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论
庄子齐物论
庄子齐物论庄子的齐物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发表于战国时期。
庄子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齐物”的道理。
他认为,自然界万物都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上下各有差别,只有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以下是我对庄子齐物论的一些见解。
首先,庄子在齐物论中强调的“物皆平等”和“物无善恶”等观点,对于人们的做事方式有很深刻的启示。
我们生活中总是习惯性地将一些事物进行二元比较——好坏、高低、优劣。
而庄子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发现万物的平等性。
我们也应该这样去对待事物,不要盲目地去判断和评价,而是要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和认识事物。
抛弃过度的分析和批判,借鉴自然之道,演绎出自己的人生哲学,从而达到积极的生活意义。
其次,庄子的齐物论也提出了“无我”与万物之间的关系。
他主张人们应当“舍我而后能,否则不成器”。
这个“我”既指个人的私欲,也指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庄子认为,只有放下个人的私欲,才能真正与万物之间建立起联系。
如此一来,人们才会更容易接纳、理解自然界中的万物,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境界。
庄子还在齐物论中提出了“清净无为”的境界,他认为,在这种境界下,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之美,才能达到灵魂的升华与完善。
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是庄子的“大道无门”。
他认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一种无私无欲的情感,并且这种情感不是可以人为获得的。
在自然界中,万物复苏,与人们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这样的复苏实在是孕育了人们对自然的借鉴。
人们可以不断地学习从自然界中获取灵感和启示,这便是庄子所强调的自然之道。
不拘泥于特定的思想体系,虚空着天地,尚无可言,这便是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境界。
综上所述,庄子的齐物论透过对大自然的观察总结出了很多精彩的思想。
这些思想启示着人们如何去正确地对待和理解自然界,同时也引领我们去寻求一种和谐共处的方式。
我们需要摆脱浮躁的心态和只求利益的思想,接下来要保持初心,不断学习自然之道,摸索出我们的“精神根源”,才能开创出一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未来,这才是庄子齐物论的真正价值所在。
庄子·齐物论的经典之句
庄子齐物论的经典之句
《庄子·齐物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著名篇章,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之句。
以下是其中几句经典的名句:
1. "大庙堂之上,有梁者必有柱;舟航水之上,有楫者必有舵。
"
这句话意味着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中,有对立关系或相互依存的元素。
比喻事物的存在是相对的,无法孤立存在。
2.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这句话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无常。
人生如同一瞬间即逝的光阴,不停地流逝,没有停留的时刻。
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这句话指出人的生命有限,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无论怎样努力追求知识,都不能涵盖全部真理。
4.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这句话强调道是无法言说或定义的,真正的道是超越言语和名字的。
5.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这句话意味着高级的人不追求个人私利,不自夸功绩,不追求个人的名声。
这些句子体现了庄子的思想精髓,揭示了人与世界、人与自然、人与道的关系,以及人生的无常和虚无。
这些句子常被引用和讨论,对于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庄子》的主要内容
《庄子》的主要内容庄子继承老子的思想并不断加以深化。
论“道”以老子为本,而且以开放性和发散性的思维拓展对道的认识。
他认为“道”不可以用形象来描画,它是自然而然内在于天地万物的,“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
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庄子·齐物论》)。
正如郭象注所说:“万物万情,趣舍不同,若有真宰使之然也。
起索真宰之眹迹,而亦终不得,则明物皆自然,无使物然也。
”好像在玄冥变化的世界中有个“真宰”,但实在没有迹象可寻,放眼看去,宇宙万物自然而然地运行,毫无爽失,万物自发地生成,不是由什么有形的东西促成的。
《庄子·则阳》也说:“万物有乎生,而莫见其根。
”认为万物自生自成,这就从内在性、无限性的角度将“道”论推向深入。
与“自然”有密切关系的“常”“反”“有无”等观念在庄子思想中都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常”是万物自发运行和维持自身存在的力量,是万物“自然”运行的趋势,在《老子》一书中“大”“逝”“远”“反”的往复运行就是“常”,它是对“道”的运行过程的总概括。
庄子继承老子,对“道”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在庄子看来,“道”的运行过程更为复杂,具有多样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
庄子论“常”,线性循环运动的意味减少了,自发性和不确定性的意义增加了。
庄子用“常”来描述事物自存在、自组织、自运行的趋势,它是事物不断地展现自身的过程:“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庄子·大宗师》)“天下有常然。
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索。
