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管理制度(2015)
测量仪器管理制度范本
测量仪器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本管理制度旨在规范测量仪器的使用与管理,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所有使用测量仪器的员工都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要求。
二、职责与权限1. 仪器管理部门负责对所有测量仪器的采购、验收、分配、维修和保养等工作,并负责制定仪器管理制度。
2. 各部门负责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仪器需求,并向仪器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3. 仪器使用人员负责仪器的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并配合仪器管理部门进行仪器验收、维修和保养等工作。
三、仪器的采购和验收1. 仪器的采购必须经过仪器管理部门批准,并严格按照采购程序进行。
2. 仪器的验收必须由专门人员进行,验收标准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执行。
3. 仪器验收合格后,应在仪器台账上进行登记,并贴上标签以便进行标识和管理。
四、仪器的分配和归还1. 仪器的使用需经过仪器管理部门的批准,并在仪器台账上进行登记。
2. 使用人员在取用仪器时必须填写领用单,登记仪器的使用日期和归还日期。
3. 使用人员在使用完毕后,需要按时归还仪器,并在仪器台账上进行登记,同时填写使用情况的反馈报告。
五、仪器的维修和保养1. 仪器管理部门负责对仪器的定期维护和保养,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
2. 仪器使用人员应按照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仪器,并保证仪器的清洁和整洁。
3. 出现仪器故障时,使用人员应及时向仪器管理部门报修,并协助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
4. 使用人员应按照要求定期检查和校准仪器,并保留相应的校准记录。
六、仪器的报废和报警1. 仪器管理部门根据仪器的使用寿命和维修情况确定仪器的报废时间,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2. 仪器应配备报废标识,并及时从仪器台账上注销。
3. 仪器的报警装置必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如发现报警装置异常,应立即报修。
七、仪器使用记录和台账管理1. 使用人员应按照规定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包括仪器的使用日期、用途、维护情况等。
2. 仪器管理部门应及时对仪器使用记录进行审查和整理,并进行台账管理。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检测设备管理制度一、订立目的及依据为规范检测设备管理,保证检测数据精准牢靠,提高检测效率,特订立此制度。
本制度依据《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15》和《检测规范》订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全部的检测设备的管理。
三、管理体系1. 设备使用登记:对全部的检测设备进行登记,每一台设备都应有编号、出厂日期及使用期限等信息,并依照表格进行记录及更新。
2. 设备检修台帐:全部检测设备每月进行例行检修,并记录检修日期、时间、情况等。
3. 设备保养及维护:接收到设备维护和修理申报后,要适时派人进行检查、保养及维护和修理,并将保养情况进行记录。
4. 设备质量保证:设备资料应在发放前经过质量部门进行质量保证并记录着,设备使用人员应在使用前进行检测,并确认功能正常后方能使用。
5. ECN文件修改: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假如显现问题、更改等,应订立ECN文件进行确认修改,并依照ECN文件进行使用。
6. 设备报废处理:设备显现完全失效的情况下,应立刻报废,并订立报废处理流程,包括安全性处理、数据保存、设备分解丢弃等。
7. 设备标志:对全部检测设备进行编号及标记,并在明显处设置特别标志,以便检测设备的管理、调配和周期性检定。
8. 故障维护和修理处理:设备某一项或多项功能显现问题时,必需向设备维护和修理部门提出维护和修理申请,经确认后,修理者应将处理情况书面记录并告知申请者,维护和修理基本要求如下:(1)修理期限:尽可能在班次内完成修理。
(2)维护和修理记录:对维护和修理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记录,必要时进行测试记录。
(3)设备复查:设备处理结束后,应对该设备进行复查,确认设备正常。
(4)关键部件保障:设备维护和修理时应保证关键部件的原装或同厂同型号部件的使用,或依据设备厂家供给的技术标准,采纳同等质量部件代替。
9. 使用设备记录:全部检测设备使用情况应进行记录,记录应包括:使用时间、使用地点、维护情况等。
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管理制度
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或机构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环节。
它涉及到安全设备的选购、使用和维护,以及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确保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下面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详细阐述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管理制度。
一、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选购在选购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时,首先要了解并考虑企业或机构本身的实际需求,不盲目追求繁杂功能。
其次,在选购过程中要重视品质和安全性能,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
同时,还要关注供应商的信誉和服务承诺,确保设备选购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保障。
二、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使用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对保证工作场所安全至关重要。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使用人员要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必要时要参加培训和考核。
严禁非指定人员使用设备,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三、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维护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对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设备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如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
同时,要进行设备的清洁和润滑,防止积尘和噪音过大。
对于老化或损坏的设备,要及时更换或修理,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存放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存放要有专门的仓库或柜子,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完整性。
存放设备时要注意防潮、防尘、防腐等措施,避免设备受到损坏。
同时,根据设备的特点和需求,要制定相应的标识和分类,方便使用人员进行查找和取用。
