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
《不乱拿别人的东西》主题班会教案
01
02
03
明确个人物品
对自己的物品进行明确标 识,如贴上姓名标签或放 在指定位置。
妥善保管
养成整理、归纳自己物品 的好习惯,确保物品安全 ,避免丢失。
尊重他人隐私
不随意翻动、拿取别人的 私人物品,尊重他人的隐 私权。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合理规划、整理自己 的物品,提高自我管理能 力。
互动游戏
设计一些有趣的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物品,以及如何尊重他人的权 益。
结束环节
总结回顾
对本次主题班会进行总结,强调不乱拿 别人东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际生 活中践行这一原则。
VS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让孩子们在家中实践不乱 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巩固所学知识。
05
作业与要求
改进措施和展望
改进措施
针对本次班会的不足之处,可以从以下几个 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 生的参与度;二是丰富教学方法,采用更多 样化的教学手段;三是加强实践环节,引导 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展望
希望通过本次班会的成功经验,能够为今后 的主题班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同时, 也希望学生能够将“不乱拿别人的东西”这 一行为准则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成为自觉 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好公民。
展开环节
小组讨论
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是否有 过乱拿别人东西的经历,以及这种行 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一些具体案例,让孩子们了 解不乱拿别人东西的必要性,以及如 何正确处理自己的物品。
深入环节
角色扮演
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处理物品的场景,培养他们尊重他人、不乱拿别人东西的良好习惯。
《不乱拿别人的东西》主题班会教案五篇
《不乱拿别人的东西》主题班会教案五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常会碰到小孩子未经别人允许拿走别人东西的情况,处理这样的事情往往令我们比较头疼,我们既要考虑到教育方法,也要顾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不乱拿别人的东西》主题班会教案,欢迎查阅!《不乱拿别人的东西》主题班会教案1设计背景小班幼儿刚入园,自我意识较强,随意性也很大,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容易拿别人的东西,还有个别幼儿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
为此设计本课教育幼儿,想要别人的东西时要经过别人的允许,并且通过学习,知道如何借东西。
活动目标1、知道未经别人的允许不能拿走别人的东西。
2、学习如何向别人借东西。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教学难点:看到喜欢的东西,能够使用文明语言向别人借。
活动准备1、玩具“机器猫”一个。
2、故事图片《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3、幼儿自带一件喜欢的玩具。
活动过程一、以玩具“机器猫“导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要和我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
” (出示玩具“机器猫”)师:“它是谁呀?听!它怎么了?”“呜------,机器猫哭了?为什么会哭呢?谁来猜一猜?”幼儿回答:“生病了,迟到了------”师:“也许小朋友们的猜都有可能,那到底机器猫为什么会哭呢?小朋友们知道吗?”“原来呀,机器猫被丁丁偷偷的带回了他的家,到了晚上,机器猫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要找妈妈了,想回自己的家,所以它就哭了。
唉!有小朋友也许要问老师,机器猫为什么会被丁丁偷偷的带回家了呢?原来呀------”二、边出示图片边讲故事1、教师引导幼儿看图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一边出示教学图片,一边和小朋友讲述故事内容)2、提问:(1)现在小朋友明白了没有,机器猫为什么会哭呢?(2)丁丁把机器猫还给毛毛了吗?丁丁是怎么对毛毛说的?(3)如果你是毛毛,你会对丁丁怎么说?3、讨论:小朋友,刚才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丁丁是因为太喜欢机器猫了,才会把它带回家,可是他这样做对不对呀?那如果是你的话,你非常喜欢别人的玩具或者东西的话,你会怎么办?幼儿回答:“不能抢,要借------”师:“借的时候怎么说?”“那好,咱们现在就来做个游戏,它的名字叫借玩具。
文明礼仪第九课 不乱动他人物品
第九课不乱动他人物品
教学目标:
要学会尊重他人,不乱动乱翻他人物品。
教学过程:
1、在别人家做客(出示插图)
不经主人同意,不能随便打电话。
不能乱动人家的东西。
2、客人到你家(出示插图)
不能随便翻动客人带来的物品。
3、在学校(出示插图)
不经允许,不能随便翻阅同学的书信。
不能把同学的玩具拿回家。
4、贪小便宜的后果
读一读小故事:
老鼠偷油
厨房里有一个长颈瓶,瓶里装满了香油。
有一只乖巧的老鼠把瓶塞咬得粉碎,然后把长长的尾巴伸进瓶里,再把沾满了油的尾巴拖出来,卷到嘴边,津津有味地吃个饱。
“多好的尾巴啊!有了你,我才吃上了这样香的油。
”它夸奖起尾巴来。
日子久了,从厨房到鼠洞就印下了一条油迹。
猫发现了鼠洞,就日夜守在鼠洞旁边。
做坏事的家伙,胆子总是越来越大。
一天,老鼠想把沾满油的尾巴拖回洞去,让自己的小老鼠也饱吃一顿。
老鼠工要进洞,猫猛扑上去。
老鼠赶快逃进洞里,但是,那尾巴沾的油太重了,一时缩不进去,帽一爪子抓住了它的尾巴,连它的尾巴,连它整个身子都给拖了出来。
当它快要被猫咬死的时候,老鼠就咒骂起自己的尾巴来:“你,多坏的尾巴啊!没有你,我决不会送命。
”
猫说:“当尾巴对你有利的时候,你就夸奖它;当尾巴对你有害的时候,你就咒骂它。
你根本不想想:偷油是件坏事。
你的命就送在偷油上!”。
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教案
