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办法
2023年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办法

2023年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施工现场材料的验收与入库管理工作,提高材料管理水平,确保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施工项目顺利进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施工现场的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
第三条具体施工现场的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
第四条施工现场应设立专门的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岗位,负责材料的验收、入库和相关记录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材料验收管理第五条施工现场的材料验收应按照材料的种类、规格、数量和质量要求进行。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对进场材料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材料的种类、规格、数量是否符合施工项目的要求;(二)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三)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和腐蚀等情况;(四)材料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是否符合要求;(五)材料的标识是否清晰、完整。
第七条对于验收的材料,应及时进行入库登记,并填写相应的入库记录,同时做好材料的防潮、防尘、防鼠、防火等工作。
第八条对于不合格的材料,施工单位应采取相应措施,如退回、更换或修复等,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入库使用。
第九条应按照规定的要求对验收和入库的材料进行编号、标识或贴条码,便于管理和查找。
第三章材料入库管理第十条施工现场的材料入库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材料应按照种类和规格进行分类存放,确保整齐、清晰;(二)材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和有害物质的环境中,防止受潮、受损或污染;(三)重要材料应单独存放,隔离开其他材料,避免相互影响;(四)材料应定期检查,及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五)材料应定期清点,确保库存数量准确。
第十一条对于需要出库的材料,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审批流程进行,确保材料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建立材料出库记录,并对出库后的材料进行相应的标识或记录,确保材料能够追溯和追踪。
第四章监督与检查第十三条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共同对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安全。
工地材料管理制度范本

工地材料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一、为规范工地材料管理,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工地的材料管理工作。
第二章材料的进库管理一、材料入库前,应按照材料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等进行登记,并填写入库单。
二、入库单应由仓库管理员和负责采购的人员共同签署,并将入库单交给仓库管理员。
三、仓库管理员在收到入库单后,应按照材料的入库时间,依次排放并分类存放。
四、材料入库后,应及时进行质量检验,并在材料上标注检验日期和检验人员签名。
五、材料入库后,仓库管理员应及时更新库存记录,并将库存情况报告给相关部门。
第三章材料的出库管理一、材料出库前,应填写出库单,并由领料人员和仓库管理员共同签署。
二、仓库管理员在收到出库单后,应核对材料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并准予出库。
三、材料出库后,仓库管理员应及时更新库存记录,并将库存情况报告给相关部门。
四、材料出库后,领料人员应及时将材料送到指定的施工现场,并保证材料不丢失和损坏。
第四章材料的使用管理一、施工现场使用的材料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使用,不得随意更换或浪费。
二、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做到分类存放,定期检查和清点。
三、发现材料存在质量问题的,应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并进行调查和处理。
四、临时存放的材料应放置在规定的区域,并由专人进行管理。
第五章材料的报废管理一、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质量问题或损坏,应及时进行报废处理。
二、报废材料应填写报废单,并由仓库管理员和负责采购的人员共同签署。
三、报废材料应交由专人进行分类、清点和销毁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四、报废材料的销毁情况应及时记录,并报告给相关部门。
第六章材料的盘点管理一、每年年末,应对仓库中的材料进行盘点,并填写盘点表。
二、盘点工作由仓库管理员和负责采购的人员共同进行,并由相关部门进行核对。
三、盘点中发现材料丢失或差异的,应立即报告给上级领导,并进行调查和处理。
建筑工程材料现场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材料现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筑工程材料现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按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建筑工程材料现场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建筑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工作。
第三条建筑工程材料现场管理应遵循“合理选材、严格管理、全程跟踪、精确统计”的原则,确保材料质量和数量符合项目要求。
第四条建筑工程材料现场管理应遵循“科学管理、合理配置、统一标准、公平公正”的原则,促进材料使用效率的提高。
第五条建筑工程材料现场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质量为重、节约为先、效率为本”的方针,确保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
第二章材料采购第六条材料采购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采购人员需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确保采购程序合法、公平、公正。
第七条材料采购需根据项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数量和规格设计,尽可能减少材料的浪费。
第八条材料采购需选择具有资质和信誉的供应商,签订正规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保障采购质量。
第九条材料采购需进行验收,符合标准和要求的材料方可入库使用,不合格的材料需及时退回或处理。
第十条材料采购需合理分配资金和时间,避免造成仓库积压和资金压力。
第三章材料储存第十一条建筑工程材料的储存应当设立专门的仓库,保证材料的安全性和干净度。
第十二条仓库管理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负责对材料进行分类、编号、归档,并保证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十三条储存的材料需按照规定的温度、湿度和通风要求进行保管,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第十四条储存的材料需定期检查、清点和清洁,保持仓库的整洁和有序。
第十五条储存的材料需做好防火、防盗和防潮工作,确保材料的安全性和完好性。
第四章材料使用第十六条建筑工程材料的使用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和数量。
