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企业典型税务稽查案例
在建工程未及时结转固定资产导致的税务稽查案例
![在建工程未及时结转固定资产导致的税务稽查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1a1869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b.png)
在建工程未及时结转固定资产导致的税务稽查案例稽查案例2009年10月26曰,税务检查人员对红光公司进行纳税检查,发现该公司所使用的8层营业用房,自行建造并使用6年没有办理竣工决算,所以未结转固定资产,也就没有计提折旧。
因此少提折旧、少缴房产税、多实现利润的问题,全部通过多结转商品销售成本进行了调整,从营业用房投入使用6年来,红光公司根本没有因少提折旧、少缴房产税、多实现利润而多缴过企业所得税。
最终,检查组对红光公司因弄虚作假而少缴有关税款依法进行了处理。
检查过程红光公司是处于某市区商业中心地带的商业企业,该公司所使用的8层营业用房是自行建造并于6年前投入使用的。
检查人员李辉是第二次到红光公司检查,对该公司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
上一次检查时,李辉发现红光公司使用的8层营业用房己投入使用3年多,但由于没有办理竣工决算,所以未结转固定资产,也就没有计提折旧。
李辉认为,因没有办理竣工决算,不能结转固定资产和计提折旧,从而导致多缴企业所得税,实在不划算。
于是在检查结束后,李辉嘱咐红光公司财务部的王总监,尽快办理竣工决算或者可预估结转固定资产以计提折旧。
但是在此次检查中,李辉发现红光公司的这一老问题依然存在。
李辉以为红光公司在竣工结算上遇到了困难,于是向王总监询问。
王总监对此没有明确的解释,对因少提折旧多缴企业所得税的事实也无动于衷。
多缴税款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故事?李辉开始从账面上寻找答案。
他查阅了红光公司在建工程的账户,如果按照账面近l亿元的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红光公司每年可计提近500万元的折旧。
按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测算,红光公司可少缴企业所得税约120万元。
李辉将测算结果告诉了王总监。
王总监却表示:“这部分税款不会白缴的,我们仅是提前缴了而己,房屋折旧迟早要扣除的。
”李辉对该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为了弄清楚真实原因,检查组请承建红光公司营业用房的通达工程建设公司(以下简称通达公司)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对通达公司进行了调查。
上市公司典型稽查案例解析(2024年4月13日)
![上市公司典型稽查案例解析(2024年4月13日)](https://img.taocdn.com/s3/m/3e13c97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8.png)
二、税费及滞纳金补缴情况 根据《通知书》相关内容,经公司初步测算,**钾肥 2021 年至 2023 年需补缴 增值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等相关各项税费共计 398,052,264.46 元,缴纳滞 纳金共计 81,719,609.52 元,合计缴纳 479,771,873.98 元。 三、对公司的影响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1 、 ** 钾 肥 向 ** 锂 业 销 售 卤 水 事 项 补 缴 税 费 后 , ** 锂 业 将 产 生 增 值 税 留 抵 退 税 123,160,118.18 元,企业所得税退税 142,143,436.46 元,合计抵退税 265,303,554.64 元。**钾肥补缴税费与藏格锂业企业所得税退税后,预计影响公 司 2024 年度损益约 2.14 亿元,具体会计处理结果及影响金额以年审会计师审计 后的数据为准。 2、公司将积极配合税务局按照《通知书》要求及时缴纳各项税款及滞纳金,切实 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二、公司说明及对公司影响 1.公司根据已取得且在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按适用的所得税优惠 税率15%对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进行申报和预缴。截至目前,公司未收到任何高新 技术企业认定部门取消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通知或文件。 2.2022年公司将持有的原控股子公司**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31%的股权进 行转让导致公司产生投资收益30,221.73万元,据此,税务部门在2022年度汇算清 缴过程中认定公司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同期总收入的比例未达60%,调整公司企业 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5%,并重新计算公司2022年度应缴企业所得税税额,与《2022 年年度报告》已披露相关内容形成差异。公司对此事项尚存在异议,目前仍在就该事 项与主管税务部门进行沟通、协商。 3.本次因适用税收优惠政策不被税务部门认可导致2022年度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 率调整,增加支付的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不属于公司主观造成的少缴企业所得税情 形。经与年审会计师初步沟通确认,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 政策、会计 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上述事项不属于前期会计差错,不涉及对2022年度 财务数据的追溯调整,增加支付的所得税税款计入当期损益。上述事项的会计处理及 对公司损益的最终影响以年度审计机构出具的专项意见为准。
税务十大经典案例
![税务十大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2e08c5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4.png)
税务十大经典案例税务案例是指在税务实践中产生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个案,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税法,规避税务风险,提高纳税人的合规管理水平。
以下是税务十大经典案例的相关参考内容:1. "维权女孩"案例这是一起涉及个体工商户企业所得税纳税问题的案件。
个体户主被税务部门认定为劳务报酬所得,但个体户主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最终胜诉,被认定为企业所得,减少了纳税额。
这个案例提示纳税人们在遇到纳税纠纷时应主动维护自身权益,合理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
2. "6194亿元逃税门"案例这是一起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等手段进行逃税的案件。
该跨国公司通过虚构海外关联企业的交易,将利润转移到低税率地区,避免了高税率地区的纳税义务。
该案例提示税务部门应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税务审计和监管,防止相关逃税行为。
3. "增值税发票管理"案例这是一起企业通过虚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虚假增值税退税行为的案件。
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现场核查,发现了涉案企业的问题,最终确立了相关纳税义务并追缴了相关税款。
该案例提示纳税人们应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开具和索取增值税发票,避免违规行为。
4. "失信纳税人"案例这是一起涉及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的案件。
税务部门通过对失信纳税人的惩戒措施,如限制出入境、冻结银行账户等措施,促使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该案例提示纳税人们应诚实守信,按时足额缴纳税款。
