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手术治疗116例

合集下载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95例疗效分析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95例疗效分析
1 临床 资料
将锁 骨钩钢板 的钩插 入肩 峰下 方 , 钢板 部 塑型 后用 螺钉 固 定, 锁骨远端粉碎严重 的骨折块 应用可 吸收线 捆扎 固定 , 并
缝合断裂 的喙锁 韧带 , 术后用颈腕 吊带外 固定 4周 。
2 结 果
术后随访最 长 1 6个月 , 最短 6个月 , 大部 分病例效果 良
参考文献
1 S i z , i Js hmiuK Akr S,a miAY, t 1Vie sise e ks reye - a e . d oasn td n c ug r n a
d s o i e e to o h r i t mos t a e mi o c p c r s c in f t y o d u r wi h v r y ni— ma e k ln c
岁 一 5岁 , 均 4 , 6 平 3岁 其中克氏针钢丝 内固定 4 8例 , 建钢 重
板或锁骨钢板 内固定 1 , 钉经锁骨与喙突 固定 6例 , 7例 螺 锁
骨钩钢板 内固定 2 ; 4例 。麻醉 为局麻加 基础 。 12 治疗方法 . ( ) 氏针 钢丝 内固定 : 1克 取仰 卧位 , 患肩垫 高, 头转 向健侧 , 局麻 下 以骨折端 为中心 切开 , 骨膜 下剥 离 , 清理骨折端 ,选用直径 2 5 m克 氏针 , , .m 逆行穿 针 , 由骨折远 端穿 出 , 复位后打入骨折近端 3m~ c 并穿 出骨 皮质 。有 c 4 m, 碎 骨块 的复位后 可用 钢丝绑 扎 , 针尾折 弯剪短 埋入皮 下 , 术 后用三角 巾悬 吊 4周 。( ) 2 重建 钢板 或锁骨 钢板 内固定 : 麻
1 1 一般资料 .
本组 9 5例 , 中男 6 , 3 , 其 O例 女 5例 左侧 5 2

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

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

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韩耀光;孙军萍【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2(015)006【总页数】2页(P632-633)【关键词】锁骨骨折;重建钢板;骨折固定术,内【作者】韩耀光;孙军萍【作者单位】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骨科,海南,三亚,572000;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骨科,海南,三亚,57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1;R687.322003年3月~2010年11月,我院共收治198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对其中115例住院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115例,男97例,女18例,年龄15~67岁。

左侧54例,右侧61例。

骨折类型:横断13例,斜形31例,粉碎性71例,均为中段骨折。

合并血气胸12例,脊柱损伤5例,颅脑损伤3例。

伤后至手术时间3 h~12 d。

1.2 治疗方法颈丛神经阻滞或全身麻醉。

以骨折端为中心,沿锁骨走行弧形切口,直达骨膜,尽量少剥离骨膜的情况下显露骨折端,复位骨折,恢复骨骼长度、轴线,纠正旋转畸形。

对位对线满意后,使用国产重建钢板塑形后固定于锁骨上方,骨折远近端要求至少有3枚螺钉双侧皮质固定,螺钉穿出对侧皮质不能超过2个螺纹,避免损失血管及神经。

带有软组织蒂的不稳定骨折碎块,在最大限度保留软组织附着时,用可吸收线穿过后捆扎。

活动肩关节,检查骨折端对位对线情况及内固定是否稳妥,冲洗术野,留置半胶管引流1条,逐层缝合,包扎。

术后第1天开始指导患者行患肢主被动功能锻炼。

3周内患者起坐时用三角巾悬吊固定在肩内收内旋、肘屈曲前臂内旋位。

术后12~14 d拆线,3个月内患侧上肢避免持重。

2 结果术中术后无血管、神经、胸膜损伤。

术后X线片均提示对位对线良好。

未出现术口不愈合、感染、内固定失效及其它严重并发症。

115例均获随访,时间5~14个月,骨折均愈合。

根据牛津肩关节评分(OSS)标准:优95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为96.52%。