故天下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
故古今不二,不可亏也。
”(《庄子·骈拇》)人有生有死,就像天地运行有昼有夜一样,这自然而然的变化,人力根本无法干预。
天下万物自然而然生长变化,方、圆、曲、直各有“常然”。
“常然”引导着事物生长变化:“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
《庄子齐物论》原文及译文
《庄子齐物论》原文及译文【齐物论导读】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篇目。
“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
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
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
“齐物”和“齐论”合在一起便是本篇的主旨。
全文大体分成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至“怒者其谁邪”,从子綦进入无我境界开篇,生动地描写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并且指出它们全都出于自身。
第二部分至“吾独且奈何哉”,推进一步描述社会各种现象和人的各种不同心态,并指出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又都是出自虚无。
第三部分至“此之谓以明”,说明是非之争并没有价值。
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转化。
从这一意义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那么区别是与非就没有必要,才智也就成了没有价值的东西。
第四部分至“此之谓葆光”,进一步指出大道并不曾有过区分,言论也不曾有过定论,人们所持有的是非与区分并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观对外物的偏见,物、我一体,因而是非无别,容藏于一体。
第五部分至“而况利害之端乎”,从忘物才能齐物入手,说明认识事物并没有什么绝对客观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论也就没有确定是非区别的必要。
第六部分至“故寓诸无竟”,借寓言人物之口阐述齐物与齐论的途径,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的境域,从而遨游于尘埃之外,这也就进一步说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辩。
余下为第七部分,通过两个寓言故事表明“无所凭依”和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的旨意。
“齐物”与“齐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
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
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
庄子的认识论
庄子的认识论
庄子的认识论可以概括为齐物和小知大知。
庄子持有“道生万物”的本体论思想。
庄子认为,人们对于世界的不同认识,取决于两个不同的立足点,即“以物观物”还是“以道观物”。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也就是说,平时人们看待事物都是以物观物,只是以主体的不同标准看待事物,所以才会引发对事物的不同看法,从而产生矛盾。
而庄子自持的以道观物认识论,从道的高度看,本有矛盾的东西就无所谓差别了,“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
由于宇宙的无限性,眼前事物的精细与否,相形之下便毫无意义了。
所以,以物观物的方法行不通,只有以道观物才能得出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庄子否定事物确定性和差别性的一面,只讲不确定性和齐一性的一面,是以他在本体论上讲道的无差别界限为根据的。
而对于以物观物的认识观,庄子认为其必然导向对具体事物是是非非的认识,从而使人们局限在具体事物中,不能得到超然的境界。
庄子将对具体事物的认识称为小知。
小知在不同主体的不同标准下,是不同一的,所以庄子认为不需要对具体事物进行认识,而应该超越这些是非观念,达到在世俗的正处、正味、正色之上的“死生无变于己”的至人的智慧。
也即消灭事物之间的彼此对立,因循顺从,天然调和,就可以应对无穷无尽的变化。
庄子也就将这样的认识称为大知。
但这明显不属于常人思维,实际上只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对事物的表象予以麻木的思想。
庄子的大知理念是为了引出他“逍遥游”的人生境界观。
庄子的气化论
庄子的气化论
《庄子的气化论》是庄子哲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主要探讨了事物的生成与变化。
庄子认为,万物皆由气化而来,气是天地之间的力量,可以促成事物的产生和变化。
他提出了“大象无形,气化为形”的观点,认为万物在无形状态下存在,只有经过气的作用,才能转化为具体的形态。
比如,水在无形状态下是气,只有在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后,才能凝结为水。
庄子的气化论还涉及到宇宙中的阴阳、五行等概念。
他认为,阴阳是天地之气的两种相对状态,相互转化才能维持宇宙的平衡;五行则是物质世界中的五种元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也会导致事物的变化。
通过研究庄子的气化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哲学思想,认识到事物的生成与变化是由自然规律所决定的。
同时,也可以借鉴庄子的观点,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之道。
- 1 -。
庄子齐物论核心价值观
庄子齐物论核心价值观庄子的《齐物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篇重要著作,它提出了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以下是《齐物论》的核心价值观的多角度全面回答:1. 自然与无为,《齐物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
