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1透镜教案1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第1节透镜说课稿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第1节透镜说课稿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完成透镜成像实验报告,目的是让学生巩固透镜成像规律,提高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2.搜集生活中涉及透镜应用的实例,分析其成像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应用能力。
3.探究透镜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撰写小论文,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遵循清晰、简洁、结构化的原则。板书布局分为三部分:左侧为知识点标题,中间为主要内容,右侧为实例和应用。主要内容部分将包括以下要点:
1.透镜的分类和光学性质;
2.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3.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板书风格将采用图示结合文字,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增强视觉效果。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强化记忆,同时作为教学过程的可视化记录。
2.提出问题:向学生提问:“为什么眼镜可以矫正视力?显微镜和望远镜是如何放大远处物体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实验演示:进行简单的透镜成像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透镜的神奇成像效果,引发学生对透镜成像规律的兴趣。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透镜的分类: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光学性质,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辅助,帮助学生区分两种透镜。
4.课后拓展:布置小组研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后合作探究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展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应用图片,如眼镜、显微镜、望远镜等,让学生思考这些设备中的共同元件是什么,从而引出透镜这一概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课【提问】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身边跟凸透镜有关的仪器都有哪些?1.投影仪【讲述】(结合实物介绍)投影仪的主要构造有:聚光镜、光源、镜头、反光镜、屏幕和投影片.聚光灯为一组凸透镜,其作用是将光线会聚到一起,增加投影片的亮度.【板画】【问题】(去掉反光镜,让像直接成在天花板上.)①使用投影仪时,那段距离是物距;那段距离是像距物距与像距相比,谁大谁小②物、像哪个大、哪个小?③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满足以上物像大小的关系,物距、像距应有什么样的关系?④为了能使人们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如何放置?⑤为了得到放大的像,我们能不能让u<f⑥如果希望像变得大一些,而且还要保持清晰,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⑦安装上反光镜,请你们思考一下反光镜的作用?【板书】总结投影仪成像【思考、回答】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是物距;镜头到天花板的距离是像距,像距大于物距.②投影仪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小的物体能够放大,像比物大.③2f>u>f, v>2f (有可能出现u<f)④投影片应该倒立放置.⑤不能.当u<f时,成虚像,不能在屏幕上成像.⑥减小物距,同时还要增大像距.⑦反光镜的作用是改变光路,便于观察像.2.照相机【讲述】(可以结合实物、挂图、模型或教学软件.)可以让同学讲解照相机的结构及其各部分作用.照相机的主要构造有:镜头(由几个镜片组成,它们所起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屏幕、调焦环、光圈环、快门、取景窗.【问题】①我们所用的照相机拍摄景物时,在胶片上所称的像有什么特点?②与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相对照,学习照相机.【讲述】(可以让了解照相机原理的同学讲解.)光圈环和快门的作用:光圈环和快门的配合使用,能够控【讨论、回答】倒立、缩小、实像物距:u>2f,;像距2f>v>f调节方法:像变大:减小物距,同时增加像距(拉大暗箱的长度).像变小: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说明:需要视频目录:(1)冰球比赛中,推出的冰球在冰面上慢慢停下来的情景(一小段) (2)滑冰运动员到终点时停止用力后慢慢停下来的情景(一小段) (3)骑自行车不蹬后滑行一段后停下来的情景(一小段⑴.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⑵.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教学重点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国际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教学难点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强概念、压强的计算公式(比值定义的方法)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它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仪器材料实物投影仪、橡皮泥、泡沫塑料、压力小桌、200g的钩码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板书设计§: 压力和压强一、压力:(F)⒈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⒉方向:垂直受力物体表面,并指向受力物体.⒊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二、压强:(p)⒈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例题:例1:一块石头重2000N,与地的接触面积是5m2,这台机器重5000N,与地的接触面积是100m2,比较一下石块与机器对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⒊公式: p=⒋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 1牛顿”.例题2:人可以安全地通过一个沙滩.现有一辆履带式拖拉机要从这个沙滩上通过.已知这辆拖拉机的质量为5150kg,它的每条履带跟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从压强的角度考虑,这辆拖拉机能否安全地通过沙滩?教学设计图示:第一节压强:第二节液体内部的压强表1比较1、2、3次实验中水或盐水的数据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2、4、5次实验中水或盐水的数据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每次实验中水和盐水的数据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设计图示:第二节液体内部压强:第三节连通器教学重点和难点:1.连通器的特点和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2.用“假想液片”法分析连通器中液体静止液面总相平方法较抽象,是本节课的难点.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有条件的可自带一茶壶2.教学器材:U形管、关于船闸录像带、自制的可移动U形管、茶壶教学设计图示:教学过程设计:第四节大气压强教学重点和难点:1.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是本节课的重点.2.