五、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保管和启用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保管要有专人负责,做到定时清点和登记,并对设备进行严格的监管。
针对易丢失或易损坏的设备,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在启用设备时,要进行设备的功能和安全性能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六、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报废和更新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报废和更新是保证设备和工作场所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令[2015]163号
四、修改的内容
(二)许可整合 资质认定包括检验检测机构计量认证 ; 《计量法》和《认证认可条例》正在修改。
四、修改的内容
(三)申请主体明确 第九条 申请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符合以 下条件: (一)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 人或者其他组织;
四、修改的内容
第四十二条 检验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 监督部门责令其1个月内改正;逾期未改正或者改正后仍不符合要求的, 处1万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规定出具检验检测数据、 结果的; (二)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对检验检测人员实施有效管理,影响检验 检测独立、公正、诚信的; (三)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对原始记录和报告进行管理、保存的; (四)违反本办法和评审准则规定分包检验检测项目的; (五)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变更手续的; (六)未按照资质认定部门要求参加能力验证或者比对的; (七)未按照本办法规定上报年度报告、统计数据等相关信息或者 自我声明内容虚假的; (八)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不配合监督检查的。
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检查机构、实验室,应当具备有关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基本条件和能力,并依法经认定后,方可从事相应活 动,认定结果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公布。
一、资质认定制度
五、2006 版《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质检总局令第86号,2006年4月1日施行)替代1987版《产品质 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是指向社会出具具有证 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当具有的基本条件和能力。 本办法所称的认定,是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基 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 准实施的评价和承认活动。第四十四条 检验检测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县 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 检验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资质认定部门应 当撤销其资质认定证书: (一)未经检验检测或者以篡改数据、结果等方式,出具虚假检 验检测数据、结果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整改期间擅自对外出具检验 检测数据、结果,或者逾期未改正、改正后仍不符合要求的 ; (三)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认定的; (四)依法应当撤销资质认定证书的其他情形。 被撤销资质认定证书的检验检测机构,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 质认定。
完整版)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2015修正)
完整版)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2015修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第二章安全技术培训第八条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内容应当包括特种作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等方面。
第九条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技术培训机构或者特种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并由安全技术培训机构出具培训证明。
第十条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应当定期进行,培训周期不得超过三年。
特种作业人员在培训周期内的安全生产事故率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应当及时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第三章安全技术考核第十一条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考核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技术考核机构或者特种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并由安全技术考核机构出具考核证明。
第十二条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考核应当包括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考核内容应当与安全技术培训内容相适应。
第十三条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考核应当定期进行,考核周期不得超过三年。
特种作业人员在考核周期内发生过安全生产事故的,应当及时进行安全技术考核。
第四章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发放和管理第十四条特种作业人员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通过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二)符合特种作业人员的条件。
第十五条特种作业操作证应当由特种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或者特种作业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机构向特种作业人员发放,并由发证单位加盖公章和安全技术考核机构的章。
第十六条特种作业操作证的有效期为三年。
特种作业人员在有效期内发生过安全生产事故的,应当及时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重新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十七条特种作业操作证应当由特种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或者特种作业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机构进行管理,定期进行复审,发现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及时收回并报告发证单位。
