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家政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原文(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序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已使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时代宣告结束。
中国人民由被压迫的地位变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而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代替那封建买办法西斯专政的国民党反动统治。
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们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组织人民自己的中央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同意以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并制定以下的共同纲领,凡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单位、各级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均应共同遵守。
第一章总纲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必须负责将人民解放进行到底,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依法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思想、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
02 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形式就是统
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 家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
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
四、国家形式的基本内容
从具体内容上考察,国家形式包括 三个方面: 第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 尤其是中央(全国)政权的组织形式,
体现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力
分配关系。(★)
2、学者观点 “权力,就是一个人或若 干人在社会活动中即使遇 到参与该活动的其他人的 抵制,仍能有机会实现他 们的意愿” ——马克斯· 韦伯
《经济与社会》(上卷)
第一节 权力的定义 权力是施加影响力的 特例;这是借助制裁 背离的行为来影响他 人的决策的过程。
——拉斯维尔、卡普兰
《权力与社会》
一、 国家权力的定义 (二)权力、权威与暴力
第二节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一、政体的划分标准 (3)马克思划分政体类型的标准
第一节 权力的定义
4、非理性的解释 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感 性的动物,受神话和迷信 的支配。政治实质上就是 神话、象征符号的操纵, 政治权力产生于超凡脱俗 者的煽动或灌输。 案例:墨索里尼、希特 勒等走上政坛和控制社会 的方式。
颠峰时刻的希特勒
第一节 权力的定义 评价: 各种权力观都具有其合理性,也具有其不 足。 如:权力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案 例:美国开国之父们对美国政治制度的设计 过程体现了充分理性的精神,但他们在号召 人民起来争取独立运动过程中也存在着非理 性的因素。
四、国家形式的基本内容
第二:国家的整合形式,即国家结构,
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纵向权力结构和
权力分配关系。
四、国家形式的基本内容
第三:国家机关权力的具体运作方式
和具体制度,也称政治体制,是组织、
第二章 国家政权
2、国家的形式 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3、国家职能 按其属性可分为统治职能和管理职能
三、国家的历史形态
(一)国家的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 在过去的政治学研究中,往往根据社会形 态来划分国家的历史形态,即根据社会 经济结构性质将国家划分为: 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 家---社会主义国家
2、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阶级分化,出现了自由 人和奴隶,剥削的富人和被剥削的穷人,这些人 之间的利害冲突日益尖锐化,原先在没有阶级 对立的条件下生长出来的.没有任何强制力的 氏族制度,在这种对立冲突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于是就需要有一个第三种力量出现来压制、缓 和这种冲突,这就是国家.
各个阶级之所以都渴望占有国家政权, 各个阶级之所以都渴望占有国家政权,并不是 出于国家在形式上的中立性, 出于国家在形式上的中立性,而是在于国家 凭借军队、警察、法庭、 凭借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手段行使政 治统治的强制性和权威性. 治统治的强制性和权威性.这种强制性和权 威性意味着, 威性意味着,只要掌握了国家政权便可以把 自己的意志上升为法律, 自己的意志上升为法律,并以暴力手段为后 盾使之得到贯彻.所以, 盾使之得到贯彻.所以,古往今来各阶级都围 绕国家政权展开激烈的斗争.一般说来, 绕国家政权展开激烈的斗争.一般说来,经济 上最强大的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上最强大的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会杂国家政 权的争夺中占据优势, 权的争夺中占据优势,因而也就成了政治上 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现代国家形态: 现代国家形态:
欧洲从14世纪至16世纪完成了从中世纪封 建割据向统一的、具有民族意识的现代 国家形态的转型。 早发型资本主义国家形态 社会主义国家形态 后发型资本主义国家形态
马工程《政治学概论》02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政治学概论
第二章 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第一节 国家权力 第二节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第三节 国家结构形式 第四节 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形式
国家权力
一、国家权力的涵义 二、国家权力的特征 三、国家权力的结构
国家权力的涵义
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 定地域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 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 实施的权力
国家权力的涵义
在西方政治文明史上,国家权力现象早就引 起思想家的关注(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利)
