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备管理制度文档2篇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三篇)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规范和管理生产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设立设备管理部门或设备管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
2. 设备管理制度:制定设备的申购、验收、入库、出库等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供应和入库符合要求,避免设备的质量问题。
3. 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和维修等方面的规定。
明确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使用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4.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的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和更换的要求,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和记录,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5. 设备检修管理制度:规定设备的定期检修计划和流程,明确检修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
6. 设备报废管理制度:明确设备报废的标准和程序,确保设备报废前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7. 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设备安全警示标志、设备安全警告图示等,确保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生产设备管理制度,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二)是一项组织管理制度,用于规范和管理企业内部的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1. 设备登记管理:为每台设备建立详细的登记档案,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购置日期、保修期限等信息,方便管理和查询。
2. 设备使用管理:制定设备使用规范,明确设备使用的权限和责任,禁止未经批准私自使用设备。
3.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定设备定期检修、保养计划,并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4. 设备故障维修管理:建立设备故障报修制度,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并记录故障情况和维修措施,以及维修人员的维修时间和维修费用。
5. 设备安全管理:建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操作人员有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生产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2篇)
生产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为保障生产设备设施运行安全,预防和避免事故发生,提高生产设备设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规范。
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设备设施管理责任制度:明确设备设施管理的责任人和相关职责,建立设备设施管理责任制度,确保相关人员履行管理职责。
2. 设备设施安全检查制度:制定定期、不定期的设备设施安全检查计划,对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进行记录。
3. 设备设施维护维修制度:制定设备设施的维护维修计划和流程,包括定期检修、保养、维修和更换等,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4. 设备设施运行规程:制定设备设施运行规程,明确设备设施的操作流程,包括开机、关机、操作规范等,保证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操作安全。
5. 设备设施安全培训制度: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设备设施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
6. 设备设施事故应急处理制度:制定设备设施事故应急处理制度,明确设备设施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和能力。
7. 设备设施安全记录管理制度:建立设备设施安全记录管理制度,对设备设施的安全记录进行管理和保存,为安全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提供依据。
通过制定和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管理和保障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生产工作的稳定进行和高效运行。
生产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二)是指针对企业内已达到使用寿命、安全性能下降或不能正常使用的设备设施进行报废处理的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保障企业生产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并规范报废过程,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该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报废管理责任:明确报废管理的责任人员和部门,确保报废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2. 报废标准:制定设备设施报废的标准和流程,包括年限要求、技术性能和安全性能要求等。
3. 报废申请和审批流程:规定报废设备设施的申请和审批流程,明确需要提交的相关文件和材料。
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制度(2篇)
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保证生产设施的验收、运行、检维修、拆除和报废过程的安全,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生产设施的验收、运行、检维修、拆除和报废管理。
三、职责3.1运营部负责监督有关部门或下属单位对生产设施运行、检维修、拆除和报废方面的安全管理。
3.2使用部门对分管的生产设施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认真检查生产设施运行中的动态指标是否符合要求,保证生产设施的运行安全。
3.3生产设施的检维修由设备所属部门或单位负责。
3.4生产设施的拆除和报废,由运营部、使用部门负责。
四、控制程序4.1生产设施的安全管理生产设施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建立设备设施运行台账,制定检维修计划。
(1)日常点检:操作人员上班前对设备进行检查,设备运行中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保留检查记录。
(2)定期检查:设备管理部门每月对设备全面检查一次,并认真填写《设备安全检查表》,特种设备应定期联系国家检验部门年检。
(3)季节性检查:由于季节原因设备使用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对设备进行检查,主要内容有:防火防爆、防雨防汛、防雷电、防冻等。
(4)定期保养:维修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并认真填写《设备设施维修/保养记录》。
4.2生产设施安全检维修管理1.维修前的准备(1)根据设备维修项目的要求,检修部门应进行检修前风险分析并制定设备检修方案,落实维修人员、维修组织、安全措施。
