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
苏轼《寒食帖》原文及作品赏析
苏轼《寒食帖》原文及作品赏析
苏轼简介: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
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
他的书法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
他讲自己书法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
”他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
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进行书法艺术创造,在书法艺术创造中去丰富和发展传统技法,不是简单机械的去模古。
《寒食帖》
苏轼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风格。
他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
这与他握笔的姿势也很有关系,苏轼执笔为“侧卧笔”,即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现在握钢笔的姿势,故其字右斜,扁肥。
《寒食帖》原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来源)。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欣赏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写段艺术评论
欣赏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写段艺术评论《黄州寒食帖》是苏东坡的一首明末清初的诗歌,创作以黄州为背景,记叙了在寒食节当天,早晨清晨的水洗衣童的情景。
拥有简洁的诗句,淡淡的抒情,犹如一幅传达出祥和气氛的油画。
《黄州寒食帖》有着特殊的文学性,一开始先从重音的点睛之笔,着重强调“清晨”一词,以及“杨柳”,“鸳鸯”,“云彩”,“芙蓉”,“荷”,这些中国传统符号暗合当时社会上的秩序。
这几乎可以谓是一场文学实验,诗歌中暗含着深刻的人物性格,而重音更像是影片里的配乐,给这种人物性格强调出一种特殊的气氛。
比如,诗歌中描绘的水洗衣童“黄衣衣”,它不仅是一直在洗衣的童子,也是苏东坡的形象的暗示,象征着苏东坡社会里的伦理价值观。
诗歌中清新的句子,放映出一种柔和的景象,芦苇荡,柳暗花明,是一种清新的抒情情调,让读者陶醉其中,在心旷神怡之中看着水洗衣童上演的一幕静谧又唯美的景象。
《黄州寒食帖》也反映了苏东坡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诗歌中穿插着另一个主题,讲述的是在军队军官的政治和经济上的牺牲,而苏东坡的文学作品中提到的“南郭老将军”,其实就是当时的历史人物,而“江湖客”则是当时受到剥削的武士和士兵们的代称,而苏东坡对当时社会中士兵们受到剥削的气息已变得更加清楚。
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不仅有着强烈的抒情性,也有着独特
的文学特征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它无论从文学角度还是历史角度,都值得深思。
这首诗歌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其中涵盖的历史与文学知识,并且有着浓浓的历史渊源,一切构成一种细腻的、低调的、祥和的气氛。
书法名帖《寒食帖》全文赏析
书法名帖《寒⾷帖》全⽂赏析《寒⾷帖》⼜名《黄州寒⾷诗帖》或《黄州寒⾷帖》。
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纵18.9厘⽶,⾏书⼗七⾏,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那时苏轼因宋朝最⼤的⽂字狱,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节作了⼆⾸五⾔诗:“⾃我来黄州,已过三寒⾷。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苦⾬,两⽉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
”;“春江欲⼊户,⾬势来不已。
⼩屋如渔⾈,蒙蒙⽔云⾥。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此帖是苏轼⾏书的代表作。
这是⼀⾸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节所发的⼈⽣之叹。
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情。
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情和境况下,有感⽽出的。
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势奔放,⽽⽆荒率之笔。
《寒⾷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被称为“天下第三⾏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书法释⽂:⼀⽈:“⾃我来黄州,已过三寒⾷,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苦⾬,两⽉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雪。