近代以来,不少西方学者对于“权力”的涵 义展开探讨(马克斯·韦伯、罗伯特·达尔等)
西方学者对于权力的解释,尽管角度 上有差别,强调的重点不同,但都着力于 论述权力的形式和外部特征,并没有揭示 国家权力的阶级本质
国家权力的结构
2. 国家权力的横向结构 (1)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原则 资本主义国家通常以“三权分立”作
为政权组织原则,其主要做法是按照不同 功能将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 并由三个相应的机构来掌管
三权分立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 政治发展的产物
国家权力的结构
2. 国家权力的横向结构 (1)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原则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4. 政体的分类 最早划分政体类型的是希罗多德,他
根据执政者人数把不同政体划分为君主政 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
亚里士多德第一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 政体问题,并提出了政体划分标准
统治者是为城邦谋利益还是为自己谋利益; 统治者人数的多寡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4. 政体的分类 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在批判封
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1949年共同纲领读书笔记
1949年共同纲领读书笔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共产党主持制定的一个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1949年9月29日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1949年共同纲领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
1949年共同纲领读书笔记篇1重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全文是在一天晚上,看过《新闻联播》后。
当时学习的一个明显感受是回忆起了自己的中学时代。
那个时候,吃过晚饭看新闻,然后就看书。
《共同纲领》的全文其实早都很熟悉了,总纲部分还要求背诵了的,现在读起来还觉得记忆犹新。
毫无疑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通过查阅资料,我进一步了解了纲领起草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
1949年秋,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已经土崩瓦解,阶级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革命即将获得全国性胜利。
革命胜利后将要建立—个什么样的国家,如何把革命胜利的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并且规定建国后的大政方针,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循的准则,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革命和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这就迫切需要制定—部具有根本法性质的文件。
但在当时大陆还未全部解放,战争尚在进行;反革命势力还很猖獗,各项社会改革尚未开展;社会秩序还不够安定;遭受长期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尚未恢复;人民群众的组织程度和觉悟程度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还不能立即召开由普选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且制定一部完善的正式宪法。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邀请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国外华侨等各方面的代表635人,组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且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除序言外,分为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共7章60条。
第二章:《政治学概论》之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第二章 第一节
• (2)国家权力的纵向结构 • 国家权力的纵向结构是国家层次性权力相互关系和运 行原则的结构性构成。 • 国家权力的纵向结构,在国家组织和机构方面体现为 中央政权机关和地方政权机关的相互关系结构。它包括: • 纵向权力的划分和配置 • 纵向权力的协调和制约
第二章 第一节
• 四、政治权力的腐败和制约
第二章 第一节
• 3、权力的本质
• (1)权力的本质 • A.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权力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 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 B.权力是一种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权力都带有 一定的阶级性,反映着一定的阶级关系。简言之,权力所 反映的阶级关系有以下几种情况:阶级对立关系、阶级合 作关系、阶级团结关系。 • C.权力是一种利益关系。首先,权力关系的形成必须有 其共同的利益作基础,只有对权力关系范围内所有的人都 有利,权力关系才能成立。当然,其次,权力关系的形成 必须对权力行使者有利,如果对行使权力的人都没有任何 利益,那么,就很难有人去行使权力了。再次,权力关系 的形成必须对权力支配者有利,如果对权力支配的人没有 利益,谁都不会服从权力的指挥。
第二章 第一节 • (2)权力的属性 • A.人性与非人性。 • B.阶级性与非阶级性。 • C.科学性与非科学性。 • D.主观性与客观性。
第二章 第一节
• 二、政治权力
• 1、政治权力定义 • 政治学意义上的权力主要涉及政治关系,是围绕国家
权力所形成的支配和控制关系。 • 政治权力就是指在特定的政治共同体中,政治主体依 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和原则,在政治运 行过程中体现出的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这里包含 着三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即:由谁来行使政治权力?(主 体:国家政府)政治权力所依靠的力量是什么?(强制力) 政治权力的行使要达到什么目的?(利益)
马工程课程:政治学概论之第二章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第一,实行民主集中制 目的是要保证人民行使 国家权力,实现“一切 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 原则
第二,除由国家权力机关行 使国家立法权外,对国家的 元首权、行政权、审判权、 检察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也都有明确的划分