第十七条材料使用前需进行验收,确认符合规定后方可上料,不合格的材料需立即退回或处理。
第十八条材料使用时需按照要求的工序和规范进行,杜绝违章施工和浪费。
(完整版)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办法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办法第一条目的对外部进入(外部购进的、建设单位提供的或分包商自带的)产品(也称为物资或材料)的采购、验收、发放、贮存、搬运、清退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在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符合相关标准、设计及工程施工要求的合格物资投入施工生产。
为了规范项目部与施工队现场材料管理,控制生产单位的材料消耗,减少材料浪费现象,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范围适用于集团公司建筑工程中所涉及的物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工程设备、周转材料等)采购供应与管理中的各项工作。
适用于集团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所覆盖的组织机构。
适用于项目部以及施工队所有施工现场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材料、半成品、工程设备、机械工具等。
第三条管理职能现场材料管理员负责进场材料的验收及管理,应做到:1.严格按照采购计划和合同标准对进场物资进行验收。
2.按照现场堆放场地规划对进场材料合理堆放并及时做好标识。
3.严格控制材料的超耗用量。
4.负责现场材料台账,发放和核算点验工作;按月准确提供各种必要的核算数据及原始资料。
5.现场材料的使用与跟踪。
第四条材料验收1.核对资料:材料进场后,材料员根据需要用计划对照送货清单认真核对材料的规格、数量等,并同时索取产品合格证、说明书、质量书或实验报告等技术资料,并对技术资料的内容进行验证,以确认其资料是否有效。
2.检验实物:清点实物与送货清单的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相符后,开始进行外观检查(如:钢材需要检查其表面是否有裂纹、结巴、分层等,验证定尺长度是否一样长,并对同规格的钢材进行抽样检查其直径,水泥,木材等都应按照此进行相应的外观检查),需开箱(包装)的要打开检查,暂时不能开箱(包装)检查的材料可先入库,但使用时必须通知厂家或供应方到现场一起开箱(包装)已明确责任,需要进行复试的物资要填写《材料进场取样通知单》通知实验取样,了解物资是否符合工程要求,对检查不合格的物资联系供方进行处理。
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办法

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工作,提高材料使用效益,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相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单位所有施工现场的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工作。
第三条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是指在施工现场接收承包商供应的材料,并按照一定程序进行验收,并将合格的材料入库并登记。
第四条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入库应坚持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原则,验收结果应真实准确,不得弄虚作假;(二)公正性原则,对材料进行验收时应公正、公正、公正;(三)及时性原则,材料应及时验收和入库,不得拖延;(四)安全性原则,对危险材料要严格控制,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第五条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工作由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负责,具体实施由材料管理人员执行。
第二章材料验收第六条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主要内容包括:数量验收、质量验收、外观验收和尺寸验收。
(一)接收材料时,应按购销合同、送货单或物资清单对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进行核实,如发现数量与实际不符,应立即向供货方提出异议并记录;(二)验收结束后应及时对材料数量进行登记,确保与实际相符。
第八条质量验收要求:(一)材料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二)验收人员应仔细检查材料是否有损坏、变形、脱漆等情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供货方沟通并记录;(三)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应进行检测,如强度、硬度、耐磨性等;(四)验收结束后应及时对材料质量进行登记,确保信息完整。
第九条外观验收要求:(一)验收人员应仔细检查材料的表面是否平整、干净,无裂缝、划痕等问题;(二)材料的颜色、图案等应与样品一致;(三)如发现外观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及时与供货方沟通并记录;(四)验收结束后应及时对材料外观进行登记,确保信息完整。
(一)验收人员应仔细测量材料的尺寸和重量是否符合要求;(二)如发现尺寸和重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及时与供货方沟通并记录;(三)验收结束后应及时对材料尺寸进行登记,确保信息完整。
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全文)

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全文)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依据本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1.2 适合范围本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适合于所有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人员2.1 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机构2.1.1 设置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1.2 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包括总监理工程师、现场主管和安全员等职位。
2.2 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2.2.1 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工程施工现场的总体管理和监督。
2.2.2 现场主管负责具体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协调。
2.2.3 安全员负责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
第三章施工准备3.1 施工前准备3.1.1 在正式开工前,应进行现场勘察和测量,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3.1.2 按照像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3.2 施工人员组织3.2.1 组织施工人员,并进行培训和资质认证。
3.2.2 制定施工人员的工作责任和安全规范。
第四章施工现场管理4.1 施工现场布置4.1.1 按照设计要求,合理布置施工现场。
4.1.2 设置暂时设施和安全标识。
4.2 施工材料管理4.2.1 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合格,并保管妥善。
4.2.2 按照施工进度需要,及时供应施工材料。
4.3 施工设备管理4.3.1 确保施工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4.3.2 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
4.4 施工质量管理4.4.1 制定施工质量控制计划,并监督实施。
4.4.2 定期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
