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区变电所设计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某小区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

某小区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

某小区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相关概念;2. 掌握小区供配电系统中主要设备的功能、性能及相互关系;3. 了解小区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规范、施工要求及安全标准。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小区供配电系统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小区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和计算;3.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小区供配电系统的施工组织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学习兴趣,激发探究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调能力;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环保、节能的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电路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施工和维护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小区供配电系统概述-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常用设备及其功能2. 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 设计规范与要求- 设备选型与参数计算- 系统保护与自动化3. 小区供配电系统施工- 施工组织与管理- 线路敷设与设备安装- 施工安全与质量验收4. 小区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 系统运行监测与故障处理- 设备维护与管理- 节能减排与环保措施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与计算- 案例分析:典型小区供配电系统案例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小区供配电系统概述第二周: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第三周:小区供配电系统施工第四周:小区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第五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及内容关联:《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第四章:供配电系统《供配电系统设计与应用》第二章: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电力工程施工与管理》第三章:小区供配电系统施工《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第四章:小区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使学生对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理论、设计原则和施工方法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供电技术某小区课程设计

供电技术某小区课程设计

供电技术某小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供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路组成、电压、电流等基本概念。

2. 学生能了解小区供电系统的结构,掌握其运行原理和主要设备的功能。

3. 学生能掌握电能计量、电费计算的方法,并了解节能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供电技术知识,分析和解决小区供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供电线路,进行基本的电路连接和故障排查。

3. 学生能够运用电能计量知识,进行家庭用电量的计算,并提出节能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供电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电力工程的兴趣。

2. 学生能够关注能源问题,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

3. 学生通过学习供电技术,培养团队协作、动手实践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供电技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供电技术基本概念:电路组成、电压、电流、电阻等基础知识,以课本第二章第一节为主要参考内容。

- 电路的组成和功能- 电压、电流的定义和单位- 电阻的概念及影响因素2. 小区供电系统:分析小区供电系统的结构、运行原理及主要设备功能,参考课本第二章第二节。

- 小区供电系统的组成- 变压器、配电柜等主要设备的作用- 供电系统的运行原理3. 电能计量与电费计算:学习电能计量原理、电费计算方法,以及节能措施,以课本第二章第三节为基础。

- 电能表的结构和原理- 电费计算公式及实例- 家庭节能措施及意义4. 电路设计与故障排查:结合实际案例,设计简单的供电线路,进行基本电路连接和故障排查,参考课本第二章第四节。

- 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常见电路故障及排查方法- 安全用电知识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际操作和参观考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居民小区供配电课程设计

居民小区供配电课程设计

居民小区供配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居民小区供配电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

2. 使学生了解小区供配电设备的功能、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 帮助学生掌握小区供配电线路的布局和设计原则。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供配电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小区供配电设备、进行故障排查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力事业,关注国家电力发展和能源安全。

2.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具有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为我国电力事业做出贡献。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针对这一特点,课程目标将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区供配电系统概述: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小区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力系统概述2. 供配电设备及其工作原理:介绍变压器、配电柜、断路器、电缆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选型。

教材章节:第二章 供配电设备3. 小区供配电线路设计:讲解小区供配电线路的布局、设计原则及施工要求。

教材章节:第三章 供配电线路设计4. 电力系统保护与自动化:分析小区供配电系统的保护原理、设备选型和自动化技术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力系统保护与自动化5. 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介绍小区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设备维护及故障排查。

教材章节:第五章 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6. 节能减排与环保:探讨小区供配电系统的节能措施、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

教材章节:第六章 节能减排与环保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1周:小区供配电系统概述第2-3周:供配电设备及其工作原理第4-5周:小区供配电线路设计第6-7周:电力系统保护与自动化第8-9周: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第10周:节能减排与环保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通过教师对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小区供配电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备。

变配电所课程设计

变配电所课程设计

变配电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变配电所的基本原理,掌握变压、配电及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变配电所的组成结构,了解各部分设备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学生能够掌握电力系统中电压、电流的等级划分,了解不同电压等级的应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变配电所的简单故障问题。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验电笔、万用表等工具进行电力检测。

