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第六章第二节地质灾害课后习题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21年)

第六章第二节地质灾害课后习题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21年)

第六章其次节地质灾难公元190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23起最严峻的自然灾难中,有21起是由地震导致的,其主要分布状况如下表所示。

据此完成1~3题。

1.A.这些地震大多数为深源地震B.土耳其、意大利由于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故地震较多C.发生地震的国家绝大多数都是由于位于板块内部D.、印度、巴基斯坦、秘鲁、智利等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故地震较多2.以下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表达,组合正确的选项是〔〕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③震中距越大,破坏越大④断层更加育,破坏越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3.地震震级大小取决于〔〕A.震源深浅B.释放能量多少C.破坏程度大小D.震中距远近读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难示意图,完成4~5题。

4.关于两种地质灾难成因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两种地质灾难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B.两种地质灾难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详细表现形式C.两种地质灾难的发生都与气象灾难存在着关联性D.两种地质灾难之间存在着肯定的关联性5.关于两种地质灾难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B.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难C.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防止地震灾难的发生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降低滑坡的发生频率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难分布图,完成6~8题。

6.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在地域上具有〔〕A.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B.类型齐全的特点C.爆发频繁的特点D.规模巨大的特点7.以下对该地区地质灾难多发缘由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现代地壳活泼B.地形简单,山体坡度大C.降水安排不均,暴雨集中D.气温差较大,岩石破裂8.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难,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A.地震B.泥石流C.滑坡D.塌方9.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积累物。

中游河谷狭窄。

冰川末端深化森林带。

高考地理《地质灾害》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地质灾害》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地质灾害》经典题型含答案选择题[2024·甘肃兰州一模]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此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拉脊山北缘断裂带的断层活动。

拉脊山北缘断裂带位于积石山县西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

下图为拉脊山北缘断裂带位置分布图。

据此完成1~3题。

1.此次地震拉脊山北缘断裂带两侧岩体受力及运动状况是()A.垂直拉伸,滑移,断裂B.水平拉伸,断裂,滑移C.垂直挤压,滑移,断裂D.水平挤压,断裂,滑移答案:D解析:结合材料可知,拉脊山北缘断裂带位于积石山县西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水平挤压,岩层弯曲变形后因承受不住压力,进而发生断裂,两侧岩体随着断裂面发生滑移形成的。

综上所述。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此次地震中受灾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A.震中以东B.震中以西C.震中以北D.震中以南答案:C解析:一般越靠近震中,烈度越高,因此图中内圈的烈度较外圈大。

读图可知,图中震中位于内圈的偏南部,因此震中以北大面积区域均属于高烈度区,受灾严重,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距震中约4~6 km的区域受灾程度最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震中距小B.人口密集C.资源丰富D.土质疏松答案:B解析:距震中约4~6 km的区域受灾程度最严重,高于震中地区,因此震中距小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距震中约4~6 km的区域由于人口密集,受灾程度最严重,B正确;资源丰富和土质疏松的地区并不一定受灾程度就严重,C、D错误。

故选B。

[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二模]2024年3月7日强降雨天气在苏门答腊岛某地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灾害。

苏门答腊岛降水量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西海岸年降水量3 000毫米,山区可达4 500~6 000毫米,山脉东坡至沿海平原年降水量2 000~3 000毫米,下图示意苏门答腊岛位置与水系分布。

据此完成4~6题。

4.苏门答腊岛中部与北部降水相比()A.中部年降水量较大B.中部降水季节变化大C.北部降水日变化大D.北部降水年际变化大答案:A解析:苏门答腊岛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

地质灾害练习

地质灾害练习

地质灾害练习下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D.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2.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B.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降低滑坡的发生频率读地震及次生灾害示意图,做3~4题。

3.下列次生灾害若填入图中空格处,不合适的是A.崩塌B.泥石流C.海啸D.台风4.下列结论不能直接由图中信息得出的是()A.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关联性B.地质灾害具有很强的诱发性C.地质灾害具有分布的广泛性D.地质灾害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下图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地面所受的破坏程度)分布图。

结合下表,回答5~7题。

5.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6.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震中距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7.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其他地质灾害是A.泥石流B.瘟疫C.海啸D.火山下图中数字代号表示广州、圣地亚哥、乌鲁木齐、吉隆坡4个城市,读图回答8~10题。

8.4个城市附近地形最不易形成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是()A.①B.②C.③D.④9.易发生滑坡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可能是()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地震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0.防御滑坡此种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读我国某自然灾害发育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A.干旱B.寒潮C.沙尘暴D.滑坡12.关于该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冬季风是该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②该灾害北方比南方的发育程度高③地形是该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④植被破坏是造成该灾害发生的重要人为原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长江三峡两岸自古以来多崩塌、滑坡,且越接近水面线,崩塌、滑坡数量越多,其主要原因是越接近水面线()A.暴雨越多B.植被越稀疏C.谷越深坡越陡D.土质越疏松2004年7月5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发生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在当地政府的努力救援下,62名游客全部脱离危险,被安置到安全地段。