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的工作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塑料吸盘2.教学器材:易拉罐、针筒、茶杯、硬纸片、大、小试管、砝码、抽水机模型、离心泵模型、托里拆利实验录像带、抽水机和离心泵电脑动画教学设计图示:教学过程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演示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想认识.电脑动画演示分步工作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演示课本图8—16中的四个实验让学生对每个实验进行解释,教师作补充和纠正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简要介绍奥托*格里克和马德堡半球实验师:大气压有多大呢想一想如何能测出大气压的值简要介绍科学家托里拆利放录像:托里拆利实验师:请同学思考以下问题:(1)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上方为什么是真空?(2)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什么等于大气压的值?(3)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4)托里拆利实验为什么不用水做?师:大气压是不是总等于一个定值?猜想一下:大气压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师:大气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看课本图8—20师:大气压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演示抽水机的连续抽水动作用电脑动画演示活塞式抽水机的分步工作过程师:为什么活塞向上运动时,阀门A关闭,阀门B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时,阀门B关闭,阀门A打开演示实验,演示能够连续工作的离心式水泵.然后再用电脑动画模拟分步工作过程.回答教师进行引导纠正(1)实验操作中在管中灌满水银,堵住管口倒置在水银槽内,使管内没有空气.(2)管内水银没有全部落入水银槽中,说明是大气压支持着水银柱,所以大气压值等于管内水银柱的压强.(3)用液体压强公式可计算出管内液体压强值,此值等于大气压值.(4)让学生通过计算回答学生在地理课上学习过随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减小,所以能想到和高度的关系.学生还会举出其它例子学生通过看图、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并填写课文中的空白.学生认真观察第六节物体的沉浮条件设计思想:在通过前面的探究活动后,在这一节里再次进行探究活动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探究物理的思想方法.本教案立意与探究活动中思想和方法的开放性,旨在让学生大胆探索物理规律,打开学习物理的思路,同时,希望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物理的研究方法.探究准备:在事先分好组,按需要,一般是四五个同学一组为宜.同时提出要探究的课题.探究中提供的实验仪器:木块、铁块、弹簧称、天平、量筒等,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需要,为学生提供仪器.探究中的具体操作:1、提出问题: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二铁块却下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物体的沉浮条件又是什么2、请同学们提出猜想,猜想不拘一格;3、根据自己的猜想,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4、在提出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选择所需的实验仪器(也可自己设计实验仪器);5、设计实验的记录表格;6、写出实验步骤;7、得出实验结论;8、看实验结论和先前的猜想是否吻合;9、写出个人自评.以上的所有项目都填在下表里.姓名实验日期探究课题物体的沉浮条件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验仪器实验的记录表格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和猜想是否吻合自评学生将上表交回后,此课时完毕.下一课时,选几组完成较好的方案,由学生边演示边讲解他们组的探究报告,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就学生的探究过程作一总结,归纳出物体的浮沉条件:F浮<G时,合力的方向向下,物体就会下沉;F浮>G时,合力的方向向上,物体就会上浮;F浮=G时,合力为零,物体就会悬浮在液体中.请同学们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图8-33、图8-34、图8-36、图8-37等现象.提出问题: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而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那么,物体的浮沉条件与它们的密度有何关系呢?结论:当液〈物时,必有F浮<G物,物体下沉;当液=物时,必有F浮=G物,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当液>物时,必有F浮>G物,物体上浮.注意:这里要指出物体是实心的,如果用大密度的材料制成的物体要附在水面上,则可以把他制成空心的,如轮船等.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请同学们学习“阅读材料”.第七节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教学设计思想:本节内容的特点是由实验现象学生很难得出实验结论,且学生对此节内容在生活中的感性认识几乎没有,要想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这节内容中的规律不是十分可行,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采用了教师讲授的模式来组织教学,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由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后,再解释实验现象.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请学生所及有关飞机的资料,用课堂演讲的形式来活化课堂.教学重点:老师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并用结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实验器材:按课本图8-43、图8-48、图8-49的要求准备实验器材.教学过程:在上一堂课结束后,给学生留一个作业——查找一些有关飞机的材料.由乒乓球中的弧圈球和足球中的香蕉球引入新课,并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实验:请同学们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力和运动来讨论上述实验想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空气流动快的地方压强小,空气流动慢的地方压强大的结论.河水在连续流动时,从上游流进多少水,就从下游流出多少水,在相同的时间内,水通过任何截面的流量都是相等的;在河水深度大致相同的地方,河宽的地方流速小,河面窄的地方流速大,在河面宽度大致相同的地方,河水深的地方流速小,河水浅的地方流速大.在纸条上方吹气,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纸条下方的空气流速小,从纸条向上飘动可以得出,上方的压强小,下方的压强大.图8-48和图8-49中的实验结果也是如此.把“空气流动快的地方压强小,空气流动慢的地方压强大”的结论进行拓展,得出: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的结论.用上述结论来分析飞机为什么能上天.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他们所了解的有关飞机的知识.例如:飞机发展不懈的追求。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第一节透镜教案新版北师大版20210511136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第一节透镜教案新版北师大版20210511136

