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第4章 城市管理体制
第四章 城市管理组织体系
四、城市司法机关组织体系
一、市人民法院 1、市人民法院是市的审判机关,是指依法审理和判决刑事案件、民事案 件、经济案件、行政案件等;审判案件时,实现两审终审。 2、市人民法院的行政地位设置 (1)直辖市设市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 (2)设区的市设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 (3)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设基层人民法院。 3、市各级人民法院由院长、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组成,配 备助理审判员、书记员、执行员、法医、法警等。 二、市人民检察院 1、市人民检察院是市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2、市人民检察院的行政地位设置: (1)直辖市设市人民检察院、市人民检察院分院和市辖区人民检察院; (2)设区的市设市人民检察院和市辖区人民检察院; (3)不设区的市设市人民检察院。 3、各级市人民检察院设检察长1人,副检察长若干人,配备一定数量的 助理检察员、书记员和法警等。
三、 城市政府行政组织体系
一、市人民政府的性质、组成和领导体制 1、市人民政府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具有双重性质和地位,直辖市和设区的人民政府分别由市长、 副市长、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等组成。 2、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是行政首长负责制,即市人民政府实行市长负责制。 3、市人民政府设有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 二、市人民政府行使的职权 1、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 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2、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 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后施行,并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三、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 1、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是指在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管理某一方面的行政事物的职能机构,称为局、委员会、科、办公厅等。 2、市政府的工作部门包括: (1)综合经济管理机构 (2)专业经营管理机构 (3)监督管理机构 (4)社会管理机构 (5)国家司法机构 3、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设置,必须遵循需要、精干、法制、效能原则。 四、市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 (一)现有城市政府职能和机构存在的弊端 1、政企不分,城市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2、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传送带经济和社会事务; 3、现有城市机构重叠庞大、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 (二)城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目标 1、转变城市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 2、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 3、深化城市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 4、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明确划分工作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 5、按照依法制市、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城市行政体系的法制假设。 (三)城市政府职能变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原则; 2、既考虑城市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到社会的承受能力的原则; 3、弱化微观管理,强化宏观管理的原则; 4、加强服务,提高效率的原则。
城市管理体制机制
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是指为了有效管理城市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机制。
它是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对于保障城市运行的高效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中,需要包括政府部门、市民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各方的参与与合作。
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重要性在于保障城市的有序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也在增加。
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能够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协调和管理城市中的各项事务,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市民的生活品质。
首先,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应该强调政府的领导作用。
政府是城市管理的主体,负责制定城市管理的政策和法规,并组织实施。
政府部门应该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加强内部协调和沟通,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应该倡导市民的参与。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利益。
因此,市民应该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通过民主参与和监督的方式,促进城市管理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市民参与机制,鼓励市民组织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志愿者组织等,参与城市管理的决策和实施。
另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应该鼓励企事业单位的参与。
企事业单位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参与者。
政府应该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共同推动城市的发展和管理。
