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人作业整理
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气象灾害[2022·山东济宁期末]2021年7月17日,河南省多地暴发持续性强降水天气。
24日,新乡卫辉市工业路牧野大桥段出现决口(如图)。
决口导致河水漫灌至城区,多方救援力量在决口两边进行封堵工作。
26日上午,决口成功合拢。
据此完成1~2题。
1.此次水灾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问题,其原因主要有( )①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②过度开采地下水③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④屋顶绿化面积大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2.下列有关该区域洪涝灾害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淹没村庄,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B.淹没耕地,影响冬小麦种植C.冲毁公路、铁路,导致交通中断D.冲毁供水、供电设施,导致停水停电读图,完成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干旱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黄淮海平原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4.上述地区干旱表现为( )A.以伏旱为主 B.全年干旱C.春旱和春夏连旱 D.冬春连旱[2022·福建宁德期末]2021年7月,台风“烟花”在浙江省登陆。
据初步统计,“烟花”造成浙江、上海、江苏、安徽4个省市271.1万人受灾,1 100多间房屋损坏,直接经济损失33.5亿元。
据此完成5~6题。
5.台风“烟花”对浙江省的主要影响有( )①大风大雾天气②影响近海养殖业③加剧环境污染④引发风暴潮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6.此次台风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有( )①洪涝②滑坡③泥石流④地震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2022·重庆市七校期末]2021年12月23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预警,中国天气网也推出了“全国冻哭预警地图”。
在我国大范围地区集体“速冻”中,重庆却是一副“众人皆冻我不冻”的姿态。
据此完成7~8题。
7.关于寒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寒潮强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尤以隆冬危害最大B.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C.寒潮常带来严寒、大风、雨雪和霜冻天气D.寒潮带来的低温,可大量杀死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8.与纬度相当的武汉相比,重庆受寒潮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低,寒潮难以到达B.地势高,寒潮影响不到C.北部有高大山地阻挡D.亚热带气候区,气温较高[2022·重庆市七校期末]2021年7月,干旱了无数年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突发创纪录洪水,300 km2的沙漠变成了湖泊。
最新 人教版选修五:第三章+防灾与减灾3.3+作业+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在影剧院避震,应就地躲避在排椅下。
室外避震要迅速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尽量到开阔的空地。
答案:D2有关家庭防震避震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B.将大件家具摆在墙体坚固处C.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D.适时进行家庭应急练习解析:将大件家具摆在墙体薄弱处可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答案:B地震是一种灾难性的灾害,它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因而有关避震、自救和互救方法尤为重要。
据此完成第3~5题。
3下列避震的做法错误的是( )A.迅速跑向开间较小的卫生间B.蜷曲身体,蹲在墙角处C.迅速冲到窗户边,跳楼逃生D.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抓牢扶手或躲在座位附近4关于震后自救与互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B.当人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救援C.当人被埋在废墟下,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D.在等待救援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5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先救近,后救远②先救老人、小孩,再救其他人③先救“生”,后救“人”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第3题,地震时跳楼不是上策,绝大多数跳楼者非伤即亡。
第4题,当人被埋在废墟下时,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第5题,地震发生后,互救应遵循的原则有:(1)先救近,后救远;(2)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3)先救“生”,后救“人”。
2024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整理
2024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整理2024年是自然灾害频发的一年,其中包括地震、洪涝、旱灾、台风、暴雨等多种灾害。
为了有效震慑和减少灾害对人类生活和财产造成的损失,人们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自然灾害与防治的知识点。
首先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上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地壳内部因构造运动而释放的能量所造成的。
发生地震时,人们应尽量保持冷静,并迅速找到安全的避难点,如疏散通道、护墙角等。
在地震中,要尽量远离有可能倒塌的建筑物、高大物体和电线杆等。
此外,地震发生后,人们还应注意地震后可能带来的余震,严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其次是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是由于降雨过多、地面积水、河道决堤等原因造成的水灾。
防治洪涝灾害的关键在于防洪工程的建设和日常防洪的常识。
人们应该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洪水等级,及早采取措施,做好应急准备。
在洪水来临时,人们要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并避免使用电器设备以及远离电线杆和高压线路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加强对排水系统的维护,不乱倒垃圾和建筑垃圾,以减少洪水发生的可能性。
再次是旱灾。
旱灾是由于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缺水灾害。
为了防治旱灾,人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如合理安排用水时间、节约用水、修复漏水等。