第一节透镜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出示学习目标任务1. 透过纸巾用手感受桌面上的两种透镜,凸透镜:边缘,中央。

凹透镜:边缘,中央。

任务2.用两种透镜观察近处的物体,比较它们的区别。

(一)透镜的概念: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物体。

(二)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薄透镜的中心点通过光心的光,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板书课题师生总结透镜的分类和凸面镜和凹面镜对比得出透镜的概念讲解各种透镜的制作方法讲解主光轴和光心的概念明确学习目标。

1. 用手感受桌面上的两种透镜2. 用两种透镜观察近处的物体观察、对比给导学单上的透镜分类观察、记忆探究:通过光心的光,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三)透镜对光的作用(四)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三条特殊光路完成下列透镜的光路:小结: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焦点: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轴上的一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总结三条特殊光路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并展示探究:焦点、焦距书上记录当堂训练巩固提高拓展延伸知识升华课堂反馈课外探究将两种透镜“分解”,将透镜转化为“三棱镜”分析。

1.水透镜的制作和实验2.查找“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出示光透过三棱镜时的光路小结:光路向“厚”折练习、展示回忆画出它的折射光线观察光路描述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观察、记下作业教学反思1.处理好探究与知识落实的关系探究实验仅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手段,本节课的关键是两种透镜的区别、透镜对光线的作用、透镜的相关概念以及特殊光路,采用了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突破了难点。

2.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初中学生感性大于理性,对知识的感知通过平行光源穿过透镜显示出。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物理 教案 6.1透镜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物理 教案 6.1透镜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第1节透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2.能正确在图中标出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3.理解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4.知道透镜对光的作用规律.【过程与方法】1.通过一定的方法辨别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2.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探究活动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通过合作、交流、表述等形式将对透镜的感性认识理性化.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在图中标出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难点】理解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凸透镜和凹透镜【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完成以下问题:球面1.两个面都是的一部分,或一个面是球面平面的一部分、另一个面是的透明体叫作透镜.2.镜片中间厚,边缘的透镜,叫作凸透镜.薄,边缘3.镜片中间薄厚的透镜,叫作凹透镜.【合作探究】探究一透镜的分类观察透镜,并借助于擦镜纸,摸一下透镜,根据透镜的厚薄程度给透镜分类.透镜能分几类?答:透镜是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探究二辨别透镜下列透镜哪些是凹透镜?哪些是凸透镜?答:左边三个透镜是凸透镜,右边三是凹透镜.探究三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示意图,了解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答:组成透镜的两个球面的球心连线叫作透镜的主光轴.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作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教师点拨】进行的.应将透镜此处透镜的分类是依据透镜的形状特点中间的厚度边缘的厚与透镜进行度对比,进而得出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的结论.因此中间凸出来的透镜不一定就是凸透镜,如果中间凸出来,但是其厚度与边缘处的厚度相比要薄些,仍然属于凹透镜.【跟进训练】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所示,在这些透镜中:中间厚,边缘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D 、B 、A (1)属于凸透镜的是 中间薄,边缘厚.,它们的共同特点是E 、C (2)属于凹透镜的是 知识点二 透镜对光的作用【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完成以下问题:作用.会聚1.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发散2.凹透镜对光有 【合作探究】探究四 透镜对光的作用实验一使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光从凸透镜的另一侧射出,观察到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实验现象说明 实验二使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凹透镜,光从凹透镜的另一侧射出,观察到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向外发散,不能使光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实验现象说明【教师点拨】1.不一定会聚作用是光经过透镜后就变为会聚光束,判断会聚作用的关键是看穿过透镜的光与原入射光的传播方向相比,是否偏向主光轴.偏离主光轴.同理,发散作用就得看是否2.光通过透镜发生折射时光路可逆原理.遵循原入射光当折射光反向传播时,将沿的光路逆向射出.知识点三焦点、焦距【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完成以下问题:1.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作焦点.的距离叫作焦距.2.焦点光心到3.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测量出纸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最小、最亮【合作探究】演示一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1.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凸透镜有个实焦点.两2.焦距:虚焦点到光心的距离.3.焦距越小作用越明显.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演示二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变成发散光线,将这些发散光线反向延长也会交于一点.由于这一点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的点,因此叫作凹透镜的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2.焦距:虚焦点到的距离.光心3.焦距越小的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越明显.探究五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知识拓展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太阳光离我们非常远,射到地面的阳光可以看作平行光.想一想,怎样利用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答: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这就是焦距.【教师点拨】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将射出.会聚于一点2.从凸透镜焦点发出(或过焦点)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3.平行于凹透镜的光将发散交于一点.射出,其反向延长线将4.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将射出.平行于主光轴【跟进训练】1.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 B )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B.凸透镜的焦点上C.凹透镜前任意位置D.凹透镜的焦点上2.如图是一束光线通过两个透镜前后的传播方向,请在长方框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课堂小结1.透镜的分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2.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3.透镜的主光轴、焦点、焦距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温馨提示:实验视频见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设计:6.1透镜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设计:6.1透镜

