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发开的意见和建议

合集下载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海水淡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海水淡化已成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尽管我国在海水淡化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瓶颈和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瓶颈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瓶颈分析1. 技术瓶颈目前,我国海水淡化技术主要集中在热水法海水淡化和膜法海水淡化两大方向。

尽管在技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海水淡化技术方面仍然存在差距。

特别是在高效能耗、设备寿命、膜材料和膜污染等方面,我国海水淡化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瓶颈。

2. 成本瓶颈海水淡化的成本一直是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由于海水淡化设备的投资、运行和维护成本较高,导致海水淡化水的生产成本较高,难以与传统自然水资源相竞争。

海水淡化设备的能耗也是造成成本瓶颈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市场瓶颈尽管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市场需求和市场规模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瓶颈。

由于我国淡水资源短缺严重,海水淡化水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但由于成本问题,海水淡化水在市场上的销售受到一定的制约,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4. 政策瓶颈我国在海水淡化领域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尚不够完善,导致企业在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政策上的一些不确定性和障碍。

政府对于海水淡化产业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小,也制约了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针对海水淡化技术方面存在的瓶颈,应加大科研投入,提升海水淡化技术水平。

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引导企业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合作和交流,提升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的创新能力。

在成本瓶颈方面,应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提高设备的能效,减少运行成本。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降低设备制造成本,降低海水淡化水的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针对市场瓶颈,应加大对海水淡化水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社会对海水淡化水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海水淡化及海水与苦咸水利用发展建议

海水淡化及海水与苦咸水利用发展建议

海水淡化及海水与苦咸水利用发展建议
一、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技术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综合利用等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大地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因为它是解决当今水和其他资源匮乏的重要手段之一.水是地球上不可替代的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的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同时也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水资源匮乏正日益影响着全球的社会和经济持续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甚至导致国家和地区间的冲突.
二、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特别是在沿海地区表现更为突出,这里是我国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水和其他资源的日趋紧缺,近海环境质量的退化等严峻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海防的安全.向占全球水总储量96.5%的海水要水,要其他资源,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技术,是解决沿海地区资源短缺、促进沿海经济和社会繁荣的重要措施.同样,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匮乏问题也十分严重,成为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海水淡化技术对解决这一难题也大有作为.。

对我国海水淡化市场的建设性建议

对我国海水淡化市场的建设性建议

水工业市场 2011年第2期 31
日产水量达180-200万吨的海水 淡化装置规模,按平均投资6000 元/立方米计算,需投资约108- 120余亿元。
一、国内大型工业及生活海 水淡化项目简介
由于海水淡化产业大规模 的资金投入,中国海水淡化市场 将迎来新一轮的市场份额配比, 但是针对大规模项目需要几亿 甚至几十亿的资金投入,极大挑
战国内企业的现金链。与国际公 司及政府合作的方式在海水淡化 市场上层出不穷,其中有BOT、 EPC、PPP等模式,杭州水处理 中心与唐山曹妃甸阿科凌海水 淡化有限公司合作的模式为EPC (EPC是交钥匙工程[设计+采购 +施工+调试]),这是迄今最大 的由国内承包商总承包的海水淡 化项目。
(1) 统筹规划和指导我国海 水淡化产业的发展;
(2) 参照国家公益性水利工 程建设给予投资和贷款等优惠政 策;
(3) 参照国家对城镇自来水 供应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并给 予电价和水价补助;
(4) 对海水淡化技术生产成 套装备的企业给予减免税等;
(5)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
高技术水平,降低投资和运行费 用;
30 水工业市场 2011年第2期
业的培育和健康发展。 (3) 加强定向招商,鼓励民
间资金和创业风险投资参与项目 建设。引入海外资本,实现国内 项目国际化。发展BOT、EPC等 合作模式,为投资方提供投资平 台,同时也为承建方创造机会, 使海水淡化产业尽快发展壮大。
2、市场监管 随着海水淡化产业的大发 展,政府应加大统筹协调力度, 完善制度和标准,加强市场监 管,促进该产业健康、有序、快 速的发展。一是成立专门机构, 具体负责监管指导海水淡化项目 实施、项目核准,负责海水淡化 水的定价、调拨;二是完善海水 淡化产业相关技术标准,严格市 场准入;三是对海水淡化项目进 行环保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对 海水淡化水水质进行严格监测。 3、产业政策 “十二五”海水淡化科技发 展专项规划从组织实施机制及模 式、经费投入、产业发展扶持、

风力发电和海水淡化发展现状 及对策建议

风力发电和海水淡化发展现状 及对策建议

风力发电和海水淡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风力发电和海水淡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1. 介绍在当前全球能源危机和水资源紧缺的背景下,风力发电和海水淡化技术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解决方案之一。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我国海水淡化产业是指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将海水转化为淡水的产业。