第五章安全管理5.1 安全制度和规范5.1.1 制定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
5.1.2 安排安全教育和培训。
5.2 施工安全措施5.2.1 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完善,如防护网、安全帽等。
5.2.2 安排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巡查。
5.3 事故预防和处理5.3.1 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加强事故预防和处理。
5.3.2 及时上报和调查施工事故,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施工现场现场材料使用与出库管理办法(三篇)

施工现场现场材料使用与出库管理办法任何材料的使用都必须进行材料的领用手续,材料管理员不得在无领料手续情况下发放材料(特殊情况领取少量材料除外,但过后必须补办相关手续)。
(1)材料的发放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2)相应工程所需的材料由现场施工员、班组长负责领取。
材料领取执行限额领料制度,施工员应按工程进度配合材料管理员做好分部分项工程材料使用统计。
分项工程实际使用数量超过预算量应及时向项目经理及总公司汇报。
(3)领料人与保管员办理领料手续为:领料人根据当日工程所需要的材料向保管员申请领料,保管员开具相应材料出库单,双方在出库单上签字。
(4)出库单一式三联:存根、财务(大项目应设置项目部财务科)、领料人各一联。
(5)保管员需做好材料台帐,日清月结,做到帐物相符,时刻掌握库存情况;认真核对各项工程之材料用量,并就当前库存情况及时提供各种材料数量的补给信息,以便迅速采购补充,不影响工程进度。
如因材料的突然缺乏而影响工程进度的,扣发材料保管员及施工员每天一百元工资。
施工现场现场材料使用与出库管理办法(二)施工现场材料使用与出库管理办法包括以下内容:1. 材料领用管理:施工现场材料的领用应由专人负责,领料人员应核实领用材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并在领料单上签字确认。
领料单应包括材料种类、规格、数量、领用人员、领用日期等内容,并由领料人员和领料部门负责人共同签字确认。
2. 材料出库管理:材料出库应按照领料单的要求进行,出库人员应核实材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并在出库单上签字确认。
出库单应包括材料种类、规格、数量、出库日期等内容,并由出库人员和出库部门负责人共同签字确认。
出库的材料应做好相应的记录,包括出库日期、出库数量、出库目的等。
3. 材料使用管理:施工现场材料的使用应按照施工计划和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严禁擅自改变材料的使用方式、更换材料种类等。
施工现场材料的使用应按照先进先用、合理用量的原则,避免浪费和损耗。
工地材料管理制度规章制度

工地材料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工地材料管理,规范工地材料使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根据公司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地材料管理制度适用于全公司所有工程项目,在工程施工中应严格执行。
第三条工地材料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到收支明细,安全可控。
第四条工地材料管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反有关规定。
第五条工地材料管理责任由项目部门负责,相关人员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第二章工地材料采购管理第六条工地材料采购应按照项目需求,通过合法渠道进行采购,不得私自购置。
第七条工地材料采购前,应制定采购计划,明确采购数量、规格、质量要求等,并按采购程序实施。
第八条工地材料采购应在供应商名录中选择合格供应商,签订合同并保留相关证据。
第九条工地材料采购应提前进行材料验收,不合格材料不得使用。
第十条工地材料采购应加强货物流通监管,确保材料安全送达施工现场。
第三章工地材料使用管理第十一条工地材料使用应按照施工图纸、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不得擅自改变。
第十二条工地材料应按照存放要求进行保管,分类摆放并加强监管。
第十三条工地材料使用应遵守相关操作规程,不得私自调换或废弃。
第十四条工地材料使用应定期检查,做好维护保养工作,确保材料完好无损。
第十五条工地材料使用应加强安全防护,做好防火、防盗等工作,确保材料安全。
第四章工地材料报废处理管理第十六条工地材料如有损坏、过期等情况,应及时进行报废处理,报废材料不得再次使用。
第十七条工地材料报废处理应制定相应流程,保留相关证据,并按规定程序移送报废处理单位处理。
第十八条工地材料报废处理单位应按相关要求进行处置,不得私自处理。
第十九条工地材料报废处理应做好记录,包括报废时间、原因、处理方式等,形成档案。
第五章工地材料管理责任第二十条工地材料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履行管理职责,维护公司利益。
第二十一条工地材料管理人员如有违规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罚,直至追究责任。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材料安全管理办法(三篇)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材料安全管理办法1.施工现场材料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进行购买,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施工现场材料应进行分类存放,并设立相应的存放区域和标识牌,避免不同种类的材料混淆和交叉污染。
3.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性较高的材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储存和管理,如设立专门的存放仓库、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安装防火设施等。
4.定期检查施工现场材料的存放情况,确保材料堆放稳固、无积水、无损坏等问题,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5.对于进场的施工材料,应进行验收,并填写相应的验收记录,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6.施工现场材料的使用应按照施工方案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禁止随意挪动、私自使用或占用他人的施工材料。
7.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应及时进行退换或报废处理,禁止在施工中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8.材料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加强材料安全管理意识。
9.加强与供货商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材料的及时供应和质量的可靠性。
10.对于施工现场材料的使用情况,应及时记录和汇总,并进行定期的材料台帐核对和数据分析,为后期的材料管理提供参考。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材料安全管理办法(二)一、总则为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材料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施工现场材料的分类及管理1. 按功能和性质分为可燃材料、易燃材料和不燃材料。
2. 可燃材料和易燃材料必须储存在专门的防火仓库中,仓库必须设有专人看守,并由专门的消防设施提供保护。
3. 不燃材料储存在专门的存放区域,严禁将有害材料与其他材料混杂存放。
三、施工现场材料的采购与验收1. 采购材料前必须做好安全调查和评估,了解材料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2. 对进场材料进行验收时,要仔细检查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并由验收人员签字确认。