6. 1 透镜课程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导入:生活中,我们常会用到照相机,望远镜,放大镜,眼镜等一些事物,它们的构造里都有一些特殊的镜片,有的是中间厚边缘薄,有的是中间薄边缘厚,这些镜片与普通的镜片有什么区别呢?它们又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呢?学习了本节内容,你就会明白了。

好好学呦!知识点精析知识点1 :基本概念(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3)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4)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5)如图3-1-1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知识点2 :凸透镜(1)实物如图3-1-2所示.(2)特点:中间厚边缘薄.(3)凸透镜对光线作用:如图3-1-3,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相交于一点(生活中可利用凸透镜——老花镜也可,在阳光较强的时候对着太阳,会在镜后形成一很明亮的小光点),该点为凸透镜的焦点F(在凸透镜两侧有一个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f.易错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不仅仅是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会聚,对于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也有会聚作用,折射后的光线要比沿直线传播的光线更靠近主光轴.(4)三条特殊光线:①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②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③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3-1-4)(5)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因而也叫会聚透镜.知识点3:凹透镜(1)实物如图3-1-5所示.(2)特点:中间薄边缘厚.(3)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如图3-1-6所示,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束看上去好像是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焦点F发出的,F点也在主光轴上,称为凹透镜的焦点,由于该焦点不是实际光线会聚点,因此称为虚焦点,凹透镜也有两个焦点,左右各一个.(4)三条特殊光线:①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②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③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3-1-7)(5)因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因此又称为发散透镜,凹透镜不仅仅是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有发散作用,对非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也有发散作用.解题方法指导题型1 关于凸透镜的考查[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是焦距B.我们把近视眼镜对着太阳,能把太阳光会聚成一点C.我们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通过凸透镜后,能得到平行光D.凸透镜的焦距越长,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大剖析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因此,A不正确;近视眼镜镜片是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不能把太阳光会聚在一点,因此,B不正确;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光线会聚焦点,根据光路可逆,因此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平行主光轴,C正确;而焦距越长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小,所以,D不正确.答案 C[例2]怎样利用太阳光测未知凸透镜的焦距呢?剖析由于太阳离地球很远,所以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小范围内可以近似看成是平行光,根据焦点的定义,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焦点上.答案在透镜下放一与透镜平行的光屏,让透镜对准太阳光,前后移动透镜会在屏上看到一个光斑,测量光斑最小最亮时透镜边缘到屏面的距离,这个距离大约等于凸透镜的焦距.(此方法只能粗测焦距) 技巧探测因为太阳距离地球很远,所以物理学中都是把太阳光看作平行光.题型2 关于凹透镜的考查[例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透镜一定有两个实焦点B.凹透镜没有焦点C.任何方向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都会发生偏转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剖析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对于凸透镜应有两个实焦点,对于凹透镜应有两个虚焦点,而且入射光线如果指向凸透镜或凹透镜,且通过光心,则不会发生折射现象,而是沿直线传播.答案 D题型3 凸透镜、凹透镜的光路途的考查[例4] 如图3-1-8所示是一束平行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剖析图中A、B为光线射到凸透镜的情况,其中A为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应不发生改变;B为平行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应经过焦点;C图为光射到凹透镜的情况,平行主轴入射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向外发散,发散光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虚焦点),实际光线并不交于焦点;D中光线被会聚,而凹透镜应该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答案 C[例5] 画画试试,完成下列光路(图3-1-9).剖析这道题,是对“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及“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两个知识点的考查,我们在画图时,要严格按照这两点来画.答案如图3-1-10[例6]根据图3-1-11 甲、乙、丙中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情况,在方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剖析找们知道的光学元件一般有平面钱、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凹面镜五种,其中平面镜对光的作用是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凸透镜和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和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将各图中的出射光与人射光进行比较:甲图中,入射光是会聚光,出射光变为平行光而不是反射光;乙图中平行光入射,出射光是发散光,而不是反射光,注意到两条入射光线出射时上下位置颠倒了,只有平行光通过凸透镜且出射光过焦点后位置才会发生颠倒;丙图中,出射光与人射光都是平行光,只是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答案如图3-1-12解题规律总结知道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法:①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或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②过焦点(或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③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但会聚光线不一定相交,只是折射线相对入射光线“靠拢”了;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但发散光线不一定不相交,只是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发散”了.