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矿相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成都理工大学普通地质学习题试题考试试题库各个章节重点

成都理工大学普通地质学习题试题考试试题库各个章节重点

成都理工大学普通地质学习题试题考试试题库各个章节重点绪论1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主要特点及研究方法?2 渐变论与灾变论的主要分歧?二者在地质学中的意义?第一章地球1 地球的密度、压力、重力磁性等的基本特点及其变化规律?2重力、重力异常、地温梯度、地温深度、地热异常、地磁要素、磁偏角、磁倾角、磁场强度、古地磁的概念?3 地球的主要圈层结构,各圈层的特点及其划分依据?4 岩石圈与软流圈、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差异?5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主要类型?6 地势的表示方法有那些?第二章地壳的物质组成1 克拉克值的概念?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2 矿物、岩石、晶体结构、非晶体结构、晶体的概念?3 矿物、岩石的分类及主要类型?4 矿物的物理性质及描述方法?节理、解理、层理的概念?5 常见矿物(长石、石英、橄榄石、辉石、角闪石、云母、白云石、方解石、白云石)的主要特征?6 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概念及其在地壳中的分布特点?7 岩石结构与构造的概念?三大类岩石常见的结构构造?8 岩浆中矿物的结晶顺序?岩浆岩结构构造有何特点?9 矿床的概念?矿床的主要类型?第三章地球的年龄和地质时代1 地球的年龄?岩石圈中最古老的岩石的形成年龄?2地质年代确定方法?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有哪些?3 绝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4 年代地层单位有哪些?与地质年代单位有怎样的关系?5 地质年代表的记忆与背诵?第四章风化作用1 地质作用的概念及其含义?2 内动力地质作用与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3 风化作用的概念及主要类型?风化作用的产生原因?4 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硅酸盐矿物抗风化系列的特点?5 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产物?风化壳的概念?第五章地面流水地质作用1 地面流水的类型?2 面流洗刷作用及其堆积物的特点?3 洪流冲刷作用及堆积物特点:4 泥石流的特征?形成条件?5 流水中水质点运动的方式?河谷地貌类型?6 侧蚀作用与下蚀作用的差异及其与河流发育的关系?7分选作用、磨圆作用和磨细作用的概念?8河流堆积的地貌有哪些?它们是在哪些条件下,在哪些场所形成?有何特点?9 河流阶地的类型?阶地要素?阶地研究意义?第六章地下水地质作用1 透水层、隔水层、结合水、重力水、潜水、承压水的概念?2 地下水地质作用的特点?3 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形成机制与类型?4 地下水排泄方式有那些?第七章冰川地质作用1 冰川的形成过程?大陆与山岳冰川的概念?2 冰川剥蚀和堆积作用的类型及其特点?3 冰川地貌的主要类型及成因?4 冰期、间冰期的概念及其气候意义?地球历史上三次重要冰期发生的时代?第八章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1 湖泊的成因类型有哪些?2 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与气候的关系?3 为何说湖泊的地质作用以沉积作用为主?4 湖泊与沼泽的沉积作用产物有哪些?与湖泊沼泽有关的矿产主要有那些?第九章海洋地质作用1 海水的主要物理与化学性质?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有那些?2 海浪的海蚀作用主要发生在那里?3 海蚀作用过程及产物?4 滨海区海洋沉积地貌有哪些?其形成过程是怎样的?5 浅海区沉积环境特点?浅海区沉积作用类型、产物及其意义?6 半深海、深海带沉积作用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矿床类型?第十章风的地质作用1 风蚀作用的方式及风蚀地貌有哪些?2 风的沉积作用的特点?沉积地貌有哪些?黄土沉积与风的地质作用?3 风的地质作用结果将产生哪些地貌?4 沙尘暴的成因及其在我国的分布?第十一章构造运动1 构造运动的概念?主要类型?2 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的特点与表现?3 岩层倾向、走向、倾角的概念?4 整合、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的概念及其地质意义?5 背斜、向斜的判别标志?6 断层、节理的概念?断层、节理的区别?7 断层的类型及组成要素?断层的分类?8 构造运动的空间分布特点?主要表现形式?9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的建立、板块构造基本思想?10 板块边界的类型和运动方式?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1 岩浆的概念及其特点?2 火山喷发的主要类型?3 岩浆、岩浆作用、侵入作用、火山作用、熔岩的概念?4 岩浆作用类型有哪些?火山喷发物有哪些类型?5 侵入作用方式及形成的侵入岩体有哪些?岩浆中矿物的结晶顺序是怎样的?6 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有那些?7 岩浆分异作用、同化作用、混染作用的概念?第十三章变质作用1 变质作用的概念?变质作用的因素及产生的原因有哪些?2 变质作用的类型有哪些?3 构造运动、地震、变质作用、岩浆作用空间分布的一致性及与板块构造的关系?第十四章地球的起源与地壳的形成1 地球起源的现代假说有那些?2 地球内外部圈层是如何形成的?3 大爆炸理论的基本观点?第十五章地壳演化历史1 地壳演化历史分为那些期?各期特点?2 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有着怎样的影响?第十六章地质学发展史1 地质学发展经历了那些主要阶段?2 地质学建立的标志有那些?3 现代地质学发展趋势?。