3.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配电线路图,并进行基本的线路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电力安全的重要性,遵守电力设施操作规程。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对电力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理论教学:a. 变配电所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b. 电力系统中电压、电流的等级划分及设备参数。

c. 变压器、配电装置、保护装置的结构和功能。

d. 电力线路的基本计算方法和电路分析。

2. 实践教学:a. 变配电所设备的认识与操作,包括验电笔、万用表的使用。

b. 变压器、配电柜等设备的拆装与维护。

c. 配电线路图的设计与绘制。

d. 简单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教学大纲:1. 第一周:变配电所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学习。

2. 第二周:电力系统中电压、电流的等级划分及设备参数的学习。

3. 第三周:变压器、配电装置、保护装置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

4. 第四周:电力线路的基本计算方法和电路分析。

5. 第五周:实践操作,设备认识、操作与维护。

某小区变电所设计课程设计

某小区变电所设计课程设计

某小区变电所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某小区变电所设计学校: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目录一、任务设计目的与要求 (4)二、设计任务书 (4)三、设计内容 (6)三、一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 (6)三、二确定变压器容量、台数、形式 (6)三、三确定变电所高、低压系统的接线方案 (7)三、四确定自备电源及其设备选择 (8)三、五短路电流计算………………………………(8)三、六开关、导线、电缆等设备的选择…………………(11)三、七确定二次回路方案及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 (13)三、八绘制变电所高低压系统图 (14)三、九绘制变电所设备布置图…………………………(16)总结 (17)课程设计题目重庆市中区某小区变电所设计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2013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小区平面简图见附录图1,已知小区与当地供电部门协议,本小区可由东边20公里处的地区变电所110/38.5 /11kv、50MVA双绕组变压器供电。

35KV供电时母线的出线端断路器断流容量为900MVA;10KV供电时母线的出线端断路器断流容量为350MVA。

小区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能低于0.92;地区变电站35KV馈电线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定时时间为1.5S,小区变电所保护的动作时间不得大于1.5S。

本地区年最高气温为40℃,年均气温为20℃,年最低气温为5℃,点最热月平均气温为32℃,年最热月地下0.8m平均温度为25℃,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年暴雨日数为30天。

本地区海拔为350m,地层以多土石壤为主,地下水位3m。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1、计算负荷和无功补偿;2、确定变压器容量、台数、形式;3、确定变电所高、低压系统主要接线方案;4、确定自备电源及其设备选择;5、短路电流计算;当前资料收集情况(含指定参考资料):1、供电工程第2版主编:翁双安;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75-1994;3、刘介才主编. 工厂供电简明设计手册.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3;4、刘介才主编. 供电工程师技术手册.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课程设计的工作计划:1、课程设计资料收集、方案选择-------------------------------------------4h2、变电所设计相关计算---------------------------------------------------4h3、设备的选择-----------------------------------------------------------4h4、供配电综合自动化实训-------------------------------------------------2h5、确定二次回路及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2h6、绘制变电所高、低压系统主接线图---------------------------------------2h7、绘制变电所设备布置图-------------------------------------------------2h8、编写设计报告及设计答辩-----------------------------------------------4h任务下达日期 2016 年6 月 13 日完成日期 2016年 6月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一、设计的目的与要求:通过建筑电气与供配电综合设计,使我们初步熟悉建筑变电所设计方案的确定,掌握设计相关计算以及设备选择的方法,提高我们查阅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

某小区配电系统课程设计

某小区配电系统课程设计

某小区配电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某小区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掌握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理解配电系统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流程。

3.熟悉配电系统的常见问题和维护方法。

4.能够分析配电系统的基本参数和性能指标。

5.能够进行配电系统的运行分析和故障诊断。

6.能够设计和优化配电系统的运行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运行机制、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介绍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开关设备等,并解释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2.配电系统的运行机制:讲解配电系统的运行原理,包括电力传输、电压调节、电流控制等,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配电系统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配电系统常见的故障和问题,如短路、过载、漏电等,并介绍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维护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配电系统的原理和运行机制,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配电系统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4.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1.教材:选择适合学生年级和知识水平的配电系统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拓展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教学PPT、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配电系统的原理和运行。