它认为自然是一个自足的整体,万物相互关联,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这种价值观强调人应该放下功利心,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顺应自然的规律,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2. 非对立思维,《齐物论》提出了一种超越对立的思维方式,即"齐物"。
它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对立,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这种价值观强调人们应该超越二元对立的观念,摒弃黑白分明的判断,以宽容和包容的心态看待世界,追求和谐与平衡。
3. 自由与宁静,《齐物论》主张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它认为人们应该超越物质欲望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这种价值观强调个体的内心境界的培养,通过修身养性、悟道达理,实现自我解放与超越。
4. 人道主义,尽管《齐物论》强调了自然和人的关系,但它并不否认人的重要性。
它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具有特殊的智慧和能力,应该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这种价值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与共同进步,倡导人道主义的道德观念。
总的来说,庄子的《齐物论》核心价值观包括顺应自然、无为而治、非对立思维、自由与宁静、人道主义等。
这些价值观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平衡,提倡个体的内心境界的培养,以实现自我解放与超越。
它对于个人修身、社会和谐以及人类进步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与指导意义。
《庄子.齐物论》全文、白话翻译及简介
《庄⼦.齐物论》全⽂、⽩话翻译及简介⼀、简介《齐物论》是庄⼦哲学思想的代表作,是《庄⼦·内篇》的第⼆篇。
“齐物”的意思是:⼀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美丑、善恶、贵贱之分。
庄⼦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转化,因⽽没有区别。
全篇共有七个主要寓⾔,分别是:南郭⼦綦隐机⽽坐、狙公赋芧、尧问于舜、啮缺问乎王倪、瞿鹊⼦问于长梧⼦、罔两问景及庄周梦蝶。
故事与故事之间似乎没有外在联系,但却是为着表达同⼀个观点,有着统⼀的主题思想贯穿着,⽽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呈现出⼀种似连⾮连、若断若续、前后贯通、⾸尾呼应的精巧结构。
这篇⽂章的宗旨在于论述万物齐⼀和是⾮相对和不可知论,既谈到了从⽆到有的本体论问题,也涉及到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论问题。
但也有较丰富的辩证法内容。
本篇表现的是庄⼦对世俗的否定,和对⽆差别的⾃由境界的向往。
庄⼦认为,要达到⽆差别的精神⾃由之境,就必须超脱世俗观念的束缚,忘掉物我之别,忘掉是⾮之辩。
⼆、正⽂南郭⼦綦隐机⽽坐,仰天⽽嘘,荅焉似丧其耦。
颜成⼦游⽴侍乎前,⽈:“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昔之隐机者也。
”⼦綦⽈:“偃,不亦善乎,⽽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闻⼈籁⽽未闻地籁,⼥闻地籁⽽未闻天籁夫!” ⼦游⽈:“敢问其⽅。
”⼦綦⽈:“夫⼤块噫⽓,其名为风。
是唯⽆作,作则万窍怒呺,⽽独不闻之翏翏乎?⼭林之畏佳,⼤⽊百围之窍⽳,似⿐,似⼝,似⽿,似枅,似圈,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夭}者,咬者,前者唱于⽽随者唱喁,泠风则⼩和,飘风则⼤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独不见之调调、之⼑⼑乎?” ⼦游⽈:“地籁则众窍是已,⼈籁则⽐⽵是已,敢问天籁。
”⼦綦⽈:“夫吹万不同,⽽使其⾃已也,咸其⾃取,怒者其谁邪?” ⼤知闲闲,⼩知间间;⼤⾔炎炎,⼩⾔詹詹。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以⼼⽃:缦者,窖者,密者。
庄子齐物论讲解
庄子齐物论讲解
庄子齐物论是庄子的哲学思想之一,主要阐述了庄子对“物论”的看法,主张万物平等,反对将事物分为高低贵贱。
庄子认为,事物的本质是相同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因此应该超越事物的表象,追求事物的本质。
庄子齐物论中的“齐物”,是指万物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庄子认为,事物的本质是相同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因此应该超越事物的表象,追求事物的本质。
庄子通过“庄周梦蝶”的故事来说明这一观点,他认为自己和蝴蝶是相同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庄子齐物论中的“论”,是指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
庄子反对将事物分为高低贵贱,认为这样会导致人们对事物产生偏见和执着。
庄子主张“物物而不物于物”,即应该尊重事物的本性,不被事物所左右。
庄子齐物论的思想对中国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道家和禅宗的影响最为显著。
庄子齐物论中的“齐物”思想,启示人们应该超越事物的表象,追求事物的本质,同时也启示人们应该尊重事物的本性,不被事物所左右。
[讲解]《庄子齐物论》
《庄子齐物论》《庄子》一、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
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
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解】立身处世,亦不妨从中借鉴。
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庄子?养生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解】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是不明智的,反应了庄子弃智绝圣的思想。
三、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解】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四、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庄子。