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
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
”⼆⽈:“春江欲⼊户,⾬势来不已。
⼩屋如渔⾈,蒙蒙⽔云⾥。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释⽂诠释:⾃从我来到黄州,已经度过三次寒⾷节了。
每年都惋惜着春天残落,却⽆奈春光离去并不需要⼈的悼惜。
今年的春⾬绵绵不绝,接连两个⽉如同秋天萧瑟的春寒,天⽓令⼈郁闷。
在愁卧中听说海棠花谢了,⾬后凋落的花瓣在污泥上显得残红狼藉。
美丽的花经过⾬⽔摧残凋谢,就像是被有⼒者在半夜背负⽽去,叫⼈⽆⼒可施。
这和患病的少年,病后起来头发已经衰⽩⼜有何异呢?春天江⽔⾼涨将要浸⼊门内,⾬势袭来没有停⽌的迹象,⼩屋⼦像⼀叶渔⾈,飘流在苍茫烟⽔中厨房⾥空荡荡的,只好煮些蔬菜,在破灶⾥⽤湿芦苇烧着,本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时候,看见乌鸦衔着纸钱,才想到今天是寒⾷节。
如何赏析苏东坡寒食帖
如何赏析苏东坡寒食帖
苏东坡的《寒食帖》是一幅极具艺术价值的绘画作品,以下是如何欣赏它的方法:
1. 看线条:寒食帖的线条流畅而有力,展现了苏东坡的笔墨功力。
观察线条的变化和强度,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和画面的气息。
2. 看色彩:寒食帖的色彩非常淡雅,以黑、白、灰三色为主,又夹杂着淡淡的绿色。
这种色彩的运用体现了苏东坡崇尚自然的艺术理念。
3. 看构图:寒食帖的构图独特,左侧是一只瘦骨嶙峋的树干,右侧是一束含苞待放的花枝,中间则是一个字。
这样的构图体现了苏东坡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4. 看文字:寒食帖的文字字迹清晰,墨色深浅有致,字体也独具特色。
观察文字的排列和大小,能够感受到苏东坡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文字艺术的追求。
在欣赏苏东坡的《寒食帖》时,不仅需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艺术理念,还要注重细节的观察和对画面的情感体验。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这幅作品的艺术魅力。
- 1 -。
赏析苏轼《寒食诗帖》
赏析苏轼《寒食诗帖》《黄州寒食诗帖》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一说存台湾私人手中。
无款及年月,实际上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
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
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
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
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难怪黄庭坚为之折腰,叹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
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黄州寒食诗跋》)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诗品其诗,苍劲沉郁,饱含着生活凄苦,心境悲凉的感伤,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论其书,笔酣墨饱,神充气足,恣肆跌宕,飞扬飘洒,巧妙地将诗情、画意、书境三者融为一体,毕现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的精髓。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
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
《黄州寒食诗帖》赏析
《黄州寒食诗帖》是宋代文豪苏轼的书法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此帖体现了苏轼的文学造诣、书法技艺和思想深度,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写的一组五言诗,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在诗帖中,苏轼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书写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将内心的郁结和苦闷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
诗帖采用行书体,笔触流畅自然,起伏跌宕,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帖中的每一个字都有独特的韵味,笔画的轻重、快慢、曲折等都恰到好处。
整篇诗文布局合理,字形大小富于变化,章法独特,充分展现了苏轼的书法功力和才华。