课时作业6:地质灾害

课时作业6:地质灾害

第23讲地质灾害综合测试一、选择题地震按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70 km)、中源地震(70~300 km)和深源地震(>300 km)。

下图示意38°N附近两大板块交界地带地震震源深度垂直分布,其中乙板块向甲板块俯冲。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带发生的地震()A.以中源地震为主B.多分布在海洋板块一侧C.多分布在大陆板块一侧D.震源越深的地震离边界越近2.图中所示的甲、乙板块分别是()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亚欧板块答案 1.C 2.A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乙板块向甲板块俯冲,说明乙板块位置低,为大洋板块,甲板块位置高,为大陆板块。

由图可知,震源集中分布在甲板块,即多分布在大陆板块一侧,C对;B错;图示地区发生的地震以浅源地震(<70 km)为主,A错;并不是震源越深的地震离边界越近,D错。

第2题,据图中经纬度位置(38°N,142°E)可知,该区域大致位于日本东部沿海地区,甲为亚欧板块,乙为太平洋板块。

故选A。

(2020·青岛4月统测)浙江中林村滑坡是台风暴雨诱发的缓动型滑坡。

滑坡初期,台风币水下渗使得原来干燥的针坡覆盖层含水量增加,当币水下渗至覆盖层与较为完整基岩接触面时,地下水沿接触面由上部向下部排泄,坡体覆盖层软化并沿滑动面缓慢滑动。

植被根系深浅、树冠大小对固坡所起的作用有差异,强风暴雨使树冠摆动,导致根部松动,从而增加币水入渗,加剧滑坡体向下滑动。

据此完成3~4题。

3.台风作用下,坡体上部、下部因雨水下渗增重等差异而发生滑动,其滑动的情况是()A.上部、下部同时缓慢滑动B.上部、下部同时快速滑动C.上部先滑动、下部后滑动D.下部先滑动、上部后滑动4.强风暴雨作用下,不同植被类型对固坡所起的作用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乔木、草本、灌木B.乔木、灌木、草本C.灌木、乔木、草本D.灌木、草本、乔木答案 3.D 4.A解析第3题,滑坡是指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地质灾害》习题答案

《地质灾害》习题答案

《地质灾害》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按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的变化,可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2.典型的泥石流沟可划分为形成区、流通区、沉积区三个区。

二、名词解释地质灾害:由于地质作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危害。

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坡内部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下滑,且水平位移大于垂直位移的坡体变形。

崩塌:陡峻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坡体向下崩落的现象。

岩堆:陡峻斜坡上的岩土体,受物理风华作用形成的岩石碎屑,崩落下来在坡角形成的疏松岩块堆积体称为岩堆。

泥石流: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具有极强的破坏力。

岩溶:可溶性岩石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侵蚀作用产生的溶蚀以及由此引起的现象地震震级:是一次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震级大小由震源释放的能量多少来决定。

地震烈度:某地区地表面和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基本烈度:该地区在一百年内能普遍遭受的最大地震烈度。

设计烈度:抗震设计中实际采用的烈度。

三、简答题1.简述地震的破坏作用。

地震的破坏作用包括两大方面: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直接灾害可分为:地表破坏和结构物破坏。

地表破坏的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陷、喷砂冒水等;结构物破坏包括结构本身由于整体性丧失、强度不足和塑性变形能力不足引起的破坏,以及地基失效引起的破坏。

次生灾害包括地震触发或导致的水灾、火灾、空气污染等灾害,如果地震发生在海上,则产生海啸。

有时次生灾害比直接灾害引起的灾害更为严重。

2.简述岩溶的形成条件有哪些?影响岩溶形成的条件主要包括:可溶性岩石、岩石的空(裂)隙性、水的溶蚀能力、岩溶水的运动与循环。

3.防治滑坡的主要工程措施有哪些?滑坡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是围绕着滑坡的形成条件来开展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排水工程措施:包括排除地表水(截流排水沟)和地下水(截水盲沟)两个方面。

2)刷方减重工程措施:清除滑体上部全部或部分岩土体,并可将其堆放在滑体下部的坡脚处。

地质灾害专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地质灾害专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地质灾害专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高考地理地质灾害专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欢迎大家学习!高考地理地质灾害专题练习题:1.对荒漠化的发展进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气候B.人类活动C.地形D.河流解析:据统计,在西北地区荒漠土地面积中,人类活动不当所引起的荒漠化面积占90%以上。

答案:B2.下列地形中发生滑坡、泥石流最少的是( )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解析: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流速度慢,地表重力作用不明显。

答案:C3.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是( )A.植树造林B.开垦梯田C.加强城市建设D.减少降水解析:提高植被覆盖率能减少外力形成的地质灾害。

答案:A4.影响我国的各种自然灾害在发生时间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台风—夏、秋季②泥石流(西南地区)—冬季③干?旱(华北地区)—冬季④寒潮—冬末春初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季节是在多雨的夏季,华北地区的干旱多发生在春季。

