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生去传承梅派艺术

合集下载

梅兰芳的个人事迹

梅兰芳的个人事迹

梅兰芳的个人事迹梅兰芳是中国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

梅兰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下面是跟大家分享的梅兰芳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梅兰芳人物简介梅兰芳(1894年~1961年),名澜,字畹华,乳名裙姊。

汉族,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

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

祖母无锡人,四岁丧父,十二岁丧母,伯父典于云和堂私寓。

工青衣,兼演刀马旦。

擅长旦角,扮相端丽,唱腔圆润,台风雍容大方,被称为旦行一代宗师。

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

他刻苦学习昆曲、练武功,广泛观摩旦角本工戏和其他各行角色的演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引起了国外人士的重视,曾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摩那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梅先生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抗战期间蓄须明志,拒绝演出,靠写字卖画为生。

解放后历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65岁高龄,排演了最后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

1961年8月8日因心脏病发作,在北京病逝。

享年67岁。

祖父梅巧玲,咸丰年醇和堂歌郎,同治年脱籍自营景和堂,甚为名望,名列同光十三绝,乃四喜班班主,巧玲长子梅雨田(大锁),次子梅竹芬(二锁),皆承祖业,为名歌郎。

梅竹芬后为景和堂二主人,生梅兰芳,二锁体弱,昼歌夜饮,因致肺疾,支离床次,骨瘦如柴,未几病死。

梅兰芳遂孤,恃伯父大锁抚育。

稍长,送云和堂朱小芬(祖父门下,兰芳姐夫)处学艺,同习者小芬弟幼芬、兰芳表兄王惠芳,开蒙吴菱仙。

其始,兰芳不甚入艺,吴师感巧玲恩,特加恩教。

在此期间亦曾有过侑酒生意,赖仕商以巧玲孙特垂青之,京僚文博彦,嬖兰芳甚,出巨金脱籍,遂搭班喜连成,时14岁。

高中材料作文:剧大师梅兰芳最小的孩子,他十岁学戏,是梅派衣钵的唯一家传继承人,他用82年的生命

高中材料作文:剧大师梅兰芳最小的孩子,他十岁学戏,是梅派衣钵的唯一家传继承人,他用82年的生命

高中材料作文 2019.1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梅葆玖--京剧大师梅兰芳最小的孩子,他十岁学戏,是梅派衣钵的唯一家传继承人,他用82 年的生命历程书写了一个词一一传承,在戏剧评论家的眼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大师”。

首要的理由,就是他全面继承了梅兰芳先生的梅派艺术,不论是唱腔、表演,还是塑造人物。

生前,面对质疑他“缺少新戏”、“保守”的声音,他说,“我何尝不愿意演新戏,但是我爸爸给我留下这么多的戏,我得把它一一继承过来”。

2016 年 4 月 25 日,梅葆玖先生逝世,享年 82 岁,梅葆玖一生培养了 49 个弟子,他曾说:“我给父亲有了交代,也给了梅派,给了京剧一个交代。

”戏剧导演田沁鑫致梅葆玖先生的挽词写到:“有一种失去,是一种审美的覆亡,流走了,一份眉梢上的韵致,零散在眼中的风月,浅笑唇边的一抹线条。

中国,一份古典,走远了。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怎样的思考或感悟呢?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少于 800 字。

1, 【答案】梅葆玖的“保守”意义不输创新在文化冲突与交融中,我们这个民族需要更多这样的勇士,这就是梅葆玖先生的一生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2016年4月25日仙逝,各界同声哀恸。

葆玖先生致力于京剧艺术、尤其是乃父梅兰芳大师开创的梅派艺术的传承,成就卓著。

戏曲界一时还来不及对他在戏曲舞台上令人尊敬的一生做全面完整的评价,但是有关葆玖先生的话题,却足以引发我们对戏曲艺术的现状与未来前景的深层次思考。

葆玖先生曾经说,他一生中对父亲的艺术继承多,自己的创作少。

因为父亲梅兰芳大师留下那么多优秀的梅派经典,亟需倾注全副身心于抢救和继承,实在无暇顾及新剧目创作。

确实如此,如果说葆玖先生的前三十年主要是向父亲学习,在父亲教导与陪伴下演出梅派剧目,他生命的后四十年则一直致力于表演与恢复梅派经典剧目,以及为他众多弟子传授梅派经典。

京剧演员梅葆玖生平简介

京剧演员梅葆玖生平简介

京剧演员梅葆玖生平简介梅葆玖(1934年3月29日—2016年4月25日),祖籍江苏泰州,出生于上海思南路,京剧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京剧演员梅葆玖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梅葆玖生平简介提起梅葆玖先生,人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他的多重身份。

他是梅派创始人梅兰芳的小儿子,同时也是梅派艺术的第二代传人。

梅葆玖先生子承父业,一生都致力于传承和发展梅派艺术,对中国戏曲事业的发展和向全世界推广京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京剧的发展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梅葆玖先生自从成为梅派艺术的传人,就一心想着如何去发扬京剧、推广梅派艺术。

但是由于当时时代背景的局限,中国传统京剧艺术发展一度停滞不前,而梅派艺术更是遭受了空前挫折。

因此在文革结束后,梅葆玖先生为了振兴梅派艺术,他大胆革新传统京剧,将梅派京剧的经典之作融入了西方交响乐,并跟随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创新,不断革进,创立了全新的梅派艺术,其中中西文化完美融合的代表作就是久经不衰的《大唐贵妃》。

而且梅葆玖先生一生收了49个徒弟,这些弟子们都成长为当今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也是梅派艺术最坚定的传承者。