矿相学 期末复习提纲pdf

矿相学 期末复习提纲pdf

矿相学期末复习提纲ANG2013.121、矿相学: 用矿相显微镜研究矿石的一门地质科学。

2、矿相学的研究范围:金属矿物学、矿石学。

3、矿相学的任务:用矿相显微镜等手段研究金属矿石的物质成分、组构特征、以及它们在时间上发育和空间上的规律性。

1、反射力:矿物光面对垂直入射光线的反射能力,即矿物光面在反光显微镜下的明亮程度。

2、反射率(R):矿物光面对垂直入射光线反射能力大小的数值,即反射力大小的数值。

(1)反射率是矿物本身的属性,反射率R取决于折射率N与吸收系数K:均质不透明矿物K越大R越大;4、矿物反射率的测定方法:光电学法、光学法(反射率简易比较法)5、影响矿物反射率测定值的因素:①矿物光片磨光质量;②入射光波波长、强度、浸没介质,光源稳定性;③切面方向;④仪器和附件及测量方法;⑤不同标准物质(矿物)影响测定结果;⑥内反射(选择解理、裂隙、包体不发育的颗粒测定)。

6、影响矿物反射率因素(1)内因: 晶体结构;(2)外因: 入射光波波长、介质条件非均质矿物反射率R、吸收系数K、折射率n随方向而异。

1、反射色:矿物的磨光面在白光垂直照射下垂直反射所呈现的颜色。

2、色度学中,表示颜色的三要素:色调(颜色主波长)、饱和度(浓度)、亮度(反射率)。

3、三原色:红、绿、蓝。

三原色的补色:三原色中任意两原色课混合成青、黄和紫等三原色的补色。

原色和补色加减关系:红+绿=黄,绿+蓝=青;红+蓝=紫;红+蓝+绿=白。

4、反射色的分类(1)据饱和度划分:无(白)色、微带色调的矿物、淡色或浅色矿物、有色矿物(2)据色调分类:无色矿物类、有色矿物类(黄色亚类、玫瑰色亚类、蓝色亚类)5、反射色观察方法:(1)目视简易比较法:入射光为较强白光,单偏光镜下,以方铅矿呈现亮白色为准,其它矿物与之比较(2)比色显微镜法(3)反射色的色度测定法6、影响反射色观察因素: 光源色调、矿物磨光质量、周围矿物的影响(视觉色变效应)1、双反射:在入射光为平面偏光的条件下(单偏光下),当旋转载物台一周时,非均质性矿物都可能有明亮程度或颜色的变化,这种明亮程度(反射率)随矿物方向不同而变化的性质称双反射。

矿物学的相关试题

矿物学的相关试题

矿物学的相关试题考试课程称号:矿物学学时:40 学时考试方式:开卷、闭卷、口试、口试、其它考试内容: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 晶体习性2. 克拉克值3. 假像4. 条痕5. 铝硅酸盐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2分〕1、地壳中化学元素散布最多的8种元素为,因此,地壳中和大类矿物散布最广。

2. 白云石CaMg[CO3]2和镁方解石〔Ca,Mg〕[CO3]中的Ca2+和Mg2+间的关系区分为和。

3. 矿物中的水分为、和等三种基本类型,蛋白石〔SiO2•nH2O〕中的水为水,水镁石〔Mg(OH)2〕中的水为水。

4.组成软玉的主要矿物为和。

5. 具有正尖晶石型结构的矿物有,具有反尖晶石型结构的矿物有。

6. 正长石罕见双晶,斜长石罕见双晶。

7.Al2SiO5有、和等三种同质多相变体,其中为铝的铝硅酸盐。

8.具有TOT型结构单元层的矿物有和,具有TO型结构单元层的矿物有和。

三、选择题〔每个1分,共14分。

前7个为单项选择〕1、常与硫元素相结合构成硫化物的离子为:〔〕A、惰性气体型B、铜型C、过渡型D、以上均可2、珍珠光泽经常出如今下面那些部位:〔〕A、解理面上B、断口上C、裂开面上D、晶面上3、绿柱石出现绿色是由于:〔〕A、含有色素离子B、色心C、含有杂质包裹体D、干预效应4、方铅矿经常与闪锌矿、黄铁矿在一同出现,它们间的关系为:〔〕A、共生B、伴生C、世代D、假像5、在K[AlSi3O8]的三种有序-无序变体中,透长石对应:〔〕A、完全无序态B、完全有序态C、局部有序态D、均有能够6、聚片双晶纹出如今:〔〕A、晶面上B、解理面上C、断口上D、以上均可7、高温石英转变成高温石英后仍保管其原来的六方双锥的外形,此种现象称为:〔〕A、蚀像B、假像C、副像D、类质同像8、二向延伸性晶体的形状可以描画为:〔〕A、柱状B、板状C、鳞片状D、纤维状9、关于褐铁矿描画正确的有:〔〕A、是一种矿物B、是混合物C、可用于炼铁D、是铁矿石的风化产物10、具有金刚光泽的矿物,它的透明度可以是:〔〕A、透明B、不透明C、半透明D、以上均可11、下面矿物中,石英的异种有:〔〕A、水晶B、玛瑙C、燧石D、芙蓉石12、硬度中等的矿物有:〔〕A、石膏B、正长石C、磷灰石D、方解石13、具有NaCl型衍生结构的矿物有:〔〕A、黄铁矿B、橄榄石C、方解石D、重晶石14、以下矿物中,属于化学计量矿物的有:〔〕A、铁闪锌矿B、磁黄铁矿C、黄铁矿D、黄铜矿四、问答题〔共24分〕1.从晶体化学的角度说明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差异。

