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卷(最新整理)
九年级化学第6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6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作者xxxx------------------------------------------日期xxxx九年级化学第6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6单元单元练习一、选择1.下列几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且前者是后者溶质的是()A、a、石灰水B、纯盐酸、盐酸、H2S4、稀硫酸 D、冰、冰水2.下列物质为“无色溶液”的是()A、白酒B、牛奶、碘酒 D、蒸馏水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常用的溶剂,但溶剂并不都是水B、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只能是液体D、食盐和蔗糖在溶液里都是以分子均匀分散的4.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玻璃棒B、烧杯、药匙 D、量筒5.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是36克,在这个温度下,不可能得到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25% B、20% 、30% D、26.5%6.降低温度时,饱和溶液析出无水晶体后,不改变的是()A、溶液的质量B、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D、溶剂的质量7.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60克,在此温度下,将20克水中加入14克氯化铵,得到饱和溶液的质量为()8.某温度下,100 g饱和kN3溶液中含有31.6gkN3。
若向此溶液中添加4.4g k N3和5.6g水.保持温度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②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③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1.6%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2.7%A.①② B.③④.②③ D.①③9.下列四组物质中,其中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A. 盐酸、碳酸钠、硫酸钡B. 碳酸氢钠、氢氧化钙、氯化钠. 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 D. 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10.25℃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10克A,30℃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15克B,则A、B溶解度相比较为()A、无法比较B、A大于B 、A小于B D、A等于B 11.下列试剂能鉴别出NaH、稀盐酸、Nal三种溶液的是()A.Na23溶液 B.石灰水.酚酞试液 D.紫色石蕊试液12.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肯定保持不变的是()A、饱和溶液恒温蒸发B、饱和溶液中加溶剂、饱和溶液升温 D、饱和溶液降温13.利用浓硫酸配制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正确的操作步骤是()A、计算—称量—溶解B、称量—计算—溶解、量取—计算—稀释 D、计算—量取—稀释14.配置5%的氯化钠溶液,用量筒量水时,仰视刻度,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小于5% B、等于5% 、大于5% D、无法判断1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不会出现沉淀的是…………………()A.k23、Hl、HN3 B.kN3、Nal、AgN3.Na23、Bal2、Nal D.NaN3、Ba(H)2 、H2 S4二.填空1.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___________的方法得到晶体,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一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得到晶体。
初三上册化学6单元试卷

初三上册化学6单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蒸馏水B. 氧气C. 空气D. 纯碱2.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的现象是()A. 放热B. 发光C. 颜色变化D. 产生新物质3.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氢气C. 氧气D. 氮气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D. 以上说法都正确5.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碳酸钠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6.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硫酸铜B. 氢氧化钠C. 硫酸D. 氯化钠7.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 碳酸钙B. 硫酸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8.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铁排在氢前面,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B. 铜排在氢后面,铜与稀盐酸不反应C. 铁排在氢后面,铁与稀盐酸不反应D. 铜排在氢前面,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9.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 甲烷B. 二氧化碳C. 碳酸钠D. 氯化钠10.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A. 氧气C. 氢气D. 氯化钠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______。
2. 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______。
3. 酸的共性之一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
4.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______。
5. 碱的共性之一是能使酚酞试液变______。
6. 盐的化学式中,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______。
7. 有机物的特点是含有______元素。
8. 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通常表现为______。
9.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______不变。
10.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生成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六单元测评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六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O 16Cl 35.5 Ca 40一、快乐点击(每小题4分,共32分)1.要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采用下列实验装置中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常用的方法是()A.煅烧石灰石B.点燃木炭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D.碳酸分解3.下列过程中,只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使石蕊溶液变红C.二氧化碳灭火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下列关于CO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和CO2均具有可燃性B.CO和CO2均能与H2O反应C.CO和CO2的密度均大于空气的密度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5.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后停止加热B.点燃甲烷、一氧化碳、氢气等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C.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从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取出,后停止加热D.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平,后称量6.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C.用活性炭作饮水机的净水剂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C.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8.小张用足量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
已知CO2不与NaHCO3反应,则你认为小张()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B.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D.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b可收集到一瓶CO2二、积累运用(共26分)9.(8分)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分类标准可以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等。