梅葆玖先生对于京剧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可以说,没有他,梅派京剧就无法传承。

2011年,梅葆玖先生因为对京剧的重大贡献而获得了中国京剧终身成就奖,这个奖项是对他的肯定。

梅葆玖的兄弟姐妹梅派京剧艺术第二代传人梅葆玖先生,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最小的儿子,梅葆玖先生继承父亲衣钵,一生都在为发展祖国戏曲事业奔波劳累。

梅葆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还有8个兄弟姐妹。

但是可能因为是先天不足还是后天的环境因素导致五个孩子早早就夭折了,剩下的梅葆玖的兄弟姐妹就是梅葆琛、梅绍武、梅葆月。

梅葆琛是梅兰芳存活的第一个孩子,也可以说是梅葆玖的大哥。

梅葆琛并没有从事与戏曲相关的职业,而是选择了建筑行业,参与了中国军事博物馆建筑设计,是高级工程师。

但同样梅葆琛对戏曲也很有兴趣,擅长胡琴演奏,同样发扬了梅派艺术。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刘梅兰芳五年级作文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刘梅兰芳五年级作文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刘梅兰芳五年级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刘梅兰芳老师。

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这个名字,她是中国京剧艺术的活佛,被称为"当代京剧舞台的最高典范"。

从小我就非常崇拜她,希望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像她那样出色的艺术家。

刘老师1957年出生于北京一个戏曲世家,母亲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女儿。

从小就耳濡目染,在艺术的熏陶下成长。

她8岁时就开始认真学习京剧,并很快展现出过人的天赋。

13岁时就参加了电影《红娘》的拍摄,可谓是"奇童"。

多年来,她一直孜孜不倦地钻研京剧艺术,对剧目传统有着独到的理解和创新。

刘老师的艺术造诣是令人敬佩的。

她演绎的每一个角色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舞台之中。

无论是刚烈豪放的武生角色,还是温婉大方的旦角色,她都能完美地驾驭和诠释。

她的表演无不展现出极高的艺术修养和对剧本的深刻洞见。

每看一场她的演出,我都会被她的艺术魅力所折服。

除了舞台表演,刘老师还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她热心培养年轻一代的京剧人才。

很多现在声名赫赫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都是她的得意门生。

不论是在台上台下,她都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将对艺术的执着热爱和严格要求传递给学生们,引导他们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

刘老师不仅有非凡的艺术才华,而且也是一位高尚的人品和有着远大理想的人。

她一直致力于振兴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让京剧这一国粹艺术薪火相传、代代相承。

虽然已年过七旬,但她始终怀抱一颗年轻的心,保持着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和好奇心。

她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艺术事业中,甘为人后,淡泊名利,只为能把京剧发扬光大。

这种对事业的执着和对艺术的忠诚,令我肃然起敬。

刘梅兰芳老师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艺术之魂,她是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

她高尚的品德、卓越的艺术造诣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给了我太多太多的启迪和力量。

《梅葆玖一生为戏,传艺一生》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梅葆玖一生为戏,传艺一生》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4)题。

(25分)梅葆玖:一生为戏,传艺一生这两天的北京京剧院,肃穆安宁。

梅葆玖先生生前的亲朋、挚友及学生身着素服,前来送别。

无人多语,只有飘荡的京韵声声。

那是梅葆玖先生生前最爱的京剧唱段《梨花颂》: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长恨一曲千古迷,长恨一曲千古思。

梅葆玖先生的名字注定要与京剧写在一起。

作为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幼子,他是梅家血脉屮唯一一个梅派京剧的继承者。

他将生命中的72年奉献给了京剧艺术的继承、求变、弘扬与传承。

继承中创新他像继承血脉一样继承父亲的艺术。

梅派艺术的雍容华贵,是梅兰芳在京剧改革实践过程中反复雕琢、内化出来的,有些是深入骨子里的东西,后人很难完整传承。

为这,梅葆玖下了一番功夫,不论是技艺,还是艺心。

精湛技艺离不开精益求精的锻造与锤炼。

20世纪40年代,十几岁的梅葆玖在家常听父亲的唱片,一听就是一下午。

尤其喜欢听《太真外传》《天女散花》,而且边听边学边唱。

梅兰芳得知后,把自己的唱片通通收起来,告诉他先别急着唱戏,学戏必须打好基础。

为锤炼基本功,梅兰芳特地为梅葆玖请来了开蒙老师王幼卿和茹富兰,叮嘱他必须好好学《雅观楼》,拉身段。

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梅葆玖视唱腔、步法、身段、舞蹈等基木功为根本,反复练习,直到老师点头为止。

梅兰芳曾说,“梅派”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

因此,保持原汁原味很重要:尖团字,四功五法,一个都不能错。

里面诸多程式,必须规规矩矩去完成。

梅葆玖守住了梅派之魂:“移步不换形,京剧本体,一点都不去动。

”因为只有继承做到位,才敢去创新。

终于,在跟随父亲合演过《牡丹亭•游园惊梦》《雷峰塔・断桥》之后,有人开始说,旦角的神韵C融入他的血液里。

艺心须修养继承背后,远不止于技艺。

京剧讲究写意,无需舞台背景,单凭表演动作、程式身段、唱念组合,就应为观众带去身临其境的全而感受。

梅葆玖常说,京剧的魂不能丢。

“魂”的背后,是傅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以朴实传承不朽——浅谈京剧梅派的坚持

以朴实传承不朽——浅谈京剧梅派的坚持

46周泽宇:以朴实传承不朽传承是一种精神,传承是一种信仰,传承是一份坚持,梅大师一份朴实的传承坚持了82年,这种传承正是值得当代人学习的,也是值得当代人继续坚守的。