农民还可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渗灌等,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调控,建设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另外是台风和暴雨灾害。
在台风来临时,人们应及早关好门窗,尽量不要外出,切勿靠近河流、海岸和高大建筑物等容易受损的地方。
如果紧急情况下必须外出,应选择避风的路线,并戴好口罩以避免吸入尘土和异物。
在暴雨天气中,人们应减少户外活动,确保居民区排水系统的畅通,避免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最后是自然灾害的避险基本知识。
人们应了解自己所在地的灾害风险情况,并及时了解相关灾害预警信息。
在灾害发生前,要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如准备食物、水、应急药品等生活必需品,制定家庭灾害逃生和应急救援计划。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作业设计
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5. 应对自然灾害一、知识点1. 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 除了自然原因外,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行为也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3. 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
4. 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
5. 人类在与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6.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
7.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
8.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减灾共同体,共同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危害。
9.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_危害_程度、__紧急_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_四级__。
10.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泥石流)和(病虫害)。
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特点是(种类多,分布广)。
11.除了自然原因外,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行为)也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12.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
13.2007年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对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做了规定,共分为四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14.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生活,在与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15.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可多选)1. 地震发生后的最佳逃离时间和救援的黄金时间分别为( )。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整理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整理自然灾害是指由地球自身的自然力量引起的、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的现象。
在地理学中,自然灾害被认为是地球系统不断运动变化的结果。
初中地理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起因、特点、防范和减灾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对初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的整理。
一、地震1. 定义:地震是地壳发生破裂和地表震动的自然现象。
是地球表层结构演化的结果。
2. 特点:地震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和破坏性的特点。
3. 预测与防范:- 预测方法包括地震仪、人工预警和地震预报等。
地震预测尚不准确,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 防范措施包括加固建筑物、开展地震疏散演习、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和推广地震知识等。
二、台风1. 定义:台风是一种大规模的热带气旋,具有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等特点。
2. 特点:台风具有强风、大雨和风暴潮等特点,可能导致水灾、风灾和海啸等灾害。
3. 预测与防范:- 可通过气象卫星、雷达和气象预报等技术手段进行预测和监测。
-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海洋监测、加固基础设施、疏散居民和提前储备物资等。
1. 定义:洪水是河流、湖泊等水域超过一定水位进入低洼地区的自然现象。
2. 特点:洪水具有迅速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和破坏范围广等特点。
3. 预测与防范:- 可通过气象预报和水文监测等手段进行洪水预测和监测。
- 防范措施包括修筑防洪堤坝、加强排水设施、加固河道和提高居民避险意识等。
四、干旱1. 定义:干旱是指某个地区降水量长期严重不足的自然现象。
2. 特点:干旱会导致土地退化、农作物减产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3. 预测与防范:- 预测干旱的方法包括气象预报、水文监测和植物指数等手段。
- 防范措施包括节约用水、开展人工降雨作业、植被恢复和建立灌溉设施等。
五、火山喷发1. 定义:火山喷发是火山内部岩浆由于地壳运动而喷发到地表的自然现象。
2. 特点:火山喷发具有喷发物质、烟尘和火山灰等的喷出,可能引发熔岩流、火山碎屑流和火山爆炸等灾害。
小学自然灾害知识大全
小学自然灾害知识大全自然灾害是指由地球自然环境的变化或其他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不可抗力事件。
小学生在面临自然灾害时,常常缺乏必要的知识和应对能力,因此,了解自然灾害的知识和安全防范措施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小学生详细介绍各类自然灾害的特征、预防、应对方法等相关知识,帮助他们增强灾害意识和应对能力。
一、地震地震是指地球地壳在地下发生的震动现象。
地震常常伴随着巨大的破坏力和危险性,因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预防和应对措施:1. 建立自己的安全意识,明确地震时的应对措施,如躲在坚固的桌子下。
2. 平时要注意保持家庭环境的整洁,固定好易倒的家具。
3. 在地震发生时,要冷静并迅速采取适当的防护姿势。
二、台风台风是一种强大且破坏性极强的气象灾害。
台风常常伴随着强风和暴雨,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威胁。
在台风到来之前,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查看天气预报,了解风力等级,提前做好防台风准备。
2. 清理家庭周围的杂物,确保没有易被风吹走的物品。