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教案.doc第一章:引言1.1 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到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一种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1.2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1.3 教学时间40分钟1.4 教学准备PPT、案例材料、讨论卡片1.5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规范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新课导入:教师介绍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的概念,解释其背后的道德原理。
(3)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与主题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第二章:什么是道德规范2.1 目的使学生了解道德规范的定义、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尊重。
2.2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2.3 教学时间40分钟2.4 教学准备PPT、案例材料、讨论卡片2.5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道德规范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新课导入:教师介绍道德规范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3)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与主题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第三章: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的原因3.1 目的使学生了解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原因,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爱护公共财物的意识。
3.2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3.3 教学时间40分钟3.4 教学准备PPT、案例材料、讨论卡片3.5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2)新课导入:教师介绍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原因,如尊重他人、爱护公共财物等。
(3)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与主题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第四章: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的好处4.1 目的使学生了解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好处,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爱护公共财物的意识。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3.结合事例说明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的不良后果。
情感:对随便拿别人东西的行为不满。
自己也不愿意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行为:1.未经主任允许,不随便动用他人的东西。
2.借东西及时归还,损坏要赔偿。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段“诚实勇敢”德目中的有关规定设置的。
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教育,既是诚实教育,又是文明礼貌教育。
向小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在儿童时期,不少孩子有过随便拿、随便翻别人东西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有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
当然,他们不是偷偷摸摸把别人的东西拿走归自己,而是未经主人允许就把别人的东西随便拿走。
出现这种现象大致是由这一年龄段的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的。
从心理上讲,儿童一般是出于喜欢别人的东西,眼前急需要的东西别人有而自己没有,或是对别人的新鲜物品比较好奇,才去动用别人的东西。
认为先拿去用一用,用完之后再还给人家没有什么不对。
但是有时候就忘记归还,再加上儿童年龄小,考虑问题不是很周全,他们往往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想问题,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很难想到自己随便拿了别人的东西,会给别人带来哪些不良后果。
这种行为虽然不同于“偷”,但也是一种没有礼貌的行为。
这种坏毛病发展下去成为习惯,将会腐蚀孩子的幼小心灵。
低年级学生年纪小,可塑性强,导恶则从恶,导善则从善。
从小重视规范他们的行为,帮助他们加强自身修养,对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文明行为具有特殊意义。
教法建议:1.对本课的教学定位要准,教师应把握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从而明确:他们随便拿别人东西是因为自己喜欢、想玩或需要,没有得到主人的许可就拿走去用,这与占小便宜,想要别人的东西不一样,更不是小偷、小摸的行为。
但这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没有礼貌的行为。
2.本课教学应重视提高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向学生渗透推己及人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从正反两个方面学会分析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通用4篇)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篇1教学目标认知:1.懂得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尊重别人、没有礼貌的表现。