随着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日益凸显,海水淡化产业被认为是解决我国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瓶颈问题,限制了其发展速度和规模。

需要对这些瓶颈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是影响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目前,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主要以蒸发结晶法和逆渗透法为主,但是这些技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高耗能、高成本、设备易损等。

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动新型、高效、低成本的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还应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海水淡化技术,以提升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瓶颈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需求不足,导致产业链各环节的供需关系不平衡。

应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推动各地区和各部门增加对海水淡化产业的需求,扩大市场规模。

还应建立完善的海水淡化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优化市场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和参与,推动海水淡化技术与市场的良性互动。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环境瓶颈也需要重视。

海水淡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盐类废弃物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采用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减少废水排放;开展盐度治理研究,提高盐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护海洋环境的生态安全。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也是一个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海水淡化技术人才相对匮乏,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有限。

应加强对海水淡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国际化的海水淡化人才队伍。

还应加强对海水淡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产业人才的快速成长和队伍建设。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地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淡水资源短缺问题。

海水淡化技术成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

尽管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水资源,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却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 技术水平不高。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起步较晚,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我国主要依靠进口设备和技术来进行海水淡化,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2. 高能耗和高成本。

海水淡化技术的能耗较大,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影响了产业的发展和推广。

3. 环保问题。

海水淡化生产过程产生的高浓度盐水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

4. 综合利用问题。

海水淡化产业仅仅注重淡化海水,忽视了海水淡化废水的综合利用。

5. 区域不均衡。

目前我国的海水淡化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内地地区的开发利用较少,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不均衡。

6. 政策支持不足。

海水淡化产业在政策上缺乏支持,政府对于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及市场推广的扶持不够。

二、对策研究1. 提高技术水平。

加大对海水淡化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我国海水淡化技术水平。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 降低能耗和成本。

推动海水淡化产业技术进步,降低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研究新型的能源和材料,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3. 加强环保治理。

建立健全的海水淡化环境保护标准,推动清洁生产,实施盐水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4. 推动综合利用。

加大对废水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研究,探索盐水资源化利用,推动形成循环经济。

5. 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政府支持政策必须更多地向内陆地区倾斜,通过税收优惠、土地利用等政策激励内陆地区发展海水淡化产业。

三、展望和建议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视,海水淡化产业前景广阔。

未来需要加大对海水淡化技术和产业的投入,促进产业向着更加环保、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一、技术水平不足在海水淡化产业中,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对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主要以多级膜蒸馏和多级闪蒸为主,但这些技术在能源消耗、设备成本和运行维护方面存在问题。

我国在智能化、自动化设备等方面也相对滞后。

针对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大对海水淡化技术的研发投入,培养和吸引高水平的人才。

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海水淡化技术和设备,提升我国的技术水平。

在政策上,应该加大对海水淡化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将创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二、成本高昂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尤其是热水蒸发法和多级闪蒸法,能源成本占到了总成本的很大比重。

海水淡化设备的制造和运行维护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由于成本的高昂,导致海水淡化产品的价格也相对较高,难以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为解决成本高昂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对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海水淡化工艺的改进和升级。

可以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来代替传统的火力发电,降低海水淡化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可以加强对海水淡化设备的产业化生产,提高设备的制造技术水平和降低生产成本。

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海水淡化产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三、设施建设难度大由于我国海岸线长,地理环境复杂,海水淡化厂的建设难度较大。

包括建设场地的选择、海水取水的方式、废水排放处理等问题都需要面对现实的困难。

海水的取水和废水的处理是海水淡化产业遇到的两大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设施建设难度大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对先进的建设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力度,提高海水淡化设施的建设效率和质量。

政府应该在工程审批和项目推进过程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便利,例如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建设手续等。

加强对海水淡化设施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和环保高效。

关于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

关于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

关于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前不久,国家海洋局印发了《关于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日前,国家海洋局相关业务司领导从海域使用、海洋环保、海洋科技、海岛保护和开发、海洋防灾减灾等方面就该意见具体内容进行了解读。

■本报记者朱彧海域管理司:制定海域使用金减免优惠政策为了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在《全国海洋功能区划》指导下,国家海洋局要求沿海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在本轮地方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海水淡化产业发展需要,提前规划,预留发展空间。

取排水是海水淡化工程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可用的取排水方式灵活多样,取排水规模也不尽相同,海水淡化工程用海范围界定不宜“一刀切”,应尽快明确其用海范围界定标准,在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务必做到集约用海。

国家海洋局作为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下一步将积极与财政部沟通协调,制定海域使用金减免优惠政策,这将是广大海水淡化企业所希望看到的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切实之举。