3. 关好门窗,固定好外墙广告牌等与建筑物有关的设施。
三、洪水洪水是指江河、湖泊等水域由于降雨量过大或其他原因而发生的超过警戒水位的现象。
洪水会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巨大危害,因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防范措施:1. 不要在下雨天靠近河流、湖泊等水域。
2. 在发生洪水时,迅速向高处撤离,并避免横渡洪水区域等危险行为。
3. 健康饮食,保持身体健康,提高抵抗洪灾的能力。
四、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地质灾害常常发生在地势较陡峭的地区,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威胁。
以下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地质灾害防范事项:1. 在山坡上不要随意砍伐树木和挖掘土壤,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
2. 发生地质灾害时,要迅速向安全地带撤离,并及时报警。
五、雷电雷电是指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导电过程,常常伴随着强大的雷电和暴雨。
雷电对人们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雷电来临时,不要在户外或露天场所逗留,应及时寻找安全的避雷设施。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作业5 应对自然灾害
夯实基础
一、填空题。
1.我国是世界上遭受
自然灾害
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
害有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和病虫害等。
2.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
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 可持续发展 。
3.除了自然的原因外,人类在生产、生活中
不合理的行为
D.台风与寒潮
A.自然灾害会给社会带来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B.人类无法抗击自然灾害,只有屈服 C.自然灾害是天灾,也是人祸 D.自然灾害会造成资源破坏
3.洪涝灾害在我国的分布特点是( A )。
A.东多西少 B.东少西多 C.均匀分布 D.以上都不对 4.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B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
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在抗灾救灾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画
面。
10.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全国上下形
成 减灾共同体 ,共同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伤害。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C )。
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 2.下列对自然灾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向平行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B.原地等待救援 C.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D.以上都不对 7.人们想准确地了解天气的变化情况,可以利用( B )。
A.侦察卫星 C.通信卫星
B.气象卫星 D.地对空导弹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抗灾精神的是( C )。
A.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B.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C.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不屈不挠,团结互助 9.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应该( C )。
自然灾害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自然灾害学》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寒潮:形成于极地的冷气团南下,由于它们温度低、气压高,寒冷的气流就会使所经之处气温急剧下降,几天内能下降10℃或更低,这种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被称为寒潮。
2、浮石:当火山猛烈喷发时,在气体从岩浆中跑出动的过程中,岩浆了也迅速地冷却,形成了一种多孔的岩石,叫作浮石。
3、气象灾害:是一种发源于地球大气圈的自然灾害,全球大气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它常表现为各种波状和涡旋运动,使得大气中的动能、热能不断积累和释放,从而构成了各种气象事件。
4、火山泥石流:指含有大于25%火山物质的泥流或碎屑流,其稠度相当于新鲜的湿的混凝土。
5、洪涝灾害:通常是指由于大气降水偏强,致使江河洪水泛滥,淹没田地和城乡,或因长期降雨等产生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土地,造成农业或其他财产损失和人员作伤亡的一种灾害。
6、洪水重现期是指某洪水变量(如洪峰流量或时段洪量)大于或等于一定数值,在很长时期内平均多少年出现一次的概念。
7、沙尘暴:沙尘暴是指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吹起,使空气很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 的天气现象。
8、泥石流是沙石、泥土、岩屑、石块等松散固体物质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或坡面向下运动的特殊流体。
9、震的震级表示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震级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就多10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滑坡等海底地形突然变化所引发的具有超长波长玄周期的大洋行波。
11、台风就是在大气中绕着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的同时又向前移动的空气旋。
12、沙尘暴是指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吹起,使空气很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 的天气现象。
13、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
周围地区的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所以就形象的被成为热岛。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 .2010年1月兰州石化公司发生重大爆炸事故 B .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C .1976年唐山大地震D .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2、海啸波的速度公式为 。
自然灾害笔记整理
强冷锋(冷空气输沙、暖空气扬沙)大风多沙植被少
干旱区
春季最多
影响交通
大气污染
参照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少驾车减速行
保护好眼睛口鼻
大雾
湿度大明显降温
早晨较多
晴天多
影响交通
酸雾污染大气
交通管制
改进交通信号