5. "非法退税"案例这是一起企业通过虚假报关、伪造合同等手段进行非法退税的案件。
税务部门通过加强对企业退税申报的审核,发现了涉案企业的问题,最终追缴了相关税款。
该案例提示税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退税行为的监管,确保退税合规。
6. "跨区域税负优化"案例这是一起企业通过在不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调整资金流动等方式进行税负优化的案件。
税务稽查案例精选
![税务稽查案例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62f6ec8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7.png)
税务稽查案例精选税务稽查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纳税行为和财务账簿等进行检查、核实的一种税收监督手段,是保障税收征管的重要环节。
税务稽查不仅可以发现纳税人的违法违规行为,也可以帮助纳税人规范纳税行为,促进税收的合理征收。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税务稽查案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税务稽查的具体情况。
案例一,虚开发票案。
某公司在一年的纳税申报中,频繁使用虚假发票抵扣税款,以此减少应纳税额。
税务机关对该公司进行了税务稽查,发现其购买的部分发票为虚假发票,且与实际交易并不相符。
经过调查,该公司涉嫌虚开发票,最终被税务机关责令补缴税款,并处以相应的罚款。
案例二,漏报收入案。
某个体工商户在纳税申报中,故意隐瞒了部分收入,以此减少应纳税额。
税务机关对其进行了税务稽查,通过调阅银行流水等资料,发现其漏报了大量收入。
经过调查核实,该个体工商户被责令补缴税款,并处以相应的罚款。
案例三,偷逃税款案。
某企业在纳税申报中,采取多种手段偷逃税款,如虚报成本、偷漏应纳税所得额等。
税务机关对其进行了税务稽查,通过调阅财务账簿等资料,发现了其偷逃税款的行为。
经过调查核实,该企业被责令补缴税款,并处以相应的罚款和滞纳金。
案例四,逃避查账案。
某个体工商户在税务稽查前,将财务账簿等重要资料销毁或隐匿,以逃避税务机关的查账。
税务机关对其进行了税务稽查,发现其逃避查账的行为,并依法对其进行了处罚。
以上案例反映了税务稽查在税收征管中的重要作用,也提示纳税人要严格遵守税法,如实申报纳税,不得有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税务机关也要加强税务稽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税收秩序,促进税收的合理征收。
希望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可以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税务稽查的实际操作和效果,引起大家对纳税申报的重视,遵纳税法,共同维护税收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税务稽查不仅是对纳税人的一种监督,更是对税收征管的一种保障,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税收法规的学习,自觉遵纪守法,共同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电商税务稽查案例
![电商税务稽查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6cccf4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a.png)
电商税务稽查案例说到税务稽查,想必每个企业管理人和会计人都不陌生。
1.近日,华北某市多名网店店主在5月收到了当地税务部门通过电子税务局发送的“风险自查提示”,提醒他们存在少记营业收入风险,要求企业自查3年以来存在的漏报问题并补缴税款以及滞纳金。
有媒体报道,北京第一批通知了2000家企业,一次性按照支付宝进账额度补税。
简单讲就是之前一些网店冲排名大量刷单,被税务局用大数据监测出来,17-19年之间店铺平台流水对不上公司收入缴税,现在税务局开始要秋后算账。
一位健身器材网店店主展示的“风险自查提示”,该提示主要是提醒商家存在网上销售商品少记营业收入的风险。
具体来说是指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的企业,其向税务部门申报的销售收入与电商平台所统计的销售收入差异较大,需要补缴营收差额所产生的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
这些案例,都在提醒着:新一轮税务稽查到来,企业管理人务必积极自查,避免出现违法纳税问题。
2.近日,江苏省无锡市国税局稽查局利用购物网站的软件查询分析功能,发现并成功查处了全市首起网络交易偷税案,补征税款及罚款合计12余万元。
无锡市国税局稽查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无锡市跟其他地方一样,网络交易日益红火,但因网络交易具有后台运转、数据电子化、交易信息容易更改等特征,税务机关按照传统征管方式很难掌握购物网站的电子交易信息,导致网络交易流失税款不断增多。
为改变这种状况,使网络交易不再是“征税盲区”,无锡市国税局稽查局前不久经过深入调研,决定利用辖区内一家电子商城的交易平台查询分析功能,开展涉税交易情报分析工作,主动选案。
据介绍,该电子商城是一个综合性的购物网站,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一是入驻该电子商城的商家必须是在中国内地注册的企业,商城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商城交易平台查询企业的电子营业执照,进而查到对应电商店铺的实际企业名。
二是电商店铺收取货款账户必须是公司账户,电子商城会向店铺收取不同点数的佣金及服务费,消费户可以要求电商商户开具发票。
总结税务稽查案例分析
![总结税务稽查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c96a6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b.png)
总结税务稽查案例分析税务稽查案例分析总结税务稽查是一项重要的税收管理措施,旨在确保纳税人履行税收义务并促进税收公正。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税收管理中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案,提高税务稽查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本文将通过对一系列税务稽查案例的分析,总结出税务稽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1. 案例一:企业虚假销售行为案该案件涉及一家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被怀疑存在虚假销售行为,通过虚构交易来逃避税收。
税务稽查人员通过调查销售记录、采购发票以及客户反馈等手段,最终确定了该企业存在虚假销售行为的证据,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在这个案例中,关键问题是如何识别虚假交易并收集证据。
税务稽查人员需要详细了解企业的销售模式和交易流程,通过比对销售记录和采购发票的真实性,拆解销售链条,查看实际产品流向,以确定虚假销售的可能性。
同时,还需与客户进行沟通,获取客户对企业产品和交易的真实反馈,以作为证据之一。
2. 案例二:个人隐瞒收入案此案发现一位个体经营者隐瞒了一部分收入,逃避了纳税义务。
税务稽查人员通过查阅银行账户明细、收支凭证、购物发票等,发现了大量收入被隐瞒的痕迹。
最终,对个体经营者进行了罚款和补缴税款的处罚。
这个案例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发现隐瞒的收入。
税务稽查人员需要仔细核对个体经营者的账目、收支凭证、购物发票等,找寻其中的漏洞和矛盾之处。
同时,还需与其他相关证据进行比对,以揭示隐瞒行为的真实情况。
另外,隐瞒收入往往会带来一些异常状况,如银行账户资金流动的不合理变动等,税务稽查人员可以通过分析这些异常状况来发现隐瞒行为。
3. 案例三:跨境交易避税案这个案例涉及一家公司通过虚构跨境交易来避税的行为。
税务稽查人员通过与海关、外汇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合作,收集了大量的涉案企业账目、贸易合同、报关单据等,最终揭示了该企业存在的避税行为,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在这个案例中,关键问题是如何获取跨境交易的真实情况并找出其中的避税行为。
