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帖
苏东坡寒食帖书法教学
苏东坡《寒食帖》书法教学一、寒食帖简介《寒食帖》是北宋文人苏轼(苏东坡)的行书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与颜真卿《祭侄文稿》、王羲之《兰亭序》齐名。
此帖内容为苏轼自作诗二首,一是描述他在寒食节时惆怅孤独的心情,笔意婉转,姿态万千。
二、历史背景与影响《寒食帖》创作于北宋时期,是苏轼在人生低谷时的作品。
其书法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的文人士大夫阶层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奔放的审美情趣相契合,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笔画特点解析1. 笔画粗细变化大,节奏感强烈,既有厚重坚实之处,亦有轻盈空灵之笔。
2. 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表现出笔锋的转换和变化。
3. 笔画间有明显的连带关系,形成动态的线条流动感。
4. 笔画的起笔、收笔和转折处有独特的形态,如“蚕头燕尾”,显得刚健有力。
四、结构布局分析1. 字形多变,大小不一,表现出行书的自然率意。
2. 结构上,既遵循传统规范,又敢于创新,表现了苏轼的个性和才情。
3. 行与行之间、字与字之间形成了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格局。
4. 通过留白、断笔等方式,使整体章法更加和谐统一。
五、节奏与气息掌握1. 节奏感是《寒食帖》的显著特点,需要掌握笔画间的快慢、轻重变化。
2. 气息要连贯,行笔不可中断,做到一气呵成。
3. 通过控制笔速和墨色,表现出行书的韵律感。
4. 在临摹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呼吸,使气息与笔势相配合。
六、临摹与创作指导1. 临摹:初学者应从基础笔画开始,逐步掌握《寒食帖》的基本笔画特点和结构规律。
通过反复临摹,加深对苏东坡行书风格的理解。
2. 创作:在掌握基本技巧后,尝试创作自己的行书作品。
可以从模仿《寒食帖》的章法入手,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同时,要注意内容的意境和情感的表达。
3. 创作建议:在创作过程中,要注重整体章法的和谐统一,同时发挥个人创意,使作品既有传统底蕴又具有时代气息。
4. 实践应用:将所学的书法技巧应用到日常书写中,使行书风格成为个人书写习惯的一部分。
寒食帖全文
寒食帖全文
寒食帖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作的一篇代表作。
以下是《寒食帖》的全文:
四月七日长沙寒食日。
原寄与方干
寒食为事名虽寒,桃李因花字有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七日无人来翦我,独自蚕衣二寸丝。
入户强为邻舍笑,颈杨不脱脚还齐。
狐裘蒙茸不暖贫,数声归雁寒中啼。
谁家广锦能缝好,一片两重心字齐。
见说已是东城计,不如归取故乡衣。
纷凝落照春解舞,一曲高歌整醉时。
城中桃李争妍日,九陌曛昼杂马嘶。
酒肉山中何所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品苏轼〈寒食帖〉,领略千古书法之美》
《品苏轼〈寒食帖〉,领略千古书法之美》《品苏轼〈寒食帖〉,领略千古书法之美》在书法艺术的浩瀚星空中,苏轼的《寒食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
这幅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杰作,承载着苏轼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情感与心境,历经岁月的洗礼,至今仍让人为之倾倒。
一、创作背景与历史价值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黄州的第三个寒食节,他写下了这两首饱含人生感慨的诗作并以书法的形式呈现,成就了《寒食帖》。
当时的苏轼,生活困苦,心境苍凉。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他的艺术才情却得到了更为深刻的激发。
《寒食帖》不仅是苏轼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研究苏轼生平、思想和艺术成就的重要史料。
它见证了苏轼在人生低谷时的坚韧与豁达,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二、书法风格赏析1.字体形态《寒食帖》的字体形态独具特色。
苏轼的书法以丰腴雄浑著称,在这幅作品中,字体宽扁,左低右高,给人一种沉稳而不失灵动的感觉。
点画肥粗丰腴,却又不失力度,仿佛蕴含着苏轼内心深处的坚韧与不屈。
2.笔法运用苏轼在《寒食帖》中运用了丰富的笔法。
笔画粗细变化自然,起笔、行笔、收笔皆有法度。
中锋用笔为主,侧锋为辅,使得线条圆润饱满,富有立体感。
同时,苏轼巧妙地运用了提按、转折等笔法,使字体形态更加丰富多样。
3.布局结构从布局结构上看,《寒食帖》疏密相间,错落有致。
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营造出一种和谐的韵律感。
整幅作品既有大气磅礴之势,又有细腻婉约之美。
三、情感表达《寒食帖》不仅仅是一幅书法作品,更是苏轼情感的宣泄与表达。
诗中“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等语句,流露出苏轼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无奈。
而书法的线条与字体形态,则将这种情感进一步升华,让观者仿佛能感受到苏轼当时的心境。
四、对后世的影响《寒食帖》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启发了无数书法家的创作灵感。
《寒食帖》解读
苏轼《寒食帖》艺术特色《寒食帖》,全称《黄州寒食诗帖》,纸本、行草书墨迹,十五行共一百廿九字。
作于元丰五年,是苏东坡被贬到黄州做团练付使时所写,全诗为二首。