基础达标演练1.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 ( )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B.凸透镜的焦点上C.凹透镜前任意位置D.凹透镜的焦点上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焦距大的凸透镜比焦距小的凸透镜聚光程度好B.焦距小的凹透镜比焦距大的凸透镜聚光程度好C.材料相同、直径相同的凸透镜,形状越凸,焦距越小D.材料相同、直径相同的凸透镜,形状越凸,焦距越大3.林雨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瓶中进了水,塑料瓶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这其中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北线有会聚作用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北线有发散作用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北线有会聚作用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北线有发散作用4.(2011·内江)如图3-1-13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共中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 )5.如图3-1-14,根据透镜前后的光路,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6.在图3-1-15中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7.(开放题)烈日下,几个同学在海滩上游玩,需要用火时,发现忘记带火柴了,他们几个人包中只有绳子、玻璃、放大镜、岩石块、镊子、铁块、纸、干木块等物品,请你替他们想一想,可用什么办法取火,并简述这样做的道理.答案与提示1.B 提示;平行光被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到焦点,根据光路的可逆性,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变为平行光.2.C 提示:焦距越小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A错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错误.材料相同,直径相同的凸透镑,形状越凸,焦距越小,聚光作用越强,C正确,D错误.3.A 提示:考查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4.D5.(1)凹透镜 (2)凸透镜 (3)凹透镜 (4)凸透镜提示:凸透镜能使折射光线比原来的光线要相互“靠拢”;凹透镜能使折射光线比原来的光线要相互“发散”.6.如图3-1-6所示7.可用放大镜聚光取火,因为放大镜即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能将太阳光会聚于焦点,产生很高的温度,可将可燃物点燃;也可用岩石块相互撞击取火,利用能量转化,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撞出火星.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题,题目给出了很多器材,但可用的只有一种或两种,这样可以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也可以有其他答案.思维拓展训练1.小敏的实验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她的困惑是:不知道实验室准备的凸透镜的焦距,小亮给她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根据图3-1-22所示的设计方案图进行实验,测出焦距.你的意见:小亮的“方案”是 (填“可行”或“不可行”)的.A如果“方案”可行,请你对利用该“方案”测量焦距的具体操作提出一条注意事项: .B.如果“方案”不可行,请提出你的解决方案: .(说明:若你认为“方案”可行,则选A解答,若你认为“方案”不可行,则选B解答)2.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入烟雾,倒扣在桌面上,然后在杯底放一个凸透镜或一个凹透镜或一块平板玻璃(图3-1-23虚线部分),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束,从烟雾中观察它们对平行光束的作用,可知虚线框中放的是凹透镜的是 ( )A.甲图B.乙图C.丙图D.无法判断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B.凸透镜有虚焦点,凹透镜有实焦点C.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D.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4.图3-1-24中正确表示了光通过透镜的是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5.同样材料制成的、大小相同的凸透镜 ( )A.表面越凸,焦距超长B.表面越凸,焦距越短C.表面凸的程度与焦距长短无关D.无法判断6.为了检查一块木板的棱是否直,可以闭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去,这是利用了________原理,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_______处.7.根据图3-1-25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8.(探究性题)李明最喜爱的玩具是叔叔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是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现在李明想探究“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请你帮他设计这次探究的全过程,完成如下工作:(1)这次探究所需的器材有哪些?请你写出来.(2)请你写出探究的主要步骤.(3)请你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4)在这次探究过程中,你所运用的一种主要的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什么?答案与提示1.可行(不可行)A.实验中要让平行光尽量与透镜的主光轴平行B.实验中要在光屏上得到最小最清晰的光点时,才停止移动光屏2.C 提示: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通过凹透镜发散,通过平板玻璃不变,瓶内充入烟雾的目的是显示光的传播路线.3.A 提示: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B错;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是指:折射光线相对原光线的传播方向是向主光轴靠拢,但不一定相交,C错;经凹透镜折射后,光线会更加远离主光轴,D错.4.A 提示:“会聚作用”应该理解为折射光比入射光会聚了一些;“发散作用”应该理解为折射光比入射光发散了一些.5.ABC DE BE CD 提示:面镜反射光,包括平面镜和球面镜,球面镜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透镜折射光,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6.光沿直线传播焦点提示: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根据光的可逆性,在焦点上放一灯泡,折射光线是平行光.7.如图3-1-26 提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光线过焦点.8.(1)器材: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材料不同的凸透镜,太阳光,刻度尺.(2)步骤:利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用刻度尺测量透镜焦距①用玻璃透镜会聚太阳光,通过调整它到地面的距离使地面上出现最小的光斑,用刻度尺量出透镜到光斑的距离即玻璃透镜的焦距;②用同样的方法将水晶透镜和塑料透镜的焦距测出来;③比较三种透镜的焦距,得出结论.(3)表格如下表所示:(4)控制变量法。