供电技术某小区课程设计

供电技术某小区课程设计

供电技术某小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供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掌握供电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电力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具备电力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供电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电力工程的兴趣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供电技术的关键技术以及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具体安排如下:1.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介绍电力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

2.供电技术的关键技术:讲解供电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如变压器、开关设备、保护装置等,使学生掌握供电技术的基本原理。

3.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介绍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和供电技术的基本原理。

2.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供电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进行电力系统的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供电技术的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配置完善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小区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小区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小区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区供配电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力系统的组成、功能及运行方式。

2. 使学生掌握小区供配电设备的基本结构、性能及维护方法。

3. 让学生了解我国电力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小区供配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小区供配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小区供配电设备的能力,如进行设备检查、维护和故障排除。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就小区供配电项目进行有效沟通与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力事业,关注小区供配电技术的发展,树立为电力事业贡献力量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环保意识,遵循职业道德,遵守电力行业的相关法规。

3.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敢于面对小区供配电技术中的挑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技术课程,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工基础知识,但对小区供配电技术了解较少,需要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讲授、演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结合课程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定期评估,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小区供配电系统概述: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分类及运行方式。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力系统概述2. 小区供配电设备结构与性能:详细讲解变压器、配电柜、电缆等设备的基本结构、性能参数及选型。

教材章节:第二章 供配电设备3. 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介绍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和设计要求。

教材章节:第三章 供配电系统设计4. 小区供配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讲解设备的安装工艺、调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四章 设备安装与调试5. 小区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分析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介绍维护保养方法及故障排除技巧。

变电所的课程设计

变电所的课程设计

变电所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变电所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2. 学生掌握变电所主要设备的结构、原理和功能;3. 学生了解变电所的安全运行措施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变电所的电气接线图,识别各设备及其连接关系;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变电所设备的简单维护与检修方法;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变电所的运行状况进行初步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力工程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增强安全意识;2. 学生通过学习变电所知识,增强对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电力工程基础课程,针对八年级学生设计。

学生在本阶段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电力设备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1. 知识目标:通过讲解、演示和参观,使学生掌握变电所的基本知识;2. 技能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的兴趣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变电所概述- 变电所的定义、作用及分类;- 变电所的组成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

2. 变电所主要设备- 变压器:结构、原理、功能及分类;- 断路器:结构、原理、功能及分类;-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熔断器等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3. 变电所电气接线图- 电气接线图的基本符号和表示方法;- 识别变电所电气接线图,分析各设备连接关系。

4. 变电所的运行与管理- 变电所运行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措施;- 变电所设备的维护与检修方法;- 变电所运行状况的监测与判断。

5. 变电所实践操作- 变电所设备认识与操作练习;- 变电所设备简单维护与检修实践;- 小组合作,分析实际案例,提出解决方案。

变电所电气设计课程设计

变电所电气设计课程设计

变电所电气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变电所电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变电所的组成、功能及其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的电气设备参数计算和设备选型方法,如变压器、断路器等主要设备的选型和参数确定。

3. 引导学生理解电气设计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原则,并能够运用到具体的电气设计中。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气设计软件进行变电所电气设计的能力,包括绘制电气原理图、设备布置图和施工图。

2. 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变电所电气设计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设计需求制定合理的电气设计方案。

3. 培养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能够协同完成一个完整的变电所电气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气工程专业,增强对电力工程领域的职业兴趣和责任感。

2. 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注重电气设计中的安全性,养成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勤奋的学习态度,形成主动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风貌。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变电所电气设计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欲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独立完成变电所电气设计项目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变电所电气设计原理- 变电所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 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2. 主要电气设备选型与参数计算- 变压器的选型与参数计算- 断路器的选型与参数计算- 避雷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设备的选型与参数计算3. 电气设计软件应用- 电气设计软件的介绍与基本操作- 绘制电气原理图、设备布置图和施工图4. 变电所电气设计方法及实践- 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原则在电气设计中的应用- 电气设计流程及注意事项- 案例分析与实际操作5. 电气设计项目实践- 项目任务分配与要求- 团队合作与沟通交流- 项目成果展示与评价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小区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小区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小区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供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够理解并分析小区供电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运行维护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供电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设备;了解小区供电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运行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小区供电系统实际问题;具备小区供电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供电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电力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小区供电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运行维护方法。