大宗师》【译】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
【解】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
这才是"莫逆之交"。
五、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逍遥游》【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
【解】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
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六、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
【解】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
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七、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庄子齐物论原文及译文
庄子齐物论原文及译文庄子齐物论原文:夫言非吹也。
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
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彼是,方生之说也。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故曰莫若以明。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
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
恶乎然?然于然。
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
恶乎可?可于可。
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
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
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
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
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
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
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
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庄子齐物论译文
庄子齐物论译文庄子《齐物论》是庄子的一篇哲学经典,强调道教的思想,探讨了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齐物论》的一个简要译文:庄子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横天、势不可挡,鹏之势也。
欲与天地为容,不可得而泰山可卧也。
欲与天地为功,不可得而襄陵可埋也。
欲与天地为始,不可得而九州可一邑也。
势者,天地之道也。
不可得而为者,鬼神之道也。
庄周之道也。
故夫魏之所以众人而独立者,其形也;众人之所以异于魏而同于禽兽者,其实也。
形同则物蔽,实同则神昏。
蔽其形,蔽而后能见。
乍视之,不见其形。
稍申之,似鸟之形。
以其实,亦无鸟焉。
是故时物穷而后能工,事物熏而后能见。
非物穷而不工也,非物熏而不见也。
物穷则工,物熏则见,屈者之所以穷也,亡者之所以熏也。
是故众人皆以骍识骍者,耕者之所以耕也。
有饮者之所以饮也。
有肆翳者之所以肆翳也。
有象者之所以象也。
有方壶者之所以方壶也。
夫一方而蔽四极,一圆而蔽九州。
方圆之理,乃类万物之宗。
夫类万物者,莫得而专者也。
非专无所可乘。
是故众人皆以蔽一取一,耕者之所以耕也。
有饮者之所以饮也。
有肆翳者之所以肆翳也。
有象者之所以象也。
有方壶者之所以方壶也。
亦一归而可乘也。
是故君子不可以苟专,耕者之专也,有饮者之专也,有肆翳者之专也,有象者之专也,有方壶者之专也。
是故众人皆以骍识骍者。
不见君子之专也。
彼众人之所以逆致而不同于骍者也,方生乎八窍之间,通乎各经之宜也。
邪直穷奇,八窍之利也。
协同并赡,各经之理也。
故众人皆以骍识骍者。
不见君子之通也。
夫人之所以贵其目而贱其耳者,以目射之而能不失视,致之而能不失聚,以其目听也。
夫耳者,血气之所通也。
万物皆得而来,百川皆归而归焉。
血气之行不流于外,不会于物,不亲于事,是以凶。
夫目者,气之辅也;耳者,神之使也。
凡凶神之所为也,必有凶声之发焉。
庄子齐物论主要观点
庄子齐物论主要观点庄子齐物论主要观点庄子齐物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一篇重要著作,主要讨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在本文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庄子齐物论的主要观点。
一、“物我两忘”观点“物我两忘”是庄子齐物论的核心思想之一,它指的是在人和自然界之间消除了对立和分别,达到了完全的融合。
庄子认为,万物皆有其性,而这种性是不可改变的。
因此,人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来生活,并且将自己看作是大自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
二、“大同世界”观点在庄子看来,“大同世界”指的是一个没有矛盾和分别的世界。
他认为,在这个世界里,万物都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和谐的整体。
因此,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任何事情是优秀或者劣质的,每个事物都有其存在和价值。
三、“无为而治”观点“无为而治”是庄子齐物论中的另一个重要观点。
庄子认为,如果人们能够放弃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过度干预,顺应自然规律,那么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因此,他主张“无为而治”,即让事情自然地发展,不要过度干预。
四、“鱼游于大水之中”观点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比喻:“鱼游于大水之中”。
他认为,人应该像鱼一样游动在大自然之中,不断地适应和改变。
