辽宁2)16、宁波市4214.6亿元增长8.6% (浙江2)17、南京市4170亿元增长11.5% (江苏3)18、唐山市3800亿元增长11% (河北1)19、东莞市3763.26亿元增长5.3%(广东4)20、烟台市3720亿元增长12.4%(山东2)21、郑州市3365亿增长12% (河南1)22、济南市3350亿元增长12%(山东3)23、长沙市3300亿元增长14.5%(湖南1)24、哈尔滨市3258.1亿元增长13%(黑龙江1)25、石家庄市3110亿元增长11.1%(河北2)26、泉州市3002.12 增长12.5% (福建1)27、长春市2919亿元增长15%(吉林1)28、潍坊市2791亿元增长12%(山东4)29、南通市2760亿元增长14%(江苏4)30、西安市2719.1亿元增长14.5% (陕西1)31、淄博市2576亿元增长12%(山东5)32、温州市2527.88亿元增长8.5% (浙江3)33、福州市2520.69亿元增长12% (福建2)34、常州市2430亿元增长11.4%(江苏5)35、绍兴市2375.46亿元增长9.3%(浙江4)36、济宁市2280亿元增长14% (山东6)37、徐州市2220亿元增长13.5%(江苏6)38、邯郸市2220亿元增长11% (河北3)39、大庆市2120亿元增长12.1%(黑龙江2)40、临沂市2110.18亿元增长13.4%(山东7)41、鄂尔多斯2100亿元增长23% (内蒙古1)42、洛阳市2074亿元增长13% (河南2)43、东营市2060亿元增长11.8%(山东8)44、台州市2025.47亿元增长8.5% (浙江5)45、包头市2000亿元增长18%(内蒙古2)46、合肥市2000亿元增长17% (安徽1)47、威海市1970亿元增长11% (山东9)48、嘉兴市1917.96亿元增长9.3% (浙江6)49、鞍山市1915亿元增长12%(辽宁3)50、沧州市1862.5亿元增长11% (河北4)51、盐城市1860亿元增长13.5%(江苏7)52、南昌市1820亿元增长13% (江西1)53、昆明市1808亿元增长12% (云南1)54、扬州市1800亿元增长13.5%(江苏8)55、保定市1790亿元增长12% (河北5)56、南阳市1780亿元增长11% (河南3)57、金华市1765.94亿元增长9% (浙江7)58、泰安市1700亿元增长13%(山东10)59、泰州市1650亿元增长14%(江苏9)60、厦门市1619亿元增长8%(福建3)社科院蓝皮书:2010年中国GDP增速保持10%左右中国网北京12月15日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1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今日上午在京举行,中国网现场直播。

南京市局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主要任务

南京市局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主要任务

南京市国土资源局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主要任务一、2010年主要工作情况2010年,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三个发展”战略目标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双保行动”,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使国土资源保障和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十一五”的收官奠定了基础。

(一)围绕服务发展大局,资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一是规划修改和计划争取取得成效。

完成8个区县236个项目的规划衔接性修改,争取到“川气东送”工程等67个项目的单独选址计划、德纳化工等21个点供项目计划以及追加我市的部分城镇村建设用地计划,青奥会项目等专项用地计划得到国土资源部的支持,积极推进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全年实际形成可报批农转用计划约**万亩,建设用地供应总量达到**万余亩。

二是保障重点项目及时落地。

制定“双保行动”方案和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作意见,研制重大项目网上服务系统,开辟“绿色通道”,通过现场办公、特事特办、上门跟踪服务等方式,明确责任要求,强化考核和推进落实,全力保障重点项目用地。

全年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用地办理周期平均缩短30%以上。

对手续完备、具备用地条件的70余个市级重点项目办理了供地,其余项目用地都明确了解决方案。

三是土地资产运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确定经营性用地供应计划,强化计划分解和问题协调,全力促进地块上市进度,加强经营性用地市场管理,提高经营性用地公开出让首付比例,加大合同违约责任处理,督促土地开发建设。

积极培育工业用地市场竞争机制,合理设置工业用地竞买条件,不断规范工业用地供应管理。

进一步理顺土地储备体制机制,提高土地筹融资能力。

加强资源整合和资产运作,显化土地资产价值。

全市共办理各类建设用地供应791宗54660亩,合同出让金总额**亿元,其中招拍挂出让合同金总额**亿元。

市本级新增储备入库土地11010亩,出库5625亩,成交价款**6亿元。

南京市江宁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京市江宁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京市江宁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时间:2011-03-23 16:34来源:南京市江宁区统计局2010年是江宁“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和“三个发展的开局之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同心同德,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全区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圆满地完成了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和任务。