手术治疗锁骨骨折165例体会

手术治疗锁骨骨折165例体会
手法复 位虽然容 易 , 复位后肩锁关 节的稳定 性依然 很差 , 但 单 纯 的外 固定 难 以 达 到 满 意 的 结 果 。近 年 来 虽 有 研 究 应 用 肩 锁 固定 带 之 类 的 外 固 定 来 治 疗 , 由 于 力 量 不 易 控 制 , 紧 易 引 但 过
骨 面露出时 即压 迫锁 骨远 端使 之 复位 , 并使 锁 骨远 端 略低 于 肩峰 。然后将 克 氏针钻入 锁骨 , 由于锁骨呈 S形 , 当针 尖遇 到
14 治 疗 结 果 . 本组 2 0例 , 访 时 间 最 长 3年 , 短 8 月 , 随 最 个 平 均 1 月 。 结 果 肩 部 活 动 正 常 , 疼 痛 , 观 正 常 , 线 显 8个 无 外 x 示肩锁关 节解剖 复位者 1 7例 , 8 % , 优 ; 部 活 动 正 常 , 占 5 为 肩 劳 累 后 有 微 痛 或 不 适 感 , 观无 明 显 畸 形 , 外 x线 显 示 较 正 常 肩 锁 关 节 间 隙 宽 3 m 以 内者 3例 , 1 % , 良 。 m 占 5 为 2 讨 论
肩锁关节 的完全脱 位采 用手 术方 法治 疗 , 以清 除关 节 内嵌 可
入 的软 组 织 , 除 剥 脱 的 关 节 软 骨 盘 , 肩 锁 关 节 解 剖 复 位 , 切 使
在 内固定 的同时 , 修补肩锁及 喙锁韧带 , 恢复肩 锁关 节 的稳 定
性 。对 于 肩 锁 关 节 的 内 固 定 , 纯 应 用 克 氏 针 由 于 受 剪 力 的 单 持 续 作 用 , 对 于 水 平 方 向 的 张 力 吸 收 不 够 , 以 在 肩 锁 关 节 且 难 上 获 得 均 匀 的 加 压 , 容 易 移 动 脱 出 , 用 张 力 带 钢 丝 与 克 氏 并 采

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锁骨骨折是由于肩部受撞击,暴力传导至锁骨而发生骨折。

根据骨折的部位可分为锁骨中段骨折、锁骨外侧骨折和锁骨内侧骨折,锁骨中1/3骨折最常见,其次是外侧1/3骨折,内侧1/3骨折较少见。

高能量损伤所致的锁骨骨折可伴有或合并臂丛神经、锁骨下血管损伤以及气胸。

锁骨中段或内侧骨折大多数可保守治疗,即使畸形愈合,对功能的影响也不大,锁骨外侧骨折大多需手术治疗。

1辅助检查1.1 X线平片①胸片:一张包括双侧锁骨、肩胛骨的胸部前后位片,可观察到锁骨、肩胛骨、肋骨是否有骨折,是否有气胸、血胸、血气胸或肺挫伤。

②锁骨正位片:标准的锁骨正位即锁骨前后位,球管射线向头侧倾斜20°~40°,可显示锁骨全长、骨折部位、形态与移位情况。

但对于锁骨外侧端常因曝光过度而显示不清,需调整好参数。

③双侧锁骨应力位片:双上肢悬挂5kg重物后照双侧锁骨标准正位片,主要用于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了解喙锁韧带、肩锁韧带的完整性,但会加重患者的疼痛和骨折的移位,不作为常规检查。

④肩关节腋位片:适用于锁骨外侧1/3骨折,可了解骨折前后方移位和肩锁关节受累情况。

⑤肩胛骨正、侧位片:了解是否伴有肩胛骨骨折,对于诊断“飘浮肩”有重要意义。

1.2 CT扫描单纯锁骨骨折多不需要CT扫描,但在锁骨内侧端骺分离难与胸锁关节脱位鉴别时,或锁骨内侧端骨折向后方移位,X线平片显示不清时,可行CT检查。

2鉴别诊断要点2.1 胸锁关节或肩锁关节脱位锁骨内侧骺分离易误诊为胸锁关节脱位,锁骨外侧骺分离易误诊为肩锁关节脱位,对于锁骨骨骺未闭合者(最迟可到25~30岁才闭合)需注意区分,CT扫描可鉴别。

2.2 病理骨折①锁骨肿瘤:锁骨的原发或转移肿瘤可破坏锁骨,轻微外力可致骨折。

②锁骨放射性损伤:锁骨区放疗可使锁骨发生放射性骨炎,易发生病理骨折。

3手术治疗3.1 手术指征(1)绝对指征①开放骨折;②骨折短缩在2cm以上;③骨折端有软组织嵌插,闭合复位失败;④伴有血管神经损伤;⑤伴有胸肩关节分离。

84例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105

84例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105

84例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总结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4例采用手术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病例。

结果术后84例患者中均进行为期6个月-13个月的随访观察,肩关节功能按照国际上通用的Neer’s评分标准评定:优74例,良6例,中4例,优良率95.2%。

结论手术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手术简便,损伤小,可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锁骨骨折比较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锁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185-01锁骨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10%[1]。