随着海水淡化产业快速发展,相关用海审批工作量会迅速增加,对于部分沿海地区而言,海水淡化工程可能还是个新事物,海域使用审批管理工作也必须适应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同时,在海域使用方面应重点保障应用自主技术、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海水淡化工程,以及国家级海水淡化重大示范工程用海供给。

海洋环境保护司:国家支持对海水淡化后的浓海水进行综合利用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编制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有核准权的海洋主管部门核准。

海水淡化工程是《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定的9类海洋工程之一,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相关管理服务工作。

海水淡化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海水淡化后的浓盐水排放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的影响。

大型海水淡化工程产生的浓盐水数量多,浓盐水排海将使海水局部盐度升高,如果盐度增量过大,会导致海洋生物死亡;对于海洋生物种类丰富、环境条件复杂海域的海水淡化工程,如果环境条件不利于浓盐水的扩散,也会造成局部海水盐度增量过大,进而导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目前,我国海水淡化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淡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尽管我国海水淡化工艺和设备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瓶颈和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瓶颈一:技术水平不够高当前,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技术水平相较国外还比较落后,许多关键技术和高端制造能力都需要进一步提高,才能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

比如,目前使用的海水淡化膜的性能还不够稳定,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也有待提高。

对策建议:1、加强技术研发。

通过提高科学研究和发展的投入,加强对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

2、加强合作。

与国外先进技术企业合作,引进国外优质的海水淡化技术,并在技术转移和技术引进上加入管理配套的措施,为海水淡化产业提供更好的支持。

瓶颈二:投入较大海水淡化设备的投入是较大的,因此,许多小型企业无法承担高昂的设备投入,从而限制了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

1、引导企业发展模块化海水淡化设备。

模块化沉降式海水淡化设备对应用效果不差,且具备更灵活、更为适用的特点,适合小型企业和广大用户使用。

2、政府优化环境、调节市场。

加大政策扶持、税费减免等力度,进一步调节市场,鼓励小型企业进入海水淡化产业,大量开展市场细分事务。

瓶颈三:环境影响海水淡化产业是一项地方性产业,一些地方可能会存在环境影响问题,如海水淡化工艺可能会对水域生态造成影响。

1、政府准入环评体系规范。

进一步完善海水淡化产业准入环评体系,规范国内海水淡化发展,并加强对海水淡化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求。

2、推动绿色制造。

产业调整和优化结构,实行绿色制造,有效减少和控制海水淡化产业的环境影响,加强环保方面的监管和质量检测。

总之,海水淡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多个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加强合作、进行政策调适等方面的工作,以促进国内海水淡化产业的更好发展。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一、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现状1、起步较晚我国是世界上海水淡化技术应用最晚的国家,60 年代末开始尝试应用。

目前,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应用水平除在中近海海域有一定建设外,基本处于落后状态,国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海水淡化技术及应用技术远远超过于中国。

2、发展规模较小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距离目标仍有较远的距离,无论从发展规模还是发展程度上来看,都相比来说处于落后状态,尚未形成规模有效,结构有序,技术含量高,发展水平高的产业发展格局。

3、增长动力不强由于内外环境变化较为复杂,在区域发展、产业结构建设方面,对海水淡化增长潜力的调控及引导等功能不足,也影响到市场的稳定及快速发展,使海水淡化的增长动力不形成强有力的驱动力作用。

二、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建议1、抓好产业引导要调动社会资源,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落实出台的政策措施,及时更新产业基础设施,依靠国家政策、技术和资金的支持,进一步补充发展资金,加大对海水淡化项目的支持力度。

2、推动科学发展高校应积极培养高层次人才,扶持科研院所投入研发活动,为海水淡化关键技术和解决原料供应问题提供技术手段;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快现有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

3、开放多元融合健全组织机制的新的管理模式,构建和完善行业市场体系,振兴行业市场,推进行业开放和多元化投资;改革规范行业交易市场,完善流通及监督机制,使得行业市场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得到扩大。

4、完善行业监管对于海水淡化行业进行有意义的监管,搭建统一的市场秩序和行业准入标准,强化行业监督,完善行业技术规范,提升海水淡化行业标准,科学完善海水淡化行业的体制机制,限制行业的不合理发展,并严格遵守行业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的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而海水淡化技术可以将海水转化为可供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使用的淡水,成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补充方式。

我国的海水淡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技术水平不高我国目前海水淡化技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蒸发结晶法、反渗透法和电渗析法等,而我国在这些技术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提升空间,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