此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还应该注重科技的应用和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管理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政府应该积极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推动城市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同时,也应该鼓励和支持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城市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促进城市管理的创新和进步。
最后,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还需要政府的监管和评估。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城市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通过监管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对城市管理的指导和调整,确保城市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城市管理体制
第一节城市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及主要问题一、城市管理体制的旧模式城市管理体制是建立在经济体制基础上的,与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相适应。
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有什么样的城市管理体制。
建国后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从而逐步形成了高度集权、条块分治、以条为主、建管合一的城市管理体制。
与其他城市相同,杭州已经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城市管理体系和“城市政府统一领导、城区政府全面负责、街道(乡镇)负责实施”的城管格局。
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城市行政管理系统中,“条”(即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占有主要地位,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块”是次要的。
在计划经济时期,杭州市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承担了直接管理城市各系统的责任。
城市管理体制旧模式造成的结果,一是管理观念落后,表现为对城市管理重视不够,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重视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落后观念。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对城市管理的内涵理解过于狭隘,将城市管理仅仅理解为经济领域的行政指令和公共领域的市政管理。
二是管理体制落后,首先表现在管理机构重叠、各自为政,在城市管理上缺乏统筹、协调和规划;其次表现在城市管理的事权、财权过于集中在“条”上,城区政府和街道往往责大权小,难以起到协调作用,城市管理难于落到实处,更难实现持续、长效的管理;第三表现在基层组织、居民群众参与度不高,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有责无权,体制不顺,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缺乏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具体来说,在计划经济时期,杭州城市管理体制存在以下几方面弊端。
⒈政府统包,缺乏效率,微观经营与宏观管理相混同。
计划经济时期,城市政府的经济调控功能、国有资产的管理功能与企业的微观经营管理活动界限不清,政企不分,混为一体。
城市政府为了实现对成千上万个工商企业的直接行政性管理,不得不设置庞大、臃肿的管理机构。
这些机构又造成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权限不清,机构重叠、政出多门、互相扯皮、官僚主义等问题出现。
中国城市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中国城市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研究大纲,征求意见稿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科(2009)80号文件批准立项目录第一章国内外城市管理研究综述第二章城市管理的科学概念和基本内涵第三章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第四章城市综合管理运行机制第五章现代城市管理中的应急管理第六章城市综合管理行政执法第七章城市综合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第一章国内外城市管理研究综述第一节发达国家城市管理情况第二节我国城市管理研究综述┅┅必须直面中国东中西部、南方北方城市发展水平差别极大的现实,探索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管理模式,可以断言,中国特色的城市管理模式必将是多种管理模式长期共存。
第二章城市管理的科学概念和基本内涵第一节城市的基本属性一、城市的基础功能和衍生功能二、城市的公共空间和专属空间第二节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关系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机构的设置历史上长期三位一体、统筹兼顾。
在目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分设的情况下,应该强调城市管理应当提前介入到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也应当提前兼顾考虑到城市管理工作。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由一位副市长分管比较有利于工作。
按照各城市的实际情况,欠发达地区还可以保持传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可以合并为一个机构统一管理,方便协调,减少管理成本。
目前的实践来看,在发达城市地区,规划、建设部门合并是一个趋势,广东省、四川省、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区都逐步实现规划、建设部门的一体化。
城市管理部门单列设置也成为一个大趋势。
这种趋势反映了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必须有单独设立的城市管理部门才能胜任现代城市管理工作,这也标志着我国城市管理时代正在到来。
第三节城市管理的科学概念一、城市管理的定义本课题对城市管理、城市综合管理、城市专门管理、城市常态管理、城市应急管理给出如下定义:城市管理,是城市政府对城市行政辖区内一切人、事、物的管理活动的总称。
第四章 市政管理体制
议会市长制,有利于议会监督市政府的工作, 议会市长制,有利于议会监督市政府的工作,但不适 当的监督可能会降低行政效率。 当的监督可能会降低行政效率。
(二)市长议会制
市长议会制,市长和市政府的地位高于市议会。 市长议会制,市长和市政府的地位高于市议会。 法国所有的城市实行市长议会制, 法国所有的城市实行市长议会制,市长在每次议会 选举后由议员选举产生,市长不仅是议会的议长, 选举后由议员选举产生,市长不仅是议会的议长,也 是中央政府的代理人和代表。 是中央政府的代理人和代表。 市长由议会选举产生,但市长一旦任职, 市长由议会选举产生,但市长一旦任职,议会便无 权罢免,只有中央政府有权撤销市长的职务。 权罢免,只有中央政府有权撤销市长的职务。 美国多数大城市也实行市长议会制,通常称为“ 美国多数大城市也实行市长议会制,通常称为“强 市长制” )。德国许多城市也实行 市长制”(strong-mayor)。德国许多城市也实行 )。 市长议会制。相比之下, 市长议会制。相比之下,法国的市长有更大的权威和 更高的权力。 更高的权力。