矿相学复习资料

矿相学复习资料

复习题1、矿物反射率?决定其大小的因素?划分几级?反射率: 矿物光面对垂直入射光线反射能力大小的数值影响矿物反射率测定值因素:① 矿物光片磨光质量②入射光波波长、强度、浸没介质,光源稳定性③切面方向④仪器和附件及测量方法⑤不同标准物质(矿物)影响测定结果⑥内反射(选择解理、裂隙、包体不发育的颗粒测定)反射率分级R>黄铁矿Ⅰ级黄铁矿>R>方铅矿Ⅱ级方铅矿>R >黝铜矿(辉铜矿)Ⅲ级黝铜矿(辉铜矿)>R >闪锌矿Ⅳ级R<闪锌矿Ⅴ级反射率的简易比较法: 按鉴定表选出一组标准矿物,将预测矿片与标准矿物光片在显微镜下比较明亮程度,确定待测矿片反射率级别2、矿物反射率观察方法?观察矿物反射率时的影响因素反射率测定方法: 光电学方法(光电光度法)光学方法(视测光度法和简易比较法)影响矿物反射率因素内因: 晶体结构外因: 入射光波波长、介质条件非均质矿物反射率R、吸收系数K、折射率n随方向而异3、矿物的反射色?观察方法?观察时影响因素?反射色: 矿物的磨光面在白光垂直照射下垂直反射所呈现的颜色反射色观察方法:(1)目视简易比较法:入射光为较强白光,单偏光镜下,以方铅矿呈现亮白色为准,其它矿物与之比较(2)比色显微镜法3)反射色的色度测定法影响反射色观察因素: 光源色调、矿物磨光质量、周围矿物的影响(视觉色变效应)4、矿物的双反射?反射多色性?如何观察?观察时影响因素?双反射分级?双反射: 非均质体矿物,反射率随矿物方向不同而发生变化的性质反射多色性: 矿物反射色因方向不同而改变的性质双反射、反射多色性观察方法: 单偏光镜下,转动物台,视矿物有无亮度和颜色变化。

强非均质矿物才可观察到,对于双反射和反射色微弱的矿物可以在浸油中观察(降低反射率,增大相对反射率)影响双反射、反射多色性观察的因素: 1、相对双反射率△R` >10% 可观察到△R` <10% 观察不到2、切片方位∥光轴(面)易观察到⊥光轴(面)无3、观察介质空气中不明显的,在浸油中可见双反射、反射多色性的视测分级: 分级用突出最大、最小反射率差值表示,附加说明反射多色性,晶形分级依据为视觉4~5级1、特强单晶中,亮度和颜色变化极其明显,一瞥即见一轴层状矿物石墨辉钼矿铜蓝2、显著在单晶中亮度和颜色变化较显著辉锑矿3、清楚在单晶中亮度和颜色变化较清楚(空气、浸油)方黄铜矿、磁黄铁矿、白铁矿4、微弱单晶中亮度和颜色变化不明显仅能在晶粒集合体中可见如毒砂、赤铁矿5、无浸油中无法观察到矿物晶粒集合体亮度和多色性如:黄铜矿、辉铜矿、均质矿物5、矿物偏光色与反射色有何区别?偏光色: 非均质不透明矿物在严格正交偏光镜下处于45位置白光中出现的颜色6、矿物均非性的视域分级?观察时影响因素?非均性的视域分级: 强非均性弱非均性均质影响均非性观察因素: 1、光片磨光质量2、切片方向3、强内反射4、光片不平5、光源强度6、反光显微镜本身性能影响7、内反射?内反射色?观察方法?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内反射:透明或半透明矿物,当光线投射到光面上后,部分光经折射透入矿物内部,遇到矿物内部的解理、裂隙、空洞或晶粒界面等而发生再反射或散射的现象。

矿相学复习题

矿相学复习题

矿相学复习题矿相学复习题矿相学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地球内部矿物的形成、组成、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矿相学的学习需要对各种矿物的特征和分类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还需要了解矿物的晶体结构、成因和变质作用等内容。

下面是一些矿相学的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1. 什么是矿物的晶体结构?为什么晶体结构对矿物的性质具有重要影响?2. 请简要介绍一下矿物的分类方法,并以常见的硅酸盐矿物为例进行说明。

3. 什么是矿物的成因?请举例说明不同成因对矿物形成的影响。

4. 请简要介绍一下矿物的变质作用,并以片麻岩为例进行说明。

5. 什么是矿物的物理性质?请列举几个常用的物理性质,并解释其在矿物鉴定中的应用。

6. 请简要介绍一下矿物的光学性质,包括双折射、偏光显微镜和干涉色等方面的内容。

7. 什么是矿物的化学性质?请以石英和长石为例,说明化学性质对矿物的鉴定和分类的重要性。

8. 请简要介绍一下矿物的晶体学,包括晶体的形态、对称性和晶系等方面的内容。

9. 请简要介绍一下矿物的矿物学,包括矿物的产地、形态和性质等方面的内容。

10. 请简要介绍一下矿物的鉴定方法,包括外观特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光学性质等方面的内容。