2. 高能耗海水淡化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成本较高。

特别是反渗透法,能耗较大,需要大量的电力支持。

而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仍然依赖传统的煤炭和石油,环境友好型能源利用比例较低,使得海水淡化过程中的能源成本较高。

3. 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目前我国海水淡化工程多数集中在沿海地区,而内陆地区的水资源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海水淡化技术的普及应用范围有限,使得整体水资源的利用率偏低。

4. 产业化水平不高我国的海水淡化产业整体规模较小,产业化水平不高。

缺乏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厂和龙头企业,形成规模效益,限制了海水淡化产业的整体发展。

二、对策建议1. 提高技术水平加大对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力度。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推动各项技术指标的突破,提高技术水平和产业整体竞争力。

2. 降低能耗加大对环保型能源的利用,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鼓励企业在海水淡化过程中采用太阳能和风能等环保型能源,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3. 推动内陆地区的海水淡化发展逐步推动内陆地区的海水淡化技术应用,提高整体水资源利用率。

鼓励各地政府和企业加大对内陆地区的海水淡化技术的推广力度,使得整个国家的水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

我国的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虽然面临一系列问题,但是在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努力下,相信我国的海水淡化产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为我国的水资源问题提供更为有效的解决方式。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是最具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目前我
国海水淡化产业还存在一些瓶颈,这些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成本
目前,我国海水淡化设备的成本较高,无法满足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

尤其是一些大
规模的海水淡化项目,所需的投资规模更是庞大。

这无疑使得整个行业的发展受到了限
制。

二、技术瓶颈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国海
水淡化技术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提高设备性能和减少能耗。

三、用水市场不够成熟
由于我国水资源丰富,用水市场不够成熟,很多企业和居民并不了解海水淡化水的优点。

尽管人们对水资源稀缺性认识的增强将促进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但在短时间内,这
种认知和行动的转移可能还不够明显。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技术创新
我们应加强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和开发,注重技术创新,开发出更加高效、低成本又低
能耗的海水淡化设备。

同时,培养大批科学技术人才,提高我国海水淡化技术水平。

二、降低成本
我们还可以通过提高设备制造技术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创新管理模式等方式,降低
海水淡化设备的成本。

同时,政府可以出台补贴政策,支持科技研发和设备制造企业,促
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

政府可以加强海水淡化水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海水淡化水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居民使用海水淡化水,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

这样,可以培育出更加成熟的用水市场。

推进我国淡化海水作为生活用水利用的思考和建议

推进我国淡化海水作为生活用水利用的思考和建议

水利发展研究202#(推进我国淡化海水作为生活用水利用的思考和建议刘静1%2(1.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北京100053%2-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北京100053)摘要:淡化海水作为一种高品质的增量淡水资源,成为很多沿海国家缓解水资源紧缺、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资源%在我国沿海地区工业和生活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文章通过梳理我国淡化海水作为生活用水的利用现状%分析淡化海水作为生活用水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工作建议%为今后开展淡化海水用于生活用水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淡化海水;非常规水源;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活用水doi:10.13928//cnki.wrdr.2021-01.011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408(2021)01-0054-050引言我国沿海地区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对水资源需求量较大的区域)受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气候变化等原因的影响,许多沿海城市和海岛水资源短缺严重)有的地区不得不高价远距离调水,有的地区被迫超采地下水并由此引发海水入侵等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尽管部分沿海地区和海岛跨流域调水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外调水量受限,且部分水源受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影响供水量萎缩,长远看来供水水源保证相对薄弱,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淡化海水作为一种高品质的增量淡水资源%成为很多沿海国家缓解水资源紧缺、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资源,在我国沿海地区工业和生活领域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相较于常规水源,淡化海水水质较好、水量充沛:淡化海水取水于大海,水源丰富,不受气候影响;目前无论采用热法还是膜法工艺,其出水水质均可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ZB 5749—2006))本文系统梳理总结了淡化海水作为生活用水的利用现状及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建议,为保障淡化海水作为生活用水的用水安全和推进淡化海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提供参考)1我国淡化海水作为生活用水的利用现状近年来,全国淡化海水利用总体规模稳步增长)20世纪80年代%海南省三沙市、浙江省舟山市等地开展了淡化海水作为生活用水的探索工作%以解决淡水资源补给不易的供水困局问题)但相比我国工业淡化海水利用%淡化海水作为生活用水的发展较为滞后)根据《2017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建成淡化海水工程160个%产水规模122.26万t/d%其中31.42%的产水规模用于居民生活用水%主要分布在天津市、山东省青岛市、浙江省舟山市、辽宁省大连市獐子岛等沿海地区和海岛%有效缓解了当地水资源供水紧张局面)根据当前我国淡化海水利用情况%总结出其利用现状具有如下特点)1.1生活用水产能稳步提高2010年以来%出于水安全保障需求%在国家各收稿日期:2020-07-08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403506)作者简介:刘静(1985—)%女%高级工程师)水资源管理项政策支持下,我国沿海缺水地区和海岛积极开展淡化海水作为生活用水的工作,淡化海水用于生活用水的规模整体处于增长趋势,工程规模由2012年的26-31万t/d增长到2017年的39-37万t/d,增长率为49.64%(见图1)。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一、技术瓶颈海水淡化技术是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关键。