私以为梅派的49名弟子的坚守并非是一种无奈和心酸的守望,而是以“朴实”姿态坚守那一抹国粹。

这一份“朴实”,更不是墨守成规的固执,更是对传承文化的式微的挑战:所有的传承都是创新的前提,所有的传统都应循其本。

在如今倡导创新的年代,传承被某些自以为是的人认为是腐朽,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摒弃其中的落后和封建成分,大部分传统文化是非常优秀的,也是极具影响力的。

梅派京剧的传承正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发扬,这种传承不仅要融入时代观念,更要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将梅派京剧的精髓提炼,让世人认识和了解梅派京剧,将梅派京剧发扬光大。

首先,传统本身是一种复杂的技艺和情感寄托,国人认为梅派京剧只是舞台上的一抹风月,然而那千变万化的脸谱却是我们引以为豪而长期深深扎根于血脉中的阳刚与不屈的精神。

梅派京剧的“朴实”传承,表面上是梅葆玖先生的唱念做打,实则是那不朽的民族地域风情——大漠孤烟的塞外吹角与江南水乡的吴侬软语。

京剧,梅葆玖先生终其一生的功劳,并不是“不演新戏”换来的质疑之声,而是把那已经磨蚀在商业烟尘中不符合市场导向的价值与文化,又重新带回公众视野。

一个民族,如果忘记历史,忘记传统,将意味着最大的背叛。

因此,对于梅派京剧的传承不仅象征着一份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淬炼。

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梅派京剧在历史长河中或许不值一提,但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具有极其重要历史地位的。

梅葆玖先生穷尽毕生之力,创立梅派京剧,将作为我国国粹的京剧发扬光大,如今梅派弟子的传承正是践行了梅葆玖先生的遗愿,让梅派京剧继续在中华民族文化的长河中耀眼璀璨!其次,梅葆玖先生的沉稳踏实,用心做好典雅文化,恰恰是这个时代呼唤的“工匠精神”。

众所周知我们对于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再谈创新过程中的传承。

京剧梅派艺术的美学内涵及传承发展

京剧梅派艺术的美学内涵及传承发展
殿 》两场 ,所有剑 拔弩张的危险情境被处 理成主人公 如 《 天女散花 》一折 中刨 出了长绸舞 ,舞 动的戏 中意 赵 艳容一 弱女子 与强权 的斗 智斗 勇 ,在舞 台表现 境 “ 天人 合一” 。该戏 刨 出了灵 动的唯美 表演形式 , 上 又被处理成大段描绘 心理的不 同板式等 唱腔 。 如《 我 使观众 耳 目一新 ,在继承与发展 的不 同时代 ,从一个 这里 假意儿懒 睁杏 眼 ( 反二 黄慢板 ) 》唱腔 ,该 唱段运 天女散 花 的场景 ,改到众佛塑性 的烘托 ,形 成 了雕塑 用深 沉的慢板节奏 , 揭示 了剧 中人装疯 时的悲 愤心情 , 美 的气 韵 ,众佛静 姿与灵 秀的天女舞风 融洽结合 ,其 唱腔 韵律熔 炼深沉 ,塑造 了赵艳 蓉 的音 乐形象 ,特 别 艺术表现力更加鲜 活美感 。 《 散花 》一戏的不断创意 , 是梅 派唱法 与音乐伴 奏 “ 心气合 一” ,于幽微之处 见 焕发 了京 剧艺术 的生机 。随着 时代的不 断升华 ,创造
其 巧妙。而在慢板过 门音乐 中 ,又表现 出声断 意不断 , 出了崭新 的艺术 意境 。 段 唱腔是在 气韵 ,字韵 ,声韵 之 中一气 呵成 ,营造 出 梅风梅骨 自成 一系 循流展派 继古承新 梅派 唱腔具 穿透性 的经典形式美 。梅派 塑造人物 时 , 流水不腐 ,户枢不 蠹。运动 、变化 是事物 鲜活生 将戏 曲的虚 拟之美 、乐感 之美等 多方面美学 因素浑 融 长 的保证 , 世 界上没有完全一样 的树 叶。突破 、创新 ,
婉转 地融人情 感表达 之 中,使 唱念与表 演完美结合 。
是一切事 物发展 的规律。流派在 创造 中产生 ,更需在
赵艳 容装疯 时的丝毫 不给观众 以丑陋之感 ,所有身 段 创造 中传 承 、繁衍 。和世界上任何 事物一样 ,梅派艺 都经 过优美 的艺术加工 提升 。正所 谓和谐 流畅 , 自然 术也需发 展 ,按照它 自身 的规律 向前发展 ,也 就是应 天成之 “ 天地有大美而不 言”的儒家境界 。 当在古典 和谐美 的基本 表演法则 的指导下 ,进 一步实 梅 派 的舞 台表 演 无 不 在平 易 中蕴 藏着 深 邃 的 内 现唱念和做表之 间的和谐统一 。 梅派之所 以成为梅 派 ,之所 以领 军京剧 、风靡 中 涵。 在运用各种 表演技巧塑造人物 的同时 , 他又能 “ 惜 墨如 金” ,如 眼神 ,在关键 时 目光 一致 ,神 采倍增 ,

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简介

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简介

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简介梅兰芳不仅是一位戏曲艺术表演大师,他还是一个十分爱国的人,梅兰芳的故事也让广大群众十分的感动。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简介梅兰芳(1894年-1961年),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