四、施工现场材料的搬运与运输1. 材料的搬运必须由工地专门的搬运队伍完成,搬运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持证上岗。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办法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办法一、综合节约措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物资计划管理,提高计划的准确性,不得粗估冒算,防止因计划不周造成积压、浪费现象发生;要坚持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原则,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开展清仓利库工作;要坚持计划的严肃性与方法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计划一经订立或批准,无意外变化,就必须严格执行。
1、水泥发放,根据施工单位、混凝土的数量、参照定额按袋领用。
2、砖的领用根据砖砌量,按垛领料,不留料底,不留碎砖。
3、钢筋领用不准大材小用、优材劣用,长短头要焊接搭配使用。
4、木材领用要从垛上逐块领用,禁止挑拣,不准长材短用,优材劣用。
配置模板配合适当旧材拼接使用。
5、小五金领用根据实际预算,分层领取或一次付清。
暂设使用根据实际需要。
6、现场的周转材料、脚手板、架子管不能截取,只能按尺寸选用。
7、大小钢模板用后及时处理,整形,保持平整,及时刷油保护,用后按不同规定码放整齐。
8、各种管卡子、模板卡子及机械拆卸下的螺丝、螺母、螺垫都要随时清理,回收保养后再用。
9、包装器皿材料、漆桶、各种编织等及时回收。
10、建筑垃圾、渣土回筛再用。
11、燃料进入现场要严格验收,要求管供、管用、管节约,燃烧要烧净、烧透。
12、用电要合理,经常保养检修设备,尽量避开高峰期用电,严禁私自使用电热水器或用电炉子,做到人走灯灭。
13、加强用水管理,经常检查管路配件,防止跑冒滴漏,严禁水夯基础,节约工程用水。
14、节约用油,加强管理,计划用油,废油回收。
车用油、机械用油实施限额领发手续,按标准使用,减少车辆空载。
15、加强用力管理,合理使用氧气、乙炔气,换气时尽量不留残气,确保用气安全,用完卸关掉门。
16、要经常给班组做技术交底,根据其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保材料节约。
17、每月对班组时行核算,对技术性的节约情况进行统计,节约有奖。
18、经常召开材料实际使用分析会,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利用一切技术措施达到节约的目的。
二、加强现场管理1、施工现场设立垃圾分拣站,并及时分拣、回收、利用。
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办法模版(3篇)

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办法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施工现场材料的验收与入库管理工作,确保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施工现场的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内容包括材料验收的范围和程序、合格材料的入库管理、不合格材料的处理等。
第四条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制度,并将该制度送审批部门备案。
第二章材料验收第五条材料验收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材料、设备、机械、工具、用品等。
第六条材料验收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执行。
第七条材料验收程序如下:(一)材料验收应由项目经理或项目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
(二)验收前,验收人员应对材料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查阅材料技术资料和验收标准。
(三)验收人员应准备验收记录表,记录验收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材料型号、规格、数量、生产厂家、质检报告等。
(四)验收人员应在材料到达现场后,按照验收标准对材料进行检查。
如发现不合格情况,应立即通知供货方。
(五)验收人员对合格材料应及时出具材料验收单,加盖单位公章和项目负责人签名。
第八条合格材料验收单上应包括以下内容:材料品名、规格、数量、生产厂家、质检报告等。
第九条若经验收人员确认材料不合格,应立即通知供货方,同时将不合格材料隔离妥善保管,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进行处理。
第十条监理单位或业主代表有权对材料验收进行检查和抽查。
第三章材料入库管理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材料入库管理制度,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第十二条入库操作应按照材料验收单和相关单据进行,保证材料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十三条入库操作应分区域、分品种进行,保证材料分类明确、易于管理。
第十四条入库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定期对库存情况进行盘点。
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应对库存材料进行定期检查,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十六条施工单位应加强对特殊材料的管理和保管,确保特殊材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024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材料安全管理办法

2024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材料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材料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现场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有必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安全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材料的采购、存储、使用、运输和处理等环节。
第三条施工单位应当依法承担对施工现场材料的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材料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现场的材料安全。
第四条施工单位应当确保施工现场材料的合理采购,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的建筑材料,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第二章材料采购管理第五条施工单位在采购建筑材料时,应当遵守以下原则:(一)选择正规的供应商或生产厂家,确保材料的质量可靠;(二)依法订立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和技术要求;(三)材料采购应当与工程进度相结合,保证材料的及时供应。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材料供应商的信用档案,及时了解供应商的信誉情况,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
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当对材料采购情况进行登记和管理,做好材料进货台账,确保材料来源的可追溯性。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当对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进行检验,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
