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
羧酸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
![羧酸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893c242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18.png)
+ COOH
COOH
CH2OH 浓硫 酸 CH2OH △
缩聚产物?
HOOCCOOCH2CH2OH + H2O
练习——P82食物中的有机酸
酸牛奶中含有乳酸,结构简式为: CH3─│CH─COOH
OH
(1)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的方程式
;
(2)乳酸与钠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乳酸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物为
应应
乙 醇
CH3CH2OH
无 能 不能 不能 不能
增
苯 酚
C6H5OH
强
比碳 酸弱
能
能
能,不 不能
产生CO2
乙 酸
CH3COOH
比碳 酸强
能
能
能
能
酸性排序:
乙二酸>甲酸>苯甲酸>乙酸>碳酸>苯酚
A
1mol有机物
HO
CH-CH2
COOH
OH
CH2OH
最多能消耗下列各物质多少 mol?
(1) Na 4 (2) NaOH 2 (3) NaHCO3 1 (4) Na2CO3 1.5
2、分类:
芳 香 酸 C6H5COOH
羧基数目
一 元 羧 酸 CnH2n+1COOH
二 元 羧 酸 HOOC-COOH
多元羧酸
CH2—COOH
HO—C—COOH
CH2—COOH
注是:酯符或合羟这基一醛通等式同C分nH异2nO构2体有可能
3、羧酸的通式: 饱和一元羧酸:CnH2nO2(n≥1) 4、羧酸的命名
,该物质
与甲醇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
,这
一产物又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2020年人教版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单元测试卷
![2020年人教版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单元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ae8cc8490c69ec3d5bb75d3.png)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实验结论或操作正确的是()A.洗涤内壁附有银镜的试管,可先用氨水,再用蒸馏水B.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可加足量浓溴水后过滤C.将淀粉和稀硫酸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取混合液加入碘水后变蓝,说明淀粉尚未水解D.皮肤上不慎沾有苯酚浓溶液应立即用酒精洗涤2.一有机物A可发生如下变化,已知C为羧酸,而【C】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可能的结构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3.下列关于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醛中都含醛基和烃基B.所有醛都会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并能发生银镜反应C.一元醛的分子式符合C n H2n O的通式D.醛的官能团是﹣COH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只用溴水一种试剂既可鉴别甲苯、乙烯、乙醇、四氯化碳四种液体B.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擦洗C.淀粉溶液中加入淀粉酶,再加入银氨溶液,出现银镜,说明淀粉已经全部水解D.油脂、糖类、蛋白质它们都是天然有机化合物5.有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二醇可用来生产聚酯纤维和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B.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C.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具有杀菌防腐能力,因此可以用其保鲜鱼肉等食品D.煤中含有煤焦油及多种化工原料,可通过煤的干馏获得6.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1 mol丁香酚只能与1 mol Br2反应B.丁香酚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 1 mol香兰素最多能与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7.山西朔州发生假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份主要是()A. HOCH2CHOHCH2OH B. CH3OH C. CH3COOCH2CH3 D. CH3COOH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物油、动物脂肪、乙酸乙酯都属于酯类物质B.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煤的干馏得到C.常见的不饱和烃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D. C5H12的共价键总数为16个9.向前者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后者的溶液,不能看到先浑浊后澄清现象的是()A.苯酚钠溶液、稀硫酸B. AlCl3溶液、NaOH溶液C. Fe(OH)3溶胶、稀硫酸D. Na[Al(OH)4]溶液、稀盐酸1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羧酸类的是()A.乙二酸B.苯甲酸C.硬脂酸D.石炭酸11.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色的是()A.石炭酸B.甲酸C.乙醇D.乙酸乙酯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能发生酯化反应的酸一定是羧酸①油脂水解后得到的醇都是丙三醇①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后产物是α﹣氨基酸 ①淀粉、纤维素、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A.只有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13.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 B两种物质,而且【A】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这种有机物可能是()A . 甲酸甲酯B.甲酯乙酯C.乙酯乙酯D.乙酸甲酯14.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羧酸的是()A.乙二酸B.苯甲酸C.石炭酸D.硬脂酸15.化学式为C4H8O3的有机物,在浓硫酸存在和加热时,有如下性质:①能分别与CH3CH2OH和CH3COOH反应,①脱水生成一种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此物质只存在一种结构简式,①能生成一种分子式为C4H6O2的五元环状化合物,则C4H8O3的结构简式为()A. HOCH2COOCH2CH3 B. CH3CH(OH)CH2COOH C. HOCH2CH2CH2COOH D. CH3CH2CH(OH)COOH二、实验题(共3小题)16.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 2.18g•cm﹣3,沸点131.4①,熔点9.79①,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本题中制备1,2﹣二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2)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3)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4)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过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羧酸羧酸衍生物酰胺课件人教版(2019)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
![羧酸羧酸衍生物酰胺课件人教版(2019)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c491c51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0.png)
其中
叫做酰基,
叫做酰胺基。
酰胺基的结构简式为
R、R′可以是H或烃基。
(2)、酰胺的命名 “酰基名称+某胺”
常见酰胺的结构简式:
乙酰胺
苯甲酰胺
N,N二甲基甲酰胺
(3)、酰胺的物理性质
通常甲酰胺为液体,其它酰胺多为无色晶体,因为酰胺分子之 间能形成氢键,其熔、沸点一般较高。
低级酰胺易溶于水,随碳原子数增加,酰胺的溶解度逐渐减小。
R—NH2 一级胺(伯胺)
R1—NH
R2 二级胺(仲胺 )
— —
R1—N—R3 R2
三级胺(叔胺)
(3) 按照胺分子中氨基数目不同,可分为一元胺、 二元胺和多元胺。
CH3CH2-NH2 H2N -CH2CH2-NH2
乙胺 乙二胺
4、胺类化合物的命名
普通命名法:在烃基后直接加“胺”。
例: CH3-NH2 CH3CH2-NH2
催化剂
△ CO2+2NH4Cl
O 碱性水解: NH2—C—NH2 +2NaOH
催化剂 △
Na2CO3+2NH3
【思考与讨论】洗涤丝绸质衣物,能否选用肥皂或洗衣粉进行 清洗?为什么最好用洗发水进行清洗?