在情感上,诗中自叙在黄洲三年,生活清苦,每为寒食、清明之雨所苦,但觉萧瑟难受抑郁的心绪.始则慢声细诉娓娓道来,继则放任声腔,或孑然饮泣,或凄然长啸.书法与诗相得益彰,满纸身世颠沛之悲,家国不宁之苍,字字含泪,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通观全帖,由缓起渐快的节奏,也有由大及小的字体,复有由细变粗的笔姿,更有“始淡终浓”的墨趣.以行书起笔写洒脱奔放,笔墨与心境相起伏流转,如滔滔江河泻之于纸卷上,是苏轼兴到而书的神来之笔,是诗文与书法结合的千古佳作之一!在笔法上,丰厚粗壮的点画渊自颜体新法。
笔法善用侧锋较多,从东坡墨迹看,他下笔确实不是下去就立直,同时下笔时手腕离纸较近,笔锋略向左侧斜出,使得《寒食帖》力透纸背,姿态横生。
《寒食帖》的结字相近于汉、北碑,结体取横势,体势宽博质朴,横平竖直,包围结构较为方整伸展。
另外,苏字最显著的特征是结构的参差变化,或左重右轻或右重左轻;有的上密下疏,有的上疏下密。
在大智若愚、诙谐的风格中流露出天真。
此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
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
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
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
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在章法上,行笔恣意自然,不拘一格,全凭其情,亦如天成。
“情牵笔走,恣意而行”,充分体现了效法、知法、驭法、变法的苏东坡书法作品的书法要领,点、横、撇、捺不仅保留了“苏体楷书”的基本形态,而且富于变化,频生意趣整幅《黄州寒食帖》字距紧密,行间有疏有密,间有倚斜。
字的线条运动节奏和行距间变化的节奏,相互融合,相互映衬,或抑或扬、或顿或奔、或张或弛,或流畅、或艰涩、或凝重、或箫疏。
苏轼寒食帖原文及解释
苏轼《寒食帖》原文及解释一、创作背景《寒食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它是苏轼在寒食节时,因怀念故友而作的一首诗,记录了他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二、原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三、情感表达《寒食帖》是苏轼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诗中表达了他对时光飞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身世浮沉、世事变迁的感慨。
整篇诗篇情感深沉、婉转,展现出苏轼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书法艺术《寒食帖》是一幅行书作品,笔法自然流畅,字体跌宕起伏,气韵生动。
苏轼运用丰富的笔法,将内心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整幅作品呈现出一种随性、自由的美感,是书法艺术的瑰宝。
五、历史价值《寒食帖》不仅是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更是一篇文学佳作。
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世态以及苏轼个人的情感世界。
同时,它也是研究苏轼思想、文学和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之一,对于了解宋代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六、总结《寒食帖》是苏轼创作的一幅优秀书法作品,通过诗篇表达了自己对时光飞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身世浮沉、世事变迁的感慨。
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体现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黄州寒食帖题跋内容
黄州寒食帖题跋内容
黄州寒食帖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所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描绘了黄州的春天景色,以及人们在寒食节时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以下是寒食帖题跋内容:
寒食帖题跋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对黄州春天景色的描述。
诗中描绘了春天的黄州风光,包括江水宛如银箭流动,杨柳依依、芳草萋萋。
这些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和繁荣。
其次,作者表达了在寒食节时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寒食节这个特殊的节日,人们要祭拜已故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和回忆。
诗中作者写道:“人去寻春去,人来寄酒回”,表明人们亲友离散寻找春天,而人们也会寄托亲情来祭奠逝去的亲人。
这种思念之情通过节日和自然景色的描绘,体现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
最后,作者回忆起自己的亲人。
他提到:“早知如此绊人心,
何如当初莫相识”。
这表明作者对亲人的离去感到悔恨和伤心,希望自己没有与他们相识,以免心伤。
这种自责和思念充满了整首诗,传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寒食帖题跋通过描绘黄州的春天景色,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展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和悔恨情感。
整首诗既有自然山水的美景,也有人世间的情感表达,以此表现了寒食节的独特氛围和人们的情感体验。
书法名帖《寒食帖》全文赏析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
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
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