答案:D5.下列有关我国泥石流多发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降水量大且多暴雨②地势平坦,有利于洪水流动③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④植被破坏严重⑤多山地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解析:我国西南地区多山地,重力作用明显;地壳活动频繁(板块交界处),岩体破碎,提供了泥石流的物质来源;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集中;人为破坏植被严重。

答案:D6.2006年12月26日,中国台湾附近发生了里氏7.2级地震。

此次地震广东、福建沿海均有震感,在这些地区此次大地震的震级是( )A.小于3级B.3—5级C.小于7.2级D.等于7.2级答案:D7.台湾附近海域发生地震,该地震属于( )A.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B.环太平洋地震带C.大西洋地震带D.东非裂谷地震带解析: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台湾地震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答案:B我综合我发展8.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①地震—台风—雷暴②暴雨—山洪暴发—海啸③地震—山崩—泥石流④寒潮—沙尘暴—大气能见度降低⑤滑坡—火山喷发—全球气候变暖A.①③⑤B.②④⑤C.③④D.④⑤解析:地震能引起滑坡或者泥石流的发生,不会诱发台风;山洪暴发不会引起海啸;而寒潮一般伴有大风降温天气,在我国北方会出现沙尘暴天气,进而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滑坡不会引起火山喷发。

(新教材适用)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课后习题新人教版

(新教材适用)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课后习题新人教版

第二节地质灾害基础巩固读某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多西少B.西部灾情重于东部C.青藏高原和台湾是地震多发区D.地震都发生在板块交界处2.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科技发展,经济损失下降B.人口密度加大,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上升C.经济飞速发展,防震、抗震设施落后,经济损失上升D.科技进步,抗震能力提高,死亡人口下降答案:1.C 2.D读我国特大、较大型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完成第3~4题。

3.西南地区是特大、较大型滑坡、泥石流发生最多的地区,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大,经常有山洪暴发B.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植被破坏严重C.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D.地势高峻,位于阶梯交界处4.一般而言,泥石流在我国的发生频率是( )A.夏季大于冬季B.北部多于南部C.西部少于东部D.春季大于秋季答案:3.C 4.A解析:第3题,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与地形有关。

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降水丰富,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第4题,考查泥石流发生条件。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利于贮集、运动和停淤的地形地貌条件;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我国夏季降水多,所以夏季泥石流大于冬季。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曾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

海啸给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的国家带来非常严重的灾害,造成约15万人死亡。

下图为地震及其可能产生的次生灾害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5~7题。

5.若将下列次生灾害填入图中空格处,不合适的是( )A.滑坡B.泥石流C.海啸D.干旱6.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是地震多发区,是由于( )A.地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B.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C.该地区为板块与板块的张裂区D.该处的地形是在中生代形成的7.根据图示信息,不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关联性B.地质灾害具有很强的诱发性C.地质灾害具有分布的广泛性D.地质灾害具有极大的伤亡性答案:5.D 6.B 7.C解析:第5题,地震一般不会引发干旱灾害。

地灾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地灾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1动的过程。

属于斜坡破坏的一种形式。

2、崩塌的形成与岩性、构造、地形和气候等条件有关。

一般多发生在厚层坚硬岩石中3、崩塌的特点下落速度快、发生突然、崩塌物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崩塌体脱离母体而运动。

4、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自然外动力和人为动力作用的影响下,使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5、滑坡由滑坡体、滑床、和滑带组成。

5差变化、地震、等,尤以暴雨、长时间连续降雨是产生滑坡的最主要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包括开挖边坡、堆填加载、采掘矿产资源、乱砍乱伐、渠道渗水、劈山采石等。

尤以开挖边坡,使原有斜坡下部失去支撑、形成人工高陡边坡,是产生滑坡的最主要人为因素。

6、勘查方法应以物探为主、并辅以钻探、井探和槽探等验证与控制。

7、勘查工程布置可采用主—辅剖面法。

宜沿主滑方向布置由钻探、井探与物探点构成的主勘查线,在其两侧可布置 1— 3条由物探、井探、槽探点构成的辅助勘查线。

主勘查线上的勘查点不得少于 3个。

8、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质现象,它是由于降水激发,产生在沟谷或山坡的一种挟带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它爆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 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9、泥石流灾害测绘的范围应是全流域和可能受泥石流影响的地段。

10、泥石流形成区的调查主要包括:不良地质体的发育情况、松散物源的规模、性质、分布、产状、稳定性、补给长度、植被覆盖率、河沟冲淤变幅、堵塞情况等。

11、泥石流流通区重点调查:沟谷的纵、横剖面形态几何尺寸,沟谷两侧山坡坡度、稳定性等。

12、标准型泥石流能明显分出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

13、地质灾害勘查的技术方法:遥感解译、工程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山地工程和试验。

二、判断题1、崩塌形成的堆积物水平位移大于垂直位移。

(×2、勘探线和勘探点的布置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和危岩形态确定。

地质灾害练习题1

地质灾害练习题1

地质灾害练习题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震中位于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