第三,国家权力机关制定 法律和做出其他决定,均 经过充分协商讨论,并以 投票表决等方式通过;国 家行政机关实行首长负责
(2)纵向权力的协调和制约
使中央和地方政权机关所拥有的权力在运 行过程中以一定的方式和程序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相互协调和制约
精品课件
第二节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国家的历史类型指的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 的内容。而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都要采用 一定形式才能实现其阶级统治。国家的内容回答 什么阶级统治什么阶级的问题,国家形式则回答 统治阶级如何统治的问题。
精品课件
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我才是 老大--特蕾莎
国体相同的国家可以采取具体形式不 同的政体,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 期,政体的具体形式也会有所不同。
统而 不治
相同性质的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 比如英国、美国同为资产阶级国家,英国采取 立宪君主制度精,品课美件 国则实行总统共和制;
不同性质的国家也可能会有相同的政体,比如雅 典奴隶制共和国家,现代国家也有共和制度。
第四,按照在中央统一领导 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 积极性的原则,划分中央和 地方的国家机构的职权
制,集中行使权力
精品课件
3. 国家权力的纵向结构
国家权力的纵向结构是国家层级权力相互关系及 其运行原则的结构性构成
(1)纵向权力的划分和配置
通过适当的方式和程序,将国家权力分别 配置给中央政权机关和地方政权机关
精品课件
比较政治制度(牛彤老师)第二章 类型
1
Head of state
party parliament
Selects and outs
Prime minister
elect
cabinet
guides
voters
ministries Parliamentary system
议会制政府的主要特征
1)虚位元首。国家元首是虚位元首,是形式上的国家最高首脑,但 不负行政责任。
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 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 必要宪法手段和个人主动。……野心必须用野心来 对抗。……在组织一个人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 困难在于必须首先使政府能管理被统治者,然后再 使政府管理自身。毫无疑问,依靠人民是对政府的 主要控制;但是经验教导人们,必须有辅助性预防 措施。 —— 《联邦党人文集》第264页
的地位,成为了凌驾于国家权力机构之上的“仲裁者”。
2)政府不在议会内产生,但须向议会负责。政府(内阁)由 议会产生,并向议会负责是议会制政府的典型特征。在第五
共和国宪法中,政府不是在议会内产生,政府总理和政府各 部部长由总统任命,但政府须向议会负责。
3)议会权力受到极大削弱。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为了确立总 统的权力并使政府摆脱议会的控制,对议会的立法权、财政 权和对政府的监督权都规定了严格的范围和条件,作出了种 种限制。
——David R. Mayhew: 《事关选举:美国国
会的政治解读》
以英国为原型的的议会制模式所体现的原 则是“权力融合”(fusion of powers) [1] , 即议会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内阁由议会从其成 员中组成并对议会负责。
[1] 参见Austin Ranney, Governing :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7th ed. Prentice-Hall, Inc. 1996. Pp.230.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全套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全套第一章政治与我1. 政治的概念与作用2. 国家的概念与特征3. 中国的领导地位和作用第二章国家与国家政权1. 国家的形成与发展2. 国家政权的产生与性质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和国家政权第三章人民民主专政1. 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与实质2. 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与作用第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点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第五章我国政治制度与宪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地位和作用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第六章党的基本理论1.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七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变更2. 我国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稳定政策第八章党的建设1. 党的性质、宗旨、纪律、优良传统2. 党的组织、制度和活动3. 党的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道路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形成与发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2.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3.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 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第十二章统一战线的创建和发展1. 统一战线的概念和性质2. 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伟大实践第十三章保持员先进性教育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与重大考验2. 员先进性的来源、内涵和保持先进性的重要途径第十四章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1. 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2. 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略第十五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安排和基本举措第十六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1.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目标和原则第十七章经济建设的壮大1. 经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根本任务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经验第十八章政治建设和其他事业的长足发展1. 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2. 