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
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书法释文:一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二曰:“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释文诠释:自从我来到黄州,已经度过三次寒食节了。
每年都惋惜着春天残落,却无奈春光离去并不需要人的悼惜。
今年的春雨绵绵不绝,接连两个月如同秋天萧瑟的春寒,天气令人郁闷。
在愁卧中听说海棠花谢了,雨后凋落的花瓣在污泥上显得残红狼藉。
美丽的花经过雨水摧残凋谢,就像是被有力者在半夜背负而去,叫人无力可施。
这和患病的少年,病后起来头发已经衰白又有何异呢?春天江水高涨将要浸入门内,雨势袭来没有停止的迹象,小屋子像一叶渔舟,飘流在苍茫烟水中厨房里空荡荡的,只好煮些蔬菜,在破灶里用湿芦苇烧着,本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时候,看见乌鸦衔着纸钱,才想到今天是寒食节。
对寒食帖评价认知
对寒食帖认知和评价《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大行书”,是北宋文人苏轼的杰出书法作品。
此帖不仅展现了苏轼非凡的书法造诣,更是对其人生境遇和思想情感的独特表达。
对于《寒食帖》的认知和评价,我们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的艺术价值,更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
他的诗、词、散文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其书法亦独树一帜。
《寒食帖》正是苏轼在人生低谷时期所写,全帖流露出一种惆怅与苦闷的情感。
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述说着苏轼的内心世界,那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与超脱。
当我们谈论《寒食帖》时,不能不提及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苏轼的书法,融合了颜真卿的雄浑与柳公权的秀逸,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苏体”。
《寒食帖》更是将这一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力量与韵律,既有沉稳厚重之感,又不失灵动飘逸之姿。
然而,《寒食帖》的价值并非仅在于其艺术成就。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民间有禁烟火、只吃冷食的习俗。
苏轼正是以这个节日为背景,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生苦短的思考。
通过《寒食帖》,我们得以窥见苏轼的人生哲学,以及他对生活的态度。
此外,《寒食帖》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史料。
在帖中,苏轼提及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状况。
这些信息为我们研究北宋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同时,《寒食帖》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为我们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综上所述,《寒食帖》不仅是苏轼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国文化的一块璀璨瑰宝。
它所蕴含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品味。
在欣赏《寒食帖》时,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苏轼的卓越才华和深沉情感,更能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论《寒食帖》创作中的情感
论《寒食帖》创作中的情感
《寒食帖》是唐代文学家孟浩然创作的一篇诗作,全文通过对春天寒食节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
《寒食帖》以寒食节为主题,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乡愁和思念之情。
全诗通过长长的行行平仄的形容词和动词的描绘,以及季节、天气等的方式,将人们的乡愁和思念之情传达出来。
诗中有“最怜湘子大堤侧,旌旗日夜上楼台,玉壶生晕春光里,锦帐红铺杏花来”,表现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和留恋。
孟浩然通过寒食能量侵蚀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诗中有“草有本心春无力,春风红翅一时失。
逐雨辞僧沙上水,回云饮马渚中水”,抒发了作者面对时间流逝无可奈何的心情。
时光像水一样无情地流淌,使得万物无法逃脱它的侵蚀和摧残,人们对时间的感叹和无奈之情也正是通过这种描写方式体现出来。
《寒食帖》中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思考和感悟。
诗中写道:“今年第四月,催花不得事。
”诗人意识到时间的飞速流逝,而自己的生命也是如此短暂和无常。
诗中还提到了轮回的感悟,“弯上林,溪此生,一水西凉意如雪,两岸苍崖点红旗。
”表明了人生的循环和生命的无常。
黄州寒食帖名词解释
黄州寒食帖名词解释《黄州寒食帖》,全名《黄州寒食诗帖》,又称《黄州寒食帖》、《黄冈寒食帖》。
是苏东坡行书代表作品之一。
此卷书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2)三月。
是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在黄州生活了四年多,虽处困境,但仍关心民间疾苦,体恤黎民百姓。