12日14时31分左右,凯里市部分居民感觉明显震感;12日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震感。

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温家宝总理、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灾区第一线指挥救灾。

回答1-4 1.从成因上看,此次地震属于A.火山地震 B.水库地震 C.构造地震 D.陷落地震2.北京和凯里感觉到震动的时间不同,主要是因为A.震级大小不同 B.震中距不同 C.地震裂度不同 D.震源深度不同3.下列自然灾害与地震关联性较强的是①台风②滑坡③干旱④寒潮⑤泥石流A.②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4.地震的大小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地震局速报震级为7.8级,后根据国际惯例调整为8.0级,有关地震震级的描述正确的是A.同一次地震有若干个震级 B.距震中远近不同震级不同C.一个8.0级地震约相当于900个6.0级地震释放的能量D.震源深度越浅震级越高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下列5-6题。

5.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6.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当地时间(东经100度)2004年12月26日8时,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震中距印尼苏门答腊岛海岸约160公里)发生40年来最强地震(美国全国地震情报中心测得震M为8.9级,中国测得震级为8.7级)。

地震在印度洋海域引发的海啸袭击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国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7~10题。

《地质灾害防治与评价》题集

《地质灾害防治与评价》题集

《地质灾害防治与评价》题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1.下列哪项不属于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A. 地震及其次生灾害B. 滑坡与崩塌C. 泥石流D. 海平面上升(正确答案:D。

海平面上升主要属于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问题,不属于地质灾害范畴。

)2.在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时,下列哪项因素不是必须考虑的?( )A. 地质构造背景B. 历史灾害记录C. 当地人口密度D. 当年降雨量预测精度(正确答案:D。

虽然降雨量是影响某些地质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的重要因素,但其预测精度并非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直接必要因素,更多关注的是长期降雨趋势和历史数据。

)3.滑坡发生前,通常会有哪些前兆现象?( )A. 地面突然出现裂缝,建筑物倾斜B. 动物异常行为,如大量迁徙C. 地下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D. 所有选项均是(正确答案:D。

滑坡前兆包括地面裂缝、建筑物倾斜、动物异常行为以及地下水位变化等多种迹象。

)4.下列关于地震烈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建筑物破坏的程度B. 地震烈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有关C. 同一地震,不同地点的地震烈度可能不同D. 地震烈度可以通过地震仪直接测量得到(正确答案:D。

地震烈度是通过观察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的实际影响来确定的,而非直接通过地震仪测量。

)5.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陡峭的地形B. 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C. 充足的水源D. 稳定的岩层结构(正确答案:D。

稳定的岩层结构不利于泥石流的形成,相反,不稳定的岩层或土壤更容易在雨水、融雪等作用下形成泥石流。

)6.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哪些?( )A. 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B. 建设挡土墙、护坡等C. 监测预警系统建立D. 疏散演练与教育培训(正确答案:B。

虽然A、C、D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方面,但B项更直接属于工程措施的范畴。

)7.下列哪项不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 )A. 危险性评估B. 易损性评估C. 经济效益分析D. 预期损失评估(正确答案:C。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质灾害(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质灾害(含答案)

6.1气象灾害考点基础练考点一洪涝灾害2015年5月,南方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造成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持续遭受洪涝灾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方多地发生洪灾的原因主要有()①地形以平原为主②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③农业用水少④城市地区排水设施落后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长江干流易发生大洪水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人口、城市密集B.支流众多,河道弯曲C.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D.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答案】1.B2.C【解析】1.持续的强降雨是发生洪灾的主要原因,同时城市地区排水设施落后加剧了洪涝危害,②④正确;南方地形以丘陵为主,①错误;农业用水多少与是否发生洪灾无关,③错误。

故选B。

2.长江干流易发生大洪水,与河道特征、支流分布状况,流域内的地形和植被状况等自然因素有关,但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C正确,B错误;人口、城市密集,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不是自然原因,AD错误。

故选C。

6.2地质灾害考点基础练考点一地震读某地等震线图,读图完成问题。

1.若甲地为震中()A.震级a>b>c B.②处受到的破坏程度一定比①、③大C.在②处比①处先感觉到地震D.甲为地震烈度最高区2.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A.B.C.D.【答案】1.D2.D【解析】1.震级是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要素,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abc震级应该一致,A错误。

地表破坏程度与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因素有关,不能断定②处受到的破坏程度一定比①③大,B错误。

①处距离震中更近,比②先感受到地震,C错误。

等震线是烈度相等的各点连成的线,震中是地震烈度最高区,一般情况下,离震中距离越远,烈度越小,甲最靠近震中,为地震烈度最高区,D正确。

故选D。

2.震级是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要素,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ABC错误。

一般情况下,离震中距离越远,烈度越小,D正确。

地质灾害习题

地质灾害习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地质灾害(A )1.(08年广东卷)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①山体崩塌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滑坡 ⑤水库决堤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2006年3月27日下午4时45分,太旧高速公路(太原至旧关)太原到阳泉段寿阳县境内的一百米左右路基出现沉陷,至当晚七时左右,坍塌地段路基整体外移,长度约一百五十米,最大深度约五米。