加强其他事业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第十九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根本任务2.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第二十章全面深化改革1.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根本任务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经验第二十一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二十二章生态文明建设1.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2.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大举措第二十三章和平与发展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最大的时代潮流2.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二十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权思想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意义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念与国际人权事业的贡献第二十五章社会主义民主1. 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和发展2. 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形式和基本原则第二十六章中外政治制度比较1. 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和优势2. 中外政治制度的比较和思考。
第二章当代中国政府的权力结构及其关系案例
权力
政党
法律
人民代表 大会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各民主党派情况
党派名称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 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 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 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成立时间
1948年1月1日 1941年3月19日 1945年12月16日 1945年12月30日 1930年8月9日 1925年10月10日 1946年5月4日 1947年11月12日
中国机构及其领导人资料
• /GB/8198/351134/index.html#a1
2.1 政党与政府
2.1.1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
党的中央组织
党的地方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
1. 党的中央组织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
党 的 中 央 组 织 党的中央委员会
• 中国的权力现状
1、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利具有最高领导地位 2、军权作为强力部门由党中央指挥 3、人大权力是党中央权力的一部分 4、行政权力对党中央和人大负责 5、司法权力党中央和人大负责 6、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具有参政、议政的协商性质
中国的权力结构仍然表现出中央集权特点,政治权力、军权、立法权、司法权力、行政权力都表现出中央集权的倾 向,概括为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体制,尤其以政治权力、军权和司法权为突出;2015年出现了司法权上收和 法权下放的特点;从中央到地方都坚持党委的最高领导地位;微观上说,在中央,掌握政治权力和军权的总书记掌握最 高权力,在地方,各级党委书记掌握最高权力;集权带来的家天下现象在重演,权力家族腐败现象触目惊心;集权的传 统在传承,分权的趋势在萌芽,依法治国在路上。
马工程课程:政治学概论之第二章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共和政体
僭主(暴 君)政体
变异政体
寡头政体 平民政体
统治的
目的 由谁来统治
正常的政体
腐败变异的政体
维护城邦整体利益 谋求掌权者自身利益
一个人掌权
君主政体 贵族政体
暴君政体 寡头政体
少数人掌权
多数人掌权
共和政体
民主政体
资产阶级思想家在批判封建专制统治的过程中十 分重视对政体的研究,并探讨了政体划分标准
让· 布丹(Jean Bodin,-1596)法 国人,《共和六 论》被誉为西方 关于国家主权学 说的最重要论著。 第一个系统地论 述了国家主权学 说 (主权的归 属) 君主政体 贵族政体 民主政体 约翰· 洛克(John Locke,1632年8 月29日-1704年 10月28日)是英 国的哲学家,代 表作《政府论》。 (立法权的归属) 孟德斯鸠1689年1月 18日-1755年2月 10日)是法国启蒙 思想家,与伏尔泰、 卢梭合称“法兰西 启蒙运动三剑侠”。 代表作《论法的精 神》 (最高权力的归属) 共和政体 专制政体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
第一,实行民主集中制 目的是要保证人民行使 国家权力,实现“一切 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 原则 第三,国家权力机关制定 法律和做出其他决定,均 经过充分协商讨论,并以 投票表决等方式通过;国 家行政机关实行首长负责 制,集中行使权力 第二,除由国家权力机关行 使国家立法权外,对国家的 元首权、行政权、审判权、 检察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也都有明确的划分
贵族君主制
贵族君主制是欧洲封建社会早期的一种政体 形式,它是中央王权十分软弱,地方割据势力 相对强大的产物。欧洲各国的封建君主制在10 到13世纪时是非中央集权的国家。在这一时期, 国家虽具有君主政体的形式,但只是许多独立 自主地区(封建领地)的不稳定的联合体。
七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上册
七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上册走进初中,政治课程就是我们必修的科目之一。
为了更好地学习政治,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本文将根据《初中政治上册》的内容,为大家归纳总结七年级政治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
第一章政治与我国的发展1.政治的基本概念政治是指为了管理国家和社会,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和事项。
2.政治文化的含义政治文化是指在政治生活中形成和运用的有特定含义、价值观念和模式的文化。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先进分子的先锋队。
第二章国家政权与政治制度1.国家及其性质国家是由一定的领土、人民和组织形式构成的有组织的政治实体,是权力机构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机构。
2.国家权力的三个基本属性国家权力的三个基本属性是普遍性、专一性和最高性。
3.我国国家机构的种类和职能我国国家机构分为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