【提示】丝绸本质上是蛋白质,里面含有肽键,即酰胺键。肥 皂或洗衣粉水溶液呈碱性,在碱性条件下,酰胺键会水解。所 以洗涤丝绸,不能用肥皂或洗衣粉,最好用洗发水。
《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衍生物 (2019版人教社化学选修3)
第三节 羧酸 羧酸衍生物
3.4.3酰胺
(三) 酰胺
…
C=O H—N H—C—R1
C=O H—N H—C—R2
C=O H—N H—C—R3
C=O H—N H—C—R4
有机化学-第三章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
![有机化学-第三章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https://img.taocdn.com/s3/m/cebd83d210a6f524cdbf8527.png)
a
18
分子的结构包括分子的构造、构型和构象。
同分异构
构造异构
碳架异构 官能团位次异构 官能团异构
互变异构
立体异构
构型异构
顺反异构 对映异构
构象异构
a
19
当两个双键碳原子均连接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即产 生顺反异构现象。如下列三种形式的烯烃都有顺反异构 体,而其它形式的烯烃则没有顺反异构体。
a
20
3.3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构 型 异 构 体 : ( I) 和 ( Ⅱ ) 是 由 于 构 型 不 同 而 产 生 的 异 构 体 , 称 为 构 型 异 构 体 (configurational isomers)。构型异构体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a
17
顺反异构体:像(I)和(Ⅱ)这种构型异构体通常用顺、反 来区别,称为顺反异构体(cis and trans ismers),也称几 何异构体(geometric ismers)。
对于碳原子数相同的烯烃顺反异构体,顺式异构 体的沸点比反式异构体略高,而熔点则是反式异构体 比顺式异构体略高。
a
44
与烷烃相似,折射率也可用于液态烯烃和炔烃的鉴 定和纯度的检验。在分子体系中,由于电子越容易极化, 折射率越高,因此,烯烃和炔烃的折射率一般比烷烃大。
a
45
3.5 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
不饱和链烃分子中同时含有碳碳双键和三键的化合物 称为烯炔。在系统命名法中,选择含有双键和三键在内的 最长碳链作为主链,一般称为“某烯炔”(“烯”在前、 “炔”在后),碳链的编号遵循“最低系列”原则,使双 键、三键具有尽可能低的位次号,其它与烯烃和炔烃命名 法相似。
a
37
但主链编号若双键、三键处于相同的位次供选择时,优 先给双键以最低编号。例如:
有机化学第三章不饱和烃
![有机化学第三章不饱和烃](https://img.taocdn.com/s3/m/054319edf7ec4afe05a1df2c.png)
4 H +C
+
C
H
H
C
C
H H
H
+
H
C
.C
H H
• 键两部分电子云,象两块面包夹住圆柱型 键。
第三章 不饱和脂肪烃
学问如清泉,越掘越甘甜
(二)炔烃的结构
• 1、叁键上的碳原子以sp杂化。
2 S
2 P
2 Py 2 Pz SP
18O0
+
一个杂化
轨道
第三章 不饱和脂肪烃
学问如清泉,越掘越甘甜
2、乙炔分子中三个 键,2个π键的形成。
1)原子序数大的优先。
• Cl > F > O>N >C >B >H >孤电子对
2) 从离烯碳最近的原子
第二
(第一道弧线上)开始比
较, 如果都相同,依次比 较第二道弧线上的原子; H 3 C
如果还相同, 就比较第三道弧线上的 原子……
C l 第一
弧线
直到有一个优先。
弧线
H
H
H
HH
H
第三
H
弧线
H OH 第三章H不饱和脂肪烃
H+
C
+
C
+ H 三个 键
H
C
C
H
的形成
二个π键
+
的形成
HC
CH
三键的筒 状电 子云
第三章 不饱和脂肪烃
学问如清泉,越掘越甘甜
• 三.烯烃和炔烃的性质
• (一)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
• 烯烃、炔烃物理性质与烷烃的相似。 ➢均不溶于水。 ➢2~4个碳原子的烯烃、炔烃在室温下为气体,
5~19个碳原子的烯烃在室温下为液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第三章 第一节 醇 酚(第1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第三章 第一节 醇 酚(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4c9f5e7e009581b6bd9eb99.png)
丙 醇 ( 一 元 醇 )
CH2-OH CH2OH
乙 二 醇 ( 二 元 醇 )
CH2-OH CH-OH CH2OH
丙 三 醇 ( 三 元 醇 )
饱和一元醇通式:CnH2n+1OH或CnH2n+2O 乙二醇和丙三醇都是无色、黏稠、有甜味的液 体,都易溶于水和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乙二醇可用于汽车作防冻剂,丙三醇可用于配 制化妆品。
实验3-1 P51
断键位置: 脱去—OH和与—OH相邻的碳原子上的1个H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脱水剂
2014年8月15日星期五 26
乙醇
2014年8月15日星期五
27
乙醇
制乙烯实验装置
为何使液体温度迅 速升到170℃?
酒精与浓硫酸 体积比为何 要 为 1∶ 3?
温度计的 位置?
有何杂质气体? 如何除去?