路基大塌陷,致使交通处于瘫痪状态。

太旧高速公路是山西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已经平安运行十年之久。

据此回答2-3题。

2.关于此次事件原因的分析,你认为最可能是A .该路段地基出现滑坡现象B .该地发生了地震,导致泥石流C .该建设项目是标准的“豆腐渣工程”D .台风的影响导致洪水冲垮路基3.关于对该事件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立即抢修路面,保证交通畅通 ②启用交通应急预案,疏导公路交通 ③查找塌陷原因,然后再整修路面 ④宣布废弃该公路,重新修建新的一条高速公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日本新氵舄 当 地时间2004年10月23日17时56分左右发生里氏6.8级地震,地震至少造成21人死亡,2000人受伤,591栋住宅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2005年10月8日8时52分,一场里氏7.6级的强烈地震袭击了南亚次大陆的城市和村庄,造成8万多人死亡,250万人无家可归,地震的震中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以东约95公里,震源距地表约10公里。

据此回答4-7题:4.地震 A .不属于自然灾害 B .属于孕灾环境 C .属于致灾因子 D .不属于自然异变 5.材料中两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 .致灾因子强度不同 B .人口密度不同 C .抗灾救灾投入不同 D .太阳高度不同6.在此次地震中不易受损害的人群是A .妇女、老人B .青少年、儿童C .残障人D .青壮年男性7.2005年南亚大地震造成8万多人死亡,成为南亚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灾难之一。

灾害地质参考答案

灾害地质参考答案

1. 填空题(30′)----------------------------------13小题;2. 名词解释(20′)-------------------------------10小题;3. 问题【简答题+论述题】(50′)--------------4小题。

一、填空题(19选12)1、地质灾害危险性是地质灾害自然属性的体现,评价的核心要素是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2、灾害敏感度分析的基本要素包括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和价值、工程价值、资源价值、环境价值、产值密度等。

3、地质灾害的分级方案有灾变分级、灾度分级、风险分级。

4、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内容包括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破坏损失评价、防治工程评价。

5、减灾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有监测、预报、防灾、抗灾、灾害评估、救灾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行为过程。

6、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的原则、防治地质灾害与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相结合的原则、防治工程最优化原则等原则。

P337、地质灾害的监测内容包括成灾条件的监测,成灾过程的监测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效益的反馈监测。

P318、地质灾害管理的手段主要有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技术手段等四种。

P369、减轻地质灾害的措施有灾害监测、灾害预报、灾害评估、防灾、抗灾救灾、安置与恢复、保险与援助、宣传教育与减灾立法、组织与指挥。

P2710、地质灾害的属性生特征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经济属性。

P311、根据评估时间,地质灾害灾情评估分为灾前预评估、灾期跟踪评估和灾后总结评估三种类型。

12、地裂缝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地裂缝发育的方向性和延展性,地裂缝灾害的非对称性和不均一性,灾害的渐进性和地裂缝灾害的周期性。

13、滑坡分类按滑动面与岩土体的类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类型。

按滑动面与层面关系的分可分为均质滑坡(无层滑坡)、顺层滑坡和切层滑坡三类;按斜坡岩土类型分可分为:粘性土滑坡、黄土滑坡、堆填土滑坡、堆积土滑坡、破碎岩石滑坡、岩石滑坡六类;按滑动力学性质分可分为牵引式、推落式、平移式和混合式四类;还可按发生年代分为现代滑坡、老滑坡、古滑坡等。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地质灾害(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地质灾害(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六章自然灾害地质灾害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读等震线图,完成1~2题。

1.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震源B.为震中C.烈度最小D.震级最大2.若甲地为震中,则()A.震级a>b>cB.②处受到的破坏程度一定比①③处大C.在②处比①处先感觉到地震D.甲地为地震烈度最大的地区1题,图中a、b、c为等震线,据等震线的分布判断应为a>b>c。

甲地位于等震线的中心,应为震中。

震源在地面以下,而甲地位置无法判断。

同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故B正确。

第2题,若甲地为震中,则地震烈度a>b>c;图中①处受到的破坏程度大于②③两处,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①处距离震中近,应该比②处更早感觉到地震;甲地位于震中,且位于等震线的中心,为地震烈度最大的地区。

2.D读某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完成3~4题。

3.由图可知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东多西少B.西部灾情重于东部C.西藏和台湾是地震多发区D.地震都发生在板块交界处4.关于我国地震灾情的变化正确的是()A.随着科技发展,经济损失下降B.人口密度加大,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上升C.经济飞速发展,防震、抗震设施落后,经济损失上升D.科技进步,抗震能力提高,死亡人数下降3题,我国地震西多东少,灾情东重西轻,地震分布基本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西藏和台湾是我国地震多发区。

第4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防震、抗震设施逐步完善,抗震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有所下降。