从文学角度来看,《黄州寒食诗贴》不仅是一篇具有深刻哲理的诗文,更是苏轼在经历政治挫折和生活困苦后,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文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此外,《黄州寒食诗贴》也是苏轼书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代表作品。
他所推行的尚意之风影响深远,强调个性、情感和意境的表达,开创了中国书法史上的新篇章。
总的来说,《黄州寒食诗贴》不仅展现了苏轼卓越的书法技
艺和文学才华,更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未来的希望。
它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对于研究中国文化和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赏析
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赏析
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赏析
苏轼,字子瞻,宋朝大诗人。
其风度潇洒,诗文才情深厚,成就斐然,功略无穷。
他一生著述不计其数,其中《黄州寒食诗帖》受到世人高度赞赏。
《黄州寒食诗帖》为苏轼以游记形式,记录了他赴黄州参加清明寒食祭祖活动
的所见所闻,游览虎丘山、调查原野生物,描写濒海魂断湖泊和调研祭典礼仪活动等。
文章内容丰富,情节详实,展示出苏轼走近民间的慈祥,融会贯通山水物语的才能。
此文以厚实质感的语言,观况豁达的写作和手笔斑斓的书法,穿梭在眾多信息
之间,灵动抒情,妙趣横生,勾勒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后人赞赏。
《黄州寒食诗帖》以苏轼正直廉洁和不已宽厚的品德赢得世人尊敬,其中展现
出苏轼当时朝政稳健,改革民生,令官员都以躬行效尤;表彰普度家宴奉公清廉,令百姓荣辱与共,大家共建一个和谐朝野的善良社会。
今天,苏轼的作品传承下来并演绎不已,他的精神和文风对当代的新生代诗人
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因素作用。
我们身处黄州,有幸拥有苏轼所赐,能够细领文脉,从中得到无尽收获。
《寒食帖》解读
苏轼《寒食帖》艺术特色《寒食帖》,全称《黄州寒食诗帖》,纸本、行草书墨迹,十五行共一百廿九字。
作于元丰五年,是苏东坡被贬到黄州做团练付使时所写,全诗为二首。
在情感上,诗中自叙在黄洲三年,生活清苦,每为寒食、清明之雨所苦,但觉萧瑟难受抑郁的心绪.始则慢声细诉娓娓道来,继则放任声腔,或孑然饮泣,或凄然长啸.书法与诗相得益彰,满纸身世颠沛之悲,家国不宁之苍,字字含泪,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通观全帖,由缓起渐快的节奏,也有由大及小的字体,复有由细变粗的笔姿,更有“始淡终浓”的墨趣.以行书起笔写洒脱奔放,笔墨与心境相起伏流转,如滔滔江河泻之于纸卷上,是苏轼兴到而书的神来之笔,是诗文与书法结合的千古佳作之一!在笔法上,丰厚粗壮的点画渊自颜体新法。
笔法善用侧锋较多,从东坡墨迹看,他下笔确实不是下去就立直,同时下笔时手腕离纸较近,笔锋略向左侧斜出,使得《寒食帖》力透纸背,姿态横生。
《寒食帖》的结字相近于汉、北碑,结体取横势,体势宽博质朴,横平竖直,包围结构较为方整伸展。
另外,苏字最显著的特征是结构的参差变化,或左重右轻或右重左轻;有的上密下疏,有的上疏下密。
在大智若愚、诙谐的风格中流露出天真。
此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
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
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
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
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在章法上,行笔恣意自然,不拘一格,全凭其情,亦如天成。
“情牵笔走,恣意而行”,充分体现了效法、知法、驭法、变法的苏东坡书法作品的书法要领,点、横、撇、捺不仅保留了“苏体楷书”的基本形态,而且富于变化,频生意趣整幅《黄州寒食帖》字距紧密,行间有疏有密,间有倚斜。
字的线条运动节奏和行距间变化的节奏,相互融合,相互映衬,或抑或扬、或顿或奔、或张或弛,或流畅、或艰涩、或凝重、或箫疏。
苏轼寒食帖原文及解释
苏轼《寒食帖》原文及解释一、创作背景《寒食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它是苏轼在寒食节时,因怀念故友而作的一首诗,记录了他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二、原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三、情感表达《寒食帖》是苏轼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诗中表达了他对时光飞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身世浮沉、世事变迁的感慨。
整篇诗篇情感深沉、婉转,展现出苏轼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书法艺术《寒食帖》是一幅行书作品,笔法自然流畅,字体跌宕起伏,气韵生动。
苏轼运用丰富的笔法,将内心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整幅作品呈现出一种随性、自由的美感,是书法艺术的瑰宝。