目前,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是基于逆渗透膜技术,这种技术虽然已经相对成熟,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

如:反渗透膜的耐盐性、膜的寿命、环境适应性、放盐、换膜等问题。

同时,我国目前的海水淡化设备多来自国外,遭遇着部分技术保护和制约。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政府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同时引入先进海水淡化技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加大对相关技术研究的投入,发掘本土优势并取得创新突破,提高逆渗透膜耐盐性、膜的寿命等。

二、高能耗海水淡化过程需要大量的能源,因此,海水淡化设备的能源成本较高,制约着产业的发展。

在目前的情况下,海水淡化的成本比直接提供自来水要高出很多。

我国需要加强对设备的管理,不断推动技术的进步和节能降耗,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成本控制。

同时,政府也应该扶持开展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如太阳能或者潮汐能,以此来解决海水淡化过程需要大量的能源这一瓶颈问题。

三、市场饱和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水淡化产业逐渐发展,市场也存在饱和的情况,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面临着技术更新、产品升级、品牌建设、质量创新等一系列难题,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产业政策,积极引导投资者加大海水淡化产业的投资,完善市场监管,提高产业的管理和服务质量。

为企业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根据不同阶段建立不同的扶持政策。

同时,企业自身也需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市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开发新的市场,以此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面临着一些瓶颈问题,但是政府、企业都有不同的措施来缓解这些问题。

针对海水淡化的技术方面,政府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同时引进先进海水淡化技术;对于能源方面,需要提高生产效率、控制成本,同时使用可再生能源;对于市场饱和问题,政府需要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来推动产业的发展,企业要降低成本,开发多元化的市场。

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才能进一步推动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为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和建议-文档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和建议-文档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和建议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重大危机之一,制约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我国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的极大阻碍。

在我国沿海地区水资短缺源带来的经济损失尤为严重,即将成为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

一、水资源短缺下海水淡化的新思路解决水资源短缺这一危机,目前有两个方向:开源和节流。

开源这一方向主要方式是跨流域调水、开发新的地下水来源、丰水期集蓄雨水以及废水回收再利用。

节流就是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开源的途径不少,但是得水的空间有限。

主要体现在:1.跨流域调水成本高,水量受引水区降水影响大,且对沿途的生态破坏严重。

2.地下水开采已达到警戒线。

3.雨水集蓄受降水时空分布和贮水池规模所限。

4.中水回用发展缓慢。

同时,节流也难见成效:1.我国农业灌溉以大水漫灌为主,浪费现象难以控制。

2.工业生产技术更新缓慢,高能耗产业用水量居高不下。

3.居民节水意识和节水方式落后。

在这种情况下,靠常规淡水开发已经不足以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此时,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占全球水量97.2%的海水,海水利用成为人们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新方向。

海水利用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

直接利用是直接取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代替淡水;间接利用就是海水淡化,将淡化海水用于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

目前我国每年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的用量达330亿m3,作为间接利用海水的淡化海水生产规模达到日产3.1万m3,随着关键技术国产化水平的提高,每吨淡化海水的生产成本可以控制在5-7元左右,海水淡化初具规模。

二、海水淡化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海水利用成为新的开源途径,它能增加水资源的总量,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

这是一种战略性的淡水开发途径,然而,它目前在我国发展缓慢,并没有得到迅速的推广。

本文总结了下面几点原因:(一)对海水淡化发展的扶持政策不足跨流域调水、水库、自来水厂建设等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一直以来由水利部门管辖,各级政府对这些项目有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摘要:从海水淡化产业实际运营情况及其面对的瓶颈看,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现在需要的是统一部署,是科学发展,决不能再出现像污水处理、光伏产业那样“一窝蜂”上马,最后又一个个“趴窝”的局面。

关键词:海水淡化产业;瓶颈;对策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展海水淡化的研发,但一直以来发展缓慢,这一状况直到“十一五”时期才得以改观。

“十一五”期间,我国开始进行海水淡化的工程示范,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植措施,使海水淡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1产业发展瓶颈1.1成本瓶颈目前,成本问题是影响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即海水淡化水的价格难以弥补高额的成本投入。