税务稽查案例解析
![税务稽查案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2aa8d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3.png)
税务稽查案例解析在经济活动中,税务问题始终是企业和个人需要高度重视的领域。
税务稽查作为税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税收法规的执行、维护税收秩序具有关键作用。
以下将通过几个典型的税务稽查案例,深入剖析其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案例一:虚开发票的“陷阱”某贸易公司在短时间内开具了大量金额巨大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真实货物交易。
税务机关在进行稽查时,通过对该公司的资金流、物流和发票流进行详细比对,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首先,资金流方面,款项的收付存在异常。
支付货款的资金往往在短时间内回流到付款方账户,形成了资金的闭环,这显然不符合正常的商业交易逻辑。
其次,物流方面,没有实际的货物运输记录或者货物运输的数量、规格等与发票不符。
在发票流上,发票的开具时间、金额、品名等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例如,同一批货物在短时间内多次开具发票,且发票金额与实际交易严重不符。
最终,该贸易公司被认定为虚开发票,不仅面临巨额的罚款,相关责任人还承担了刑事责任。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企业和个人务必遵守税收法规,不要心存侥幸,试图通过虚开发票来谋取不正当利益。
一旦被查处,后果将十分严重。
案例二:隐瞒收入的“恶果”_____公司是一家颇具规模的制造企业,其财务报表显示的利润水平一直较低,引起了税务机关的关注。
税务稽查人员通过深入调查,发现该公司存在隐瞒收入的行为。
一方面,部分销售业务未开具发票,相应的收入未入账申报纳税。
另一方面,通过设置账外账的方式,将部分销售收入转移至体外循环,逃避税收监管。
此外,该公司还采用了一些不正当的会计处理方法,将部分收入延迟确认或者低估收入金额,以达到减少纳税的目的。
税务机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该公司隐瞒的收入进行了核定,并要求其补缴税款、滞纳金和罚款。
这一案例提醒我们,企业应当如实申报收入,按照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进行会计核算。
任何隐瞒收入的行为都难逃税务稽查的“法眼”。
案例三:费用列支的“误区”某服务型企业在申报纳税时,将大量与生产经营无关的费用列入成本进行扣除,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法律税务案例(3篇)
![法律税务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75dcb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30.png)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一家具有多年经营历史的企业,主要经营电子产品销售。
近年来,该企业通过虚构销售业务、虚开发票等手段,采取隐瞒收入、少计成本等手段,恶意逃避国家税收。
在税务机关对其连续多年进行税务稽查过程中,发现该企业存在严重的偷税漏税行为。
二、案件经过1. 税务机关接到举报后,立即成立专案组对该企业进行税务稽查。
2. 专案组通过查阅企业财务报表、会计凭证、发票等资料,发现该企业存在以下问题:(1)虚构销售业务,少计收入。
企业通过虚构销售合同、伪造销售发票等手段,将销售收入转入关联公司账户,从而达到少计收入、逃避税收的目的。
(2)虚开发票,少计成本。
企业通过虚开发票,将部分采购成本计入非应税项目,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3)隐瞒资产,少计税基。
企业通过隐瞒部分固定资产、存货等资产,降低计税基础,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3. 专案组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该企业负责人与税务机关存在不正当关系,试图通过关系干扰调查。
税务机关依法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排除干扰,确保案件公正处理。
4. 经过调查,税务机关依法对该企业作出以下处理:(1)补缴税款及滞纳金。
(2)对偷税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3)对相关责任人依法进行追责。
三、案件分析1. 案件性质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偷税漏税案件,企业通过虚构业务、虚开发票等手段,恶意逃避国家税收。
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税收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
2. 案件原因(1)企业内部管理混乱。
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导致企业内部出现偷税漏税行为。
(2)企业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
企业负责人对税收法律法规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导致企业采取偷税漏税手段。
(3)税务机关监管不到位。
税务机关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对企业的税收违法行为监管不到位,导致企业得以长期存在偷税漏税行为。
3. 案件启示(1)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法律意识。
(2)提高企业负责人法律意识。
商品税法律案例(3篇)
![商品税法律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fe001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1d.png)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食品企业(以下简称“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各类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为了逃避税收,采取了一系列违法行为。
经调查,该公司存在以下问题:1. 采取虚假申报、隐瞒收入手段,少申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款。
2. 在销售过程中,故意降低销售额,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
3. 采取虚开发票、虚假报销等手段,骗取出口退税。
4. 在购买原材料时,采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手段,骗取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
二、调查过程1. 收集证据税务机关根据举报线索,对该公司进行了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税务机关收集了以下证据:(1)公司财务报表、会计凭证等财务资料;(2)销售合同、采购合同等业务资料;(3)发票、收据等票据;(4)公司法定代表人、财务人员等相关人员的询问笔录。
2. 调查取证税务机关依法对该公司进行了调查取证,查明了以下事实:(1)该公司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采取虚假申报、隐瞒收入手段,少申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款共计1000万元;(2)该公司在销售过程中,故意降低销售额,少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款共计500万元;(3)该公司采取虚开发票、虚假报销等手段,骗取出口退税共计300万元;(4)该公司在购买原材料时,采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手段,骗取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共计200万元。