1.供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路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等。

2.小区供电系统的组成:包括变电站、配电线路、配电设备、用电设备等。

3.小区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电力传输、分配和使用的规律和方法。

4.小区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方法:包括运行管理、设备维护、故障处理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供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小区供电系统的组成和运行维护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小区供电系统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实验法:学生进行小区供电系统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供电技术、小区供电系统等相关教材。

2.参考书:供电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等参考书籍。

3.多媒体资料:供电技术原理图、小区供电系统示意图等。

4.实验设备:供电实验装置、配电设备模型等。

5.网络资源:电力行业相关、论坛等。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供配电住宅小区课程设计

供配电住宅小区课程设计

供配电住宅小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供配电住宅小区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功能。

2. 掌握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了解电力线路的敷设方式及要求。

3. 学会分析住宅小区的电力负荷,并能进行简单的供配电系统设计。

技能目标:1. 能够阅读并理解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图纸,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

2.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对住宅小区供配电设备进行简单的操作和维护。

3. 掌握供配电系统故障排查的基本方法,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供配电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严谨、负责任的科学态度。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沟通、交流的技巧,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概述- 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功能- 掌握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分类及特点2. 供配电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学习变压器、配电柜等主要设备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了解电力线路的敷设方式及要求3. 电力负荷分析与供配电系统设计- 掌握住宅小区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 学习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4. 识图与操作- 学习阅读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图纸- 实际操作训练,包括设备操作、维护及故障排查5. 安全与团队合作- 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实际项目实践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进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概述第二周:供配电设备及其工作原理第三周:电力负荷分析与供配电系统设计第四周:识图与操作第五周:安全与团队合作(含实践环节)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变电所供配电课程设计

变电所供配电课程设计

变电所供配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变电所供配电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组成部分;2. 使学生了解供配电系统中常见的设备及其作用;3. 帮助学生掌握电力系统中短路、过载等故障的处理方法;4. 引导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供配电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设计供配电系统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供配电系统仿真的技能;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2.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电力事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3. 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养成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4.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供配电知识,具备实际操作和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但对供配电系统的了解有限,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设定的课程目标。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的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变电所供配电系统概述- 介绍变电所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其功能;- 分析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

2. 变电所主要设备及其作用- 详解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功能;- 学习电力线路、配电装置等部分的构造和性能。

3. 供配电系统故障处理- 掌握短路、过载等常见故障的现象及原因;- 学习故障处理方法及安全措施。

4. 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了解电力系统的调度、监控、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电力系统运行维护的基本要求。

5. 供配电系统设计及实践- 学习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结合实际案例,开展供配电系统设计实践。

小区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

小区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

小区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掌握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基本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小区供配电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如变压器、配电柜、电缆等。

3. 学生能够了解小区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及安全管理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小区供配电系统中的简单问题。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小区供配电系统方案,并进行基本的设备选型和参数计算。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工具和仪器进行小区供配电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对能源和电力行业的认识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意识,提高他们对电力工程的敬畏之心。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

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小区供配电系统的知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小区供配电系统概述- 了解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构成和功能。

- 熟悉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分类及适用场合。

2. 电力传输与分配原理- 掌握电力传输的基本原理,包括电压、电流、阻抗等概念。

- 学习配电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运行方式。

3. 小区供配电系统设备- 学习变压器、配电柜、电缆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 了解小区供配电系统中保护装置的作用及配置要求。

4. 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 学习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掌握简单小区供配电系统方案的设计流程和设备选型。

5. 小区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 了解小区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要求,如设备检查、故障处理等。

- 学习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及应急预案。

某小区供配电课程设计

某小区供配电课程设计

某小区供配电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某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使学生掌握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工作原理及其运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 了解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2. 掌握供配电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3. 熟悉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原理和运行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电路;2. 能够进行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供配电系统的兴趣和热情;2. 培养学生关注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和发展的责任感;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工作原理、运行维护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供配电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2.供配电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变压器、配电柜、开关设备、电缆线路等设备的功能和结构。

3.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原理: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条件。

4.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方法: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故障的处理和预防,运行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行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供配电系统的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4.实验法:进行供配电系统的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亲手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供配电系统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学习。