作为非常规水源,海水淡化并不像调水和自来水工程一样享受国家的专项资金扶持,海水淡化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成本费用,所有的成本费用都会进行核算,并最终反映到淡化水的价格上。

目前我国海水淡化水的价格在5-7元之间,不仅高于普通自来水价格,相对于国际上海水淡化成熟地区4-5元的成本也是较高的,进而出现了目前海水淡化项目普遍收益较低、盈利能力较弱的局面。

1.1.1电耗问题海水淡化是以能源换水的技术,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能源成本是影响海水淡化的主要成本,在生产一吨水的成本当中,电耗成本要占到一半以上,约为52%。

在当今电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海水淡化的成本难以大幅度下降。

1.1.2设备制造及工程建设问题海水淡化的成本当中,折旧费用占到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它的存在主要在于前期海水淡化设备的购置及项目工程的建设的投资,前期高额的投资成本最终反映到了折旧成本。

我国虽已经掌握主要的海水淡化技术,但是具有自主产权的关键技术仍未实现较大突破,但是一些核心装置组件仍严重依赖进口。

其次,在工程设计建造上,具有承建大型海水淡化项目的企业较少,工程建设经验不足,市场竞争力较低。

1.1.3海水淡化产能闲置问题近年来国家加大对海水淡化产业的重视,将其确定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地方层面也相继出台扶持产业发展的规划、政策,推动海水淡化项目的建成投产,海水淡化产能由此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海水淡化行业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

海水淡化行业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

04
成功案例分析
某先进海水淡化技术研发项目
痛点
海水淡化技术成本高、效率低,难以大规模应用。
解决措施
投入大量资源研发先进的海水淡化技术,提高产水效率,降低能耗 和成本。
成功经验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实现了海水淡化技术的突破,产水效率大幅 提升,成本显著降低,为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某企业降低海水淡化能耗的实践
提高行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强化环保意识,减少环境影响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强化环保意识是海水淡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有 助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海水淡化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强化环保意识 至关重要。通过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废水排放、提 高废水处理效率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海水淡化过程对环 境的影响。此外,合理规划海水淡化厂的位置和规模,避 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是必要的考虑因素。强化环保意 识将有助于推动海水淡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调整市场策略,满足市场需求
总结词
调整市场策略是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关键,有 助于提高海水淡化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详细描述
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加剧,海水淡化市场需求不 断增长。调整市场策略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至关 重要。通过了解市场需求、分析竞争对手、优化产品和 服务等措施,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并提高市场占有 率。此外,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也是必要的手段, 可以提高海水淡化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合理的市场 策略将有助于提高海水淡化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并推动其 可持续发展。
痛点海水淡化能耗高,运营Fra bibliotek本居高不下 。
解决措施
成功经验
通过一系列节能措施的实施,有效降 低了海水淡化的能耗和运营成本,提 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淡水资源日益减少,海水淡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国家之一,海水淡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

当前我国海水淡化产业仍然存在一些瓶颈和挑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对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瓶颈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瓶颈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推动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瓶颈分析1. 技术瓶颈海水淡化技术是海水淡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海水淡化技术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表现在技术成本较高、能耗大、设备维护费用高等方面。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在新型膜材料、膜组件、膜系统等关键技术方面仍然处于跟进阶段,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

2. 市场瓶颈海水淡化产业的市场需求受制于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影响,由于技术、成本等因素,海水淡化水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国内市场对海水淡化水的需求还不够强劲,海水淡化产业的市场前景不明朗。

3. 政策瓶颈目前,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相关政策不够完善,缺乏一揽子的海水淡化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

相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尚不完善,缺乏针对性的支持和约束,影响了海水淡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4. 资金瓶颈海水淡化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补贴和国际金融支持。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够完善,难以为海水淡化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限制了其发展速度。

二、对策建议加强海水淡化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技术水平,降低技术成本和能耗。

鼓励企业开展自主研发,加大对关键技术和核心材料的研究投入,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促进海水淡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提高竞争力。

鼓励企业加大对国内外市场的开发力度,拓展海水淡化水在工业、农业、生活等领域的应用,提高其市场占有率。

建立健全的海水淡化产业政策体系,提出海水淡化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措施,加大对海水淡化产业的财政和税收扶持力度。

海水淡化纳入水资源配置现状及发展建议

海水淡化纳入水资源配置现状及发展建议

海水淡化纳入水资源配置现状及发展建议水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水资源的逐渐减少,世界上的一些国家越来越依赖海水淡化作为饮用水和生活用水。

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资源,在全球资源缺乏的情况之下,海水淡化的成本不断增加。

因此,本文笔者分从当前我国海水淡化纳入水资源配置中的现状入手进行分析,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推进海水淡化纳入水资源之中的建议与对策。