祖籍江苏泰州,清光绪二十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是中国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

梅兰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同时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代表戏京剧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有《游园惊梦》《断桥》等。

所著论文编为《梅兰芳文集》,演出剧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

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贡献梅派形成初期京剧形成初期,以梅巧玲为代表的一代老前辈艺术家开启了京剧男旦艺术的篇章。

梅巧玲开创的梅派艺术,对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的提高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成为了梅派男旦的重要奠基人。

到第二代梅派传人梅巧玲之子梅竹芬承父衣钵,良好地继承了梅巧玲的唱法,他对梅派艺术的传承功不可没。

梅派的创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梅巧玲之孙梅兰芳继承并发展了梅派艺术,当时的男旦艺术在京剧史上出现了“梅尚程荀”四大名旦,让整个京剧发展步入了巅峰时期,这是京剧走向兴盛的重要标志。

梅兰芳旦行立派也是从“梅派”开始的,而京剧行当中梅兰芳最擅演的是“旦”,故梅兰芳是中国旦角创艺立派的第一人。

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龄、性格又可细分为许多行当,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称为“正旦”,正旦在京剧中俗称“青衣”,这就是因为正旦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长衫而得名。

京剧《窦娥冤》中的女主角窦娥就是典型的青衣角色。

青衣的表演庄重娴静,秀雅柔婉,以唱功为主,一般说来,青衣的唱腔旋律优美,细腻婉转。

梅兰芳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集京剧旦角艺术之大成,融青衣、花旦、刀马旦行当为一炉,创造出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唱腔,世称“梅派”,影响很大。

梅兰芳爱国生平事迹作文1500字左右

梅兰芳爱国生平事迹作文1500字左右

梅兰芳爱国生平事迹作文1500字左右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梅兰芳爱国生平事迹】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很伟大的人,他就是梅兰芳先生。

梅兰芳先生是个非常伟大的京剧艺术家,他不但把京剧演绎得淋漓尽致,而且还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

梅兰芳先生出生于1894年,是清朝时期的人。

从小他就被父亲梅瑞庭送进了京剧班学戏。

梅老师很有天赋,学戏特别快,不到10岁就登台演出了。

当时的北京有很多京剧戏班,梅老师先后在好几家戏班学习过。

他勤恳好学,不但学习基本功夫,还研究许多传统戏曲的表演技巧。

渐渐地,梅老师的演技越来越纯熟了。

梅老师的艺术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少年时代,主要在各大院宅里为达官显贵们表演。

第二阶段是成年时期,开始在大型戏园为普通观众演出。

到了第三阶段,梅老师已是国宝级的高手,他的艺术已臻炉火纯青。

在舞台上,梅老师可以自由塑造各种人物形象,无论是楚宫怨妃、昆仑奇侠还是窃案奇缘,他都能把这些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

观众看了,就仿佛置身戏曲情节之中。

梅老师的艺术魅力,让无数观众痴迷折服。

不过梅老师除了是艺术大家,更是一位爱国志士。

在抗日战争时期,梅老师四处奔走,为中国人民募集抗战经费,鼓舞大家的抗战信心。

在国难当头的危难时刻,梅老师以自己的方式用行动支持中国抗战。

梅老师还多次向日本人表达中国人民的爱国热忱。

有一次,一个日本人在梅老师的签名簿上写了"支那梨园"。

梅老师立刻在旁边写下"中华梅氏",表达了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之心。

后来,当八路军、新四军在延安与日军作战时,梅老师亲自到山西代县,给抗日将士们表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京剧。

梅老师的艺术,鼓舞了前线将士们的抗战热情。

梅老师不仅把自己的艺术贡献给了抗战,在抗战胜利后,他又积极支持了国共内战。

梅老师游走各地,举办演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募集军费。

他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1961年,梅老师作为北京文化界的代表前往莫斯科访问。

京剧梅派的“梅骨兰心”与传承发展

京剧梅派的“梅骨兰心”与传承发展

京剧梅派的“梅骨兰心”与传承发展作者:尘羽来源:《上海采风月刊》2017年第07期梅葆玖先生是梅兰芳大师嫡子,他一生致力于梅派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不仅自身是一位杰出的梅派传人,而且培养了众多梅派弟子,使得梅派艺术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开花结果。

今年4月份是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逝世一周年,作为梅先生生前非常牵挂的戏曲表演人才培养的摇篮,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与梅兰芳艺术基金会、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近日在沪共同举办了“梅派暨梅葆玖先生表演艺术”系列纪念活动,以此表达对梅先生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梅派艺术传承的愿望和决心。

本次纪念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上海兰心大戏院举办的“梅骨兰心——梅派暨梅葆玖先生表演艺术”清唱纪念演出。

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以及戏校梅派学生均悉数登场,唱响《玉堂春》《太真外傳》《穆桂英挂帅》《洛神》《西施》《生死恨》《霸王别姬》等梅派经典剧目,以此表达对梅先生的缅怀之情。

第二部分是在上海文艺会堂举办的“梅派暨梅葆玖先生表演艺术”研讨会。

中国剧协名誉主席尚长荣、北京市梅兰芳基金会会长周铁林等近30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派弟子、戏曲研究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梅派艺术精髓,探讨梅派艺术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

梅派的家风、作风尚长荣(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剧协名誉主席):玖哥应该是我们最尊敬的也是最亲爱的玖哥,我们在北京、在上海为纪念玖哥的艺术和为人召开这样的研讨会,极其必要。