一、综合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初步核算并经上级评估,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600亿元大关,达到了620.2亿元,比上年净增11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1%,比全市平均增速高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32.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389.5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198.6亿元,增长13.8%。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突破6万元,达到64640元,折合美元达到9760美元,预计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57900元,折合美元达到8740美元,标志着江宁经济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0:62.1:31.9调整到5.2:62.8:32.0。

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一是开发园区经济占全区经济比重继续上升。

开发园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总收入、工业投入分别占全区总量的47%、54.5%、65.4%,分别比上年增加0.6个、0.6个和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区总量的71.9%。

其辐射和支撑作用继续增强。

二是街道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全区10个街道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均超过亿元,平均为47260万元,比上年增加5071万元。

江宁经济开发区(含科学园)地方财政总收入达82.3亿元,东山街道达到17.2亿元,分别居开发园区和街道之首。

就业和再就业继续实现城乡全统筹。

通过强化就业保障,加强就业指导、培训和援助,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劳动保障服务平台,成功创建成“充分就业区”。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5.24•【字号】宁政办发[2010]48号•【施行日期】2010.05.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二○一○年五月二十四日宁政办发〔2010〕4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2010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0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2010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继续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苏政办发〔2010〕28号)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宁政办发〔2009〕108号)为主线,大力推进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组织网络建设,着力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流程、优化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评,不断提升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

一、深化公共政策公开,推进决策科学民主(一)推进公众参与行政重大决策。

制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公共政策时,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推动公众有序参与。

积极建立健全征询、听证、专家论证等征询民意的有效程序和方式,研究制定公众参与行政重大决策的相关制度。

(二)加强政府信息解读服务。

对规范性文件,特别是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重大公共政策、产业政策和重要事项,在公开文件的同时要公开起草说明;对其他涉及民生问题、专业性强的重大政策和重要事项,要编写配套的解读材料,方便公众理解。

(三)积极推进重大项目、重大战略和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信息公开。

以保障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贯彻落实“三个发展”战略为中心,切实抓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重大战略和重点工作的公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2011年3月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501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0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327.76亿元,增长13.6%,其中工业增加值2005.26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2540.57亿元,增长13.0%。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2.8:46.5:50.7。

在全市生产总值中,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为39.6%,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2,比上年上涨4.2%。

构成消费价格的八大类指数“七升一降”。

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5.6,比上年上升5.6%。

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升6.8%;生活资料价格上升0.6%。

轻工业类价格下降0.9%;重工业类价格上升10.1%。

二、农业全年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现价总产值244.75亿元,比上年增长9.4%。

其中,农业产值139.44亿元,增长13.5%;林业产值3.12亿元,增长2.3%;牧业产值39.44亿元,增长1.9%;渔业产值50.62亿元,增长6.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13亿元,增长6.5%。

全年粮食总产量110.64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其中小麦产量21.09万吨,增长2.8%;水稻产量79.14万吨,下降0.5%。

油料总产量11.77万吨,下降12.3%,其中油菜籽10.92万吨,下降12.8%。

蔬菜总产量266.32万吨,增长0.4%。

全年水产品产量20.42万吨,增长0.8%。

肉类总产量12.30万吨,下降2.8%。

禽蛋总产量7.48万吨,下降3.6%。

牛奶总产量8.61万吨,下降0.5%。

年末全市累计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368个。

累计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个数183个。

累计有机食品基地113个。

累计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总面积190.11万亩。

三、工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企业,下同)实现工业总产值8502.61亿元,比上年增长26.9%。

其中年度产值过亿元的企业864家,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651.80亿元,增长28.8%。

全市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363.26亿元,增长28.7%,四大支柱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3.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36.80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实现利税922.97亿元,增长30.5%;实现利润467.97亿元,增长43.2%。

全年新产品产值完成100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0.7%。

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983.85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为11.7%。

在全市505家有出口交货值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超过亿元的有120家。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06.05亿元,比上年增长23.9%。

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1.21亿元,增长73.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618.41亿元,增长23.4%,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601.31亿元,增长23.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666.43亿元,增长23.9%。

从所有制结构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完成投资1284.75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完成投资438.6亿元,增长33.0%;民间投资完成1582.7亿元,增长15.9%;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完成投资811.43亿元,下降3.1%。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490.04亿元,比上年增长60.5%。

四大支柱产业完成投资694.59亿元,增长53.2%。

全年房地产业完成投资754.76亿元,增长26.7%,房屋新开工面积1702.26万平方米,增长47.1%。

五、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客运周转量329.78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3.4%;完成货运周转量3439.40亿吨公里,增长21.9%。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83.0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3.8%,其中本年新注册19.38万辆。

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64.76万辆,增长29.0%,其中本年新注册15.73万辆。