同时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地震中经济损失显示出上升的趋势。

4.D读某种类型灾害现场图,完成5~6题。

5.图中灾害类型是()A.干旱B.泥石流C.滑坡D.地面沉降6.该类型灾害()A.多发生在平原地区B.多发生于我国冬季C.成因与人类活动无关D.具有突发性5题,图中灾害类型是滑坡,滑坡是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地质灾害》十年真题汇总

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地质灾害》十年真题汇总

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地质灾害》十年真题汇总(2023·福建卷)沟口的冲出量与沟内残留物有关,2013,2019,2020年分别发生三次泥石流,其降水依次下降,泥石流量分别为11.50、11.91、11.02平方米。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013年冲出量较少是由于泥石流爆发前()A.雨水冲刷作用较强B.河道弯曲程度减弱C.沟口内空间较大D.土壤含水量较低2.PQ切面堆积物为()A.B.C.D.【答案】1.C 2.A【解析】1.2013年为第一次泥石流,泥石流爆发前,沟口空间较大,可容纳的残留物较多,因而冲出量较少,C正确;雨水冲刷作用强,残留物多,径流的搬运能力也强,冲出量大,A错误;河道弯曲程度弱的话,洪水畅通,河流搬运能力强,携带的泥沙多,冲出量大,B错误;土壤含水量低,不易形成泥石流,D错误。

故选C。

2.由图方向1可知沟口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沟口西岸为侵蚀岸,东岸为沉积岸,泥石流形成的沉积物在沟口的东西并不是对称分布的,C错误;泥石流形成的冲积物在沟口的东侧沉积多,故最高点偏东,B错误;由于沟口的西侧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以侵蚀为主,沉积物的层面较平直,东侧以沉积为主,沉积面凹凸不平,A正确,D错误。

故选A。

(2022·辽宁卷)我国某段峡谷谷底自然生长大量仙人掌,山坡上是稀疏的灌丛,山顶有森林分布。

小华同学暑期沿该段峡谷进行地理研学,途经“大流砂”。

“大流砂”宽约300米、高约900米,坡面有大量碎石,由上至下呈发散状分布直至坡底。

此处时常发生地质灾害。

下图示意“大流砂”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段峡谷夏季气候特征为()A.湿热B.冷湿C.干冷D.干热4.“大流砂”的碎石主要来源于()A.河流堆积B.冰川侵蚀C.基岩风化D.风力搬运5.为减轻该处地质灾害影响,最适宜的措施是在“大流砂”所在地()A.坡面植树造林B.两侧设排水渠C.坡底修建挡墙D.坡顶平整土地【答案】3.D 4.C 5.B【解析】3.阅读图文材料可知,该段峡谷谷底是生长大量仙人掌,山坡是稀疏的灌丛,而山顶有森林分布,说明峡谷内干热情况非常明显,可推测大致为我国的西南地区,夏季易受到焚风效应的影响,因此气候特征表现为干热,故ABC错误,D正确。

初中地理地质灾害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地理地质灾害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地理地质灾害模拟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地质灾害是由于地壳断裂引起的?A. 滑坡B. 泥石流C. 断层D. 崩塌2. 龙卷风属于下列哪种地质灾害?A. 深层地震B. 引发洪水C. 暴雨导致的滑坡D. 气象灾害3. 某地发生了大量降雨,地面积水严重,导致土壤饱和,最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是:A. 滑坡B. 旱灾C. 龙卷风D. 洪水4. 下列哪种地质灾害容易导致房屋倒塌?A. 旱灾B. 滑坡C. 龙卷风D. 泥石流5. 地震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是:A. 滑坡B. 断裂C. 降雨D. 暴雨导致的洪水答案:1. C2. D3. D4. B5. B二、填空题1. 集水山区容易发生__________。

2. 下滑面下方是__________。

3. 岩层发生变形并脱离原位移动的地质现象是__________。

4. 中国是地震多发国家之一,属于世界上重要的__________地。

5. 确定地震的强度和震源的位置需要进行__________。

答案:1. 洪水2. 滑动地带3. 崩塌4. 地震5. 测量三、简答题1. 请简述滑坡和崩塌的区别。

滑坡是指土地或岩石在斜坡上由于重力作用而向下滑动的现象,通常是由于降雨、地震等外力作用造成的。

崩塌是指土地或岩石由于力的作用,整体或部分突然塌陷或破碎的现象。

与滑坡相比,崩塌更为剧烈,破坏力更大。

2. 什么是地震?地震是地壳内部发生断裂和滑动导致的地质现象。

地震是地震波沿地壳传播时释放的能量造成的,产生的地震波会在地壳中传播,并最终在地表或水下形成震动,引起地面的剧烈晃动。

3. 如何预防地质灾害?预防地质灾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早掌握地质灾害的临近迹象。

- 合理规划城市和乡村的规模和布局,避免建设在地质灾害易发区。

- 加强防洪和防滑工程建设,提高地质灾害的抵御能力。

- 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加强教育和宣传,培养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6.2地质灾害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6.2地质灾害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6.2 地质灾害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图为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