某小区供配电课程设计

某小区供配电课程设计

某小区供配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力传输的基本过程。

2. 使学生掌握小区供电系统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了解供配电系统中常见设备的功能和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路分析方法,解决小区供配电系统中的简单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的小区供配电系统方案,并能进行初步的故障排查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供配电工程产生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树立绿色能源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技术应用型课程,以实践操作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电路知识,对实际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小区供配电系统概述:介绍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供配电系统概述2. 电路基础知识:回顾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压、电流、电阻、功率等,并进行实际测量演示。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路基础知识3. 供配电设备与功能:讲解变压器、配电柜、电缆等设备的功能和作用,以及设备选型和安装要求。

教材章节:第三章 供配电设备4. 电力传输与损耗:分析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探讨提高传输效率的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力传输与损耗5. 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学习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进行案例分析。

教材章节:第五章 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6. 故障排查与分析:介绍常见的供配电系统故障,教授故障排查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某小区变电所设计课程设计

某小区变电所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某小区变电所设计学校: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2016 年 6 月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摘要本设计为8栋级的小区设计小区变电所,根据本小区的电源需求及本小区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小区负荷的扩展可能性,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与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

关键词:小区变电所;变压器的选择;线路的选择;保护继电器目录一、任务设计目的与要求 (4)二、设计任务书 (4)三、设计内容 (6)三、一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 (6)三、二确定变压器容量、台数、形式 (6)三、三确定变电所高、低压系统的接线方案 (7)三、四确定自备电源及其设备选择 (8)三、五短路电流计算 (8)三、六开关、导线、电缆等设备的选择 (11)三、七确定二次回路方案及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 (13)三、八绘制变电所高低压系统图 (14)三、九绘制变电所设备布置图 (16)总结 (17)一、设计的目的与要求:通过建筑电气与供配电综合设计,使我们初步熟悉建筑变电所设计方案的确定,掌握设计相关计算以及设备选择的方法,提高我们查阅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

产品样本的能力。

初步具备变电所设计和设备选择的能力,提高施工图的绘图能力及编写设计说明书能力。

通过本次综合设计,进一步巩固对应理论课程知识点。

二、设计任务书:根据本小区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小区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小区负荷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与进出线,建筑的内外照明设计、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样。

原始资料:1.某小区具有居民楼8栋,平面简图如下:图1总平面图(1:200)2.小区负荷情况:该小区的负荷统计资料如下:3.供电电源情况:按照小区与当地供电部门协议,本小区可由东边20公里处的地区变电所110/38.5/11KV、50MVA双绕组变压器供电。

某小区变电所设计课程设计

某小区变电所设计课程设计

某小区变电所设计课程设计一、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所需的用电量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建设新的变电站和改造旧的变电站成为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次课程设计将以某小区变电所的改造为背景,介绍其设计过程和实施方案。

二、设计目标某小区变电所的改造主要为了解决现有变压器容量不足,用电负荷高,无法满足业主日常用电和新建物业开发者的需求,并且考虑到未来用电负荷的进一步增加,因此,我们的设计目标主要为:1.提高变电站的供电能力,保证变电站能够安全稳定地供应更多的用电量。

2.保证变电站的安全性,确保操作人员和居民的人身安全。

3.合理优化变电站的结构设计和运行方式,降低运营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三、设计方案我们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增加变压器容量为了增加供电量,我们将在变电所内增加一台新的变压器,并对原有的设备进行优化升级,以此提高供电能力。

2. 选用高品质的设备在变电所设备升级方面,我们将优先选择品质高、可靠性强的设备,保证变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改善变电所的通风设备为了保证变电所内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我们将改善变电所内的通风设备,确保变电站的运行环境符合安全标准。

4. 全面整修变电所外部设施为了确保变电所的安全与良好运转,我们将对变电所外部的设施进行全面整修,确保变电站外部环境干净整洁、无污染、无积水。

5. 加强变电站管理为了推进变电站管理现代化,我们将建立变电站设备管理系统,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全面监管,确保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

四、操作流程为了确保变电站改造工作的顺利执行,我们将采取以下操作流程:1.方案制定:由专业设计公司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全面评估。

