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82,苏轼的《寒食帖》

合集下载

评价一下苏轼的《寒食诗帖》

评价一下苏轼的《寒食诗帖》

苏轼的《寒食诗帖》
苏轼的《寒食诗帖》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以其独特的意境、深刻的感悟和细腻的笔墨而著称。

这部诗帖以寒食节为背景,描述了当时人们对逝去的故人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在诗中,苏轼以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深刻的意境和动人的抒情,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命短暂和人世无常的感慨。

《寒食诗帖》在形式上,通过平淡细腻的文字和对生命的深刻体悟,将人生百态、情感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

苏轼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典故,使得作品在感情和艺术表现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这部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赞誉,而且在后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它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珍贵之作,被后人多次传颂和赞美,显示了苏轼卓越的文学造诣和情感表达能力。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苏轼《黄州寒食诗帖》《黄州寒食诗帖》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一说存台湾私人手中。

无款及年月,实际上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

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

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

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

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难怪黄庭坚为之折腰,叹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

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黄州寒食诗跋》)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寒食帖》

《寒食帖》

苏轼《寒食帖》艺术特色《寒食帖》,全称《黄州寒食诗帖》,纸本、行草书墨迹,十五行共一百廿九字。

作于元丰五年,是苏东坡被贬到黄州做团练付使时所写,全诗为二首。

在情感上,诗中自叙在黄洲三年,生活清苦,每为寒食、清明之雨所苦,但觉萧瑟难受抑郁的心绪.始则慢声细诉娓娓道来,继则放任声腔,或孑然饮泣,或凄然长啸.书法与诗相得益彰,满纸身世颠沛之悲,家国不宁之苍,字字含泪,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通观全帖,由缓起渐快的节奏,也有由大及小的字体,复有由细变粗的笔姿,更有“始淡终浓”的墨趣.以行书起笔写洒脱奔放,笔墨与心境相起伏流转,如滔滔江河泻之于纸卷上,是苏轼兴到而书的神来之笔,是诗文与书法结合的千古佳作之一!在笔法上,丰厚粗壮的点画渊自颜体新法。

笔法善用侧锋较多,从东坡墨迹看,他下笔确实不是下去就立直,同时下笔时手腕离纸较近,笔锋略向左侧斜出,使得《寒食帖》力透纸背,姿态横生。

《寒食帖》的结字相近于汉、北碑,结体取横势,体势宽博质朴,横平竖直,包围结构较为方整伸展。

另外,苏字最显著的特征是结构的参差变化,或左重右轻或右重左轻;有的上密下疏,有的上疏下密。

在大智若愚、诙谐的风格中流露出天真。

此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

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

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

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

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在章法上,行笔恣意自然,不拘一格,全凭其情,亦如天成。

“情牵笔走,恣意而行”,充分体现了效法、知法、驭法、变法的苏东坡书法作品的书法要领,点、横、撇、捺不仅保留了“苏体楷书”的基本形态,而且富于变化,频生意趣整幅《黄州寒食帖》字距紧密,行间有疏有密,间有倚斜。

字的线条运动节奏和行距间变化的节奏,相互融合,相互映衬,或抑或扬、或顿或奔、或张或弛,或流畅、或艰涩、或凝重、或箫疏。

赏析苏轼《寒食诗帖》

赏析苏轼《寒食诗帖》

赏析苏轼《寒食诗帖》《黄州寒食诗帖》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一说存台湾私人手中。

无款及年月,实际上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

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

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

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

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难怪黄庭坚为之折腰,叹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

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黄州寒食诗跋》)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诗品其诗,苍劲沉郁,饱含着生活凄苦,心境悲凉的感伤,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论其书,笔酣墨饱,神充气足,恣肆跌宕,飞扬飘洒,巧妙地将诗情、画意、书境三者融为一体,毕现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的精髓。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

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元丰五年的寒食节,苏轼因为写诗讥讽皇帝,结果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神宗不久之后驾崩,太子赵煦即位,就是宋哲宗,他大赦天下。

苏轼也因为自己的一点功劳,得以从轻发落,降职为“登州(今山东蓬莱)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

这就是“苏轼被贬黄州,又迁汝州,再贬儋州”的故事。

苏轼在黄州居住了四年,创作了大量的诗文,《黄州寒食帖》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写。

一是把寒食节当成一次新的起点。

我们可以说,寒食节对于苏轼来说,具有新的含义。

首先,寒食节是扫墓祭奠死者的日子;其次,寒食节又是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的开始,新旧更替、时光变换,所以寒食节对于苏轼来说,是重要的节日,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二是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在寒食节前夕,苏轼独坐沉思,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想到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和妹妹苏小妹,心中有无限的感慨。