第三章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形式。
2.政协制度政协是我国的最高政治协商机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团结组织。
第四章法律和法律制度1.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规定并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实施强制力的一种规范行为的制度。
2.我国的法律法规我国的法律法规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等。
第五章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1.祖国统一的含义祖国统一是指整个国家领土完整统一,不受分裂和瓦解的危险。
2.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国家繁荣、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
以上就是七年级政治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各位同学更好地学习政治,认真学习政治知识,了解国家的基本情况,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章国体、政体
• 议会君主制:以君主为国家元首和国家统 议会君主制: 一的象征,实权掌握在议会和内阁手中。 一的象征,实权掌握在议会和内阁手中。 • 英、日、荷、比、丹、挪、瑞典、西班牙、 瑞典、西班牙、 马来西亚等
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比较
主权归属 元首产生 元首任期 元首权力 国务活动 共和制 主权在民 选举 有 宪法规定 形式简单 君主制 集中于君主 世袭、 世袭、继承 无 与生俱来的 复杂
共和制: 共和制: A.国家主权在名义上和实际上属于全体人民 国家主权在名义上和实际上属于全体人民, A.国家主权在名义上和实际上属于全体人民, 代议机关的代表、国家元首等均由选举产生,实 代议机关的代表、国家元首等均由选举产生, 行任期制; 行任期制; B.不承认任何世袭的特权 等级和职位。 不承认任何世袭的特权、 B.不承认任何世袭的特权、等级和职位。 1995年资料 全世界230个国家、地区、 年资料, 230个国家 据1995年资料,全世界230个国家、地区、保护地 称为国家的有194 194个 共和制占149 149个 等,称为国家的有194个,共和制占149个。1900 以前仅有26 26个 其余123个为1900后建立。 123个为1900后建立 以前仅有26个,其余123个为1900后建立。
• 他认为国家政策应该关注人的内心幸福, 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在这种执政理念 的指导下,不丹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 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极组成的 “国民幸福总值”指标,并且认为这一指 标比GDP更重要。因此,不丹经济的高速 增长没有以牺牲环境和放弃自己的文化认 同为代价。
• 1992年左右,第四任国王已经开始在和他 探讨在不丹建立民主政治的规划,国王那 时就担忧,随着不丹和外界的接触越来越 多,绝对君主制会让政府变得不稳定,国 王多次表示,君主制度不能保证永远都有 好国王。
马工程课程:政治学概论之第二章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详版课资]
二、不同类型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课堂优质
15
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1. 政体的涵义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 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实现阶级统 治所采用的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 治阶级组织国家政权机关的形式
从权力配置和国家机关设置的角度 看,政体主要体现为国家最高统治权力 的行使方式及其组成形式
课堂优质
17
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我才是 老大---
特蕾莎
国体相同的国家可以采取具体形式不 同的政体,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 期,政体的具体形式也会有所不同。
统而 不治
相同性质的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 比如英国、美国同为资产阶级国家,英国采取 立宪君主制度课,堂优美质 国则实行总统共和制; 18
三权分立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 政治发展的产物
课堂优质
11
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原则 通常体现为:
第一,由不同的机关分 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 法权
第二,每一个机关在行 使其权力时,都不能离开其 他机关的协助
第三,每一个机关都拥 有防止、抵御其他机关侵犯 其权力的法律手段
课堂优质
12
(2)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原则
①联邦委员会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②联邦委员会由7名委员组成集体做出决定
③联邦委员会主席兼任政府首脑和国家元 首
④联邦议会不得解散联邦委员会
政治部 内政部 军事部 司法警察部
财政海关部 公共经济部 交通动力部
课堂优质
38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课堂优质
16
2. 政体与国体
任何国家都是国体与政体的辩证统一,是 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第二章:《政治学概论》之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要点
第二章 第一节
• (1)国家权力的横向结构 • 国家权力的横向结构,是国家功能性权力相互关系和运 行原则的结构性构成。 • 国家权力的横向结构在国家政权组织原则和组织形式上 的体现,就是国家的政体。 • 不同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原则: • 奴隶与封建制国家 集权制原则 • 资本主义国家 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 社会主义国家 民主集中制原则
• (一)权力腐败的实质
• “腐败”一词原意指物质的一种化学运动状态,即事物 由原初的纯粹状态而变质和腐烂。后来逐渐演变为泛指人 类的道德行为或社会风气的败坏和堕落。在现代社会中, “腐败”概念一般作为“权力腐败”概念的简称。仅《牛津英 语词典》就下了9个 定义,至于专家学者见仁见智的论断 那就不可胜数了。 • 但不管人们从什么角度去认识腐败,我们都可以看出 这样一些带共同性的东西:第一,腐败的基础是利用公众 和社会赋予的公共权力,没有公共权力,就不可能有巧取 豪夺的机会和条件。第二,腐败是对他人或社会公共利益 的侵占或损害,否则就不会引起公众的愤恨和不满。第三, 腐败必定是对社会制度、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违反和亵渎, 是对他人的基本权利的侵犯,否则,就不会出现反腐败的 斗争。
•