他在寒食节这天,出门游玩,看到春光明媚、花团锦簇,想起以前曾在这里和朋友欢度佳节,不禁触景伤情,感慨万千,便提笔写下了这幅脍炙人口的名作。
通过对该诗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可加深学生对书法史上浪漫主义风格及其创作方法与审美价值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理解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寒食帖】唐代张旭书写的一篇诗文;墨迹素笺本,纵24.2厘米横129.6厘米。
《宣和书谱》著录《十七帖》,共十卷,其中《寒食帖》亦称《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冈寒食诗帖》。
《寒食帖》与现藏故宫博物院的《祭侄稿》为姊妹篇,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杰作,也是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又一行书力作,其笔势圆劲奔放,雄健洒脱,一气呵成,与《祭侄稿》如出一辙。
《寒食帖》用笔精到,结字险绝,章法茂密,行距宽疏,形式独特,实为旷世珍品。
《寒食帖》为行草书,墨迹素笺本,纵二十九点五厘米,横七百零八点二厘米,共二十五行,七百二十四字。
释文:苏轼在《王氏报本庵记》中说:“余尝观公主笔势,必极重而后轻,极轻而后重;观其枯木竹石,皆悬崖峭壁;观其落笔结字,横斜有象,低昂有态;至于引笔近纸,急捉怒张,又有意外之趣。
东坡论书,谓必如此,然后为得。
此语余常不信,以为太似媚世,今视其书,乃信东坡所言不妄耳。
”由于苏轼的影响,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频、祝允明、文征明等均以学《寒食帖》为荣。
《寒食帖》是苏轼的代表作,充分展示了他的书法才华。
它与《祭侄稿》一样,同属于苏轼行书的代表作品。
从用笔来看,起笔藏头护尾,藏锋逆入;转笔处回锋藏颖;行笔缓慢中见沉着;收笔以画作结,斩钉截铁。
从结构来看,字体长扁,正侧相参,变化多姿。
苏轼《寒食帖》鉴赏
苏轼《寒食帖》鉴赏《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
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四十五岁,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第三年四月,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作此两首寒食诗。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
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
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由感而出的。
通篇书法跌宕起伏,气势恢宏,一气呵成随意而写而无刻意为之。
《寒食帖》中帖字以手卷形式写出,字体扁而阔,点画相当凝重,横斜向上倾,以方笔侧锋变化为之,竖分垂露、悬针两种,垂直凝霜,如珠圆玉润,悬针如锥画沙,劲挺峭拔,撇笔雄厚简直,捺画不事张扬,作篆法秃锋,含蓄蕴藉。
用笔以侧为主,姿媚秀出,伸缩有节。
开篇气势夺人,跌宕多变,以每次的悬针画为一个小节,这种方式与王羲之字不同,也异于颜真卿字,成为苏轼自己的特点。
第二首字体变大,运笔加快,势如破竹,更加的酣畅淋漓,似乎作者要把郁积在心中情感如火山爆发一般的发泄出来。
整幅帖中字迹圆润婉畅,以意为先导,率性而为却又不失章法,洒脱奔放,随作者的心情跌宕起伏,每一笔每一画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表露。
全帖前缓慢后激变,帖书也由小变大,有起有伏,汪洋恣肆,仿佛每个字都具有灵性,使整幅作品都具有神韵一般。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黄庭坚在《黄州寒食诗跋》中提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
此书兼颜鲁公(真卿)、杨少师(凝式)、李西台(建中)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南宋初年,张浩的侄孙张演在另纸题跋中说:“老仙(指苏轼)文笔高妙,灿若霄汉,云霞之丽,山各(指黄庭坚)又发扬蹈历之,可谓绝代之珍矣”。
陆雪桐苏轼《寒食帖》介绍与欣赏
乾隆
所谓无意 于佳乃佳
者
• 清乾隆皇帝非常 喜爱收集古书画 《寒食帖》就是 其中之一
雪堂余韵
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以后 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 有山谷跋,倾倒已极,所谓无意 于佳乃佳者
思考
《寒食帖》的整体感受
• 结字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 宽有窄,参差错落
• 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 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
和《寒食帖》有关的地点
黄州(今湖北黄冈)
苏轼被贬团练副使,在精 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 志,生活上穷愁潦倒,第 三年四月,也就是宋神宗 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 作此两首寒食诗,书写此 卷的时间大约在翌年,或 元丰七年离开黄州以后。
• 体会寒食帖给你的第一印 象
• 从诗的内容体会作者当时 的心情
• 《黄州寒食诗帖》诗写得苍凉惆怅,书 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 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 快淋漓,一气呵成。通过淋漓多姿、意 蕴丰厚的书法意象酿造出来的悲凉意境, 遂使《黄州寒食诗帖》成为千古名作。
补充