五、历史价值《寒食帖》不仅是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更是一篇文学佳作。
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世态以及苏轼个人的情感世界。
同时,它也是研究苏轼思想、文学和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之一,对于了解宋代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六、总结《寒食帖》是苏轼创作的一幅优秀书法作品,通过诗篇表达了自己对时光飞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身世浮沉、世事变迁的感慨。
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体现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浅析苏轼《黄州寒食帖》
浅析苏轼《黄州寒食帖》浅析苏轼《黄州寒食帖》清人王澍在《论书剩语》中曾说:“古人稿书最佳,以其意不在书,天机自动,往往多入神解。
如右军《兰亭》,鲁公《三稿》,天真烂然,莫可名貌,有意为之,多不能至。
”其实并非以上四帖如此,苏轼的《黄州寒食帖》亦然。
黄庭坚在其题跋中曾说:“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及此也。
”盖诸帖赢得天下美誉之所在,如上文所说:“以其意不在书”,用苏轼的话说便是:“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
苏轼作为北宋书法革新运动的中坚人物,在对书法的认识、理解与创作上,有着异于常人的观点。
比如:他在29岁时曾对王羲之拔笔的故事提出质疑:“仆以为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不然,则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
”(《东坡集》)在执笔上,苏轼也和别人不同,史载为“单钩”法,即以拇、食、中三指执笔,笔杆倾斜。
此举在当时就遭到了非议,然苏轼却依然我行我素,坚持己见,并于此津津乐道:“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苏轼在自己的一生中,以其独到的见解,努力地发展着自己的风格,最终使它赢得了世人的认可,不仅倡导了一场伟大的书法变革,而且还创作出了流传千古的“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
《黄州寒食帖》作于元丰五年,即1082年,苏轼被贬谪黄州的第三年。
此时的苏轼,“幅巾芒屩,与田父野老相从溪谷之间。
”生活极其清苦。
诗中自叙了这种生活状态,并表达出因寒食节与苦雨而感到眼前的一切萧瑟难耐,暗藏着自己来黄州后的抑郁心绪。
始则漫声细诉,娓娓道来,继而感情的闸门渐开而不可遏止,一任自然,于“乌衔纸”处到达宣泄的顶峰,至末又渐次收敛,全诗在一派肃杀的气氛中结束。
此帖中书法与诗相得益彰,其书“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
无间心手,忘怀楷则。
”(孙过庭《书谱》)笔致自然沉着,点画粗壮丰满,字体真行相间,上下左右松紧欹侧,错落有致,浑然一体。
字形忽大忽小,各随其意,极尽姿态。
用笔“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元丰五年的寒食节,苏轼因为写诗讥讽皇帝,结果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神宗不久之后驾崩,太子赵煦即位,就是宋哲宗,他大赦天下。
苏轼也因为自己的一点功劳,得以从轻发落,降职为“登州(今山东蓬莱)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
这就是“苏轼被贬黄州,又迁汝州,再贬儋州”的故事。
苏轼在黄州居住了四年,创作了大量的诗文,《黄州寒食帖》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写。
一是把寒食节当成一次新的起点。
我们可以说,寒食节对于苏轼来说,具有新的含义。
首先,寒食节是扫墓祭奠死者的日子;其次,寒食节又是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的开始,新旧更替、时光变换,所以寒食节对于苏轼来说,是重要的节日,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二是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在寒食节前夕,苏轼独坐沉思,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想到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和妹妹苏小妹,心中有无限的感慨。
因为官职低微,被贬后的苏轼在寒食节的这一天,既不能回家为亡父和亡兄扫墓,也不能与亲人见面。
因此,只[gPARAGRAPH3]在房中点上香烛,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这个日子,让苏轼想起许多往事,心中满是悲凉。
诗人悲伤的是“失意”,忧虑的是“亲情”,欣喜的是“团聚”,他用各种词汇描绘了全家人团圆的景象:全家人吃着祭祀的饭食,合家老少都快乐欢欣;酒席上,不仅有美味佳肴,还有香甜的米酒。
这些内容,无疑加深了全家人相聚的欢乐,促进了血脉的融合。
而且在诗人看来,“天伦欢聚”是极为难得的机会。
苏轼在寒食节上被贬谪到了黄州,远离家乡,自然倍感凄凉,但他没有消沉。
正如他自己所言,他已经到了“把糟粕去,取精华留”的阶段。