2.知道随便拿被人的东西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行为,也是不诚实的表现,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3.结合事例说明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的不良后果。
情感:对随便拿别人东西的行为不满。
自己也不愿意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行为:1.未经主任允许,不随便动用他人的东西。
2.借东西及时归还,损坏要赔偿。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段“诚实勇敢”德目中的有关规定设置的。
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教育,既是诚实教育,又是文明礼貌教育。
向小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在儿童时期,不少孩子有过随便拿、随便翻别人东西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有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
当然,他们不是偷偷摸摸把别人的东西拿走归自己,而是未经主人允许就把别人的东西随便拿走。
出现这种现象大致是由这一年龄段的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的。
从心理上讲,儿童一般是出于喜欢别人的东西,眼前急需要的东西别人有而自己没有,或是对别人的新鲜物品比较好奇,才去动用别人的东西。
认为先拿去用一用,用完之后再还给人家没有什么不对。
但是有时候就忘记归还,再加上儿童年龄小,考虑问题不是很周全,他们往往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想问题,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很难想到自己随便拿了别人的东西,会给别人带来哪些不良后果。
这种行为虽然不同于“偷”,但也是一种没有礼貌的行为。
这种坏毛病发展下去成为习惯,将会腐蚀孩子的幼小心灵。
低年级学生年纪小,可塑性强,导恶则从恶,导善则从善。
从小重视规范他们的行为,帮助他们加强自身修养,对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文明行为具有特殊意义。
教法建议:1.对本课的教学定位要准,教师应把握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从而明确:他们随便拿别人东西是因为自己喜欢、想玩或需要,没有得到主人的许可就拿走去用,这与占小便宜,想要别人的东西不一样,更不是小偷、小摸的行为。
希望同学们不要随便拿人的东西的演讲词
希望同学们不要随便拿人的东西的演讲词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谈一谈一个很重要的话题,那就是“不要随便拿人的东西”。
我们作为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不仅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还要珍惜他人的财物。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随便拿人的东西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而信任的基础就是尊重和理解。
如果我们随意拿取他人的物品,无疑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和不关心。
别人会因此而对我们失去信任,这将会给我们之间的关系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
随便拿人的东西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物品能够得到妥善保管,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人同样的尊重。
如果我们随意拿取他人的东西,不仅是对他人财产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责任的逃避。
我们应该明白,我们的行为将会影响到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和对我们的信任。
随便拿人的东西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作为文明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
如果我们随便拿人的东西,不仅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是对社会公德的无视。
我们应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
随便拿人的东西是违法行为。
根据我国法律,随意占有他人财物属于侵权行为,是违法的行为。
我们应该明白,法律的约束是社会秩序的保障,而违法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们应该遵守法律,不以身试法。
同学们,拿人的东西是一种不道德、不负责任、不文明、违法的行为。
我们作为学生,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学会爱护他人的财物。
让我们共同努力,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从自己做起,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谢谢大家!。
不随便拿别人东西小班教案反思
不随便拿别人东西小班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尊重他人财物——不随便拿别人东西小班教案反思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到尊重他人财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和社交礼仪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财物的意义和影响。
2. 分享和讨论一些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何为随便拿别人东西的行为,以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