以上是一些矿相学的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矿相学作为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对于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矿物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上的各种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为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矿相学的学习也有助于我们对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

在进行矿相学的学习和复习时,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研究,加深对矿物特征和性质的理解。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矿物的鉴定和分类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和测试,准确判断矿物的种类和性质。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真正掌握矿相学的知识,为地质学的发展和应用做出贡献。

岩石定名 成都理工大学

岩石定名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题库 第四纪 整理
根据下列岩石学特点填空:
序号
结构、构造
矿物组合及含量
(1)
斑状结构,基质间粒间隐结构, 斜长石、橄榄石斑晶,
气孔构造
基质为辉石和斜长石
(2)
半自形粒状结构, 块状构造
斜长石、碱性长石、石英(23%)、少量角 闪石、黑云母
(3)
斑状结构, 基质隐晶质
斑晶斜长石、角闪石; 基质斜长石微晶、隐晶质
成都理工大学 题库 第四纪 整理
(16) (17) (18) (19) (20) (21) (22)
中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条带状构造
基体(60%):由石英、黑云母及长石组成; 脉体(40%):由斜长石(20%)、钾长石(10%)、 石英(10%)组成
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片麻状构造
斜长石(55%)、黑云母(20%)、石英(10%)、钾 长石(10%)、绿帘石(5%)
片状构造
变基质 :石英 (45%) ,长石 (10%),黑云 母
(30%)绿泥石(5%),磁铁矿(2%)
碎班结构,
碎斑:长石(45%)、石英(10%)
块状构造
碎基:长英质(40%),黑云母(5%)
半自形粒状结构 块状构造 中粗粒不等粒结构块状构造 斑状结构 基质玻晶交织结构 显微变晶结构 千枚状构造 细粒粒状变晶结构
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
绢云母(40%)、石英(40%)、
千枚状构造
长石(15%)、磁铁矿(3%)、
黄铁矿(2%)
中粒粒状变晶结构、
斜长石(35%)、钾长石(30%)、角闪石
成都理工大学 题库 第四纪 整理
(53) (54) (55)
(56)

成都理工大学矿床学试题

成都理工大学矿床学试题

成都理工大学矿床学试题2.矿石4.矿石品位6.岩浆分结矿床8.岩浆熔离作用10.气水热液12.矿床分带14.斑岩铜矿床16.次生硫化物富集作用18.古砂矿床20.油气藏22.变成矿床24.层控矿床26.热液叠加改造作用28.成矿规律30.成矿系统1、矿床由矿体和__组成,矿体由矿石和 _________ 组成,矿石由和 组成。

一、名词解释1.矿床 3.矿体 5.内生矿床 7.盲矿体 9.伟晶岩矿床 11.围岩蚀变 13.接触交代矿床 15.残余矿床 17.沉积矿床 19.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21.煤化作用 23.受变质矿床 25.矿源层 27.VMS 矿床 29.成矿系列 二、填空题2、矿床规模愈大,工业品位要求3、决定矿床工业价值的经济因素你认为主要有^ ,等。

4、早期岩浆矿床的主要矿产是 _______ ,典型的矿石结构是结构;晚期岩浆矿床的主要矿产是,典型的矿石结构是结构。

5、加拿大肖德贝里矿床是产出 _____ 、的世界著名矿床。

6、含矿伟晶岩脉的带状构造从外到内可分四个带,即带、带、和;伟晶岩矿床是某些—和稀土元素的重要来源;重要矿产地如伟晶岩矿床。

8、研究围岩蚀变的意义体现在:是高温蚀变,是中温蚀变,是低温蚀变。

7、气水热液主要成分是水,其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 、_______ 和。

9、矽卡岩矿床形成的两期五阶段,即矽卡岩期包括^、阶段和阶段,硫化物期包括和阶段。

10、斑岩铜矿床的蚀变分带非常发育,由内向外分为1), 2 )3 ),4 ),矿体主要分布在带。

11、根据沉积矿床成因特点,可进一步划分为四类,即1),2), 3) 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4)。

12、金属硫化物矿床的表生分带自上而下可分为氧化带、带和带,其中氧化带自上而下又可分为带、带和带。

13、根据我国找矿实践经验,冲积砂矿床在以下地段内常形成富矿体:1)2) ,3) 和4) 等。

矿相学复习题1(函授)

矿相学复习题1(函授)

矿相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矿相,反射率,反射色,双反射,反射多色性,内反射,内反射色,偏光色,反射色颜色指数二、问答题1、矿相学研究内容?2、矿相学研究意义?3、影响矿物反射率的内在因素有哪些?(N与K)4、简述均质矿与非均质矿物主反射率个数关系。