因为官职低微,被贬后的苏轼在寒食节的这一天,既不能回家为亡父和亡兄扫墓,也不能与亲人见面。

因此,只[gPARAGRAPH3]在房中点上香烛,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这个日子,让苏轼想起许多往事,心中满是悲凉。

诗人悲伤的是“失意”,忧虑的是“亲情”,欣喜的是“团聚”,他用各种词汇描绘了全家人团圆的景象:全家人吃着祭祀的饭食,合家老少都快乐欢欣;酒席上,不仅有美味佳肴,还有香甜的米酒。

这些内容,无疑加深了全家人相聚的欢乐,促进了血脉的融合。

而且在诗人看来,“天伦欢聚”是极为难得的机会。

苏轼在寒食节上被贬谪到了黄州,远离家乡,自然倍感凄凉,但他没有消沉。

正如他自己所言,他已经到了“把糟粕去,取精华留”的阶段。

他尽力地追求古代圣贤的理想境界。

他要把自己修养成“一颗平常心”。

于是,他并没有怨恨朝廷,反而是积极改造自己,改善自己的处境。

他还特别强调这样做对家人的益处:自己的清高自洁对亲人有利,如果自己贪恋钱财,奢侈无度,便会危害家人。

苏轼通过“寒食”表现了旷达超脱的胸襟。

黄州寒食帖名词解释

黄州寒食帖名词解释

黄州寒食帖名词解释《黄州寒食帖》,全名《黄州寒食诗帖》,又称《黄州寒食帖》、《黄冈寒食帖》。

是苏东坡行书代表作品之一。

此卷书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2)三月。

是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在黄州生活了四年多,虽处困境,但仍关心民间疾苦,体恤黎民百姓。

他在寒食节这天,出门游玩,看到春光明媚、花团锦簇,想起以前曾在这里和朋友欢度佳节,不禁触景伤情,感慨万千,便提笔写下了这幅脍炙人口的名作。

通过对该诗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可加深学生对书法史上浪漫主义风格及其创作方法与审美价值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理解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寒食帖】唐代张旭书写的一篇诗文;墨迹素笺本,纵24.2厘米横129.6厘米。

《宣和书谱》著录《十七帖》,共十卷,其中《寒食帖》亦称《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冈寒食诗帖》。

《寒食帖》与现藏故宫博物院的《祭侄稿》为姊妹篇,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杰作,也是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又一行书力作,其笔势圆劲奔放,雄健洒脱,一气呵成,与《祭侄稿》如出一辙。

《寒食帖》用笔精到,结字险绝,章法茂密,行距宽疏,形式独特,实为旷世珍品。

《寒食帖》为行草书,墨迹素笺本,纵二十九点五厘米,横七百零八点二厘米,共二十五行,七百二十四字。

释文:苏轼在《王氏报本庵记》中说:“余尝观公主笔势,必极重而后轻,极轻而后重;观其枯木竹石,皆悬崖峭壁;观其落笔结字,横斜有象,低昂有态;至于引笔近纸,急捉怒张,又有意外之趣。

东坡论书,谓必如此,然后为得。

此语余常不信,以为太似媚世,今视其书,乃信东坡所言不妄耳。

”由于苏轼的影响,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频、祝允明、文征明等均以学《寒食帖》为荣。

《寒食帖》是苏轼的代表作,充分展示了他的书法才华。

它与《祭侄稿》一样,同属于苏轼行书的代表作品。

从用笔来看,起笔藏头护尾,藏锋逆入;转笔处回锋藏颖;行笔缓慢中见沉着;收笔以画作结,斩钉截铁。

从结构来看,字体长扁,正侧相参,变化多姿。

苏轼《寒食帖》鉴赏

苏轼《寒食帖》鉴赏

苏轼《寒食帖》鉴赏《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

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四十五岁,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第三年四月,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作此两首寒食诗。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

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

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由感而出的。

通篇书法跌宕起伏,气势恢宏,一气呵成随意而写而无刻意为之。

《寒食帖》中帖字以手卷形式写出,字体扁而阔,点画相当凝重,横斜向上倾,以方笔侧锋变化为之,竖分垂露、悬针两种,垂直凝霜,如珠圆玉润,悬针如锥画沙,劲挺峭拔,撇笔雄厚简直,捺画不事张扬,作篆法秃锋,含蓄蕴藉。

用笔以侧为主,姿媚秀出,伸缩有节。

开篇气势夺人,跌宕多变,以每次的悬针画为一个小节,这种方式与王羲之字不同,也异于颜真卿字,成为苏轼自己的特点。

第二首字体变大,运笔加快,势如破竹,更加的酣畅淋漓,似乎作者要把郁积在心中情感如火山爆发一般的发泄出来。

整幅帖中字迹圆润婉畅,以意为先导,率性而为却又不失章法,洒脱奔放,随作者的心情跌宕起伏,每一笔每一画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表露。