主要发生在锁骨中1/3(约占76%-82%)。

锁骨远1/3骨折约占锁骨骨折的12%-21%。

锁骨近1/3骨折占锁骨骨折的3%-6%。

上肢外展位倒地时肩部着地是造成锁骨骨折的常见受伤机制,高能量直接暴力如摔伤、车祸伤、砸伤是造成锁骨骨折的重要原因。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为我科自2009年01月-2010年6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84人,其中男54例,女30例;年龄3-68岁,平均36.3岁;左侧骨折34例,右侧骨折50例,其中双侧骨折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9例;摔伤42例;运动伤2例;坠落伤5例;重物砸伤6例。

无一例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骨折类型中粉碎性骨折53例,横断性骨折20例,斜行骨折11例;致伤至手术时间1-7d,平均3.7d。

均有手术指征。

1.2 手术方法在锁骨表面以断端为中心做横行的直切口或弧形切口(根据骨折类型及内固定方式采用的切口长度不一致),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保护颈外侧皮神经,切开颈阔肌,逐层分离至锁骨,清理骨折端的血块,无需剥离过多的骨膜;1、儿童骨折多为横断性,用一根粗细合适的克氏针先从骨折端插入远端髓腔,穿出皮质及肩后侧皮肤,再复位骨折,将克氏针从骨折远端钻入近端髓腔,并从近端前侧穿出骨皮质约0.5cm,皮下可触及,截断多余的克氏针,将其尾端埋于皮下。

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06例体会

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06例体会

定 , 剪 断针尾 并折弯 。 一 般不 做喙锁 韧带
重 建 有 , 2 例 重 建 喙锁 韧 带 。 ③ 内侧 段 骨
折 :采用 克 氏针贯 穿骨 折远 段 、 骨 折 近 段 、
胸锁关节 ,剪断针尾 并折弯 。
术 后 处 理 :术 后 三 角 巾悬 吊 4 ~ 8 周 ,
逐 步开始主动或辅助 下 的肩关节 功 能锻
端进一 步加压 ,有利骨折愈合 。 但肩关节
越来越 多 , 内固定方法 主要 钢针髓 内固定 和钢板 固定 。 我们 总结 10 6 例用 克 氏针 内固定 治 疗锁 骨 骨 折 的病 例 ,体会 到 克 氏
针 内固定 锁 骨 骨 折 有 以 下 优 点 :① 创 伤
小 ,骨膜剥离少 。 因为锁骨 为管状骨 ,致
密蜂 窝状结构 , 无 明显 髓腔 , 所 以 取 小切
讨论
锁骨是惟 一 连接上 肢与躯干 的支架 , 为… S ’ 形 管 状 骨 , 致 密 蜂 窝 状 结 构 , 无 明 显 髓 腔 。 锁 骨 的外 1/3 遍 平 , 内 1 /3 呈 棱
柱 状 中 , 1/3







7

5

80 %
的骨折发 生 在 中段 。 锁 骨骨折 是 临床常
见 骨 折 , 约 占全 身 骨 折 6 % , 大 多 可 保 守 治疗 ,但长时 间的外 固定极不 舒服许 多人 不愿意接受 。 近年来锁 骨骨折手术治疗
我们总结本科 19 9 5 年 8 月 ~ 2 0 0 6 年 6 月采用 克 氏针 内固定 治疗 的 106 例 各 型锁骨骨折 ,感到该方法简便 、 实用 疗效 满意 , 同时也 存在 一 些 问题 , 报告 如 下 。

96例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疗效共3页

96例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疗效共3页

96例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疗效锁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传统的治疗多采用手法复位加“∞”字绷带、双圈等外固定。

我院2005年7月~2009年7月共收治96例锁骨骨折的手术病人,90例正常愈合,6例出现骨不连,经改用可靠的内固定加自体骨移植及术后外固定治疗后愈合。

1.临床资料本组96例,男56例,女40例,年龄16~72岁,其中90例正常愈合,正常骨折愈合1~5个月,锁骨外1/3骨折14例,中1/3骨折36例,中外1/3骨折30例,内1/3骨折10例,6例骨不连,其中斜型1例,粉碎型5例,内固定材料斜型骨折为3根钢板环扎,粉碎型骨折中单根克氏针固定1例,克氏针加钢丝环扎2例,3孔钢板固定2例。

术后三角巾悬吊4例,锁骨外固定带固定2例,本组病例术后3个月后经x线摄片检查,5例骨折端骨质吸收致间隙增宽,断端广泛骨质疏松,1例局部骨质硬化,在手术发现斜型骨折钢丝已松动滑脱,粉碎性骨折中2例克氏针过细已弯曲变形,1例克氏针未穿过对侧骨皮质,针尾已退至皮下,周围出现炎症反应,1例螺丝钉滑脱,1例在钢板远端再骨折。