公司测试机管理制度
公司测试机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公司内测试机的使用和管理,提高测试效率和保障测试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测试机的使用和管理。
三、测试机分类1. 功能测试机:用于测试产品的功能是否正常。
2. 性能测试机:用于测试产品的性能是否达标。
3. 兼容性测试机:用于测试产品与各种软件、硬件的兼容性。
4. 自动化测试机:用于自动化测试。
5. 安全测试机:用于测试产品的安全性。
6. 其他特定测试机:根据具体需要而定。
四、测试机管理1. 购置公司只能由指定负责人购买测试机,购买前需提交购买申请,经审批后方可购买。
2. 配置测试机的配置需符合测试需求,如果需要更换或升级配置,需提出申请,经审批后方可变更。
3. 使用测试机的使用需遵守公司的相关规定,不得私自更改配置或进行其他操作。
每位测试人员使用测试机前需先预约时间,避免资源浪费。
4. 维护测试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由指定人员负责,确保测试机的正常运行。
如发现问题需及时修复,如需更换零部件需提出申请,经审批后方可更换。
5. 记录测试机的使用记录和维护记录需做好相应的记录,确保追溯性。
记录包括测试机的使用时间、维护情况、故障信息等。
6. 存储测试机需存放在指定的地方,避免损坏或遗失。
未使用的测试机需做好保护措施,确保不受灰尘、震动等影响。
7. 报废测试机达到报废标准或者无法修复的情况下,需报废处理,不得私自处理。
五、责任1. 测试机的购置、配置、维护由指定人员负责。
2. 测试人员需按照规定使用测试机,不得私自更改配置或进行其他操作。
3. 发现问题需及时报告,不得掩盖或忽视。
六、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按公司规定做出相应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止使用测试机等严厉措施。
七、附则1. 本管理制度由公司指定人员负责解释和修改。
2.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公司测试机管理制度,希望所有人员严格遵守,确保测试机的正常使用和管理。
公司检试验管理制度
公司检试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公司检验测试工作,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检验测试工作。
三、管理责任1. 质量部门负责建立检验测试管理制度,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 生产部门负责配合检验测试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3. 检验测试人员负责具体的检验测试工作,并保证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检验测试要求1. 检验测试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公司内部规定进行;2. 检验测试过程中必须保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并做好日常维护;3. 检验测试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资格证书;4. 检验测试报告必须真实可靠,不得随意篡改。
五、检验测试流程1. 样品接收:接收生产部门送来的样品,并进行登记记录;2. 检验测试准备:根据检验测试要求做好相关准备工作;3. 检验测试操作: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检验测试操作;4. 检验测试评定: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评定,并作出相应处理;5. 检验测试报告:编制完善的检验测试报告,并存档备查。
六、质量管理1. 质量部门负责对检验测试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2. 生产部门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3. 检验测试人员必须遵守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
七、检验测试改进1. 质量部门负责定期对检验测试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2. 生产部门负责提出改进建议,配合质量部门的改进工作;3. 检验测试人员必须积极参与改进活动,提高检验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八、监督检查质量部门定期对检验测试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九、处罚制度对不按照本管理制度执行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相应的处罚,严重者予以通报批评或者追究责任。
十、附则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如有需要进行修订,必须经过公司质量部门的审定。
以上为公司检验测试管理制度,希望全体员工严格遵守,确保产品质量,提升公司形象。
感谢大家的配合和支持。
检验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模版
检验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1. 为了加强对检验和测量设备的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提高测试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的检验和测量设备的管理,包括设备的选购、鉴定、验收、入库、使用、维护和报废等各个环节。
3. 本管理制度的实施目标是规范设备管理流程,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保证检验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设备的选购1. 设备选购应根据本单位的检验和测量需要进行,且符合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2. 在选购前,需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供应商比较,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设备。
3. 设备选购需经过审批程序,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技术评估和决策。
三、设备的鉴定和验收1. 鉴定设备应由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确保设备的符合性和可靠性。
2. 对新购设备的验收应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性能验证等多个方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对于验收不合格或存在问题的设备,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要求供应商进行修复或更换。
四、设备的入库和领用1. 设备入库应进行细致的登记和记录,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购买日期、保修期限等。
2. 设备入库后,应安排专人负责设备的存放和管理,确保设备的完好和安全。
3. 设备领用需经过申请并获得主管部门批准,同时需填写领用单,并及时更新设备信息。
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1. 设备的使用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遵循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
2.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校验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测试。