从地质安全角度考虑,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最适宜城市重建的是()A.甲B.乙C.丙D.丁读4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①①①①四种灾害分别是()A.地震、干旱、火山、洪涝B.干旱、洪涝、地震、火山C.地震、火山、洪涝、干旱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3.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正确叙述是()A.①多分布在板块内部B.①目前无法进行有效监测C.①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D.①主要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4.蝗灾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

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不同的地表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干扰会形成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下图为我国某小流域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流域7月份发生的自然灾害可能是()A.岩溶型坍塌B.春汛型洪涝C.夏雨型滑坡D.融水型泥石流6.该流域ab河段滑坡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居民建房B.矿山开采C.修筑公路D.陡坡垦殖7.M村落经常遭到上述自然灾害的威胁,则该村落可搬迁的合理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表回答问题。

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8.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A.①B.①C.①D.①9.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布泥石流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A.气温高低B.降水量大小C.光照强度D.风力强弱下图示意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0.图中示意泥石流的图是()A.①B.①C.①D.①11.一般而言,泥石流在我国的发生频率是()A.夏季大于冬季B.春季大于秋季C.东部多于西部D.北部多于南部下图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回答下题。

12.如人们急功近利,大肆采伐本区林木,则夏季暴雨后最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中,组合正确的是()①地震①泥石流①滑坡①沙尘暴A.①B.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13.如果发生滑坡,受灾最严重的村落最有可能是()A.甲村B.乙村C.丙村D.丁村读下列某地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第二节地质灾害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二节地质灾害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二节地质灾害同步练习(含解析)第六章第二节地质灾害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组滑坡是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滑坡多发的地区通常()①山高谷深,坡度陡②降水集中,多暴雨③地表植被覆盖率高④必须有人为的因素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2.滑坡与泥石流的共同点是()A.都是山谷中的洪流B.两者的成因相同C.都主要发生在山区D.都是暴雨引发的3.滑坡造成的危害往往包括()①掩埋村庄②淤塞河道③引发火灾④导致沙尘暴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下图是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某地的一次灾害过程进行评估的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种灾害最有可能是()A.洪涝B.地震C.滑坡D.泥石流5.甲最可能是()A.坡面堆积B.山体坡向C.坡面侵蚀D.山体坡度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图甲)及山区自然灾害链图(图乙),完成下面小题。

6.如果发生滑坡,受灾最严重的村落最有可能是()A.甲村B.乙村C.丙村D.丁村7.在图乙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A.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D.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2023年5月22日,青海省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下图为此次地震部分地区烈度分布图。

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烈度越高,破坏越强。

完成下面小题。

8.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软流层9.图中四地()A.甲震级最高B.乙烈度最高C.丙破坏最强D.丁震中距最大下图分别为地震、滑坡两种自然灾害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关于这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关联性D.两种自然灾害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11.下列关于这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B.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降低滑坡的发生频率下图为发生在某地的自然灾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眉内容
《地质灾害》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按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的变化,可将地球内部分为地
壳、地幔、地核。

2.典型的泥石流沟可划分为形成区、流通区、沉积区三个区。

二、名词解释
地质灾害:由于地质作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危害。

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坡内部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下滑,且水平位移大于垂直位移的坡体变形。

崩塌:陡峻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坡体向下崩落的现象。

岩堆:陡峻斜坡上的岩土体,受物理风华作用形成的岩石碎屑,崩落下来在坡角形成的疏松岩块堆积体称为岩堆。

泥石流: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具有极强的破坏力。

岩溶:可溶性岩石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侵蚀作用产生的溶蚀以及由此引起的现象地震震级:是一次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震级大小由震源释放的能量多少来决定。

地震烈度:某地区地表面和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基本烈度:该地区在一百年内能普遍遭受的最大地震烈度。

设计烈度:抗震设计中实际采用的烈度。

三、简答题
1.简述地震的破坏作用。

地震的破坏作用包括两大方面: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直接灾害可分为:地表破坏和结构物破坏。

地表破坏的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陷、喷
砂冒水等;结构物破坏包括结构本身由于整体性丧失、强度不足和塑性变形能力不足引起的破坏,以及地基失效引起的破坏。

次生灾害包括地震触发或导致的水灾、火灾、空气污染等灾害,如果地震发生在海上,则产生海啸。

有时次生灾害比直接灾害引起的灾害更为严重。

2.简述岩溶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影响岩溶形成的条件主要包括:可溶性岩石、岩石的空(裂)隙性、水的溶蚀能力、岩溶水的运动与循环。

3.防治滑坡的主要工程措施有哪些?
滑坡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是围绕着滑坡的形成条件来开展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排水工程措施:包括排除地表水(截流排水沟)和地下水(截水盲沟)两个方面。

2)刷方减重工程措施:清除滑体上部全部或部分岩土体,并可将其堆放在滑体下部的坡脚处。

3)修建支挡工程措施:常用的支挡工程主要包括挡土墙、抗滑桩和锚固工程。

4)改善滑动面或滑动带的岩土性质: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灌浆法、电渗法和培烧
法等。