1.1079年苏轼因揭露新法弊端被贬黄州 2.1082年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作《黄州寒食诗帖》 3.1101年黄庭坚见到《寒食帖》大为倾倒,并在诗稿上题 跋 4.1860年第二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寒食帖》流入民 间 5.1922年颜世清将《寒食帖》带到日本 6.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东京大规模火灾,日本收藏家 菊池惺堂从烈火中将《寒食帖》救出 7.1945年中日战争结束,《寒食帖》回到中国
黄庭坚
• 试使东坡 复为之, 未必及此
北宋诗人、词人、书 法家,和苏东坡亦师 亦友
鲜于枢
• 天下第三 大行书
如何赏析苏东坡寒食帖
如何赏析苏东坡寒食帖一、苏东坡寒食帖的背景介绍1.1 苏东坡的生平概述苏东坡(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
他一生作品丰富多样,涵盖诗词、散文、骈文等多个文体,被誉为文学史上的巨擘。
1.2 寒食帖的创作背景寒食帖是苏东坡在他被贬谪至黄州期间创作的一幅长卷。
苏东坡在黄州期间,遭受到了严重的贬谪和困苦生活的折磨,但他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不仅勤奋工作,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寒食帖就是他在这段时间内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二、苏东坡寒食帖的艺术特点2.1 寒食帖的内容概述苏东坡寒食帖描绘了寒食节的风俗和民间活动,以及苏东坡自己的生活场景和心情。
帖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构图,展现了寒食节的热闹和苏东坡的孤独。
2.2 寒食帖的绘画技法寒食帖采用了连环画的形式,以长卷的方式展开,整个帖子共有十二幅。
苏东坡运用了写意的绘画风格,注重形象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使整个帖子充满了生动、活泼的艺术感。
苏东坡的书法风格独特,寒食帖中的字体工整、端庄,线条流畅,气势磅礴。
他运用了隶书的笔法,以及自己的个人风格,使整个帖子的书法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三、赏析苏东坡寒食帖的方法与技巧3.1 仔细观察整个寒食帖在赏析苏东坡寒食帖时,首先应该仔细观察整个帖子的内容和结构。
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帖子的主题和情感,进一步理解苏东坡的创作意图。
3.2 分析帖子中的绘画技法和书法特点在赏析苏东坡寒食帖时,还应该分析帖子中的绘画技法和书法特点。
可以通过对绘画风格、线条运用、字体特点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理解苏东坡的艺术表现手法。
3.3 理解帖子背后的文化内涵苏东坡寒食帖不仅仅是一幅画作,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赏析帖子时,应该对其中的文化背景和寓意进行深入理解,进一步领略苏东坡的思想和情感。
3.4 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和对照苏东坡的作品众多,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和对照,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赏析寒食帖。
寒食帖故事
《寒食帖》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寒食节,因景触情而创作的一组诗,包括两首诗。
第一首诗描述了他在黄州的困境和孤独,第二首诗则表达了他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自身境况的悲哀。
这些诗篇反映了苏轼在人生低谷时的情感和思想状态。
《寒食帖》单字局部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寒食节所写,原本是苏轼带有自嘲意味的一段话,结果被新党所利用,诬陷其“讽刺新政”。
宋神宗大怒,下令逮捕苏轼,押送至汴京,关押在御史台。
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的残酷和世态炎凉,也展示了苏轼作为一位伟大文人的才华和情感世界。
从苏轼的寒食帖看出的人生哲理
从苏轼的寒食帖看出的人生哲理
《寒食帖》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作的二首五言诗。
从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以下一些人生哲理:
1. 苦难与坚韧:苏轼在诗中描述了自己的困境和穷苦之状,但同时也表达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告诉我们,即使面临困难和挫折,我们也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坚韧不拔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2. 自我调适:诗中提到苏轼被贬黄州后,生活困苦,但他能够调适自己的心态,欣赏自然之美,找到内心的宁静。
这表明在面对人生的起伏时,我们需要学会自我调适,保持内心的
平衡。
3. 珍惜当下: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把握时光,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4. 乐观豁达:尽管苏轼在诗中描述了自己的困苦,但他的笔触依然流露出一种乐观豁达的情绪。
这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挑战。
总的来说,《寒食帖》展示了苏轼在困境中坚韧不拔、自我调适、珍惜当下以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这些哲理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苏东坡《寒食帖》赏析。
苏东坡《寒⾷帖》赏析。
夸夸说 2019-04-12 20:23:37他是⽂豪中的⼤吃货,能⼀⼝⽓吃下300颗荔枝!他是⽂豪中的发明家,听说为了研制⼀种墨,不⼩⼼把⾃⼰家房⼦给烧了!他就是:苏轼苏轼像(赵孟頫画)苏轼,北宋书法四⼤家之⾸,他可算是整个宋朝写字最厉害的⼀个⼈,可是,字怎么会写的这么“丑”呢?▼苏轼就说了,我这个字很特殊啊,颜真卿那个叫颜体,柳公权的叫柳体,我这个字呢,叫⽯压蛤蟆体!苏轼是善于调侃嘲弄⾃⼰的,⼈⼈都在炫耀⾃⼰书法俊美的时候,他确说⾃⼰的书法是“⽯压蛤蟆体”,是被⽯头压死的癞蛤蟆的风格。