这种适应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适应了自然界的规律,才能生存下去。
五、“道”的观念庄子在齐物论中强调了“道”的概念。
他认为,“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力量,它支配着整个宇宙。
人们只有通过修炼和领悟“道”,才能达到与自然界完美融合的境界。
六、“形而上”的思想在庄子看来,“形而上”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他认为,“形”是有限、局限、具体的东西;而“上”则是无限、超越、抽象的东西。
因此,只有通过“形而上”的思考,才能真正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本质。
七、“自由自在”的境界庄子齐物论中还提到了“自由自在”的境界。
他认为,只有在这种境界中,人们才能真正地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这种境界需要通过修炼和领悟“道”来达到。
总结:庄子齐物论主要讨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庄子齐物论的主要思想
庄子齐物论的主要思想
庄子齐物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答:庄子齐物论的主要思想是:万物齐一。
庄子《齐物论》的主旨是“万物齐一”,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1、齐彼是。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庄子认为,凡物都存在对立面,如果从彼面看不到的话,从此面看则能看清楚。
所以说,彼出于此,此出于彼,进一步说,就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2、齐是非。
“是”、“非”的存在,是以“彼是”的存在为前提的。
既然“彼是”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那么,“是非”也是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因为有了“是”,所以就有“非”;相反,因为有“非”存在,所以才有“是”的存在;没有“是”也就没有“非”,没有“非”,就没有“是”,二者互相依存,对立而统一。
3、齐物我。
庄子的“道”是宇宙万物的“造物主”或“天下母”,人与物,我与物,都是“道”的化身,其根源都来自“道”。
所以庄子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没有它就没有我,没有我,也就没有什么东西来体现它。
4、齐生死。
庄子的生死观是辩证的生死观。
“方生方死……方不可方可。
”死与生都是以对方为依据的,从“道”的角度来看,死也就是生,生也就是死。
“芴漠无形,变化无常。
死与?生与?天地并与?”无形元状,变化无常,庄子把死与生看成和天
地一样自然。
能把生死当作自然的旅程看待,其实要有高超的胸襟。
庄子齐物重要论述
庄子齐物重要论述
庄子的齐物论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论述之一,要点如下:
1.齐物:一切物事皆平等。
庄子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优劣之分,它们只是在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呈现出来的。
庄子主张人
们应当放弃对事物的评判和观念上的偏见,相信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
2.道:一切事物的本源。
庄子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即没有形象的
本体,无限而又完整的存在。
道是无为而有为的,万物是从道生出来的,
包括人类也是道生的,人生的目的就是回归到道。
3.自由:自由是牢笼之外的境地。
庄子认为,自由是一种心境和状态,不是说逃避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是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没有外
在的规定和束缚。
自由是达到一种清静的境界,让人自由自在地栖息于周
围的世界中。
4.谦虚:不要自以为是。
庄子认为,人们应该保持谦虚,不要自以为是,因为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永远无法全部掌握和完全理解所有的
事物。
这种谦虚的态度能够帮助人们摆脱偏见和狭隘的观念,开阔视野,
自然而然地达到与世界的和谐。
王安石《庄周论》译文
王安石《庄周论》译文世人评论庄子褒贬不一。
学儒的人说:“庄子的书,必定诋毁孔子让人相信他的邪说。
烧了庄子的书,废了他的弟子,这样才行。
他的言论,是非曲直本不值得评说。
”而喜欢庄子思想的人说:“庄子之德,不会因为外物干扰而影响他的思虑,让人对他的道深信不疑。
他不是不懂得仁义,认为仁义太渺小不值得去实行;他不是不知道礼乐,认为礼乐浅薄不能用来教化天下。
所以老子说:‘道失去后才现出德,德失去后才现出仁,仁失去后才现出义,义失去后才现出礼。
’从此看出庄子并非不懂得仁义礼乐;他认为仁义礼乐是道的皮毛,所以轻视它。
”儒者说的话虽然是对的,但他们没有领会庄子的真正用意。
喜欢庄子言论的人只知道读庄子的书,却也没有领会庄子真正的用意。
从前古圣先王们的德泽,到庄子时代已经枯竭了,世风日下,欺诈盛行,质朴尽失,即使当时的学士大夫,也没有懂得人应该看重自身而看轻外物的道理的。
于是完全丢弃仅留的礼义,在利害之间你争我夺,逐利而不知道耻辱,丧身而在所不惜,在此间越陷越深,终于无法挽救。
庄子对这种现状深为忧虑,想用他的学说来改变世风使之归于正道。
他的思虑极其深远,以为仁义礼乐不能扭转当时的风气,所以,他混同是非,不分你我,等观利害,以获得心灵自由为满足,这就是他用来矫正天下弊端的方法。
既已用他的学说矫正弊端,又担心后世之人把他的学说完全信以为真,从而不能认识世界的真象,曲解古人的义理要旨,于是自己又不得不在篇末加以说明。
他在文中说:“《诗》用来表达思想感情,《书》用来记述政事,《礼》用来表述行为规范,《乐》用来传递和谐的音律,《易》用来阐明阴阳变化的奥秘,《春秋》用来讲述名分的尊卑与序列。
”由此看来,庄子哪里是不理解圣人的思想学说呢?他又说:“譬如耳朵眼睛鼻子和嘴,都各有各的用途,不能相互取代,如同五行八作各行各业的技巧,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各有各的用场。
”以此明确完备的大道,在圣人的学说中,而不在自己这里。
而且他还把自己的学说,置于宋钘、慎到、墨翟、老聃这些人的学说之中,这些都是只有一孔之见学说不够完备的人,大概是要说明自己的著述,是为某一个目的而作的,并非完备的大道。
庄子《齐物论》的论证思路
庄子《齐物论》的论证思路《齐物论》是庄子思想的重要篇章之一,其核心观点是倡导超越万物之别,以平等的态度看待世界。