少驾车减速行
守交通规则
二、地质灾害
类型
成因
分布
危害
防治措施
自救或互救
地震
(火山)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暴雨后需警惕
泥石流
同上+降水多
山地与平原交界处
西南地区
同上+阻塞河流
工程措施:加固坡面保护植被建挡墙
暴雨后需警惕
垂直跑护头部扎营避谷底排洪通道河流弯曲及汇合处
三、生物灾害及火灾
类型
成因
分布
危害
防治措施
自救或互救
蝗灾
旱涝频繁
季风区平原
农业减产
监测预报
及早治理
森林火灾
旱季
林区
毁林
森林功能的丧失
监测预报
完善灭火设施
及早扑灭
向上风向逃跑
附:地震烈度的因素——自然因素(震级震中距震源深浅地质构造)
人为因素(建筑质量人口密度财产密度地震时间防灾水平防灾意识等)
地中海-喜玛拉雅地带
环太平洋地带
毁坏建筑基础设施破坏环境造成人员伤亡
带来次生灾害
监测预报
非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提高房屋的建筑质量
黄金10秒躲为上策不往家跑防坠落护头部理外伤捂口鼻会喊人存生存信念
滑坡
(崩塌)
岩体碎起伏大植被差
初中地理与自然灾害应对知识点的整理与归纳
初中地理与自然灾害应对知识点的整理与归纳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具有破坏性的事件或现象。
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了解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方法,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应对能力。
本文将对初中地理与自然灾害应对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与归纳。
一、自然灾害的分类自然灾害按照发生的自然因素可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两大类。
1.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岩浆活动的表现,滑坡和泥石流是由于山体失稳造成的,地面塌陷是地下水或沉积层的变化导致地表下陷。
2. 气象灾害:包括暴雨洪涝、台风、干旱、飓风、龙卷风等。
暴雨洪涝是降雨量过大导致地表积水,台风是海洋中大气环流形成的热带风暴,干旱是由长时间的低降水量或高温引起的水资源短缺,飓风和龙卷风是大气中旋转气流形成的强风灾害。
二、自然灾害的原因与影响1. 自然灾害的原因: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固有的原因。
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火山活动、气象因素等引起的。
气象灾害则是由于大气环流、海洋温度、地球自转等因素导致的。
2. 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广泛的影响。
地质灾害常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破坏农田和基础设施,影响社会稳定。
气象灾害则对农作物生长、供水和疾病传播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三、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1. 预防与减灾: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的预防主要包括合理规划城市和开发区、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等;而气象灾害的防范则包括建设防洪设施、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等。
2. 紧急救援与救灾:当灾害发生时,及时进行紧急救援是至关重要的。
组织人员进行搜救、提供急需救援物资和医疗服务,同时建立紧急救助通道,并及时组织疏散人员到安全地带。
自然灾害第二节地质灾害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地质灾害[2022·湖南益阳期末]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里氏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为浅源地震,共造成9人受伤,无人死亡。
下图是地震发生时①②两地观测站地震横波与纵波的走时曲线。
据此完成1~3题。
1.此次地震震源所处的圈层是( )A.地壳 B.上地幔C.下地幔 D.地核2.本次地震受伤人员较少,原因可能是( )A.震级较小 B.震源较浅C.人烟稀少 D.及时预报3.下列有关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越远离震中,反映出烈度越来越大B.越远离震中,反映出震级越来越高C.越远离震中,纵波与横波到达时的时间差越小D.a线表示横波走时曲线,b线表示纵波走时曲线[2022·海南省期末联考]2021年8月11日,由于持续不断的降雨,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金瑙尔山区一条高速公路突发大规模山体滑坡(见下图),多辆汽车被埋,其中包括一辆30座客车。
此次山体滑坡一共造成28人死亡,13人受伤。
据此完成4~5题。
4.此次山体滑坡( )A.是由山洪水流引发的B.完全是由修路切坡等人为因素造成的C.是因过往车辆太多,山体不堪重负而导致的D.是地形陡峻、连续降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5.图中滑坡发生后,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的重大危害可能是( )A.毁坏各种基础设施 B.埋没田地C.毁坏森林等植被 D.掩埋汽车[2022·山西名校期末]白格滑坡位于金沙江西岸(右岸),2018年10月11日和11月3日,滑坡区岩土体两次发生滑坡,形成的破碎岩体沿河谷西岸斜坡直冲而下,进入金沙江并继续向东岸运动,受到东岸(左岸)山体阻挡,最终依地势停积,堵塞金沙江并形成滑坡坝和堰塞湖。
下图为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提供的滑坡发生前的影像数据(左图)和两次滑坡发生后利用无人机航拍获得的影像数据(右图)。
读图,完成6~7题。
6.该地滑坡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①断裂带中的岩体破碎,有裂隙发育②地势高差大的峡谷地形③人类活动强度大④冻土深厚,冻融频繁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7.滑坡形成的堰塞体,应急处置时一般要在堰塞体上人工开挖导流槽(基本与原来河道方向一致),其目的是( )A.防止滑坡的再次发生B.降低堰塞湖溃堤风险C.降低河流的含沙量D.便于后期环境整治[2022·浙江宁波期末]下图为我国某种灾害容易发生的区域分布图。
防灾减灾与应急响应作业指导书
防灾减灾与应急响应作业指导书第1章防灾减灾概述 (4)1.1 防灾减灾的定义与意义 (4)1.1.1 定义 (4)1.1.2 意义 (4)1.2 我国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 (4)1.2.1 宪法及相关法律 (4)1.2.2 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4)1.2.3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4)1.3 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 (4)1.3.1 预防为主,防抗结合 (4)1.3.