职能关系 权力分配关系 领导关系 监督关系
(三)市政管理体制的内容
城市政党组织与城市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 城市权力机构与行政机构、 城市权力机构与行政机构、司法机构的关系 城市国家机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城市国家机构与社会组织、 城市国家机构与社会组织、市民的关系
(四)市政管理体制的作用
1、巩固国家政权,维护城市的稳定 、巩固国家政权, 2、市政管理体制的变革能够推动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 、 3、市政管理体制的变革推进城市经济体制变革和生产 、 力发展。打破“路径依赖” 力发展。打破“路径依赖”
结构与体制的关系: 结构与体制的关系:
结构是指系统内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 互关系;体制也包括组织内各组成部门的关系, 互关系;体制也包括组织内各组成部门的关系,但这 种关系通过制度形式确定下来
城市综合管理日常管理制度
城市综合管理日常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城市综合管理日常管理行为,保障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及相关行政机关在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中的日常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内容包括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市容市貌管理、城市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等相关内容。
第四条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及相关行政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并不断完善和优化制度内容。
第二章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第五条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应当积极推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加强对城市垃圾、污水、污染物等环境污染源的治理和管理。
第六条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环卫工人的培训和管理,保障其法定权益,并督促其做好环境卫生保洁工作。
第七条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城市卫生巡查制度,定期对城市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卫生问题。
第八条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环境卫生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环卫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市容市貌管理第九条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市容市貌管理工作,推动城市市容市貌提升。
第十条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广告、招贴、乱贴乱挂等违规行为的管理,保障城市市容市貌。
第十一条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市容市貌整治工作机制,开展城市市容市貌整治行动。
第十二条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绿化、亮化工作的管理,提升城市市容市貌。
第四章城市治安管理第十三条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城市治安管理工作,维护城市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
第十四条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公共场所、建筑物、交通设施等地方的安全管理,防范各类安全隐患。
第十五条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危险品、危险物品的管理,确保城市安全。
第十六条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城市安全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安全警示信息,保障市民安全。
第五章交通管理第十七条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交通管理工作,保障交通秩序,提高交通效率。
第十八条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道路畅通。
城市管理体制
当前日本实施的议会市长制有以下特征:(1)市议员和市长分别由市民 选举产生,市长不得兼任市议会;(2)市议会拥有不顾市长反对而通过 预算、地方性法规和决议的权力;(3)市议会对市长任免政府部门负责 人拥有批准权;(4)市议会对市长和市政府的工作有调查权;(5)市 议会拥有通过不信任案而要求市长辞职的权力。
市政部门
★
国
外 ▪ 经理制的优点(1)有利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更广泛地
市
任用优秀专业人士负责城市管理;(2)它将私人部门的
政
企业化管理模式引进城市管理领域,实行权能分立,清除 了政治因素对行政工作的影响,有利于实行专业化管理,
体
从而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效益;(3)有利于节约财
制
政资金,减少纳税人支出;(4)有利于把政治矛盾与城
体
门首长只对市长负责;(4)财政预算权主要掌握在市长手中,市 长和市政府的财政部门具有预算的起草权和执行权,市议会审议和
制
通过预算,不能增加项目,只能减少项目或数额;(5)市长有一
的
定的立法权,市长和市议会联合制定政策。
类
选民
型
市长
议会
CAO
市政部门
市政部门
市政部门 市政部门
★ 国 外
▪ 市委员会制(或市议会制) (1)由市民选举或上级政府任命产生市委员,组成
★
国
外
城市自治是指由市民直接选举产生的自治机关对城
城 市
市公共事务实行自主管理。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城市自 治制度,各国各有特色,同时通过具体的城市自治运
的
行模式,又可总结了许多共同之处,表现在:
自
▪ 依法划定城市自治机关的自治职权
治 制
城市管理体制
第四章 当代中国市政体制
根据城市人口规模的不同,我国建制 市也可分为四个级别: 1、特大城市; 2、大城市; 3、中等城市; 4、小城市。
第二节 当代中国市政管理体制 一、当代中国市政管理主体
根据市政管理主体是否拥有直接制定和执行公共 政策的权力,可以将我国的城市管理体系分为两 大系统,即市政管理的权力系统和非权力系统。 权力系统:党组织和政府组织。 政府组织: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行政机关、市 司法机关。
二、新中国市政体制演进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市政体制的历史 演进经历了建制发展、调整收缩、停滞倒退、 全面发展的曲折过程。 第一阶段:建制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全 国共设131个建制市,其中12个直辖市。 第二阶段:调整收缩阶段 第三阶段:停滞倒退阶段 第四阶段:全面发展阶段
三、城市行政等级制度 根据宪法、法律和有关规定,我国建 制市的行政级别有四个层次: 1、直辖市; 2、副省级市; 3、地级市; 4、县级市。