全帖前缓慢后激变,帖书也由小变大,有起有伏,汪洋恣肆,仿佛每个字都具有灵性,使整幅作品都具有神韵一般。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黄庭坚在《黄州寒食诗跋》中提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

此书兼颜鲁公(真卿)、杨少师(凝式)、李西台(建中)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南宋初年,张浩的侄孙张演在另纸题跋中说:“老仙(指苏轼)文笔高妙,灿若霄汉,云霞之丽,山各(指黄庭坚)又发扬蹈历之,可谓绝代之珍矣”。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赏析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赏析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赏析《黄州寒食诗帖》是宋代著名书法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诬“谤讪朝廷”罪名贬谪到黄州时所书的五言诗作,是苏轼书法的代表作,非常典型地代表了“宋人尚意”的时代特色。

全帖共两首,凡17行,共129字,后有黄庭坚大行书跋,明董其昌小行书跋,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苏轼(公元103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号称“三苏”。

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

与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轼平生酷爱写字,“幼而好书,老而不倦”,自评“行草尤工”。

苏轼一生,因为一肚皮不合时宜,屡遭贬谪,天涯海角,辗转奔波,但他为人豁达、豪逸,常奋笔疾书,以抒发心志和寄托情怀。

他把书法看成是“静中自是一乐事”,“聊寓其心,忘忧晚岁”的一种精神调剂。

当时他以杰出的诗人、书法家出名,随时有人登门求字,他习惯于随时挥洒,随手赠人,不计工拙,淡然处之。

苏轼对书法有着精辟、独到的见解,其书法美学思想,散见于其诗文和词中。

最核心的观点,就是强调天然,强调字外功夫,把“意”摆在首位。

他说:“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

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次子由论书》)“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石苞舒醉墨堂》),并谦虚又不无自信地说:“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其代表作《黄州寒念诗》就是在一种平淡无求的心态下,漫不经心随手抄录这两首诗而产生的千古名作。

苏轼才华横溢,志存高远,诗词、书画、文章冠绝当时。

但在忧患的宋朝一再碰壁,被诬贬到黄州。

到了第四个年头,黄州的春天,老是下雨,一下就是两个多月,而且雨势不减。

使得苦雨萧瑟,海棠花谢,“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茶,破灶烧湿柴。

”凄风苦雨,孤寂失意,使这位才华盖世的艺术家触景生情,百感交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黄州寒食诗两首,并用他那一手精妙绝伦的书法抄录下来,来表达他无可奈何,又鼓荡难抑的郁勃之气。

黄州寒食帖名词解释

黄州寒食帖名词解释

黄州寒食帖名词解释《黄州寒食帖》是唐代书法家苏轼于元丰五年( 1082年)四月十九日( 4月29日)在黄州时所写的一封书信,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作品通篇书法气息平和简静,如同将至未至的节气一样,充满着春天来临前的气象。

细察全帖,起笔、运笔,收笔,顿挫有致,笔势委婉含蓄,既不激越,又不呆滞,提按顿挫,曲尽其妙。

虽字字独立,但却能顾盼呼应,前后关照,通篇浑然一体,打成一片。

通过分析得知,《黄州寒食帖》可归纳为以下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李清照。

宋高宗建炎三年( 1129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东京,徽、钦二帝被俘,高宗赵构南渡长江,临时以建康为都城。

由于李清照是济南章丘人,且“元祐党籍”的碑文中就有她父亲李格非的名字,又由于苏轼当时与李格非的妹妹有婚姻之约,因此她把《黄州寒食帖》带到了黄州。

李清照的《黄州寒食帖》大约就是在此期间写的。

《黄州寒食帖》为苏轼行书七言诗帖。

全篇文字共13行,计140字。

从内容上看,此帖可分为两部分:前半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过三年。

在这极度的悲愤郁闷中,苏轼尝试着用书法散心,借以调节精神。

他自己说:“余披玩数(duo)日,初以为足下无一点尘土之气,及再观之,但觉烟润郁积,略有微茫之意,似乎欲绝,而实不欲绝。

绝,则无意态;不绝,又觉躁人神气,岂复有丰姿媚态耶?”正是在这种心境下,他偶然兴发,便写下了《黄州寒食诗帖》。

从笔法上看,前面十行,起收笔较重,中间四行,起收笔较轻。

其运笔的特点是:起笔藏锋,逆入回收;中间行笔,运转灵活;收笔出锋,显得沉着痛快。

再加上文字用笔的提按、使转、顿挫,更增加了线条的内在韵律美。

正如黄庭坚评价:“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从结体上看,此帖无复杂的偏旁部首,也无大的造型变化,但字与字之间的错落穿插,却使它具有一种天然的情趣和情调。