2.手术方法及医源性骨不连的原因2.1 手术方法患者仰卧位,患肩垫枕,气管插管麻醉或颈丛加局麻,沿锁骨上缘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切口约2-4cm,用骨膜剥离器分离显露骨折端,注意勿伤锁骨下神经、动静脉及胸膜,消除血肿后,用直径2.5mm克氏针从骨折远端逆行穿破皮肤,复位满意后用巾钳固定骨折端再顺行将克氏针钻入骨折近断端,对粉碎性骨折,有游离骨块及长斜型骨折者配合用钢丝环扎1-2圈直至稳定,合并喙锁韧带断裂及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者一并修复,留针尾2cm 于皮外折弯剪断或直接埋入肩部皮下,切口置引流皮片,缝合伤口,术后抗感染3-5天。

2.2医源性骨不连的原因2.2.1斜型骨折单纯用钢丝固定,缺乏髓内钉特有的主干支架支撑作用,因钢丝质软,如术后外来应力作用于骨折端,可使局部张力增加,引起钢丝断裂或松动,尤其单股钢丝本身就不易拧紧,抗干扰能力更差。

治疗锁骨骨折105例疗效分析

治疗锁骨骨折105例疗效分析

治疗锁骨骨折105例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锁骨带治疗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分析。

方法手法整复锁骨带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24例;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81例。

结果使用此两种方法均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结论只要正确选择病例,根据骨折的特点锁骨带外固定和克氏针内固定均是可行的。

【关键词】锁骨骨折;手法整复;锁骨带;内固定;克氏针锁骨骨折是最常见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5.98%。

多见于青壮年及儿童。

锁骨为一弧形的管状骨,连接于上肢与躯干。

骨干较细,且又有弯曲,受外力后易骨折。

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较多,如跌倒时手掌、肘部或肩部着地,传导暴力冲击锁骨发生骨折,多为横断成短斜行骨折。

骨折有压迫或刺伤锁骨下神经和血管的可能,幼儿多为横断或青枝骨折。

开放性骨折较少见。

我院自2001~2008年共收治锁骨骨折105例,根据病例特点分别采用手法整复锁骨带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05例,男88例,女17例;年龄在8~65岁;其中锁骨中1/3骨折81例,锁骨外1/3骨折16例,锁骨内1/3骨折8例。

其中青枝骨折5例。

手法整复锁骨带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24例;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81例。

1.2 临床表现骨折处局部肿胀、畸形。

骨折近端上翘,上臂连同肩部下坠。

患者常因肩部疼痛将头常倾斜向患侧,以健手托住患侧肘部。

触诊骨折部位压痛,可触及骨擦音及锁骨的异常活动。

1.3 术前处理及手术方法对儿童及部分成年人斜形锁骨骨折采用手法整复锁骨带外固定,操作方法:患者端坐椅上,抬头挺胸,双手叉腰,尽量用力外旋后伸双臂。

助手立与患者身后,一足踏在椅子后缘,屈膝顶住患者背部正中肩胛间区,两手握住患者双肩前外侧与膝部对抗,徐徐后拉,使之挺胸伸肩,此时骨折端往往达到端—端接触。

术者站在患者前方,用一手拇、食、中指向前下按压骨折近断,另一手拇、食、中指向后上方提骨折远端,直至畸形矫正触摸骨折端平整后即为复位成功。

锁骨骨折诊治报告

锁骨骨折诊治报告

锁骨骨折诊治报告王德培(余庆县敖溪中心卫生院)一、临床表现与诊断:(1)有外伤史。

间接与直接暴力均可引起锁骨骨折,但间接暴力较多,如跌倒时,手掌、肘部或肩部着地传导暴力冲击锁骨发生骨折。

(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3)主要症状、体征: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头偏向伤侧以缓解胸锁乳突肌的牵拉作用,同时用健侧手托住伤侧前臂及肘部,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三)骨折分型1.青枝型骨折:多见于幼儿,骨折处形成向上弯曲的弧形。

2.横断型骨折:多见于成年人,骨折端可有典型的重叠,近端向上后方移位,远端向前下方移位。

3.粉碎型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常于中1/3处有小骨片呈垂直移位。

二、治疗方案(一)手法复位适用于有轻度移位横行无粉碎的锁骨骨折。

患者坐位,挺胸抬头,双手叉腰,术者将膝部顶住患者背部正中,双手握其两肩外侧向背部徐徐牵引,使之挺胸伸肩,此时骨折移位即可改善,如仍有侧方移位,可用捺正手法矫正。

(二)外固定治疗1.三角巾悬吊固定适用于幼儿青枝骨折或其他不全骨折,悬吊2—3周。

2.“8”字绷带固定固定用布绷带做“8’’字交叉环形固定或锁骨带固定4周,包扎时必须将两肩固定,同时用棉垫保护腋窝内神经血管。

如病人有手或前臂麻木感、桡动脉搏动触不到.表明布带包扎过紧。

应即适当放松至解除症状为止。

3.亦可采用多功能肩锁固定带固定。

(三)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1)锁骨外端骨折伴喙锁韧带断裂。

(2)骨折块压迫邻近的血管神经如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者。

(3)锁骨开放性骨折。

(4)伴有多发性损伤的锁骨骨折,尤其伴有同侧上肢创伤、双侧上肢骨折或者有移位的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者。