(九年级资料)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卷

第六单元测试卷姓名班级学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八怪〞之一,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绘字画至今仍不褪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A.具有可燃性B.在常温下性质稳定C.具有氧化性D.具有复原性2.“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以下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 教科书循环使用B.多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C.夏天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3.“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创造之一,它由硝酸钾、硫磺、木炭组成。
“黑火药〞属于〔〕A.纯洁物B.化合物C.单质D.混合物4.以下关于碳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与其所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A.金刚石用于刻划玻璃:金刚石的硬度很B.活性炭用作冰箱除臭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C.一氧化碳用于冶炼生铁: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5.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以下性质不必考虑的是〔〕A.颜色B.密度C.溶解性D.是否与水反响6.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A.水变成水蒸气B.动植物的呼吸C.植物的光合作用D.化石的燃料的燃烧7.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是〔〕A.它溶于水能产生碳酸B.它在低温、高压下能变为“干冰〞C.它能在高温下被碳复原D.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8.以下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9.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响生成CO2。
以下关于该反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B.反响前后Co3O4质量改变C.反响类型为化合反响D.反响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10.甲、乙、丙、丁都是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换关系:高温点燃①甲+丙乙;②乙+O2丙;③丁在常温下分解可得到丙。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及单元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都具有导电性C.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都具有可燃性2.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3.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碳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B.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燃料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为保护气D.石灰石受热分解,可用于制备生石灰4.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石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硬度最大的物质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D.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6.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A.碳素墨水B.打印碳粉C.低碳生活D.石墨碳棒7.下列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石墨、金刚石、C60的物理性质不同,但都属于碳的不同单质点燃B.乙烯(X)的燃烧反应为X+3O2 = 2H2O+2CO2,则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C.含碳的化合物中甲烷、乙醇属于有机物, CO、CO2则属于无机物D.C6H6(苯)和C2H2(乙炔)中C、H原子个数比相同,但元素质量比不同8.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B.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C.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9.十八世纪,拉瓦锡用放大镜聚集日光,使玻璃罩内的金刚石燃烧,得到二氧化碳,坦南特近一步研究确定金刚石仅由碳元素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属于有机物B.金刚石燃烧过程放出热量C.金刚石具有可燃性D.聚集日光时温度达到金刚石的着火点10.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完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docx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试时间为 45 分钟,试卷满分为100 分 )一、选择题 ( 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4 分,共 28 分 )1.在防毒面具中,用于吸附有毒气体的物质是( )。
A.活性炭 B .金刚石C.石墨 D .焦炭2.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下图所示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加入药品B .收集气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 D .验满3.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D.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这两种气体4.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高温条件下,碳具有还原性 B . 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C.在一定条件下CO能够转变成 CO D .金刚石、石墨和C都是碳元素的单质2605. 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
关于C60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单质B.每个 C60分子由60 个碳原子构成C.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6.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 C2O3 ) ,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C2O3在 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 CO2 C. C O 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D. C O 中碳的化合价为+3 价23237.下图能说明下列意图的是()。
①说明 CO 具有还原性;②既说明CO 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③说明CO得氧后的产物是CO2;④有效地防止了有毒的CO 对空气的污染。
A.①② B .②④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二、填空题 ( 共 34 分)8. C、 O、 Ca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 3 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 1) 石墨 _______;( 2) 能支持燃烧的气体_______;( 3) 能燃烧的气体_______;( 4) 不支持燃烧的气体_______;( 5) 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白色固体_______; ( 6) 金属氧化物 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B.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火箭发射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2.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按实验要求组装好仪器;②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向反应容器中放入大理石块;⑤收集气体。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②④⑤C.①③④②⑤D.④②①③⑤3.下列物质不能与CO2反应的是A.灼热的焦炭B.石蕊试液C.石灰水D.氧气4.对下列实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气体减小的体积小于l/5——红磷过量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炸裂——集气瓶底没有加水或铺一层细沙D.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到CO2——装置气密性不好5.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D.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6.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B.用点燃的方法可除去CO2中混有的COC.可用pH试纸验证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酸D.用C、CO冶炼金属是因为它们具有还原性7.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B.CO2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支持燃烧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D.石墨可做电极8.能鉴别空气、氧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四种气体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C.看颜色,闻气味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9.2020年12月24日凌晨,南宁市中华路一巷出租房内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两人不幸身亡,三人被紧急送医抢救。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检测(有答案)