观赏全篇,就如欣赏一幅表现晚春景色的小品画。

书法赏评家们在欣赏此帖时所获得的审美享受是多方面的。

苏东坡的寒食诗帖

苏东坡的寒食诗帖

苏东坡的寒食诗帖
苏东坡(苏轼)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文学评论家和艺术家,他的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关于苏东坡的寒食诗帖,通常指的是他在北宋时期写的《寒食帖》。

苏东坡的《寒食帖》是一篇以寒食节为题材的散文,通过抒发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岁月匆匆的深刻领悟。

以下是《寒食帖》的一些片段:
"寒食北风起,园中桃李发。

桃花飞翠云,李子坠红霞。

绿酒新熟醒,红楼夜半斜。

酒醒何处无,路入高秋车。

朝阳来照楼,明镜照长衣。

悠悠百年死,百年已千回。

成蹊肠断绝,销魂胜槛归。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目极千里烟波外,事无万重人莫论。

百年苦易缠,千事梦争渡。

"
这篇《寒食帖》以豪放清新的笔墨,表达了苏东坡对生命短促、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亲情、友情、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些文字表达了苏东坡对人生的豁达态度,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寒食帖故事

寒食帖故事

《寒食帖》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寒食节,因景触情而创作的一组诗,包括两首诗。

第一首诗描述了他在黄州的困境和孤独,第二首诗则表达了他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自身境况的悲哀。

这些诗篇反映了苏轼在人生低谷时的情感和思想状态。

《寒食帖》单字局部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寒食节所写,原本是苏轼带有自嘲意味的一段话,结果被新党所利用,诬陷其“讽刺新政”。

宋神宗大怒,下令逮捕苏轼,押送至汴京,关押在御史台。

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的残酷和世态炎凉,也展示了苏轼作为一位伟大文人的才华和情感世界。

从苏轼的寒食帖看出的人生哲理

从苏轼的寒食帖看出的人生哲理

从苏轼的寒食帖看出的人生哲理
《寒食帖》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作的二首五言诗。

从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以下一些人生哲理:
1. 苦难与坚韧:苏轼在诗中描述了自己的困境和穷苦之状,但同时也表达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告诉我们,即使面临困难和挫折,我们也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坚韧不拔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2. 自我调适:诗中提到苏轼被贬黄州后,生活困苦,但他能够调适自己的心态,欣赏自然之美,找到内心的宁静。

这表明在面对人生的起伏时,我们需要学会自我调适,保持内心的
平衡。

3. 珍惜当下: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把握时光,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4. 乐观豁达:尽管苏轼在诗中描述了自己的困苦,但他的笔触依然流露出一种乐观豁达的情绪。

这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挑战。

总的来说,《寒食帖》展示了苏轼在困境中坚韧不拔、自我调适、珍惜当下以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这些哲理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苏东坡《寒食帖》赏析。

苏东坡《寒食帖》赏析。

苏东坡《寒⾷帖》赏析。

夸夸说 2019-04-12 20:23:37他是⽂豪中的⼤吃货,能⼀⼝⽓吃下300颗荔枝!他是⽂豪中的发明家,听说为了研制⼀种墨,不⼩⼼把⾃⼰家房⼦给烧了!他就是:苏轼苏轼像(赵孟頫画)苏轼,北宋书法四⼤家之⾸,他可算是整个宋朝写字最厉害的⼀个⼈,可是,字怎么会写的这么“丑”呢?▼苏轼就说了,我这个字很特殊啊,颜真卿那个叫颜体,柳公权的叫柳体,我这个字呢,叫⽯压蛤蟆体!苏轼是善于调侃嘲弄⾃⼰的,⼈⼈都在炫耀⾃⼰书法俊美的时候,他确说⾃⼰的书法是“⽯压蛤蟆体”,是被⽯头压死的癞蛤蟆的风格。