(5)不能接受可能存在畸形愈合后的隆起外观要求手术者。

(6)闭合复位后不稳定或复位失败者。

2.手术方法:可用采用闭合复位或开放复位骨圆针、亦可选用锁骨重建、锁定钢板,有骨缺损者应同时植骨。

手术治疗锁骨骨折92例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锁骨骨折92例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锁骨骨折92例临床分析赵升尧李华荆圣涛(平度市中医医院,山东平度266700)【摘要】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的选择。

方法手术治疗锁骨骨折92例,其中克氏针治疗52例,重建钢板治疗32例,锁骨钩钢板治疗8例。

结果随诊6个月~24个月,克氏针组52例中,5例畸形愈合,3例不愈合。

重建钢板组32例全部顺利愈合。

锁骨钩钢板组8例全部顺利愈合。

结论对横断及斜行骨折可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对粉碎性骨折应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对锁骨外端骨折应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

【关键词】锁骨骨折内固定锁骨骨折比较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98%[1]。

过去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多采用横“8”字绷带外固定,虽愈合率极高,但畸形愈合率也较高,约占60%,不光影响美观,骨折断端的明显骨痂还会产生锁骨下血管神经压迫的远期并发症。

所以近年来我院只对不完全性锁骨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其余有移位骨折均采用手术治疗,但根据骨折的部位及类型来选择内固定物。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92例,男72例,女20例,年龄17岁~68岁。

骨折类型:横形9例,斜形24例,粉碎性59例。

骨折部位:中1/3段84例,外1/3段8例,无内1/3段骨折病例。

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

损伤原因:车祸伤61例,高处坠落伤14例,自己摔伤17例。

合并伤:四肢骨折25例,肋骨骨折并血气胸3例,颅脑损伤11例。

1.2手术方法1.2.1克氏针固定取仰卧位,患肩下垫高,头偏向健侧,臂丛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以骨折处为中心,沿锁骨做一长约4cm~6cm切口,暴露骨折断端,剥离部分骨膜,清理断端间血块及软组织。

选用直径2mm~3mm的克氏针,将克氏针从骨折近端髓腔钻入,从锁骨近端前侧钻出骨皮质及皮肤,继续进针,使针尾与骨折断端平齐。

复位骨折并维持复位,将克氏针钻入远折端髓腔约3cm~4cm,针尖以刚穿透锁骨后侧骨皮质为宜,针尾折弯,剪短,埋于皮下。

对于粉碎性骨折,在保证骨块不游离的情况下,用钢丝捆扎固定,术后用三角巾悬吊4周[2]。

锁骨骨折100例手术治疗体会

锁骨骨折100例手术治疗体会

折临床疗效确切 , 并发症少 。
[ 关键词 ] 锁骨骨折 ; 钢板 ; 内固定 锁骨骨折 在 临床较 为常 见 , 约 占全身 骨折 的 4 % 一6 %。 笔者对 1 0 0例锁 骨骨折 行切 开复位 内 固定 , 取 得较 为满 意 的 变成 简单 骨折后 , 抽 出肩下垫枕 , 利 于复位 。复位后 多数 骨折
吉林 医学 2 o 1 4年 1 1月 第 3 5卷 第 3 3期

7 4 1 7・
肾前筋膜 向上 附着点 的关系 】 , 左 肾旁前 间隙可上达膈 下 , 即 胃裸 区向上与膈下腹 膜外 间隙相 通联 , 经食 管裂孔 和膈 血管
间隙与纵 隔相 连 , 向下 与 肾旁前 间隙 相通 连。即 纵 隔、 胃裸 区、 腹膜后间隙的病 变可 以相互 通连 。左膈 下脂 肪是腹 膜外 潜在 的脂 肪 间隙 , 位 于左膈 肌腹 侧筋 膜与膈 腹 侧腹 膜之 间。 正常情况下 C T不易显示 , 当受到病变侵及 时导致 间隙增宽及 积液 时 C T上易于显示 。因而可 以解 释 胃裸 区炎 性病变 与胰 周炎性病变相延续 、 再 与左膈 下脂 肪炎性病变 相延续 , 或胰周
前间隙及左膈下脂 肪相连续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参考文献
炎性病变与左膈下脂 肪炎性 病变 相延续 , 再 与 胃裸 区炎 性病
变相延续 的情 况。左膈 下 脂肪 下界 是左 肾上腺 上极 平 面 以 上, 胃裸 区下 界在 肝门平面 , 且 胃裸 区与胰 周肾旁前 间隙直接 相通连 , 从解 剖关 系上 , 胃裸 区较 左侧膈下 脂肪更 易受 A P炎 性反应侵及 。 有研究认为 , 胃裸区受 累 C T表现 与临床 严重 程度相 关 ,

