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沿革 • 夏商时期平谷属古燕国。刘家河 商代墓葬出土的 16件成套青铜礼器与金耳环等金器,表明平谷的 先民不仅掌握了制造铜器的技术,也掌握了制造 金器的技术。而铁刃铜钺的发现(全国仅发现3 件),更证明人们对铁的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 周灭商,周武王封召公于燕,建立了燕国。
• 许多历史小伟已为大家介绍过了,我 不再重述。
地理概况 • 全县有野生植物资源227种,按用途可分为:密源、 药用、饲养、纤维、油料、观赏等 种。 • 有一级古树24棵,二级古树36棵,包括银杏、国 槐、油松、侧柏等。 • 山林中有野生动物金钱豹、梅花鹿、獾、狐狸、 狼、山鸡、青羊、狍子、苍鹭、大白鹭、山斑鸠、 雨燕、翠鸟、野鸡、云雀、野鸭等近百种。
文物古迹 • 上堡子旧石器出土地点 位于红石坎泉水河右岸,上堡子村西50米处。采集 到石器2件,其中一件为形状不规则石核,另一件 为双刃刮削器。
文物古迹 • 罗汉石旧石器出土地点 位于河右岸,罗汉石村南200米的台地上。采集到石 制品10件,包括多台面石核、单台面石核各1件, 素台面石片3件,有疤台面石片2件,以及单刃刮 削器 2件,多刃刮削器1件。其中单凸刃刮削器, 采用石片在其一端向背面进行加工,形成一凸的 刃口。多刃刮削器,采用石片在其两端和一侧边 由破裂面向背面加工而 成,其两个刃为直刃,一 个刃为凹刃。
人口概况 • 二 移民
• 一为民屯:明初移民,由布政司编里发迁,或由吏部编里发迁。迁民由后军都督押解 送交各地州县辖治,以屯田区域分里甲。洪武年间,多从长城以北大漠一带 迁入。明 洪武十四年(1381年),以屯名里的有9个,为日勤屯、迁民屯、泰务屯、高村屯、祖 务屯、安固屯、负廓屯、广储屯、广成屯,900多户。迁民以 1~3口之家为多,计2000 余人。永乐年间民屯多来自山西、山东。高家庄的高家,河北村的刘家、李家,李蔡 街的李家、蔡家,小屯村的范家,后北宫村的景 家,小辛寨村的郭家,均由山东省迁 来。西古村的陈家,白各庄村的王家,由山西迁来。此外,1946年、1950年从蓟县、 三河、怀柔、密云划入的168个 村庄中,尚有众多迁民所建村庄。移民多以姓氏(迁民 始祖)和原籍为村名,今县内以姓氏和外地地名为村名的有80多个。如李蔡街、因明 代李蔡二姓首先迁居于 此,故名。高家庄、周村,均为山东省的高家庄、周村迁来, 沿用旧名,以为纪念。清顺治年间,镶黄旗、正白旗的部分旗人迁居平谷。马各庄的 徐姓,杨各庄的周 姓,马坊的傅姓,赵家务的董姓,张各庄的陈姓,夏各庄的李姓, 大旺务村的耿姓,大华山村的金姓,行宫村的张姓,均为旗人后代。

行政区域
民族宗教 • 西柏店村村北原有一座寺庙,名叫常兴寺。据重 修常兴寺后期碑文记载,常兴寺始建于辽清宁三 年,即宋仁宗至合二年,至今有千余载,坍塌多 于基地,民国初 年,神灵显,应合会重修,重修 后以夏历三月望日为庙会之期。香火旺盛,商贾 云集,有巨观为惟前,古杨数围参天并列,东有 群峰环拱,西接清涟漪,南接柏店村 墟,北枕高 岗,流水虽不比灵隐、金焦等寺之胜,地名区而 临此寺,以回顾雅景宜人可比蓬莱仙境之广谨。
地理概况 • 此段有北寨、鱼子山季节性河纳入。流经平谷故 城东门外,迂回折向西南,依次纳入龙家务、杨 各庄的泉水、逆流河、拉鞭子沟水,在前芮营附 近纳入洳河,英城村南纳入金鸡河,折向南流, 于马坊镇东南入三河市。在蓟县九王庄附近与州 河汇合后流入蓟运河。总长180公里,境内长66公 里。
地理概况 • 洳河系泃河支流,发源于密云县东邵渠乡的银冶 岭。由北往南流经太保庄南入平谷县境。 • 金鸡河系泃河支流,史称五百沟水,发源于顺义 县唐指山南麓,由西北流向东南,于英城乡河奎 村西北入境,于英城大桥北汇入泃河,总长27公 里,境内长5公里。
民族宗教 • 庙会兴盛百余年后,可惜的是,两棵数围参天古 杨一棵在解放初期被伐,一棵在文革期间被伐, 庙余 同时被毁,庙会也从此停息了。目前,村党 支部、村委会非常想恢复庙会,给人们带来的快 乐与享受,但由于资金匮乏,只能每年以唱几天 戏来助兴,以此了结本村 和周边村村民的心愿。