九年级化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石墨导电B. 金刚石切割大理石C. 用铅笔写字D. 将石墨转化成金刚石2. 在防毒面具中用于吸附有毒气体的物质是()A. 活性炭B. 金刚石C. 石墨D. 焦炭3.取几粒石灰石放入试管中, 向其中加入几毫升酸溶液, 开始时有气泡产生, 一会儿后就不再产生气泡, 可能的原因是( )A. 装置漏气B. 加入的是稀盐酸C. 加入的稀硫酸D. 生成的气体被酸溶液溶解了4.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应采取的方法是( )A. 排水集气法B. 向上排空气法C. 向下排空气法D. 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5.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A. 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木条是否熄灭B. 将燃烧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C. 向瓶内倒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D. 放入一只小动物,观察小动物能否存活6.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一般不必使用的仪器是( )A. 锥形瓶B. 导管C. 水槽D. 长颈漏斗7. 试验某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常需使用的药品有( )A. 盐酸B. 石灰水C. 石灰石和盐酸D. 石灰水和盐酸8.下列各物质反应后,都能生成氧气,其中最适合潜水艇里供给氧气的反应物. ....)①2KClO3MnO2△2KCl + O2↑②2H2O22H2O + O2↑③2Na2O2 + 2CO2=2Na2CO3 + O2↑④2H2O 通电H2↑+ O2↑A.KClO3B.H2O2C.Na2O2D.H2O9. 下列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 二氧化碳B. 氧气C. 甲烷D. 臭氧10. 某化合物R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R + 9O2 6CO2 + 6H2O, 则R中()A. 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B. 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 可能含有氧元素C. 一定含有C.O两种元素, 可能含有氢元素D. 只含有C.H两种元素11.鉴别CO2.O2.空气三瓶气体时, 最简便且可行的方法是()A.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B. 分别加入石灰水并振荡C. 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D. 分别加入水并振荡1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其原因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不同B.金刚石不含单质,石墨是化合物C.金刚石不含杂质,而石墨含有杂质D.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不同13.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不可能是( )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化合物MnO214.如图所示,先在a、c两支相同的大试管中充满红棕色的NO2气体, 然后分别向a、c 试管中加入质量相等的足量的石墨和活性炭并塞紧胶塞, 经过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 所观察到的现象.............................)A.c试管中的颜色消失,水往c试管流,a试管无变化B.a试管中的颜色消失,水往a试管流, c试管无变化C.a、c两支试管中的颜色都消失, 水往两支试管中流D.a、c两支试管都无明显变化二、非选择题15.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 收集较纯氧气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资料).doc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28分)1.在防毒面具中,用于吸附有毒气体的物质是( )。
A.活性炭B.金刚石C.石墨D.焦炭2.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下图所示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加入药品B.收集气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 D .验满3.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D.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这两种气体4.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高温条件下,碳具有还原性B.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C.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5.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
关于C60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单质B.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C.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6.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C.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D.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7.下图能说明下列意图的是( )。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③说明CO 得氧后的产物是CO2;④有效地防止了有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
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共34分)8.C、O、Ca是初中化学常见的3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1)石墨_______;(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_______;(3)能燃烧的气体_______;(4)不支持燃烧的气体_______;(5)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白色固体_______;(6)金属氧化物_______。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卷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卷班别________座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a-40一、选择题1.我国的黑白山水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为炭黑的微粒,用这种墨汁画的国画千百年都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重要文件书写时最好使用碳素墨水笔)( )A.具有氧化性B.具有还原性C.具有吸附性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2.碳的单质中,质地较软,常用作电极的是( )A.金刚石B.活性炭C炭黑D.石墨3.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碳原子的排列不同B.化学性质相似C.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D、是同一种物质4.关于一氧化碳和氢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武汉市)( )A、都具有可燃性B.通常状况下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C、都具有还原性D.都有剧毒5.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A、氢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氧气6.下列利用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木碳使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褪色B.石墨电极导电C.用金刚石制玻璃刀切割玻璃D.用木炭做燃料7.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的气体。