因为梅氏家风、梅派艺术是我们的瑰宝,现在都在讲家风、家训,从玖哥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学到了、也受到了影响,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作风,最优秀的行为准则。

我记得近十年前,有一次清华大学约了五位老师做讲座,其中有我们亲爱的玖哥,玖哥在这个会上说了一件老梅先生的趣闻轶事,给我的震动非常之大。

他说,在上世纪50年代,有一次演出,演完《醉酒》,我们开始转身要扇子,扇子没带,怎么办,我们看看谁有扇子,找到一把黑的扇子,上面还有描金,就赶紧把那扇子取来了。

世间再无梅葆玖

世间再无梅葆玖

世间再无梅葆玖在初春时节,梅花谢了匆匆,京剧艺术家梅葆玖翩然谢幕,走完了自己精彩纷呈的82年人生历程。

从此,世间再无梅葆玖,梅郎世家成往昔。

这对于京剧,对于男旦,对于梅派艺术,无疑都是巨大的损失。

从十数天前突然发病入院,到令人煎熬的昏迷不醒,直至离世后第一时间传出消息,大大小小的网站、媒体、微博、微信争相转载报道,哀思悼念之情不绝……梅葆玖的离开,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与悼念。

这,或许是他自己意料不到的。

他只知道,自己是梅兰芳的儿子,是梅派的传人,却没有想到,几代观众对于京剧,对于梅派的热爱与痴迷,都集中在他的身上。

如果梅兰芳是美的化身,那么梅葆玖无疑就是梅兰芳在世间唯一的遗存与承接。

加上他的好脾气,好性格,加上梅家自清末以来四代人一脉相承的古道热心,君子之风……梅葆玖是当得起这样的福报与荣誉的。

人们喜爱他,赞美他,怀念他,是源于一份对美的永恒热爱与追求,这种感情,岁月荏苒,历久弥坚。

唯一继承者梅葆玖是一个传奇。

年过80,居然照样能上台唱戏,扮相不倒,身段不倒,嗓音不倒,甜美温润一如当年。

从古到今,几乎很难再找出一位如此高龄仍能上台演出的男旦。

每每问起个中原因,梅葆玖总是腼腆地笑笑,缓缓一句:“多吃苹果,多睡觉,少生气。

”其实,这天生的好嗓,加之幼年打下的基本功,才使他年届耄耋依然能在舞台上游刃有余,令多少人羡煞。

1934年,梅葆玖出生于上海,是梅兰芳与福芝芳夫妇所生的第九个孩子。

在他之前,梅兰芳有过许多子女,他们其中有的夭折了,有的则并没有继承家学,因此,在梅家,继承京剧艺术的,只有梅葆玖与姐姐梅葆?h两人。

而梅兰芳先生所独创的京剧“梅派”旦角艺术,梅葆玖更是梅家人里唯一的继承者。

当年,为了培养梅葆玖,梅兰芳为他请的启蒙教师是王瑶卿之侄王幼卿,武功教师是陶玉芝,昆曲教师则是朱传茗,后又师从朱琴心学习花旦,都可算得文武昆乱不挡的一时之选。

梅葆玖10岁开始学艺,13岁正式登台演出《玉堂春》《四郎探母》等剧,成年后又多次与父亲同台演出,甚至拍摄了电影《断桥》,在艺术上深得其父的教诲和指导。

【名人故事】梅兰芳的故事

【名人故事】梅兰芳的故事

【名人故事】梅兰芳的故事梅兰芳,原名梅兰,后改名梅兰芳,是中国京剧艺术家,也是中国戏曲界的传奇人物。

他被誉为“京剧之王”、“国剧艺术之神”,其艺术成就和影响力在中国乃至世界戏曲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梅兰芳于1894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戏曲世家。

从小就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受到家族成员的深厚影响。

他的父亲梅葆玖是当时著名的饰演女角的京剧演员,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他的祖父梅花亭也是一位京剧名角,曾是梅兰芳学习的重要导师。

梅兰芳自幼就跟随父母学习京剧的演唱和表演技巧,使得他在艺术修养上有独特的优势。

梅兰芳的才华在青年时期开始展现。

他在15岁时已经可以出演一些重要的男性角色,如《怀旧堂》、《空城计》等。

梅兰芳在这些早期的作品中展现了出色的表演技巧和敏锐的艺术感觉,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

他的表演风格继承了梅派的优秀传统,注重细腻精准的动作和神态,以及优美流畅的唱腔。

他的表演被形容为精湛、独特且具有感染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梅兰芳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开始崭露头角,成为京剧领域的翘楚。

他在这个时期开始了对外演出,不仅在中国各地巡回表演,还赴国外进行演出。

他曾多次赴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进行表演,并受到了各国观众和媒体的热烈欢迎。

他的表演被誉为“中国的国粹”,为中国文化在海外树立了崭新的形象。

他的巡演不仅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提高中国人民的国家自信心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除了表演外,梅兰芳还对于京剧的研究和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曾经创办了梅兰芳京剧团,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戏曲人才。

他还将京剧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为其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他运用现代舞台美术和灯光效果等技术手段,使京剧在当时世界戏曲舞台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他的舞台美术成为京剧的重要流派之一,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梅兰芳一生中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励,他多次被评为“中国戏曲艺术之宝”、“中国现代文化名人”。

他还被选为中国国家艺术院院士,成为中国艺术界的殊荣。

名人故事:大师梅兰芳之子——梅葆玖

名人故事:大师梅兰芳之子——梅葆玖

名人故事:大师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名人故事:大师梅兰芳之子——梅葆玖接过男旦衣钵上海思南路的梅宅,洋房梧桐依旧却不见故人踪影,但能够与梅兰芳大师比邻却成了周边新近开发的花园洋房的卖点。