锁骨骨折120例治疗分析

锁骨骨折120例治疗分析

例。采用 颈丛神经和 ( ) 或 肌间沟臂 丛神 经阻滞麻 醉 , 以骨折 部位 为中心 , 沿锁 骨前 缘两边做切 口, 根据手术 方法决定手术
切 口的 长 度 。 沿 锁 骨 切 开 颈 阔肌 , 做 骨 膜 下 剥 离 , 露 骨 折 并 显
治疗 , 也没有必要为 了减少 患者 的痛 苦和 负担 而对有 适应 证 的患者禁忌手 术 , 对于患者要求手术 的也应 积极手术治疗 。
1 资 料 与方 法
1 1 一 般 资料 : . 本组 10例均 为 单侧 骨 折 , 8 2 男 3例 , 3 女 7
例 , 龄 4— 7岁 , 均 3 . 年 6 平 83岁 。左 锁 骨 骨 折 6 9例 , 锁 骨 骨 右 折5 1例 , 为 新 鲜 骨 折 。按 Ca 均 ri 类 : 型 9 g分 A 7例 , B型 1 4
无 菌技术 、 固定技术 的迅 速 发展 , 内 大部 分患 者偏 向手术 治 疗。有学者认 为手术治 疗可 以实 现骨性 愈合 , 患者 早求得 更好的功能恢复 。 本文结果 表明 , 非手术 治疗 锁骨 骨折 与手 术治疗 没有 差
异 。对 于锁 骨 骨折 , 需 扩 大 手 术 的适 应 证 而 随 意 采 用 手 术 无
喙锁 韧带 断裂者 , 锁骨 近端 隆起处 加一压垫 , 然后 用“ ” 8 字绷 带 固定 , 术后 上肢三角 巾悬 吊 4周 , 为粉碎性骨折可延长 固 如 定至 6周左右 。
1 22 手 术 治 疗 : 组 克 氏针 内 固 定 3 . . 本 6例 , 板 内 固 定 3 钢 9
迎 的传统方法 。只要排 除骨断 端软 组织 间 隔, 证复位 后 断 保 端问对位在 2 3以上 , / 均可 考虑保 守治疗 J 。 由于人们 物质生 活水平 的提高和对生 活质量 的高标准 要 求, 随着医学观点 、 医学 模式 的不 断提高 , 物 力学 、 生素 、 生 抗

112例锁骨骨折治疗

112例锁骨骨折治疗

资料 与方法 病例 1 1 2例 , 其中男性 7 8 例, 占 6 9 . 6 4 %, 女性 3 4 例, 占3 0 . 3 6 %; 年龄分布在不( 1 4 ~
7 2 ) 岁, 平均年龄在 3 9岁。其 中锁骨 中 1 / 3骨折有 6 9 例, 占6 1 . 6 0 %, 外 1 , 3 骨折有 1 8 例, 占1 6 . 0 7 %, 内1 / 3 骨折有 2 5 例 ,占 2 2 . 3 2 %;简单骨折病人 3 0 例, 占2 6 . 7 9 %, 粉碎性骨折 8 2 例, 占7 3 . 2 1 %。 治疗方法 ① 非手术 治疗本 资料例简单骨折 病人均采取非手术治疗 。简单骨折 2 周 内可行八 字绷带或前臂 吊带 固定 4 周左右 ,固定 时需保持 双手叉腰姿势并适 当挺胸 。锁骨 内 1 / 3骨折及外 1 / 3 骨折的患者 ,需要在骨折两端放置压垫 ,并用
克 氏 针 内 固定 ;患 者 同样 采用 仰 卧 位 ,患 肢
于该 骨折的治疗方法众说纷纭 ,无外乎两种 ,非 手术 治疗 与手术 ,非手术 治疗组应用八字绷带或 前臂 吊带固定 ,手术组应用切开复位或 闭合复位 方法 ,利 用钢 板 螺钉 固定或 克 氏针 固定[ 1 ] 。本 资料 对我科 2 0 0 9 — 2 0 1 4 年1 1 2 例锁骨骨折病人资料进 行分 析 ,情况 如下 。
露骨折端 ,适 当剥离骨 膜暴露锁骨 ,清 除创 口内 的积血及骨折端的软组织 ,应用 复位钳将 骨折复 位致解剖位或近解剖位 ,若游离骨块较 大 ,需要 用拉力螺钉 1 枚将 游离骨块 固定 ,根据骨折线 的 长短选择合适 的重建板或锁定板 ,一般在 9 —1 0 孑 L 左右 ,原则上骨折 两端 至少应放置 3 枚螺钉才 能确保 骨折 的稳定 ,固定 牢固后需检查肩关节活