三、处理结果1. 税务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等规定,对该公司进行了处理:(1)责令该公司补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款共计1800万元;(2)对少申报税款部分,按日加收滞纳金;(3)对骗取出口退税部分,依法追缴税款并加收滞纳金;(4)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违法行为,依法处罚。
2. 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财务人员因涉嫌违法行为,被税务机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案例分析1. 税收违法行为分析本案中,该公司为了逃避税收,采取了多种手段,包括虚假申报、隐瞒收入、虚开发票、虚假报销等。
税务稽查的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税务稽查的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3b9c95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9.png)
税务稽查的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税务稽查是一项重要的监管活动,旨在确保纳税人履行税收义务,并预防税收违法行为。
本文通过对税务稽查案例的分析,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以供有关部门和纳税人参考。
案例一:虚假发票案在某个案例中,一家企业使用虚假发票来规避纳税义务。
税务稽查人员通过调查发现,该企业与多家供应商建立了虚假交易关系,通过虚列采购支出减少纳税额。
他们还与一些无关企业合作,伪造出售业务,进一步转移资金和逃避税收。
在这个案例中,税务稽查人员遵循以下步骤进行了调查:1. 数据分析:他们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仔细分析,发现了不符合常规模式的交易和支出。
2. 线索追踪:税务稽查人员调查了企业的供应商和客户,并与他们核实了交易记录,发现了虚假发票。
3. 资金流追溯:他们跟踪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发现了资金的不正常流动和转移。
4. 实地调查:税务稽查人员对企业和相关企业进行实地调查,核实了其经营状况和实际销售情况。
经验总结:1. 数据分析是税务稽查的重要工具。
通过深入了解企业财务报表和交易数据,可以发现不符合常规的情况。
2. 线索追踪是核实虚假发票的关键步骤。
税务稽查人员需要与供应商和客户核实交易记录,确保其真实性。
3. 对资金流动的追溯可以揭示资金的流向和转移,有助于发现虚假交易和逃避税收的行为。
4. 实地调查可以直接观察企业的经营状况,核实其是否存在违规行为。
案例二:漏报税款案另一个案例涉及一家企业漏报了部分销售额和利润,从而减少了应纳税额。
税务稽查人员通过调查发现,该企业故意隐瞒了一部分销售额,并进行了虚报支出的操作。
税务稽查人员在对这个案例进行调查时采取了以下措施:1. 销售数据核对:他们对企业的销售数据进行详细核对,与客户核实交易记录,发现了销售额的漏报问题。
2. 利润分析:税务稽查人员对企业的利润率进行分析,发现其利润率与同行业水平不符,怀疑存在利润的虚报行为。
3. 资金流分析:他们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发现了款项的不正常流动和转移。
50个税务稽查案例解析127p幻灯片PPT
![50个税务稽查案例解析127p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139bbd6fa0116c175e0e4826.png)
案例1 关于误餐补助
案情简介:
近日,税务机关在对一工业企业进行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应付 福利费”科目中每月都有一笔“误餐补助”支出。进一步了解后发现, 该企业职工午餐系企业免费提供,这些“误餐补助”是企业按人头补 助给企业食堂用于支付职工就餐的费用。
此“误餐补助”实质是按月发给职工的补贴,应按“工资薪金所
处罚决定,除追缴该公司少缴纳的税款外,还对其隐瞒销售
收入少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行为定性为偷税,依法予以
处罚。
此案查补税款、加收滞纳金、罚款共计928.4万元,现已全部 入库。
国税总局明确:税务稽查部门在打击税收违法行为方
面的主要举措
一是加大对虚开、骗税案件查处力度。以查处虚开、骗税案件为重点,查处一 批有影响力的重大案件。
经查,2010年至2012年,许德铭等人利用翔铭伟业化工贸易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的 名义,通过中间人,按票面金额2.5%至3.5%的比例支付手续费,从河北、河南、广东等 11个省市取得进项增值税专用发票2783份,涉及税额1.12亿元;在无货交易情况下,通 过中间人,按照票面金额4.5%至6.5%的比例收取手续费,向河北、河南、江苏等13个省 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7805份,涉及税额1.17亿元。
西藏税务部门对定性为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受票企业所在地税 务机关发出协查,以最大限度挽回国家税款损失。目前,涉案省市税务 机关已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罚款合计3184万元,其余损失正在追缴 中。
公安机关已抓捕犯罪嫌疑人14名、网上追逃22人,5名主要犯罪嫌 疑人已被批准逮捕。
二是深圳东森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偷税案
案例3 支付个人购房合同违约金时应代扣代缴个
人所得税
案情简介:
某地税局在对某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税 务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因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 在2010年支付多个买房者个人违约金60多万元, 但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款。经查实,税务机 关最终补征个人所得税款12万元。
偷税漏税案例
![偷税漏税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8dc601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d.png)
偷税漏税案例偷税漏税是指纳税人通过各种手段逃避或者减少应纳税款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和正常的经济秩序。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关于偷税漏税的案例。
案例一,虚报成本案。
某公司为了逃避缴纳所得税,采取虚报成本的手段,将实际利润减少,从而减少了应纳税额。
该公司在购买原材料、生产成本等方面进行虚报,大幅度降低了利润额度,以此来规避纳税义务。
最终,该公司被税务机关查处,被追缴欠税款,并处以高额罚款。
案例二,偷税漏税案。
某商贩在经营过程中,采取隐瞒销售收入、虚开发票等手段,逃避纳税义务。
该商贩通过私下交易、隐瞒收入等方式,大幅度减少了应纳税款额度。
最终,该商贩被税务机关依法处理,追缴欠税款,并处以行政处罚。
案例三,偷税漏税集团案。
某集团公司通过设置多个虚假的公司账户,进行虚假交易、虚开发票等手段,大规模逃避纳税义务。
该集团公司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等方式进行偷税漏税,严重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
最终,该集团公司被税务机关依法处理,追缴欠税款,并处以严厉的行政处罚。
案例四,偷税漏税跨国案。
某跨国企业通过跨国转移定价、虚假报关等手段,逃避了在各国应缴纳的税款。
该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通过转移利润、虚假报关等手段,大幅度减少了在各国的应纳税款额度。
