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六)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燃烧粗暴、热裂解发生,甚至冒黑烟 ★燃气压力剧烈波动使pmax和dp/dφ ↑↑,使机械负荷↑。
爆燃的危害
正常燃烧火花塞
爆燃---火花塞绝缘体烧毁
区别 汽油机爆震 柴油机粗暴燃烧
4、防止爆燃的对策
记: t1——由火核形成至火焰前锋面传播到末端混合气所需时间 t2——由火核形成至末端混合气自燃着火所需时间
2、明显燃烧期(φB~φC )
燃烧特性参数2:压力升高率
压升率 = dp/dφ
最高压升率(dp/dφ )max (MPa/CA)
平均压升率 dp/dφ的影响
dp pc pb
d c b
dp/dφ ↑,η i↑,但NOx↑,机械损失及 Biblioteka Baidu负荷↑,噪声 振动↑
一般汽油机
循环波动——不同循环之间的燃烧变动
各缸不均匀——各缸之间的燃烧差异
爆燃的机理与对策
1、爆燃现象(Knocking)
正常燃烧
轻微爆燃
强烈爆燃
尖锐的金属敲击声,声频为3~7KHz 机身有明显振动 功率下降、转速不稳,甚至冒黑烟 示功图出现不同程度的“锯齿波” 冷却水、机油和气缸盖等温度升高
dp/dφ =0.2~0.4(MPa/CA)
(dp/dφ)max
3、后燃期(φC~φD )
现象: 燃烧剩余约10%燃料,主要存在于火焰前锋面
扫过后尚未完全燃烧区域、壁面附近未燃混合气
要求: 燃期要短—后燃期↑, ηi ↓ , 排温↑,甚至“放
炮” 燃烧完全—否则,HC↑,CO ↑
8.1.2 汽油机 Vs 柴油机燃烧特性
火焰前锋面速度<100m/s,压力波和 热辐射分别为音速和光速
3、爆燃的危害
★ 燃室壁面的层流边界层和油膜被破坏,散热↑↑, 热负荷↑,严重时活塞顶烧熔;
★由于油膜层被破坏,引起活塞组异常磨损,拉缸 甚至活塞环断
★ 轻微爆燃有可能略改善油耗和功率,但严重爆燃时 ηt ↓,热损失↑,导致be↑,Pe ↓
2、爆燃机理
末端混合气(End gas)受压缩和热辐射, 以低温多阶段方式产生自燃(Selfignition)
多点大面积自燃,形成局部温度压力陡升 (瞬时压力18MPa),压力波在传播过程种 形成“激波”。
激波冲击燃烧室壁面产生高频振音(也有 说共振),并在示功图上可观察到这种压力 波动。
注意:
燃烧特性参数1: 最高爆发压力pmax pmax ↑,ηi ↑,W i ↑,
但NOx ↑,机械负荷及热负荷↑; pmax位置,φc=10~15 CA( ATDC)
Pmax的控制优化
Pmax出现的位置可用点火提前角θig 来控制;
MBT:Minimum advance for Best Torque,对于最大转矩的最佳点火提前
EQ491汽油机,排量2.5升; 大负荷燃烧持续期略有增加,是因为防止爆震而 推迟点火时刻造成的。
汽油机 Vs 柴油机
?为什么汽油机燃烧放热呈“单峰”, ?而柴油机燃烧放热呈“双峰”?