2.设备采购:按设计方案需求选购高品质设备,并确保各设备之间的兼容性。

3.设备配送与现场拆卸:确保设备良好送达现场并积极进行拆卸工作。

4.设备安装调试:高质量进行设备的安装工作,并进行设备调试。

5.设备运营与后期维护管理:建立变电站设备运营管理系统,确保变电站后期维护管理的有效性。

小区供电系统课程设计

小区供电系统课程设计

小区供电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小区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小区供电系统的运行流程,了解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基本知识。

3. 学生能够解释小区供电系统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概念,并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小区供电系统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测量电压、电流等参数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技能进行简单电路的搭建和调试。

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和文字等手段,清晰地表达对小区供电系统的理解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力工程的兴趣,意识到供电系统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树立正确的能源消费观念,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初中物理学科的相关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小区供电系统的基本认识,培养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考虑到学生的年级特点,课程内容将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以直观、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对供电系统的理解和实践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小区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介绍小区供电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网和用户端等,结合教材相关章节,阐述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电路的基本原理:讲解电路的概念、电路元件、电路图等,重点阐述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结合教材中的欧姆定律等内容,进行实例分析。

3. 小区供电系统的运行流程:讲解电力从发电厂到用户的传输和分配过程,涉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变压器等知识,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了解整个供电系统的运行机制。

小区变电站课程设计

小区变电站课程设计

小区变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变电站的基本概念,掌握变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了解小区变电站的重要性和功能,以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3. 学生能够掌握小区变电站的布局原则和安全运行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小区变电站的运行情况,提出优化建议。

2. 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查询,编写关于小区变电站的简要报告。

3.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工具,绘制小区变电站的简单布局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力工程及设施的兴趣,增强对电力科学技术的认识。

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电力设施安全运行对生活的重要性。

3. 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科学探究领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电力设施,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身边的设施有强烈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方式,达到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教学评估将围绕课程目标,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具体表现。

二、教学内容1. 变电站基础知识- 变电站的定义与功能- 变电站的组成部分:变压器、开关设备、保护装置等- 变电站工作原理简介2. 小区变电站特点及重要性- 小区变电站的分布与规模- 小区变电站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小区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与维护3. 变电站布局与设计原则- 变电站布局的基本原则- 变电站设计考虑因素:安全、环保、经济等- 变电站设备选型与安装要求4. 变电站实地考察与报告编写- 实地考察小区变电站,了解其运行情况- 收集相关资料,编写简要报告- 分析变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5. 变电站安全与环保知识- 变电站安全管理措施- 变电站环保要求与措施- 电力设施保护与公民责任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变电站基础知识学习第二课时:小区变电站特点及重要性第三课时:变电站布局与设计原则第四课时:变电站实地考察与报告编写第五课时:变电站安全与环保知识教材章节关联:《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涉及电力设施及能源利用的相关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小区变电所设计课程设计————————————————————————————————作者: ————————————————————————————————日期: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某小区变电所设计学校: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 2016 年 6 月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摘要本设计为8栋级的小区设计小区变电所,根据本小区的电源需求及本小区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小区负荷的扩展可能性,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与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

关键词:小区变电所;变压器的选择;线路的选择;保护继电器目录一、任务设计目的与要求 (4)二、设计任务书 (4)三、设计内容 (6)三、一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6)三、二确定变压器容量、台数、形式 (6)三、三确定变电所高、低压系统的接线方案……………(7)三、四确定自备电源及其设备选择……………………(8)三、五短路电流计算 (8)三、六开关、导线、电缆等设备的选择…………………(11)三、七确定二次回路方案及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13)三、八绘制变电所高低压系统图………………………(14)三、九绘制变电所设备布置图 (16)总结………………………………………………………(17)课程设计题目重庆市中区某小区变电所设计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2013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小区平面简图见附录图1,已知小区与当地供电部门协议,本小区可由东边20公里处的地区变电所110/38.5 /11kv、50MVA双绕组变压器供电。

35KV供电时母线的出线端断路器断流容量为900MVA;10KV供电时母线的出线端断路器断流容量为350MVA。

小区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能低于0.92;地区变电站35KV馈电线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定时时间为1.5S,小区变电所保护的动作时间不得大于1.5S。