由于无水酒精和浓硫酸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反 应制得的乙烯中往往混有H2O、CO2、SO2等气 体。可将气体通过碱石灰。 8. 为何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因为乙烯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小。
2014年8月15日星期五 31
乙醇
开拓思考:
CH3
— —
CH3
CH3-C-OH、CH3-C-CH2-OH CH3 CH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 醇 酚 第1课时
2014年8月15日星期五
1
烃的含氧衍生物
据我国《周礼》记载,早在周朝就有酿酒 和制醋作坊,可见人类制造和使用有机物有很 长的历史。 从结构上看,酒、醋、苹果酸、柠檬酸等 有机物,可以看作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含有 氧原子的原子团取代而衍生成的,它们被称为 烃的含氧衍生物。 烃的含氧衍生物种类很多,可分为醇、酚、 醛、羧酸和酯等。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由所含 官能团决定。利用有机物的性质,可以合成具有 特定性质而自然界并不存在的有机物,以满足我 们的需要。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 第一节 卤代烃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 第一节 卤代烃](https://img.taocdn.com/s3/m/c01fb4f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a.png)
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比较
水解反应
消去反应
NaOH水溶液、加热
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
断键规律
返回导航
反应类型
水解反应
消去反应
卤代烃的 要求
卤代烃都可以水解
(1)含两个以上碳原子,如CH3Br不能发生 消去反应; (2)与卤素原子相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 上有氢原子,如(CH3)3CCH2Br不能发生 消去反应
在碳原子上引入—
反应特点 OH,生成含—OH的 消去HX,引入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
有机化合物(醇)
返回导航
1.二氯甲烷是涂改液中的一种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烃 B.它是由氯气和甲烷组成的混合物
√C.它的分子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2∶2
D.涂改液是由多种元素原子组成的一种化合物
√C.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
D.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②和③ 解析:卤代烃水解反应是卤素原子被羟基取代生成醇,只断①键;消去反 应是卤代烃中卤素原子和卤素原子相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共 同脱去,断①③键,故选C。
返回导航
3.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且消去反应 只生成一种烯烃的是( )
返回导航
提示:方案B。方案A所发生的取代反应是连锁反应,生成一氯代烃、二氯 代烃、三氯代烃等的混合物。方案B的产物仅有一氯乙烷,原子利用率为 100%,符合绿色化学思想。
返回导航
(2)氯乙烷能否溶于水?能否电离出Cl-? 提示:氯乙烷不溶于水,属于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Cl-。 (3)如何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原子? 提示:取一支试管,滴入10~15滴氯乙烷,再加入1 mL 5% NaOH溶液, 振荡后加热,静置。待溶液分层后,用胶头滴管小心吸取少量上层水溶 液,移入另一支盛有1 mL稀硝酸的试管中,然后加入2滴AgNO3溶液,有 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氯乙烷中含有氯原子。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第三章第一节 醇 酚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第三章第一节 醇 酚](https://img.taocdn.com/s3/m/6d18ba34ad02de80d4d840b3.png)
结论
苯酚和浓溴水反应生成了三溴苯酚,三溴苯酚是难溶 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白色固体
OH
方程
OH
Br
Br
式
+ 3Br2
↓ + 3HBr
Br
2,4,6-三溴苯酚(三溴苯酚)
三、酚
注意: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取代位置是羟基邻位和对位
类别
苯
苯酚
结构简式
-OH
溴的状态
溴
条件
化 产物
反 应
结论
原因
液溴 需催化剂 一元取代
CH3 CH3—CH—CH2—OH
2-甲基-1-丙醇
CH3 CH3 CH3—CH—C—OH
CH2—CH3 2,3-二甲基-3-戊醇
二、醇
CH2CH3 CH3CHCH2CH2CHCH3
OH
CH2
5-甲基-2-庚醇
CH2OH
CHCH2CH2OH CHOH
CH3 CH3 CH C CH3
OH OH
3-丁烯-1-醇
关系
|
|② ①
H— C — C — O — H
④| |③
HH
催化氧化——①③处断裂,生成C=O双键
取代反应——②处断裂:与HX取代
①处断裂:与活泼金属反应
与酸发生酯化反应 ①②处断裂:分子间脱水
消去反应——②④处断裂
二、醇
1、醇的分类
一元醇 CH3OH 甲醇
(1)根据羟基的数目分 二元醇
CH2OH 乙二醇 CH2OH
结论
苯酚的酸性 很弱
苯酚具有酸性
苯酚酸性比 盐酸弱
三、酚
盐酸
Na2CO3溶液
石
有机化学第三章烯烃和二烯烃资料
![有机化学第三章烯烃和二烯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d74ecae2b160b4e777fcf0a.png)
【次序规则】 ①Br > Cl > S > P > O > N > C > H ②(CH3)3C->(CH3)2CH->CH3CH2->CH3-
【原则】 两个次序高的基团在双键同侧——Z 式 两个次序高的基团在双键异侧——E 式
下一页
第三章 烯烃和 二烯烃
例如:
第一节 烯烃的结构、异构 和命名
H
C H3C 2
第二节 烯烃的性质
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C=C双键是烯烃的官能团
与官能团直接相连的碳原子叫做α-碳原子 α-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叫做α-氢原子
烯烃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官能团C=C双键以及受
C=C双键影响较大的α-C-H键上。
例如:
H H H α-碳原子
↙
CCCH
↑
官能团
H ← α-氢原子
下一页
第三章 烯烃和 二烯烃
下一页
同学们再见!