▼《寒⾷帖》据说是苏轼唯⼀存世的书法作品,世⼈给予了它“天下第三⾏书”的美誉,其实是未经修饰的“草稿”。

⾏书与楷书不同,⾏书追求当下的随性与意外,把不受可以控制的情感流露作为重点,让书法线条随⼼情变化⾃由发展。

《寒⾷帖》《寒⾷帖》是苏轼在⼈⽣最落寞的时候写的。

45岁这⼀年,苏轼仕途不顺,被贬到了湖北黄州,⽣活⾮常窘迫,每天开荒种地,⾃耕⾃⾷,⽆⽐寂寞。

⽽不久前陪伴⾃⼰从⼩到⼤的乳娘也突然过世。

这是谪居第三年的⼀个寒⾷节,阴⾬绵绵,看见窗外的乌鸦吊着值钱飞过,苏轼⼼中那个悲凉...于是,就写了这⾸诗▼⾃我来黄州,已过三寒⾷。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我来黄州,已经过了三个寒⾷节了,年年都惋惜这春天都要过去了,但春天不容惋惜,春天还是⼀样逝去。

你看他叠字“年”,最后⽤⼀个点来表⽰,因为是⼿稿,苏轼也很随性,⼀个点就带过去了。

就像⼀个⾳符,像咱们看印刷字的时候,绝对看不到的韵律节奏。

今年⼜苦⾬,两⽉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雪。

今年的⾬特别多,让⼈愁苦,像是秋天⼀样萧瑟寒寥。

卧病的诗⼈,看故乡的海棠,从繁花盛开到萎谢凋零,红如胭脂⽩如雪的花瓣,⼀⼀坠落污泥。

“卧”“闻”⼆字,正是“⽯压蛤蟆”,扁平,难堪,破烂,这或许正是他亲⾝经验到的⼈⽣,正是他要讲述的⼈⽣。

“卧闻”苏轼的⽂章写得⼀等⼀的好,20岁就声震朝野,连皇帝看了都说这是稀世奇才!这个稀世奇才也不会收敛⾃⼰。

苏轼《寒食帖》原文和译文

苏轼《寒食帖》原文和译文

苏轼《寒食帖》原文和译文一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少年子,病起须已白。

” 二曰:“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译文自从我来到黄州,已经度过三次寒食节了。

每年都惋惜着春天残落,却无奈春光离去并不需要人的悼惜。

今年的春雨绵绵不绝,接连两个月如同秋天萧瑟的春寒,天气令人郁闷。

在愁卧中听说海棠花谢了,雨后凋落的花瓣在污泥上显得残红狼藉。

美丽的花经过雨水摧残凋谢,就像是被有力者在半夜背负而去,叫人无力可施。

这和患病的少年,病后起来头发已经衰白又有何异呢? 春天江水高涨将要浸入门内,雨势袭来没有停止的迹象小屋子像一叶渔舟,飘流在苍茫烟水中厨房里空荡荡的,只好煮些蔬菜,在破灶里用湿芦苇烧着,本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时候,看见乌鸦衔着纸钱,才想到今天是寒食节想回去报效朝廷,无奈国君门深九重,可望而不可及;想回故乡,但是祖坟却远隔万里本来也想学阮籍作途穷之哭,但心却如死灰不能复燃。

苏轼简介: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

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

他的书法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

他讲自己书法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

”他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

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进行书法艺术创造,在书法艺术创造中去丰富和发展传统技法,不是简单机械的去模古。

苏轼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风格。

苏轼黄州寒食帖的故事

苏轼黄州寒食帖的故事

苏轼黄州寒食帖的故事
苏轼黄州寒食帖的故事
苏轼是一位文人,他出生于唐末五代黄州(今湖北宜昌县),元和十三年(1086年),家中发生了一场贫穷的寒食。

那一天,家里只有枣核等几样贫贱的食物,没有任何余粮可以吃,一家人除了依靠这些东西外,没有更多的食物可以吃。

苏轼当时在家,他看到家人饿肚子,情急之下,只好拿出了晚上捡到的一撮井草,欣慰地把它们分给每个人。

然而,这一点原本微不足道的慰藉,在苏轼心中却久留不去。

五月十五日,苏轼准备下笔写下自己对于家人困境的不满情绪,便用写字的随意笔法写下了著名的《黄州寒食帖》:“九月,桃花还未雨,枣丫香如烟。

家穷计绝,今日蚁脐悬;黄州春尽,江山春难面!”有人说,苏轼讽刺了社会的不平等,批判了贫穷落后的现实。

苏轼的《黄州寒食帖》令许多人感动,这也使苏轼成为这个时代最著名的文人之一。

他的作品代表了当代文化的精神,取得了历史文化的永恒性。

不仅如此,这篇文章也让许多人意识到,在无助中担负起生活责任是不容易的,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做艰难的事,以求更好的生活。

苏轼行书《寒食帖》高清完整版

苏轼行书《寒食帖》高清完整版

苏轼⾏书《寒⾷帖》⾼清完整版《寒⾷帖》⼜名《黄州寒⾷诗帖》或《黄州寒⾷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纵18.9厘⽶,⾏书⼗七⾏,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那时苏轼因宋朝最⼤的⽂字狱,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节作了⼆⾸五⾔诗:“⾃我来黄州,已过三寒⾷。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苦⾬,两⽉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