历史沿革 • 平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10万年前的旧石 器时代,在平谷这块土地上,便有人类繁衍生息。 马家坟、海子、洙水等10余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 址出土的 石器,如双刃刮削器、单刃刮削器、双 台面石核等30多件,充分说明平谷地区已经进入 旧石器时代晚期。上宅、北埝头出土的大量石器、 陶器、房屋基址,说明在 7000年前,平谷先民已 从事业农业生产过着定居生活,泃河流域的一种 独具特色考古学文化已经形成,被命名为“上宅 文化”。
平谷历史
路长鑫
http://www.bjpg.gov.cn/publish/portal0/tab351/
平 谷 历 史
平谷概况
自然地理 人口状况
行政规划 民族宗教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历史沿革 文物古迹
平谷地理位置 平谷区是北京市郊区区县之一,位于北京市东北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16度55秒 ~117度24秒 ,北纬40 度02秒~40度22秒 。境域东西长35.5公里,南北宽 30.5公 里。地处燕山南麓与华北平原北端的相交 地带,因其东、南、北三面环山,中间为平原谷 地,故得名平谷。
人口概况
• 三为罪徙:明建文四年(1402年),罪人可输粟到北平自赎,赦罪人携家属 耕种于北平。因罪而迁居平谷者,大有人在。南独乐河村原有国姓,因罪徙 于此,日久改随村中郭姓。县有果姓,也属此情。 四为流寓流民:清代,县城中从长白迁来石、乐二姓,从古越迁来丁姓,从 陕西迁来孙姓。这些人多在京为官后定居于平谷。此外尚有许多贫民,逃荒 定居于此,俗称“一担子挑来的”。如普贤屯的孙姓,独乐河的郭姓,太平 街的张姓。几乎村村都有。
自然环境 • 境域的土壤主要是棕壤、褐土、潮土、水稻土4个 土类。在县城东、北、南部的中低山和丘陵地带 为山地棕壤褐土区。在中、西部和西南部的、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二河的冲积平原为潮土区,间有小片水稻土。气 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区,四季分明。春 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 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最高气温17.3°C。年均降水 量为644毫米,风向以北西风为主,平均风向频率 9%,多在11~2月。
• 矿产资源丰富,己知的矿物有:金、铜、铝、锌、 钨、钼、锰、铁、钾、石英岩、大理石、花岗岩、 水泥灰岩、重晶石、麦饭石、白垩等20多种。黄 金矿线由东到西长达60公里,是北京市黄金主要 产地,开采始于唐朝,产量居北京之首。 • 平原分布于中部、西南部,面积344.94平方公里, 为洪水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20~100米,马 坊镇小屯村北双泉地段海拔11.2米,为全县最低 点。平原地区水源充沛,土壤肥沃,为主要粮菜 区。
地理概况 • 境内多泉,日流量在20立方米以上的山泉就有33 处,多出露在片麻岩、灰岩、砂岩、砂砾岩中。 流量最大的为靠山集乡的东沟老泉,流量为 102.96升/秒。南山村泉日流量67.6立方米,是清 澈、优质的天然矿泉水。
地理概况 • 境域植被丰厚,林木覆盖率达51.3%。山区海拔 400米以上的植被以油松、侧柏、栎、山杨、平榛 和荆条等杂木灌丛为主,低山岗台植被以果树、 油松、刺槐和荆条丛、黄白草为主,山间平地、 平原河谷、村庄周旁以果树、杨柳树为主。有丫 髻山、四座楼、海子水库3个国有林场,林地面积 2.84万亩。经多年封山育林,从西北至东南形成 大面积防护林带。
文物古迹 • 上宅遗址 位于金海湖镇上宅村西北。1984年发现,仅存3500 平方米,该遗址原为韩庄乡上宅村窑厂,大部分 遗址被蚕食。1985年开始发掘,文化层堆积厚达4 米,已整理出器物(包括粗细石器、陶器、精美 雕刻等)2000余件。1989年在金海湖畔建成“上 宅文化陈列馆”。 1985年6月,被县政府公布为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被市政府公布为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口概况