同学们好! 欢迎学习《有机化学》课
程
下一页
有 机 化 学 第三章 烯烃和二烯
【复习旧课】
烃
1.烯烃双键的组成
2.π键的特点
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而↑ 1.烯基: 烯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基团
【导入新课】 选主链:含双键、最长、取代基最多
熟悉烯烃的分类和异构现象,掌握其命名法; 【产生原因】双键不能自由旋转 (两个双键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H CH2CH3
下一页
第三章 烯烃和 二烯烃
• 【本课小结】
第一节 烯烃的结构、异构 和命名
1.烯烃的结构
乙烯的结构:平面型分子,键角120°
C原子杂化方式:SP2杂化
双键的组成: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
构造异构 2.烯烃的同分异构
有机化学第三章立体化学基础(2024)
![有机化学第三章立体化学基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46d647e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6.png)
手性药物的合成。手性药物是指具有手性中心的药物分子。在合成手性药物时,需要利用 立体化学原理来控制产物的立体构型。例如,通过引入手性辅剂或利用不对称催化等方法 ,可以实现手性药物的高效合成。
22
06
2024/1/25
立体化学在药物设计中的重要性
23
药物活性与手性关系
手性对药物活性的影响
手性药物的两个对映异构体可能具有 不同的生物活性,其中一个可能具有 治疗效果,而另一个可能无效或有毒 。
手性中心判断方法
7
2024/1/25
03
观察碳原子连接的四个基团或 原子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为 手性中心。
04
使用Cahn-Ingold-Prelog规则 (CIP规则)进行判断。
9
手性分子表示方法
2024/1/25
Fischer投影式
01
将碳链竖直表示,横前竖后,横向基团朝右,纵向基团朝上。
透视式
一个物体不能通过旋转和平移操作与其镜 像完全重合的性质。
对称性的定义
一个物体可以通过旋转和平移操作与其镜 像完全重合的性质。
手性与对称性的关系
手性是对称性的一个特例,即没有对称中 心或对称面的物体具有手性。
手性在化学中的应用
手性化合物在生命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氨基酸、糖类等。
5
构型与构象
构型的定义
02
将碳链放平,基团朝向观察者方向。
Newman投影式
03
沿碳-碳键的键轴方向观察,将碳原子和与之相连的基团放在纸
平面上,其他基团则竖立在纸平面上。
10
2024/1/25
03
对称性与对称操作
11
对称元素及类型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三节醛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三节醛](https://img.taocdn.com/s3/m/76d30b9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7.png)
银镜反应
CH3CHO+ 2Ag(NH3)2OH 水浴加热 CH3COONH4
+2Ag↓+3NH3+H2O 说明:a、生成物:一、二、三水银氨,还有一个乙酸铵
b、1mol-CHO~2molAg 应 用 (1)此反应可用于醛基的检验和测定 : ⑵工业上用来制瓶胆和镜子
注意:
1、乙炔水化法:CH≡CH + H2O
催化剂 △
CH3CHO
2、乙烯氧化:2CH2=CH2 + O2
催化剂 △
2CH3CHO
3、乙醇氧化:2CH3CH2OH + O2
催化剂 △
2CH3CHO + 2H2O
二、醛的命名及同分异构
1、醛类的命名:选主链时要选含有醛基的最长碳链;编号时 要从醛基上的碳原子开始;名称中不必对醛基定位,因醛基必
用途
醛水溶液)可用于消毒和制作生物 及药物的重要原
标本
料
化学性质
与乙醛相似,可以被还原为醇,氧化为酸,可以发生银镜 反应,能与氰化氢加成
醛化学性质
(1) 和H2加成被还原成醇、和HCN加成,醛类之间还 可发生羟醛缩合反应
(2)氧化反应
a.燃烧
b.催化氧化成羧酸 c.被弱氧化剂氧化
银镜反应 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d.使酸性KMnO4溶液、重铬酸钾、溴水等褪色
学与问
1.写出甲醛发生银镜反应,以及与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 - -
O H-C-H
O 氧化 H-C-
OH
O 氧化 HO-C-OH
即:H2CO3
学与问
1. 写出甲醛发生银镜反应,以及与新制Cu(OH)2反应 的化学方 程式。
第三章__有机化学反应
![第三章__有机化学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3ea86946ad02de80d4d840fd.png)
诱导效应的影响。
诱导效应不仅可以沿σ键链传递,同
样也可以通过 π键传递,而且由于π键电
子云流动性较大,因此不饱和键能更有效
地传递这种原子之间的相互影响。
②动态诱导效应。 在化学反应中,当进攻试剂接近时, 因外界电场的影响,也会使共价键上电子 云分布发生改变,键的极性发生变化,这 被称为动态诱导效应,也称可极化性,用 Id表示。
• • • •
3.2.1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此反应是亲核试剂对带有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进
行攻击,属于亲核取代反应,用 SN 表示。 R-L 是受攻 击对象,称为底物;把进行反应的碳原子称为中心碳
发生动态导效应时,外电场的方向 将决定键内电子云偏离方向。如果Id和Is 的作用方向一致时,将有助于化学反应
的进行。在两者的作用方向不一致时,
Id往往起主导作用。
③诱导效应的相对强度
对于静态诱导效应,其强度取决于原子或
基团的电负性。