▼《寒⾷帖》据说是苏轼唯⼀存世的书法作品,世⼈给予了它“天下第三⾏书”的美誉,其实是未经修饰的“草稿”。
⾏书与楷书不同,⾏书追求当下的随性与意外,把不受可以控制的情感流露作为重点,让书法线条随⼼情变化⾃由发展。
《寒⾷帖》《寒⾷帖》是苏轼在⼈⽣最落寞的时候写的。
45岁这⼀年,苏轼仕途不顺,被贬到了湖北黄州,⽣活⾮常窘迫,每天开荒种地,⾃耕⾃⾷,⽆⽐寂寞。
⽽不久前陪伴⾃⼰从⼩到⼤的乳娘也突然过世。
这是谪居第三年的⼀个寒⾷节,阴⾬绵绵,看见窗外的乌鸦吊着值钱飞过,苏轼⼼中那个悲凉...于是,就写了这⾸诗▼⾃我来黄州,已过三寒⾷。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我来黄州,已经过了三个寒⾷节了,年年都惋惜这春天都要过去了,但春天不容惋惜,春天还是⼀样逝去。
你看他叠字“年”,最后⽤⼀个点来表⽰,因为是⼿稿,苏轼也很随性,⼀个点就带过去了。
就像⼀个⾳符,像咱们看印刷字的时候,绝对看不到的韵律节奏。
今年⼜苦⾬,两⽉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雪。
今年的⾬特别多,让⼈愁苦,像是秋天⼀样萧瑟寒寥。
卧病的诗⼈,看故乡的海棠,从繁花盛开到萎谢凋零,红如胭脂⽩如雪的花瓣,⼀⼀坠落污泥。
“卧”“闻”⼆字,正是“⽯压蛤蟆”,扁平,难堪,破烂,这或许正是他亲⾝经验到的⼈⽣,正是他要讲述的⼈⽣。
“卧闻”苏轼的⽂章写得⼀等⼀的好,20岁就声震朝野,连皇帝看了都说这是稀世奇才!这个稀世奇才也不会收敛⾃⼰。
寒食帖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寒食帖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是王羲之的一件书法作品,行书,写于公元547年春。
是王羲之应寒食之约而作的祭酒文。
内容主要讲了唐玄宗李隆基因为寒食节准备放鞭炮进行祭祀活动,但没想到御寒衣服却没有带着,皇帝就把寒食节的禁物全部烧掉,然后就给亲人送去做春饼吃了,这就是所谓“反客为主”的典故。
这件作品用笔遒劲而飘逸,有飞动之势,用笔沉着痛快,字如飞瀑直下!此帖笔法流畅、跌宕起伏、潇洒飘逸在一种气韵中彰显着自然的魅力。
作品笔法以“平正而畅达”见长,笔锋多出隶书笔意浓而淡墨浓写带轻逸效果极佳。
一、其结构安排、笔势变化万千,有“平正而畅达”之美。
王羲之是一个善于安排笔势的人,他的每一笔都力求做到有变化、有章法。
他认为用笔要有流动感,而且要做到“平正而畅达”。
他把这种笔势写得畅达而不呆板。
所以写《寒食帖》时有飞动之势,用笔沉着痛快,字势的灵动变化使得点画多带几分灵动感。
比如王羲之写的字很平正而畅达,在他的书写中没有不自然的笔法。
1、写长竖画,首先,他要想把竖画写得平稳而不是乱抖,就必须采取中庸之法。
他的竖画总是平稳地竖着,而不是抖来抖去。
他往往不提笔,而是在一画中起笔,然后在起笔时慢慢向下提,将笔画写得平正而畅达。
而且毛笔上的毛刺和墨迹可以不用处理,只要保持竖画有一丝竖势就行。
2、比如写“逸”字的横画时不像一般的竖画那样起竖弯钩或横画上扬的势。
而是像普通的竖画那样起竖弯钩、上扬,其势就像下边的“日”字那样。
这种姿态使“逸”字变得更加生动。
这一点与“二王”相似,也有书写流畅性和美感。
3、写横画时笔尖在行的中轴线上稍做倾斜即可。
横画上半部向右伸展,笔尖在行的中轴线上稍做倾斜即可,然后左向右上提起来,然后向右转然后顿住笔,而后右勾一下再次起笔。
如果横画的下半部分向右稍倾斜一下,然后在向下牵带起笔,然后用一把小钩勾出捺,最后中锋行笔即可。
写楷书时如要横画写得有弧度,则笔尖一定要在行的中轴线上稍微倾斜一下。
4、又如在他的行书中,如果笔锋在横上,竖画一定要倾斜而出锋;如果笔锋在右,竖画一定要倾斜而出锋。
苏东坡的寒食帖原文及译文
苏东坡的寒食帖原文及译文《寒食帖》的原文是这样的:“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这帖写得可太有味道了。
你看啊,苏东坡到了黄州之后,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感慨万千。
他说在黄州过了好几个寒食节了,每年都想把春天留住,可春天哪是能留得住的呀,说走就走了。
这一年呢,又老是下雨,两个月了那天气就像秋天似的,冷飕飕又阴沉沉的。
他躺着的时候,听到海棠花掉落的声音,那海棠花就像被泥弄脏的白雪一样。
感觉时间啊,就像有人偷偷地在夜里把东西都偷走了似的,等自己反应过来,头发都白了,就像生了一场大病的少年。
再看那江水啊,都快涨到屋里来了,雨还不停地在下。
自己住的小屋就像小渔船一样,在那云雾水汽之中。
厨房里空空的,只能煮点寒菜,破灶里烧着湿芦苇。
都不知道是寒食节了,只看到乌鸦衔着纸飞过去,才反应过来。
说到这译文呢,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我从来到黄州,已经过了三个寒食节了。
每年都想要珍惜春天,可是春天离去的时候却不容人去惋惜。
今年的雨下得真苦啊,这两个月的天气就像秋天般萧瑟。
我卧在床上听到海棠花飘落,那海棠花就如同被泥土弄脏的胭脂雪。
时光暗中悄悄溜走,就像大力之人在半夜把东西偷走一样。
这和生病的少年有什么不同呢,病好之后头发已经变白了。
春天的江水好像要涌进屋里,雨下得不停。
小屋就像一叶渔舟,处在茫茫的水云之间。
空空的厨房煮着寒菜,破旧的炉灶烧着湿苇草。
哪里知道已经到了寒食节,只看到乌鸦衔着纸钱飞过。
皇宫的大门深锁着,而故乡的坟墓又在万里之外。
也想效仿阮籍哭途穷,但是自己的心已经如同死灰,再也吹不起波澜了。
苏东坡写这帖的时候,那心里肯定是满满的惆怅和无奈啊。
在黄州的日子不好过,他就把这些情绪都通过这字里行间给表达出来了。
苏东坡的寒食诗帖
苏东坡的寒食诗帖
苏东坡(苏轼)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文学评论家和艺术家,他的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关于苏东坡的寒食诗帖,通常指的是他在北宋时期写的《寒食帖》。
苏东坡的《寒食帖》是一篇以寒食节为题材的散文,通过抒发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岁月匆匆的深刻领悟。
以下是《寒食帖》的一些片段:
"寒食北风起,园中桃李发。
桃花飞翠云,李子坠红霞。
绿酒新熟醒,红楼夜半斜。
酒醒何处无,路入高秋车。
朝阳来照楼,明镜照长衣。
悠悠百年死,百年已千回。