(2)设备维修如需高处作业、动火、动土、断路、吊装等,按相关规定办理相应的安全作业证。
2.维修前的安全检查和措施(1)应对检修作业使用的脚手架、手持电动工具、扳手、管钳、锤子和各种工具进行检查,凡不符合作业安全要求的器具不得使用。
(2)转动设备维修前应采取可靠的断电措施,切断需检修设备上电器电源,并经启动复查确认后,在电源开关处挂上“禁止合闸”的安全标志。
(3)对维修中使用的消防器材、通信设备、照明设备等器材应经专人检查,保证完好可靠并合理放置。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例文(2篇)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例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
为加强本公司生产、运输设备的管理,正确、安全地使用和维护设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可用来指导生产部、技术部、财务部以及设备管理科的工作人员开展设备操作、使用、检查、维修、保养、转让、报废等工作。
第二章设备使用规定第三条设备使用前,其操作人员应在人力资源部的安排下接受培训,培训由设备部门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现场操作讲解。
第四条操作人员应熟练操作设备,清楚设备日常保养知识和安全操作知识;设备部签发设备操作证,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第五条机器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报告班组长及有关负责人员解决处理。
第六条所有动力设备,未经车间、设备部、电工或机修工人允许,不准乱修、乱拆,不得在电气设备上搭湿物和放置金属类、棉纱类物品。
第七条设备使用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认真遵守交接班制度,准确填写规定的各项运行记录。
第八条未经领导批准,不准拆卸或配用其他人员的机器零件和工具。
第九条对不遵守操作规程或玩忽职守,使工具、机器设备、原材料、产品受到损失者,应酌情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
第十条设备管理科要指派人员与各部门负责人,经常性地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并将其列为工作考核内容。
第三章设备检修和技术改造第十一条设备管理科每年____月份编制下一年度的《设备检修计划》,在使用部门的协助下按计划进行检修。
在日常工作中,使用部门无法排除的故障,可以填写《设备检修单》申请设备管理科检修。
第十二条检修后的设备使用前,需要有使用部门负责人的签名认可,由设备管理科将设备检修的情况,记录于《设备检修单》及相应的《设备管理卡》上。
第十三条设备的技术改造可纳入检修计划一并执行。
第四章设备日常维护管理第十四条设备的维护保养由设备管理科在《设备维护保养项目表》中规定保养项目、内容及频率,并发放至设备使用部门执行,设备管理科负责配合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
第十五条设备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日常维护制度。
生产设备日常管理制度范文
生产设备日常管理制度范文【生产设备日常管理制度】一、设备使用与维护1. 各生产设备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从事设备操作前,应对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培训并通过考核。
2. 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操作步骤,严禁随意调整设备参数或进行未经授权的维修操作。
3. 在设备运行期间,操作人员应密切关注设备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4. 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由专人负责,负责人应编制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维护工作。
5. 设备维修保养期间,严禁擅自停机或拆卸设备部件,如确需停机或拆卸,应事先取得相关负责人的批准。
6.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的维护项目、维护内容、维护时间等信息,以确保维护工作的追溯和完整性。
二、设备使用登记与处置1. 每一台设备都应有唯一的设备编号,并通过设备使用登记册进行登记,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等。
2. 设备的使用登记册应保存到设备管理部门,并定期进行检查核对,确保设备使用情况的准确性。
3. 设备的使用年限达到设定标准后,应进行设备报废申请,由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备处置。
4. 设备报废后,应做好设备报废手续,包括设备报废申请、报废审批、报废记录等,并进行设备报废记录的归档保存。
5. 废弃设备的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包括设备的拆解、清洁和分类处理等,确保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三、设备安全管理1. 设备在运行前应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各项安全装置完好有效,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
2. 设备运行期间,应注意设备的温度、压力等参数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 设备发生事故或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负责人,同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扩大。
4. 根据设备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5. 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等受污染物质应进行专门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设备故障处理1. 设备故障发生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机,并按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生产机器设备管理制度
生产机器设备管理制度生产机器设备管理制度(通用5篇)在当下社会,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具有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惩恶扬善、维护公平的作用。
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产机器设备管理制度(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产机器设备管理制度1选矿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应实行责任制,要明确各级人员、各个岗位对设备维护的责任。
一般可分为日常维护、定期维护。
对重点设备进行日常点检和群众性评比检查等。
(1)选矿设奋的日常维护要求操作人员在每班生产中必须做到。
班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加油,班中要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尤其要注意设备运转时发生的声音、振动、温升、油压、异味等信号,以及限位、安全装置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报告。
下班前对设备进行认真清扫擦拭,并将设备状况记录在交接班本上。
日常维护是设备维护的基础,是预防故障或事故发生的积极措施,应当严格制度化。
有些设备可以执行周末维护,主要工作内容与前者基本相同,但要求的范围及程度高于日常维护。
周末维护一般规定在周末下班前进行,主要目标是清洁、紧固、调整、润滑、整容和防腐。
(2)选矿设备的定期维护目的是减少设备磨损、消除事故隐患,延长使用寿命。
维护工作以操作工人为主,由维修工人辅导,按计划进行。
定期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对设备易保养部位和重点部位进行拆卸和检查,彻底清洗设备外表和内部,疏通油、水、气路,清洗和更换密封零件和过滤元件。