( a )同周期的元素中,其电负性和 -Is 随族数的 增大而递增,但+Is则相反。如: -Is:—F>—OH>—NH2>—CH3
亲核取代反应的类型 常见的亲核取代有以下四种类型: 1)中性底物与中性亲核试剂作用; R—L + Nu: → R—Nu+ + L2)中性底物与带负电荷的亲核试剂作用; R—L + Nu:- → R—Nu + L-: 3)带正电底物与中性试剂作用; RL+ + Nu: → RNu+ + L: 4)带正电底物与带负电亲核试剂作用; RL+ + Nu:- → R—Nu + L:
3.2 亲核取代反应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
有机化学第三章烯烃
![有机化学第三章烯烃](https://img.taocdn.com/s3/m/0ff4bd0d941ea76e59fa0407.png)
沸点: 3.7℃ 熔点: -138.9℃
0.88℃ -105.6℃
顺、反异构体之间差别最大的物理性质是偶极矩,反 式异构体的偶极矩较顺式小,或等于零,由于反式异 构体中两个基团和双键碳相结合的键,方向相反可以 抵消,而顺式中则不能。
在顺、反异构体中,顺式异构体因为极性较大,沸点通 常较反式高。它们的对称性较低,较难填入晶格,故熔 点较低。
I > Br > Cl > S > P > F > O > N > C > D > H
Cl C
H
CH3 C
Br
对于左式,因为Cl>H, Br>C, 两个“较优”基 团(Cl和Br)位于双键 的异侧,所以为E式。
次序规则
(2)如果与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的 原子序数相同,则用外推法看与该原子 相连的其它原子的原子序数,比较时, 按原子序数由大到小排列,先比较最大 的,如相同,再顺序比较居中的、最小 的。如仍相同,再依次外推,直至比较 出较优基团为止。
上简称烯烃,其为通式:CnH2n ,双键是烯烃的官能团。
CH2 CH2 乙烯
CH3 CH CH2 丙烯
CH3 CH2 CH CH2 CH3 C CH2 CH3 CH CH CH3
CH3
1-丁烯
异丁烯
2-丁烯
末端烯烃或α—烯烃
命名
烯基:从烯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之后所剩下的基团。如:CH2 CH
丙烯:CH3 CH CH
第四节 烯烃的制法
烯烃中最重要的是乙烯,其次是丙烯,它们都是有机化学工业基础原料。
一、从裂解气、炼厂气中分离—工业上制备烯烃的方法
石油裂解气:乙烯、丙烯、丁烯、1,3-丁二烯等烯烃和二烯烃炼厂气:乙 烯、丙烯、丁烯 从裂解气、炼厂气中分离乙烯、丙烯等是工业上大规模生产乙烯、丙烯的 方法。
有机化学第三章立体化学基础
![有机化学第三章立体化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0658535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12.png)
H
HO
CHO
C H2O H
R
H
HO
CHO
C H2O H
结论:当最小基团处于竖键位置时,其余三个基 团从大到小的顺序若为顺时针,其构型为R;反 之,构型为S。
判断基团大小的依据是我们已经熟悉的顺 序规则
OH
COOH
COOH
COOH
CH HOOC CH3
(S)-
CH
CH3
OH
(S)-
C H
HO CH3 (R)-
Cl
Cl
H
H
-
H
(二) 判别手性分子的依据
A.有对称面、对称中心、交替对称轴的分子均可 与其镜象重叠,是非手性分子;反之,为手性分子。
至于对称轴并不能作为分子是否具有手性的判据。
B.大多数非手性分子都有对称轴或对称中心, 只有交替对称轴而无对称面或对称中心的化合物是 少数。
∴既无对称面也没有对称中心的,一般 判定为是手性分子。
如果在两个棱镜之间放一个盛液管,里面装 入两种不同的物质。
亮
丙酸
α
暗
亮
乳酸
结论: 物质有两类:
(1)旋光性物质——能使偏振光振动面旋转的性质, 叫做旋光性;具有旋光性的物质,叫做旋光性物质。
(2)非旋光性物质——不具有旋光性的物质,叫做 非旋光性物质。
旋光性物质使偏振光旋转的角度,称为旋光度,
以“α”表示。
COOH
H CH3CH2 COOH
CH3
COOH H CH2CH3
CH3
CH3 H COOH
CH2CH3
S
S
S
S
试判断下列Fischer投影式中与(s)-2-甲基丁酸成对 映关系的有哪几个?
有机化学第三章不饱和烃
![有机化学第三章不饱和烃](https://img.taocdn.com/s3/m/3f982f55a26925c52cc5bf55.png)
CH3
H
CC
H
CH3
反式(trans)
(顺)—2—丁烯(沸点3.7 0C)
08:38
(反)—2—丁烯(沸点0. 9 0C)
第三章 不饱和烃 16
The E, Z Designation
Z, E异构—— 根据次序规则,较 大基团在同侧为 Z–型,不同侧为 E–型
08:38
H3C
Cl
H
C2H5
Z-型
H3C
2-乙基-1-戊烯
H3C CH C CH2 H3C CH2 CH2 CH2 CH3
3-甲基-2-乙基-1-己烯
08:38
第三章 不饱和烃 10
一、 系统命名法 (续)
(2)主链编号,使双键的编号尽可能小;
12345 6
H3C CH CH2 C CH CH3
65 4 3 2 1
CH3
CH3
1
H3C
6
+ CH3—CH CH2
HX
3
2
1
CH3—CH—CH3
(Ⅰ ) (主 )
X CH3—CH2—CH2—X (Ⅱ )
马氏规则的另一表述方法:带正电的部分加到含氢较多的碳上
08:38
第三章 不饱和烃 35
原因:
1. 烷基排斥电子,H+进攻电子云密度大的碳原子,(这种由于 电子云密度分布对性质产生的影响叫电子效应)
08:38
第三章 不饱和烃 34
3. 与卤化氢加成:氢电加成,历程为:H+首先与双键中的 p电子对结合是另一碳原子形成碳正离子,碳正离子再与X-结 合成卤代烷。
CH2=CH2 + HX [CH3—+CH2] + X-
有机化学第三章-立体化学
![有机化学第三章-立体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f68da18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3.png)
顺 _1,2_二氯乙烯 Z _1,2_ 二氯乙烯
H
Cl
C=C
Cl
H
反_ 1,2 _ 二氯乙烯 E _1,2_ 二氯乙烯
3.顺 / 反标记法和Z/E标记法一致吗?