第三章材料存储管理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划分,并建立材料存放区域,保证材料的安全性和卫生状况。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当做好常规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存储区域的干燥、通风和防潮。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材料堆放计划,合理安排材料的存放位置,确保材料堆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当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材料进行专门存储,建立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四章材料使用管理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使用建筑材料,严禁使用未经验收合格的材料。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当对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不合理和违规行为。
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材料使用台账,明确材料数量、种类和使用情况,确保材料的合理使用和节约利用。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办法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办法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办法规定进入现场的材料,半成品及工程设备的验证、保管、发放的管理内容和具体要求;适用于项目部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 2、管理职能现场材料管理员负责进场材料的验证及管理,应做到:——严格按照采购计划和国家规范要求对进场物资进行验证;——按现场平面图对进场材料合理堆放并及时标识,实现可追溯;——严格控制材料的超耗用量;——负责现场材料“五帐”、“五表”、“五单”的建立、登记和核算工作;按月准确提供各种必要的核算数据及原始材料;3、管理规定项目经理根据施工进度和项目材料分析,按月编制材料使用计划和追加用料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品名、规格、数量、到场日期;无论是分公司还是项目材料人员购置材料都必须按期、按质、按量组织进场;进场材料的验收要求3.3.1外观验收:抽测比例可为一批的1-2‰,钢材的直径、对边距离采用游标卡尺测量,钢材的长度用钢尺或皮尺测量;3.3.1.2数量验收的三种方法:1过秤计量验收;2理论核算计量;3点件计数;规定普通钢材磅差不超过2‰;3.3.1.3外观质量的验收:针对表面质量缺陷和开头缺陷进行验收,验收中表现偶然出现或极少数的缺陷时,一般不应作为处理依据;如同样缺陷反复出现或出现多种缺陷时,通知厂家和主管部门及时解决;3.3.1.4钢材进场必须具有质量证明文件,且每批量做钢板试验,报告和合格证统一归档管理;3.3.2木材的验收3.3.2.1核对所进的材料与订货树种是否相符;3.3.2.2验收时按木质缺陷状态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评定材质等级,是否与木材的等级相符;3.3.2.3材积的计算:原材按材积表计算体积,板材体积按每块板长、宽、厚市场计算体积;3.3.3水泥的验收3.3.3.1水泥到货后,应根据入库通知单、发货明细表、到站地点分别核对水泥包装注明的产地名称、水泥的品种、标号、日期等是否相符,然后点数或过称验收;3.3.3.2外观质量的验收:观察破皮、散包漏出的水泥,其颜色是否与标准相符;3.3.3.3重量的验收: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每批水泥的随机取10包过称,求每袋平均重量,然后乘总袋数,为该批水泥总重量;国家规定水泥每袋重量为50±1kg;如有不符合规定存在较大误差,通知供货单位,并认真做好水泥抽样记录;3.3.4砖的验收3.3.4.1外观质量的验收,普通粘土砖的火候分欠火、过火及正常三种,欠火红砖呈淡红色或黄色、强度小、质轻、吸水率25%以上,击之声哑;过之红砖呈铁锈红色,甚至有结巴现象,呈弯曲状、强度大、吸水率8%以内,音极响亮,但不美观;欠火青砖是黄灰色,过火青砖呈焦黑色;正常的火候无上述缺点,颜色正常,击之有清脆的金属声,极易鉴别;3.3.4.2砖的尺寸验收可进行抽查,每车砖可抽查1/10,尺寸的允许偏差按国家规定执行;“质量合格证”上应标有砖的标号和出厂试验结果;3.3.4.3数量的验收:清点前先将砖码垛,每层共12层,垛顶要放8块砖,每垛共放200块;每垛也可垛15层,垛顶平放或侧放10块,共计垛砖250块;可根据场地情况,选择堆放不同的小垛,组合成各种大垛;3.3.5天然石材的验收:过磅或将毛石、块石堆在平坦的场地上,将毛石或块石堆成紧密方形或梯形,按公式计算其体积;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按定货表面积尺寸验收;3.3.6石灰的验收3.3.6.1质量的验收:块灰与粉灰的比例是否与订货规定相符;块灰中欠火灰及过火灰有多少,灰中有无垃圾和杂质,袋装是否完好;3.3.6.2数量验收:根据发货单所列数量进行过磅验收,如散装灰无法称量时,可以实量方;3.3.7建筑沥青验收3.3.7.1数量验收:发货单与实物品种、规格、生产单位是否相符,过称计量与发货核对;3.3.7.2质量验收:验证出厂验单的标号、软化点、针入度等是否符合要求;敲开固体沥青为胶状体,以能拉成细丝,丝越细越长不断者质量越好;液体沥青为粘性足,有光泽、无沉淀、无杂质,用木条插入桶内起时,能成为细长丝者质量较好;3.3.8油毡的重量验收:在每批产品中任取10卷进行检查,全部达到规定指标即为合格;3.3.9装饰材料的验收:按不同材料的包装分别计量验收;并抽查箱体材料的数量、规格、颜色、尺寸等;工程设备的验收:认真履行订货合同,检验其发货单与设备的规格、性能是否一致;在出厂前,要对设备完好状态进行校准;在进场时,对其外观状态和机械使用状态进行全面验收;现场物资的存放管理3.4.1钢材的存放3.4.1.1钢材按品种、规格、型号、长度、等级、批次及不同技术文件和质量说明书分别码放,必须设置标牌显标识;3.4.1.2下补后的半成品应分别码放,予以插牌;3.4.1.3露天存放超过一个月以上者,要采取苫垫措施;3.4.2木材的存放3.4.2.1木材桉树种、材种、方木、板材、大小、规格、新旧程度分别码放,设置标牌加以标识;3.4.2.2码放时,每垛底距地面不得低于30cm,能风好,排水畅通,垛间要留有通道,便于发放;3.4.2.3场地四周应远离火源,纵横要留有消防道路,并配有消防管道和消防设备,便于发放;3.4.3水泥的存放3.4.3.1 无论是袋装还是散装水泥要求入库入罐保管,要有水泥砂浆防潮地面和墙裙的设施,要设置进出库计量器具;3.4.3.2水泥进入库,要清点袋数,核对来料单,对品种、标号、出厂日期,进场批数分别码垛,垛高不得超过10袋,当天使用可露天存放水泥,但要做好上苫下垫,要有防雨设施;3.4.3.3水泥发放时要坚持先进先出,后进后出的原则,在存放感人肺三个月后,要重新测试水泥的标号;3.4.4现场材料的存放要求3.4.4.1各种材料堆放整齐、有序3.4.4.2砂石成方、分规格堆放,不串不混,随用随清,远离垃圾污染源;3.4.5砼和大型金属构件的存放进入现场的砼的构件和大型金属构件,要按平面布置图合理堆放,插牌标识,严格按计划单验收;铁合金构件、小型铁件,木构件一律入库保管,防止丢失损坏;3.4.6工程设备的存放凡购置进场的工程设备,要求入库保管,没有条件在露天存放时要遮盖不断严实;产品说明书要与设备标识相一致;3.4.7零星贵重材料要建立现场小仓库,不准用钢架和钢模板搭设临时货架,按物资类别存放,如五金、电器材料、劳动保护用品等,用材料卡片插牌标识,做到帐、物、卡三相符;施工过程耗材管理3.5.1凡有定额依据的,构成工程实体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都必须实行限额领料制度;3.4.4.1项目施工人员要按照施工预算和月度用料计划,认真签发限额领料单;项目材料员接到限额领料单后,认真复核工程量,材料定额量,把好材料出库关;3.4.4.1凡因返工浪费和其它原因增加的材料用量,要根据变更计划,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方可发料,并在领料单上注明原因;3.5.4当工程施工完成80%左右时,要严格控制进料;、3.5.5工程完工后,要及时清退剩余材料,办理入库,不准外销外移;3.5.6建立经济核算管理资料;项目材料员按月准确提供各种必要和核算数据及原始资料,认真填报好材料管理的“三帐”、“五表”、“五单”;3.5.6.1五帐—材料收发存台帐库存材料三级明细帐、单位工程分部分项耗料台帐、周转台帐、节约台帐、生产班组耗料台帐;3.5.6.2五表—材料收发存月报表、主要材料节约表、月末盘点表、水泥抽检表、水泥袋回收表;3.5.6.3五单—入库单、出库单、调拨单、验收单、报损单;做到记载准确清楚;加强现场材料的合理使用和节约代用管理;3.6.1严格按材料计量检验标准控制砼、砂浆配合比;3.6.2各工序必须按技术规范操作,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和节奖超罚制度;3.6.3班组要正确合理节约使用材料,分部分项工程完毕后,要做到余料退库,材料保管员及时回电入库,做到操作场地完场清;。
现场施工材料管理制度

现场施工材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依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施工现场所有材料的采购、存储、使用和清点工作。
第三条施工方应明确材料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制度,加强材料监管,提高材料利用效率。