检查和调整各配合部分的间隙,紧固各部位的连接或相关零件,由维修电工按要求对电气部分进行维护保养。
定期维护完成后,应对调整、修理、更换的零件及部位作出记录,尤须将未解决的问题记录清楚。
关于维护周期,一般为工作500小时进行一次。
维护周期及每次维护时间还应根据设备结构、生产条件、维护水平等不同情况合理地确定,并经常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加以调整。
可将定期维护内容归纳为‘四要”、‘六无’以便于记忆。
四要。
2024年生产设备管理制度样本(二篇)
2024年生产设备管理制度样本设备检修与维护管理规程一、设备检修计划管理第二十三条设备检修计划由动力设备部编制,并提交公司分管副总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后,报总部进行批复。
第二十四条设备管理人员负责编制“月度(年终)设备检修保养计划表”,并依据此表逐项填写“设备保养申请单”。
第二十五条“月度(年终)设备检修保养计划表”及“保养申请单”一经报批,立即下达“月度(年终)设备检修保养实施表”。
第二十六条维修人员(包括电工)根据已批准的月度检修保养计划,签发“设备级保养任务单”,明确任务内容及要求,并安排相应维修人员负责实施。
第二十七条设备检修保养完工后,需保证至少三个月的使用有效期。
验收工作由动力设备部主管人员及公司主管领导负责,车间需签署验收意见。
二、设备日常维修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公司电气使用部门设备发生故障时,需填写“维修通知单”,并经主管签字确认后进行维修。
第二十九条值班人员接到维修通知后,立即在“日常维修工作记录簿”上登记接单时间,并根据事故紧急程度安排维修工作,同时登记派工时间。
第三十条维修工作完成后,主修人需在“维修通知单”中填写相关信息,并经主管人员验收签字。
第三十一条维修完工时间需及时登记入设备卡片,并审核维修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数量及金额,填写于单内。
第三十二条处理完毕的“维修通知单”需按顺序贴在登记簿的扉页上。
第三十三条对于紧急设备维修,使用部门主管可通过电话通知工程部,值班人员先派人员维修,事后使用部门补交“维修通知单”,值班人员补全各项记录,其余程序同上。
第三十四条若维修工作两日内无法完成,值班主管需在登记簿上注明原因,并采取特别措施尽快修复。
三、设备运行动态管理制度第三十五条设备运行动态管理旨在通过有效手段,使各级维护与管理人员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并据此制定相应措施。
第三十六条建立健全设备巡检体系,明确各作业部门对每台设备的巡检点、检查内容及正常运行参数标准。
根据设备运行特点,确定巡检周期,包括时、班、日、周、旬、月检查点。
生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样本(2篇)
生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样本一、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规定为了正确合理使用机械设备,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更好的完成企业施工任务,特制定本制度。
(1)必须严格按照厂家说明书规定的要求和操作规程使用机械。
(2)配备熟练的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经过专门训练,方可上岗操作。
(3)特种作业人员(起重机械、起吊指挥、挂钩作业人员、电梯驾驶等)必须按国家和省、市安全生产监察局的要求培训和考试,取得省、市安全生产监察局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并按归家规定的要求和期限进行审证。
(4)实习操作人员必须有实习证,在师傅的指挥下,才能操作机械设备。
(5)在非生产时间内,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动用设备。
(6)新购或改装的大型施工设备应有公司设备科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作,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都必须做标志、挂牌。
(7)经过打修理的设备,应该由有关部门验收发给使用证后方可使用。
(8)机械使用必须贯彻“管用结合”、“人机固定”的原则,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的岗位责任制。
(9)有单独机械操作者,改人员为机械使用负责人。
(10)多班作业或多人操作的机械(如塔吊、升降机),应任命一名为机长,其余为组员。
(11)班组共同使用的机械以及一些不宜固定操作人员的机械设备,应将这类设备编为一组,任命一名为机组长,对机组内所有设备负责。
(12)机长及机组长是机组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负责本机组设备的所有活动。
(13)在交班时,机组负责人应及时、认真的填写机械设备运行记录。
(14)所有施工现场的机管员、机修员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保养规程,应按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进行操作,必须严格执行定期保养制度,做好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防腐工作。
(15)起重机械必须严格执行“十不吊”的规定,遇六级(含六级)以上的大风或大雨、大雪、打雷等恶劣天气,应停止使用。
(16)机械设备转运过程中,一定要进行中修、保养,更换已坏损的部件,紧固螺钉,加润滑油,脱漆严重的要重新油漆。
生产制造企业标准生产设备管理制度范本(2篇)
生产制造企业标准生产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前言本制度旨在规范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设备管理工作,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和高效。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制造企业的各类生产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三、设备使用登记1.生产设备的购入、报废、调拨、租赁等事项,必须进行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产地、供应商、购置时间、购置价格等。
2.设备使用登记表应当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填写,并定期更新和核对。
四、设备验收与保管1.设备的验收应由设备管理员和有关负责人共同参与,验收时应核对购置合同、设备说明书、备件清单等文件。
2.设备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按照规定进行保管。
设备应存放在专门的设备库房或指定的场所,避免受到损坏、污染或未授权使用。
五、设备保养与维修1.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应按照设备生产厂商的要求和规定进行,必要时可以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2.设备保养记录应及时填写,记录内容包括保养日期、保养内容、保养人员等。
3.设备维修应及时报修,并按照维修部门的要求进行维修。
维修记录应详细记录维修日期、维修内容、维修人员等。
六、设备安全管理1.设备管理员应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2.设备安全检查内容包括设备运行状态、电气设备的接地情况、防护装置的完好性等。
3.设备安全检查结果应及时记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七、设备更新与淘汰1.生产制造企业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更新和淘汰,确保设备技术水平和性能的不断提升。
2.设备的更新与淘汰应根据设备的使用年限、维修成本、产能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对于需要更新或淘汰的设备,应及时提交申请,并按照企业的管理程序进行审批。
八、设备保险管理1.生产制造企业应对设备进行相应的保险,保证设备在遭受损失或意外事故时能够得到赔偿。
2.设备保险的购买应根据设备的价值、风险程度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投保金额和投保范围的确定。