我国市政职能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按照 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结构合理、运行协 调、灵活高效、成本低廉的市政职能体系。 1、转移部分职能 2、撤销部分职能。 3、增加和强化部分职能。
三、当代中国市政体制特征
当代中国市政体制具有以下特点: (一)中共市委居于领导核心地位 (二)市政组织设置具有同一性 (三)市政法律地位具有非自治性 (四)城市行政地位具有等级性 (五)市政管理职能具有全能性
根据有关行政法规,设置街道办事处的标准是 (1)10万人口以上的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应 当设立街道办事处; (2)10万人口以下5万人口以上的市辖区和不设 区的市,如果工作确实需要,也可设立街道办 事处; (3)5万人口以下的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一般 不设立街道办事处。 市辖区和街道办事处的区别:市辖区政府是一 级地方政府,而街道办事处是政府的派出机关。
新编如何完善我国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优质精彩实用】
如何完善我国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理论界比较认同的城市管理体制的概念,是指关于城市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地位、职责和内部权责关系及其相关的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机构的行政领导体制它包括城市管理系统中的诸机构间的行政隶属关系,以及各自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城市管理系统在市政府行政机构序列中的领导与被领导及协调与被协调关系、市政府其他职能机构与它们的关系等。
总之,城市管理系统内的各组织机关及其职能机关的关系网络,构成了城市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二、城市管理系统内各机构的职能及权责关系城市管理系统各组织机关的职能,由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其权责结构由职能体系所决定。
三、城市管理体制中的市、区、街道“三级管理”体制首先是三级管理中的职能分工,如市级的宏观决策指导与综合协调职能、区级的分解与协调及决策职能、街道级的执行职能。
其次是事权分配及管理原则,如市级的规章政策制定权、区一级的决策指导权、街道的执行处理权。
第三是指同一层级上的各管理机构的关系。
如区级的规划、建设、管理的不同于市级的体制形式。
四、城市管理系统中的政府、事业单位及企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定位城市管理体制中的政、事、企关系错综复杂,彼此制约。
这是由于城市管理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城市管理的许多内容属于社会福利性质的社会性服务范围,是不能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或货币形态。
因此,这类社会组织大多由市政主体的政府来出资或补贴,并得以继续发挥其管理的职能。
其次,城市管理的实践中难免与作业联系在一起,这样以来,不论是政府,还是事业单位都难以承担此职能。
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兼有了政府、事业单位的特征,政企关系、政事关系、企事关系纠结于城市管理的全过程。
从世界范围的城市管理来看,政府与承担城市管理作业任务的企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矛盾。
城市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内容,构建和谐城市环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同时也为城市城市环境管理尤为重要。
城市管理体制
一、城市管理体制概念的提出理论界比较认同的城市管理体制的概念,是指关于城市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地位、职责和内部权责关系及其相关的规章制度的总和。
城市管理体制是确保城市管理过程得以顺利实施的物质载体和保证,也是支撑城市管理系统的骨架支柱。
城市管理体制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城市管理的机构及其职能体制、领导体制、市区街道的层级管理体制等,其核心是各机构间的职、权、责的配置问题。
一般而言,城市管理体制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机构的行政领导体制。
它包括城市管理系统中的诸机构间的行政隶属关系,以及各自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城市管理系统在市政府行政机构序列中的领导与被领导及协调与被协调关系、市政府其他职能机构与它们的关系等。
总之,城市管理系统内的各组织机关及其职能机关的关系网络,构成了城市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2、城市管理系统内各机构的职能及权责关系。
城市管理系统各组织机关的职能,由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其权责结构由职能体系所决定。
3、城市管理体制中的市、区、街道“三级管理”体制。
首先是三级管理中的职能分工,如市级的宏观决策指导与综合协调职能、区级的分解与协调及决策职能、街道级的执行职能。
其次是事权分配及管理原则,如市级的规章政策制定权、区一级的决策指导权、街道的执行处理权。
第三是指同一层级上的各管理机构的关系。
如区级的规划、建设、管理的不同于市级的体制形式。
4、城市管理系统中的政府、事业单位及企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定位。
城市管理体制中的政、事、企关系错综复杂,彼此制约。
这是由于城市管理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城市管理的许多内容属于社会福利性质的社会性服务范围,是不能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或货币形态。
因此,这类社会组织大多由市政主体的政府来出资或补贴,并得以继续发挥其管理的职能。
其次,城市管理的实践中难免与作业联系在一起,这样以来,不论是政府,还是事业单位都难以承担此职能。
城市的管理体制
浅谈城市的管理体制城市的管理体制有广义和侠义之分。
广义的城市管理体制包括政治管理、财税管理以及科技、文化、卫生等管理体制;狭义的城市管理体制只要是指城市发展建设的主导管理部门,即城市行政管理机构体系。
一、当前城市管理体制的弊端尽管近些年我国城市管理成绩稳步提升,管理体制改革也有很大的进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尤其在中国加入WTO 之后,城市管理体制有很多方面并不适应改革开放的地方。
其中以下面四方面尤为重要:1、传统的城市管理体制过于分散分散的城市管理体制约束着城市管理规范的有序进行。
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旧体制越来越显示出他本来的局限性。
2、管理法规并不与之相匹配国家制定的相关法规如《土地管理法》、《房地产管理法》等型关法律的出台,各地城市也相应的制定了一些管理法规和行政规章。
但有些指导性的法规尚不能配套。
3、城市管理投入少如今,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功能不断完善,打城市管理投入的先对较少,在如今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作为多种功能的载体,其负荷不断增加,由于管理措施相对落后,很多城市出现了较多的环境问题。
政府在城市建设上投入相对较多,但是却在管理上投入相对较少,造成了管理工作跟不上,建设好的设施得不到应有的维护。
4、社区管理职能较弱城市社区管理职能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