在空气中会迅速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可采用的方法是( )A.排水法收集B.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C.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向下排空气法收集8.下列有关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末作润滑剂C.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炭粉制成的。
D.活性炭可用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9.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盛有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一定是CO2B.一定不是O2C.可能是CO2 D.可能是N210.下列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 A.MgCO3B.CO C.CH4 D.CO2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古代作的画,年久日深不变颜色,是因为墨中含有的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将金刚石用于钻探机的钻头主要是因为金刚石熔点高,在通常情况下与地壳里的任何物质不发生反应C、将炭黑加到橡胶制品里的目的是提高耐磨性能D、为了防止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事故,所以煤矿井里严禁烟火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金刚石加工成钻石B、石墨导电及制铅笔芯C、金刚石切割玻璃D、在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一氧化碳的毒性B、氢气、一氧化碳、碳的还原性C、铜的导电性D、木炭的可燃性3、因为高速飞行会产生大量热,所以制造航天飞机使用了一些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
化学九上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九上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A. 氢(H)B. 钠(Na)C. 氧(O)D. 碳(C)2. 化学方程式平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原子守恒B. 电荷守恒C. 质量守恒D. 能量守恒3. 以下哪个化合物属于氧化物?A. 水(H2O)B. 二氧化碳(CO2)C. 氯化钠(NaCl)D. 氧气(O2)4.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氢(H)B. 氧(O)C. 钠(Na)D. 碳(C)5. 以下哪个是酸的化学性质?A. 能与金属反应B.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 能与水反应D. 能与氧气反应6. 以下哪个是碱的化学性质?A. 能与金属反应B.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 能与水反应D. 能与氧气反应7.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铁(Fe)B. 铜(Cu)C. 硫(S)D. 锌(Zn)8. 以下哪个反应是置换反应?A. 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B.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C. 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锌硫酸和氢气D.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9. 以下哪个是氧化还原反应?A.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B. 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C.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D.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10. 以下哪个是酸碱中和反应?A. 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B.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C. 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锌硫酸和氢气D.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第1周期的元素数量是_。
12. 一个水分子由_个氢原子和_个氧原子组成。
13. 氧化铁的化学式是_。
14.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每_个氢气分子与_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_个水分子。
15.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请简述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给出一个例子。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答案解析)

化学人教版(2024)9年级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1.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氢气B.一氧化碳C.金刚石D.氯化钠2.“碳元素家族”的成员很多,用途很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石墨、金刚石、60C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杂质D.碳燃烧一定只生成二氧化碳3.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A.2O——2个氧元素B.3OH-——带3个负电荷的氢氧根离子C.H2O——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C60——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4.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氮气B.金C.金刚石D.氯化镁5.下列宏观现象或性质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水蒸气冷凝变成液态水,体积减小—温度降低,分子变小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C.钠元素和镁元素存在本质区别—钠原子和镁原子的质量不同D.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6.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墨导电B.活性炭除去冰箱里异味C.金刚石琢磨成钻石D.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钻石7.科学家通过“祝触号”火星车探测器测得火星表面大气成分(体积分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星大气中N2的含量最高B.火星和地球的大气成分相同C.火星大气中不含有稀有气体D.木条不能在火星大气中燃烧8.下列有关含碳元素的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碳元素的物质都是黑色固体B.固态二氧化碳常被称为干冰C.都没有可燃性D.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9.下列气体既能用排水集气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O2B.N2C.CO D.H210.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燃烧更旺、火焰熄灭、继续燃烧,则瓶中所盛气体依次是A.空气、氧气、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氧气、空气C.氧气、二氧化碳、空气D.二氧化碳、空气、氧气11.如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 Mg-24 Na-23 K-39 Zn-65 Cu-64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50分。
)1. “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 教科书循环使用B. 多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C. 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D.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2.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一组单质是()A. H2,O2 B.C,CO C.H2,C D.H2,CO23.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硬度都很大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灭火C.二氧化碳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气体肥料D.一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用来吸附毒气的物质是()A. 木炭 B.活性炭 C. 炭黑 D.石墨5.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木炭粉时,要保留氧化铜,除掉木炭粉的方法是()A. 加热混合物 B.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C. 加水溶解、过滤 D.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6. 在实验室收集、验满和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实验中,具有的相同点是()A. 都可以用排水法来收集 B.都是用燃着的木条进行检验C. 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 D.