最终,该跨国企业被各国税务机关依法处理,追缴欠税款,并处以高额罚款。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偷税漏税行为的严重性以及其对国家税收利益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危害。
税务部门将加大对偷税漏税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惩不法行为,维护税收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纳税人也应增强纳税意识,自觉遵守税法,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共同维护税收秩序和社会经济发展。
企业所得税税务检查案例分享
![企业所得税税务检查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106be99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a.png)
企业所得税税务检查案例分享税务检查是企业在纳税过程中必然面临的一个环节,也是税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分享一个企业所得税税务检查的案例,旨在探讨税务检查的目的、程序以及对企业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案例背景某ABC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子产品销售的企业,年销售额在500万人民币左右。
该公司在2019年年末进行了一次税务检查。
税务检查目的税务检查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企业按照税法规定正确申报税收、纳税义务,并核实企业是否存在违规行为。
对于税务机关来说,税务检查是防止企业偷漏税、避税、逃税的重要手段。
对于企业来说,税务检查是一个评估自身税务合规性的机会。
税务检查程序一般来说,税务检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
准备阶段:税务机关在进行税务检查前,会通知企业进行准备工作。
企业需要提供相关财务资料、会计凭证、税收申报表以及其他相关文件。
实施阶段:税务机关派送税务检查人员到企业现场进行实地核查。
税务检查人员会对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税务申报、票据凭证等进行详细检查,并与企业沟通核实问题。
报告阶段:税务检查人员在税务检查完毕后,会起草一份税务检查报告。
该报告中包括对企业涉及的问题、发现的错误、违规情况的说明以及相应的纠正措施。
影响与策略税务检查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行政效率:税务检查可能会占用企业的人力资源和时间。
为了应对税务检查,企业需要提前制定应对方案,确保及时提供所需的财务文件和文件。
2. 财务风险:税务检查可能会揭示企业的财务问题,例如错误申报税款、偷漏税等。
企业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税务要求纳税,减少财务风险。
3. 企业形象:税务检查结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如果企业被发现存在违规行为,将会对企业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企业应该积极配合税务机关进行检查,并建立良好的合规文化。
针对以上影响,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应对税务检查:1. 加强财税合规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财税合规管理体系,包括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合规的税收申报程序等。
税务稽查案例解析
![税务稽查案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27a3e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b.png)
税务稽查案例解析在当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税务稽查作为维护税收秩序、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日益凸显。
通过对各类税务稽查案例的深入研究和解析,我们不仅能够了解税务法规的具体应用,还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税务合规意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税务稽查案例。
案例一:虚开发票骗取退税某企业为了获取非法利益,通过虚构交易、伪造合同等手段,大量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以此骗取国家出口退税。
税务机关在稽查过程中,发现该企业的交易记录存在诸多疑点。
首先,其销售业务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异常的资金往来,资金流向与交易逻辑不符。
其次,所提供的货物运输单据、报关单等凭证存在伪造痕迹。
此外,该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也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如销售额与成本费用的比例严重失衡。
税务机关经过深入调查和取证,最终确认了该企业的虚开发票和骗取退税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该企业不仅被追缴了骗取的退税款,还被处以高额的罚款,相关责任人也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虚开发票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税收法规,真实、准确地记录和申报纳税信息。
同时,税务机关也在不断加强对虚开发票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大数据分析、风险预警等手段,提高稽查的精准度和效率。
案例二:隐瞒收入偷逃税款_____公司是一家从事商品销售的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通过将部分销售收入不入账的方式,隐瞒真实收入,从而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
税务机关在对该企业进行税务稽查时,发现其申报的收入与实际经营规模严重不符。
通过对企业的银行流水、销售合同、发货记录等进行详细比对和分析,发现了大量未申报的收入。
此外,该企业还存在故意篡改财务账目、销毁相关凭证等恶劣行为,企图逃避税务机关的检查。
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税务机关凭借丰富的稽查经验和专业的技术手段,最终识破了该企业的偷逃税伎俩。
该企业因隐瞒收入偷逃税款,被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被处以罚款。
偷税漏税案例
![偷税漏税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26a406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5.png)
偷税漏税案例偷税漏税是指纳税人在纳税申报过程中故意隐瞒应纳税款或者虚报减免税款,以逃避税务监管和缴纳税款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还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关于偷税漏税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违法行为的危害性。
案例一,某公司偷税漏税。
某公司在纳税申报过程中,为了减少应纳税款,采取了虚报成本、隐瞒收入等手段。
经税务部门核查发现,该公司存在大额偷税漏税行为,涉及税款数额巨大。
最终,该公司被税务部门依法追缴税款,并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这一案例表明,企业偷税漏税不仅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也损害了自身的声誉和发展前景。
案例二,个体户虚报减免税款。
某个体户在纳税申报中,采取了虚报减免税款的手段,以减少应纳税款的目的。
然而,税务部门通过核查发现,该个体户的减免税款存在虚假情况,涉嫌偷税漏税行为。