我国城市社区的管理职能主要由街区政府承担。
区街政府承载着城市管理职能。
在管理体制上,区街政府处在一个非常严重的条块分离状态。
区街的职能权限非常的不完整,因此街区可称为“不完整政府”。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区管理的矛盾也就越来越大。
二、现行城市管理模式的缺陷长久以来,我国逐渐形成的是“建管不分”、“以建代管”的城市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城市的建设部门与管理部门等其他相关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管理弱化等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的组织模式有以下几种模式:(1)建管合一模式。
第二讲 城市管理体制
市
市
区
县
街道办
乡镇Biblioteka 街道办乡镇3、“市领导县”体制
• 所谓“市领导县”体制,即由地级市以上的市政府领 导县级政府的管理体制。市领导县体制是我国市政体 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范了我国直辖市、副省级市、 地级市与辖区内的县、县级市的上下级关系。 • 四种形式: ①地市合并型 ②划县入市型 ③撤地设市型 ④升市领县型
三、中国城市管理体制
1、当代中国市政管理主体
根据市政管理主体是否拥有直接制定和 执行公共政策的权力,可以将我国的城市 管理体系分为两大系统,即市政管理的权 力系统和非权力系统。
市政管理的权力系统
• 执政党组织--中共市委员会 • 政府组织--
城市权力机关 城市行政机关 城市司法机关 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市人民政府 市人民法院 市人民检察院
第二讲 城市管理体制
一、城市管理体制概述
1、 涵义
城市管理体制就是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 其本质就是通过法律所规定的城市各种政 治力量之间的关系。 (所谓市政体制,即城市政府的组织形式。 具体地讲,市政体制是城市政府的组织结 构、职能结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的总 和。)
2、内容 ——城市政权的地位与权力 ——城市政权机关的结构关系 ——城市政权机关与政党机关、社会团体 等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 ——城市政权的纵向结构关系
• 市委员会制
市委 员会 (市长)
委 员 会
委 员 会
委 员 会
市委员会制类似于市议会制,即由市委员会兼行 市政管理的议决权和执行权。市委员会制与市议 会制的区别在于,市委员会的成员并非都是由市 民选举产生,也可能由上级政府任命产生。
优点:有利于精简机构和人员,有利于议决权和 行政权的统一。 缺点:缺乏统一指挥,经常出现协调困难。
中国城市管理体制
• 三、我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与对策 • 1.建立党政、政企、政事、建管分开,行业 管理与市场运作相分离的现代城市管理体制 • 2.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块为主、条 条保证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 • 3.建立公众参与、社会监督、依法治市的城 市管理体制
第三节 我国城市政府机构改革
• • • • • 一、我国城市政府机构改革 (一)城市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与要求 1.目标 城市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勤政务实、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 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城市政府。
• • • • •
二、城市管理机构改革的原则 1.精简的原则 2.效能的原则(效能与效率) 3.统一的原则 4.法制的原则
• 三、城市政府机构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 1.建立城市综合管理机构 • 这个综合管理机构应由政府主要领导挂帅, 各有关部门参加,享有独立的经济主体和 执法主体地位,在区街设立派出机构,统 一城市综合管理机构指挥。 • 同时,组成城市综合管理监察大队,内部 依职责不同设若干监察中队。城市综合管 理监察大队与城市综合管理机构合署办公, 确保行政管理和执法机构的权威性,也有 利于精简机构,便于管理。
第三章 城市管理体制
第一节 我国城市管理体制概况
• 一、城市管理体制的含义与类型 • (一)城市管理体制的含义 • 一般认为,城市管理体制是指城市的组织 形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称,是整 个国家管理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 • 具体地说,城市管理体制是一种由城市管 理机构的设置、管理权限的划分、管理方 式的确定以及管理机制的运用等综合起来 的一种比较稳定的体系。
• 第二阶段,分化与改组期(1966年—1976年)。 • 这一阶段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 原有城市政府机构大多处于停顿和半停顿的状态。 “革命委员会” 取代了原来的城市政府和党委的 工作,其下属机构设组,先有批斗组、毛主席著作 学习组、组织机构组、夺权组、抓革命促使重组和 建立革命秩序组,以后又逐步演变和形成了办事组、 政治组、文教组、工交城镇组、财贸组、农村组、 计划组、政法组、外事组、专案组和接待组的基本 格局,使城市管理体制由淡淡的“军事色彩”向浓 浓的“革命色彩”转变。
中国城市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精品资料编辑中国城市管理. 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目录. 引言…………………………………………………………6. 第1章国内外城市管理研究综述…………………………7. 第一节发达国家城市管理情况……………………………………7 ...中国城市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城市管理体制第1章国内外综述第一节发达国家情况中国城市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目录引言 (6)第一章国内外城市管理研究综述 (7)第一节发达国家城市管理情况 (7)第二节我国城市管理研究综述 (7)第二章城市管理的科学概念和基本内涵 (9)第一节城市的基本属性 (9)一、城市的基础功能和衍生功能 (9)二、城市的公共空间和专属空间 (10)第二节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关系 (10)第三节城市管理的科学概念 (11)一、城市管理的定义 (11)二、城市管理的内容 (13)1、城市的综合管理与专门管理 (13)2、城市的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 (13)三、城市综合管理的依据 (13)四、城市综合管理的特性 (14)五、城市综合管理的目标 (14)第四节城市综合管理的基本内涵 (14)一、城市基础功能管理 (14)二、城市公共空间管理 (14)第三章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 (15)第一节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沿革 (15)一、改革开放前近当代的中国城市管理 (15)二、《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绿化条例》、《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市供水条例》《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等的颁布与实施 (15)三、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实施 (16)四、城市管理职责和管理体制的决定权下放城市政府 (16)第二节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的现状 (17)一、城市综合管理局模式 (17)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模式 (17)三、建设局或规划局下设城建监察支队或城管执法局模式 (17)四、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模式 (17)五、市政府直属城市管理办公室模式 (17)六、市容局(委)+城管执法局模式 (18)七、城市管理局+城管执法局+城管办模式 (18)八、城管执法局、市政委员会、市容局(委)多头管理模式 (18)第三节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创新 (19)一、城市综合管理的体制支撑体系 (19)1、城市综合管理的组织支撑体系(权力结构) (19)2、城市综合管理专业支撑体系(城市综合管理系统主要事业单位) (19)3、城市综合管理服务支撑体系(关联企业) (20)4、城市综合管理社会支撑体系(市民教育) (20)5、城市综合管理专业指导、交流互动支撑体系 (20)6、公共财政支撑体系 (20)7、社会监督支撑体系 (20)二、城市综合管理指挥中心 (21)三、城市综合管理志愿者协会 (21)四、城市综合管理专家组和城管(执法)局长联席会议 (21)五、城市综合管理部分事权的下放和外包 (21)第四章城市综合管理运行机制 (23)第一节统一市一级城市综合管理指挥权、督察权、赏罚权,建立健全城市综合管理指挥中心运行机制 (23)第二节城市综合管理中的公务协助 (23)第三节城市综合管理规范化 (23)一、程序规范 (23)二、行为规范 (23)三、形象规范 (23)四、方法规范 (23)五、考核赏罚规范 (23)六、城管执法人员救济规范 (23)第五章现代城市管理中的应急管理 (24)第一节城市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的关系 (24)第二节将城市部分应急管理纳入城市综合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24)一、做好城市常态管理可以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 (24)二、将城市常态管理、部分应急管理融为一体可以节约城市综合管理成本,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效能 (24)三、将城市部分应急管理纳入城市统一管理体系可以促进城市常态管理 (24)第三节城市应急管理与城市常态管理的衔接 (24)一、应急管理由“危机处理”转变为“危机管理” (24)二、应急管理工作的“提前”和“延后” (24)第六章城市综合管理行政执法 (25)第一节城市综合管理行政执法权的权利属性和地位 (25)第二节城市综合管理重在治本,强化管理行为,减少执法行为 (25)第三节城市综合管理行政执法的专业化 (25)第七章城市综合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26)附录城市综合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26)引言经过近三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国部分地区的城市化率已经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
第4章+城市管理体制
城市的规模也各不一样 在众多的城市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只有9座,10 万以上的242座,96%的城市人口不足5万。新城市 的“裂变”也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区域内有投票 权的公民二分之一多数表决通过,新设的市财政上 能独立且对原来的市(县)不造成大的冲击即可独 立成“市”。这也不难理解美国何以众市林立了。 以落杉矶县为例,全县境内设市88个,落杉矶市是 人口最多的城市,达370万;人口最少的市是维南 (Vernon)市,31户家庭85位居民;面积最小的市 是巴德伯利市(Badberry),方圆1.9平方英里,居 民938人。
14
(4)市政职能 1)治安 2)公共工程 3)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 4)公共教育 5)社会福利 6)公用事业 7)城市规划
15
纽约市的管理与监督体制
纽约市实行的是“强市长”的管理模式 纽约市市政管理的制度创新 “预算民主”成为了规范政府行为的突破口 代表大城市各阶层利益的民间组织,既是民众参与 公共事务的渠道,也为民众发挥自己的作用提供了 活动平台 美国传媒的“掘粪”传统,促进了信息的公开透明, 增强了社会的监督力量
16
2007年统计的纽约市人口810万,它下属曼哈顿、 布鲁克林、布朗克斯、皇后、斯坦顿岛5个大区。 这个区,英文叫Borough。这个词是从英国翻译过 来的。除了大区以外,现在还有59个社区。人口从 3.5万到20万不等。有街道339个。纽约市具有市、 区、社区、街道四级治理机构,这和波士顿等其他 城市的自治型管理不太一样。它2008年财政收入大 概是624.3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约等于4276亿 元人民币。就是他的财政收入至少跟北京市差距比 较大,北京市2009年财政收入预计为2240亿元。但 是,北京市人口比较多,北京是1300万。
第4章 城市管理体制
城市选民
市长主持 市长主持
市议会
市长
警察 消防 教育 公共工程 街道 卫生 公园 规划
议会市长制组织结构图
城市管理学(第二版) 2、市长议会制(强市长制)
21世纪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列教材
• 实行市长议会制(mayor-council form)的城市,其议决机构和行政 机构分设,市长在与市议会的关系上处于优势地位。法国所有城 市都实行市长议会制,市长在每次市议会选举后由议员选举产生, 市长不仅是议会的议长,也是中央政府的代理人和代表。市长虽
的有限自治。 • 英国城市很早就设有议会,城市议会集立法权和行政权于一身, 实行议行合一体制,行政权由议会内部设置的若干行政委员会行 使。市议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领导人为议长, 由全体议员选举产生,议长通常就是市长。市长任期一年,连选
可连任。市长除主持市议会事务外,多数活动是礼仪性的,并不
市政管理的议决权和执行权。市委员会制与市议会制的区别在于,
市委员会的成员并非都是由市民选举产生,部分成员可能由上层 政府任命产生。
• 典型:美国有3%的小城市采用这种体制,人口在25万-50万的城市
只有3个采用此制。 • 市委员会制的优点是有利于精简机构和人员,有利于议决权和行
政权的统一;其缺点是缺乏统一指挥,经常出现协调困难。
21世纪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列教材
• 美国大城市普遍采用市长制,市长和市立法机构的议员均为全职 并有薪金。 • 强市长制的特点是市长的权力较大,市长掌握全部行政权,而市 议会的权力较小,市议会只有立法和代议职能。此体制常见于大
城市。弱市长制的特点是市议会是决策性机构,市长的实际权力
是礼节性的,如出席礼仪活动、会见重要宾客等。这种市政体制 常见于中小城市。 • 市委员会制将城市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选出一个代表进入市 委员会,该委员会集议决权和执行权于一身。 • 中小城市采用市经理制的比重较大。市经理制将城市公共事务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管理学
4.1 国外市政体制概述
4.1.2 国外市政体制的类型
2.市长议会制 市长议会制
"首席行政官强市长制":即由市长任命一位首 席行政官(chief administrative officer,CAO), 他根据市长的授权,领导市政府日常的行政管理 工作,只对市长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市长议会制的优点是,市政府由行政首长进行统 一指挥,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缺点是由于市长 大权在握,市议会的制约力较弱,容易引起市长 专权并激化府会矛盾.