年末私人轿车保有量47.04万辆,增长30.3%,其中本年新注册11.6万辆。

全年新增出租车229辆,完成更新3199辆,出租车总数达到10593辆。

公共交通车辆运营数达到8695标台,其中地铁915标台。

全年邮电通信业务总量为139.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3%。

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27.90亿元,邮政业务总量11.17亿元,分别增长14.4%和12.9%。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98.69亿元,增长5.7%。

其中,电信业务收入91.80亿元,邮政业务收入6.89亿元,分别增长5.2%和13.3%。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931.34万户,新增130.28万户。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90.14万户,减少9.96万户;年末住宅电话用户163.59万户,减少19.51万户。

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150.59万户,比上年增长6.0%;其中宽带用户达147.75万户,增长8.0%。

国际国内特快专递共完成781.47万件,增长28.5%。

全年旅游总收入951.61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5.7%。

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6496.88万人次,增长15.3%;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6366万人次,增长15.3%;接待入境旅游者130.88万人次,增长15.4%。

国际旅游创汇9.81亿美元,增长17.1%。

全年经批准因私出国出境人数达32.9万人次,增长8.4%。

年末全市拥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121家。

旅游A级景区48个,其中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10个。

各类旅行社476家,其中具有出境游资质的旅行社18家。

六、国内贸易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7.7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

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完成零售额2055.58亿元,增长18.0%;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12.19亿元,增长22.7%。

全年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9.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6%;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全年新建和升级改造郊县“万村千乡”连锁农家店392个;“家电下乡”全年销售额达4.4亿元,家电以旧换新实现销售额达38.1亿元。

全市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60家,成交额1130.62亿元,增长39.3%。

亿元市场商品成交情况表商品成交总额(亿元)增长(%)总计1130.62 39.3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291.92 89.9(1)粮油、食品类257.68 72.1其中:粮油类62.67 114.2肉禽蛋类77.12 165.3水产品类55.33 37.6蔬菜类38.41 -9.0干鲜果品类18.71 256.7(2)饮料类15.98 1927.0(3)烟酒类18.26 470.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61.31 11.0化妆品类1.80 231.8金银珠宝类1.12 7561.5日用品类35.35 2.1五金、电料类37.01 50.5体育、娱乐用品类0.47 43.5书报杂志类2.95 -6.7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0.49 -16.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3.12 83.4中西药品类0.01 -58.7文化办公用品类8.56 -51.3家具类31.49 121.0通讯器材类0.01 -72.4木材及制品类24.43 22.7化工材料及制品类0.64 19.8金属材料类458.57 83.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130.55 51.7机电产品及设备类1.01 5.1汽车类25.94 10.7其他类13.86 20.7七、对外经济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456.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1%。

其中,完成出口总值248.85亿美元,增长34.8%。

三资企业全年出口额达83.51亿美元,增长28.8%,占全市出口额的比重达到33.6%。

对亚洲、欧洲、北美洲三大主体市场的出口全面增长,全年出口213.08亿美元,增长35.0%,占全市出口额的85.6%。

全年对非洲和拉丁美洲出口分别增长29.1%和15.9%。

从出口贸易方式看,2010年,全市实现一般贸易出口156.04亿美元,增长37.4%,占出口的比重达到62.7%。

加工贸易85.85亿美元,增长29.3%,占出口的比重达到34.5%。

从出口商品构成看,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9.28亿美元,增长37.8%,占出口总额的份额由2009年的27.2%提高到27.8%。

机电产品出口135.76亿美元,增长36.3%。

全市出口额超千万美元的企业有292家,出口额达214.9亿美元,增长39.1%,占全市出口总量的86.3%。

全年新批外资企业387个,新批注册合同外资额47.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实际使用外资26.76亿美元,增长17.3%。

全市1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新批注册合同外资30.2亿美元,增长7.4%;实际使用外资18.77亿美元,增长24.9%。

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作合同金额12.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9%;实际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13.09亿美元,增长24.4%。

期末在外劳务人数8473人。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075.2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8.80亿元,增长19.4%。

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四大主体税种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共完成311.77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60.1%。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42.73亿元,增长17.7%。

其中,教育支出76.48亿元,增长19.4%;科学技术支出16.49亿元,增长19.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93亿元,增长24.1%。

全年各项税收收入完成1388.15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国税征收完成762.78亿元,地税征收完成625.37亿元;非税收入206.97亿元,增长16.1%。

在各项税收中,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分别完成249.95亿元和126.89亿元,分别增长22.7%和23.5%。

年末全市全辖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887.43亿元,比年初增加1799.45亿元,增长16.2%。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72.07亿元,比年初增加447.08亿元,增长14.3%。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0915.34亿元,比年初增加1470.86亿元,增长1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