本地区年最高气温为40℃,年均气温为20℃,年最低气温为5℃,点最热月平均气温为32℃,年最热月地下0.8m平均温度为25℃,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年暴雨日数为30天。

本地区海拔为350m,地层以多土石壤为主,地下水位3m。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1、计算负荷和无功补偿;2、确定变压器容量、台数、形式;3、确定变电所高、低压系统主要接线方案;4、确定自备电源及其设备选择;5、短路电流计算;当前资料收集情况(含指定参考资料):1、供电工程第2版主编:翁双安;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75-1994;3、刘介才主编. 工厂供电简明设计手册.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3;4、刘介才主编. 供电工程师技术手册.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课程设计的工作计划:1、课程设计资料收集、方案选择-------------------------------------------4h2、变电所设计相关计算---------------------------------------------------4h3、设备的选择-----------------------------------------------------------4h4、供配电综合自动化实训-------------------------------------------------2h5、确定二次回路及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2h6、绘制变电所高、低压系统主接线图---------------------------------------2h7、绘制变电所设备布置图-------------------------------------------------2h8、编写设计报告及设计答辩-----------------------------------------------4h任务下达日期2016年6月13日完成日期 2016年 6月指导教师 (签名)学生 (签名)一、设计的目的与要求:通过建筑电气与供配电综合设计,使我们初步熟悉建筑变电所设计方案的确定,掌握设计相关计算以及设备选择的方法,提高我们查阅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

产品样本的能力。

初步具备变电所设计和设备选择的能力,提高施工图的绘图能力及编写设计说明书能力。

通过本次综合设计,进一步巩固对应理论课程知识点。

二、设计任务书:根据本小区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小区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小区负荷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与进出线,建筑的内外照明设计、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样。

原始资料:1.某小区具有居民楼8栋,平面简图如下:图1总平面图(1:200)2.小区负荷情况:该小区的负荷统计资料如下:需要系数Kd cosφ名称楼层每层户数每户容量(kw)1 32 83 0.33 0.82 32 83 0.33 0.8 3328 3 0.33 0.84 265 5 0.33 0.8 526 5 3 0.33 0.76 32 6 3 0.33 0.77 26 6 4 0.33 0.88 26 6 4 0.330.73.供电电源情况:按照小区与当地供电部门协议,本小区可由东边20公里处的地区变电所110/38.5/11KV、50MVA双绕组变压器供电。

35KV供电时母线的出线端断路器容量为900MVA;10KV供电时母线的出线端断路器断流容量为350MVA。

4.供电局提出的技术要求:(1)小区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能低于0.92。

(2)地区变电站35KV馈电线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整定时间为2s,小区变电所保护的动作时间不得大于1.5s。

5.气象资料:本地区年最高气温为40℃,年平均气温为20℃,年最低气温为5℃,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32℃,年最热月地下0.8m平均温度为25℃,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年暴雨日数为30天。

6.地质水文资料:本地区海拔350m,地层以多石土壤为主,地下水位为3m。

计算书cosϕtanϕPc QcSc Ic1栋0.8 0.75 215.42 174.93 277.50426.922栋0.80.75215.42 174.93 277.5 426.923栋 0.8 0.75 215.42 174.93 277.5 426.92 4栋 0.8 0.75 109.4 117.56 106.591645栋 0.7 1.02 109.4159.89193.73 298.056栋0.71.02161.568 188.02 247.90 381.387栋 0.8 0.75175.032210.67 273.89 421.378栋0.7 1.02 175.032 214.89277.15426.38(一)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1])(81.2068var)(24.1544Q 95.0Q w)(70.148012总2总总Q 总总A KV Q P S K K Q K P P K P c c c C C c C C P c •=+==⨯=•∑==⨯=•∑=∑∑∑∑ [2]71.0cos 总总==c c S P ϕ95.0tan =ϕ[3]无功补偿容量27由可靠性选择得:2730/56.767)(56.767)tan (tan var '总=∴≈==-=n q Q K P Q rcrcc rcϕϕ查表附录Ⅱ,选择产品型号为:BSMT 0.4—30—3型自愈式并联电容器,每组容量为rc q =30var K[4]补偿后 视在计算负荷:925.017.164070.1480''cos )(17.1640)('22≈==•=-+=Sc Pc A KV Qrc Qc Pc S c ϕ满足要求(二)确定变压器容量,台数,形式该变电所为小区供电,本地区年最高气温为40℃,年均气温为20℃,年最低气温为5℃,点最热月平均气温为32℃,年最热月地下0.8m 平均温度为25℃,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年暴雨日数为30天。