最终,该个体户被追缴税款,并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这一案例再次提醒我们,个体户也不能以为偷税漏税行为不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应该自觉遵守税法,诚信纳税。
案例三,跨境偷税漏税行为。
在国际贸易中,一些企业为了逃避跨境税收监管,采取了偷税漏税的手段。
他们可能通过虚报出口商品的数量、隐瞒进口商品的价值等方式,以减少应纳税款。
然而,跨境偷税漏税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也扰乱了国际贸易秩序。
因此,各国税务部门加强合作,共同打击跨境偷税漏税行为,维护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
以上案例表明,偷税漏税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对个人和企业都会造成严重的法律后果和经济损失。
因此,我们每个纳税人都应自觉遵守税法,诚信纳税,共同维护税收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总之,偷税漏税行为不仅是一种违法行为,也是一种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行为。
我们应该增强纳税意识,自觉履行纳税义务,共同维护税收秩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零元租赁合同 税务稽查案例
![零元租赁合同 税务稽查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79c283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a.png)
零元租赁合同税务稽查案例话说有这么一个事儿啊。
有一家小公司,就叫它A公司吧。
A公司呢,和另一家B 公司签了一份租赁合同,这合同特别奇怪,租金写的是零元。
这可就有点意思了。
税务部门呢,就像一群嗅觉灵敏的侦探,在日常的稽查工作中就盯上了这份合同。
为啥呢?您想啊,在这个商业世界里,哪有平白无故把东西租出去不要钱的呀。
这就好比你去租房子,房东说:“小伙子/小姑娘,这房子你随便住,不要钱。
”这事儿是不是透着一股古怪劲儿?稽查人员就开始深入调查了。
他们发现啊,虽然这合同上写的是零元租金,但是A公司和B公司之间呢,有一些其他的往来。
比如说,A公司经常给B公司提供一些免费的服务,而这些服务的价值可不小呢。
这就像是在玩一种交换游戏,只不过没有把这种交换用正常的租金形式体现出来。
再仔细一查,原来A公司这么做是有小算盘的。
如果按照正常的租赁关系收租金,那这部分租金可是要交税的呀。
A公司就想,我把租金写成零元,这不就不用交税了嘛,还觉得自己挺聪明的呢。
可是呢,税务的规定可不是这么容易就被糊弄过去的。
根据相关税法,这种以非租金形式但实质为租赁关系中的利益交换,也是要被视作应税收入的。
就好比你不能把一个苹果叫做香蕉,然后就说它不用按照苹果的规则来处理一样。
这时候A公司可就傻眼了。
税务稽查人员按照实际情况重新核定了A公司应缴纳的税款,还因为这种故意逃避纳税的行为,给了A公司一点小小的惩罚。
这就告诉大家啊,在税务面前,别想着玩什么小花招。
从这个案例我们能看出啥呢?做生意啊,就得规规矩矩的。
税务就像交通规则一样,你要是乱闯红灯,迟早是要被逮到的。
那些想着通过零元租赁合同这种看似巧妙的办法来逃税的企业,就像是在走钢丝,一不小心就掉下去摔个大跟头。
而且啊,税务稽查人员那都是火眼金睛,想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蒙混过关,那可太难喽。
所以啊,老老实实按照规定纳税,这才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正道。
企业所得税稽查案例
![企业所得税稽查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47ae56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1.png)
企业所得税稽查案例某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子产品制造的企业,近年来业绩不断增长,但其纳税申报情况却引起了税务部门的怀疑。
经过对该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稽查,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该公司存在虚假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
在稽查中发现,该公司购买了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和原材料,但其所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与实际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并不相符。
这些虚假的发票导致了企业所得税的减少,严重影响了税收的正常征收。
其次,该公司存在利润转移和避税的行为。
在稽查中发现,该公司将一部分利润通过虚构的费用支出和跨境转移等手段转移到了境外子公司,以减少企业所得税的缴纳。
这种利润转移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也违反了税法的相关规定。
另外,该公司存在资产重组和资金占用的情况。
在稽查中发现,该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和资金占用等手段,将应纳税所得额减少,以达到减少纳税的目的。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税收的正常征收,也损害了其他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针对以上问题,税务部门对该公司进行了相应的处理。
首先,对其虚假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处罚,要求其补缴相应的企业所得税,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追究。
其次,对其利润转移和避税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查处,要求其补缴相应的企业所得税,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追究。
最后,对其资产重组和资金占用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处罚,要求其补缴相应的企业所得税,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追究。
通过对该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稽查案例的处理,不仅有效地维护了税收的正常征收秩序,也对其他企业起到了警示作用。
同时也提醒了其他企业,在纳税申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税法的相关规定,不得有任何违法违规的行为。
税务部门也将继续加大对企业所得税的稽查力度,确保税收的正常征收,维护国家税收利益。
近五年的税收法律案例(3篇)
![近五年的税收法律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3fc36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e.png)
第1篇一、案例一:某公司偷税案案件背景:2015年,某公司通过虚假申报、隐瞒收入等手段,逃避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费。
经税务机关调查,该公司偷税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处理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税务机关对该公司作出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的决定。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分析:该案例反映了税收法律在打击偷税、逃税行为方面的严格执行。
税务机关通过严格执法,维护了国家税收秩序,保障了国家财政收入。
二、案例二:某电商平台涉税纠纷案案件背景:2017年,某电商平台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被消费者举报。