标签:海水淡化;水资源;现状;建议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最缺少水的国家之一,因为缺乏水资源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求,人们过度开发地下水,使得地表水环境逐渐恶化,地下水超采以及生态用水被占用等问题较为提出,给生态环境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

当前我国的供水资源主要以地下水和地表水这些常规的水资源为主,而非常规水资源却比较少。

可以看出供水结构较为单一,很难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为了稳定用水需求,降低潜在的供水安全,应当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强对海水淡化纳入水资源建设的研究力度,不断推进生态的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續发展。

1我国海水淡化纳入水资源配置的现状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海水淡化技术产业的发展,海水淡化工程的规模逐渐扩大。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到2016年底,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海水淡化工程132个,工程规模达到120万t/d。

虽然规模逐步扩大,而且沿海地区的政府对于海水淡化纳入水资源的工程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而且取得了成效,比如天津北疆的电场和浙江舟山等已经初步实现海水淡化进入市政府的供水系统当中,但是海水淡化纳入水资源的配置还面临价格高、公众认知程度低等问题。

1.1海水淡化成本较高当前我国海水淡化的成本大约为1t为7元左右,与自来水的价格相比较价格仍然偏高。

而且海水淡化技术除了被企业应用在工业用水当中和一些海岛用水之外,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地纳入到市政府的供水系统当中。

这使得海水淡化工程的开工效率很低,出现产能闲置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钢集团发展海水淡化项目的意见与建议海水淡化开发小组编制日期:二〇一二年四月前言海洋是人类世界最大的水库,国际经验表明,在解决水资源的众多措施之中,海水(苦咸水)淡化是实现资源和环境双赢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随着淡化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包括淡化水厂、淡化设备制造、浓盐水综合利用、高性能机械设备研发与制造、高分子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等在内的海水淡化产业正在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我国已将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作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从战略高度推动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

国内海水淡化研究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海水利用率不足,海水淡化用水占国民工业、生活用水的比例还比较低,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主要是关键设备还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化生产能力,在海水淡化工程建设中,这些设备主要依赖进口。

因此近年来在国内海水淡化市场和国家政策的不断刺激下,国内许多企事业单位纷纷涉足海水淡化领域,已经形成一定的海水淡化应用规模、研发能力及设备生产能力。

国内海水淡化领域经过了十一五的孕育期后,已经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

为抓住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泰山钢铁集团的基础条件优势,促进泰山钢铁集团产业优化升级,拓宽泰山钢铁集团的产业链,推动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泰山钢铁集团海水淡化开发小组经过认真调研,充分掌握了国内外海水淡化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发展泰山钢铁集团海水淡化产业的总体思路:一、海水淡化作为国内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需求将快速增长,同时作为战略性产业,国家及国内外企业对海水淡化的重视程度将不断提高,国家政策扶持及市场竞争将越来越强。

二、泰山钢铁集团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应以海水淡化装备加工制造为方向,充分发挥泰钢不锈钢原材料的基础优势,通过技术引进吸收打破海水淡化技术障碍,对不锈钢装备制造加工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完善公司集团在海水淡化装备制造的加工能力目录一、立项的背景和必要性1(一)全球淡水资源紧缺化加剧,我国淡水资源形势严峻1(二)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是解决沿海地区水资源危机的战略途径2(三)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海水淡化产业3(四)泰山钢铁集团具有发展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产业的基础和优势4二、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技术、经济可行性6(一)海水淡化产业的范畴61、海水淡化厂62、海水淡化设备制造63、相关产业6(二)技术可行性71、海水淡化技术现状72、应用情况8(三)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经济可行性111、海水淡化成本的影响因素112、典型海水淡化厂成本分析113、海水淡化应用经济分析134、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4(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市场前景151、国际市场海水淡化设施制造市场前景152、国内市场海水淡化设施制造市场前景16三、对于泰钢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和建议17(一)泰钢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指导思想17(二)泰钢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优势17(三)泰钢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不足18(四)泰钢海水淡化开发组工作初步思路19一、立项的背景和必要性(一)全球淡水资源紧缺化加剧,我国淡水资源形势严峻水是生命之源,是基础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水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然而淡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大危机。

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

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33亿。

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作为基础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资源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今世界,储水量下降、河湖水面锐减干枯、农用化学品污染、工业和生活污水增多及用水浪费等共同造成的水资源紧缺问题日趋严重。

全世界每年约有包括儿童在内的数百万人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到2025年得不到洁净饮用水正常供应的人口将上升到28亿~35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06年公布的《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指出:20世纪全球用水量增加了6倍,是人口增长速度的2倍,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