以下是该篇论证思路的详细解析:1. 提出齐物论的观点庄子在《齐物论》开篇即提出“齐物论”的观点,即要超越万物之别,以平等的态度看待万物。
他认为,万物皆有其存在之理,彼此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类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主观偏见而忽视其他生物的存在价值。
2. 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庄子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对事物的评价存在偏差。
主观因素如个人情感、经验、价值观等,客观因素如环境、气候、社会背景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判断,从而产生偏见和误解。
3. 强调要以平常心看待万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庄子强调要以平常心看待万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他认为,人类应该摆脱主观偏见和客观因素的束缚,以平常心看待世界,不被事物表面的变化所影响,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4. 通过比喻和例证,阐述齐物论的具体应用庄子通过比喻和例证,阐述齐物论的具体应用。
例如,他对生死的看法是:“夫生死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老而长存,不足以托体乎!”他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人类不能因此而产生偏见和执念。
又如他对是非的判断是:“夫是非之争也,如过客过主,过主不知过客之过,岂可非也?”他认为是非之争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因此不应该因为是非之争而产生偏见和矛盾。
5. 呼吁人们要摆脱束缚,回归内心的自由和平静庄子在《齐物论》结尾呼吁人们要摆脱束缚,回归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他认为,人类应该摆脱主观偏见和客观因素的束缚,回归内心的自由和平静,以平等的态度看待万物,追求内心的和谐与平衡。
综上所述,《齐物论》的论证思路是从提出齐物论的观点开始,指出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强调要以平常心看待万物,通过比喻和例证阐述齐物论的具体应用,最后呼吁人们摆脱束缚,回归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庄子齐物论译文
庄子齐物论译文
庄子齐物论的一种译文可以是:
万物彼此相容,各自存在各自的方式,而互不干涉,这就是齐物论。
仿佛天上的云彩飘逸自由,山川河流自主流淌。
它们没有争斗或者相互排斥,存在着各自的自由和独立。
世间万物,没有任何一种可以说是绝对的上位还是下位。
无论是高山还是深海,无论是苍天还是地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质和存在。
没有哪一种生命可以完全取代另一种生命,在所有生物中没有上下之分。
所以,我们不能根据外在的表象来给予事物价值,因为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平等的。
我们要超越善恶的二元对立,不要被境况和形式所限制。
我们要看到万物都是无私、自由和平等的。
万物生活在这个宇宙之中,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永恒不变的。
宇宙运行着各自独特的规律,没有什么是可以改变或者抵挡的。
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和适应这种无限的变化,而不是试图去控制它们。
当我们接受事物的真实本质,我们就能够突破形而上的束缚。
我们会意识到事物的内在和外在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我们会明白自然规律是普遍的,跟我们自身的生命一样重要。
这样,我们将能够体验到真正的和谐和平衡。
总而言之,庄子的齐物论是一种超越对立和划分的哲学观点,
它教导我们要超越表面的形式和境况,去发现万物中的真实本质。
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万物都是平等的、相互关联的,我们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和内在的自由。
(注:以上译文个别句子或词语的表达可能有所调整,以保证整体的表达清晰和流畅。
)。
庄子齐物论二原文与解析
庄子齐物论二原文与解析庄子《齐物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重要著作之一,全文的论述内容非常丰富和深入。
本文将就庄子《齐物论》的原文进行解析,从而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一著作。
庄子《齐物论》以“齐物”为题,探讨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并倡导了一种超越对立的世界观。
下面是该篇原文的详细解析。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句子的开篇,庄子用“古之善为士者”引出话题,表达了他对古代高尚人物的赞赏。
而后,他用“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来修饰这些古之善士的品质,意味着他们拥有高深的智慧和广博的见识。
「夫唯不尽,然后物与之表矣。
」这句话中的“夫唯不尽”表明,庄子认为高深智者的智慧是无法完全被理解和界定的。
他们所表达的智慧和思想只能通过物象的方式来呈现出来。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若谷;混兮其若浑。
」这一段以意象丰富的写法描绘了高深之士的状态。
庄子通过对人的状态进行比喻,表达了他们虽然外表普通平凡,但却内心深邃含蕴,高尚宏大。
「浑沌之始,渺兮若冯河。
」这句话以浑沌之始为写作背景,引出了后面的一系列比喻。
通过类比,庄子表达了高深智者的思想非常深邃和神秘。
「赤子之于白云者,诚若是乎?」这句话通过描述赤子与白云的关系,暗示了高深智者与世界的关系。
表达了他们的思想和世界是相互呼应和共融的。
「青冥之盖,蒙若蔽,赫兮若昧?」这句话通过对青冥之盖的描述,以及蒙若蔽和赫兮若昧的修辞手法,表达了高深智者所掌握的知识和见解是超越常人理解的。
「關關乎隱而不見!」这句话通过形容词「隱而不見」来描述高深智者的姿态。
他们虽然存在于世间,但却隐藏于不为人知的角落。
「动而愈言,至于言无益也。
」这句话反映了庄子对智者智慧的理解。