税务机关在对该平台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存在偷税、逃税行为,涉及金额较大。
处理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税务机关对某电商平台作出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的决定。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该平台法定代表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分析:该案例表明,税收法律在打击网络经济领域涉税违法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税务机关通过对电商平台进行监管,有效维护了消费者权益,保障了国家税收利益。
三、案例三:某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纠纷案案件背景:2018年,某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时,因不符合条件被税务机关认定为虚假申报。
该企业不服,提起行政复议。
处理结果:经过复议,税务机关维持了原决定。
该企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法院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人民法院认为税务机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案例分析:该案例反映了税收法律在保障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方面的作用。
税务机关在执行税收优惠政策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审核,确保国家税收政策的有效实施。
四、案例四:某企业逃避关税案案件背景:2019年,某企业通过虚假申报、隐瞒进口商品价值等手段,逃避缴纳关税。
税务稽查案例题课件资料
![税务稽查案例题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851d32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1.png)
某市地税局接到群众举报,称该市某酒家有偷税行为。
为获取证据,该地税局派税务人员王某等四人扮作食客,到该酒家就餐。
餐后索要发票,服务人员给开具了一张商业零售发票,且将饭菜写成为了烟酒,当税务人员问是否可以打折时,对方称如果要白条,就可以打折。
第二天,王某等四人又来到该酒家,称我们是市地税局的,有人举报你们酒家有偷税行为,并出示税务检查证,依法对酒家进行税务检查。
检查中,该酒家老板不予配合。
检查人员出示了前一天的就餐发票,同时当着老板的面打开吧台抽屉,从中搜出大量该酒家的自制收据和数本商业零售发票。
经核实,该酒家擅自印制收据并非法使用商业零售发票,偷逃营业税等地方税收 58856.74 元,根据《税收征管法》及其有关规定,依法作出如下处理:补税 58856.74 元,并处所偷税款 1 倍的罚款,对违反发票管理行为处以 9000 元的罚款。
翌日,该市地税局向该酒家下达了《税务违章处罚通知书》。
该酒家不服,遂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请分析:1.税务机关的检查行为是否合法?2.行政处罚是否有效;3.行政处罚是否符合法律形式?某税务所在 2022 年 11 月 12 日实施检查中,发现某商店(个体) 2022 年 10 月 20 日领取营业执照后,未申请办理税务登记。
据此,该税务所于2022 年 11 月 13 日作出责令该商店必须在 2022 年 11 月 20 日前办理税务登记,逾期不办理的,将按《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处以罚款的决定。
请问:本处理决定是否有效?为什么?某县供销社下属的某乡农副产品采购供应站,现已累计欠税4 万多元。
2022 年 11 月15 日,该乡税务分局的税务员张某来站上对站长说: 11 月 20 日前再不能缴清欠税,我们就得采取措施了!11 月 20 日上午,站长正在向县供销社经理汇报税务局催缴欠税的事,蓦地接到站里打来的电话说:税务局来人将站里收购的 3 吨价值 6 万多元的芦笋拉走了!站长急忙赶回站里,果然装满芦笋的汽车不见了,只见办公桌上放着一张《查封(扣押)证》和一份《扣押商品、货物财产专用收据》。
6个稽查案例,你中招了吗-[税务筹划优质文档]
![6个稽查案例,你中招了吗-[税务筹划优质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f8ee4330066f5335a812177.png)
【精品优质】价值文档首发!
6个稽查案例,你中招了吗?[税务筹划优质文档]
案例1:一房地产企业未按规定结转收入自查补税超亿元
近日,深圳市地税局第五稽查局在对辖区内房地产行业开展税收专项检查纳税自查时,发现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产品完工后未按规定及时结转收入少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问题。
据了解,稽查人员在对该房地产企业报送的自查资料进行审核时,关注到其自2012年起开发某楼盘项目,2014年开始预售该项目,至2015年底“预收账款”账户余额达12.75亿元,一直未进行完工清算,按预售收入申报缴纳了企业所得税2389万元。
经调查核实,该房地产企业的该开发项目竣工验收备案时间为2015年10月31日,已经符合完工条件,企业应按规定及时结转营业收入,结算开发产品计税成本,并计算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稽查人员随即对该房产地企业的法人代表、财务负责人开展税务约谈,并进行纳税辅导,宣讲相关税收政策。
最终,该房地产开发企业主动到税务部门一次性补缴了少缴的企业所得税1.01亿元及滞纳金2144万元,合计1.22亿余元。
税官说法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1号)第三条规定,“企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包括土地的开发,建造、销售住宅、商业用房以及其他建筑物、附着物、配套设施等开发产品。
除土地开发之外,其他开发产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视为已经完工:(一)开发产品竣工证明材料已报房地产管理部门备案。
(二)开发产品已开始投入使用。
(三)开发产品已取得了初始产权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企业典型税务稽查案例
课程介绍:
税务稽查是国家税收管理的重要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不可避免地接受稽查的“洗礼”。
而稽查中出现的税务风险点,往往就是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面对的“疑难杂症”。
如果企业不能对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有准确的税务理解,在稽查的税企博弈中就可能要承担补缴税款和滞纳金的责任,甚至受到税务行政处罚,不但会对企业的经营带来沉重的资金负担,更可能造成企业的信誉受损。
铂略财务培训《商业企业典型税务稽查案例》在线课程,以税务机关在对商业企业稽查过程中的常见涉税疑难问题为切入点,使税务管理者对经营中的涉税风险有较强的防控能力,避免企业在税务稽查中处于不利地位。
流程:
案例一: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税务分析
RY煤炭物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主要从事煤炭购销业务。
2014年税务稽查人员对该单位进行纳税检查,发现应付账款科目有以下情况:
(1)该单位2010年形成一笔应付黑龙江某煤矿的款项为12万元,系因为从煤矿购进煤炭卡数低于合同约定标准,对方单位也承认煤炭质量不达标,该单位不打算支付此笔款项;
(2)发现2013年8月从本市另一家煤炭公司购进低卡煤,尚欠货款6万元,经税务稽查人员查询,该煤炭公司已经注销;
(3)发现2013年该单位从内蒙古某矿业公司购进块煤,尚欠5万元货款,该单位每年都与内蒙古方面联系付款事宜,但电话打不通,发送传真也无人接收,无法联系。
(4)该单位2007年形成一笔7万元的应付账款,系发生的运费,因为对方一直没有开具发票,所以就一直未付款,但运输公司一直在索要此笔款项。
请问:
(1)关于以上应付款项是否都可以认定为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2)在征管实践中,如何把握确实无法偿付?