3.设备保险单据应保管妥善,定期进行复查,确保保单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生产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2篇)
生产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设备是生产力三要素之一,是进行社会生产的物质手段。
设备管理的好坏,对企业产品的数量、质量和成本等经济技术指标,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严格按照设备的运转规律,抓好设备的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维护,努力提高设备完好率。
为此,特建立以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一、操作人员和维(检)修人员应以主人翁的态度,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用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维护好设备。
坚持维护与检修并重,以维扩为主的原则。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设备包机制,确保在用设备台完好。
二、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通过岗位练兵和学习技术,做到“四懂、三会”(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全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并享有“三项权利”,即:有权制止他人私自动用自已操作的设备;未采取防范措施或未经主客部门审批超负荷使用设备,有权停止使用,发现设备运转不正常,超期不检修,安全装置不符合规定应立即上报,如不立即处理和采取相应措施,有权停止使用。
三、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下列各项主要工作:(1)正确使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中反复检查,停车后妥善处理,运行中搞好调整,认真执行操作指标,不准超温、超压、超速、超负荷运行。
(2)精心维护、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运用“五字操作法”(听、擦、闻、看、比),手持“三件宝”(板手、听诊器、抹布)。
定时按巡回检查路线,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排除隐患。
搞好设备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防腐(即“十字作业法)。
保持零件、附件及工具完整无缺。
(3)掌握设备故障的预防、判断和紧急处理措施,保持安全防护装置完整好用。
(4)设备计划运行,定期切换,配合检修人员搞好备设备的检修工作,使其经常保持完好状态,保证随时可以启动运行,对备用设备要定时盘车,搞好防冻、防凝等工作。
(5)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缺陷记录,以及操作日记。
(6)经常保持设备和环境清洁卫生,做到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门窗玻璃净。
新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2篇)
新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确保生产设施完好,安全,稳定运行,减少生产事故发生,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使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对生产设施的安全管理。
二、引用法规、标准《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三、职责1、各生产设施有个设施责任人管理。
2、凡设备上的安全装置均由责任人负责管理。
3、凡生产区域的防雷、防静电设施、气体泄漏报警器均由安全部负责管理。
4、凡在作业过程中佩戴的防护用品和器具,均由安全部负责管理。
四、生产设施建设1、确保生产设施建设中的安全设施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应技术规范,并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即建设项目的安全“三同时”)2、项目单位应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六个阶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规范管理。
3、生产设施建设中的设计更改,应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严格评审与审批制度,并对变更权过程进行风险管理。
4、有限考虑采用先进的、安全可靠的心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凯发,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五、生产设施管理1、建立生产设施台账、制定生产设施闲惯管理制度,对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生产设施的安全运行。
2、生产设施中的各种安全设施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组织检查和维护保养。
安全设施检修后纳入设备检修计划,定期检修维护。
3、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和弃之不用。
因检修拆除的,检修完毕后立即回复,只要安全设施回复后,生产设施才能开始试运行。
4、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储存场所设置相应的检测、通风、防晒、防雷、放静电灯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5、建立特种设备台账和档案,定期检测,证件齐全。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范本(2篇)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新增设备管理规定第一条本公司需增置的设备经批准购买后,须报设备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条经管理部门进行可行性方面的技术咨询,方可确定装修项目或增置电器及机械设备。
第三条为保证设备安全、合理的使用,应设一名兼职设备管理员,协助管理部门人员对设备进行管理,指导本部门设备使用者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第四条设备项目确定或设备购进后,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施工安装,并负责施工安装的质量。
第五条施工安装,由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负责人验收合格后填写“设备验收登记单”方可使用。
二、使用设备管理规定第六条电气机械设备使用前,设备管理人员要与人事部配合,组织操作人员接受操作培训,维修部负责安排技术人员讲解。
第七条使用人员达到会操作,清楚日常保养知识和安全操作知识,熟悉设备性能的程度,维修部签发设备操作证,上岗操作。
第八条使用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认真遵守交接班制度,准确填写规定的各项运行记录。
第九条维修要指派人员与各部门负责人,经常性地检查设备情况,并列入员工工作考核内容。
三、转让和报废设备管理规定第十条设备年久陈旧不适应工作需要或无再使用价值,应申请报损、报废之前,应进行技术鉴定与咨询。
第十一条工程部指派专人对设备使用年限、损坏情况、影响工作情况、残值情况,更换新设备的价值及货源情况等进行鉴定与评估,填写意见书交使用部门。
第十二条使用部门将“报废、报损申请单”附意见书一并上报,按程序审批。
第十三条申请批准后,新设备到位后、旧设备报损、报废。
第十四条报废、报损旧设备由管理部负责按有关规定处置。
四、设备事故分析处理办法第十五条发生设备事故,值班人员要到现场察看、处理,及时组织抢修。
第十六条发生设备事故的操作人员及当事人将事故时间、原因、设备损坏程度、影响程度等做记录上报负责人。
第十七条值班人员及有关负责人组织进行事故分析,写出“事故分析报告”,签注处理意见,报主管总经理。
第十八条对重大事故,按处理程序及时上报。
安全生产设备变更管理制度范本(2篇)