80年前,梅大师的幼子梅葆玖就出生在这里,入读教会学校,习洋文、学旧礼,10岁那年被认为最像父亲,一出《三娘教子》注定了他一生痴缠梅派。

1934年的春天,梅葆玖出生于上海思南路的梅宅,他是梅兰芳与福芝芳的第九个孩子,也是最小的孩子。

作为唯一接过父亲男旦衣钵的孩子,梅葆玖10岁开始学艺,开蒙老师是王幼卿,又从陶玉芝、朱传茗、朱琴心等前辈学艺。

13岁正式登台演出《玉堂春》、《四郎探母》等剧。

18岁,梅葆玖和父亲同台演出,至今还记得父亲在艺术上的谆谆教诲。

那是在3月20日的一次京昆剧目的活动中,父亲跟他说,“要学好了昆曲,京剧才能演得有味儿。

”梅葆玖说“大家都管昆曲叫‘困曲’,我虽然学习时也犯困,可是有父亲在一旁监督着,那是一点儿都不敢偷懒。

”虽然10岁开始正式学戏,但同戏班的孩子不同的是,梅兰芳要求梅葆玖白天学习、晚上回家学戏。

“那段时间正是抗日时期,父亲每日在家里作画、不演出,我从1944年开始学戏时,父亲就为我请了王幼卿等很多基本功老师。

我当时很天真,一门心思就想学《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父亲的代表剧目,可是他却让我学一些最基础的老戏,而且要求我必须按老师教的唱,理由是先把基本功打好再学梅派戏,就会按规范进步。

”于是,梅葆玖的小学和中学都在上海震旦学校完成,那时的“震旦”是英法双语教学,不过到今天,梅葆玖谦逊地自称,“英语能对付,法语全忘光了。

”父亲的话至今他仍然记得,“戏要学,但与社会接触的基本知识也得有。

富连成这样的老科班就是吃了这个亏,能出好角儿,但文化上薄弱。

”梅葆玖嗓音甜美圆润,唱念字真韵美,表演端庄大方,扮相、演唱都颇有乃父风范父。

在青衣、花衫、刀马旦等诸行当技艺方面,均有较高造诣。

常演剧目有京剧《贵妃醉酒》《苏三起解》《玉堂春》《二进宫》《木兰从军》《天女散花》《彩楼配》《武家坡》《三娘教子》,以及昆曲《断桥》《游园惊梦》《思凡》等梅派京昆剧目。

梅葆玖:一生为戏传艺一生

梅葆玖:一生为戏传艺一生

的辽 阔草原 ,如 今 草稀 人疏 , “ 单
内心的河流 ” , 情感充沛 . 内涵丰富 。 热爱 , 是源 于 对故 土 的依恋 , 对 生
活 的崇敬 , 歌颂, 也 是 对 自 我 的 发
薄” 得很 , 好 像一 松手就 会 骤 然在
时 间里消 散一样 。是土壤 贫瘠 , 还
歌境界堪称 物我相融 ,浑然天成 。
中学 语 文 ・ 人 物 春 秋

I I I l 墓
鼓掌, 就 特 高兴 , 于是 他咬 着 牙
学得 挺 认 真 。梅 兰 芳 对梅 葆 玖 有 殷
切 希望 。他 从 小 就在 梅 兰 芳 的要 求
梅 葆双 : 一 生为戏 , 传 艺一 生
画 毛永健
下学 习昆 曲 . “ 父亲说 , ‘ 你 必须 学
的光芒来 照耀或慰藉 读者 . 总是给 人以温厚 、 温良、 温馨 的审 美愉 悦 。 美与善 的结合或统 一 , 是人生 的最 高境界 ,也是诗歌 的最高境 界 。 读
成就大奖 。 【 经 典 素材 】
爱 昆 曲也 爱 杰 克 逊 1 9 3 4年 3月 2 9日 .梅 葆 玖 出
团在 中 国 大 戏 院 唱 了一 个 多 月 , 父 子合 演《 游 园惊 梦 》 唱 了 8次 之 多 , “ 演 了 8次 就 等 于 上 了 8次 课 . 难
春 》 中有 一 个 大段 道 白 , 1 0岁 的 他 对 着镜 子 每 天 练 1 0 0遍 , 不 练 完 不 许吃 饭 . 学戏 是苦 一 点 . 不 过 台 下
家一 级演 员 , 梅 派 艺术 传人 , 北 京 在 ,自己的命 运与草原 紧密相 连 , 不可 分割 。这 命运 为何 “ 不可言说” 呢?一个破折 号引 出诗的第四 节 ,

梅葆久:一代大师终谢幕,清音梅影成绝唱

梅葆久:一代大师终谢幕,清音梅影成绝唱

梅葆久:一代大师终谢幕,清音梅影成绝唱作者:暂无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第19期2016年4月25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2岁。