成蹊肠断绝,销魂胜槛归。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目极千里烟波外,事无万重人莫论。
百年苦易缠,千事梦争渡。
"
这篇《寒食帖》以豪放清新的笔墨,表达了苏东坡对生命短促、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亲情、友情、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些文字表达了苏东坡对人生的豁达态度,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苏轼《寒食帖》的书法艺术特色学院:艺术学院学院年级:2012级专业:手风琴姓名:王若晨学号:21241318202013年8月6日摘要《黄州寒食诗帖》,纸本,25 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
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
此帖笔致自然沉着,笔画粗壮丰满,字体真行相间.全篇松紧欹侧有致,浑然一体.字形忽大忽小,极其随意,各具姿态.用笔重者如蹲熊,轻者似掠燕.结体既有《石压蛤蟆》,也有《树梢挂蛇》,如年、中苇纸等字,尖笔长竖,锐不可挡.布局疏密有度,不时透出疏朗之气息。
通观全帖,由缓起渐快的节奏,也有由大及小的字体,复有由细变粗的笔姿,更有始淡终浓的墨趣.以行书起笔写洒脱奔放,笔墨与心境相起伏流转,如滔滔江河之泻渲绁于纸卷之上.确是苏轼兴到而书的神来之笔,是诗文与书法结合的千古佳作之一!关键词苏轼寒食帖艺术特色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
宋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
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
苏轼为人正直、性旷达,才华横溢,诗词文赋而外,对书画也很擅长,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
苏轼的字看似平实、朴素,但有一股汪洋浩荡的气息,就像他渊厚的学问一样,神龙变化不可测。
他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给人以“大海风涛之气”、“古槎怪石之形”的艺术美感。
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
苏轼,排在宋朝四大书法家的首位,其书法以楷、行为主。
其楷书主要是以唐颜真卿为取法对象,得浑厚雄强之势,但用笔有晋人法意,楷中带行,结字平扁,如石压蟾蜍,变化丰富,个鲜明。
其行书以颜书为底,上朔二王,写得雄秀兼备,古朴多姿。
苏轼的书法,是典型的文人书风,他的书法,是构建在其广博而精深的文学基础之上的,苏轼在其论书绝句中写道"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其极具个性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宋以后,学颜的都学苏字,而写二王的,也没法绕过苏字。
黄庭坚将苏轼书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年姿媚、中年圆劲、晚年沉著。
早期代表作为《治平帖》,笔触精到,字态妩媚;中年代表作为《黄州寒食诗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达到“心手相畅”的几近完美的境界,有“天下第三行书”之誉;晚年代表作有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此二赋以古雅胜,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
二、作品背景及介绍《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的行书代表作,作于元丰五年,即苏轼被贬谪黄州的第三年。
此时的苏轼,“幅巾芒屩,与田父野老相从溪谷之间。
”生活极其清苦。
诗中自叙了这种生活状态,并表达出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绪。
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
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历代鉴赏家均对《黄州寒食诗帖》推崇备至,称道这是一篇旷世神品。
黄庭坚跋盛赞此卷于诗胜过李白,于书兼有唐、五代诸家之长。
南宋初年,张浩的侄孙张演在诗稿后另纸题跋中说:”老仙文笔高妙,灿若霄汉、云霞之丽,山谷又发扬蹈历之,可谓绝代之珍矣”。
自此,《黄州寒食二首》诗稿被称之为“帖”。
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则在帖后题曰:“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
清代将《黄州寒食诗帖》收回内府,并列入《三希堂帖》。
乾隆十三年,乾隆帝亲自题跋于帖后“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后一人。
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至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为彰往事,又特书“雪堂余韵”四字于卷首。
《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三、作品鉴赏与分析如图,《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
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
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
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
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难怪黄庭坚为之折腰,叹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