3. 对设备的维修需委托专业的维修单位进行,维修记录和报告应做好备案。
六、设备的报废1. 设备报废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达到报废标准的设备必须及时报废。
2. 设备报废前应进行彻底的设备检查和记录,确保所有信息和记录的完整性。
3. 报废设备应安全处理,包括拆卸、销毁、注销等程序,同时做好报废记录和报告。
七、责任与监督1. 设备管理责任由本单位设备管理岗位负责人负责,负责设备管理的每个环节的落实和执行。
试生产安全管理()鲁安办明电2015 9号
内部明电发往见报头签批郭树清等级特提部委号鲁安办明电〔2015〕9 号鲁机号抄送:各市安监局。
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工建设项目试生产环节安全管理的通知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为认真吸取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试生产事故教训,切实加强试生产环节安全管理,严防事故发生,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化工建设项目试生产环节安全管理工作作如下通知:一、分期分批启动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试生产工作。
省政府办公厅鲁政办发明电[2015]65号明电下发后,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通知要求,暂停了部分企业的试生产,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试生产方案,试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根据当前实际,决定分期分批启动危化品建设项目试生产。
(一)由国家或省级安监部门负责实施安全审查的化工建设项目,以及不涉及“两重点一重大”(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和重大危险源)的建设项目,具备试生产条件的,按照程序规定启动试生产。
(二)上述范围以外的其它化工建设项目,2015年11月1起,按照程序规定启动试生产。
(三)具备试生产条件的企业经当地安监部门审核同意,并报经设区的市政府或县(市,区)政府同意后,方可进行试生产。
凡是不符合《试车规范》和《十个严禁》规定要求、不具备试生产条件的,或未按本通知要求进行试生产前的安全条件确认、未执行化工装置试生产报告制度的,一律禁止试生产。
二、严格执行《山东省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试车规范》)和《山东省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十个严禁》(以下简称《十个严禁》),强化试生产环节各项安全措施落实。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省安监局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对2009年出台的《试车规范》和《十个严禁》进行了修订完善(见附件)。
各级安监部门和新建化工装置试生产企业,要认真落实《试车规范》提出的各项措施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制定试车方案,进一步规范化工装置试生产的必备条件、基本程序和标准要求,全面核查各类设备设施、仪器仪表调试状况,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和应急保障措施。
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保障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安全检测和计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三、管理要求1. 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登记管理(1)对所有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进行登记并建立台帐,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出厂编号、购置日期和金额等信息。
(2)对每台设备进行验收登记,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验收单位和验收日期等信息,并备案存档。
(3)定期对设备进行盘点和核对,确保设备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专人管理(1)每个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包括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修理等工作。
(2)专人应制定设备的使用规程和维护保养计划,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3)专人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对设备进行日常操作和维护,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问题。
3. 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1)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了解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并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机,并及时向专人报告并采取措施进行修理或更换。
(3)设备使用后应及时清洁、归位并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无损坏和遗留物。
4. 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1)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维护保养计划,按照计划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2)维护保养工作应包括设备的清洁、校准、调试和检验等;对设备损坏和故障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零部件。
(3)维护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维护保养的情况,包括日期、内容和责任人等,并归档存储。
5. 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报废处理(1)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经测定已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及时报废并进行相应的处置程序。
产品稳定性试验管理制度
产品稳定性试验管理制度1.目的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考察原料药、中间产品的性质在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临床用药的的安全有效。
并且通过持续稳定性考察可以监测在有效期内药品的质量,并确定药品可以或预期可以在标识的贮存条件下,符合质量标准的各项要求。
2.适用范围从上市前的贮存期限、包装形式、储运条件等的研究至上市后持续稳定性考察。
3.职责质量检测中心专职管理员负责稳定性试验样品的管理和设备的维护,质量检测中心和QA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检查。
4.内容4.1.稳定性分类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9001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及法规的要求,稳定性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4.1.1上市前阶段A、影响因素试验B、加速试验C、长期试验4.1.2上市后阶段4.1.3根据需求和法规规定,还可以进行中间产品放置时间的稳定性试验,批量放大及上市后变更(如生产设备变更、原辅料变更、工艺调整等)稳定性试验以及特殊目的的稳定性试验,例如对偏差调查的支持性试验,运输验证的试验等。