先生的离开,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与悼念。

5月3日的告别仪式上,数千人前来送别先生。

一位从外地赶来的戏迷哽咽着说:“从小听先生的戏长大,今天送先生一程,算是了却心愿……”生于1934年的梅葆玖是梅兰芳最小的孩子。

作为唯一接过父亲男旦衣钵的传人,“梅家”的标签成为梅葆玖最重要的人生切面。

他10岁学艺,13岁登台,18岁开始和父亲同台演出。

1961年,梅兰芳逝世,梅剧团的担子自然而然落在了梅葆玖身上。

但到1966年,“文革”风暴席卷全国,梅葆玖的演艺事业也中断了。

直到1978年,梅葆玖才重新登台,而此时他已过“不惑”之年。

或许正因为此,他格外珍惜每一次演出机会,也尤其珍惜每一次弘扬梅派艺术的机会:恢复演出经典剧目,整理父亲的唱片、传记,多次组织大规模南北梅派名家汇演……同时,他还在努力传承梅派与改良新戏。

梅葆玖曾言“戏以人传”,只要是喜爱京剧、喜爱梅派艺术的人,梅葆玖都是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他门下的徒弟有49个,其中胡文阁、魏海敏、李胜素等都是京剧名角。

而改良方面,他受到梅兰芳改良求变、兼收并蓄的影响,主张传承传统艺术,但不拘于形式。

轰动一时的《大唐贵妃》就是在原来《太真外传》的基础上加入了西方歌剧、交响乐等元素,“唱腔、扮相、念白还是京剧的,只是比原来漂亮。

其实很多的梅派戏都可以用新的舞台手段来展示,用现代手段烘托京剧本身我完全能够接受。

”在2012年两会上,他还提出用动漫的形式来呈现《霸王别姬》《牡丹亭》等传统剧目,“让幼儿、小学生甚至中学生都喜欢”。

弟子魏海敏说:“老师继承了梅派,同时发展出很多精致又能让观众看得懂的东西,从1980年到现在,梅派的生命力一点都没有减弱。

”就梅派艺术的弘扬来讲,他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对当今京剧界也是举足轻重。

【名人故事】梅兰芳的故事

【名人故事】梅兰芳的故事

【名人故事】梅兰芳的故事梅兰芳,原名梅兰善,是中国京剧的一位传奇人物,其艺术成就和对京剧的贡献被广泛认可。

他出生于1894年,是梅派京剧的创始人,被誉为“独一无二的梅派”。

梅兰芳出生在一个京剧世家,他的祖父是清朝著名的武戏演员,父亲也是京剧演员。

从小,梅兰芳就对京剧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在他小时候,他的父亲就常常带着他去剧场观看京剧表演,这对他的艺术启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梅兰芳六岁时,开始学习京剧,他的父亲亲自传授给他唱腔和表演技巧。

梅兰芳非常用心地学习,他认真聆听父亲的指导,反复练习,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艺。

他天赋异禀,学习很快就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梅兰芳在十六岁时开始正式登台演出,他成为京剧团的一员,开始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

他的演出非常出众,深受观众的喜爱。

梅兰芳的表演风格独特,他凭借着他娴熟的唱腔、精湛的表演技巧和细腻的情感表达,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梅兰芳早期主要演唱的是青衣角色,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西皮》中的吕洞宾等。

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此,他希望能够挑战更加具有挑战性的角色。

于是他开始转变自己的演唱风格,尝试演唱扮演女性角色。

他用自己独特的嗓音和技巧,成功地将女性的柔美和坚韧演绎出来,深受观众的喜爱。

梅兰芳在京剧界的成就非常显著,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很快成为了京剧界的顶尖人物。

他不仅在国内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还赴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演出,将京剧推向了国际舞台,为中国文化争得了国际影响力。

梅兰芳一生都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他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京剧这项中国传统文化。

他在表演艺术上进行了很多的尝试,推动了京剧的革新和发展。

他开创了“梅派”表演风格,对后来的京剧演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艺术成就被誉为“中国戏剧艺术的丰碑”。

除了在表演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梅兰芳还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

他一直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京剧人才,将自己的艺术经验和技巧传承给后人。

他成立了自己的京剧学校,亲自教授学生,其中不乏后来的京剧名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一生去传承梅派艺术
同学们,你们喜欢京剧吗?能说出哪些京剧名人的名字呢?今天我们要一起认识的这位京剧名人,他不仅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最小的儿子,梅派京剧的重要传承人。

他便是人称“小梅郎”的梅葆玖先生。

瞧,这位儒雅的老人,便是梅葆玖先生。

他1934年3月29日出生于上海,10岁开始学艺,13岁便正式登台演出,18岁与父亲梅兰芳同台,有很多为大家津津乐道的代表作,比如《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等,为梅派京剧的传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意外的“接班人”
说到梅葆玖为什么会走上京剧表演这条路,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他出生在京剧世家,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所以天生就该走这条路。

其实梅兰芳最初选定的传承人并不是他,而且他最初的志向也并非唱京剧。

“如果没有白喉流行,我可能和四哥、五哥一样,做我想做的工程师了。

”梅葆玖曾这样说。

梅派传承有一个特别的要求,那就是“漂亮”,在梅兰芳的几个孩子中,梅兰芳最初相中和重点培养的是三子梅
葆琪。

梅葆琪不仅很有京剧天赋,而且与梅兰芳非常神似。

可惜的是,这个天生的好苗子,却在8岁时被白喉病夺去了生命。

三哥过世后,梅葆玖因为外形条件最符合男旦要求,成为了父亲的培养对象。

在他10岁时,父亲便让他试演了《三娘教子》中的薛倚哥,梅葆玖不仅嗓子好,而且扮相台风都非常不错。

为了培养梅葆玖,梅兰芳请了很多名师来教他京剧、昆曲……起初,梅葆玖学戏需要老师盯,因为比起学京剧,他更爱捣鼓自己喜欢的无线电、飞机模型等。

后来,他逐渐学得了很多京剧知识,开始登台演出。

18岁时,他与父亲同台演出,并跟随父亲四处巡演。

有了这样的历练,梅葆玖学到了很多梅派真传,唱腔越来越圆润,扮相、台风也越来越好,不少人称他为“小梅郎”。

1961年,梅兰芳去世后,年仅27岁的他挑起了弘扬梅派京剧的重担。

将梅派京剧传承下去,成了他的使命,也成了他的责任。

超前的“革新家”
梅葆玖继承父亲的衣钵后,便一直致力于弘扬梅派京剧艺术。

他向父亲的琴师请教,结合自己所学,用心领悟梅派精髓,将梅派京剧学到了家。

舞台上的他演绎人生的悲欢离合,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一个个经典曲目,让人们记住了他这个“小梅郎”,也记住了梅派艺术。