城市管理学
4.2 国外市政体制比较
4.2.1 国外市政体制举要
1.美国的市政体制 美国的市政体制
(4)市政职能 ) 1)治安 2)公共工程 3)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 4)公共教育 5)社会福利 6)公用事业 7)城市规划
城市管理学
4.2 国外市政体制比较
4.2.1 国外市政体制举要
2.英国的市政体制 英国的市政体制
城市管理学
4.2 国外市政体制比较
4.2.1 国外市政体制举要
3.法国的市政体制 法国的市政体制
法国市议会负责设立和组织市行政机构,决定市 预算并监督执行,决定公共工程及实施方式,领 导城市建设规划,审议市长签订的合同等.市议 会有权创建和组织公共事业.城市公共事业分为 强制性公共事业(如基础教育)和自由处置公共 事业. 市长既是城市的最高行政长官,又是中央政府在 城市的代理人.作为国家公务人员,市长代表中 央政府履行某些职权,这些职权不受市议会控制, 受省长和中央政府的指挥和监督.
实行议会市长制(council-mayor form)的城市,其 council-mayor form 议决机构和行政机构分设,市议会在与市长的关系 上处于优势地位.市长只有一些礼仪性的职权.通 常被称为"弱市长制"(weak-mayor form). 日本各城市都实行这种市政体制;美国有些中小城 市和少数大城市(如芝加哥,洛杉矶)采用此制; 德国黑森州的部分城市也采用此制.
城市管理学
4.2 国外市政体制比较
4.2.1 国外市政体制举要
1.美国的市政体制 美国的市政体制
(1)美国城市概况 ) 美国地方政府由各州设立,联邦政府无权管辖和干 预.在州之下设立有县,市,镇和特区,学区,地 方政府的总数有87000多个. 在美国地方政府体系中,95%的城市人口低于2.5万 人,74%的县人口少于5万人.县,市,乡镇和特 区,学区之间,彼此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其中,特 区和学区履行相对单一的行政管理功能,它们与其 他地方政府的管辖区域互相交叠.
城市管理学
4.1 国外市政体制概述
4.1.2 国外市政体制的类型
1.议会市长制 议会市长制
弱市长制是美国立国早期的市政体制设计,当时 的城市规模较小,城市管理也比较简单.今天看 来,美国大城市治理的基本趋势是强市长制.而 对于小型城市而言,弱市长制仍然很普遍. 弱市长制的优点是,有利于市议会监督市政府的 工作.其缺点是市议会对市政府工作不适当的监 督,可能会降低行政效率.
城市管理学
4.2 国外市政体制比较
4.2.1 国外市政体制举要
3.法国的市政体制 法国的市政体制
在法国地方行政体制中,市镇是基层行政单位. 根据法国法律,所有的居民共同体,不论人口 多寡,均为市镇. 法国城市议会由市民普选产生.法国市议员职 位是无报酬的,也不享有司法豁免权. 市长既是市议会议长,又是城市的行政首脑, 全面领导城市的行政管理工作.市长任职期间 没有薪俸,但领取职务津贴.
城市管理学
4.2 国外市政体制比较
4.2.1 国外市政体制举要
1.美国的市政体制 美国的市政体制
(2)市政体制的类型 ) 美国市政体制主要有强市长制,弱市长制,市委员 会制和议会经理制. 美国大城市普遍采用市长制,市长和市议会议员均 为全职并有薪金.弱市长制常见于中小城市. 除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城市外,美国多数城市的市长 是兼职工作,领取部分薪水,有的甚至不领薪水. 美国市长主要负责公共事业,很少直接管理经济运 营,且市长的重要决策要经议会批准.小城市市长 的行政权力就更小.
城市管理学
4.2 国外市政体制比较
4.2.1 国外市政体制举要
1.美国的市政体制 美国的市政体制
(1)美国城市概况 ) 美国联邦宪法没有涉及地方政府的规定,各州在遵 守联邦法律的前提下,对地方政府享有全权.各州 设置城市标准不一样. 美国城市自治体的建立需由社区居民提出申请,并 经地方公决获得多数居民的同意,由州政府通过立 法或特许状的形式,设立城市政府并授予自治权. 许多州根据人口规模情况,对人口多的大城市颁发 具有更大权力的特许状,小城市的特许权力要相对 小些.