两种标记方法绝大多数情况下一致,即顺式 就是Z 式,反式就是E式。但有时却刚好相反。
H
COOH
C=C
CH3
CH3
顺 _ 2 _ 甲基 _ 2 _ 丁烯酸
合霉素 —— 外消旋体 已淘汰
手性药物 ——二十一世纪的宠儿
第五节 构象异构
构象异构产生的原因:
由于以σ键 连接的两个原子可以相对的自由旋转,
从而使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有不同的排布方式。
2、每个双键或环上碳原子上连接两个不 同基团
顺反异构体的命名:
1. 顺/反构型标记法:
a
a
C=C
b
b
a
b
C=C
b
a
a
a
b
b
顺式 (cis_)
反式 (trans_ )
顺式 (cis_)
a
b
b
a
反式 (trans_ )
相同的原子或基团位于双键(或环平面)的同侧为 “顺式”;否则为“反式”。
2. Z /E构型标记法:
CH3 H Cl
C2H5
C2H5
旋转180°Cl
H
构型保持
CH3
旋转90°
C2H5
H CH3
Cl
构型改变
2 投影式不能离开纸面翻转。
3 投影式手性C原子上所连的原子或基 团,可以两—两相互交换偶数次,不能 交换奇数次。
CH3 H Cl
C2H5
高二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简练习题(附答案)
![高二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简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bbb9c6580216fc710afd32.png)
高二有机化学根底第三章简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西气东输〞工程中的 气〞指的是石油气 B.核磁共振能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 C.苯酚和过量甲醛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体型酚醛树脂 D.将煤暴露在空气中增强热可得到煤焦油,从煤焦油中可别离出苯2 .以下有机化合物中均含有酸性杂质 ,除去这些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苯中含苯酚杂质:参加滨水,过滤B.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参加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C.乙醛中含乙酸杂质:参加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D.乙酸丁酯中含乙酸杂质:参加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3.以下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丙烯和聚丙烯的组成和性质相同B.乙酸制乙酸甲酯属于加成反响C.苯和环己烷的二氯代物都有3种D.乙醇浸泡中草药时作溶剂,其结构简式如下图.以下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1 mol 该物质燃烧,最多可以消耗9 mol O 2D.常温下为液态,易溶于水5.以下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或制取实验等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苯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但苯也可发生加成反响B.澳苯中溶解的澳可用四氯化碳萃取而除去C.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反响制取硝基苯的实验最好采用水浴加热D.乙烷和乙烯可用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加以鉴别〔z 〕的分子式均为08%,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4.环辛四烯常用于制造合成纤维染料、药物6.B.x 、v 、z 均能使滨水因加成反响而褪色D.y 完全氢化后的产物 q, q 的二氯代物有7种〔〕A.x 的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C. x 、v 、z 互为同系物7 .杀鼠灵是一种抗凝血性杀毒剂 ,其结构简式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有机物分子中有1个手性碳原子B.该有机物遇FeCl 3溶液显紫色C.lmol 该有机物最多能与 9mol H 2反响D.该有机物能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8 .分子式为C 5H 10O 2并能与饱和NaHCO 3溶液反响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9.以下有关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分子式为C 5H 10O 2且能与NaHCO 3反响放出气体白^结构共有 4种B.石油是混合物,可通过分储得到汽油、煤油等纯洁物0 IIOf OHC.苯甲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凡・HCI〕最多可与3mol H 2发生加成10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Hj —CHTH —CH,A.按系统命名法进行命名, | | 的名称是:2, 3-二乙基丁烷一耳c 洱B.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C .完全燃烧含等物质的量的碳原子的烷烧、烯烧、快烧,耗氧量最大的是烷烧二、推断题D.1 mol 盐酸美西律〔D.乙烯的球棍模型:11 .艾司洛尔〔I〕是预防和治疗手术期心动过速的一种药物,某合成路线如下:三、实验题12 .为测定某有机物A 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1)[分子式确实定]将7.4 g 某有机物A 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 9.0 g H 2O 和17.6 g CO 2.空选填能〞,请在后面横线上写出其分子式;假设前一空选填(2)[结构式确实定]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该有机物 A 分子内有2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且 A 能与金属钠反响放出无色无 味的气体,那么A 的结构简式为 (3)[性质实验]CtHjcOy答复以下问题: (1)A 的结构简式为 弛卯〞O. Ac “八 两二制……它一"&式吧忆,D 的化学名称为 (2)G -H 的反响类型为,H 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3)C -D 中步骤①的化学反响方程式为(4):1mol D 和1mol 丙二酸在口比咤、苯胺中反响生成 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响,那么 E 的结构简式为 HOaijtHCltNJCCHfCH.h1mol E 、1mol H 2O 和 1mol CO 2,且 E 能(5)X 是F 的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以下条件的 X 的结构简式①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响生成二氧化碳②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响③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2:1:1(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以A和CH E •■CHCH 出r 为主要原料制那么该物质的最简式是(填 能〞或 不能〞)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假设前不能〞,请在后面横线上写出理由:CH 九网门,,八mcooti — -- • 隼化利CHTH-COOCHjyCHjC'OCKi^ HOO C0 /\ CWHjOCHjCHF1的合成路线.A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至一定温度可生成不饱和烧B,请写出B发生加聚反响的反响方程式: O1答案:C 解析: 2 .答案:D解析:A 项,澳与苯酚反响生成的三澳苯酚可溶于苯 ,引入了新杂质;B 项,乙醇与水可以任意比互溶;C 项,乙醛易溶于水. 3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简单有机物的组成、性质及转化.