他尽力地追求古代圣贤的理想境界。
他要把自己修养成“一颗平常心”。
于是,他并没有怨恨朝廷,反而是积极改造自己,改善自己的处境。
他还特别强调这样做对家人的益处:自己的清高自洁对亲人有利,如果自己贪恋钱财,奢侈无度,便会危害家人。
苏轼通过“寒食”表现了旷达超脱的胸襟。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以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为题,我们来探讨一下这幅著名的书法作品。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以行楷为主,融汇了晋唐楷书的特点,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风格。
苏轼黄州寒食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颗明珠。
黄州寒食帖的内容是苏轼为了表达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而作的,书法极为工整美观。
整篇帖子共有12个字,分为两行,每行六个字。
字体端庄秀丽,笔画流畅有力,字与字之间的间距恰到好处,整体呈现出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
苏轼黄州寒食帖的字体特点是行楷,其特点是结构稳定,线条流畅,笔画饱满。
整个帖子的字体形态端正,每个字都写得非常工整,笔画精细,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苏轼的笔法独特,用笔有力,提筆起筆都非常有力度,而且每个字的笔画相互呼应,整体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此帖的纸张是宣纸,宣纸是中国传统的纸张,质地柔韧,吸墨性好,适合用于书法作品的写作。
苏轼在这幅作品中选择了一种白色纸张,使得字体更加凸显出来,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苏轼黄州寒食帖的题材是寒食节,寒食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用于纪念一个叫介子推的人。
苏轼在这幅作品中表达了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文字简洁,却寓意深远。
这幅作品通过字体、纸张和题材的选择,以及苏轼独特的笔法,将思念之情和传统节日相结合,给人一种深深的感动。
苏轼黄州寒食帖的赏析主要从字体、纸张和题材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苏轼的字体工整美观,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其次,纸张的选择使得字体更加凸显,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最后,题材的选择使得作品寓意深远,给人一种深深的感动。
总的来说,苏轼黄州寒食帖是一幅具有深远意义的书法作品。
通过对字体、纸张和题材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幅作品。
同时,苏轼的独特笔法和思念之情的表达,也使得这幅作品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无论是从艺术价值还是文化意义上,苏轼黄州寒食帖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让我们一起感受其中的美妙吧!。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赏析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赏析《黄州寒食诗帖》是宋代著名书法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诬“谤讪朝廷”罪名贬谪到黄州时所书的五言诗作,是苏轼书法的代表作,非常典型地代表了“宋人尚意”的时代特色。
全帖共两首,凡17行,共129字,后有黄庭坚大行书跋,明董其昌小行书跋,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苏轼(公元103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号称“三苏”。
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
与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轼平生酷爱写字,“幼而好书,老而不倦”,自评“行草尤工”。
苏轼一生,因为一肚皮不合时宜,屡遭贬谪,天涯海角,辗转奔波,但他为人豁达、豪逸,常奋笔疾书,以抒发心志和寄托情怀。
他把书法看成是“静中自是一乐事”,“聊寓其心,忘忧晚岁”的一种精神调剂。
当时他以杰出的诗人、书法家出名,随时有人登门求字,他习惯于随时挥洒,随手赠人,不计工拙,淡然处之。
苏轼对书法有着精辟、独到的见解,其书法美学思想,散见于其诗文和词中。
最核心的观点,就是强调天然,强调字外功夫,把“意”摆在首位。
他说:“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
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次子由论书》)“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石苞舒醉墨堂》),并谦虚又不无自信地说:“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其代表作《黄州寒念诗》就是在一种平淡无求的心态下,漫不经心随手抄录这两首诗而产生的千古名作。