3.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尊重他人财物,包括不随意拿取、不损坏、不弄丢等。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播放一个与主题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介绍故事:讲述一个关于随便拿别人东西的故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主人公的不愉快和不公平。
3. 讨论案例:分享一些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行为是否正确,以及可能的后果。
4. 引导学生总结:帮助学生总结出尊重他人财物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5. 游戏活动: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模拟尊重他人财物的场景,通过角色扮演加深理解。
6.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际情境,学会如何正确对待他人财物。
7. 反思讨论:引导学生回顾角色扮演活动,分享他们的体会和感悟,以及对未来行为的改进计划。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于导入和故事讲述。
2. 故事或案例材料,用于讨论和引导学生思考。
3. 游戏道具,用于角色扮演活动。
4. 讨论记录表或反思问卷,用于学生反思和评估。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够正确对待他人财物、是否能够遵守规则等。
2. 学生的反思讨论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尊重他人财物的认识和态度的改变。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提醒他们尊重他人财物的重要性。
2. 组织相关的游戏或角色扮演活动,加深学生对尊重他人财物的理解和实践。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尊重他人财物的概念和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
思品教案-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思品教案-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课程名称:思品课程课时数:1课时年级:适用于小学高年级教学目标:1.了解拿取别人物品的道德规范和影响;2.培养学生不随便拿取别人物品的意识和自制力;3.促进学生的思考并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小道具,例如铅笔、橡皮、书等;2.准备一些图片和故事,强调不随便拿别人物品的意义和影响;3.准备课堂讨论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介绍今天的课题:“大家是否注意到了,有些同学在班级或者家庭里会随便拿取别人的东西吗?拿到别人的东西,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的重要性。
”Step 2:学习(15分钟)1.通过图片和故事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不随便拿别人物品的道德规范和影响。
可以使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例如借别人的书,但一直不归还,或者拿走别人的笔却不还等等。
2.进行讨论:“为什么我们不应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记录他们的观点。
3.教师根据学生的观点,引导他们思考拿取别人物品的影响,例如失去信任、损坏人际关系,以及对他人的不尊重等等。
Step 3:活动(20分钟)1.教师分发一些小道具给学生,要求他们在课堂内随便拿取别人的东西。
2.观察学生的行为,并及时制止他们。
3.引导学生反思他们的行为,让他们意识到不随便拿取别人物品的重要性。
4.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就自己的行为以及他人的行为进行轮流发言,讨论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如何做到不随便拿取别人的东西。
Step 4:总结(10分钟)对上述活动进行总结,强调不随便拿取别人物品的道德规范和重要性。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道德观念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并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
Step 5:作业(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并记录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有随便拿取别人的东西的情况,并简单写下自己的感想。
教学延伸:1.可以通过课后分享学生观察到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引导。
不拿别人东西
《不乱拿别人东西》主题班会一(2)班教学目标:1.懂得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尊重别人、没有礼貌的表现。
2.知道随便拿被人的东西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行为,也是不诚实的表现,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教学重点:为什么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教学难点:为什么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教育过程:一、想一想。
(使学生知道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别人会很不高兴)女儿小丽的文具盒中多了一支漂亮的中性笔,经家长询问原来这支笔是小丽在教室里捡到的,问了周围的同学都不是他们丢的,小丽又特别喜欢,于是她就留下自己用了。
1.同学四人一组互相说说:小丽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小结:当别人随便拿走我们的东西,我们要用时会很着急,对拿走东西的人产生不满,因为他们给我们带来了麻烦。
过渡导语: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还会引来哪些不好的后果呢?下面让我听一个小故事。
二、学一学。