第二章 第一节 • 以上两种观点虽着眼点不同,但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 “权力” 的特性,而且,其共同点是:都把权力看成是 一种力量,依靠这种力量可以造成某种特定的局面或结果, 即使他人的行为符合自己的目的性。 他们皆指出了权力 影响力过控制力,但未揭示权力的来源、基础,不过在一 定程度上触及到了权力的本质。 • 因此,综合上述观点,我们可以给权力下如下定义: 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存在于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权 力是具有一定资格的人(权力主体),为了自己的目的, 通过一定的方式,制约或支配他人(权力客体)行为的能 力。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体现的是权力拥 有者和权力客体两个意志主体不平等的关系。
第二章宪法第二节国体政体
第二节国体、政体一、国体(一)国体概述国体,即国家性质。
决定国家性质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第一,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在国家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决定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第二,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任何国家政权都是建立在4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并为定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三,社会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的内容决定着一个国家活动的发展方向,特别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主导着国家政策的制定或改变。
历史上先后有四种不同性质的国家:即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二)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我国国体的明确规定。
简单地说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也就是人民主权的国家。
我国宪法第1条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于一个方面的因索: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在经济上以公有制为子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精神文明上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土二述三个方面也是国家性质的体现。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有以下基本内容:(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共产党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3)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对国家事务实行领导的主要方式是: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成为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规范。
(4)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不是反对党,而是参政党。
他们在宪法范围内享有政治自由、组织独立、法律地位平等的权利;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充分发挥参政和监督作用。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不是与共产党轮流执政,而是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简体字)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生活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婚姻自由。
在普选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逐步地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军事管制时间的长短,由中央人民政府依据各地的军事政治情况决定之。
凡在军事行动已经完全结束、土地改革已经彻底实现、各界人民已有充分组织的地方,即应实行普选,召开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第十五条 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其主要原则为: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并报告工作。人民政府委员会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委员会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制度。各下级人民政府均由上级人民政府加委并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全国各地方人民政府均服从中央人民政府。
第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
第二章 政权机关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民政府为行使各级政权的机关。
第十六条 中央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府间职权的划分,应按照各项事务的性质,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以法令加以规定,使之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
第十七条 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
2024年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政治思想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指导思想,它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现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2.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主要包括人民主体地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们的基本权益,推动社会进步和自由的发展等基本原则。
3. 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发展阶段,主要包括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阶级斗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基本原则。
4.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主要包括人民战争和土地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略,群众路线,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等重要思想。