四、论述题
1.试述泥石流的形成条件、防治原则及主要防治工程措施。

泥石流是指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突然爆发、具有很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

1)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包括:
①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来源(松散固体物质);
②充沛的突发性水源(水源条件);
③适宜的特殊地形(地形条件);
④人为因素。

防治泥石流的主要工程措施
2)泥石流的防治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确定泥石流的规模和类型。

对于大型、特大型泥石流以绕避为好;
②无法绕避的,工程应尽可能选择在流通区段和采用合理的工程结构和综合治理措施;及时清淤。

3)防治泥石流的主要工程措施包括
①拦挡工程:包括拦挡墙和格栅坝等。

主要用于泥石流的上游。

目的是将松散的
固体物质拦挡在形成区内,尽可能地减少流入流通区和堆积在沉积区的固体物质数量。

及时清淤。

②排导工程:包括排洪道、导流槽和导流堤等。

主要用于流通区末端的出山口处。

目的是控制泥石流在流出山口后,沿着规定的方向和位置通畅排泄和堆积。

及时清淤。

③水土保持:包括平整山坡、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综合整治措施等。

目的是减
少水土流失。

2.试述岩土体透水性的机理及如何降低或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对水利水电工
程的影响。

岩土体的透水性是指岩土体容许水透过的能力。

地下水的运动是通过岩土体的空隙(孔隙、裂隙和溶隙)进行的。

因而在一般条件下,
岩土体透水性能是与空隙的大小、数量的多少和其连通情况密切相关的。

在松散的沉积(堆积)物中,孔隙的大小取决于碎屑颗粒的大小、均匀程度及粒度成分。

一般颗粒较大的,如砂、砾石之间的孔隙数量虽然没有粘土的多,当孔隙大且连通性好,透水性就好;颗粒均匀、泥质成分含量少的土体,其孔隙的连通性和透水性也比粒度成分复杂、粘土成分含量高的土体要好。

在坚硬岩石中,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岩石裂隙和溶隙的发育和充填物及其充填程度。

各种裂隙发育、充填物少的岩石,透水性要好于裂隙不发育、或裂隙发育但充填了较多的粘土物质的岩石。

但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特别是水库库区,在较大水压力的条件下,也会改变一般水压力条件下岩土体的透水性。

如何防止水体在流动和蓄存过程中的渗透及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工程安全隐患是水利水电工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工程建设成败的大问题。

因此除了在水利水电工程选址时,必须注意其工程地质条件要满足工程要求外,也要围绕着如何降低岩土体的透水性来制定防渗工程方案。

主要的防渗工程措施有:堵、截、围、铺、灌及其综合治理。

如帷幕灌浆、截水墙、防渗井、铺盖、减压井等。

3.从水的地质作用对岩土体工程性质影响的角度,试述排水工程措施的重
要意义。

水是一种重要的地质作用动力。

它不但可以改变地表形态,也可以促使地壳表层的物质发生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的改变。

从而改变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和对工程建筑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而在工程建设中必须尽可能地消除水的有害影响,主要包括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两个方面。

(1)排水对改善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重要意义
水是一种天然的溶剂,也是一种天然的润滑剂。

水还是影响岩土体工程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主要原因表现在岩土体的水理性质方面,并由此改变了岩土体的工程与力学性质。

在岩土体的水理性质中主要包括了岩土体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抗冻性、可溶性、膨胀性和崩解性等。

一方面水的作用可以破坏岩土体的内部结构和完整性,削弱岩土体内部的联结;另一方面,水又使得岩土体内部具有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进一步降低。

从而导致了岩土体工程性质的改变。

排水在特殊土分布地区病害治理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2)排水在特殊土分布地区病害治理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所谓的特殊土,如黄土、膨胀土、软土和冻土等,这些土体不良的工程特性都是与水在这些土体中的存在而表现出来的。

湿陷性黄土在受水浸湿后,其湿陷性表现得十分突出;膨胀土遇水强烈膨胀,产生膨胀应力,失水强烈收缩,产生收缩裂隙,会使下一次水的更进一步作用提供良好的通道;软土本身就是天然含水量高,处于软塑~流塑状态,因此表现出了高的压缩性、低的承载力和抗剪强度;而冻土则是一种土冰结成的整体,冻胀溶沉是由于在土中含有水体存在的相态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由此可以看出,正是由于水在特殊土中的存在及其作用,才使得这些特殊土体表现出了特殊的工程性质。

(3)排水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在主要的地质灾害中,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岩溶等,水的地质作用是其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于滑坡而言,水不但可以增加滑坡体的自重,使下滑力加大,同时水也可以降低滑动面(带)岩土体的力学性质,使抗滑力降低;泥石流和绝大多数的崩塌均是发生在雨季特别是暴雨过后;而岩溶则主要是在水的作用下,可溶性岩石所表现出的溶蚀现象。

这些地质灾害都与水的地质作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可以说,没有水的作用就不会有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

(4)排水对防止混凝土侵蚀性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