安全生产设备变更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设备变更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安全生产设备的变更管理。
第三条安全生产设备变更管理的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边控边修。
第四条安全生产设备变更应当按照科学、规范、合理的原则进行,确保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变更后仍然符合规定要求。
第五条各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设备变更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第六条本单位要建立安全生产设备变更资料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记录的完整、准确、及时。
第二章设备变更流程第七条安全生产设备变更分为内部变更和外部变更两种类型。
第八条内部变更是指对设备本身进行改动、升级、维修等操作,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进行变更操作。
第九条外部变更是指对设备所在环境、周边设备等进行改动,包括设备的搬迁、扩建、拆除等操作,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进行变更操作。
第十条安全生产设备变更的流程分为设备变更策划、变更方案编制、实施和验收四个阶段。
第十一条设备变更策划阶段:负责设备变更的部门要制定设备变更计划,明确变更的目标、原因、范围、时限等,并经相关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变更方案编制阶段:根据设备变更计划,负责设备变更的部门要制定详细的变更方案,包括设备的改动内容、作业程序、操作规程、安全措施等,并经相关部门审批。
第十三条变更方案实施阶段:根据变更方案,负责设备变更的部门要组织实施变更工作,按照程序进行设备改动,并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十四条变更方案验收阶段:对变更后的设备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符合规定要求。
第三章变更管理要求第十五条设备变更前应当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变更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确保变更过程中员工的安全。
第十六条设备变更的实施和验收必须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进行,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要求。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范文(2篇)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公司内部的生产设备使用,确保生产设备运行安全、稳定、高效,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的生产设备的采购、保养、维修和报废等管理工作。
二、相关责任和权限2.1 设备管理员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包括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和故障排除等工作。
设备管理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设备。
2.2 生产部门负责人生产部门负责人负责对生产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2.3 采购部门采购部门负责对公司采购的生产设备进行合理的选型和购买,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备的验收和备案登记。
2.4 质量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生产设备的质量状况,并参与设备的验收和维修工作,确保设备的质量符合要求。
三、生产设备的使用和保养3.1 使用3.1.1 使用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1.2 使用设备时应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严禁超负荷、乱操作和无证上岗。
3.1.3 使用结束后应及时清理设备,保持设备的卫生和整洁。
3.2 保养3.2.1 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保养工作应按照设备制造商的要求进行,并及时记录保养情况。
3.2.2 保养工作应由设备管理员或专业维修人员进行,保养内容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和检修等。
3.2.3 设备管理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保养记录,并及时处理保养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
四、设备维修和故障排除4.1 维修4.1.1 设备出现故障时,设备管理员应及时进行排查和维修,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4.1.2 需要进行大修或更换部件的维修工作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并按照维修方案和规程进行。
4.2 故障排除4.2.1 设备管理员应建立故障排除的记录和档案,记录故障的原因、处理过程和结果等。
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制度范本(2篇)
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司生产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设备设施的管理。
第三条生产设备设施的管理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生产设备设施的管理由设备设施管理部门负责。
第二章设备设施验收与登记第五条所有生产设备设施应在购置或租赁前,进行严格的验收,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公司要求。
第六条设备设施验收人员应按照公司规定的程序进行验收,并填写设备设施验收报告。
第七条验收合格的设备设施应及时进行登记,并编制设备设施档案。
第三章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第八条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由设备设施管理部门负责。
第九条每台设备设施应有专人负责日常维护与保养,确保设备设施的良好状态。
第十条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包括但不限于清洁、润滑、紧固、调整等。
第四章设备设施的维修与更换第十一条若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损坏,应立即停机并进行维修。
第十二条设备设施维修应由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进行,维修过程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
第十三条设备设施经过多次维修仍无法恢复正常运行的,应及时更换。
第五章设备设施的报废与处置第十四条设备设施达到预定的使用寿命或者严重损坏无法修复的,应报废。
第十五条设备设施报废应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手续办理,并填写设备设施报废申请表。
第十六条报废的设备设施应进行合理处置,确保环境不受污染。
第六章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第十七条设备设施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第十八条设备设施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开展安全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