丙烯和聚丙烯的组成相同,但聚丙烯中不存在 碳碳双键,所以性质与丙烯不同,故 A 错误;乙酸制乙酸甲酯属于取代反响,故 B 错误;环己烷 的二氯代物有4种,故C 错误;乙醇浸泡中草药时作溶剂,故 D 正确. 4答案:BC 8H 8,B 正确;1 mol 环辛四烯燃烧最多可以消耗 10 molO 2,C 不正确;环辛四烯不溶于水,D 不正确.5 .答案: 解析:6 .答案: 解析:7 .答案:解析:只有与右侧苯环相连的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基团,那么分子中有1个手性碳原子,A 项正确;该有机物分子中不含酚羟基,遇FeCl 3溶液不显紫色,B 项错误;该有机物分子中只有 2个苯环、1个碳碳 双键、1个厥基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响 ,那么1mol 该有机物最多能与 8mol H 2反响,C 项错误;该有机物 分子中含碳碳双键,可与碘单质发生加成反响,不可用来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D 项错误. 8答案:B解析:与饱和NaHCO 3溶液反响放出气体的有机物为竣酸,含有 -COOH ,另一个基团为-C 4H 9,共COOHCH 3CH ;CH 2CH 2COOHCH 39答案:B参考答案解析:环辛四烯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A 不正确;苯乙烯、、环辛四烯的分子式为CH J 4种同分异构体:H5C-CH-CH2-COOHH3C-C-CH3COOH,应选B 项.综上所述,此题正确答案为Bo解析:分子式为 C 5H 10O 2且能与NaHCO 3反响放出气体的有机物为饱和一元竣酸,可表示为 COOH, 丁基有四种不同结构,所以分子式为C 5H 10O 2的一元竣酸有4种结构,A 项正确;石油是混合物,通过分储得到的汽油、煤油等储分仍然是混合物, 子被竣基取代产生的物质,苯分子是平面分子,竣基中的各原子也可在一个平面上,C-C 键可以知,该分子中只含有 1个苯环,不含有其他不饱和键,故 1 mol 盐酸美西律最多可与 3 mol H 2发生加成反响,D 项正确. 10.答案:B解析:根据系统命名法的命名规那么可知,该煌的最长碳链含有3, 4-二甲基己烷,A 错误;硝基中的氮原子应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同时,烷烧含H 量最大,所以其耗氧量最大, C 正确;乙烯的球棍模型为错误.;对羟基苯甲醛 11.答案:〔1〕 取代反响;酯基和醛键 ⑵-4XaOH(3)△C 4H 9B 项错误;苯甲酸可看成是苯分子中的 H 原旋转,因此苯甲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C 项正确;根据盐酸美西律的结构简式可B 错误;碳原子数相6个C 原子,所以该嫌的名称应是,故DBG 为取代反响;酯基和醛键. CHOCH-CHCOOHCH ;CH :COO HCH:CHiCOOCHjOOCCHs解析:(1)根据A 的化学式C 7H 80,由C 逆推彳#出A 的结构简式为据 8D 发生的两步反响推出 D 为I ,1mol D 和1mol 丙二酸在口比咤、苯胺中反响生成 1molE 、1mol H 2O 和1mol CO 2,且E 能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响,结合 E 的分子式,EE 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响生成F 为,F 和CH 3OH 发生酯化反响生成 G 为CHKHjCOOCH三OCCHj,,D 的化学名称为对羟基装甲醛,故答案为:A CJij-CHCH j .所取代从而得到 H ,故G2H 的反响类型为取代反响,根据 H 的结构简式可知,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酯基和醍键,故答案.根据A 的化学式C 7H 80,由C 逆推彳#出A 的结构简式为,根据CfD 发生的两步反响①+2NaCl+CH 3C00Na+2H 2O,②在 H +条CE£CI>CHO件下,懒化为D;对羟基苯CHOG 中酚羟基上的氢原子被+4NaOH△(3) C-D 中步骤①的化学反响方程式为仰“七剂 适当的温度和压就CH.1mol H 2O 和1mol CO 2,且E 能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响,可知 E 中含碳碳双键,E 的化学式为(5) X 的分子式为C 9H 10O 3,根据①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响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含有 -COOH ②与 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响,说明含有酚羟基③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6 : 2 : 1 :1,12.答案:(1) C 4H IO O;能;C 4H IO OCH1-C-CH1(2)*4XaOH -2N1C1-CH: COON a-2Et O1mol 丙二酸(HOOC-CH 2-COOH )在口比咤、苯胺中反响生成1molE 、有四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故符合题意的(6)以标产物的结构简式, 句中竣基发生酯化反响引入 一COOCH 3,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C 9H 8O 3,故答案HOOC比照原料和目ACH 上 £HCH 声HQOC应,模仿流程中引入醍键,那么合成路线⑶解析:⑴9.0g水的物质的量为95 mol=0.5mol ,那么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质量为1g,17.6g二氧化18176 ........................ .........................................碳的物质的量为——mol=0.4mol ,碳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4mol,碳元素的质量为440.4mol 12g/mol=4.8g,由于7.4g>4.8g+1g,所以该有机物中含有氧元素,氧元素的质量为7.4g-5.8g=1.6g,那么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1mol,那么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4H10O,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10O.(2)A的分子式为C4H10O,A能与金属钠反响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那么说明A属于酉1类,符合分子式为C4H10O 的醇有CH2OHCH2CH2CH3、CH3CHOHCH 2CH3、CH2OHCH(CH 3)2、CH3COH(CH 3)2,分子内有2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的醇为CH3COH(CH 3)2.(3)CH 3COH(CH 3)2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发生消去反响生成CH2=C(CH 3)2,故CH2=C(CH 3)2发生加融化剂玷当的温度和小强聚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梳理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醇酚
一、醇
1、定义和分类
定义: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分类:
(1)根据分子中所含羟基的数目,可以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
(2)根据烃基饱和与否,分为饱和醇与不饱和醇。
饱和一元醇通式:C n H2n+2O(n>=1)
2、命名
(1)将含有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最长碳链作主链,根据碳原子数目称为某醇。
(2)从距离羟基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3)羟基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羟基的个数用“二”、“三”等表示。
如:(CH3)3CCH2OH 2,2-二甲基-1-丙醇
3、物理性质
(1)沸点:随着碳原子数和羟基数的增加而升高;醇的沸点高于相同碳原子数的卤代烃或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
(2)密度:比水小
(3)溶解性:甲醇、乙醇、乙二醇等可与水任意比混溶。
一般地,随着醇分子中烃基碳原子数的增加,溶解度降低。
4、化学性质(以乙醇为例)
(1)与金属反应
乙醇与钠反应较钠与水反应缓和,钠块在乙醇溶液下,有气泡冒出。