第四条施工方应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现场的正常运转。
第五条施工方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材料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第二章材料采购管理第六条采购材料应按照合同规定或者技术要求,选择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第七条采购材料应当有相应的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八条施工方应对采购材料进行验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第九条采购材料的数量应按照施工进度和需要量进行合理计划,避免材料浪费和堆积。
第十条施工方应加强对材料市场的监测,及时了解行情变化,合理采购材料。
第三章材料存储管理第十一条材料存储应按照规定的库房和货架进行分类和摆放,确保材料的安全和易查性。
第十二条对易变质的材料,应按照厂家要求和规定进行防潮、防晒等处理。
第十三条库房内应定期进行清理和检查,发现变质和过期的材料应及时处理。
第十四条对于易燃、易爆和腐蚀性强的材料,应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进行存放和管理。
第四章材料使用管理第十五条材料使用应按照相应的工艺和规范进行,不得私自挪用或乱用材料。
第十六条施工中发现材料不符合要求或者损坏时,应及时更换处理,避免影响施工质量。
第十七条施工结束后,对于未使用的材料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退回或者妥善处理。
第五章材料清点管理第十八条施工方应定期对现场的材料进行清点,确保材料数量和种类与记录一致。
第十九条对于遗漏或者疑点的材料,应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避免材料浪费和损失。
第二十条清点结果应当及时记录并上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六章管理制度宣传第二十一条施工方应加强材料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办法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办法第一条目的为规范项目部现场材料管理, 控制生产单位的材料消耗, 减少材料浪费现象, 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项目部进入现场的材料, 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材料、半成品、工程设备、机械等。
第三条管理职能现场材料管理员负责进场材料的验证及管理, 应做到:1.严格按照申购计划和合同标准对进场物资进行验收。
2.按现场堆放计划对进场材料合理堆放并及时标识。
3.严格控制材料的超耗用量。
4.负责现场材料登记、发放和核算工作;按月准确提供各种必要的核算数据及原始材料。
5.现场材料的使用跟踪。
第四条材料验收1.核对资料材料进场后, 材料员根据需用计划对照送货清单认真核对材料的规格、数量等, 并同时索取产品合格证、说明书、质保书或试验报告等技术资料, 并对技术资料的内容进行验证, 以确认其资料是否有效。
2.检验实物a.清点实物与送货清单的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等相符后, 开始进行外观检查(如钢材需查看其表面是否有裂纹、结疤、分层等, 定尺钢材端头是否一般齐, 一样长, 并对同规格的钢材进行抽样检查其直径, 水泥、木材等都应按此进行相应的外观检查), 需开箱(包)的要开箱(包)检查, 暂时不能开箱(包)检查的可先入库, 但在使用时必须通知厂方或供方到现场一起开箱(包)以明确责任, 需进行复试的物资要填写《材料进场取样通知单》通知试验取样, 了解物资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对检查不合格的物资联系供方进行处理。
b.入库材料必须严格计量, 计量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c.对库房零星材料或工具性材料实行实物清点、过磅、检尺等精确计量。
d.对周转架料进行检尺(定尺的可进行点数)计量。
e.钢材类;如按理论重量计算, 必须对其几何尺寸进行测量, 尺寸误差必须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以内。
如按过磅数量计算, 必须按我方认可的计量方式计量, 同时也必须知晓其几何尺寸。
f.木材类方材可在量几何尺寸的基础上点数计量, 板材则应按块检尺计量。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办法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办法施工现场是建筑项目的核心场地,材料管理是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个合理高效的材料管理办法,可以提高施工现场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下面将介绍一套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办法。
一、材料需求计划在施工前期,需要制定详细的材料需求计划,包括材料种类、数量、规格、质量要求等。
材料需求计划需要根据项目进度和工序要求进行调整,确保施工现场材料的供应和使用能够跟上施工进度。
二、材料采购根据材料需求计划,制定详细的材料采购计划,包括采购时间、采购数量、采购价格等。
采购需选择可靠的供应商,确保材料质量可靠,并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合同,约定交货时间和质量标准。
三、材料入库管理材料采购回来后,需要进行入库管理。
每批材料都应该有明确的入库记录,包括批次号、规格、数量、质量情况等,以便后续管理和追溯。
入库后材料需要进行分类存放,并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存放条件符合要求。
四、材料出库管理材料出库需要根据施工进度和需要进行合理安排。
材料出库要记录出库时间、数量、接收人等信息,并通知相应的工地作业人员。
材料作业人员在使用和消耗材料时,要按照规定的方式和数量使用,并记录相应的使用情况。
五、材料损耗管理材料损耗是施工现场常见的问题之一、为了减少材料损耗,施工现场应制定严格的材料管理制度,杜绝浪费和滥用。
同时,施工现场还应设立专门负责材料管理的人员,对材料的损耗情况进行检查和追踪,并进行相应的整改和提醒。
六、材料质量检验七、报废材料处理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材料,对于这些废弃材料要及时进行处理。
废弃材料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或安全处置的方式进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通过合适的方式回收对企业进行补贴,以减少废弃材料对企业的经济损失。
八、材料信息管理总之,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系统的计划、监控和调整。
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办法,可以提高施工现场的材料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
施工现场现场材料使用与出库管理办法

施工现场现场材料使用与出库管理办法一、综述施工现场材料使用与出库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进度。
为了有效管理现场材料的使用和出库,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制定施工现场材料使用与出库管理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二、材料使用管理1. 制定材料使用计划:在施工前,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材料使用计划。
计划内容包括:材料种类、规格、数量、使用位置等。
计划应经过审批,并及时下达到各工程部门。
2. 技术要求: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正确使用材料。
使用前应仔细阅读材料说明书和使用方法,确保正确使用。
3. 安全使用: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穿着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并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章制度。