第十九条设备设施管理人员应建立设备设施安全档案,记录安全事故及处理情况。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条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修改,应经公司相关部门批准后进行。
第二十一条对于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应依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二条本管理制度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生产设备设施验收安全管理制度(2篇)
生产设备设施验收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对我公司设备、设施验收过程的管理,确保设备验收工作合理、高效的开展,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凡我公司所有生产设备和设施均适用本制度。
3验收的内容及标准:3.1设备外观、包装情况、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是否符合要求。
3.2装箱清单是否与实物相符,以及其他资料是否齐全,有无缺损。
4设备验收:4.1设备到达物资库或现场后,设备部应及时通知车间相关人员联合设备采购人员参加设备的开箱验收。
4.2车间人员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到指定地点进行验收。
首先检查设备包装情况,确认设备包装完整无损的情况下即可开箱验收。
开箱后依据装箱单明细逐件核对设备的合格证、产品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如发现资料短缺,应由设备采购部负责追回。
4.3若在验收过程中发现设备破损、生锈、变形等外观质量不合格时,验收人员应暂停验收,并责成设备采购部门督促设备供货公司家返修或更换。
返修或更换后再行验收。
4.4开箱设备验收合格后,设备采购人员填写设备入库验收单,由参与验收人员签字确认。
4.5对于设备完成安装进入调试阶段后,车间人员对调试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与设备部,由设备部联系设备采购部门督促设备供货公司家及时进行返修,直至符合质量要求为止。
对无法现场返修的供货公司家应予以更换。
4.6若设备在质保期中出现问题,由设备部联系采购部门督促公司家直至解决。
4.7对进公司设备中的安全装置在验收中必须注明完好与否,并要所有人员进行确认。
4.8对有关安全、设备、设施的验收要求有安监部门人员参加并建档。
生产设备设施验收安全管理制度(2)是为确保生产设备和设施在验收过程中安全可靠使用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1. 验收前准备:a. 验收前需做好验收计划,明确验收内容和标准。
b. 确保验收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c. 做好验收所需的安全准备工作,包括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安全设施。
2. 验收申请:a. 提交申请材料,包括设备设施的相关证件和检测报告。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范例(2篇)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范例一、设备管理范畴划分本规定的设备管理责任划分。
按“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即设备、设施由所在区域的使用或受益部门负责管理与报修。
1、码头站场(水面固定部分)对客服务区域的设备由场务部负责;2、码头浮动设施对客服务区域的设备由船务部负责;3、办公用电脑及其它办公设施归各使用部门管理;4、售票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由财务部负责管理保养;5、停车场收费系统、监控系统、照明设施、公共广播系统由场务部负责管理保养;6、广场舞台及其附属的音响、灯光设备由艺术服务部负责管理保养;7、供电变压器、大型配电柜等特种设备、设施归船务部维修班管理保养;8、所有的设备维修由船务部维修班负责,或由维修班审核后外请专业单位协助维修。
二、操作者管理要求1、各部门对设备的管理须实行“专人管理负责制”,指定专人负责与操作,严禁非操作员擅自操作,违者后果自负。
2、设备操作人员须熟悉正确操作规程及有关的安全知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新上岗的操作员,必须经培训后可上岗操作。
4、必须遵照设备使用说明书中规定,定时定期进行保养。
5、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及时清除污垢。
6、如发现设备有异常现象,应马上停止使用,立即报上级管理责任负责人,必要时报船务部维修班并协同进行检查、抢修与复原。
三、设备、设施维修管理规定1、设备出现故障,应由设备所在管理责任部门负责报修。
2、报修部门应认真填写报修单,说明故障现象,所在位置等详细情况,并将报修单经公司部门领导审批后交给船务部维修班。
3、维修班应及时查明原因,排除隐患,予以修复。
如遇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报公司安排处理。
4、设备修复后应试运行,待一切正常后,再交付操作人员签收。
如出现故障不报修,责任由管理部门承担,报修后,无故拖延,由负责维修部门承担责任。
四、检修、保养条例1、对需要定检、保修的设备,由管理责任部门按照月、季、半年、全年做出详细计划,报公司审核。
2、管理责任部门每月____日前报下月保修计划。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样本(2篇)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样本1、目的:为保持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实现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和综合效能的提高,能够更好地为生产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设备及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管理。
3、职责3.1综合管理部3.1.1负责公司设备的归口管理;3.1.2负责组织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和巡查考核工作;3.2技术部职责3.2.1负责公司设备的技术指导和指导编制设备操作规程;3.2.2负责对设备使用、维护指导和巡查考核。
3.3商务部职责3.3.1负责设备配件的采购及评价,并对采购配件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质量负责。
3.4使用部门职责3.4.1负责本部门设备的使用、日常维护保养和管理。
3.4.2负责编制本部门设备的操作规程;3.4.3各使用部门应根据本部门生产及设备资产规模和运行情况,设置相应的专/兼职设备管理员。
3.4.4负责组织本部门的设备管理工作。
3.4.5负责贯彻执行公司关于设备使用维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对本部门设备资产的完整性负责。
4、设备管理4.1设备的选择评审与购置:4.1.1设备使用部门根据生产及公司发展的需要提出设备添置申请,由总经理决定是否购置;4.1.2批准购置的设备,由商务部组织设备管理和设备使用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选型,并将结果报总经理审批4.1.3设备选型确定后由使用部门提出《设备购置申请单》,由商务部采购。
4.2设备安装、调试与验收:4.2.1购置回厂的设备,由设备管理部门清点后,根据合同规定由设备厂家、自行或外委安装;4.2.2设备的调试根据合同规定由厂家或公司自行组织进行。
4.2.3设备厂家和外委安装单位应将相关安装、调试记录转交给公司设备使用部门。
4.2.4设备验收由综合管理部组织,使用部门、技术部门参与,验收合格后填写《设备验收单》。
4.2.5特种设备验收由综合管理部负责联系国家检验部门。
4.2.6设备验收后,综合管理部负责建立《设备管理台帐》、《特种设备台账》和设备档案,使用部门编制设备操作规程。
生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2篇)
生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一、目的:制定本公司新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并切实执行,确保新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新设备的完好率,减少和防止新设备事故的发生。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新设备和辅助生产设备、公用工程设备的管理。