此类稳定性试验的条件均可参考上市前试验的条件,根据不同产品特性和稳定性试验的目的选择。
4.2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4.2.1影响因素试验用1批原料药进行。
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用3批供试品进行。
在申报时,长期试验的稳定性资料应至少提供3批样品不少于12个月的试验数据。
4.2.2原料药供试品应是一定规模生产的。
供试品量相当于制剂稳定性试验所要求的批量,原料药合成工艺路线、方法、步骤应与大生产一致。
4.2.3供试品的质量标准应与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和规模生产所使用的供试品质量标准一致。
4.2.4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所用供试品的包装应与上市产品一致。
4.2.5研究药物稳定性,要采用专属性、准确、精密、灵敏的药物分析方法与有关物质(含降解产物及其他变化所生成的产物)的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以保证药物稳定性结果的可靠性。
检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检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管理公司内部的检验、测量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为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支持。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和管理公司内部检验、测量设备的人员。
二、设备管理责任与权限1. 总经理是设备管理的最终责任人,负责设备管理的决策和政策的制定。
2. 生产部门负责制定设备使用规程和操作规范,并监督设备的日常使用情况。
3. 质量部门负责设备的校准、维护和报废流程的管理,并制定相关的工作程序和文件。
4. 各部门的主管负责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确保设备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和维护。
三、设备的购置与验收1. 设备的购置应符合公司的需求,并按照相关的采购政策和程序进行采购。
2. 购置的设备应经过严格的验收程序,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精度测试等,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设备的日常使用与维护1. 设备的使用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必须由经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人员操作。
2. 设备的使用记录应及时、准确地填写在相关的记录表上,并进行归档保存。
3. 设备的维护应按照设备的保养手册和维护要求进行,定期进行设备的清洁、校准和维修。
4. 对于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现象的,应及时报告,停止使用并通知设备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五、设备的校准与验证1. 设备的校准应按照校准标准和方法进行,校准记录应详细、准确地填写,并进行归档保存。
2. 设备的校准周期应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进行确定,确保设备的测量准确性。
3. 设备的验证应定期进行,验证期间应按照相关的验证方案和测试要求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六、设备的报废与处置1. 设备达到报废年限或无法修复的,应及时报废,并填写报废记录和处置申请。
2. 对于报废的设备,应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处置,包括封存、处理或转卖等。
3. 报废设备的处置应符合环境保护和安全要求,严禁私自处理或转卖设备。
七、设备台账与档案管理1. 公司应建立设备的台账,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购置日期、使用部门、责任人等信息。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全套程序文件汇编版(共191页)
受控状态:管理制度汇编(依据I SO9001:2015 标准要求编制)版本号:第04 版持有部门:持有人:分发号:2015 年 11 月 10 日发布2015 年 11 月 15 日实施XXX实业有限公司发布管理制度目录1目的对现有客户进行分类管理,以便制定相应的客户销售政策。
2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公司客户分类管理工作。
3客户分类管理办法ABC 客户分类管理法以销售额、回款情况等重要指标为基准,把客户群分为关键客户(A 类客户)、主要客户(B 类客户)、普通客户(C 类客户)三个类别。
在清楚地了解了客户层级的分布之后,即可依据客户价值来策划配套的客户关怀项目,针对不同客户群的需求特征、销售行为、期望值、信誉度等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配置不同的市场销售、服务和管理资源,对关键客户定期拜访与问候,确保关键客户的满意程度,借以刺激有潜力的客户升级至上一层,使企业在维持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效益。
3.1关键客户(A 类客户)关键客户是金字塔中最上层的金牌客户,是在过去特定时间内销售额最多的前 5%客户。
这类客户是企业的优质核心客户群,由于他们经营稳健,做事规矩,信誉度好,对企业的贡献最大,能给企业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值得企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该类客户的满意度。
对这类客户的管理应做到:a)指派专门的营销人员(或客户代表)经常联络,为他们提供最快捷、周到的服务,享受最大的实惠。
部门经理、总经理、董事或董事长等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中至少确保每年有一次的拜访计划。
营销人员有两次以上双方会面机会。
b)密切注意该类客户的所处行业趋势、企业人事变动等其它异常动向。
双方高层应确保一年一次的书信、电邮或电话联系。
c)应优先处理该类客户的抱怨和投诉。
3.2主要客户(B 类客户)主要客户是指客户金字塔中,在特定时间内销售额最多的前 20%客户中,扣除关键客户后的客户。
这类客户一般来说是企业的大客户,但不属于优质客户。
视频会议调试管理制度(草稿)2015-1-4
3、例行调试:每周日15:00集团公司进行视频会议联合调试,调试人员必须提前10分钟到场进行调试工作;每周一07:00召开视频会议,调试人员需提前10分钟到场进行会前调试。
4、临时调试:如遇上级部门临时召开视频会议,接调度通知后,值班干部应根据会议召开时间,通知到专人进行调试,如遇专人下井或休息不能调试时,与班组长商议后另行安排其他人员进行调试。
7、发生其他事宜,由队务会作出处罚。
本制度适用于视频会议的调试和日常维护,从2015年1月10日起执行,解释权归监测队所有。
附表1-视频会议调试记录
调试
日期时间
年月日时分
会议召开
日期时间
年月日时分
调试人
调试人
会前调试
存在问题
会议过程
存在问题
备注
附表2-视频会议巡检维护记录
巡检维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日期时间
年月日时分——时分
5、会议进行过程中,调试人员应保证视频声音及图像清晰流畅,出现杂音、啸叫、视频图像模糊等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调整。
6、每次会议结束后,应关闭电源。
7、每次调试应将调试时间、调试人、调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见附表1。
二、日常维护:
1、日常维护范围包括:遥控器、主机、投影仪、电视机、摄像头、机柜内设备的干净整洁;插座以及各类线缆接头连接可靠;麦克风功能正常等。
2、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日常维护,并做好记录,见附表2。