北师大版物理八下6.1 透镜 同步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物理八下6.1 透镜 同步教案设计

透镜一.教材依据本节为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第一节《透镜》。

本节教学需要一课时。

本节是在上册学习了光的折射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透镜又与生活联系紧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设计思路首先,情景导入,展示学习目标。

其次,利用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透镜的分类、透镜的基本概念、透镜对光的作用和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在探究完成导学案过程中,小组内要相互配合,相互讨论。

再次,学生展示提升,老师答疑总结。

最后,当堂达标检测并布置作业。

三.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

知道透镜的主轴、光心、焦点、焦距。

2、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3、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规律。

四.教学重点1、知道透镜的主轴、光心、焦点、焦距。

2、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1、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规律。

六、教学准备实验用具:凸透镜,凹透镜。

多媒体:教师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

七、教学过程八、教学反思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把握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创设情景、设计提问、课件引导,力求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学会知识的目的。

通过本堂教学,发现了一些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教学进度的掌握,不能一味的追求进度,要以学生的认识度为前提,适当调整。

对于难以理解的内容由一节拆分为两节教学,能够让学生完全理解、学会。

完全要好于只完成进度而没有完全学会,这才是教育教学应该做的。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要逐步的完善自我。

为更好的教学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不是与缺点,及时改正,所以不愧对学校和家长对我的信任。

6.1《透镜》教案-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6.1《透镜》教案-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透镜【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初步认识实像、虚像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过程】一、上节复习1.概念检查。

2.作业讲解。

二、凸透镜成像实验:1.几个概念:物距(u):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透镜的距离;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能看见但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有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

2.实验器材:光具座(有时可以用刻度尺代替)、凸透镜、蜡烛、光屏(有时要火柴);3.实验准备:测定所选凸透镜的焦距f;4.实验过程: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然后使烛焰从距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是如何随物距的减小而变化的?5.实验结论:A.u>2f时,f<v<2f,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u=2f时,v=2f,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C.f<u<2f时,v>2f,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u=f时,不能成像;E.u<f时,v>u,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6.注意点:将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处在同一高度,为蜡烛的像完全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7.总结:一倍焦距处是倒立、正立的分界点,也是实像、虚像的分界点;两倍焦距处是放大、缩小的分界点。

u>f,当u减小时,v增大,像也变大;u<f,当u减小时,v减小,像变小。

【作业布置】(1)放映幻灯时,要想使银幕上的像更大一些,幻灯片应该()A.倒插,并且远离透镜 B.正插,并且远离透镜C.正插,并且靠近透镜 D.倒插,并且靠近透镜(2)一个物体放在透镜前15厘米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透镜是个凸透镜 B.这个像是正立的,透镜焦距大于15厘米C.这个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15厘米 D.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等于8厘米(3)一具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在光屏上得到放大2倍的像,此时物体在主轴上与透镜的距离u应满足()A.u小于10厘米 B.20厘米 >u>10厘米 C.u=40厘米 D.u>40厘米(4)用照相机照相时,想让人的像更大一些,应该()A.加大人与相机的距离,并且使底片向镜头靠近B.加大人与相机的距离,并且加大底片和镜头间的距离C.减小人与相机的距离,并且使底片向镜头靠近D.减小人与相机的距离,并且加大底片和镜头间的距离(5)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

第一节《透镜》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下)

第一节《透镜》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下)