(使学生知道不能随便拿别人东西的道理)放音频《不是我的我不要》1.小组交流:(1)小布叮回家时时,他舍不得小狗狗,是怎么做的?出投影片。
(2)小布叮为什么心里好难受?(3)后来小布叮知道错了吗?又是怎样做的呢?2.全班交流:小布叮该不该随便拿走小狗狗?为什么?3.小结:随便拿走别人的东西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行为,这是不礼貌的表现。
随便拿走别人的东西,会使东西的主人要用时找不着而着急,造成麻烦,耽误事情。
因此,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为别人着想的不礼貌行为,也是不诚实的表现,是很不应该的。
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知道错后,应该立即道歉,求得别人的原谅。
4、全班展开讨论:如果确实需要用别人的东西,应该怎样做?小结:别人的东西如果确实需要用,必须要得到主人的允许,而且用完后还要及时还给人家,以免人家着急,给人家添麻烦。
过渡导语:小布叮改正了错误,懂得了不能随便拿别人东西的道理,请你们帮下面这些同学想一想,遇到这些情况,他们该怎样做呢?三、说一说。
(使学生进一步懂得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道理)1、"小强和小江一起玩小江买的新篮球,结束后小强想把篮球带回家,他可以把小江的新篮球拿回家去玩吗?为什么?他应该怎么做?小结:别人的东西即使自己特别需要,特别想玩,也不能随便拿走,因为这东西不是自己的,如果想拿走,必须得到主人的允许,玩完后要及时归还。
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教学目标认知:1.懂得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尊重别人、没有礼貌的表现。
2.知道随便拿被人的东西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行为,也是不诚实的表现,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3.结合事例说明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的不良后果。
情感:对随便拿别人东西的行为不满。
自己也不愿意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行为:1.未经主任允许,不随便动用他人的东西。
2.借东西及时归还,损坏要赔偿。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段“诚实勇敢”德目中的有关规定设置的。
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教育,既是诚实教育,又是文明礼貌教育。
向小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在儿童时期,不少孩子有过随便拿、随便翻别人东西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有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
当然,他们不是偷偷摸摸把别人的东西拿走归自己,而是未经主人允许就把别人的东西随便拿走。
出现这种现象大致是由这一年龄段的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的。
从心理上讲,儿童一般是出于喜欢别人的东西,眼前急需要的东西别人有而自己没有,或是对别人的新鲜物品比较好奇,才去动用别人的东西。
认为先拿去用一用,用完之后再还给人家没有什么不对。
但是有时候就忘记归还,再加上儿童年龄小,考虑问题不是很周全,他们往往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想问题,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很难想到自己随便拿了别人的东西,会给别人带来哪些不良后果。
这种行为虽然不同于“偷”,但也是一种没有礼貌的行为。
这种坏毛病发展下去成为习惯,将会腐蚀孩子的幼小心灵。
低年级学生年纪小,可塑性强,导恶则从恶,导善则从善。
从小重视规范他们的行为,帮助他们加强自身修养,对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文明行为具有特殊意义。
教法建议:1.对本课的教学定位要准,教师应把握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从而明确:他们随便拿别人东西是因为自己喜欢、想玩或需要,没有得到主人的许可就拿走去用,这与占小便宜,想要别人的东西不一样,更不是小偷、小摸的行为。
但这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没有礼貌的行为。
小学思品 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小学思品教案教学目标认知:1.懂得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尊重别人、没有礼貌的表现。
2.知道随便拿被人的东西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行为,也是不诚实的表现,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3.结合事例说明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的不良后果。
情感:对随便拿别人东西的行为不满。
自己也不愿意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行为:1.未经主任允许,不随便动用他人的东西。
2.借东西及时归还,损坏要赔偿。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段“诚实勇敢”德目中的有关规定设置的。
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教育,既是诚实教育,又是文明礼貌教育。
向小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在儿童时期,不少孩子有过随便拿、随便翻别人东西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有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
当然,他们不是偷偷摸摸把别人的东西拿走归自己,而是未经主人允许就把别人的东西随便拿走。
出现这种现象大致是由这一年龄段的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的。
从心理上讲,儿童一般是出于喜欢别人的东西,眼前急需要的东西别人有而自己没有,或是对别人的新鲜物品比较好奇,才去动用别人的东西。
认为先拿去用一用,用完之后再还给人家没有什么不对。