3、原则上调试专人为日常维护的主要负责人,专人长假或其他情况不能进行日常维护时,班组长需另外指定一名人员临时负责。
4、对于常用接头、易耗品应有备品备件。每月23日前,需要报计划时,由维护人员报至材料员处,报之前需告知分管副队长。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范本(2篇)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设备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组织内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拥有和使用设备的部门和员工。
二、设备的定义设备指的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而使用的各类工具、机械、仪器等。
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电话、复印机、扫描仪等。
三、设备的购买和领用1. 设备的购买必须按照公司的采购流程进行,需要提供合理的购买理由和预算,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
2. 设备的领用必须填写设备领用申请单,由相关部门审批,并记录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领用人等。
四、设备的使用和维护1. 设备的使用必须在使用者熟悉设备操作方法的情况下进行,不得未经许可私自擅自更改设备设置或进行未授权的操作。
2.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由设备管理人负责,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定期清洁、维修和更换配件等。
3. 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使用者应及时向设备管理人报告,并配合维修人员的调查和处理。
五、设备的归还和报废1. 在员工离职或调离部门时,应当将所使用的设备进行归还,并填写设备归还申请单。
2. 设备严重损坏或无法继续使用时,应当及时报废并注销相关记录,防止继续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六、设备的安全管理1. 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防范盗窃和损坏等安全风险,保持设备的完好和安全。
2. 设备管理人应当做好设备的防盗和防火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
七、责任和违规处理1. 设备管理人对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转负有直接责任,如发生设备损坏或丢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2. 对于违反设备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根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八、附则1. 本设备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2.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是设备管理制度的范本,旨在规范和加强设备的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二)设备管理制度一、概述设备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对公司设备的管理,合理使用和维护公司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保障公司正常运营的一套规章制度。
检验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检验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公司内部所有检验和测量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提升检验和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检验和测量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三、设备分类与登记1. 所有检验和测量设备应根据其功能和特点进行分类,并编制设备清单。
2. 每个设备应有唯一的设备编号,并进行登记和记录。
四、设备的购置和验收1. 设备购置应符合公司的采购流程和规定。
2. 设备验收应由专门的验收人员进行,并记录验收结果。
3. 验收合格的设备方可投入使用。
五、设备的使用1. 检验和测量设备的使用必须操作规范、准确、安全。
2. 设备使用前,操作人员应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准确性,并记录检查结果。
3. 设备使用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及时清理设备,并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
六、设备的保养和维修1. 设备保养工作应定期进行,具体周期由设备管理人员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确定,并记录保养内容和时间。
2. 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应由设备管理人员及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并记录维修过程和结果。
七、设备的检定和校准1. 检验和测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具体周期由设备管理人员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确定,并记录检定和校准结果。
2. 检定和校准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检定机构进行。
八、设备的报废和淘汰1. 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无法继续使用时,应及时进行报废和淘汰处理。
2. 报废和淘汰的设备应进行清理和登记,并做好设备资产的处置工作。
九、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1. 设备管理人员应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2. 设备管理人员应制定设备管理制度和相关工作流程,并进行宣传和培训。
3. 设备管理人员应监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落实相关规定和要求。
十、违规处理1.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 对于因设备管理不当导致的损失,责任人将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十一、附则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可对本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公司测试机管理制度范文
公司测试机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范围为了规范公司内测试机的使用与维护,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测试工作的高效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测试机的部门及员工。
二、管理原则1. 统一管理:由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测试机的统一管理,包括采购、分配、维护、校准等。
2. 责任到人:指定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的测试工作,并对测试结果负责。