”;“春江欲⼊户,⾬势来不已。

⼩屋如渔⾈,蒙蒙⽔云⾥。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此帖是苏轼⾏书的代表作。

这是⼀⾸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节所发的⼈⽣之叹。

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情。

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情和境况下,有感⽽出的。

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势奔放,⽽⽆荒率之笔。

《寒⾷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被称为“天下第三⾏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苏轼《寒⾷帖》⾼清完整版请将⼿机打横观看,⾼清图加载较慢,请耐⼼等候释⽂:⾃我来黄州,已过三寒⾷,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苦⾬,两⽉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雪。

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

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

春江欲⼊户,⾬势来不已。

⼩屋如渔⾈,蒙蒙⽔云⾥。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译⽂诠释:⾃从我来到黄州,已经度过三次寒⾷节了。

每年都惋惜着春天残落,却⽆奈春光离去并不需要⼈的悼惜。

今年的春⾬绵绵不绝,接连两个⽉如同秋天萧瑟的春寒,天⽓令⼈郁闷。

在愁卧中听说海棠花谢了,⾬后凋落的花瓣在污泥上显得残红狼藉。

美丽的花经过⾬⽔摧残凋谢,就像是被有⼒者在半夜背负⽽去,叫⼈⽆⼒可施。

这和患病的少年,病后起来头发已经衰⽩⼜有何异呢?春天江⽔⾼涨将要浸⼊门内,⾬势袭来没有停⽌的迹象,⼩屋⼦像⼀叶渔⾈,飘流在苍茫烟⽔中,厨房⾥空荡荡的,只好煮些蔬菜,在破灶⾥⽤湿芦苇烧着,本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时候,看见乌鸦衔着纸钱,才想到今天是寒⾷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建中国-开启建筑+互联网+文化的新纪元!公元1082,苏轼的《寒食帖》苏东坡买来了一头牛,还有锄头、水桶、镰刀之类的农具,那是一个农民的笔墨纸砚,收纳着他的时光与命运。

劳作时,苏东坡头戴竹笠,在田间挥汗。

第一年种下的麦子在时光中发育,不断抬高他的视线,让他对未来的每一天都怀有乐观的想象。

孔孟老庄、四书五经,此时都没了用场。

他日复一日地观赏着眼前的天然大书,对它在每个瞬间里的细微变化深感痴迷。

人生如蚁,他不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是天天要为五斗米折腰。

一公元1082年,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三”的《寒食帖》,在黄州,等着苏轼书写。

“天下行书第一”,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写于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

四百年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颜真卿写下“天下行书第二”——《祭侄文稿》。

在我看来,被称作“天下行书第二”的,应该是李白《上阳台帖》。

当然,这只是出于个人偏好。

艺术没有第一名,《兰亭集序》的榜首位置,想必与唐太宗李世民的推崇有关,但假如它永远第一,后来的艺术史就没有价值了,后来的艺术家就都可以洗洗睡了。

当然我们也不必那么较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第一。

无论怎样,《寒食帖》,这“天下行书第三”,要等到《祭侄文稿》三百多年之后,才在苏轼的笔下,恣性挥洒。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稿已失,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是唐代虞世南、褚遂良的临本和冯承素的摹本,台北故宫博物院亦藏有褚遂良临绢本和定武本。

颜真卿《祭侄文稿》和苏轼《寒食帖》,则都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祭侄文稿》和《寒食帖》之间,有五代杨凝式,以超逸的书美境界获得了显著的历史地位;有梅妻鹤子的林逋,书法如秋水明月,干净透澈,一尘不染;有范仲淹,“落笔痛快沉着”。

他们的作品,故宫博物院都有收存。

其中范仲淹的楷书《道服赞》,笔法瘦硬方正,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先生说它“行笔瘦劲,风骨峭拔如其人”,《远行帖》和《边事帖》,一律粉花笺本,亦在清劲中见法度,一如他的人格,“庄严清澈,信如其品”。

但宋代书法的真正代表,却是“苏黄米蔡”。

苏轼《寒食帖》,则被认为是宋人美学的最佳范例。

这幅字,是在一个原本与苏轼毫无干系的地方——黄州完成的。

也是在这一年,苏轼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这字,这词,这文,无不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不朽经典。

将近一千年后,我在书房里临写《寒食帖》,心里想着,公元1082年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年份;在这一年,苏轼的生命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二11世纪,那个慷慨收留了苏轼的黄州,实际上还是一片萧索之地。