苏轼才华横溢,志存高远,诗词、书画、文章冠绝当时。
但在忧患的宋朝一再碰壁,被诬贬到黄州。
到了第四个年头,黄州的春天,老是下雨,一下就是两个多月,而且雨势不减。
使得苦雨萧瑟,海棠花谢,“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茶,破灶烧湿柴。
”凄风苦雨,孤寂失意,使这位才华盖世的艺术家触景生情,百感交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黄州寒食诗两首,并用他那一手精妙绝伦的书法抄录下来,来表达他无可奈何,又鼓荡难抑的郁勃之气。
苏轼《寒食帖》浅析
苏轼《寒⾷帖》浅析 《寒⾷帖》在中国书法史中的地位⼗分重要,被评为继《兰亭序》、《祭侄稿》后的第三⼤⾏书,它体现的是⼀种真⽓,⼀种内⼼的反映。
下⾯是⼩编为⼤家摘要的《寒⾷帖》的浅要解析,希望能对于你的书法理解有所帮助。
苏轼,字⼦瞻,号东坡道⼈,四川眉⼭⼈。
宋代杰出的政治家、书画家、诗⼈,是⼀个在多⽅⾯极有成就的天才。
书法纵横奇崛、天真烂漫。
他的代表作《寒⾷帖》。
最能体现他的艺术思想,是宋代“尚意”书风的典型代表,更是苏轼内⼼世界的真实反映。
中国书法前⼈评析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
“尚意”就是“我书意造本⽆法,点画信⼿烦推求”(苏轼)。
书法发展到宋代,南于唐末五代的战乱,书法的⽂脉遭到破坏,书法资源可谓荡涤殆尽,想回到唐朝⼤⽓磅礴、法度森严的局⾯是不可能了,所以必须男辟蹊径。
奔放的⼤草不适合宋⼈精致的⽣活,严谨的楷书宋⼈也做不到,所以“⾏书”成了宋⼈唯⼀的选择。
⾏书到了宋代,于是就成了通⾏体,⽽经过苏轼、黄庭坚、⽶芾、蔡襄等⼈的推崇,书法的尚意风⽓席卷两宋书坛。
“尚意”的精神被确定下来,此时的⾰新精神,今天仍可借鉴。
《寒⾷帖》是苏轼44岁时因“乌台诗案”贬到黄州后所作的两⾸五⾔诗,全⽂如下: ⾃我来黄州,已过三寒⾷。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苦⾬,两⽉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
春江欲⼊户.⾬势来不已。
⼩屋如渔⾈,蒙蒙⽔云⾥。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哪知是寒⾷,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书到宋代,笔法于前代有了极⼤的变化,书法变得不再那么精微细致,尺幅也较前代有了明显的改变,笔法、墨法、章法以全新的姿态出现。
《寒⾷帖》给我们的直观印象是“墨⽓逼⼈”。
如果我们再以“⼆王”风范来评价它,就失去了美学意义。
这种点画适意,强调“信⼿”,正是苏轼给后世书家最⼤的启⽰。
从该字帖字⾥⾏间透出的信息看,是纯粹的即兴⽽作,全⽂没有设计,全都是兴到⽽⾏,尽⼒为之。
黄州寒食帖书法鉴赏
黄州寒食帖书法鉴赏
鉴赏:
《黄州寒食诗帖》起笔时平缓凝重,在沉重中又暗涌波涛,无论是点画线条还是字体的结构、大小,都随着作者情绪的起伏而急剧变化。
从“春江欲入户”开始苏轼将字写得越来越大,笔势也越来越急促。
到“破灶烧湿苇”一句,笔力尤为厚重,感情像火山爆发一样不可抑制。
直到“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苏轼的情绪才渐趋平静,笔势也归于平缓,最后也以小似蝇虫的两个字收尾,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无奈与苍凉。
此帖是苏轼所谓造意、尚意非常典型的书法特点,所以它和其他的字就不太一样,有的字我们可以看出来属于写得比较规矩的,扁扁的比较平静地写下来。
这便是他书写自己的情感,特别是不平常的一种激情写出来的行书,确实是好!。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艺术风格浅析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艺术风格浅析
苏轼的词作《黄州寒食诗帖》以描写田园美景为主,以充满乡愁的抒情色彩和清新画卷得一致好评,充分展示了苏东坡的艺术风格。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的一部不朽之作,其艺术风格和气息异常鲜明,成千上万的游子对其犹记忆犹新。
此作采用朴实淳朴的语言,清透纯净,运用写实与夸张写法展现生活场景,穷形尽相,回味无穷;采取典雅巧妙的语言,勾画心中空旷感,忆及山川江海;采用细腻谨慎的抒发,把乡愁伴随着田园画卷编织成梦境,当中横空而出的深情和思念被永久地刻印在读者的心中。
苏轼的词作《黄州寒食诗帖》充满乡愁的抒情细腻的感伤,朴实淳朴的语言,在把有限的俯瞰景象描绘得清晰、生动时,同时又不失抒情色彩,深切表达了物尽其用,力求自然、归隐小康之乡的意境,写出令人伤怀的兰衾醉酒。
苏轼在此诗中从小品诗的写作角度下,发挥了咏兰的艺术精湛,表达出他的内心的苦闷与思乡,也体现了他对国家以及家乡的热爱,将家国情怀化作绘画,触及了无数人的心灵,留给后代深刻的文学影像。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苏轼《黄州寒食帖》为手卷,纵25厘米,横539厘米,行书纸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内容为苏轼贬官黄州第三年所写的诗文,共二十九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精品,也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心情的真实写照。