但是有时候就忘记归还,再加上儿童年龄小,考虑问题不是很周全,他们往往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想问题,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很难想到自己随便拿了别人的东西,会给别人带来哪些不良后果。
这种行为虽然不同于“偷”,但也是一种没有礼貌的行为。
这种坏毛病发展下去成为习惯,将会腐蚀孩子的幼小心灵。
低年级学生年纪小,可塑性强,导恶则从恶,导善则从善。
从小重视规范他们的行为,帮助他们加强自身修养,对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文明行为具有特殊意义。
教法建议:1.对本课的教学定位要准,教师应把握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从而明确:他们随便拿别人东西是因为自己喜欢、想玩或需要,没有得到主人的许可就拿走去用,这与占小便宜,想要别人的东西不一样,更不是小偷、小摸的行为。
但这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没有礼貌的行为。
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尊重别人的私物,不要随便拿取别人的东西。
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道德准则,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时常会见到有人无视这个准则而随意拿取别人的东西。
本文将从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的原因、后果以及应该遵守的道德标准等方面进行探讨。
原因为什么我们不能随便拿取别人的东西呢?首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和隐私权,拥有自己的财物是每个人的权利。
如果我们随意拿取别人的东西,无疑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对别人的尊重也会受到伤害。
其次,别人的财物往往是他们辛辛苦苦努力工作所得的成果,是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
如果我们随意拿走别人的东西,不仅是对他们辛勤努力的不尊重,也是对他们物质利益的侵犯。
后果随意拿取别人的东西会带来什么后果呢?首先是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如果我们没有尊重别人的财物,别人也会对我们失去信任,不愿意与我们建立深厚的友谊。
其次,随意拿取别人的东西可能引发争执和纷争。
当我们意识到别人拿了我们的东西,我们会产生不满和愤怒的情绪,随之可能会引发争吵、冲突甚至法律纠纷。
最后,随意拿取别人的东西会损害我们的道德形象。
如果我们被认为是一个不守规矩的人,其他人会对我们产生负面印象,这对我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形象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道德准则为了避免随意拿取别人的东西,我们应该遵守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
首先,要尊重别人的私人空间和隐私权。
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边界,不随意进入别人的私人领域。
如果需要使用别人的东西,应该征得别人的同意并保证按照事先约定的方式使用。
其次,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和财物。
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也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在使用他人财物时,要保持谨慎和小心,避免造成损坏或丢失。
最后,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
我们应该明白随意拿取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要时刻牢记这个道德准则,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总结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一项重要的道德准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该时刻遵守。
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小作文
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小作文哎呀,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呢,就是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嘿嘿。
老师说,如果我们随便拿了别人的东西,别人会很伤心很着急的。
嘿呀,我就想呀,如果我最喜欢的小玩具被别人拿走了,那我肯定会大哭
一场的。
有一次,我看到同桌有一个特别漂亮的小本子,哎呀呀,我可喜欢了。
但是我马上就想到老师说的话啦,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呀。
所以我就
忍住了,没有去拿。
哈哈。
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的东西,不能因为自己喜欢就去拿。
嘿呀,这样大家才能友好相处呀。
如果每个人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那这个世界不就乱套了嘛。
哎呀,那可不行呀。
我要记住老师的话,做一个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好孩子,嘿嘿!。
不要随意拿走的提示语
不要随意拿走的提示语
1.不要随意拿走公共设施,如花坛里的花、公园里的椅子等。
2. 不要随意拿走他人的物品,如同事桌上的文具、朋友书包里的饼干等。
3. 不要随意拿走超市里的商品,如试吃区里的食品、超市里的小样等。
4. 不要随意拿走别人的知识产权,如照片、音乐、视频等。
5. 不要随意拿走他人的隐私,如手机里的短信、社交账号的密码等。
6. 不要随意拿走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应急疏散图等。
7. 不要随意拿走他人的时间,如约好的约会、工作中的询问等。
8. 不要随意拿走他人的信任,如承诺却不履行、背叛朋友等。
9. 不要随意拿走他人的尊重,如对长辈的不敬、对异性的骚扰等。
10. 不要随意拿走他人的自由,如拘禁、剥夺人身自由等。
- 1 -。
不要乱拿别人的东西作文
不要乱拿别人的东西作文
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件事儿特别重要,那就是——不要乱拿别人的
东西!