这座位于大江之湄的小城,距武汉市仅需一个小时车程,如今早已是满眼繁华,而在当时,却十分寥落荒凉。

苏轼在儿子苏迈的陪伴下,一路风尘、踉踉跄跄地到了黄州——一个原本与他八竿子打不着的荒僻之地。

那时的他,一身鲜血,遍体鳞伤。

乌台诗狱,让他领教了那个朝代的黑暗。

所幸,他没有被推上断头台。

黄州虽远,毕竟给了他一个喘息的机会,让他慢慢适应眼前的黑暗。

他的入狱,固然是小人们精诚合作的结果,但不能说与他自己没有干系。

那时的他,年轻气盛,对劣行从不妥协,在他的心里,一切都是黑白分明,但对于对方,他无可奈何,自己,却落了一堆把柄,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他喜欢写诗,喜欢在诗里发牢骚,他不懂“墙里秋千墙外道”的道理,说到底,是他的生命没有成熟。

那成熟不是圆滑,而是接纳。

黑暗与苦难,不是在旦夕之间可以扫除的,在消失之前,他要接纳它们,承认它们的存在,甚至学会与它们共处。

那段时间,苏轼开始整理自己复杂的心绪。

蒋勋说:“这段时间是苏轼最难过、最辛苦、最悲剧的时候,同时也是他生命最领悟、最超越、最升华的时候。

”人是有适应性的,他开始适应,而且必须适应这里的生活。

从苏轼写给王庆源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黄州最初的行迹: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

客至,多辞以不在,往来书疏如山,不复答也。

此味甚佳,生来未曾有此适。

在给毕仲举的信中,又说:黄州滨江带山,既适耳目之好,而生事百须,亦不难致,早寝晚起,又不知所谓祸福安在哉?到了黄州,苏轼父子一时无处落脚,只好在一处寺院里暂居。

那座寺院,叫定惠院,坐落在城中,东行五十步就是城墙的东门,虽几度兴废,但至今仍在。

院中有花木修竹,园池风景,一切都宛如苏轼诗中所言。

只是增加了后世仰慕者的题字匾额,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是晚清名臣林则徐写下的一副对联:岭海答传书,七百年佛地因缘,不仅高楼邻白傅;岷峨回远梦,四千里仙踪游戏,尚留名刹配黄州。

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抬眼,见杂花满山,竟有海棠一株。

海棠是苏轼故乡的名贵花卉,别地向无此花,像黄州这样偏远之地,没有人知道它的名贵。

看见那株海棠,苏轼突然生出一种奇幻的感觉。

他抬首望天,心想一定是天上的鸿鹄把花种带到了黄州。

那株茂盛而孤独的繁华,让他瞬间看到了自己。

他惨然一笑,吟出一首诗:江城地瘴蕃草木,唯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致,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当年唐玄宗李隆基在沉香亭召见杨贵妃,贵妃宿醉未醒,玄宗见她“朱唇酒晕”,笑曰:“岂是妃子醉耶?真海棠睡未足耳。

”唐玄宗以人比花,苏轼则是以花自寓了。

初到黄州的日子里,他没事就抄写这首诗,不知不觉之间,竟然抄写了几十本。

独自走路,在这无人问候的小城,没有朋友,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只有一株远远的花树,与他相依为伴。

这个仓皇疲惫的旅者,愿意像杨贵妃那样,宿醉不醒。

竹叶在定惠院绵密的风声中晃动着,苏轼沉沉地睡去,像他诗里写的:畏蛇不下榻,睡足吾无求。

醒来时,窗外依旧是绵密的风声,还夹杂着竹子的清香。

于是他觉得,这巢穴虽小,却是那样地温暖。

萧萧的风声中,他再次睡去,“昏昏觉还卧,辗转无由足”,但没有做梦。

即使做梦,也不会梦到朝廷上的岁月,那岁月已经太远,已被他甩在身后,丢在千里外的皇城中。

但有时也有梦。

他会梦见故人,梦见自己的父亲、弟弟,梦见司马光、张方平,甚至梦见王安石。

这让他在梦醒时分感到一种彻骨的孤寂。

这里远离朝阙,朋友都远在他乡,找不出一个可以交谈的人,连敌人都没有。

寂寞中的孤独者,是他此时唯一确定的身份。

在定惠院寓居,他写下一首《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他会在万籁俱寂时刻,漫步于修竹古木之间,谛听风声雨声虫鸣声,也有时去江边,捡上一堆石子,独自在江面上打水漂。

还有时,他干脆跑到田间、水畔、山野、集市,追着农民、渔父、樵夫、商贩谈天说笑,偶尔碰上不善言辞的人,无话可说,他就央告人家给他讲个鬼故事,那人或许还要推辞,摇头说:“没有鬼故事。