第二章:国家政权和政府机构1. 国家政权的性质和职能国家政权是指国家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手段来管理和控制国家事务,主要职能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
2. 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国家领导中国的政治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主要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等。
中央政府由国家主席、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
3. 政府机构和职能政府机构是指国家政府的各个部门和职能,包括国务院、各部委、地方和地方政府等。
政府机构的职能主要包括经济管理、社会管理、文化教育、环境保护和安全国防等。
4.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情况及特点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具有一国两制的特点。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情况,特点和管理制度等。
第三章:民族精神和文化1. 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核心价值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
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尊自信、勤劳创业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垄断阶段的资产阶级 专政的国家。
主要特征
1.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结合起来 2.国家政策以保护垄断资本的利益为主要内容 3.议会的权力不断弱化而行政权力不断加强 4.政府积极干预社会的经济生活 5.国家日益强化其外部职能
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
战后以来处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实行现代民主制度的西方发 达国家。鉴于社会基本矛盾进一步发展和无产阶级开展阶级斗争,这些 国家程度不同地调整政策,缓和阶级矛盾,保障经济正常运行,巩固资 产阶级的统治。
(二)国家的概念和特征
“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不知国家 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 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 — 恩格斯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不能 调和的地方、时候和条件下,便产生国家。反过来说,国家的存在证 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 列宁
三次社会大分工导致了国家的产生 主要变化
第一次分工产生畜牧业,出现剩余产品和交换现象
生产力
第二次分工产生手工业,生产效率提高,战争更加频繁
第三次分工产生商业,出现金属货币和居民杂居现象 社会分裂为两大基本阶级: 主人和奴隶
生产 关系
自由民内部分裂为若干阶层:贵族、平民、商人等
传统道德和习俗丧失:产生公共权力及其机构
中国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生活着炎帝、黄帝、太昊、少昊 等中华民族的先民,南方地区还有颛顼、九黎等部落。据历史传说,在炎 帝、黄帝之后,尧、舜、禹相继成为中原地区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是通 过部落联盟会议的选举而产生的,历史上称为“禅让”制度。 禹当上夏部落的首领以后,部落联盟又选举了陶为禹的继承人,陶因 病在禹之前死去。部落联盟又选举伯益为继承人,禹却不让位,而是培植 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启杀死伯益,继承了王位,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 让制。 在启的时代,氏族内部早已产生了阶级分化,阶级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复杂。于是,启组织了常设的军队,设置了各种职位(历史上有“夏官三 千”的说法),颁布了刑法,建立了监狱(古书上称监狱为“夏台”、 “圜土”、“囹圄”、“蚕室”等),借助于这些武装力量对被统治者进 行强力镇压。至此,夏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夏朝一共传了14代国王,经历了400多年,后来被商所灭。商朝是中 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当时已经出现了甲骨文,即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 文字。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概念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阶级统治和 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强制力的权力体系。
国家的特征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形成,是一个事物的两个 方面。当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时形成了国家,而国家一旦 形成,就具有了与原始社会组织截然不同的特征。
国家的特征及与氏族社会的区别
1.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按照地域对社会成员进行管理,反映 的是阶级关系;氏族社会反映的是血缘关系。 2.国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并不代表所有社会成员的意志; 氏族社会的公共权力平等地体现全体氏族成员的意志,维护其共同的 利益和要求。 3.国家是系统地使用暴力的机关,具有对内镇压和对外入侵的双 重功能,氏族社会只有具有对外的功能。
第二章
国家政权
本章内容简介及教学任务
国家是阶级社会中最复杂的政治现象,也 是我们理解政治现象的入口。国家政权是国家 的具体化身,从古至今,人们实际上是通过国 家政权来认识国家现象的,并由此而形成了关 于国家的理论。 学习本章要求在理论上把握国家的本质, 并了解不同性质的国家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国家的本质
(二)国家基本职能发展的趋势
● 两种职能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国家社会管理职能有限,政治统治职能占据主导地 位;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国家社会管理职能不断扩大已成为普遍 趋势。
● 社会管理职能在现代国家的主要表现
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其转折点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战后 以来发展更为明显。
哪条途径取决于很多具体因素。
三、资本主义时代以前的国家类型
(一)奴隶制国家
经济基础是奴隶主占有制,上层建筑是奴隶主阶级对 奴隶阶级的专政。