对于如何更好地发展梅派京剧,梅葆玖有自己独到的想法。

父亲一直教导他,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要不断创新,于是这种“革新”思维一直影响着他。

对于梅派艺术,他并不是简单传承,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去加入一些新鲜元素。

他认为京剧是中国最早的流行音乐,不应仅把它当作国宝、国粹供起来,而要将它自身的潜力挖掘出来。

京剧中,演员往往有很多手势,能展现人物的情感等。

梅葆玖有次看到太原晋祠中的侍女像时,由塑像生发灵感,创造出了很多优美的旦角手势,让梅派表演越发赏心悦目。

除此之外,他还寻求高科技与传统京剧的结合。

音响、灯光、活动舞台、管弦乐……这些属于现代的元素,他都试图加入到京剧当中。

这是非常大胆的尝试。

对于这种革新,梅葆玖说:“京剧也要配合现在的大潮流,要与时俱进,可以汲取好的东西来为我所用,武装自己,让它更丰富,更可看,更美,把京剧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他的这个尝试是成功的,2004年,他与流行音乐公司“太合麦田”合作交响乐京剧专辑,打破了人们对于京剧的刻板印象,让京剧变得魅力十足。

谦和的绅士
除了在舞台上传承梅派京剧外,梅葆玖也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向人们展示梅派精神。

梅派艺术非常中正平和、内
敛含蓄、意境典雅,这种梅派精神被他融入到了自己的一言一行中。

梅葆玖收了40多位弟子,为徒弟说戏、把场、谢幕,他总是亲力亲为。

如果徒弟不懂,他会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讲解。

如果徒弟有汇报演出,他只要没有其他安排就一定会前往。

到了现场,他不是坐在台下观看,而是从徒弟化装开始,就在后台帮忙整理衣服和装束。

徒弟上台后,他就站在台帘旁边看。

演完后,他会西装一整,上台谢幕。

面对台下的掌声,他总会欠身,双手合十,表示感谢。

平易近人、宽容谦和、不急不躁,这是梅葆玖留给众人的印象。

据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回忆,有一次,梅葆玖在吉祥剧院演出他的代表剧目《凤还巢》,其中最精彩的一幕是他在红帐子里“撩帐子”,但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红帐子倒了,梅葆玖扮演的角色直接就出现在了舞台上,把“惊艳亮相”给搅了。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失误,可是下台后,梅葆玖只是对工作人员轻轻地说:“这次出问题了要记住,下次就不会再犯了。


对于每个人,不管是邻居、亲朋还是陌生人,他都用心去对待。

有次,梅葆玖去首都机场洗手间,被清洁工老大爷认出来了。

老大爷欣喜地要跟他合影。

梅葆玖欣然接受了,他郑重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西装,然后才笔挺地站在那里与老大爷合影。

而对艺术,他总是要求非常严格,追求完美。

每次演出,梅葆玖总会提前到场,然后认真准备自己的妆容,一笔一画,非常细致,不落下一个细节。

旦角由男子来唱,对于声音的要求非常高,没有好嗓子肯定唱不出来,所以梅葆玖总喜欢在上台前吃一小口苹果,因为苹果有润嗓的功能。

这些细节看似不起眼,却透露了他对品质的追求和他自身的修养。

他不仅带给大家魅力无穷的京剧艺术,更把梅派精神展现在大家面前。

他用一生兑现了对父亲的承诺:将梅派京剧发扬光大。

狂热的汽车“发烧友”与爱猫人士
你们肯定猜不到,这样一位儒雅的京剧大师,还是个狂热的汽车“发烧友”。

梅葆玖年轻时,父母害怕他出事,禁止他考驾照。

父母离世后,近50岁的梅葆玖才去考了驾照,而且考的是可以驾驶卡车的驾照。

学车时天气非常炎热,梅葆玖就光着膀子练习。

正好一位老太太经过,认出了他,就笑着说:“昨儿还看见你在电视里演穆桂英呢,今儿怎么就光着膀子开车啦?”梅葆玖风趣地回答:“昨儿个是小媳妇,今儿是大老爷们!”
直到75岁,梅葆玖还习惯开车上下班。

梅葆玖还是一位爱猫人士,除了自己家养猫外,他还喂养了大量的流浪猫,每月在猫粮上就得花很多钱。

有一段时间,梅葆玖家的院子里聚集了一百多只流浪猫。

由于猫的
数量太多了,他最后不得已雇了辆卡车,把一些猫拉到郊外放生。

他调侃:“猫到了地方肯定不愿意,城市户口变农村户口了。


就是这样一位爱京剧、爱生活、谦和有礼的老人,一生致力于梅派京剧的传承。

2016年4月25日,梅葆玖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留给我们的却是永存的梅派艺术和梅派精神。

他是大家永不会忘的“小梅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