使用有毒、有害物质时,必须配备相应的防护设施,避免造成人身伤害和环境污染。
4. 材料保管:施工现场材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存放要求进行保管,保证材料的完整性和质量。
防止受潮、受热、损坏等情况发生。
5. 材料使用台帐:对每一个施工单位,建立材料使用台帐,记录材料的进出情况,及时了解材料的使用情况和库存情况,以便统计和管理。
三、材料出库管理1. 材料出库申请:施工单位需要使用材料时,必须向材料管理部门提交出库申请。
申请内容包括出库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使用位置等。
2. 审批程序:材料管理部门收到出库申请后,进行审查核实,核实无误后进行审批。
审批程序分为初审和复审,确保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 出库手续:出库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携带有效的出库手续。
在出库时,必须核对库存数量和申请数量,确保一致无误。
4. 出库记录:材料管理部门要对每一笔出库进行记录,包括出库日期、材料名称、规格、数量等。
记录应存档备查,以备日后核对和管理。
5. 材料调拨:在施工现场发生材料调拨时,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审批。
调拨前应预先计划好调拨方案,确保调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四、材料使用与出库管理的考核与奖惩1. 考核指标:对施工现场材料使用与出库管理进行定期考核,主要包括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等。
工地安装材料管理制度

工地安装材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地安装材料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工地实际,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工地安装工程项目,包括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相关部门。
第三条工地安装材料管理应坚持“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原则,确保材料采购、运输、使用、保管等环节合理有序、全程监控。
第四条工地安装材料管理应统一规范,责任明确,实行全程追溯,实现材料使用过程的可控和可追溯。
第二章材料采购管理第五条工地安装材料采购应严格按照相关采购程序和规定进行,确保材料质量满足工程要求。
第六条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求编制材料清单,明确材料种类、规格、数量和质量要求,并向指定供应商提出采购要求。
第七条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具有合法资质和优良信誉的供应商进行采购,签订采购合同,保障双方权益。
第八条供应商应提供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的合格材料,并向施工单位提供产品合格证明、质量保证书等必要文件。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及时验收入库采购的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标识、分类、编号等处理,建立材料档案,确保材料来源可追溯。
第十条采购的材料应存放在指定的仓库或库房中,定期检查、清点、保养,避免损坏和丢失。
第十一条材料需求预测应合理、准确,避免因逾期交货或缺货导致施工进度延误或额外成本支出。
第三章材料运输管理第十二条工地安装材料运输应确保材料安全、完整,减少损坏和遗失。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人负责材料的运输工作,保证其准时送达施工现场。
第十四条运输车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运输标准,驾驶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保证行车安全。
第十五条运输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做好材料的保护措施,防止外界恶劣环境对材料造成影响。
第十六条运输途中如发生材料破损或丢失,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并做好损失记录和索赔工作。
第十七条运输过程中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有序。
第四章材料使用管理第十八条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进度和需求合理安排材料使用,避免浪费和过剩。
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的管理,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施工管理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施工项目,包括材料、设备的采购、配送、验收、使用、保管、维护和报废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的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健康和高效运作。
第四条本公司的相关部门应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具体负责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的管理,并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五条所有参与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管理的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做到责任明确、权责统一。
第二章材料管理第六条材料需按照项目合同和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采购,采购过程应符合合同的规定,严格按照采购目录进行采购,确保采购的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第七条材料验收应包括进货验收和使用验收两个环节,进货验收主要包括外观质量、规格尺寸、检验检疫证书、质量检验报告等检查,使用验收主要针对已经安装或实施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查。
第八条材料配送应按照施工进度和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提供,确保材料的及时供应和使用。
第九条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材料质量存在问题,应立即停用,并及时向材料供应商和相关部门报告,以便及时解决。
第三章设备管理第十条设备的配备应按照项目需求进行合理的配置,设备的采购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施工需要。
第十一条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应定期进行,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保养情况、维修情况等,以便进行及时的跟踪和管理。
第十二条设备使用人员应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进行使用,禁止未经培训和资质证书的人员擅自使用设备。
第十三条设备的报废应经过相关部门的申请和审批,并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第四章主要责任第十四条本公司总经理负责全面负责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的管理工作,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办法第一节、现场材料管理一、目的为规范项目部现场材料管理,控制生产单位的材料消耗,减少材料浪费现象,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二、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项目部进入现场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材料、半成品、工程设备、机械等。
三、管理职能现场材料管理员负责进场材料的验证及管理,应做到:1.严格按照申购计划和合同标准对进场物资进行验收。