都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气体7.古代字画(如王羲之的《丧乱帖》等)能够保存至今仍不变色,是因为()A. 碳具有吸附性 B.碳是一种黑色单质C. 碳单质的硬度大D.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8.C60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下列关于C60的说法错误的是()A. C60属于单质B. C60这种足球结构的分子很稳定C. 每个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D. C60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9.通过对CO和CO2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A.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B.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C. 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D.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则化学性质一定相同10. 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B.三种单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完全燃烧后产物都是二氧化碳D.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11.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中,错误的是()A . 供给呼吸 B. 用作气体肥料C. 用于灭火D. 生产碳酸饮料12. 农业技术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塑料大棚中种植植物时,可向大棚中通人适量的CO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卷(范围:第六单元)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Ca-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物质的各大家族中,有一家兄弟多:老大骨头硬,光彩照人,身价百万;老二又软又滑,修锁锁灵, 修灯灯亮;老三似足球, 科研工作者喜欢它。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可推知这“一家兄弟”是【】A、空气 B. 碳的单质C. 碳的氧化物D. 金属材料2.下列对一氧化碳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 组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B. 性质: 能燃烧C. 用途: 可以作为燃料D. 危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4. 下列物质中,前者为单质,后者为氧化物的是【】A、石墨 C60B、冰金刚石C、白磷空气 D. 液氧干冰5.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0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铜B、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C、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6.由图1可知, 大气中CO2浓度大约从1800年起急剧增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大量火山的喷发B. 气候的自然波动C. 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D. 人类大量使用燃料7. 如图2所示是一种叫“干水”的物质。
每个“干水”粒子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硅是氧化物B. “干水”是纯净物C. “干水”就是“干冰”D. “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室温效应8.用如图3所示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能证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B. 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 产生的二氧化碳叫干冰D. 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A. CO和CO2B.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C、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通风换气, 原因是二氧化碳有毒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10. 下列实验设计.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卷(一)(最新整理)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卷(一)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对“碳”和“炭”两字使用正确的是∙∙∙∙∙∙∙∙∙∙∙∙∙∙∙∙∙∙∙∙∙∙∙∙∙∙∙∙∙∙∙∙∙∙∙∙∙∙∙∙∙∙∙∙∙∙∙∙∙∙∙∙∙∙∙∙∙∙∙∙∙∙∙∙∙∙∙∙∙()(A)活性碳可用于冰箱除异味(B)高温下木碳可与氧化铜反应(C)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炭有金刚石、石墨、C60等(D)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B)二氧化碳制成干冰(C)用石墨制干电池电极(D)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人造金刚石3、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
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的空心管(1nm=10–9m)。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化合物(B)纳米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C)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D)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4、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是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B)它能与氧结合而具有还原性(C)它能降低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有剧毒 (D)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5、黑夜发现煤气泄漏首先采取的应急措施是∙∙∙∙∙∙∙∙∙∙∙∙∙∙∙∙∙∙∙∙∙∙∙∙∙∙∙∙∙∙∙∙∙∙∙∙∙∙∙∙∙∙∙∙∙∙∙∙∙∙∙∙∙∙∙∙∙∙∙∙∙∙∙∙∙∙∙∙∙()(A)开灯检查(B)打开门窗、关闭煤气阀门(C)用大量活性炭吸附 (D)戴上口罩、打电话报警6、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性质彼此多处相似的是∙∙∙∙∙∙∙∙∙∙∙∙∙∙∙∙∙∙∙∙∙∙∙∙∙∙∙∙∙∙∙∙∙∙∙∙∙∙∙∙∙∙∙∙∙∙∙∙∙∙∙∙∙∙∙∙∙∙∙∙()(A)CO、CO2(B)C、CO2(C)C、CO(D)O2、CO7、试管里盛有黑色的粉末,加热时有红色固体生成,同时产生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卷班别________座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a-40一、选择题1.我国的黑白山水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为炭黑的微粒,用这种墨汁画的国画千百年都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重要文件书写时最好使用碳素墨水笔)( )A.具有氧化性B.具有还原性C.具有吸附性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2.碳的单质中,质地较软,常用作电极的是( )A.金刚石B.活性炭C炭黑D.石墨3.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碳原子的排列不同B.化学性质相似C.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D、是同一种物质4.关于一氧化碳和氢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2003年,武汉市)( )A、都具有可燃性B.通常状况下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C、都具有还原性D.都有剧毒5.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A、氢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氧气6.下列利用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木碳使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褪色B.石墨电极导电C.用金刚石制玻璃刀切割玻璃D.用木炭做燃料7.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的气体。
在空气中会迅速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可采用的方法是( )A.排水法收集B.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C.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向下排空气法收集8.下列有关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末作润滑剂C.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炭粉制成的。