三大晶族矿物主反射率各有几个(一,二,三)5、影响反射率观察的外在条件有哪些?(入射光波波长,观察介质,矿片(块)磨制的质量,非均质矿物的切片方向。

)6、如何克服矿物反射色定性描述的缺陷?(引入色度学原理与方法,定量测定。

三个颜色指标。

)7、实验时,如何用黄铁矿(均质矿物)矿片片验证显微镜是否严格正交?(1)选用高倍物镜,锥光下,将任一矿片放入镜下,并准焦。

(2)将上下偏光镜推上。

(3)将矿片换成黄铁矿矿片。

(4)观察镜下图象并旋转载物台,若是完美的黑十字并不动,则显微镜是严格正交。

若黑十字稍微分开或呈双曲线形态,则说明显微镜不是严格正交。

8、严格正交偏光镜下,垂直照射,观察均质矿物矿片切面,视域内是什么现象,旋转载物台后有什么变化?(全黑,或黑暗。

当旋转载物台时,其黑暗程度没有变化)9、在正交偏光镜下,矿物的光学学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均质性,我们说该矿物一定是均质性矿物,对吗?为什么?(不一定,因为具有均质性光学特征的矿物包括:均质性(等轴晶系)矿物,非晶质矿物以及非均质矿物的均质性切面。

10、一般均质性矿物包括哪些?(等轴晶系矿物和非晶质矿物)11、一般非均质性矿物包括哪些?(低级晶族矿物及中级晶族矿物)12、内反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矿体内部的解理,裂缝,空洞,孔隙及包裹体的存在而引起的内反射及折射)13、矿物硬度的测定包括哪几种?(刻划硬度的测定,抗磨硬度的测定,压入硬度的测定)填空题1.矿相学鉴定矿物一般为(不透明)矿物为主。

鉴定时一般借助(矿相显微镜)研究矿物。

2.矿相学研究矿石的工艺性质,目的是为矿石(选、冶)设计提供依据。

3.矿相学中磨制矿片时,若矿物较松散或是重砂矿物颗粒,一般应先用(树胶或电木)进行固定,然后现进行磨制。

成都理工大学 构造地质学 考试复习题必备

成都理工大学 构造地质学 考试复习题必备
×
42
圆锥状褶皱就是枢纽倾伏的褶皱。( )
×
43
被动的剪切褶皱过程中,运动面仍然是层面。( )
×
44
枢纽水平的褶皱即称为水平褶皱。( )

45
当构造面的倾角为90°时,该面上任何构造线的侧伏角和它的倾伏角相等。( )

46
褶曲同一层面上各最大弯曲点的联线或岩层层面与轴面的交线称褶曲的轴迹。( )
×
47
22
圆柱状褶皱
由一条轴线平行自身移动而形成弯曲面的褶皱。
23
平行褶皱
各岩层呈平行弯曲,褶皱层真厚度不变。
24
相似褶皱
各岩层弯曲的形态相似,或各层的曲率基本不变。
25
顶薄褶皱
等倾斜线向内弧收敛,内弧曲率远比外弧大。
26
底辟构造
高韧性岩体在构造力的作用下,或由于密度差异引起的浮力作用下,向 上流动并挤入上覆岩层之中而形成的一种构造。

36
褶皱轴面与水平面交线代表枢纽方向。( )
×
37
任何通过极射点的平面其赤平投影均为一条直线。( )
×
38
褶皱的枢纽和轴迹在水平面上两者必定是重合的。( )
×
39
圆柱状褶皱是轴面直立的褶皱。( )
×
40
只要岩层在空间对称重复出现即可知是向斜或背斜。( )

41
隔挡式褶皱中的背斜比较开阔、平缓。( )
地质图上岩层对称重复出现必是褶皱。( )

54
斜歪倾伏褶皱枢纽的倾伏向与轴面走向重合。( )
×
55
背斜紧闭(窄)和向斜开阔(宽)的褶皱构成的组合型式是隔戈槽式。 ( )
×

成都理工大学岩石学综合填空题

成都理工大学岩石学综合填空题
(7)
变基质鳞片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白云母(50%)、十字石(30%)、石英、长石少量
(8)
斑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
变斑晶蓝晶石;变基质斜长石(55%)、石英、黑云母(20%)
(9)
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斜长石(15%)、黑云母(25%)、白云母(15%)、石英(43%)、钾长石(2%)
(10)
中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眼球状构造
基体(65%):由黑云母、石英、白云母、长石组成;脉体:碱性长石呈眼球状,部分石英
(14)
斑状结构、基质隐晶质、杏仁状构造
斑晶斜长石和橄榄石平;基质斜长石、辉石
(15)
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为斜长石、角闪石次要矿物为钾长石(3%)
(16)
中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66)
斑状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变斑晶:石榴石(8%)
变基质:石英(45%),长石(10%),黑云母(30%)绿泥石(5%),磁铁矿(2%)
(67)
碎班结构,
块状构造
碎斑:长石(45%)、石英(10%)
碎基:长英质(40%),黑云母(5%)
(68)
半自形粒状结构
块状构造
斜长石(65%)、石英(20%)
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碱性长石,斜长石,石英(25%);
黑云母(10%)
(11)
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为斜长石、角闪石,次要矿物为钾长石(4%)、石英(3%)
(12)
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片麻状构造
斜长石(45%)、黑云母(20%)、石英(20%)、钾长石(10%)、绿帘石(5%)

成都理工大学矿产资源勘查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成都理工大学矿产资源勘查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第二学期《矿产资源勘查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固体矿产勘查工作分为、、、 4个阶段。