三、责任者:行政部。
负责本规程的制定及审核并按照本规程对新设备实施全面的管理工作。
生产部:负责确保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按本规程规定执行。
质管部:负责本规程的批准并对设备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内容:1、新设备管理的定义新设备管理是以新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新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新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科学型管理。
2、新设备管理的内容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新设备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规定,严格执行新设备管理有关规程,确保新设备符合生产工艺,达到gmp 相关规范要求。
新设备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新设备的日常管理新设备的日常管理包括设备的选型购置、开箱验收、安装调试、验证确认、调动、停用、启用、事故处理、润滑、配件、更新、报废、压力容器、设备档案等方面的管理。
(2)新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保养贯彻执行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sop),加强操作人员的操作培训,认真做好新设备运行记录,抓好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提高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3)新设备的检查与维修认真做好设备的巡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日常检修和定期维护工作。
认真填写新设备巡检记录,新设备检修及维护记录。
(4)新设备的更新与改造每年底制定出下一年度车间新设备大检修计划,结合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出设备更新和改造计划。
检修或改造方案经过讨论批准,并贯彻执行。
(5)计量器具的管理质管部计量负责人应按生产工艺及质量检验的要求制订计量器具的校验程序和管理制度,负责对用于生产和检验相关的仪器、仪表、量器、衡器等的适用范围和精密度进行校验,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必须有明显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文档2篇Production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document生产设备管理制度文档2篇小泰温馨提示: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
本文档根据规则制度书写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生产设备管理制度文档2、篇章2:公司耐用与非耐用设备管理制度文档篇章1:生产设备管理制度文档一、新增设备管理规定第一条本公司需增置的设备经批准购买后,须报设备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条经管理部门进行可行性方面的技术咨询,方可确定装修项目或增置电器及机械设备。
第三条为保证设备安全、合理的使用,应设一名兼职设备管理员,协助管理部门人员对设备进行管理,指导本部门设备使用者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第四条设备项目确定或设备购进后,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施工安装,并负责施工安装的质量。
第五条施工安装,由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负责人验收合格后填写“设备验收登记单”方可使用。
二、使用设备管理规定第六条电气机械设备使用前,设备管理人员要与人事部配合,组织操作人员接受操作培训,维修部负责安排技术人员讲解。
第七条使用人员达到会操作,清楚日常保养知识和安全操作知识,熟悉设备性能的程度,维修部签发设备操作证,上岗操作。
第八条使用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认真遵守交接班制度,准确填写规定的各项运行记录。
第九条维修要指派人员与各部门负责人,经常性地检查设备情况,并列入员工工作考核内容。
三、转让和报废设备管理规定第十条设备年久陈旧不适应工作需要或无再使用价值,应申请报损、报废之前,应进行技术鉴定与咨询。
第十一条工程部指派专人对设备使用年限、损坏情况、影响工作情况、残值情况,更换新设备的价值及货源情况等进行鉴定与评估,填写意见书交使用部门。
第十二条使用部门将“报废、报损申请单”附意见书一并上报,按程序审批。
第十三条申请批准后,新设备到位后、旧设备报损、报废。
第十四条报废、报损旧设备由管理部负责按有关规定处置。
四、设备事故分析处理办法第十五条发生设备事故,值班人员要到现场察看、处理,及时组织抢修。
第十六条发生设备事故的操作人员及当事人将事故时间、原因、设备损坏程度、影响程度等做记录上报负责人。
第十七条值班人员及有关负责人组织进行事故分析,写出“事故分析报告”,签注处理意见,报主管总经理。
第十八条对重大事故,按处理程序及时上报。
第十九条事故处理完毕,值班主管将“事故分析报告”存入设备档案。
第二十条人为事故应根据情况按“奖惩条例”的条款及处理权限,对责任者给予行政、经济处分。
第二十一条属设备自然事故,维修进行处理,采取防护措施。
五、设备检修保养规定第二十二条设备主管人员编制设备检查保养半年计划,填制“半年设备检修计划表”,报部门经理审核批复。
第二十三条工程部经理审核计划,呈报总经理后,批准执行工程部半年设备检修保养计划。
第二十四条设备管理人员编制检修保养单“月设备检修保养计划表”,并按月计划表的内容,逐项填写“保养申请单”,检修保养时需某部位停电、水、气时,还要填写“停通知单”。
第二十五条值班人员填写的“月设备检修保养计划表”、“保养申请单”、“停通知单”一并报部门经理,签注意见,下达执行。
第二十六条值班人员根据批准的月检修保养计划,签发“设备级保养任务单”,填写任务单中“内容及要求”栏目,安排具体人员负责实施。
第二十七条在“检修保养工做记录簿”中登记派工项目及时间。
六、设备日常维修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公司电气使用部门的设备发生故障,须填写“维修通知单”,经主管签字维修。
第二十九条值班人员接到通知,随即在“日常维修工做记录簿”上登记接单时间,根据事故的轻重缓急及时安排有关人员处理,并在记录本中登记派工时间。
第三十条维修工作完毕,主修人应在“维修通知单”中填写有关内容,经主管人员验收签字。
第三十一条维修完工时间,及时将维修内容登记入设备卡片,并审核维修中记载的用料数量、计算出用料金额填入单内。
第三十二条将处理完毕的“维修通知单”依次贴在登记簿的扉页上。
第三十三条紧急的设备维修,由使用部门的主管用电话通知工程部,由值班人员先派人员维修,同时使用部门补交“维修通知单”,值班人员补各项记录,其他程序均同。
第三十四条维修两日内不能修复的,由值班主管负责在登记簿上注明原因,应采取特别措施,尽快修复。
七、设备运行动态管理制度篇章2:公司耐用与非耐用设备管理制度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一)设备管理的概念设备管理是指对设备从选择评价、使用、维护修理、更新改造直至报废处理全过程的管理工作的总称,企业的设备在其使用寿命周期内有两种运动的形态;一是物质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选购。
进厂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等,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的管理称为设备的技术管理,一是价值运动的形态,包括设备的最初投资、维修费用支出、折旧、更新改造资金的支出等。
对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称为设备的经济管理。
工业企业的设备管理,应包括两种形态的全面管理。
(二)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设备管理是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设备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管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逐步发展起来的。