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 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在笔法上,其笔画以浓墨大笔为主,点画丰满肥厚,一反北宋多以瘦劲为主的风格。
唐杜甫说过:“书贵瘦硬方通神”,这说明当时的人们是非常推崇瘦硬书体的,而苏轼却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艺术观点:“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语未公吾不凭。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同时其笔法善用侧锋,下笔不是下去就立直,同时下笔时手腕离纸较近,笔锋略向左侧斜出,因而有些不解苏书真谛者的书家指责东坡用笔不合古法,甚至称其为“墨猪”。
实际上东坡正是充分运用了中锋与偏锋,才使得《黄州寒食诗帖》力透纸背,姿态横生。
观其笔法,《黄州寒食诗帖》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方圆兼备。
可以概括为落笔出峰而运笔圆润,这个特点贯彻在整个帖的字里行间。
细细观察每一个字,大多数情况下起笔都是以出峰开始,而在运笔过程中力求圆润,显得起伏不大,而动感十足。
二是回峰用得较少。
特别是横画非常突出。
很多横画是不假思索利用笔峰的右侧直接落笔在纸上挥运,显得更加自然天成。
如第一首诗的“春”、“去”、“苦”字和第二首诗的“知”、“破”字的横画,皆是如此。
三是铺毫用得很多。
纵观苏轼的这幅作品,几乎把毛笔的上中下三个部位都用得很好,尤其是铺毫用的最为精彩。
如第二首诗的“重”、“屋”、“寒”等字。
正因为铺毫使用的好,使苏轼的这幅字犹显示出沉闷、苍凉、凝重的意境。
在结字上,《黄州寒食诗帖》相近于汉、北碑,结体取横势,体势宽博质朴,横平竖直,包围结构较为方整伸展。
黄庭坚论东坡结字曾戏曰:“公之字固不敢轻议,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虾蟆。
”形象地勾画出了苏字结体扁平、奇崛的特征。
这一特征也正是与苏轼的“大字难于紧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的主张相符的。
另外,苏字最显著的特征是结构的参差变化,或左重右轻或右重左轻;有的上密下疏,有的上疏下密。
在大智若愚、诙谐的风格中流露出天真。
观其结字,《黄州寒食诗帖》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扁平。
就苏字的整个特点来看倾向于扁的趋势。
但是这幅字把扁的结构用到了极致。
如“云”、“空”、“雨”等字。
二是长处精彩。
纵观苏字以短画为主而少长画。
而这幅作品把字的长画使用的非常有特点。
如“年”、“中”、“苇”、“纸”字的竖画、“破”字的撇、“过”字的走之等,给人行云流水之感。
三是错落。
苏轼在这幅作品中,使用错落的结字方式非常值得玩味。
如“惜”、“春”、“秋”、“有”、“头”等字。
在章法上,《黄州寒食诗帖》特别注重横势,行距开阔分明,由于横势与纵势的有机照应,不但没有给人丝毫的松散感觉,反而有一种浑厚、灵动的气势。
通观整幅作品,似欣赏一曲郁愤、幽怨的古琴曲。
那线条的盘旋、往复、曲折、顿挫拟诗人拔动着如泣如诉的琴弦,表达了无限郁愤的复杂心情。
观其章法,《黄州寒食诗帖》以行书起笔,开始笔画字形规整,但随著情思起伏变化,用笔逐渐奔放,字形大小长扁出神入化,全然不可捉摸,反差对比强烈,配合字里行间的疏密错落,与墨色浓淡呼应,沉痛心情跃然纸上。
东坡放任情感走笔,用笔轻重交错,轻者如如飞燕掠空而过,重者沉著顿挫重如蹲熊,表现出声音节奏之美。
书写到后面,越发恣肆挥洒,特别是“哭涂穷”这三个字,字形猛然放大,突兀地出现在读者面前,产生了令人心惊胆战的视觉冲击力。
伴着“死灰吹不起”的心境,苏轼在手稿的结尾,仅写下了“右黄州寒食二首”便结束了——这在苏轼的传世作品中绝无仅有,恰如一首悲怆的乐章.意尽曲止,余韵悠悠。
正如苏轼所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在审美上,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人书法追求的是文人、文学和书法的结合,是以文章、才学为根基的个体心性的自然流露,将心灵、性情、文化素养推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传达其胸中郁结与率性真情,他们崇尚意趣,讲究情趣,重视性灵在笔墨中的抒发,以个性鲜明著称,这就是不同于古人的“尚意”书法。
如苏轼自谦“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心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这种风格的形成,主要源于禅宗思想。
禅宗强调“本心”,“本自无缚,不用求解,直用直行,事无事事。
”这种思想使得苏轼意识到,应当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摒除一切外在的清规戒律。
所以,他提出:“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黄州寒食诗帖》就是北宋写意书法的经典之作。
在谪居黄州的几年中,生活清苦自不待言,而作此书之时,恰逢寒食节,又偏遭“苦雨”,满目萧瑟,使东坡顿觉人生之无奈与凄凉。
这种痛苦压抑的心绪不免流露于笔端,因此,以前的秀劲书风被一扫殆尽,展现出一种沉郁顿挫的悲怆书风。
全帖疏密有致,不时透出疏朗的气息,体现出此时感情的一任自然,突破了法度的障蔽,进入到一种无拘无碍的书写状态之中,正所谓“心忘其手手忘笔,笔自落纸非我使。
”元朝书家鲜于枢把《黄州寒食诗帖》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这一推崇世无间言。
苏轼自己对自己的得意之作亦是有所感受:“书此以遗生,不得五百千,勿以予人。
然事在五百年外,价直如是,不亦钝乎?然吾佛一坐六十小劫,五百年何足道哉!”澄江碧色般的苏诗与鸥鸳翔集似的苏书相辅相成, 如日月交辉,《黄州寒食诗帖》就是这样一幅苏轼的巨制!参考文献【1】姜茜.解读苏轼《寒食帖》[J].华人时刊. 2002(10)【2】李玉琨.试析苏轼的书法艺术及书论[J].艺术广角. 2007(04)【3】李永辉.从《黄州寒食诗帖》看苏轼书法创作观[J].今日科苑. 2008(14)【4】李放.试论苏轼的书法作品构成观[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5】陈党.苏轼书法尚意性探微[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