为实现21世纪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问题,世界各国责无旁贷。

图1地球水资源构成根据《世界大百科全书》“天气与气候”的水资源统计,全球水体的总储量大约13.59亿km3,但其中97.47%是不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海水、咸湖水和地下咸水。

淡水储量约为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53%(图1)。

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住0.26%。

根据联合国的调查数据,全球约有4.6亿人生活在用水高度紧张的国家或地区,还有1/4的世界人口即将面临严重用水紧张状况。

到2025年,水危机将蔓延到48个国家,35亿人将为水所困。

我国不仅属于缺水国之列,而且分布不均,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名列世界第六,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l/4,位居世界第109位,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上13个最贫水的国家之一。

目前,全国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超过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我国沿海地区的水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长江以北的沿海城市更为严重,大部分城市和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的国际缺水标准。

2002年全国34个主要沿海城市供水状况统计,人均用水低于100立方米/年的城市有26个,占城市统计总量的76.4%;天津、大连、营口、舟山、烟台5个城市的人均生活用水量低于40立方米/年,其中天津最低达到33.79立方米/年,青岛、威海、汕头等11个城市人均生活用水量在40-70立方米/年。

我国是一个区域性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国家,淡水资源形势十分严峻,既患贫,更患不均。

尤其是占国土一半的北方地区,缺水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质量。

淡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沿海城市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是解决沿海地区水资源危机的战略途径水生态系统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下沉、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恶化、耕地盐渍化等后果,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通过蓄水、跨流域调水、开发地下水等措施可以实现水资源的时空位移,但不能增加淡水资源总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有很大争议。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71%,储水量约13.7亿立方公里,占地球总水量的95%,占地表水总量的97.5%,是地球上最大的水库。

开发海水淡化技术,向海洋索取淡水来解决“水的危机”,一直是全球努力的方向。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海水淡化技术日趋成熟,海水淡化已经发展成为大规模开辟新水源的成熟技术,也是解决沿海地区缺水问题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最新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海水淡化工作,共有约14000座海水淡化厂。

2008年全球海水淡化总产量已达到日均6348万吨,全球海水淡化工程总投资额达到248亿美元,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

目前沙特、以色列等中东国家70%的淡水资源来自于海水淡化,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发达国家也竞相发展海水淡化,我国沿海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海水淡化厂也有几十家,装置总容量为66多万立方米/日。

多年的运行实践已经证明:海水淡化既可提供经济、安全、不受季节气候影响的、用之不竭的稳定水源,增加淡水总量,又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土地,是实现资源和环境双赢、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取水之路。

充分开发利用我国1.8万公里海岸线的海水资源发展海水淡化,将成为增加我国淡水资源的一条的重要战略途径。

可以预计,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尖锐化,海水淡化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三)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我国从1994年起就将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作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中国21世纪议程》、《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等国家一系列政策举动从战略高度推动了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

2005年,国家发改委、海洋局、财政部联合发布了《海水利用专项规划》,鼓励沿海地区政府、企业以及其他资本参与海水淡化项目建设。

同时规划要求凡沿海电厂都一律不再供给陆地水,而是需要电厂自己解决锅炉用水和冷却水的问题。

《海水利用专项规划》之后,又有一批关于技术成果转化、产业标准以及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出台。

在2008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中,对于从事海水淡化项目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企业从事海水淡化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给予“三免三减半”的优惠,即前3年免税,后3年税收减半。

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新兴产业,建立国家级示范工程,加快海水淡化的自主化和规模化发展,开展产业技术经济和政策性示范,实施海水淡化科技产业化工程,鼓励并支持沿海城市、海岛组织实施大规模的海水淡化产业化示范工程,促进海洋高技术产业园建设。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国海水淡化能力达到220万-260万立方米/日,海水淡化原材料、装备制造自主创新率达到70%以上。

(四)泰山钢铁集团具有发展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产业的基础和优势1、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莱芜市,在京福、京沪、济青高速公路的交汇点,交通运输四通八达,十分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物流优势、加工产业优势和旅游文化产业优势(图2)。

莱芜作为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和加工基地,拥有雄厚的装备制造和钢铁深加工实力,是山东半岛城市和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龙头城市。

从全国范围看,山东省是最适合推广海水淡化的区域,作为山东省钢铁产业基地城市的莱芜率先发展海水淡化装备制造加工技术,对于整个山东地区海水淡化的发展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

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为莱芜市发展海水淡化装备制造提供了良好的区位条件。

图2泰山钢铁集团地理位置2、产业基础泰钢具备80万吨不锈钢的产能,产品涉及200、300、400系列不锈钢,双相不锈钢也已经进入研发的冲刺阶段,其中316L和2205不锈钢为海水淡化设备的开发提供了明显的材料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