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4)1.3.3 社会参与,共同应对 (5)1.3.4 科学决策,依法行政 (5)1.3.5 公开透明,信息共享 (5)第2章风险评估与预警 (5)2.1 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 (5)2.1.1 定性评估法 (5)2.1.2 定量评估法 (5)2.1.3 模糊综合评估法 (5)2.1.4 概率风险评估法 (5)2.2 风险识别与评估 (5)2.2.1 风险识别 (6)2.2.2 风险评估 (6)2.3 预警体系构建与实施 (6)2.3.1 预警体系构建 (6)2.3.2 预警实施 (6)第3章应急预案制定 (6)3.1 应急预案的分类与编制要求 (6)3.1.1 应急预案分类 (6)3.1.2 应急预案编制要求 (7)3.2 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7)3.2.1 应急预案封面 (7)3.2.2 应急预案目录 (7)3.2.3 应急预案概述 (7)3.2.4 应急组织体系 (7)3.2.5 预警与监测 (7)3.2.6 应急响应程序 (7)3.2.7 应急资源保障 (7)3.2.8 应急预案附件 (8)3.3 应急预案的修订与更新 (8)3.3.1 修订与更新原则 (8)3.3.3 修订与更新内容 (8)第4章应急组织体系 (8)4.1 应急组织体系的构建 (8)4.1.1 构建原则 (8)4.1.2 组织架构 (9)4.1.3 岗位职责 (9)4.2 应急组织体系的运行机制 (9)4.2.1 预警与监测 (9)4.2.2 通信与协调 (9)4.2.3 启动与响应 (9)4.2.4 处置与评估 (9)4.2.5 恢复与重建 (9)4.3 应急组织体系的管理与保障 (9)4.3.1 人员管理 (9)4.3.2 物资保障 (9)4.3.3 资金保障 (10)4.3.4 法律法规 (10)4.3.5 宣传教育 (10)4.3.6 监督检查 (10)第5章应急资源保障 (10)5.1 应急资源的分类与配置 (10)5.1.1 人力资源 (10)5.1.2 物资资源 (10)5.1.3 技术资源 (10)5.1.4 信息资源 (10)5.2 应急物资的储备与管理 (11)5.2.1 储备 (11)5.2.2 管理 (11)5.3 应急队伍的建设与培训 (11)5.3.1 建设 (11)5.3.2 培训 (11)第6章应急响应与处置 (11)6.1 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与处理 (11)6.1.1 信息报告 (11)6.1.2 信息处理 (12)6.2 应急响应的启动与实施 (12)6.2.1 启动条件 (12)6.2.2 实施措施 (12)6.3 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 (12)6.3.1 现场指挥 (12)6.3.2 现场处置 (12)6.4 应急响应的终止与总结 (12)6.4.1 终止条件 (12)第7章恢复与重建 (13)7.1 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 (13)7.1.1 依法依规原则 (13)7.1.2 人本原则 (13)7.1.3 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原则 (13)7.1.4 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13)7.1.5 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原则 (13)7.2 灾后应急救助与生活保障 (13)7.2.1 救助措施 (13)7.2.2 生活保障 (13)7.3 灾后重建规划与实施 (14)7.3.1 重建规划 (14)7.3.2 重建实施 (14)第8章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14)8.1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14)8.1.1 目标 (14)8.1.2 任务 (14)8.2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4)8.2.1 方法 (14)8.2.2 途径 (15)8.3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5)8.3.1 制定活动计划 (15)8.3.2 组织实施 (15)8.3.3 监督评估 (15)8.3.4 持续改进 (15)第9章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 (15)9.1 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的意义与作用 (15)9.1.1 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15)9.1.2 增强灾害救助效果 (15)9.1.3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6)9.2 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的政策与法规 (16)9.2.1 国家层面政策法规 (16)9.2.2 地方层面政策法规 (16)9.3 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的途径与模式 (16)9.3.1 志愿者服务 (16)9.3.2 社会组织参与 (16)9.3.3 企业社会责任 (16)9.3.4 社区居民参与 (16)9.3.5 社会宣传与教育 (16)第10章国际合作与交流 (17)10.1 国际防灾减灾合作的意义与现状 (17)10.2 国际防灾减灾合作的主要领域 (17)10.3 国际防灾减灾合作与交流的途径与方法 (17)第1章防灾减灾概述1.1 防灾减灾的定义与意义1.1.1 定义防灾减灾,即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及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高空作业中的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
高空作业中的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高空作业是在较高的高度进行的工作,如建筑工地的外墙维修、电力线路维护等。
由于这些工作的特殊性,高空作业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
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势在必行。
本文将分析高空作业中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高空作业中的危险因素1. 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是高空作业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当工人没有正确系好安全带、平台或脚手架不牢固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坠落事故。
另外,天气状况不佳、工作区域狭窄以及工人疲劳都会增加高处坠落的风险。
2. 物体坠落在高空作业中,工人需要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其中包括重物。
如果这些物体没有正确固定或操作不当,就有可能从高处坠落,危及周围工人的安全。
3. 电击风险在高空作业中,电线和设备可能在工作区域附近存在。
如果工人没有正确使用绝缘工具,或者与带电部件接触,就有可能发生电击事故。
4. 自然灾害高空作业往往在室外进行,暴风雨、雷电、强风等自然灾害都会增加工人的风险。
被风吹走、被闪电击中或被落下的树枝伤到都是可能的危险。
二、高空作业中的防范措施1. 安全培训与教育在进行高空作业之前,所有工人都应接受正规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他们需要了解各种高空作业的风险,学习正确使用安全装备和设备,并掌握救生技能。
2. 安全带的使用工人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带。
安全带应牢靠地固定在安全锚点上,确保在发生坠落时能有效保护工人。
3. 定期检查和维护工具和设备所有用于高空作业的工具和设备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可用。
工人在使用这些工具和设备之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操作指南。
4. 设立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工作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工人谨慎。
在高处作业时,应设立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安全网、防护栏杆等,以防止工人意外坠落。
5. 天气监控与紧急情况预防作业前应对天气状况进行监控,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预警天气或紧急情况下,应立即停止高空作业,并安全撤离工作人员。