在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专职的设备检修人员产生,即事后修理时期。
这是现代化工厂刚开始产生的时期,在工厂中使用简陋的机器设备,用蒸汽机作动力。
在初期,由于设备结构简单,维修不需要专门技术,维修由操作人员来完成,并且实行的是坏了再修的事后修理。
第二个时期是实行预防性的定期维修时期。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设备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设备的维修与管理中,逐步推行与完善了预防性的定期维修制度。
第三个时期是设备的综合经营管理时期。
设备的综合经营管理,是对设备实行全面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是在设备维修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设备管理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针对使用现代化设备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继承了设备工程以及设备综合工程学的成果,吸取了现代管理理论(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尤其是经营理论、决策理论,综合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主要是故障物理学、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等),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设备管理体系。
(三)设备综合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设备综合经营管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实行设备的全过程管理。
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是有效地解决使用现代化设备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的科学方法,是从总体上保证和提高设备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做到安全、节能、环保,以及避免设备的积压和浪费的重要措施。
它是提高企业与国家技术装备水平,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是改革我国设备管理制度的重要方向。
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就是冲破传统设备管理局限在维修的狭隘范围,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把设备的一生(整个寿命周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管理,以求得设备一生的最佳效益。
这是现代化设备物质运动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的目的,是克服两个脱节:一是设备前半生管理与后半生管理的脱节;加强设备制造(包括设备的研究开发)单位与使用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并进行信息反馈。
二是设备后半生内部各环节之间的脱节;加强设备使用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系、配合,明确分工协作关系,共同把设备管好。
2.追求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
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是设备一生的总费用。
它是与设备物质运动全过程相对应的一个经济指标。
要求在设备经营决策的方案论证中,追求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而不能单纯地只考虑某一阶段(制造、采购或维修)的经济性。
在此基础上,还要要求设备的综合效率最高。
3.开展设备的经营工作。
设备的经营工作是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的一切活动,毫无例外地要为贯彻企业的经营方针服务。
因此,要求设备管理工作在为生产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贯彻企业经营方针服务。
设备管理与企业经营方针的关系是:企业经营方针规定设备管理的方向、主要内容以及技术经济成果;而设备管理则为贯彻企业经营方针提供物质技术和经济效益保证。
企业经营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依据市场与用户需要安排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数量、成本。
市场与用户的需要是发展变化的: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产品品种在不断增多,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
要求设备部门及时提供能够满足生产发展需要,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
因此,为企业经营方针服务的设备管理,必然是能够保证技术进步的动态型的设备管理。
4.对设备从工程技术、财务经济与组织措施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的研究。
这是管好现代化设备的客观需要。
也就是说,要管好现代化设备必须具备和掌握三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这是管好现代化设备的智能条件和保证。
首先,从工程技术方面来看,随着设备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设备、装置体现科学技术的门类越来越多。
要管好现代化设备,就必须掌握多种科学技术,要求把各门类的科学技术,从横向上综合起来。
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其次,还要学习、掌握与设备有关的财务经济知识,提高设备管理的经济效果。
在设备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存在经济问题,因此,都要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分析。
提高经济效果,包括:追求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选择的经济分析;合理使用的经济标准;预防检查与修理的经济界限等。
第三,搞好设备管理,还要掌握现代管理的理论知识。
因为现代设备管理,本质上是现代管理理论、方法以及科技成果同现代化设备相结台。
5.进一步加强设备的维修工作。
设备的综合经营管理,打破了把设备管理局限在维修的传统观念。
但决不是否定设备维修工作的重要作用。
相反,还要进一步作好设备的维修工作,设备的维修工作,是现行设备管理中工作量很大的一部分工作,是企业日常设备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开展设备的综合经营管理,是用综合经营管理的观点来指导、带动设备维修工作。
6.实行设备的全员管理。
现代化企业中,设备数量众多、型号规格复杂,分散在企业生产、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单纯依靠专业管理机构与人员是难以管好的。
因此,要把与设备有关的机构、人员组织起来参加设备管理,使设备管理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
设备的全过程管理,这是设备管理横向序列的协调,目的是充分调动各环节职能部门,主要是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正确处理由于分工不同所形成的要求、利益的矛盾,依靠各类专业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进行知识富集,系统地解决使用现代化设备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
除此之外,还要把纵向各个层次,即各级领导人员直至广大生产工人组织到设备管理的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