锁骨骨折116例的手术治疗分析

锁骨骨折116例的手术治疗分析

锁骨骨折116例的手术治疗分析
陈紫阳
【期刊名称】《中外妇儿健康:医学版》
【年(卷),期】2011(019)007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采用钢板内固定
术和行克氏针内固定术两种术武。

结果:治疗后经3月-4年随访,优102例,良
6例,差8例,优良率达92.5%。

结论:钢板内固定术明显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术。

【总页数】1页(P209-209)
【作者】陈紫阳
【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职业学院附属医院,0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
【相关文献】
1.对行手术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实施臂、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分析 [J], 葛春

2.手术治疗锁骨骨折30例临床分析 [J], 吴昊;黄志明;林川
3.锁骨骨折手术治疗不愈合的原因分析及补救措施 [J], 张俊杰
4.锁骨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J], 宋卫华
5.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吴俣;于德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08例

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08例

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08例
黄珍谷
【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
【年(卷),期】2008(15)11
【摘要】锁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及内固定器材的发展,手术治疗的患者明显增多。

自2001年3月至2007年5月,笔者结合基层医院的特点,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10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25)
【作者】黄珍谷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足县人民医院,4025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J], 杜兵强;钱南平;王玉玲;张连平
2.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72例 [J], 杨滨
3.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69例 [J], 赵大治;李同森
4.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82例体会 [J], 罗利平;罗文礼;程治国
5.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72例 [J], 杨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锁骨骨折110例治疗分析

锁骨骨折110例治疗分析

锁骨骨折居肩带部骨折的首位,约占全身骨折的5.9%, 多见于青壮年和儿童…。其治疗方法有手术及非手术两种, 我们对其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岁。粉碎性骨折42例,斜形骨折10例,横断3例。 1.2方法:非手术治疗组局部麻醉后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治 疗,固定方法为“*”字锁骨带局部加垫,再外加胶布等。术后 上肢三角巾悬吊,骨折线模糊可开始主动锻炼活动;手术治疗 组采用颈丛神经和(或)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仰卧 位,头偏向健侧,伤侧肩部垫高。以骨折部位为中心,沿锁骨 前缘两边做切口,沿锁骨切开颈阔肌,做骨膜下剥离,显露骨 折部位。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情况选用内固定方式:克氏针 固定者将克氏针从断端插入骨折远段髓腔,钻出锁骨骨皮质
锁骨骨折110例治疗分析
马俊良,徐华
(陕西省岚皋县医院骨科,陕西岚皋725400)
[摘
要】
目的:观察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锁骨骨折患者110例,分非手术组与手术组
各5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一2年。结果:非手术治疗方法与手术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锁骨骨折的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不可拘泥于非手术治疗,也不要扩大手术治疗 的范围。对无移位骨折可用保守疗法;而移位骨折,应首选手术治疗。基本医疗、基层医院可偏重非手术治疗。患者有较高要求、 手术指证明显的可选择手术治疗。 [关键词】锁骨骨折;手术;非手术
2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经手术复位小夹板治疗,功能恢复良好。 其中优14例(46.67%),良13例(43.33%),可2例(6.62%), 差l例(3.33%),优良率90.0()%。手法治疗时间40—62
min;
4参考文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锁骨骨折手术治疗116例
发表时间:2012-10-30T16:49:28.5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20期供稿作者:戴科晶[导读] 钢板固定术后三角巾悬吊患肢2~3周,即可进行功能锻炼。

克氏针4周后开始锻炼。

戴科晶(贵阳第四人民医院贵州贵阳 550001)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与重建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

方法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38例,重建钢板内固定78例。

结果术后获随访68例,大部分病例骨折愈合时间3~4个月,肩关节功能基本正常。

结论锁骨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治疗,克氏针与重建钢板能达到治疗目的,能够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锁骨骨折内固定重建钢板克氏针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0-0342-02 锁骨细长,部位表浅,易受暴力发生骨折。