(3)如果被税务稽查认定为确实无法偿付,但后来又支付出去,如何处理?(4)如果税务机关认定应付款项为确实无法支付款项并入收入征税,举证责任在哪一方?
案例二:总分机构移送货物涉税分析
某家纺贸易公司属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商贸企业,总部设在上海闽行区,在南京、杭州、合肥设有三个分支机构。
2014年10月~12月,公司账面反映有1400万元产家纺产品分别运到了上述三个分支机构,进项税金190
万元。
但该公司发到上述发货点上的货物只销售了1280万元,其中进项税173.7万元,并且已开具发票,其余120万元货物因发生质量问题准备削价处理,但这批货仍在存放在分支机构。
请问:
(1)该家纺贸易公司这种货物移送行为,应该如何缴纳流转
税?
(2)该家纺贸易公司这种货物移送行为,是否缴纳企业所得税?
(3)做为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三个分支机构是否具有企业所得税独立纳税资格?应该办理何种营业执照?
案例三:会议费的争议处理
LX油品贸易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成品油批发销售业务。
税务稽查人员对其进行纳税检查时发现以下情况:
(1)2012年发现列支一笔会议费仅取得了某酒店开具的“会议费”发票,后未付任何有关此次会议的相关材料,据稽查人员了解,某酒店并不具备召开会议的条件。
(2)2012年还发现该单位以“会议费”科目进行账务处理,后附发票却是餐费发票,全年业务招待费已经超支。
请问:
(1)对于税务稽查人员发现的问题,财务人员解释说,是和客户开展“餐桌会议”,进行探讨下一年度的合作事宜,实质上是会议,应该作为会议费税前扣除,您怎么看?
(2)在全年业务招待费已经超支的情况下,以会议费之名列支餐费,是否涉嫌偷税?
(3)自2013年8月1日起纳入“营改增”范围,“会议展览服务”属于征收增值税的范围,在“营改增”后如果企业在报销会议费时,有2013年8月1日以后开具的地税票,能否作为税前扣除的凭据?还有酒店业尚未纳入“营改增”范围,如果酒店营业执照中经营项目有会议服务,在酒店举行会议,应该取得何种发票税前扣除?
案例四:赠送实物礼品涉税风险管控
某经贸有限公司在日常营销活动中,为了拓展业务,向有关人员(非本单位职工)赠送实物礼品,2012年度共赠送外购的礼品价值金额合计 90000元,礼品的增值税进项税已抵扣。
在税务稽查人员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单位对此笔业务直接计入销售费用90000元。
在检查中,该单位财务人员向稽查人员咨询,该单位为了提升企业形象,购置某著名山水画家的6副山水画,共计花费60万元,该单位不确定应该如何进行处理。
请问:
(1)该单位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2)此笔业务涉及哪几个税种?如何计算缴纳?
(3)在该单位上述业务,是否可能被处以行政处罚?
(4)该单位作为一个经贸公司,购买高价山水画的应该如何进行涉税处理?案例五:工资类费用税前扣除涉税分析
某食品销售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知名速冻食品的经销业务。
2014年国税稽查机关对该单位进行日常检查时,发现以下情况:
(1)该单位在本市内各大超市设有销售专柜,在节假日期间雇佣在校大学生进行促销活动。
2013年共支付给兼职促销的大学生费用合计24000元,在销售费用中直接列支,未作为工资项目。
(2)该单位有自己的仓库来储存货物,保管员是残疾人,每月支付工资2600元,未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支付给保管员的工资进行了加计扣除。
(3)该单位为部门经理以上职工按照工资总额的7%缴纳补充养老保险。
另外,地税稽查在检查中发现该单位2012年少缴房产税35600元,已经在2014年补缴税款,企业财务人员询问,此笔税款是在2014年税前扣除还是追补至2012年扣除。
请问:
(1)该单位对于支付给兼职促销大学生的费用处理是否正确?
(2)支付给在本单位工作的残疾人的工资税前扣除税法有何特殊规定?该单位的处理是否合规?
(3)税法对于补充养老保险的税前扣除有何规定?
(4)被地税查补的房产税应在哪一年扣除?具体如何操作?
来源:/events.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