汽油机:预混合燃烧 柴油机:预混 + 扩散≈扩散燃烧
汽油机 Vs 柴油机
对比项 目
汽油机
柴油机
着火
点燃, 高温单阶段着火,单点着火
发动机原理
汽油机的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 (1)
第6章 汽油机的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
汽油机燃烧过程及分析
火花点汽火油机着火和燃烧的高速摄影
火核形成
火焰特点: 均质透明 火焰前锋面皱褶
柴油机燃烧过程及其特性分析
燃烧过程的高速摄影实例:
0º(TDC)
4º
8º
火焰特点:
多点大面积着火—粗暴 “有焰”12º燃烧—产生碳烟 16º
示功图(P-φ):
柴油机
压缩压力
燃烧压力Pmax
压升率(dP/dφ): 各自的合理范围 dP/dφ低,NOx和噪声低
放热速率dQb/dφ: 初期放热率,柴◣,汽▲ 形状,汽单峰,柴双峰
汽油机
8.1. 2 汽油机 Vs 柴油机燃烧特性
汽油机不同负荷时,随负荷的增加, 燃烧持续期缩短; 柴油机,随负荷增加,燃烧持续期变 长; 由于汽油机在中小负荷时的燃烧持续 期拖长,加之上述放热率形状的不同, 其燃烧放热等容度会低于柴油机,即汽 油机最常用的中小负荷不是“等容放热”
噪声振动小,基本不产生碳烟排放, 热效率较低
热效率高,噪声振动大,易产生碳烟排放
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
汽油机正常燃烧的特征(点燃式发动机): 由火花点火引燃(也可有其它强制点火方式) 以火核为中心的火焰有序传播
汽油机不正常燃烧: 爆燃(爆震、敲缸) 表面点火 激爆
汽油机的不规则燃烧:
20º
24º
28º
32º
40º
汽油机燃烧过程及其特点
汽油机燃烧三阶段: (1)着火落后期( φA~φB ) (2)明显燃烧期( φB~φC ) (3)后燃期( φC~φD )
1、 着火落后期(φA~φB )
现象: 在φ A点开始火花点火, 高温单阶段 着火; 在φ B点产生稳定的火核,开始火焰 传播; φ B点也可用CA05表示, 即累计放热 5%的相位。
压燃, 低温多阶段着火,多点同时着火
燃烧
火焰在均质预混合气中有序传播,燃 两阶段燃烧,即无序的非均质预混合燃烧和扩散
烧柔和
燃烧,燃烧较粗暴
后燃 混合均匀,因而后燃期较短
混合不均匀,因而后燃期较长
放热 规律
性能
燃烧放热先缓后急, “等腰三角形 燃烧放热先急后缓,“双峰”放热曲线,持续期
”放热曲线,
较长()
则: 不爆燃的条件 t1 < t2
要求:逐项深入理解上述对策,要搞清为什么?
汽油机爆燃示例
P (bar)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80
点火提前角 θig =24oCA θig = 19oCA
发动机:EQ491 压缩比:9.0 汽油:90(RON)
燃烧特性参数:着火落后期φ i 10°CA左右 注意区别点火提前角θ ig φ i 相对稳定(相对柴油机),因此θ ig对pmax相位有重要影响
2、 明显燃烧期(φB~φC )
现象: 火焰充满燃烧室,燃烧压力达到最高, 即pmax ; 其间80~90%燃料被燃烧。
也称为速燃期
放热速率特征值CA50:累计放热50%的相位, 5~10 CA (ATDC)
爆燃的危害
正常燃烧火花塞
爆燃---火花塞绝缘体烧毁
区别 汽油机爆震 柴油机粗暴燃烧
4、防止爆燃的对策
记: t1——由火核形成至火焰前锋面传播到末端混合气所需时间 t2——由火核形成至末端混合气自燃着火所需时间
2、明显燃烧期(φB~φC )
燃烧特性参数2:压力升高率
压升率 = dp/dφ
最高压升率(dp/dφ )max (MPa/CA)
平均压升率 dp/dφ的影响
dp pc pb
d c b
dp/dφ ↑,η i↑,但NOx↑,机械损失及 Biblioteka Baidu负荷↑,噪声 振动↑
一般汽油机
循环波动——不同循环之间的燃烧变动
各缸不均匀——各缸之间的燃烧差异
爆燃的机理与对策
1、爆燃现象(Knocking)
正常燃烧
轻微爆燃
强烈爆燃
尖锐的金属敲击声,声频为3~7KHz 机身有明显振动 功率下降、转速不稳,甚至冒黑烟 示功图出现不同程度的“锯齿波” 冷却水、机油和气缸盖等温度升高
dp/dφ =0.2~0.4(MPa/CA)
(dp/dφ)max
3、后燃期(φC~φD )
现象: 燃烧剩余约10%燃料,主要存在于火焰前锋面
扫过后尚未完全燃烧区域、壁面附近未燃混合气
要求: 燃期要短—后燃期↑, ηi ↓ , 排温↑,甚至“放
炮” 燃烧完全—否则,HC↑,CO ↑
8.1.2 汽油机 Vs 柴油机燃烧特性
火焰前锋面速度<100m/s,压力波和 热辐射分别为音速和光速
3、爆燃的危害
★ 燃室壁面的层流边界层和油膜被破坏,散热↑↑, 热负荷↑,严重时活塞顶烧熔;
★由于油膜层被破坏,引起活塞组异常磨损,拉缸 甚至活塞环断
★ 轻微爆燃有可能略改善油耗和功率,但严重爆燃时 ηt ↓,热损失↑,导致be↑,Pe ↓
2、爆燃机理
末端混合气(End gas)受压缩和热辐射, 以低温多阶段方式产生自燃(Selfignition)
多点大面积自燃,形成局部温度压力陡升 (瞬时压力18MPa),压力波在传播过程种 形成“激波”。
激波冲击燃烧室壁面产生高频振音(也有 说共振),并在示功图上可观察到这种压力 波动。
注意:
燃烧特性参数1: 最高爆发压力pmax pmax ↑,ηi ↑,W i ↑,
但NOx ↑,机械负荷及热负荷↑; pmax位置,φc=10~15 CA( ATDC)
Pmax的控制优化
Pmax出现的位置可用点火提前角θig 来控制;
MBT:Minimum advance for Best Torque,对于最大转矩的最佳点火提前
EQ491汽油机,排量2.5升; 大负荷燃烧持续期略有增加,是因为防止爆震而 推迟点火时刻造成的。
汽油机 Vs 柴油机
?为什么汽油机燃烧放热呈“单峰”, ?而柴油机燃烧放热呈“双峰”?