野外作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确保野外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野外作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野外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野外作业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调度和决策。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包括伤员救治、物资供应、设备保障等。
(2)信息联络组:负责收集、整理、上报突发事件相关信息。
(3)安全保障组:负责现场安全保卫工作,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4)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生活保障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应对措施1. 自然灾害(1)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2)根据灾情,开展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供应等工作。
(3)加强与地方政府、救援机构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自然灾害。
2. 事故灾难(1)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2)开展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供应等工作。
(3)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 公共卫生事件(1)发生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隔离病源,防止疫情扩散。
(2)开展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供应等工作。
(3)加强与卫生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
4. 社会安全事件(1)发生恐怖袭击、群体性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维护现场秩序。
(2)开展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供应等工作。
(3)加强与公安、武警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社会安全事件。
五、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突发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3. 各小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4. 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终止应急响应。
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节防灾减灾[2022·山东临沂期末]2021年10月7日21时41分。
在山脉连绵的日本千叶县(35.5°N,140.15°E)沿海发生了6.1级地震,震源深度80 km。
据此完成1~2题。
1.该次地震最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A.滑坡 B.山洪C.泥石流 D.火山喷发2.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①在室内,躲到大房间内②在室内,用棉被护住头部③在室外,避开高大建筑④在室外,尽量躲到大树上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2022·广西百色期末]当地时间2018年9月28日,印度尼西亚发生地震,随后引发1.5米至2米高的海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防御自然灾害,减少损失,很多地方均设置应急避难场所。
据此完成3~4题。
3.为应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 )①建立海啸监测预警系统②加强海啸应急逃生演练③围海造陆增高海岸堤防④将人们迁至内陆居住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4.应急避难场所一般布设在( )A.城镇的住宅区内 B.乡村的空旷地带C.城镇的商业街中 D.城镇的空旷地带[2022·河南濮阳期末]某游客在外出旅游时,拍下了某地建造的格栅坝的照片(如下图)。
读图,完成5~6题。
5.上图中所示的格栅坝,主要用来( )A.建设高速公路 B.建造高脚屋C.预防泥石流 D.防止山体滑坡6.图示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山西 B.福建C.云南 D.黑龙江[2022·广东广州期末]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地震。
本次地震前,地震预警系统提前10秒向成都、宜宾等地发出了地震预警。
读图,完成7~9题。
7.地震时不幸被埋在废墟下,此时应该( )A.不停地大声呼叫救援B.在地下挖条地道脱困C.室外寻找空旷地躲避D.用衣袖等掩口鼻防尘8.在如图所示的自然灾害链中,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①②③分别是( )A.泥石流、崩塌、风暴潮 B.崩塌、滑坡、海啸C.崩塌、滑坡、泥石流 D.泥石流、寒潮、滑坡9.如图中常见灾害的逃生和自救方法中,错误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10.[2022·云南丽江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林场野外作业安全要点
林场野外作业安全要点林业是一项与自然紧密相连的艰苦工作,而林场野外作业是其中最常见且危险性较高的一种工作形式。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必须严格遵守一系列的安全要点。
本文将对林场野外作业安全要点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野外作业中,优先考虑人身安全。
工作人员在进行野外作业时,应穿着合适的防护服装和装备。
例如,应选择耐磨、防水的工作服,戴上安全帽和手套,同时还应配备防滑的鞋子。
此外,工作人员应遵循“三防”原则,即防火、防雨和防寒,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变化,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对于高温天气,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定时补充体液。
对于低温和寒冷天气,应注意防寒保暖,减少冻伤和遇险的风险。
其次,野外作业时需注意器械使用的安全。
林场野外作业中常用的器械包括电锯、斧头等。
在使用这些器械时应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并经过专业培训后获得操作资格。
使用时应检查器械是否完好无损,确保锋利度和稳定性。
在使用电锯时,应将人员和其他障碍物远离工作区域,以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同时,定期检修和保养这些器械,确保其安全可靠的工作状态。
第三,注意环境安全和自然灾害防范。
野外作业地点往往具有较为复杂的自然环境,包括陡坡、河流、湖泊、树木等。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应在野外作业开始前对作业地点进行全面的勘察和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在进行野外作业时,要严禁滥伐、乱砍滥伐等破坏环境的行为,保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同时,如果遇到雷暴天气,应立即停止野外作业,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最后,做好事故应急准备工作。