划分勘查阶段是为了避免在地质依据不足或任务不明的情况下进行盲目开发所造成的重大损失,是遵循“循序渐进、由已知到未知、由浅部到深部”的技术原则。

2、矿产勘查的特点就是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各种决策,其基本理论基础包括、、及四个基本方面。

3、根据1999年新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矿产勘查可行性评价据其目的、任务可分为、和三个阶段。

4、找矿标志按照其成因分类可分为、、、和人工标志五类;按其与矿化的联系可分为直接找矿标志和间接找矿标志两类。

5、矿产勘查中常用的采样方法主要有、、、、和全巷法。

二、名词解释(20分,5×4)
1、成矿规律:
2、成矿模式:
3、地质编录:
4、矿产工业指标:
5、地质调查:
三、简答题(30分,3×10)
1、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所获得的不同结果可将查明矿产资源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请简要回答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的区别和联系。

2、简述资源储量计算的一般过程。

3、按照性质、反映内容和研究的详细程度可将地质编录分为哪几类?简述各类的主要研究内容。

四、问答题(30分,2×15)
1、地质可靠程度是《固体矿产资源量/储量分类》(GB/T17766-1999)中关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三大依据之一。

其中,根据矿产勘查阶段工作成果的不同精度将地质可靠程度划分为几类?各类的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坑探工程?坑探工程的类型主要有哪些?各类型的使用范围分别是什么?。

成都理工大学矿产勘查学期末考试试卷(两份)及复习资料

成都理工大学矿产勘查学期末考试试卷(两份)及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

矿产勘查:在区调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2.矿产勘查学:研究矿产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矿床赋存规律、矿体变化特征和研究工业矿床最有效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内容:矿产预测、矿产勘查、矿产评价。

研究对象:工业矿体基本任务:研究矿体形成条件、赋存规律及矿体变化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合理有效地预测、勘查和评价矿床的理论和方法3.矿产勘查学的研究方法:地质观察研究法、勘查统计分析法、勘查模型类比法、技术经济评价法4。

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2。

循序渐进: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3.全面研究;4。

综合评价;5。

经济合理5。

矿产勘查阶段划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目的与意义:减少勘查投资风险,确保后续勘查合理性,提高矿产勘查效益5.矿产资源: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内或地表的自然富集物,并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意义的物质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分为:查明矿产资源、潜在矿产资源6。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1.地质可靠程度:预测的4、推断的3、控制的2、探明的12.可行性评价:概略研究3、预可行性研究2、可行性研究13.经济意义:经济的1、边际经济的2M、次边际经济的2S、内蕴经济的3、经济意义未定的7.储量: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基础储量中经济可采部分基础储量(b):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

第二章矿床类型1。

矿床勘查类型:按矿床主要地质特点及勘查难易程度,将特点相似的矿床加以理论综合与概括划分的类型。

划分目的:总结实践经验,指导实际工作,为合理选择勘查手段、勘查程度、工程部署提供依据划分依据:矿体规模、主矿体形态变化程度、主矿体厚度的稳定性、受构造和脉岩影响程度、矿体中主要有用组分的分布均匀程度.2。

矿床勘查类型确定原则:1.追求最佳勘查效益原则;2.从实际出发原则;3.以主矿体为主原则;4.类型三分,允许过渡原则;5.在实践中验证并及时修正原则第三章矿产勘查技术方法1.矿产勘查技术方法根据原理可分为:1。

矿相学期末复习题

矿相学期末复习题

矿相学期末复习题矿相学1.矿相学:主要是用矿相显微镜研究矿石的一门科学,其研究范围包括金属矿物学和矿石学的主要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鉴定金属矿物、矿物学方面的研究以及研究矿石的公益性质。

2.矿石研习的研究意义:(1)在研究矿床成因和指导矿床勘查方面的意义,主要就是通过对矿石的矿物成分、化学共同组成、矿物女团以及矿石结构结构的研究,可以为查明矿床的成因提供更多重要依据。

(2)在指导矿石工艺上的意义,对矿石工艺性质的研究防止矿石工艺工作中的盲目性,从而更有效率合理地利用国家矿产资源。

3.矿相显微镜:亦称反射偏光显微镜或矿石显微镜,它是矿相学研究工作的饿基本工具,实际上是由一台偏光显微镜加一套“垂直照明系统”组成。

4.矿相显微镜的结构及附件:(一)横向照明设备系器:孔径光栏、起至偏器、视野光栏、反射器(2)照明设备:光源、滤光器(3)接物镜(4)直奔目镜5.矿相显微镜的调节:(1)调节光源(2)反射器的调节(3)调节孔径光栏和视野光栏(4)偏光镜振动方向的检验与校正6.矿物的反射率:矿物光直面横向入射光线的散射能力,称作矿物的散射力,则表示矿物在镜片显微镜下的光亮程度。

则表示散射力大小的数值叫作反射率。

7.矿物的反射率r取决于矿物的折射率与吸收系数:222(n?ns)?k2(n?1)?kr?r?222(n?ns)?k2,当空气为介质时,则ns?1,公式变成(n?1)?k8.矿物的反射色:是指矿物磨光面在白光垂直照射下反射所呈现的颜色,它是矿物的表色。