此帖笔法纵横,墨色淋漓,在继承王羲之传统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创造,法度谨严而气势奔放,给人以一种雄奇阔大的美感。
《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精品。
在黄州时的书法,其中,尤以寒食帖最有名。
此帖由于感情深挚,文词清丽,故诗词之外的书法独具一格。
通观全篇,章法自然,随意流走,似不经意,充分体现了苏轼书法的特色。
与黄庭坚的风格截然相反,故有“苏黄”并称。
传说此帖是宋神宗在内府看到苏轼的手迹后,让他题跋的,因苏轼当时已经八十多岁,故而神宗叫苏轼的孙子来替爷爷写下题跋。
苏东坡书法初学颜真卿,后转师欧阳询,又汲取六朝翰墨,自成一家,书法史上称为“苏体”。
此书法为苏轼晚年所书,正值壮年的他,意气风发,精力充沛,故落笔纵横,如清风出袖,迅疾而书,一气呵成。
通观全篇,起笔多尖锋,但收笔时变为圆收,使全字形成粗细变化,富有节奏感。
此帖前面的几首诗的用笔比较工稳,而后半部分诗的用笔则轻松活泼,错落有致,跌宕起伏。
在结构上,前紧后松,首尾照应,浑然一体。
我们看到,在该作品中,既有“天风海涛之势”,又有“龙跳天门,虎卧凰阁”之态。
其运笔之法正合乎草书的规律,提按起倒,穿插有致,既快捷又不失沉着。
纵观全作,无论是用笔的提按,点画的粗细,线条的刚柔,墨色的浓淡,都表现得恰到好处,既不像怀素狂草那样一味强调运笔速度,而是注重内在节奏和韵律,从而达到“如风雨骤至,迷漫莫辨”的艺术境界,又没有王羲之行书平和简静、舒缓雅逸的气质。
整幅书法无懈可击,正如苏轼在此作跋中所云:“此书兼颜鲁公雄厚和柳吴兴流利二者之长,追维俗子,不识高人。
”可见是一位评论者对苏轼书法的极高评价。
《黄州寒食帖》充分体现了苏轼“点画皆有意”的艺术主张。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赏析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赏析张天弓宋代书法,承继五代,上追唐晋,开创了一代“尚意”新风。
苏轼是“尚意”新风的中坚人物,其行书《黄州寒食诗帖》堪称“尚意”书风的典范,被后世誉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大行书”。
苏轼是北宋晚期的大文豪,诗词文赋书画皆有卓越成就。
经学造诣颇深,对《周易》、《尚书》、《论语》也有专攻。
他的书法位于“宋四家”之首,擅长楷、行、草三体,而以行书成就最高。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一大转折。
他出狱后没几天,元丰三年〔1080年〕大年初一,即拖家带口离开京城,前往黄州(今湖北黄冈)贬所。
“责授”官衔是“黄州团练副使”,是个虚职,实际上为“本州安置”接受监管,相当于软禁。
这一年,苏轼四十五岁。
初到黄州,苏轼一家老小暂居定惠院,后迁城南临皋亭。
只能领到一点俸禄,全家人的吃用主要靠以前的积蓄。
每月初一,他便取出四千五百钱,分成三十份,每份一百五十钱,一串一串的挂在屋梁上。
每天早上用画叉挑下一串,当作一天开销,如有盈余,则放置一大竹筒内存起来,以待不时招待宾客之用。
生活是艰苦的,但他尚能从容应对。
次年春,苏轼即躬耕于城东田亩,自食其力。
他自号“东坡居士”,后世则简称为“苏东坡”。
苏轼谪居黄州四年有余,留下了诸多奇闻逸事,更留下了诸多文学名篇,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
人生仕途的低谷,却成就了文艺创作的高峰。
他的书法创作亦渐近巅峰。
今存草书《梅花诗帖》,是进入黄冈麻城境内的第一件书作,也是他仅存的三件草书刻帖中最精彩的一件。
流传至今的墨迹有行楷《前赤壁赋》,行书《杜甫桤木诗卷》、《人来得书帖》、《获见帖》、《一夜帖》、《覆盆子帖》、《京酒帖》、《啜茶帖》,行草《新岁展庆帖》、《定惠院月夜偶出诗稿》等。
这些作品件件都是苏东坡书迹中的精品,当然最为出类拔萃者就是《寒食帖》。
《寒食帖》又称《黄州寒食诗帖》。
《寒食诗二首》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寒食日。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
佳书河奔更由息挡如既态体真此
作的之放有大..年有..行帖
之神泻,始及通布\<用字相笔
一来渲笔淡小观局中石笔形间致
!之绁墨终的全疏苇压重忽.自
笔于与浓字帖密纸蛤者大全然
,纸心的体,有等蟆如忽篇沉
是卷境墨,由度字>蹲小松着
诗之相趣复缓,,,熊,紧,
文上起.有起不尖也,极欹笔
与.伏以由渐时笔有轻其侧画
书确流行细快透长<者随有粗
法是转书变的出竖树似意致壮
结苏,起粗节疏,梢掠,,丰
合轼如笔的奏朗锐挂燕各浑满
的兴滔写笔,之不蛇.具然,
千到滔洒姿也气可>结姿一字
古而江脱,有
,体
体
12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谢 谢大家!
苏轼书法造诣简介
苏轼,排在宋朝四大书法家的首位,其书厚雄强之势,但用笔有晋人法意,楷中带行, 结字平扁,如石压蟾蜍,变化丰富,个鲜明。其 行书以颜书为底,上朔二王,写得雄秀兼备,古 朴多姿。苏轼的书法,是典型的文人书风,他的 书法,是构建在其广博而精深的文学基础之上的, 苏轼在其论书绝句中写道"退笔如山未足珍,读 书万卷始通神"。其极具个性的书法对后世影响 极大,宋以后,学颜的都学苏字,而写二王的, 也没法绕过苏字
黄州寒食诗帖
黄州寒食诗帖简述