你想想,要是有人突然跑到你家里,二话不说就拿走了你心爱的玩具或者
好吃的零食,你是不是会气得跳脚?肯定会的呀!所以咱们可不能做这样让别
人生气的事儿。
乱拿别人东西,这就好比是个小偷小摸的行为。
哪怕只是一支铅笔、一块
橡皮,那也不是咱能随便伸手的。
这不是东西大小的问题,而是原则问题!别
人的东西那就是别人的,就像你自己的东西只属于你一样。
也许有人会想:“就拿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可大错特错啦!一旦
开了这个头,今天拿一点,明天拿一点,慢慢地可能就养成坏习惯啦。
而且,
要是被别人发现了,那多丢人呐!大家会觉得你是个不讲规矩、没有礼貌的人,谁还愿意和你一起玩呢?
再说了,乱拿别人东西,自己心里也会不踏实。
总是担心被发现,整天提
心吊胆的,多难受呀!还不如老老实实,用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想要的东西,那
样心里多舒坦,多有成就感!
所以呀,小伙伴们,咱们一定要记住,别人的东西再好,那也是别人的,
咱们坚决不能乱伸手。
做一个守规矩、懂礼貌的好孩子,这样大家都会喜欢和
咱们一起玩耍,一起快乐成长!。
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大班观察记录,主要是帮助幼儿改正不经过允许拿别人东西的不良习惯,通过活动楠楠再也没有私自拿过别人的东西,班里的其他幼儿也没有发生类似问题。
作者长期上传幼儿园公开课,观摩课,优秀课件,名师课程,计划总结文案等参赛作品名称:《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观察目标:帮助幼儿改正不经过允许拿别人东西的不良习惯观察对象:楠楠年龄段/班:大班观察时间2015年4月观察分析孩子们一天天的长大,思维具有了独立性,常常用自己的经验和思想去判断和解决一些事情。
今天,在我班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下午老师给女孩子梳头发的时候,突然小红跟老师大叫:“老师,我放在书包的发卡不见了!”“你再好好找找,是不是今天没有带呢?”老师耐心的问。
“昨天晚上就装到书包里的。
”“好的,老师帮你找找。
”采取措施首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为了避免孩子记错,老师当天下午向孩子的家长询问了具体情况,家长说确实发卡前一晚装进书包了,准备第二天老师给梳头发的时候用。
老师想,有可能就是班里的小朋友,因为喜欢别人的东西,怕妈妈不给买所以就拿别人的。
其次,以正面的引导让孩子主动承认错误。
老师再三的询问班里的孩子,“是谁拿了小红的发卡,请你拿回来,小红丢了发卡很着急难过,老师知道你是无意中捡到的,不知道是谁的才拿回家的,明天把发卡拿回来,老师不会批评你,小红也会感谢你。
“第二天,楠楠把小红的发卡拿了回来。
老师悄悄的问她是怎么回事时,她说妈妈答应过给她买却总是做不到,因为喜欢小红的发卡,所以才拿的。
老师说:“喜欢别人的东西可以让妈妈买,如果妈妈不给买一定是有别的原因,你可以通过自己平时好的表现向妈妈争取,或者自己努力学习,长大赚钱了自己买,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是自己的,用别人的东西要经过他人的允许,如果总是不经过允许拿别人东西,以后大家都不会喜欢你了。
”听到这些楠楠觉得很惭愧,主动向小红道歉。
再次,就这次小事件开展全班的教育,每个小朋友总结一点私自拿别人东西的弊端。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不乱拿别人的东西》
设计背景小班幼儿刚入园,自我意识较强,随意性也很大,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容易拿别人的东西,还有个别幼儿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
为此设计本课教育幼儿,想要别人的东西时要经过别人的允许,并且通过学习,知道如何借东西。
活动目标1、知道未经别人的允许不能拿走别人的东西。
2、学习如何向别人借东西。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教学难点:看到喜欢的东西,能够使用文明语言向别人借。
活动准备1、玩具“机器猫”一个。
2、故事图片《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3、幼儿自带一件喜欢的玩具。
活动过程一、以玩具“机器猫“导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要和我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
”(出示玩具“机器猫”)师:“它是谁呀?听!它怎么了?”“呜------,机器猫哭了?为什么会哭呢?谁来猜一猜?”幼儿回答:“生病了,迟到了------”师:“也许小朋友们的猜都有可能,那到底机器猫为什么会哭呢?小朋友们知道吗?”“原来呀,机器猫被丁丁偷偷的带回了他的家,到了晚上,机器猫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要找妈妈了,想回自己的家,所以它就哭了。
唉!有小朋友也许要问老师,机器猫为什么会被丁丁偷偷的带回家了呢?原来呀------”二、边出示图片边讲故事1、教师引导幼儿看图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一边出示教学图片,一边和小朋友讲述故事内容)2、提问:(1)现在小朋友明白了没有,机器猫为什么会哭呢?(2)丁丁把机器猫还给毛毛了吗?丁丁是怎么对毛毛说的?(3)如果你是毛毛,你会对丁丁怎么说?3、讨论:小朋友,刚才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丁丁是因为太喜欢机器猫了,才会把它带回家,可是他这样做对不对呀?那如果是你的话,你非常喜欢别人的玩具或者东西的话,你会怎么办?幼儿回答:“不能抢,要借------”师:“借的时候怎么说?”“那好,咱们现在就来做个游戏,它的名字叫借玩具。