厚,边缘较薄,是凸透镜.
结 合 教 材 中 的 讲 解 ( 可 用 投 影 片 或 课 件 辅 学生讨论讲出几种不同的猜想,选
助),使学生认识到透镜表面的形状特点, 择现有器材,自己设计方案验证自
从而引出主光轴和光心的概念.
己的猜想.
讲述 «哈特 拉斯船长历 险记 »中的旅 行家们 学生探究实验过程
后变得发散,因此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
用.把实验中的现象画在黑板上.
归纳总结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焦点和焦距 依照上面的作图,给出焦点和焦距的概念,并用字 母表示出来.还要讲明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 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关心学生领会虚焦点的含义: 除让学生迎着光看外,能够借助光路图告诉学生刚 才观看到的现象.实验演示每个透镜的焦点有两 个.它们关于透镜的中心对称.再换用焦距不同的 透镜重复实验,得出焦距越小的透镜,会聚或发散 作用越明显.
课堂小结
透镜的类型,有关透镜的差不多知识,透镜对光的作用.
免损害眼睛).再让学生将凸透镜换成凹透 点
镜重复上面实验,还能否在纸上找到亮点.
实验二:观看手电筒光射向透镜后,透过透使手电筒光射向相距小于 10 cm 的
镜的光照范畴
光屏,依次把焦距为 10 cm 的凸透
引导学生观看放入透镜后,透过透镜区域光 镜 和 凹 透 镜 放 入 手 电 筒 和 光 屏 之
都 写出 来, 并引导 学生 对这 些镜 子进 行 分 等.
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生讨论黑板上的例子可分
指出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生活中的能让 为几种类型:镜面是平的,是弯曲
光透过的这一类镜子即透镜.
的,只能反射光的,能透光的.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6.1透镜 教案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6.1透镜 教案

透镜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2)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3)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4)知道如何利用凸透镜产生平行光。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各种透镜,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注意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2)通过对如何利用凸透镜产生平行光的讨论和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冰透镜对准阳光取火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教育,激励学生为振兴中华努力学习。

教学难点:(1)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2)正确理解“会聚”和“发散”学生活动设计:1、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

让学生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各种形状的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截面图,进而通过提问,认识这两种透镜。

2、通过实验,观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观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演示实验,并通过分析进一步认识什么是会聚,什么是发散。

4、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平行于玻璃三棱镜底边的光通过三棱镜以后的光路,从理论上弄清凸透镜为什么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为什么对光起发散作用。

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课题列举放大镜的镜片、眼镜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幻灯机的镜头、以及电影放映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

可以把教学内容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用投影幻灯打在幕布上,方便课堂教学。

2、新课教学让学生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各种形状的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截面形状,进而通过提问,认识这两种透镜;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引导同学先找出带有共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什么?再分析不同类别的透镜有什么不同特征。

用投影仪打出如下六个透镜的截面图,使学生能明确辨别出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

用投影仪打出下面的图,具体讲解薄透镜“薄”的含义。

教师介绍光具座等实验仪器及使用方法,应在演示台上边演示边讲解,讲述中应强调以下几点:(1)光源发出的光是平行光,从无穷远射来的光是平行光,前边所提到的太阳光也是平行光。

北师大版《6.1透镜》探究活动方案

北师大版《6.1透镜》探究活动方案

北师大版《6.1透镜》探究活动方案
北师大版《6.1透镜》探究活动方案
课题一:磨制冰透镜
仪器材料:
冷开水、碗(有盖子)、冰箱、开水
活动指导:
(1)将冷开水倒入碗中,盖上盖子后放入冰箱使其冷冻.
(2)待结成冰后,将碗倒扣往碗的外部浇一些开水,取出碗形的冰块,便可得到一个冰透镜.
(3)靠手的温度可以把冰透镜“磨”成理想的形状.
交流讨论:
(1)请粗测冰透镜的焦距.用多种方法试一试.
(2)怎样使冻成的冰更加透明?
课题二:平板玻璃上的水透镜
仪器材料
玻璃板、滴管、水
活动指导
(1)在一个干净的平板玻璃上,用滴管滴上一滴或几滴水.
(2)在桌面上方上下移动玻璃板,观察桌面亮度变
化.或在日光灯下,观察桌面上日光灯的像的变化.
(3)改变玻璃板上水滴大小,重做上面实验.
交流讨论
(1)实验中,你观察到了哪些现象?能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吗?平板玻璃上的水滴的作用是什么?
(2)粗测你在实验中所滴的几滴水的焦距.水滴的大小与焦距的关系是什么?
(3)将实验中的玻璃板放在书上,通过水滴看书上的字,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课题三:用烧瓶和清水把纸点燃
仪器材料:
烧瓶或圆形容器、清水、纸
活动指导:
(1)选择晴朗夏日的正午.
(2)将烧瓶装入水,封好瓶口.
(3)将烧瓶对着烈日横放,在烧瓶下面适当位置放一张纸.
交流讨论:
(1)如何找到烧瓶下能将纸点燃的适当位置?为什么这样找?
(2)改变烧瓶中的水量,重做实验,有什么不同?
(3)你与同学的实验相比,谁先将纸点燃?你能分析出
其中的原因吗?
(4)如果没有烧瓶,你能否找到代用品?实际试一试.。