城市管理学
4.1 国外市政体制概述
4.1.2 国外市政体制的类型
2.市长议会制 市长议会制
实行市长议会制(mayor-council form)的城市, 其议决机构和行政机构分设,市长在与市议会的 34; (strong-mayor form). 法国所有城市,美国多数大城市,德国的巴伐利 亚州,巴登—符腾堡州的许多城市都采用市长议 会制.但法国的市长权力最强.
城市管理学
4.2 国外市政体制比较
4.2.1 国外市政体制举要
1.美国的市政体制 美国的市政体制
(3)城市议会 ) 美国城市议会大多由5~7人组成,少数大城市的议 会人数超过10人. 除大城市外,绝大多数城市议会的成员都是兼职的. 市议员选举有三种方式 三种方式: 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分区选举,即划分选区,每个选区选出一个议员. 第二种是不分区选举,即在全市范围内选举议员. 第三种是混合选举,即部分议员由分区选举产生,部分议员 实行不分区选举.
1.依法划定城市自治机关的自治职权 2.市自治机关由城市居民直接选举产生 3.市政府负有推行城市自治和执行中央政令的双 重职责 4.市政府有权通过法律手段抵制中央越权干预 5.不同城市在法律关系上处于平等地位
城市管理学
4.1 国外市政体制概述
4.1.2 国外市政体制的类型
1.议会市长制 议会市长制
城市管理学
4.1 国外市政体制概述
4.1.2 国外市政体制的类型
4.市委员会制 市委员会制
市委员会制由少数委员掌握所有的立法和行政权力,委 员们集体履行市议会的职责,通过决议,制定法案,征 税和拨款. 市委员会制的优点是,有利于精简机构和人员,有利于 议决权和行政权的统一.其缺点是缺乏统一指挥,经常 出现协调困难. 近年来,美国的市委员会制正在走向衰亡,除承担单一 服务功能的特区外,许多原来实行该制的城市都修改了 市宪章,转而采用市长议会制或议会市长制.
城市管理学
4.1 国外市政体制概述
4.1.2 国外市政体制的类型
5.议会经理制 议会经理制
议会经理制(council-manager form)起源于美国弗 吉尼亚州的斯套恩顿(Staunton)市,1908年该市 议会制定了一项法案,决定设立"总经理"一职. 议会经理制是20th美国发展最快的市政体制.目前, 美国人口超过2500人的城市,已经有一半实行这种 市政体制. 该体制在组织结构上与私人公司相似,由市议会聘 任一位市经理,把行政权授予市经理行使,市经理 对城市公共事务进行专业化管理.美国部分中等城 市和多数小城市实行这种市政体制.
城市管理学
4.2 国外市政体制比较
4.2.1 国外市政体制举要
4.日本的市政体制 日本的市政体制
城市政府由议决机关和执行机关(即议会和地方公共团体的 行政首脑)组成.市议会是市政府的最高权力机关,由选民 直接选举产生.市议会议员人数依城市人口而变化,议员任 期4年,不得兼任国会议员,其他地方议员,地方公共团体 的常勤职员等职务. 议会设有议长和副议长,从议员中选举产生.市议会还设有 若干个委员会,实行定期会议制度.城市政府的执行机关为 市长及其工作机构.市长由辖区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 年.在任期内,市长如得不到议会的信任,会被提前解除职 务.市长代表执行机关,负责全面领导和处理该市的行政管 理事务.在市长之下,设有若干辅助办事和行政执行机构.
城市管理学
4.1 国外市政体制概述
4.1.2 国外市政体制的类型
5.议会经理制 议会经理制
议会经理制的缺点是:(1)当城市发展和利益冲 突导致的各种政治矛盾交织在一起,市议会不能有 效聚合各种利益和正确把握政策方向时,市经理往 往无能为力;(2)尽管从制度设计上讲城市经理 不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但专职(full-time)工作的 城市经理往往会向兼职(part-time)业余性质的市 议会提出相当多的政策建议;(3)市经理拥有广 泛的执行权,但不直接对选民负责,选民只能通过 间接途径对政策执行施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政府的回应性.
城市管理学
4.2 国外市政体制比较
4.2.1 国外市政体制举要
2.英国的市政体制 英国的市政体制
城市议会的行政委员会主要有两类:一是法定 委员会;二是常设委员会. 城市自治并不意味着市议会在所有事务上都有 自主权,城市议会的职权由国家通过立法作出 规定.城市政府掌握属于城市自治事务的自由 裁量权,也有一些事务由中央政府设立的派出 机构直接管理.这就是说,英国城市自治是在 法律范围内的有限自治.
城市管理学
4.1 国外市政体制概述
4.1.2 国外市政体制的类型
4.市委员会制 市委员会制
市委员会制(commission form)类似于市议会制, 即由市委员会兼行市政管理的议决权和执行权.但 区别在于,市委员会的成员并非都是由市民选举产 生,部分成员可能由上层政府任命产生. 美国有3%的小城市采用这种体制,人口在25万~50 万的城市只有3个采用此制,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 市没有采用这种形式的.作为美国地方政府类型之 一的特区,则普遍采用委员会这种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