2.按现场堆放计划对进场材料合理堆放并及时标识。
3.严格控制材料的超耗用量。
4.负责现场材料登记、发放和核算工作;按月准确提供各种必要的核算数据及原始材料。
5.现场材料的使用跟踪。
四、材料验收1、核对资料材料进场后,材料员根据需用计划对照送货清单认真核对材料的规格、数量等,并同时索取产品合格证、说明书、质保书或试验报告等技术资料,并对技术资料的内容进行验证,以确认其资料是否有效。
2、检验实物(1)清点实物与送货清单的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等相符后,开始进行外观检查(如钢材需查看其表面是否有裂纹、结疤、分层等,定尺钢材端头是否一般齐,一样长,并对同规格的钢材进行抽样检查其直径,水泥、木材等都应按此进行相应的外观检查),需开箱(包)的要开箱(包)检查,暂时不能开箱(包)检查的可先入库,但在使用时必须通知厂方或供方到现场一起开箱(包)以明确责任,需进行复试的物资要填写《材料进场取样通知单》通知试验取样,了解物资是否符合工程要求,对检查不合格的物资联系供方进行处理。
(2)入库材料必须严格计量,计量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3)对库房零星材料或工具性材料实行实物清点、过磅、检尺等精确计量。
(4)对周转架料进行检尺(定尺的可进行点数)计量。
(5)钢材类;如按理论重量计算,必须对其几何尺寸进行测量,尺寸误差必须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以内。
如按过磅数量计算,必须按我方认可的计量方式计量,同时也必须知晓其几何尺寸。
(6)木材类方材可在量几何尺寸的基础上点数计量,板材则应按块检尺计量。
(7)包装水泥等除点包数外,还须对单包进行随机抽检。
使量差控制在正常误差范围内;散装水泥必须在供货中注明计量方式,一般为抽检。
(8)地方性大宗材料中砌体材料必须码堆点数,而砂、石料则以检尺量方为主,辅以抽磅进行计量。
3、验收要求(1)材料进场后由材料员验收材料并开具《材料入库单》,同时与质量员、技术员、项目经理会签。
《材料入库单》一式三联,第一联材料员存;第二联公司库管存(作为记账凭证);第三联采购员报销。
(2)所有材料验收过程中的所产生的数据必须在《材料入库单》中注明,不得有修改,若数量有争议时,立即通知采购人员进行协调处理,暂时协调不好的须在材料验收单中注明有争议的事项。
4、对内部调拨的材料进行验收时,除核实数量外,是否完好及成色进行核实。
若对调入材料有争议时,应及时与对方取得联系协调解决。
5、《材料入库单》必须真实、及时、准确,材料名称、进场时间、规格、数量填写清晰。
6、材料员必须认真核查材料的出场材料质量证明,质量证明资料必须齐全。
7、.入库材料验收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相关条款进行验收,如收取材料和合同约定的条款不一致的,材料员应拒收,如不拒收造成损失的由项目经理及材料部进行处罚。
8、在材料验收中如发现质量不合格等问题,材料员应及时填写不合格品报告,并尽快报告项目经理和材料部,组织不合格品评审,对不合格品采取措施。
在问题没有处理之前,将确定的不合格品,隔离堆放,严禁投入使用。
9、.材料入库必须在材料进入现场的当天(除地材)办理完毕。
五、现场物资的存放管理1、钢材的存放(1)钢材按品种、规格、型号、长度、等级、批次及不同技术文件和质量说明书分别码放,必须设置标牌显标识。
(2)半成品应分别码放,予以插牌。
(3)若条件有限,只能露天存放时,应做好上盖下垫,保持场地干燥。
2、砼和大型金属构件的存放进入现场的砼的构件和大型金属构件,要按平面布置图合理堆放,插牌标识,严格按计划单验收;铁合金构件、小型铁件,木构件一律入库保管,防止丢失损坏,防止倾倒。
3、工程设备的存放凡购置进场的工程设备,要求入库保管,没有条件在露天存放时要遮盖严实。
产品说明书要与设备标识相一致。
4、零星贵重材料要建立现场小仓库,不准用钢架和钢模板搭设临时货架,按物资类别存放,如五金、电器材料、劳动保护用品等,用材料卡片插牌标识,做到帐、物、卡三相符。
5、水泥的存放(1)袋装水泥存放要选择地势较高,便于排水的地方,要有水泥砂浆防潮地面和墙裙及防雨设施,或者做架空堆放。
(2)水泥进场按批次分别码垛,垛高不得超过10袋,当天使用可露天存放水泥,但要做好上苫下垫。
(3)水泥发放时要坚持先进先出,后进后出的原则,在存放三个月后,要重新测试水泥的标号。
6、砂石料的存放:地面硬化后,沙石成方、分规格堆放,相邻存放时要做好隔墙,确保不串不混,随用随清,远离垃圾污染源。
六、施工过程耗材管理1、凡有定额依据的,构成工程实体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都必须实行限额领料制度。
2、项目施工人员要按照施工预算和月度用料计划,实行限额领料。
项目材料员接到限额领料单后,认真复核工程量,材料定额量,把好材料出库关。
3、凡因返工浪费和其它原因增加的材料用量,要根据变更计划,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方可发料,并在领料单上注明原因。
4、当工程施工完成80%左右时,要严格控制进料。
工程完工后,要及时清退剩余材料,严禁外销外移。
5、现场使用材料的料头要及时归类整理,做好场清工作。
七、废弃材料处理规定1、项目清理下来的各种钢筋废料,由项目部负责统一归堆,一律由公司派专人到现场过磅出售、收款。
2、项目部不得擅自出售、转让材料。
项目部擅自出售,收回出售所得,每次罚批准出售人2000元,钢筋废料出售后项目部不允许截留资金。
3、不符合废料条件而出售的材料,每次罚项目经理2000元。
发现把半成品、长料切断后出售的,一次罚项目2000元以上,相关施工员罚款1000元以上。
上述罚款由项目材料员监管实施。
第二节、材料出入库流程一、材料入库的工作流程如下:1、核对入库材料和送货单上的材料名称,规格,数量是否一致,单价金额是否正确,送货单必须由该单位盖章。
如正确无误,在送货单上签上自己名字,才可将材料接收入库,制入库单。
如该张送货单上材料还未送齐,则送货单不接收,等上面材料送齐后再接收送货单并填写入库单。
如所送材料和送货单信息不符或发现质量问题等,及时汇报项目经理,同时汇报采购员,协商处理。
2、制入库单,蓝色复写纸垫在第一第二联下,写完后送货单和入库单会计联放一起(送货单上,入库单下),其余两联仓库保管。
二、填写入库单注意点1、主材入库时,送货单未有规格的,注明下(如厚度,大小,重量,品牌等),入库单规格里尽量详细些,其他零星小材料可按送货单书写。
2、送货单材料有箱或者其他大的单位的,实际领料时是以小单位领取的,入库时转化为小单位(如支、盒等),送货单材料写批的,补个货物明细价格,再做入库,做到出入库时材料单位一致。
3、工地上管理人员用的对讲机,测距仪,相机,工作服,安全帽,网卡,空调等,不做材料入库,开发票报销,同时附上物品领用表,领用人签字,便于财务做办公用品登记台账(纸、笔等办公用品不用登记)。
用于样板间装修,购买的电视、冰箱、空调等可做入库单。
4、退货:用红笔(红色复写纸)书写,材料按当时入库时的单价做退货。
退货要有退货明细表,注明退货,并有该供应商的盖章,防止发生纠纷。
退货的入库单用红笔(红复写纸)书写5、仓库间材料调拨:由该工地仓管员制领料单,调拨材料明细填写完整,注明从哪个项目调到哪个项目,谁领的签字,由项目经理核准。
并制一份调拨材料清单,由领料人带着材料及调拨材料清单给接收该材料的仓库保管员,做入库单,右上角注明是从哪个工地调入的。
三、材料出库的工作流程:1、发料:由仓管员清点好材料后发放给领料人(班组指定固定人员领取),非有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仓库。
水泥、黄沙等材料不进仓库,或者还有些材料,货到并当场分发给那些班组的,可在送货单背面写上各个班组领取的材料名称,数量,回到仓库后及时登记领料台账及做领料单。
2、领料台账:各工地可自备多本记录本,每本对应一个班组,及时填写该班组每天领用的材料明细(台账薄上划线,填上名称规格数量单价领料人及领料时间等)。
如小工程或者该工程涉及材料少,可每隔几页登记一个班组。
台账薄记录各班组从该工程从开始到结束领用的材料情况,台账薄由仓管员保管,项目结束后统一送到总部保存。
3、领料单:领料单上记录领料班组,时间,材料名称数量金额等,制单人签字,谁领用谁在领料人栏签字,制好后交由项目经理过目签字。
材料送货单上有运费,修理费,加工费的,领料单及领料台账薄上也记录下,以便于校对。
第三节材料盘点和核算为了准确掌握项目现场材料收发存以及项目经营状况,加强对项目材料管理力度,应成立材料盘点小组,按月盘点库存材料,核算材料盈亏。
材料盘点小组由仓库管理员牵头,财务部、工程部共同参与,每月20日,材料盘点小组都应深入拌合站和施工现场,全面清查库存材料。
材料盘点工作应采取循环盘点和全部盘点相结合的方式,即在每个月和每个季度末安排循环盘点,为了保证盘点数据的真实性,实行记录工作与盘点工作不得由同一人执行,盘点人与记录人互相监督、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原则,仓库管理员盘点原材料,统计周转材料使用部位,以提高材料使用效率。
工程部盘点半成品,统计施工产值,为项目中期结算提供依据。
财务部盘点库存现金与账面数,与经营、材料一道深入现场全面清查存货,达到永续盘存记录的存货账面数量与实物数量相符,以使当期损益体现其真实性。
三部门共同联手,一起核算材料盈亏,准确掌握项目经营状况。
项目材料只有在坚持永续盘点,按期核算的原则下,才能处于可控状态,材料盘点是项目经营管理的需要,更是项目核算盈亏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