黄州寒食诗帖》,纸本,25 行,共129字,是苏 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 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 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 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 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 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 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 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 “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 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
作者:杨阳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2期
摘要:作为文人书法的代表人物,苏轼自小接受传统儒家教育,在思想上融会贯通,博学而不死学,在文章上大有建树,影响了北宋文坛。
作为一名丈人,书法是其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却不是其在意的地方,他认为书法是丈人的一部分,无意于书。
虽是如此,他却很好地将书法融于综合修养,其修养也直接影响了他的书风。
关键词:《黄州寒食帖》;文人书法;书风;情感
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6-0005-01
一、逆境的洒脱——《黄州寒食帖》其文
《黄州寒食帖》,苏轼撰并书,墨迹素笺本,行书17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45岁的苏轼由于“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
这是苏轼第一次被贬,由大学士被贬黄州,这一落为大落之势。
这样的贬谪,无论是官职的变迁,地方的适应,还是从精神上,对于苏轼都存在太多的反差。
纵观其一生来看,初次被贬是难以接受的。
政治抱负上郁郁不得志,在生活上也是过得非常潦倒。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也是其被贬黄州的第三年,四月寒食节那天,苏轼写下了两首寒食诗,诗中发人生之叹,属于遣兴的诗作。
诗的内容也是被贬的这三年经历,因为种种遭遇,苍凉、惆怅成为了这文中的主调。
在这种心境和环境下,有感而发,让这两首诗意味耐人寻味,不过遗憾的是,因为苏轼这件作品的书名所累,两首诗的内容却少有人问津。
这当中的内容意义深远,是研究苏轼生平重要线索和论证。
诗中天寒连雨,满景荒凉,或许苏轼并没有所说的这么凄惨,或许他别有用意。
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诗文作为一门艺术亦不离其中。
而看其在黄州三年的日子倒也自在,职位虽小但空闲,自清荒地,开垦种植,荷月带锄归,又有爱妾朝云相伴,日日诗书畅言,研究吃食,“东坡肉”即从此出。
可他又为什么如此形容他的处境呢?因为是人生中的第一次被贬,心境上是想不开的。
只是还有一个原因,新党排斥,不想让他太舒坦,所以在诗文方面则一改之前《赤壁赋》的洒脱,多几分伤感忧郁。
这或许是故意写给那些不喜的人听的。
二、理性的率意——《黄州寒食帖》其书
《黄州寒食帖》横34.2厘米,纵18.9厘米,129字大小不一,最大者与最小者对比相差甚远,却依然气息流畅,富于变化跌宕。
全帖展现了苏轼特有的造字处理方法,无意于笔法,点画信手本烦推求,却又使得技法丰富,使后人多为推求。
这种我行我素的书风特点,总让人有太多的敬佩。
如仙人之气,道家无为,意气丰富。
有人评苏轼“多病笔”,却说字虽肥,而展现了“短长肥瘦各有度”的自信,这种自信多得益于他的经历与修养。
“石压蛤蟆”的字形,遇到了宋人尚意的意气洒脱,而使《黄州寒食帖》由此相传。
书法的创作,一般都遵循书法的自然规律,这当中包含文人的载体,情感的变化深入,书法创作的自然元素等。
由缓入急,由平渐急,而至于笔墨酣畅处,则为书法化时,是为高潮也。
从一开始思考这三年的经历让苏轼写下了第一笔,单纯以为凭借一腔抱负而国富民强的心受到了强烈的打击,这个打击来得太意外,最终以迫不得已来接受。
因为有这一情感的升华,在一个寒雨连绵的夜里,写下了这两首诗。
本来只是篇草稿,片纸闲情,都以为会烟消云散,率真之处,可见一斑,相较于《祭侄文稿》而言,则表现出了更多的理性。
诗稿一般只是作为誉抄的对象,而使有大小错落,各种线方向的转变也是无意的,是率意的,可千百年后的今天,再去细细品味其中韵味,多有沧桑的美感,有些地方太多的技巧无法复制。
叹服之间却也不得不佩服,有率真的同时,也会理解出这种率真又有不少的理性。
从重叠的那几个字来看,轻轻一点即表现出了作者的停顿节奏,轻缓有致,错落有间。
再相比《祭侄文稿》而言,因为文体的不同,也注定了作者的情感不同,颜鲁公急愤,更加悲切。
所以在错误处,苏轼则选择了更加理性的右边点点式,属于文人的范畴。
与颜鲁公不同,他的修改方式服务于他的书风和线条的感觉,在行文、结字、用笔及修改的细微之处,共同演绎着宋人尚意的和谐乐章。
《黄州寒食帖》中,苏轼以极具魅力的艺术创造力展现了其过人的长处,正如其所说,“各有度”的处理下,则更加体现了一个艺术家过人的创造力。
因为在艺术的创造中,除去技法之外,能够体现艺术升华的就是对“度”的把握,有了很好的状态和感觉,安排下来的面貌则是和谐平静又耐人寻味,内有乾坤的变化。
所以这样的作品出示人面,苏轼自信地认为“谁敢憎”,独立、自信,这种融于一体的进发是成功的,对艺术的一种无为的创造。
要达到艺术的设计,便需要艺术家的率意。
而苏轼的这种理性中的率意,则是更好地把握一个度,这也是《黄州寒食帖》的独特魅力所在。
欣赏此帖,往往能看见苏轼的内心和经历对其的情感变化,由此引发出来书法创作是直观的,最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