他认为言语虽然能够表达智慧,但也有其局限性,有时候多言无益。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庄子对言辞的限制。
他认为过多的言辞只会让人陷入迷茫之中,不如守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庄子辩论的故事
庄子辩论的故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思想主张与老子哲学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道家思想体系。
庄子辩论的故事讲述了他与惠子之间的辩论,辩论的焦点是关于认识事物的角度和方法。
一次,庄子和惠子在濠梁 (今安徽凤阳县濠城镇) 上游玩,庄子看到河里的鱼说:“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马上反驳道:“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反驳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进一步指出:“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庄子则机智地回答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
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
另一则庄子和惠子辩论的故事讲述了庄子在妻子去世时表现得
异常冷静,惠子批评庄子说:“你不但不哭,居然还这样做?”庄子回答说:“我并非没有悲伤的感情,但是死是回避不了的事情,既然这是自然运行的规律,为什麽还要哭呢?”庄子认为,具备理性的知识,就可以摆脱情感的束缚,达到灵魂的自由。
这些故事展示了庄子独特的哲学思想和辩论技巧,也反映了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庄子的“虚静物化论”“虚静”和“物化”,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范畴,它们都是讲艺术创作特别是艺术构思过程中主体心态的。
这两个理论的基础和源头,也是在老庄道家特别体现在庄子的思想中。
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老子谈“虚静”,其本意主要不在文学或文艺,而是讲哲学的认识论。
是说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在体认和把握认识的对象特别是玄妙的大“道”时,极不容易,必须排除一切外来干扰,诸如功名、利禄、情爱、死生等等世俗观念,即精神上要彻底解放,心灵世界应作到极度虚无空明,一尘不染。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这一思想,正式提出了“虚静”这个理论范畴并把它视为至“道”的途径:“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庄子的人生哲学的起点是对现实的恐惧、厌恶、反感,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对生命的担忧、焦虑和恐惧。
庄子的时代是一个“争地以战,杀人盈城”的时代,是一个“无耻者富,多信者显”、“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时代,是一个“轻用民死,死者以量乎泽”的时代,对这个时代,庄子是极为厌恶的,而对自己的性命又是极为恐惧焦虑的。
庄子不止一次地表达过对于社会的厌恶,对追逐功名之辈的厌恶。
世俗的追逐名利、丧失人格、媚谗权贵,如此等等都是庄子所极力反对的、厌恶的。
《庄子》一书中多次提到对于做官、对治天下之类问题的不屑,如《应帝王》中天根问无名人如何治天下,无名人说:“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预也!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厌,则又乘夫莽渺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
汝又何暇以治天下,感予之心为?”的确,庄子的避世厌世确有反异化的一面,有其“非桐梧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酮泉不饮”的高洁人格。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庄子的厌世和避世具有浓厚的无可奈何的命定论和“全身保真”的保命思想。
所谓“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这些话以前似乎都不怎么被读者们注意,而我认为却是理解庄子的关键。
“知其不可奈何”,这就说明庄子的避世、逍遥、无为并非出自本性,而是无可奈何而自我安慰。
“无可奈何”的东西决不可能是真正相信、心甘情愿的东西,决不可能是发自内心的真声,而是一种“以理化情”的办法。
庄子是痛苦的,焦虑的。
所以,《庄子》一书中几十次出现“忧”字,决非偶然。
另一个经常出现的字是“死”字。
“死生亦大矣”,这在庄子的时代是十分自然的,“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可以说,死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庄子,并构成庄子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也是庄子焦虑的主要来源之一。
《庄子》一书,大谈保全生命的策略:“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延年”等等。
诚然,中国哲学家对于人死后的命运极不关心,他们认为询问死后的世界是没有用的,因为甚至连当今的世界都无法很好地理解。
但这里又有区别,孔子连死本身也不关心,不担忧,而且其原因是他过于关心世俗道德问题,而死在他看来没有实用意义;但庄子对“死”却大谈特谈,他不关心治国,而关心个体的性命及其价值。
庄子对生死和功名似乎都很超脱:“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但是恋生和入世是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所决定的,庄子虽圣亦不免洗,于是为了以理化情提出了相对论以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
大小成毁都是相对的,是非亦然。
所以庄子欣赏向往的是“未始有封”,更无是非判断的混沌古彻。
而这一切相对之中是最为重要的,我认为还是死生的相对:“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天”。
既然一切都是相对的,那么为什么还要斤斤计较呢?为什么还要劳命伤财地去追逐名利呢?为什么还要忧虑呢?于是让我们无为吧,让我们彻底放弃竞争吧,让我们彻底地忘却吧!于是乎又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乎”,等等。