形成矿物反射的机理是由于矿物光面对白色垂直入射光选择反射所致。

9.反射率色散:矿物的反射率随其入射光的波长相同而变化的现象称作反射率色散。

10.色变效应:影响矿物反射色的因素除了光源的色调和矿物的磨光质量外,还有就是周围矿物的影响,即视觉的色变效应。

11.色度学中颜色需用色调λd(颜色主波长)、饱和度pe(纯度或浓度)及亮度r (反射率)三要素去则表示。

色调和饱和度齐名色度或色品。

矿石学总复习题及答案

矿石学总复习题及答案

矿石学总复习题及答案矿石学是一门研究矿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形成过程以及它们在地质环境中的作用的学科。

以下是矿石学总复习题及答案,供学生复习使用。

一、选择题1. 矿石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岩石B. 矿物C. 化石D. 土壤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矿物的物理性质?A. 硬度B. 颜色C. 比重D. 可燃性答案:D3. 矿石学中,矿物的化学成分通常用哪种方式表示?A. 化学式B. 化学方程式C. 离子方程式D. 电离方程式答案:A4. 矿石学中,矿物的形态学研究主要关注哪些方面?A. 矿物的晶体结构B. 矿物的化学成分C. 矿物的物理性质D. 矿物的形成环境答案:A5. 以下哪种矿物属于硅酸盐矿物?A. 石英B. 方解石C. 黄铁矿D. 磁铁矿答案:A二、填空题6. 矿物的______是其内部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几何规律排列的结果。

答案:晶体结构7. 矿物的______是指矿物在自然界中形成时所处的环境条件。

答案:形成环境8. 矿物的______是指矿物抵抗外力作用,如刻划、压入或摩擦的能力。

答案:硬度9. 矿物的______是指矿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可见光的现象。

答案:荧光性10. 矿石学中,矿物的______是指矿物在化学成分上的相似性或差异性。

答案:分类三、简答题11. 简述矿石学研究的意义。

答案:矿石学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地球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揭示矿物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它对地质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持。

12. 描述矿物的晶体形态学特征。

答案:矿物的晶体形态学特征包括晶体的对称性、形态和生长习性。

晶体的对称性是指晶体在空间中可以进行的对称操作,如旋转、反射和倒置。

晶体的形态是指晶体在宏观上呈现的形状,通常与其内部结构有关。

晶体的生长习性则反映了晶体在生长过程中各方向的生长速率差异。

四、论述题13. 论述矿石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矿相学复习题

矿相学复习题

矿相学复习题【矿相学第一套复习题】1、作为对比的标准:黄铁矿、方铅矿、黝铜矿、闪锌矿,将反射率分为五级54.5%、43.2%、30.7%17。

5%2、硬度:矿物抵抗某种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特别是抵抗刻划、压入及研磨等作用的能力,称为矿物的硬度。

3、反射的多色性:非均质不透明矿物各主反射率对不同光波有不同的选择性反射,因此各主反射率方向也就具有不同的反射色,矿物的这种反射色因方向不同而改变的性质就是矿物的反射多色性。

分“显”和“不显”。

4、矿物晶粒内部结构:指的是单个矿物结晶颗粒内部所显现的结构形态特征,如双晶、环带、解理、裂理、裂纹和加大边等。

5、三色光:红光,绿光,蓝光。

红+绿=黄蓝+红=紫绿+蓝=青红+蓝+绿=白白—红=青白—绿=紫白—蓝=黄白—(红+蓝+绿)=黑6、内反射与反射率的关系:R>40%矿物:对入射光线较强烈的吸收,光线几乎不能透入内部(不透明矿物),不能产生内反射,其反射色与矿物颜色一致(表色)。

R<14%:透明矿物,吸收性弱,大部分光线可透过,几乎都具有强烈的内反射,内反射色多为无色透明或白色,内反射色与矿物颜色一致。

而反射色均为深灰色。

14%<R<40%:透明半透明矿物,R在30—40%之间的仅有少数矿物有内反射;小于30%多数矿物具内反射,其内反射色与矿物颜色一致都为体色,如辰砂。

7、沉积矿石构造特点:沉积矿石与沉积岩在形成方式与形成过程上几乎完全一致,因此其构造特点与沉积岩的构造特点相当。

①层理构造显著;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

8、热液矿石构造指含矿汽水热液沿围岩裂隙流动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等条件改变,含矿热液充填结晶以及对已形成的矿物或围岩交代置换后沉淀而形成的矿石构造。

1、脉状构造、交错脉状及网脉状构造2、晶洞及晶簇状构造、梳状构造3、胶状及变胶状构造4、浸染状、斑点状和斑杂状构造5、交代残余构造9、影响矿物硬度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反射率:指在矿相显微镜下垂直入射光经矿物光面反射后的反射光强(Ir)与原入射光
(Ii)的比率(R)。

2.反射色:在矿相显微镜下,矿物的磨光面在白光垂直照射下所呈现的颜色。

3.双反射:是在单偏光下看到的一种光学现象,当转动物台改变矿物的方位时,有一些矿
物的切面可观察到亮度的变化,即为矿物的双反射,若转动物台观察到矿物反射色有变化时,即为该矿物的反射多色性。

4.均质性:均质矿物对垂直入射平面偏光没有方向性的影响,对入射平面偏光的反射光仍
保持原偏振方向不变,故经上偏光镜显示消光,而转动物台也不发生亮度和颜色的变化,矿物的这种光学性质称为均质性。