(2)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与含氧酸发生酯化反应。
是可逆反应。
反应原理:酸脱羟基醇脱氢
饱和碳酸钠溶液作用: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浓硫酸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长导管作用:导气兼冷凝作用。
导管末端不能伸入液面以下,以防止倒吸。
(3)氧化反应
①燃烧:淡蓝色火焰
②催化氧化反应:铜或银作催化剂,加热
结构要求: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
反应原理:第一步反应2Cu+O2=(加热)2CuO
第二步反应CH3CH2OH+CuO→CH3CHO+H2O+Cu(该步反应机理为去氢氧化:羟基上的氢原子和与羟基相连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脱去,与CUO中的O结合成H2O)总反应为:2 CH3CH2OH+O2→(Cu或Ag,加热)2 CH3CHO+2H2O)
③强氧化剂氧化: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最终生成乙酸。
说明: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的反应被应用于检验司机酒后驾车,现象为橙色变为绿色。
(4)取代反应
与浓氢溴酸混合加热发生取代反应,(可用浓硫酸和溴化钠代替HBr)。
该反应用于制取
卤代烃。
(5)分子间脱水(取代反应)
乙醇在浓硫酸和140摄氏度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
(6)消去反应
乙醇与浓硫酸作催化剂并在170摄氏度条件下反应。
羟基与邻位碳上的氢原子共同脱去一分子水。
P51图3-4,氢氧化钠的作用是除去CO2、SO2等杂质,以防止SO2干扰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
现象:烧瓶中溶液颜色逐渐加深,最后变为黑色(有单质碳生成),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及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均褪色。
5、常见的醇
(1)甲醇
(2)乙二醇,常用作汽车防冻液。
(3)丙三醇,俗称甘油,用于制化妆品、炸药和心脏病药物(硝酸甘油)。
二、酚
酚:是指羟基与苯环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有机物。
1、苯酚的组成与结构
掌握苯酚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结构特点:分子中最少12个碳原子共平面,最多13个原子共平面。
2、苯酚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特殊气体的晶体,室温下在水中溶解度小,温度高于65摄氏度时与水混溶,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
3、苯酚的化学性质
(1)弱酸性
由于苯环与羟基存在相互作用,使得酚羟基比醇羟基活泼。
方程式略
说明:苯酚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无论二氧化碳是否过量,均生成碳酸氢钠。
原因是苯酚的酸性介于碳酸和碳酸氢根离子之间。
符合此条件的酸还有次氯酸,因此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水的反应,不论二氧化碳是否过量,均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钠。
(2)取代反应
由于羟基对苯环的作用,使苯环上的氢原子活性增强(主要在邻位和对位)
苯酚和过量浓溴水反应,可生成白色沉淀,此反应可用于苯酚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3)显色反应
苯酚遇氯化铁溶液显紫色。
此反应可用于酚类化合物的定性检验。
(4)加成反应
凡是含苯环的化合物均可与氢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苯环变成环已烷环。
(5)氧化反应
①在空气中,苯酚被氧化成粉红色物质。
②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③燃烧:
第二节醛
一、乙醛的组成与结构
掌握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
饱和一元醛通式:C n H2n O(n>=1)
二、物理性质
1、乙醛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密度小于水,易挥发,易燃烧,能与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2、甲醛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易溶于水。
一般35%~40%的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性能。
三、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燃烧
(2)与弱氧化剂反应
①银镜反应
是指与银氨溶液的反应,有银在试管壁析出。
该反应要求:碱性条件,水浴加热;银氨溶液须现配现用;试管内壁必须洁净。
应用于醛基的检验,工业制镜或保温瓶胆镀银。
②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试管内有红色物质生成(Cu2O),可用于醛基的检验。
该反应要求:碱性环境,加热至微沸。
(3)催化氧化
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乙醛被氧化成乙酸
(4)与其他氧化剂反应
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氧化剂氧化。
CH3CHO+Br2+H2O→CH3COOH+2HBr溴水褪色2、加成反应(还原反应)
乙醛与H2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被还原成乙醇。
该反应为碳氧双键的加成反应,又属于还原反应(加氢还原)。
补充:丙酮
是最简单的酮。
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具有令人愉快的气味。
第三节羧酸酯
一、羧酸
1、定义与分类
(1)定义:由烃基和羧基相连构成的有机物。
饱和一元羧酸通式:C n H2n O2(n>=1)
(2)分类:由烃基不同可分为脂肪酸和芳香酸;由羧基数目可分为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和多元羧酸。
2、组成与结构
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3、乙酸的物理性质
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
(纯净的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易挥发。
4、乙酸的化学性质
(1)弱酸性
酸性比碳酸强。
(2)酯化反应
见乙醇的化学性质。
二、酯
1、定义
羧酸分子中的-OH被-OR’取代后的产物。
简写为RCOOR’。
饱和一元酯通式:C n H2n O2(n>=2)
2、物理性质
低级酯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水解反应
是酯化反应的逆反应。
在酯基中间的碳氧单键断开,羟基和氢原子分别加上,生成酸和醇。
酸性条件水解:可逆反应,生成酸和醇;
碱性条件水解:不可逆反应,生成盐和醇。
酯的命名:根据生成酯的酸和醇的名称来命名,如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第四节有机合成
一、有机合成的过程
【思考与交流】引入官能团的方法:
1、引入碳碳双键的三种方法
(1)卤代烃的消去反应;(2)醇的消去反应;(3)炔烃的不完全加成反应;
2、引入卤素原子的三种方法
(1)醇(或酚)的取代反应;(2)烯烃(或炔烃)的加成反应;(3)烷烃(或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取代反应;
3、引入羟基的四种方法
(1)烯烃与水加成反应;(2)卤代烃的水解反应;(3)酯的水解反应;(4)醛(或酮)的还原反应(与H2加成);
二、逆合成分析法
官能团的消除:
1、通过加成反应可消除不饱和键;
2、通过消去反应、氧化反应或酯化反应可消除羟基;
3、通过加成反应或氧化反应可消除醛基;
4、通过消去或取代反应可消除卤素原子;
官能团的转变:
1、醇(催化氧化)→醛(催化氧化)→羧酸;(醛与H2发生加成/还原反应可生成醇)
2、乙醇(消去)→乙烯(与Br2加成)→1,2-二溴乙烷(取代)→乙二醇
3、1-丙醇(消去)→丙烯(与HX加成)→2-卤丙烷(水解反应)→2-丙醇
练习:做书上第三章全部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