• 二为军屯:“籍民为军,选民丁立都卫,置卫屯田,谓之军屯。军屯归卫所长官管理, 每名军士授田50亩。在边防地区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在内地二分守 城,八分屯种” (《明史•食货志》)。明永乐二 年(1404年),营州中屯卫由塞外徙入平谷,卫下设 左、右、中、前、后千户所,每所1120人。千户所下设百户所,百户所设总旗2名、小 旗10名,计 110人 。明代,营州中屯卫未再迁移,入清后,多定居平谷。永乐年间的 军屯,多从凤阳府、淮安府、荆州府、扬州府、太平府、滁州府、松江府、福州府、 徐州府、庐州 府、湖州府、上海县徙来。两代由营州中屯卫考取进士、举人、贡生者 54人,有王、金、范、谭、姚、曾、钱、刘、唐、攻、罗、宋、胡、周、鲁、陈、傅、 阎、 李、杜、方、景、贾等23 姓,后多成为平谷大族。和平街、太平街、上营、罗家 庄、井儿峪等村金姓,为明代进士金纯的后代。县旧有大王府、许家府、龙家府、下 箭府,相传为营州中屯卫 千户所驻地,定居后演变为村庄。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所立的营州中屯卫世袭指挥同知杨家墓志载:“一世杨春、二世杨镛、三世杨享义、 四世杨玉涿、 五世杨迪、六世杨清、七世李家猷,原籍湖州,卒皆葬于此。”
民族宗教 • 据老年人讲,庙会期为5—7天,庙会期间有河北 梆子剧 团、评戏剧团、马戏团、杂剧团等年年前 来助兴。他们的精湛演技赢得了成千上万人观彩, 鼓掌叫好。有的年份,两台大戏对台演唱,让观 众比着赛的叫好。来庙会 的还有拉洋片的、吹糖 人的,他们的唱腔小调吸引了众多孩童排队观彩。 来庙会进行贸易的商人等,天津、河北的、也有 周边村镇的,他们经营的商品有布匹、生 产、生 活日杂用品、小百货、餐饮茶房等一应俱全,热 闹非凡。
平谷自然地理 平谷地貌由北部、东部、南部山地和中部、西南 部平原两大地貌单元组成,山区、半山区占七分 之四,平原占七分之三。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中间平缓,呈倾斜簸箕状。东北部的四座楼山周 围为中心区,有17座山峰超过千米,其中柳树湾 山的主峰东纸壶达1234米,为最高峰,是与兴隆 县的界山。
自然地理 • 中低山区占北京市山地面积的4.5%,是林果的发 展基地。岗台阶地分布于山前,呈环带状由西樊 各庄向东,经乐政 务、王辛庄、山东庄、南独乐 河、韩庄等乡镇北部转向南至东高村镇大旺务村 止,面积131.13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已成平坦 的块状阶地,为果园分布带。
地理概况 • 平谷是独立的山间盆地水文地质单元区。山区以 基岩裂隙水为主,受降水入渗补给;平原区以第 四系孔隙水为主,主要受降水入渗,河流漏渗, 山区侧向及灌水回渗等 因素补给。境内有河流20 余条,属海河流域蓟运河水系,自东、北流向西 南。每年3~5月为枯水期,8~10月为丰水期。
地理概况 • 泃河是境内最大河流,发源于兴隆县青灰岭南麓, 南流蓟县北部黄崖关,经罗庄子急转向西,在泥 河村附近入平谷县境。倚山西 流,沿途汇入三泉 水、将军关、黑水湾、黄松峪、豹子峪等季节性 河流。至南独乐河村附近潜入地下,在西沥津村 附近复出。
文物古迹 • 北埝头遗址 位于大兴庄镇北埝头村西。1984年发现,为新石器 时代人类居住遗址,面积5000平方米,已清理60 平方米,有房基9处,发现灶坑、柱坑。出土陶器 有圈足碗、深腹罐和石磨盘、石磨棒、石刀、石 斧及部分细石器等。经炭14测定为距今8000— 6000年。
人口状况 • 一 土著
• 平谷地区开发较早,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群居于泃、洳二河沿岸,夏商至 秦汉,逐步形成一些村庄,如北埝头、南独乐河、夏各庄、大旺务商周时成 村,刘家 河、祖务、北城子、山东庄、小北关秦汉时成村。均为汉族先民。 明洪武年间河北诸县以社分里甲,以邻近的110户为1里。洪武14年(1381 年),全县编 户13里,计4社9屯。其中以社称之 者,均为土著,有辛寨社、 鹿角社、独乐社、坊廓社。人口400多户。明代进士、举人、贡生由4社中考 取者,刘112 人,包括李、刘、郎、王、孙、宫、钱、韩、耿、张、宋、崔、 杨、赵、郝、黄、边、沈、贾、倪、马、徐、阎、安、吉26姓。太平街、和 平街、胜利街、大华 山、滑子、倪家洼等村的倪姓,均为明代进士倪光荐的 后代。峨嵋山村、英城村的黄姓,均为明代进士黄绶的后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