”苏轼则说:“瞎编一个也行!”话落处,扬起一片笑声。

三花开花落,风月无边,可以抚慰脑子,却不能安抚肚子。

苏轼的俸禄,此时已微薄得可怜。

身为谪放官员,朝廷只提供一点微薄的实物配给,正常的俸禄都停止了。

而苏轼虽然为官已二十多年,但如他自己所说,“俸入所得,随手辄尽”,是名副其实的“月光族”,并无多少积蓄。

按照黄州当时的物价水平,一斗米大约二十文钱,一匹绢大约一千二百文钱,再加上各种杂七杂八的花销,一个月下来也得四千多文钱。

对于苏轼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更何况,他的家眷也来到黄州相聚,全家团圆的兴奋过后,一个无比残酷的现实横在他们面前:这么多张嘴,拿什么糊口?为了把日子过下去,苏轼决定实行计划经济:月初,他拿出四千五百钱分作三十份,一份份地悬挂在房梁上。

每天早晨,他用叉子挑一份下来,然后藏起叉子,即便一百五十钱不够用,也不再取。

一旦有节余,便放进一只竹筒。

等到竹筒里的钱足够多时,他就邀约朋友,或是和夫人王闰之以及侍妾王朝云沽酒共饮。

即使维持着这种最低标准的生活,苏轼带到黄州的钱款,大概也只能支撑一年。

一年以后该怎么办?妻子忧心忡忡,朋友也跟着着急,只有苏轼淡定如常,说:“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意思是,等钱用光了再作筹划,正所谓水到渠成,无须提前发愁,更不需要提前预支烦恼。

等到第二年,家中的银子即将用尽的时候,生计的问题真的有了解决的办法。

那时,已经是春暖时节,山谷里的杜鹃花一簇一簇开得耀眼,苏轼穿着单薄的春衫,一眼看见了黄州城东那片荒芜的坡地。

马梦得最先发现了那片荒芜的山坡。

他是苏轼在汴京时最好的朋友之一,曾在太学里做官,只因苏轼在他书斋的墙壁上题了一首杜甫的诗《秋雨叹》,受到围攻,一气之下他辞了官,铁心追随苏轼。

苏轼到黄州,他也千里迢迢赶来,与苏轼同甘共苦。

马梦得向官府请领了这块地,苏轼从此像鲁滨逊一样,开始荒野求生。

那是一片被荒置的野地,大约百余步长短,很久以前,这里曾经做过营地。

几十年后,曾经拜相(参知政事)的南宋诗人范成大来黄州拜谒东坡,后来在《吴船录》里,他描述了东坡的景象:郡东山垄重复,中有平地,四向皆有小冈环之。

那片被荒弃的土地,苏轼却对它一见倾心,就像一个饥饿的人,不会对食物太过挑剔。

这本是一块无名高地,因为它位于城东,让苏轼想起他心仪的诗人白居易当年贬谪到忠州做刺史时,也居住在城东,写了《东坡种花二首》,还写了一首《步东坡》,所以,苏轼干脆把这块地,称为“东坡”。

他也从此自称“东坡居士”。

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里大名鼎鼎的苏轼,此时才算正式出场。

四苏东坡不会忘记那一年——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他在那块名叫东坡的土地上开始尝试做一个农民。

苏东坡开始农业生产的第一个动作,应该是“煽风点火”,因为那些枯草,枝枝柯柯,弯弯曲曲,缠绕在土地上,拒绝着庄稼生长,苏东坡觉得既刺手,又棘手。

于是,苏东坡在荒原上点了一把火。

今天我们想象他当时呼喊与奔跑的样子,内心都会感到畅快。

因为他不只烧去了地上的杂草,也烧去了他心里的杂草。

自那一刻起,他不再患得患失,而是开始务实地面对自己生命中的所有困顿,他懂得了自己无论站立在哪里,都应当从脚下的土壤中汲取营养。

火在荒原上燃起来,像有一支画笔,涂改了大地上的景物。

大火将尽时,露出来的不仅是满目瓦砾,竟然还有一口暗井。

那是来自上天的犒赏,帮助他解决了灌溉的问题。

这让苏东坡大喜过望,说:“一饱未敢期,瓢饮已可必!”那意思是,吃饱肚子还是奢望,但是至少,不必为水源发愁了。

苏东坡买来了一头牛,还有锄头、水桶、镰刀之类的农具,那是一个农民的笔墨纸砚,收纳着他的时光与命运。

劳作时,苏东坡头戴竹笠,在田间挥汗。

第一年种下的麦子在时光中发育,不断抬高他的视线,让他对未来的每一天都怀有乐观的想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