汽油机:预混合燃烧 柴油机:预混 + 扩散≈扩散燃烧
汽油机 Vs 柴油机
对比项 目
汽油机
柴油机
着火
点燃, 高温单阶段着火,单点着火
发动机原理
汽油机的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 (1)
第6章 汽油机的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
汽油机燃烧过程及分析
火花点汽火油机着火和燃烧的高速摄影
火核形成
火焰特点: 均质透明 火焰前锋面皱褶
柴油机燃烧过程及其特性分析
燃烧过程的高速摄影实例:
0º(TDC)
4º
8º
火焰特点:
多点大面积着火—粗暴 “有焰”12º燃烧—产生碳烟 16º
示功图(P-φ):
柴油机
压缩压力
燃烧压力Pmax
压升率(dP/dφ): 各自的合理范围 dP/dφ低,NOx和噪声低
放热速率dQb/dφ: 初期放热率,柴◣,汽▲ 形状,汽单峰,柴双峰
汽油机
8.1. 2 汽油机 Vs 柴油机燃烧特性
汽油机不同负荷时,随负荷的增加, 燃烧持续期缩短; 柴油机,随负荷增加,燃烧持续期变 长; 由于汽油机在中小负荷时的燃烧持续 期拖长,加之上述放热率形状的不同, 其燃烧放热等容度会低于柴油机,即汽 油机最常用的中小负荷不是“等容放热”
噪声振动小,基本不产生碳烟排放, 热效率较低
热效率高,噪声振动大,易产生碳烟排放
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
汽油机正常燃烧的特征(点燃式发动机): 由火花点火引燃(也可有其它强制点火方式) 以火核为中心的火焰有序传播
汽油机不正常燃烧: 爆燃(爆震、敲缸) 表面点火 激爆
汽油机的不规则燃烧:
20º
24º
28º
32º
40º
汽油机燃烧过程及其特点
汽油机燃烧三阶段: (1)着火落后期( φA~φB ) (2)明显燃烧期( φB~φC ) (3)后燃期( φC~φD )
1、 着火落后期(φA~φB )
现象: 在φ A点开始火花点火, 高温单阶段 着火; 在φ B点产生稳定的火核,开始火焰 传播; φ B点也可用CA05表示, 即累计放热 5%的相位。
压燃, 低温多阶段着火,多点同时着火
燃烧
火焰在均质预混合气中有序传播,燃 两阶段燃烧,即无序的非均质预混合燃烧和扩散
烧柔和
燃烧,燃烧较粗暴
后燃 混合均匀,因而后燃期较短
混合不均匀,因而后燃期较长
放热 规律
性能
燃烧放热先缓后急, “等腰三角形 燃烧放热先急后缓,“双峰”放热曲线,持续期
”放热曲线,
较长()
则: 不爆燃的条件 t1 < t2
要求:逐项深入理解上述对策,要搞清为什么?
汽油机爆燃示例
P (bar)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80
点火提前角 θig =24oCA θig = 19oCA
发动机:EQ491 压缩比:9.0 汽油:90(RON)
燃烧特性参数:着火落后期φ i 10°CA左右 注意区别点火提前角θ ig φ i 相对稳定(相对柴油机),因此θ ig对pmax相位有重要影响
2、 明显燃烧期(φB~φC )
现象: 火焰充满燃烧室,燃烧压力达到最高, 即pmax ; 其间80~90%燃料被燃烧。
也称为速燃期
放热速率特征值CA50:累计放热50%的相位, 5~10 CA (AT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