5.非均质性:非均质矿物对垂直入射平面偏光具有方向性影响,除消光位外的其他任何方
位对入射平面偏光均改变原振动方向,故经过上偏光镜后显示一定的亮度和颜色,并且转动物台改变矿物方位,发生亮度和颜色的变化,矿物的这种光学性质称为非均质性。

6.内反射:白光射向矿物光片表面除反射光外,一部分光线折射投入矿物内部,当遇到矿
物内部的解离,裂隙,空洞,晶粒界面,包裹物等不同介质分界面时,光线会被反射出来或散射开,这就是矿物的内反射作用。

7.内反射色:矿物内反射发生色散而显示的颜色,是矿物的体色。

8.硬度: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力的能力即为矿物的硬度。

9.矿石结构:是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特点,即矿物颗粒的形态,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
关系,或矿物颗粒与矿物集合体的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10.矿物构造:是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即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大小,及其空间
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11.矿化期:也称成矿期,是指一个较长的成矿作用过程。

12.矿物嵌布特征:指该矿物的嵌布粒度和嵌布均匀性。

13.矿物生成顺序:同一矿化阶段内能形成一组矿物,这些矿物不是都在同一时间内形成的,
各种矿物形成的时间关系称为矿物的生成顺序。

14.单体解离度:某种矿物解离为单体的程度称为该矿物的单体解离度。

15.矿物的综合鉴定:全面利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产出状态三大方面的鉴定特征综合鉴
定矿物的方法。

二.矿相学:是以矿石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其任务是主要用矿相(反光)显微镜研究矿物矿石(以不透明矿物为主)的光学,物理,化学性质特征;研究矿石的组构以及矿石在时间和空间上发育的规律性;研究矿石的粒度特性(工艺特性)等
三.问答题
1.图示并说明交代结构和固溶体分离结构的区别。

答:交代结构的主要特点:(1)交代结构在金属矿石中广泛发育,结构的形态类型多样而复杂,其形态主要决定于裂隙的特点,交代程度和矿物结晶生长力的强弱。

(2)交代作用形成的矿物颗粒,多呈锯齿状的溶蚀边缘,细脉交叉处常显膨大加宽的现象。

各种结构的形态特点能反映矿物形成的先后顺序。

固溶体分离结构的特点:(1)矿石中心必须有能够形成固溶体系列的一些矿物,方有可能成为固溶体分解结构。

(2)固溶体形成的矿物颗粒,主客晶间的接触界限较平滑,在格状连晶交叉处无变宽加厚现象,客晶的分布多受主晶解理的控制,主晶与客晶为同时形成的。

2.确定矿石结构,构造的成因类型的依据
答:确定矿石构造成因类型的主要依据:(1)必须结合矿石的矿物组成特点:不同成
因的矿石构造,其组成矿物往往也不相同。

(2)应注意区别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及其接触关系:不同成因的矿石构造,其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和集合体间的接触关系也有一定的差异。

(3)要联系矿石产出特征及矿床基础地质方面的特点:要结合矿石的空间产状,和分布特点及矿床的基础地质情况来分析矿石成因。

(4)查明主要造岩矿物的成因标型特征:矿物集合体特点相似的构造,不易确定其成因,再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查明某些造矿矿物的标型性特征,帮助阐明矿床成因。

确定矿石结构成因类型的主要依据:(1)应结合矿石的矿物共生组合特点:不同成因的矿石结构其组成矿物亦多不相同。

(2)必须区分矿物颗粒的特点:不同成因的矿石结构,其矿物颗粒的特点亦不相同。

(3)要注意矿物颗粒间的接触关系:不同成因的结构其矿物颗粒间的接触关系也有着一定差异。

(4)应联系矿石构造和周围的地质特点。

3.确定元素赋存状态的方法有哪些?
答:除了常规性的显微镜法,化学物相分析法,x射线研究法等方法外,还采用电子探针分析,激光显微光谱分析和电渗析等方法。

4.元素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主要有哪些?
答:单矿物,类质同相混入物,机械混入物,固溶体分解物,吸附状态。

5.图示并说明结晶结构和交代结构的区别
答:交代结构的主要特点:(1)交代结构在金属矿石中广泛发育,结构的形态类型多样而复杂,其形态主要决定于裂隙的特点,交代程度和矿物结晶生长力的强弱。

(2)交代作用形成的矿物颗粒,多呈锯齿状的溶蚀边缘,细脉交叉处常显膨大加宽的现象。

各种结构的形态特点能反映矿物形成的先后顺序。

结晶结构的主要特点:(1)矿物颗粒是晶质的,矿物颗粒间溶蚀交代现象不显著,以自形程度与同、粒度不等的各种粒状结构为主。

(2)矿物颗粒的接触关系能反映矿物的生成顺序。

海绵陨铁结构:是岩浆矿床的一种矿石结构。

是在岩浆冷凝过程的晚期阶段,在矿化剂的影响下,矿石矿物(主要是金属矿物,如磁铁矿、钛铁矿)比硅酸盐矿物从熔浆中晶出较晚、充填在硅酸盐类矿物颗粒之间或胶结硅酸盐矿物(如辉石)而形成的一种矿石结构,它类似于在海绵体的空隙中充填其它物质后形成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