本地区海拔为350m ,地层以多土石壤为主,地下水位3m 。

所以初选两台等容量的干式变压器互为备用。

每台变压器容量:)(16.1448~3.124181.2068)7.0~6.0(A KV S T r •≈⨯≈• 所以每台容量为1250(KV .A)即SCB10型10/0.4K V三相干式双绕组电力变压器,由于小区内几乎没有二级负荷(消防水泵、应急灯),所以每台1000(KV .A )足以供紧急情况,变压器采用无励磁调压方式,分接头+5%,联结组标号Dyn 11。

考虑环境因素,带风机冷却并配置温控仪自动控制,带I P2X 防护外壳。

(三)确定变电所高低压系统接线方案因为选择两台变压器,考虑到供电可靠性,所以主接线方案为:两路电源进线的单母线接线(四)确定自备电源及设备选择两台变压器互为备用(五)短路电流计算高压电网电力系统地区变电所(小区变电所)确定基准值mv A4KV计算短路电路中各主要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1)电力系统==0.28(2)架空线路81.1)5.10(10020)/(1.0)(22*2=⋅⨯⨯Ω==kV AMV km km cU S xlX n d(3)电力变压器6.3100%43=•==**KTdk S S U X X等效电路:3.求k-1点的短路电路总阻抗标幺值及三相短路电流的短路容量总电抗标幺值三相对称短路电流初始值其他三相短路电流3 1.51 2.16 3.94PI kA=⨯=32.55 2.16 6.66pi kA=⨯=三相短路电容28.0181.116.336.344.求k-2点的短路总阻抗、总电抗标幺值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两台变压器并联运行情况下: 总电抗标幺值:(2)123****0.3 1.813 5.11K X X X X ∑-=++=++=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32(2)''/*144.34/5.1128.25K d k I I X ∑-===其他三相短路电流:10/0.4k v变压器二次侧低压母线发生三相短路时,一般13R X ∑∑<,可取 1.6p K =332.26P k i I ∴=,331.31''p k I I =则:① 333''28.25k b k I I I kA === ② 3 2.2628.2563.845P i kA =⨯= ③ 3 1.3128.2537.01P I kA =⨯=三相短路容量:2(2)''/*100/5.1119.57k d k S S X MV A MV A ∑-===两台变压器分列运行情况下: 总电抗标幺值:(2)123****0.3 1.8168.11k X X X X ∑-=++=++=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32(2)''/*144.34/8.1117.80k d k I I X KA KA ∑-===其他三相短路电流:①332''17.80k b K I I I KA ===②3 2.2617.8040.23ip KA KA =⨯= ③3 1.7117.8023.32p I KA KA =⨯=三相短路容量:3(2)''/*100/5.8512.33k d K S S X MV A MV A ∑-===高压短路电流计算表序号电路元件短路计算点技术参数标抗标值/三相短路电流三相短路容量/KMA电力系统300MV(六)开关,导线和电缆的选择 按电压损失条件选择导线横面积 选择电力线缆:初取KM x /10.0Ω=5)10(106.269008.2864210%212≤+=+=∆KV x r u xQl rpl Uy n1.09.26586.2⨯-≤rKMr /808.0Ω≤10.3 2电力线路x=0.1052/KMl=20KM1.8131+2 K — 1Un=10KV2.112.61 2.61 2.616.66 3.94 47.394变压器=4.5653+4k-2并联5.11 8.1128.2528.2528.2563.8537.0119.57分列17.8017.8017.8040.2323.3212.332105.23/8.08.189mm KMmx r p S =Ω•Ω=≥-选取50310/7.822⨯--YJV 型电缆电缆 直埋/穿管理地0.8m ,环境温度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