虽然我们尽力遵守一系列的安全要点,但事故难以避免。
因此,在野外作业期间,应随时保持联络,确保与外界沟通无阻。
并且,需要制定应急预案,明确逃生和求救的路线和方法。
在事故发生时,及时调动相关救援力量,迅速做好处理,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总而言之,林场野外作业安全要点的遵守是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工作效率提高的基础。
高一地理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精心整理
高一地理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一地理必修一作业本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1.C
11.B 15.(2(3
(41.D
11.D 12.B 13.B 14.C 15.B 16.D 17.B 18.B 19.A 20.D
21.B 22.A 23.A 24.D 25.A
26.(1)A B
(2)A 网状 B “之”字形
(3)北方规模较小,空间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4)A B
27.(1)0.32 1.1~1.5 1.6~2
(2
(3
(4
28.
29.
(2
(3硫黄;
综合练习
1.B
2.C
3.C
4.C
5.B
6.A
7.B
8.C
9.B10.B11.C 12.A 13.C 14.C 15.D 16.B 17.A 18.B 19.B 20.A 21.B 22.B 23.A 24.A 25.D 26.C 27.D 28.C 29.C 30.D
31.(1)①喷出(侵入)作用②熔融(重熔再生)作用③变质作
用④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
(2)A B
32.(1)首先是塑料膜上有水珠凝结,然后水珠沿着小石块下压的方向聚集,滴在装沙的小瓶中,小瓶的沙由干变湿。
(2
33.
(2
(3
(4
(5
34.
(2
(3
(4
35.(1)①6月22日②3月21日或9月23日③12月22日(2)南回归线近日
(3)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为一年中值;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6.5■,为一年中最小值。
(4)略。
《自然灾害》 学习任务单
《自然灾害》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和形成原因。
2、掌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3、学习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措施。
4、培养对自然灾害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
二、学习内容(一)自然灾害的分类1、气象灾害台风:了解台风的形成条件、路径、危害及预防措施。
暴雨:学习暴雨的成因、危害以及应对暴雨的方法。
干旱:认识干旱的特点、对农业和生活的影响,以及缓解干旱的手段。
寒潮:掌握寒潮的发生机制、危害和防护策略。
2、地质灾害地震:探究地震的产生原因、地震带分布、地震的危害和抗震方法。
滑坡:明白滑坡的形成条件、预警信号和防治措施。
泥石流:了解泥石流的形成要素、危害特点和预防策略。
3、海洋灾害风暴潮:学习风暴潮的形成原因、危害和防范方法。
海啸:认识海啸的产生机制、传播特点和应对措施。
4、生物灾害蝗灾:了解蝗灾的爆发原因、危害和防治手段。
病虫害:掌握常见农作物病虫害的类型、危害和防治方法。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1、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造成人员伤亡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灾害事件,了解生命损失的严重程度。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农业、工业、交通等产业的破坏。
灾害后的经济恢复和重建工作的挑战。
3、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损害,如森林、土地、水资源等。
对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以及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1、监测和预警系统现代科技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如气象卫星、地震监测仪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渠道。
2、工程性防御措施建造防洪堤、抗震建筑等。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如护坡、挡墙等。
3、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和规划。
加强公众教育,提高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4、灾害救援和恢复救援队伍的组织和协调。
灾后重建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基础设施恢复、产业重建等。
三、学习资料1、相关教材和科普书籍,如《自然灾害概论》《防灾减灾知识手册》等。
2、网络资源,如中国气象局、地震局等官方网站,以及科普类网站和视频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 太阳上的黑子活动,磁暴等灾害涉及天文因素,不属于自然灾害的范畴假2. 根据自然灾害中一些量的起始速率,灾害在单位时间内的影响强度加以分类的自然灾害分为A. 骤发性自然灾害B. 迁延性自然灾害C. 少发性自然灾害D. 多发性自然灾害3. 由于某种因素的触动作用而瞬间进入灾变状态,这是自然灾害启动机制的A. 诱发因素B. 自然因素C. 人为因素D. 社会因素4. 汶川地震和其余震,是()。
A. 同源型灾害链B. 偶排型灾害链C. 重现型灾害链D. 互斥型灾害链E. 因果型灾害链5. 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可以依靠一己之力应对自己境内的自然灾害。
假1. 下列哪些灾害是突发性灾害A. 干旱B. 海啸C. 地震D. 地面沉降2. 自然灾害链类型有()。
A. 互斥型灾害链B. 因果型灾害链C. 重现型灾害链D. 偶排型灾害链E. 同源型灾害链3. 中国防灾减灾日是(512),同学们要增强保护自己,帮助他人的意识。
4. 为了应对灾害全球化的趋势,联合国在上世纪连续的几次大会上,通过相关的决议,确立了一个5. 下列哪些灾害是气象灾害A. 泥石流B. 火山C. 洪涝D. 台风1. 全球每年发生可记录的地震约(500万)次2. 沙尘暴是一种迁延性自然灾害假3. 【多选】根据自然灾害中一些量的起始速率,灾害在单位时间内的影响强度加以分类的自然灾害分为A. 骤发性自然灾害B. 迁延性自然灾害C. 少发性自然灾害D. 多发性自然灾害4. 1987年,()地质学家首次提出灾害链的理论概念。
A. 德国B. 美国C. 英国D. 中国5. 太阳上的黑子活动,磁暴等灾害涉及天文因素,不属于自然灾害的范畴假第二章1. 地球系统过程需要确定事件的空间位置,时间位置则是不需要了解的。
假2. 地球上主要分为七大板块,板块的边界也是地震的分布带。
真3. 大气层对生命有重要意义,不仅保持着地表的温度不被发散掉,而且保护了地表的生物不受到大量紫外线的散射危害。
真4. 赤道上空暖气流运动到()沉至地表。
A. 南北回归线附近B. 南北纬30度附近C. 南北纬60度附近D. 南北极圈附近5. 在一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都是聚集在一起的,即冈瓦纳大陆。
假1. 大气层对生命有重要意义,不仅保持着地表的温度不被发散掉,而且保护了地表的生物不受到大量紫外线的散射危害。
真2. 岩石圈的循环是板块构造系统和大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真3. 中国青藏铁路辅助供电系统是依靠羊八井的地热能发电来运行的。
假4. 【多选题】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植物是负责固定太阳能,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B. 动物是负责分解有机物,释放热能,属于分解者C. 奥地利的地质学家休斯第一次提出了生物圈的概念D. 生物圈大概是地上、地下各延伸10公里的范围5. 世界上90%的火山发生在板块边界上。