享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贵族、商人、武士)
不享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穷人、外邦人、妇女…)
奴 隶
(二)封建制国家
经济基础是地主阶级占有大部分土地,农民只有少部分土 地或没有土地,上层建筑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专政。
三、国家的职能
(一)国家基本职能及相互关系
国家职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具体化,是国家本质的 表现形式。 政治统治职能是指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政权,控制被 统治阶级,维护统治地位的职能。 社会管理职能是指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管理经 济、文化、科学、教育、公共福利等社会公共事业的职 能。 社会管理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的基础;政治统治职 能是社会管理职能的前提
领主占有制
特点: 土地不可买卖,劳 役地租是主要剥削方式, 领主和农奴的身份固定。
地主占有制
特点: 土地可自由买卖, 实物地租是主要剥削 方式,农民和地主身 份不固定。
欧洲封建国家与中国封建国家之比较
土地占有 形式 区别之处
领主占有制
分封割据
王权势弱, 诸侯势强
地主占有制
中央集权
海内为郡县, 法令为一统
● 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方式
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控制;对国民收入进行必要的调节;扶持、促进和 发展社会公共事业
● 国家基本职能的发展趋势
社会管理职能与人类社会相联系,具有共生性特征;政治统治职能与国 家相联系,具有历史性特征。
四、国家产生的形式
国家名称 国家产生的特点
在氏族社会内部发展起 来的阶级对立中产生的,是 国家产生的最纯粹最典型的 形式。 在氏族社会内部平民与 贵族的阶级斗争瓦解了氏族 制度,在其废墟上建立了国 家。 日耳曼氏族对外扩张消 灭了罗马帝国,将其氏族组 织迅速转化为国家机关。
权威主义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六七十年代的亚、非、 拉地区, 既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也没有完全照搬西方民主模式 的某些民族独立国家。
权威主义国家主要特征
1.民主制度有名无实 2.实行专制集权统治 3.极力推动经济发展 4.极力鼓吹民族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的国家类型 社会主义国家是正在消亡中的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政治新纪元的开始
社会主义国家基本特征
1.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2.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 3.政治关系是人民民主专政 4.执政党是工人阶级政党(共产党) 5.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时代 类别
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关于 社会主义的理论设想
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发 生在英、法 、德等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 全部生产资料归全体社会成员 所有,实行纯粹的公有制
简要说明
三次社会改革使氏族组织逐 渐演变成为国家机关:确定公民 权利、划分Demos(选区)、产 生500人议事会,设立10将军委 员会等。 平民反对罗马贵族的斗争历 时200多年,最终取得了与罗马 贵族平等的政治权利。
雅典国家
罗马国家
日耳曼 国家
阶级的出现和阶级矛盾的激 化是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对外 入侵加快了国家形成的进程,日 耳曼人建立的是封建国家。
自然生成说 ● 神创国家说 ● 社会契约说 ● 暴力征服说 ● 国家要素说
●
(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康德„) (奥古斯丁、阿奎那„) (格劳修斯、斯宾诺莎、霍布斯„) (斯宾塞、杜林、狄骥、尼采„) (孟子、梁启超、达尔、迦纳 „)
人民、土地、政事,为诸侯之宝。 — 《孟子》
夫国家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上之人民,而 治其所居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 皆有主权者,人人皆为服从者,夫如是斯之完全成立之国家。 — 梁启超
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即 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前景乐观
各国都犯了急于过渡的错误,中 国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第二节 国家的历史类型
一、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标准
非马克思主义者 国家分类标准
掌权人数多寡 国家主权归属 国家地理位置 政治统治方式 社会发展水平
……
马克思主义者 国家分类标准
1.国家赖以存在
的经济基础是什么 2.占据着统治 地位的是哪一个阶 级
二、国家历史类型演变的规律
●
根本动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国家历史类
重要前提 任何国家首先是经济形态发生变革,引起生产关 一般规律 奴隶国家—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
型的转变根本动力。
●
系方面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最后完成国家类型的转变。
●
国家。有些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能会跳越其中某一阶段,向更 高级的国家类型发展,从而表现出特殊性。
●
主要途径 主要是社会革命,但也包括社会改良,具体通过
二、国家本质的理论
(一)国家产生的过程
原始人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经过了氏族、氏族部 落和部落联盟等若干发展阶段。氏族是指具有血缘关系 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类的集团,是原始社会的经济单 位和社会细胞。
氏族社会主要特征
1.人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共同生活 2.人们以议事会的形式管理着氏族内部事务 3.人们以平等的关系维护着氏族成员的共同利益
法西斯国家主要特征
1.宣扬国家至上,鼓吹领袖独裁 2.实行一党专政,取消议会民主 3.全面控制社会,实行白色恐怖 4.宣扬“种族优劣”,要求“生存空间”
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是指为了保障与改善社会生活而注重发展 社会公益事业,推行和完善社会福利政策的现代资本主 义国家。ຫໍສະໝຸດ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福利国家之先河
罗斯福新政主要措施有“高额累进所得税制度”、 “高额累进遗产税制度”和“社会失业保障制度”制度 等。 罗斯福新政一度受到垄断财团强烈的反对,指责他 是“红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