3. 定期维护:定期对测试机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4. 精确校准:定期对测试机进行校准,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三、使用规定1. 使用前需进行设备检查,确认测试机处于良好状态。
2. 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不得违规使用。
3. 使用后需做好相关记录,包括使用时间、测试项目、测试结果等。
4. 如遇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机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四、维护与保养1. 定期清洁测试机,保持设备干净整洁。
2. 对于易损耗部件,应做好更换计划,及时更换。
3. 对于复杂的设备故障,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五、校准与验证1.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要求,定期对测试机进行校准。
2. 校准工作应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或内部专业人员完成。
3. 校准后应出具校准报告,并保存备查。
六、安全管理1.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对于可能产生危险的测试项目,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3.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七、监督与考核1. 设备管理部门应对测试机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2. 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责任追究。
3. 通过考核机制激励员工合理使用和维护测试机。
八、附则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变更,以最新发布的制度为准。
对于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管理层所有。
检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检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1. 为规范检验、测量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使用率和效益,保证检验、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检验、测量设备的管理。
3. 主管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检验、测量设备的管理工作。
二、设备的购置与登记1. 设备购置:根据需要和预算,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采购合适的检验、测量设备。
2. 设备登记:设备管理部门应对购置的设备进行登记,并做好设备的编号、名称、型号、规格、使用部门、购置时间等信息的记录。
三、设备的验收与验收标准1. 设备验收:设备管理部门对购置的设备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工作需求。
2. 验收标准:设备的验收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行业标准,并与供应商达成共识。
四、设备的保管与维护1. 设备保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安全保管,设备存放的地点应符合安全、整洁、防潮、通风的要求。
2. 设备维护:设备管理部门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并负责具体实施。
维护任务包括定期检查、清洁、调校、润滑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设备的使用与借用1. 设备使用: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安排设备的使用,确保设备的合理利用和高效运转。
2. 设备借用:其他部门需要借用设备时,应提前向设备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经批准后方可借用。
借用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
六、设备的台账与清查1. 设备台账: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使用情况、维修记录、报废情况等。
2. 设备清查:设备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对设备进行清查,确保设备的数量和状态与台账一致。
七、设备的报废与处置1. 设备报废:设备管理部门应对因设备老化、损坏等无法修复的设备进行报废处理,报废程序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办理报废手续。
2. 设备处置: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报废设备进行处置,包括设备的拆解、回收、销毁等环节,并做好相关记录。
八、设备的统计与分析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ISO140012015 标准测试
ISO14001:2015 标准测试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1. 为了保证环境污染得到有效的治理,公司专门制定了一项技改方案。
即增加一套供热变频系统,以提高供热效能,降低能源消耗。
这是在按ISO14001标准中()的规定进行。
[单选题] *A. 7.1资源B. 7.2能力C. 6.2.1目标和方案(正确答案)D. 8.1运行控制2. ISO14001标准8.1条中规定,“组织应建立、实施、控制并保持满足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实施6.1和6.2所识别的措施所需的过程”,下列()属于本条款规定的程序 [单选题] *A. 废水废液控制程序(正确答案)B. 配电室运行规程C. 办公区域环境卫生检查规定D. 锅炉运行安全操作规程3. 下列哪项活动不属于ISO14001:2015标准中规定的环境因素()。
[单选题] *A. 日常办公中纸张的消耗;B. 员工食堂排放污水和废气;C. 公司车辆排放的污气和维修过程中放的废旧零件;D. 员工抽烟产生的烟雾;(正确答案)E. 施工场所供应商送来的油漆破损后产生的废漆。
4. ISO14001:2015标准中8.1 “建立过程的运行准则”中的运行准则是指()。
[单选题] *A.质量手册B.管理方案C.操作规程;(正确答案)D.污水、噪音等排放标准;E.对污水、噪音检测方法的标准。
5. 以下符合了ISO14001标准中有关环境因素表述的是()。
[单选题] *A. 公司锅炉取暖烟尘排放;(正确答案)B. 污水排放;C. 有毒的原材料;D. 废品;E. 火灾。
6. 下列()属于了ISO14001标准8.1要求的监视和测量。
[单选题] *A. 做好固体废弃物处理记录;B. 对污水中PH值进行检测;(正确答案)C. 检查日常办公室环境卫生;D. 对公司除尘器进行日常点检和维修;E. 对餐厅卫生进行定期的检查。
7. 乳化液的控制适用于以下()标准进行控制 [单选题] *A.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B. 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C.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正确答案)D. 危险化学品名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要点术规范),项目开发计划
根据项目的需求文档、设计文档,编写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中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关键内容:
依据项目背景及要求,确定测试环境。 测试需求——需要测试组测试的范围,估算 出测试所花费的人力资源和各个测试需求的
工作内容