80%的火山岩浆是由大洋中脊喷出的。
真1.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温室气体()。
A. 氮气B. 臭氧、甲烷C. 水汽D. 二氧化碳2. 目前,全球最大的屋顶太阳能面板系统位于()。
A. 美国西部B. 中国西藏C. 印度中部D. 德国南部3. 我们研究地球系统的根本目的是研究地球系统是如何运行,发展,将来又如何发展。
真5. 地球的内核和外核的差异运动造成了地球的电磁系统。
真第三章1. 【多选】中国地震监测系统的监测站由几个部分组成()A. 区域站B. 基准站C. 基本站D. 县级站2. 【多选】断层的类型有A. 垂直断层B. 正断层C. 平移滑动断层D. 逆冲断层3. 差分干涉雷达主要是为了探测地壳的形变。
真4. 20世纪的前80年全世界因地震死亡的人数多达260万人,占同时期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的()以上,在所有的自然灾害里面地震是为天灾之首。
A. 95%B. 40%C. 58%D. 20% c5. 【多选】海地地处哪几个板块交界处A. 加勒比板块B. 北美板块C. 南美板块D. 纳斯卡板块1. 【多选】中国的地震断裂带与与以下哪些有关系()A. 深大断裂带B. 造山带C. 火山岩带D. 板块俯冲带2.汶川地震是发生在大陆地区的()地震A. 逆冲断层B. 垂直断层C. 正断层D. 平移滑动断层3. 下列中哪一年日本没有发生破坏性强的大地震A. 1995B. 1923C. 2011D. 1988 D4. 麦加利地震烈度共有几级A. 12级B. 8级C. 10级D. 9级5. 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是我国成功预防的一次地震。
真1. 【多选】智利位于哪几个板块之间A. 太平洋板块B. 纳斯卡板块C. 南美洲板块D. 南极洲板块2. 【多选】地震的分类有哪些A. 构造地震B. 诱发地震C. 陷落地震D. 火山地震3. 地球表面的地壳与下面的地幔之间存在一个地震波传播的不连续面,这个面称为A. 康拉德面B. 莱曼面C. 莫霍面D. 古登堡面4. 下列哪种说法错误。
()A. 地震源于地层的断裂B. 地震是由于断层相对运动引起的C. 地震的震级表示的是由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D. 地震发生的位置称为震中5. 地球上,每年发生的人们能感觉到的地震次数约有A. 200万次B. 100万次C. 50万次D. 10万次第四章1. 【多选】海啸作为一种猛烈的海洋自然灾害,多发生在下列哪些国家或地区。
()A. 俄罗斯B. 夏威夷C. 菲律宾D. 日本2. 地震台收到地震波的信号之后,使用无线电将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使得各地得以进行一些防灾准备。
真3. 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于1949年建立于(),主要提供太平洋地区的海啸预警服务。
A. 菲律宾B. 日本C. 夏威夷D. 澳大利亚4. 2004年印尼海啸产生的海啸波传播到它附近的斯里兰卡、印度和越南只需要2-3小时。
假5. 【多选】美国国家气象局的海啸预报标志形象地表现出了海啸波的特点( )A. 到了近海,海啸波长越来越长,但是波高越来越低B. 在深海,海啸波长很短,波高很高C. 到了近海,海啸波长越来越短,但是波高越来越高D. 在深海,海啸波长很长,波高很低1. 【多选】中国东南沿海有可能发生影响的海啸的发源地有()。
A. 某些火山B. 南海C. 东海D. 菲律宾西侧2. 2004年印尼海啸产生的海啸波传播到它附近的斯里兰卡、印度和越南只需要2-3小时。
假3. 在()海啸中,一个英国十岁的小女孩运用自己学到的海啸知识,挽救了几百人的性命。
A. 1993年明治海啸B. 2004年印尼海啸C. 1960年智利海啸D. 1755年里斯本海啸4. 【多选】减轻海啸灾害有哪些途径。
A. 发生灾害后力争把灾难减到最小B. 海啸灾害的预测C. 早期预警D. 海啸危险区域禁止建筑5. 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于1949年建立于(),主要提供太平洋地区的海啸预警服务。
A. 菲律宾B. 日本C. 夏威夷D. 澳大利亚1. 下列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A. 同在印尼苏门答腊,2012年地震没有2004年地震造成海啸的破坏巨大,是因为该次地震是是一个平移的断层,没有造成海水的整体提升。
B. 地震未必会引起海啸,所以地震震级与海啸等级没有任何关系C. 海啸是一种海水的整体运动D. 通过用余震区的大小,可以估算出主震破裂变形的长度和宽度2. 1960年智利的大海啸没有影响()。
A. 日本B. 夏威夷C. 智利D. 中国大陆东部沿海3. 【多选】海啸作为一种猛烈的海洋自然灾害,多发生在下列哪些国家或地区。
()A. 俄罗斯B. 夏威夷C. 菲律宾D. 日本4. ()在他的探险日记里记载了1835年智利的大海啸。
A. 孟德斯鸠B. 伏尔泰C. 达尔文D. 赫胥黎5. 海啸破坏力巨大,如2004年印尼海啸,越南距离印尼较近,其沿海遭受到巨大的破坏。
假第五章1. 哪个火山群的喷发被徐霞客记录在游记中A. 可可西里火山群B. 东北五大连池火山群C. 山西大同火山群D. 腾冲火山群2. 尼奥斯湖被称为杀人湖是因为A. 湖里易溺水B. 湖底喷发出有害气体C. 湖水有毒D. 湖里有水怪3. 能够将灾害发生时刻的恐怖景象完整的凝固下来的是()。
A. 公元79年的维苏威火山爆发B. 2006年印尼默拉皮火山爆发C. 1707年日本富士山火山爆发D. 2010年冰岛的艾雅法拉火山爆发4. 火山Volcano一词来源于()西南部一岛屿的名字。
A. 印尼B. 意大利D. 英国C. 冰岛5. 【多选】火山按活跃程度可分的类型有哪些A. 休眠火山D. 活火山C. 死火山B. 动火山1.【多选】哪两种类型的火山物质流中都包含高浓度的岩石碎屑使它们具有内在的强度。
A. 火山泥流D. 热气流C. 熔岩流B. 碎屑流2. 在康熙四十七年爆发的火山群是A. 山西大同火山群B. 可可西里火山群D. 东北五大连池火山群C. 腾冲火山群3. 全球有()个现在已经调查的热点分布,是巨型火山出现的地方。
A. 400多B. 40多D. 1000多C. 2000多4. 岩浆的流动性是和温度有关真5. 地球的演化是可逆的。
假1. 【多选】活火山有哪些形式A. 猛烈型B. 流淌型D. 爆发型C. 喷溢型2. 【多选】火山的好处A. 火山是探寻地球奥秘的窗口D. 矿产资源C. 使土地肥沃B. 旅游资源3. 尼奥斯湖是A. 高山湖D. 咸水湖C. 火山湖B. 地下湖4. 【多选】下列符合浮石的有A. 能漂浮于水面B. 又称为泡沫D. 表面具有很多小孔洞C. 形成于火山的猛烈喷发过程5. 日本富士山是典型的()的外貌火山。
D. 钟状型B. 盾状型C. 玛珥型A. 圆锥型第六章1. 臭氧层完全由臭氧组成,不含氧气。
真2. 【多选】热带气旋从形成到消亡的过程分为()。
A. 形成期D. 成熟期C. 衰亡期B. 发展期3. 对流层中各个高度的空气,温度都相当均匀。
假4. 【多选】对于生命,有破坏作用的是()。
A. γ射线D. 紫外光C. X光B. 可见光5. 陆地、海洋、大气的热容量哪个大。
()A. 陆地D. 海洋C. 一样大B. 大气1. 【多选】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 夏至通常在8月23日,这天正午,我国各地的太阳光线比一年中其他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强烈B. 春分时节的北极,太阳在消失了半年之后第一次出现D. 冬至时,北半球距离太阳最远 C. .秋分时,我国各地昼夜等长C. .秋分时,我国各地昼夜等长2. 大气圈以蒸发对流的形式输送热量,而海洋则以环流的形式输送热量。
真3. 各种光按照波长从短到长排列,是()。
A. X光——γ射线——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无线电波——微波B. γ射线——X光——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微波——无线电波D. 微波——无线电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γ射线——X光C. γ射线——X光——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微波——无线电波4. 由于太阳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表上的温度分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