不乱拿别人的东西主题班会教案
不乱拿别人的东西主题班会教案不乱拿别人的东西主题班会教案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总免不了参加一些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人生观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主题班会需要如何准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不乱拿别人的东西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树立初步的法制观念。
2.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让学生懂得只有从小遵纪,长大后才能成为守法的公民。
教学重、难点1.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只有从小遵纪,长大后才能成为守法的公民。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直奔主题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走进一个崭新的课堂——小学法制教育,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为什么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点击幻灯片1)(二)师生互动、学习新课1.请看老师出题(点击幻灯片2)小明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2.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小明没有经过主人的同意私自拿人的东西,是偷东西的行为。
3.什么是偷东西的行为?(点击幻灯片3)学生举例有哪些行为是盗劫行为?4.小结:这些行为是不对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呢?(点击幻灯片4)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教师点拨;5.我们知道了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文明的、让人讨厌的行为,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请大家仔细想想。
6.师总结(出示幻灯片5)(三)拓展延伸1.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请同学们观看这些照片(点击幻灯片7、8、9、10),照片中的内容谁能给大家讲讲?2.谈谈自己的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样的感受。
(四)课堂总结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害了自己,伤了亲人,别等悔时,一切晚矣。
现在做遵纪好少年——长大做守法的好公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7条这样规定道:诚实,不说谎话,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损坏公物要赔偿,拾到东西要送还给失主或交公。
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这是做文明人的一个重要表现。
当教室里空无一人,你看见别人桌上的那支心爱已久的钢笔时,你会把它放进自己的书包吗?看到别人抽屉里有你特别喜欢的玩具时,你会取出来玩吗?当你看到一个钱包放在桌上,而周围又没有他人时,你会把它装入口袋吗?当你借了别人的东西非常喜欢时,你会迟迟不还吗?当你正犹豫不决时,你可曾问过自己:这样做算什么行为呢?此刻警钟不得不为你敲响,这可是小偷小摸行为啊!也许你不以为然,也许你觉得这样做并不算什么,可你了解这种行为的危害吗?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中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其中绝大多数的青少年犯罪都是由小偷小摸行为发展而成的。
”
古语说得好:“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许多犯罪都是从犯小毛病开始的,小错可能是大错的开始,小错其实很容易改掉,而大错不但造成严重后果,而且难以改正。
如果一个人现在有小偷小摸的行为,而不及时改正,不防患于未然,那么小错不改的你会越陷越深,最终必将跌入犯罪的深渊。
同学们,这样的结果是我们这群生机勃勃、充满理想的小学生所要的、所希望看到的吗?
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更要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无论别人的东西多么好看、多么好玩、你多么的需要,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千万别伸手,因为:那是别人的!无论你是否有过随意拿别人东西的行为,从今天开始、从此刻开始,让我们一起记住:损坏公物须赔偿,借了东西定归还,拾到东西要交公,别人的东西决不拿。
让我们一起为做个有诚信的文明人而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