测试优先级 测试策略——确定项目的测试计划内容,整 体测试的测试方法和每个测试需求的测试方 法,同时做好测试进度安排及人员调整。 测试资源——本次测试所需要用到的人力、 硬件、软件、技术等资源 测试组角色——明确测试组内各个成员的角 色和相关责任 可交付工件——在测试组的工作中必须向项 目组提交的产物,包括测试计划、测试报告 等 产品性能指标 测试计划编写完毕后,必须提交给项目组全体成 员,并由项目组组中各个角色组联合评审。
退出标准 所有人员对需求无异议
参与人员
需求调研人员(销售部,客户部),开发部,质量部
表3
3.2.3测试设计阶段
3.2.3.1 设计测试计划
需求分析文档和项目开发计划文档完成后,测试组需要编写测试计 划文档、制定测试策略及预估测试过程中的风险,并设计出合理的规避 风险的策略,为后续的测试工作提供直接的指导。
测试工程师
根据项目要求,设计测试计划(可以由测试 组长兼任) 划分模块,分解任务,完成测试用例概要设 计。 实施测试用例,执行测试。 提交当日测试报告。 编写产品BUG记录表。 检查缺陷处理结果。 缺陷修复后的回归测试
表1
3.测试流程及规范 3.1测试流程图
3.1.1 完整开发测试流程
测试流程图
输入 研发部经 测试小组 项目经理 开发小组 输出 理
测试计划书 测试用例书
退出标准
测试报告 阶段性测试报告 测试总结报告 测试验收会议记录
全部文档归类完毕,版本号封存
责任人
测试组长
表 13
3.4.4测试工作总结
测试总结工作是在以上的工作全部结束以后,它的目的是评估本次 测试工作,总结经验,促进测试流程及规范的改进和提高,同时也提醒 全体测试组成员在以后的工作中需注意的问题。
被实现了,哪些还没有实现,这里只需写明 和上一版本不同之处即可 急待解决的问题——写明当前项目组中面临 的最优先的问题,可以重复提出
退出标准
在每轮测试结束之后应尽快将符合标准的测试报告发 给全项目组
责任人
测试组长
表9
3.3.3 回归测试
在每轮测试结束之后,由测试组重新拷贝修改后的最新版本,进行 回归测试。
过程要点 详细说明
输入条件 测试需求明确,测试计划,需求文档,详细设计,概
要设计,开发计划
工作内容 退出标准
根据测试计划、详细设计书设计测试用例,设计参考 原则:
等价类划分 边界值分析 错误推测等 业务知识及相关流程
测试用例需要覆盖所有的测试需求 测试用例集需进行评审并通过 项目进行过程中,适时的根据需求变更来对 测试用例进行维护
2.3职责划分
职务名称 研发部经理
测试组长
相关主要责任
指定测试组长,组建测试组,分配测试任 务,并检查测试进度。 与各个部门协调,提供测试组所需的内、外 部资源。 了解项目进度,对测试组的工作进行指导、 监督。
全权负责所分配的测试任务。 指定测试设计工程师、测试实施工程师。 给小组内成员分配指定任务。 协调测试组内部相关工作,对组内成员进行 工作上的指导、监督。 参与测试计划制定,辅助编写部分测试用 例。 编写阶段性测试报告。 编写项目总结性测试报告。
退出标准 测试验收通过,测试验收会议记录整理完毕
参与人员 验收组人员,质量部经理,测试组长,项目经理
责任人
项目经理
表 12
3.4.3测试归档
测试归档是在测试验收结束宣布测试有效,结束测试后,对测试过 程中涉及到各种标准文档进行归类,存档。
过程要点 详细描述
输入条件 测试验收通过
工作内容
归类、存档测试过程涉及到的文档,主要包括以下文 档(必须)
测试报告的版本 测试的人员和时间 测试所覆盖的缺陷——测试组在这轮测试中 所有处理的缺陷,报告测试组长处理的缺陷 和实施工程师验证的缺陷。不仅要写出覆盖 缺陷的总数,还要写明这些缺陷的去向 测试新发现的缺陷数量 上一版本活动缺陷的数量 经过此轮测试,所有活动缺陷的数量及其状 态分类 测试评估——写明在这一版本中,哪些功能
2. 测试小组检查提交产品的完整性和可测性: 检查送测的产品是否完整,能否进行测试; 检查基本功能测试是否通过能够开始下一阶 段测试工作;
3. 研发人员提交下一阶段压力测试预计BUG数量。
退出标准 提交产品经测试组检验通过
责任人
项目经理,测试组长,质量部经理
表7
3.3.2 实施测试
3.3.2.1 实施测试
责任人
测试组成员
表5
3.2.4设计内容评审
测试计划及测试用例的设计工作完成后,需通知项目组相关成员召 开评审会议。在这之前需要将待评审的内容发给相关人员熟悉和理解。
过程要点 详细说明
输入条件 测试计划、测试用例集完成
工作内容
评审测试计划内容的正确性及合理性: 测试环境、测试资源; 测试需求范围,各个测试需求的优先级; 测试策略及风险管理等;
退出标准
测试计划由项目组评审并通过.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要适时的对测试计划进 行跟踪,以评估此计划的完整性、可行性, 在项目结束时还要最后评估一下测试计划的 质量
责任人
测试组长
表4
3.2.3.2 设计测试用例
在需求分析文档确立基线以后,测试组需要针对项目的测试需求编 写测试用例,在实际的测试中,测试用例将是唯一实施标准。在用例的 编写过程中,具体的任务和责任人如下:
不通过 通过 不通过 通过 不通过 通过
回归测试 是否结束 集成产品或
构件 测试用例 分阶段测试
小结 测试用例 分析BUG 修改BUG 分析测试结果 生成测试总结
报告 审核 测试结束 测试总结报告
3.2计划与设计阶段
3.2.1 立项会议
由总经理负责召开立项会议,会议主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并且确定项目经理及项目测试组长。
立 项 输 入
需 求 阶 段
计 划 阶 段
设 计 阶 段
测 试 交 接
执 行 阶 段
总 结 阶 段
参与立项会议 分配测试人员
项目立项书 参与项目立项会 参与需求评审会议
用户需求 说明书 项目计划
制定测试计划
审核 测试计划 概要设计 说明书 参与详细设计评审 编写测试用例
审核 测试用例 确认测试申请内容 验证产品或构件 执行测试 发现BUG 记录测试过程和BUG 分析BUG
过程要点 详细描述
输入条件 测试组完成了所有的测试实施工作.
工作内容
测试组长根据测试的结果,按照测试总结报告的文档 模板编写测试报告(参考测试总结报告模板),测试 报告必须包含以下重要内容:
测试资源概述——多少人、多长时间。 测试结果摘要——分别描述各个测试需求的 测试结果,产品实现了哪些功能点,哪些还 没有实现 缺陷分析——按照缺陷的属性分类进行分析 测试需求覆盖率——原先列举的测试需求的 测试覆盖率,可能一部分测试需求因为资源 和优先级的因素没有进行测试,那么在这里 要进行说明 测试评估——从总体对项目质量进行评估 测试组建议——从测试组的角度为项目组提 出工作建议
过程要点 详细描述
输入条件
在每轮测试中,按照现有的测试用例没有新的缺陷被 发现,测试报告中全部的活动缺陷都被解决。
工作内容
测试组将按照测试计划中对于回归测试的策 略对产品进行回归测试,回归测试的用例属 于测试用例的一部分或者是全部测试用例, 但不能超出原先预定的测试用例的范围。 记录用例实施结果,提交回归测试记录。
评审测试用例集: 测试用例优先级 测试用例集基于需求的覆盖程度
退出标准 测试计划及测试用例集评审通过
责任人
项目经理
表6
3.3实施测试阶段
3.3.1 测试交接
过程要点 详细说明
输入条件
测试设计内容评审完毕,开发团队初样工作完成,并 已完成内部测试;
工作内容
1. 开发组填写测试申请单,向测试组提交测试内 容。
实施测试用例将花费测试组大部分时间,这些工作都是建立在前期 很多计划工作的基础上。
过程要点 详细描述
输入条件
测试组长于前一工作日定出当日的测试计划,确定可 用的测试用例。
测试实施工程师根据测试计划中分配给自己
工作内容
退出标准 责任人
的测试任务和提供的测试用例,实施相应的 测试用例。 记录实施用例的结果,提交当日测试纪录。 提交缺陷。
2测试团队构成
2.1组织结构
研发部经理
测试小组
测试组员 测试组长 测试工程师
图1
注:
1.测试组由测试组员、测试组长、测试工程师组成。 人员配备视项目大小确定。
2.2测试组职能
产品测试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试团队主要肩负着 如下责任:
在项目的初期、在需求文档确立前对产品测试进行预估,从用 户体验和测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针对测试需求进行相关测试技术的研究。 编写合理的测试计划,并与项目整体计划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编写高效、覆盖率高的测试用例。 认真仔细地实施测试工作,并提交测试报告供项目组参考。 进行缺陷跟踪与分析。 对测试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完善和优化测试流程,提高和改进 测试方法和技术。
1编写目的
本文档是测试人员的日常工作规范,主要侧重测试工作流程的实施 和控制,明确公司产品各阶段测试人员应参与和完成的工作。并且对于 测试团队中关于测试组架构、职能及成员职责进行必要的说明。通过建 立规范的测试流程、测试团队组织架构,同时明确测试小组任务、目标 和各小组成员的具体职责,对部门测试工作的正常开展起到规范的指导 作用。测试细则、技术和策略等问题不在本文档描述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