《庄子》一书有不少赞叹之辞都是献给那些残陋者的。
其实,在这些言词之后隐藏着的都是庄子心中最最沉痛的感情,赞美残陋,是因为越是美好有用的东西,就越是短命。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忘”。
“忘”,则是他表达对于丑陋的社会的厌恶,也就是说人们常说的“反异化”等等;另外,“忘”,也是为了保命,为了去忧。
之所以说是最高明的“忘”,是因为连“自我”都“忘”了,这时的人,就成了没有情感、不知身体之存的“至人”:“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
”“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祈,其入不距;悠然而往,悠然而来而已矣。
”这种“忘”,实际上正是“虚静”论的核心内容,不但功名、事业、外物等均可忘,就是自己也彻底地忘了,没有形体、没有心智、没有感情。
这种境界就是所谓的“物化”,也就是“心斋”:“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达到了这种“心斋”、“坐忘”、“物化”的心理状态后,就可以进入一种“游”的境界。
《庄子》一书言“游”者,妙矣!大家请看:“吾师乎!吾师乎!螯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复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此所游矣。
”“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善天善老,善始善终,……”“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
何作为报也!莫至为致命,此其难者。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
”“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木焦而不热。
”这是多么绚烂多彩的文字啊!多么奔放的激情啊!多么心满意足的逍遥自在啊!然而,这种达于游的“真人”、“至人”的本质特征之一,不正是他的不生不死吗?不正是他的“登高不愫,入水不濡,入火不热”的本领吗?但问题的核心是,庄子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种“至人”的形象?是为了反异化吗?我认为,牵强附会地作如是回答也未尝不可,因为庄子确有如上文所说的“非梧桐不止”的高洁在。
但是,两千多年以前的庄子恐怕根本不知道异化为何物,更重要的是,庄子并没有从社会和群体的角度、从实践的角度认识异化和异化的克服。
如果联系庄子的时代以及庄子全书作全面的分析,我认为,庄子塑造游于无穷的形象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内心深处火一般煎熬着他的焦虑,是焦虑所产生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当然,庄子的焦虑并不仅仅是怕死,还有就是对社会动荡不安的畏惧,对现实人世种种不合于他的理想的现象的忧虑。
但是,至少在这点上应该是相同的,即以“忘”和“齐物”、“游”来解除心中对这一切的厌烦、焦虑,追求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平衡,而这种自由和平衡本质上是消极的甚至是变态的。
如上所述,庄子以焦虑为起点,经由“虚静”的中介而达于游的终点的人格完成的历程,是以压抑和虚幻的合理化作为心理防御机制而实现的,因而庄子的人格和心态就表现为一种压缩性、内聚性的人格和心态。
另外,庄子的“虚静”论,还有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感官知觉的否定和对感官的心智能力的推崇。
庖丁说:“始臣之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解牛之始是用一般的肉体感官,因而看见的不过是普通的全牛;三年以后不见牛了,这不是说牛真的消失了,而是指从对牛的感官知觉上升到了一种似乎神秘的心灵的把握,这时感官不起作用而全凭“神行”。
这种超越感官而达到神遇是庄子的一贯思想。
庄子认为人的感官不能把握普遍的“道”,只有从感官超越道“神”才能把握“道”。
庄子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道”是无形的,所以人的肉眼无法看见,传道与得道便不可能以肉体感官进行。
又说:“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那么,“道”如何才能把握呢?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超感官的“神”、“气”,而“气”则有待于“虚而待物”的心态,即“虚静”、“心斋”。
这样,作为感官知觉的“虚静”就又回到了作为人生态度的“虚静”,后者对前者有直接的制约作用。
庄子说:“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耳”,甚至此处的“心”都是肉体感官,相当于庖丁所以说的“耳”,为庄子所不取。
而“气”有似于“神”,是精神的神秘力量。
“技”大约只需肉体感官即可,“道”则须有赖于“神”,而庄子是把解牛之类的活动当作“道”看待,所以要能成功地解牛,光靠“技”是不行的,必须有“神”而进入“道”。
可见庄子并不仅仅从技艺的角度认识艺术,而且还把艺术提高到人生问题的高度。
“气”是心灵活动达到极纯净的境地,是高度修养境界的空灵明觉之心。
因此,庄子的“神”、“气”又神秘又不神秘,它们不过是清除杂念以后的主体的空明觉心,它能把握超越个别现象的“道”。
那么道是什么呢?“道”就是那普遍存在的看不见摸不着、无所不在地支配万物的实体和法则。
这种“气”,实际上也就是指纯粹的知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
从庄子以“虚而待物”,以“心斋”等释“气”来看,“气”有赖于“忘我”以及“去知”。
“忘我”和“去知”的结合就是“坐忘”,也就是“心斋”。
庄子解释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忘坐”。
可见达到“坐忘”境界两样功夫必不可少,一是忘掉自己的存在;二是摈弃知识,即彻底摆脱与对象的认知关系。
这样,也就能够同“大通”同一、融合。
这是庄子一贯提倡的放弃人的一切主观欲求和概念、是非判断的世界观在知觉理论中的具体化。
而放弃欲求与放弃知识常常是密不可分的。
欲望籍知识而生长,知识也常常以欲望为动机;两者是在互相推长的关系,同时也是在互相消除的关系。
离行即含有去知的意味在里面;去知即含有离形的意味在里面,所以,在坐忘意境中,以忘知最为重要。
总之,庄子的“虚静”论有偏于人生态度的价值学内涵,也有偏于观物心态和审美知觉的心理学内涵,这两者的关系不可分割又各有侧重,前者是后者的出发点依据,后者则是前者的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