其发生率约占所有骨折的4.40%—5.98%[1]。

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采用切开复位克氏及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共11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16例,男77例,女39例;年龄7岁~65岁,平均32.8岁。

左51例,右65例。

骨折分型:横型35例,斜型43例,粉碎型38例;骨折部位:锁骨中1/3骨折87例,外1/3骨折29例。

新鲜骨折113例,陈旧性骨折3例,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症状。

行克氏针内固定38例,重建钢板内固定78例。

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患肩下垫一薄枕。

取锁骨前方切口。

以骨折处为中心,如行克氏针内固定,切口大小以能显露骨折端即可,如行钢板固定,切口大小要能充分暴露骨折端并能装入所用钢板。

清除骨折端血块及其他组织,避免损伤锁骨下神经、锁骨下动静脉及胸膜。

选用适当的内固定。

使用克氏针固定时,选用直径1.5mm~3mm克氏针,采用逆行法,克氏针钻入内侧骨折端3cm~4cm,最好钻入骨皮质2mm~3mm,针尾弯成90°,留置于皮内或皮外;使用重建钢板时,应按需要取6~12孔钢板,折弯器预弯,与锁骨上方外形贴合后,放于锁骨上方,钻孔拧入长度合适的螺钉,骨折两端均需固定至少3枚螺钉。

若为粉碎骨折,大骨块用可吸收线环扎或螺钉固定,陈旧性骨折及骨折端血循差者须植骨。

然后活动患肢,检查骨折端有无移动,牢固后冲洗切口,可吸收线皮内缝合。

术后抗感染3-5天。

钢板固定术后三角巾悬吊患肢2~3周,即可进行功能锻炼。

克氏针4周后开始锻炼。

3 治疗结果
本组116例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

术后获随访68例,骨折愈合时间:克氏针固定16例在术后2~3月骨性愈合,重建钢板固定52例在术后3~4个月骨性愈合。

4例(重建钢板1例,克氏针3例)因骨折为粉碎性,骨愈合时间较长,肩关节缺乏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发生肩关节外展功能轻度受限外,其余病例肩关节功能正常。

2例行克氏针内固定者发生针尾感染,拔除内固定后创口愈合;钢板螺钉无断裂,住院7~26天,平均12天。

4 讨论
4.1手术指征锁骨骨折治疗方法很多,长期以来,更多的是采用非手术治疗,优点在于创伤小,操作简单,缺点是复位不确切及容易再移位[2]。

近年来,锁骨骨折的手术内固定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人们对骨折复位质量的要求提高,病人不愿接受畸形愈合的外形,锁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将有所扩大。

4.2二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克氏针内固定具手术操作简单,使用较小切口就能完成、治疗费用低、拆除内固定容易,比较适用于非粉碎性的锁骨骨折,但固定强度较低,不宜早期功能锻炼。

重建钢板可在三维方向进行预弯塑形,能很好地与锁骨表面贴合,内固定强度大,可用于所有类型的锁骨骨折,并可早期进行肩关节的功能锻炼,避免了克氏针内固定的诸多不足。

获随访病例中,骨愈合的时间克氏针较重建钢板要快约3-4周,估计和克氏针为弹性固定,有利于骨生长,钢板是静力固定可产生应力遮挡,不利于骨生长及骨折愈合有关。

肩关节功能恢复重建钢板内固定因可早期功能锻炼要优于克氏针内固定。

4.3术中注意事项锁骨的血供主要来源于骨膜及周围组织,显露骨折端尽量少剥离骨膜,减少骨折不愈合的几率,掌握好操作深度,避免伤及锁骨下血管神经,克氏针固定时,近端长度应超过3cm,最好钻入骨皮质,减低针体松脱率,针尾折弯90°,以免向近侧移位,有报导针尾未弯曲导致克氏针术后半年游走进入胸腔纵膈。

外露针尾定期消毒,避免针孔感染,碎骨块复位后可吸收线捆扎固定,钢板内固定钻孔时应掌握好钻头方向,朝前下方并以骨膜剥离器保护。

锁骨弯度较大处的骨折使用重建钢板时须预弯,以适应锁骨弯度,达到解剖复位的目的。

钢板常置于锁骨的上方或前外,王宇飞等认为置于前外侧更加符合生物学原理,不容易发生断裂。

粉碎骨块用可吸收线捆扎,尽量不用螺钉和钢丝。

采用可吸收线缝合皮肤,愈后疤痕少,减少了病人术后瘢痕疼痛及对术后切口残留明显伤痕的担心,更易接受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锁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恢复良好。

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及要求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克氏针与重建钢板均能达到手术治疗目的,术中细致操作,术后妥善指导功能锻炼,能够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6-504.
[2]冯传汉,张铁良.临床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