D.活性炭可用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9.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盛有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一定是CO2B.一定不是O2C.可能是CO2 D.可能是N210.下列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 A.MgCO3B.CO C.CH4 D.CO2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古代作的画,年久日深不变颜色,是因为墨中含有的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将金刚石用于钻探机的钻头主要是因为金刚石熔点高,在通常情况下与地壳里的任何物质不发生反应C、将炭黑加到橡胶制品里的目的是提高耐磨性能D、为了防止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事故,所以煤矿井里严禁烟火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金刚石加工成钻石B、石墨导电及制铅笔芯C、金刚石切割玻璃D、在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一氧化碳的毒性B、氢气、一氧化碳、碳的还原性C、铜的导电性D、木炭的可燃性3、因为高速飞行会产生大量热,所以制造航天飞机使用了一些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
2003年春天,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该航天飞机的外壳使用了石墨,这是利用了石墨的( )A、难溶于水B、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C、防辐射D、导电性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A、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时不包括该气体B、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C、在蔬菜大棚中,适量补充其含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D、有毒,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5、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干冰因此可以做致冷剂和人工降雨) 。
干冰能产生白雾是因为()A、干冰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B、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C、干冰蒸发出大量的白色的二氧化碳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6、2001年“世界无烟日(5\31)”的主题是“清洁空气,拒吸二手烟”。
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一氧化碳等。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吸烟有害B、尼古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7.3%C、CO比O2更容易同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内缺氧D、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4:27、下列关于CO2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CO2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②、CO2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气体,③、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④、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8、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灭火C、用“干冰”作致冷剂D、用CO2和C在高温下制CO9.导致温室效应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B.人类的呼吸C.水源被污染D.森林被砍伐10.(1)、下列过程不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汽油燃烧D.煅烧石灰石(2)、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可能而且有效的措施是( ) A.立即减少煤和石油的燃烧B.控制全球人口的急剧膨胀C.植树造林,保护森林D.寻找清洁能源来完全代替化石燃料11.已知实验室制取气体丙的表达式为:甲(固) + 乙(液) == 丙↑+ 丁,且气体丙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不应选择下列何种装置和收集方法( )A.制CO2装置和排水法收集B.制CO2装置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制O2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制O2装置和排水法收集12.下列物质中,化学式相同但不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 A.氧气和液氧B.干冰和二氧化碳C.大理石和石灰水D.金刚石和石墨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 )A、人金刚石用做钻探机的钻头——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吸收大量的热C、石墨做电极——石墨具有导电性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二氧化碳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12、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应该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1)科学家采取“组分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 1( )+4H2O,括号内重要的化工原料的化学式为(2)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2003年,甘肃省) (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C、更多地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等。
13.请你选用以下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2003年,黑龙江省)(1)若要制得并验证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是(用字母表示) 。
验证时产生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将制得的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并验证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选用的装置是(用字母表示) 。
验证时产生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尾气中含有毒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处理尾气的方法是。
14、按要求各写出一个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通过分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化合反应生成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会长出一层白膜,白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膜可以用______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四种气体的化学式填空:(1)能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3)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4)密度最小的气体是______;(5)有毒的气体是_______;(6)用于冶金工业作还原剂的气体化合物是_______;(7)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______。
17.(1)冬天用煤火取暖,如果不装烟囱而排气不良,就会发生_______中毒。
(2)在久末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底部,_______的含量比较大,在进入这些地方前,必须做______实验。
14.A、B、D、F是四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它们之间有下列转换关系:①、A+O2→B ②、B+H2O→D ③、D→B↑+H2O④、B+Ca(OH)2→F↓+H2O ⑤、F+HCl→B↑+H2O + CaCl2(1)写出A、B、D、F的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D___________F_________(2)完成①、②、④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明代爱国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从化学角度看是描述了“石灰石的开采,煅烧制生石灰,生石灰制熟石灰,熟石灰再转变为坚硬的碳酸钙。
”写出这些化学方程式及前两个反应的类型:,,。
16、根据标签求:①、葡萄糖酸钙中氢、碳、氧原子的个数Array比为,质量比为②、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③纯葡萄糖酸钙中钙的质量分数为④、请根据计算判断这种说法是否科学?⑤、成年人每天需克0.8钙,其中0.6克钙可从食物中获得,则他每天需补充多少克葡萄糖酸钙?17、10克碳酸钙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体积是多少?(已知该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6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