八年级物理(北师大版)下册导学案:6.1透镜

八年级物理(北师大版)下册导学案:6.1透镜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第一节、透镜【学习目标】1、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的焦点、焦距。

2、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会画有关的光路图。

学习方法:实验法讨论法阅读法【预习】I.教材助读阅读教材,知道:透镜分类、光心、主光轴、对光的作用、焦点、焦距。

II.预习自测1、叫凸透镜。

2、叫凹透镜。

3、叫透镜的主光轴,简称。

叫透镜的光心。

4、凸透镜对光线起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作用。

5、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____________;一般用字母“”表示.凸透镜有个实焦点。

【探究】探究一、透镜1、透镜2、凸透镜3、凹透镜4、主光轴,光心主光轴:光心:探究二、透镜对光的作用演示实验:1)让一束跟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射向凸透镜。

拿一块光屏在凸透镜一侧移动,直到光屏的光斑最小最亮为此。

2)让一束跟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射向在凹透镜一侧移动,看能否在光屏形成一个光斑?。

结论:探究三、三种特殊光线光路图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利用三条特殊光线的光路,完成下列光路图。

【当堂训练】1.透镜有透镜和透镜两种,透镜是利用光的规律工作的.2.如图所示,现有五种光学元件,对右图的光路图,方框中可放入的元件为 ( )A.2或5.B.1或5.C.1或3或5.D.2或3或4.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B.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4.如图所示,东东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东东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请写出你的推断: ______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透镜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透镜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透镜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知道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2、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体会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2、通过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的室验,训练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学会注意观察事物的本質特征.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护光学仪器的好习惯.2、通过光的折射的知识在实际光学器材中的应用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兴趣.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乐于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态度.教学重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光路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

怎样测凸透镜的焦距。

教具:凸透镜、凹透镜、光具盘、光源教学过程:§6-1 透镜一引入课题列举放大镜的镜片、眼镜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幻灯机的镜头、以及电影放映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二新课教学一、透镜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

出示凸透镜、凹透镜实物,学生观察.但告诉学生不能用手摸.让学生自己观察.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透镜的剖面图,对照实物讲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什么是薄透镜.简要说明它们在生活和科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引导同学先找出带有共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什么?再分析不同类别的透镜有什么不同特征.用投影仪打出如下六个透镜的截面图,使学生能明确辨别出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教师在黑板画课本上的图6-8,讲解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和透镜的光心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二、焦点焦距1.通过实验,观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说明:1光源发出的光是平行光,从无穷远射来的光是平行光,前边所提到的太阳光也是平行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第一节透镜
教学目标
1.了解两种透镜的形状,成像特点,对光的作用;会区分两种透镜。

2.初识猜想、假设、收集证据等探究要素,分类、比较等思维方法。

3.体现学习的乐趣,增进对物理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它们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教学用具:
圆形玻璃缸,水,一朵玫瑰花,透镜一组、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光源、老花镜、近视镜、实物投影仪、手电筒、照相机、学生多功能光学工具箱
教学过程
活动
活动 备注 一、 课前用一个比较高的圆形鱼缸放入一部分水,里面浸没一支,
学生讨通过播放视频,

示活动一漂亮的玫瑰花。

同学们:仔
细观察这支玫瑰花,当我把
它取出来你们观察到什么现
象?
根据生活的经验你们知道这
个圆形的玻璃缸能放大物
体,同学们也来亲身感受一
下吧!
实际上玻璃缸也好、装水的
矿泉水瓶也好,它们都是一
个两侧平滑的透明的“镜
子”,我们称它为透镜,这节
课我们就来探究第四章第一
节:透镜
视频画面:用PPT展示板书:
第四章第一节:透镜
论。

学生透
过装水
的矿泉
水瓶看
近处的
字:从侧
面看字
是放大
的。

激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一)透镜分类由透明材料(玻璃、水晶等)
磨制成的两面都是球面、或
一面是球面另一面是平面的
透明体叫做透镜。

同学们其
实我们平时见过的照相机、
显微镜、望远镜当中都有一
学生利
用实物
投影展
示学生
作品,进
行合理
些透镜。

这些透镜是怎样的呢?如果让你自制一个透镜,你会把它作成什么形状呢?你们可以先在纸上设计一下,看哪位同学画出来的形状多,小组一起把他们分分类。

利用课件展示分类情况,介绍什么是凸透镜、凹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

在生活中,他们都有哪些应用?你在哪里见过他们?
视频画面:利用课件展出并介绍!(配以视频教师声音)分类
现场教师: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二)介绍凸透镜在你们的桌子上面放有一些
透镜,透过他们看看书上的
字或其它物体,能发现他们
都有什么秘密!
由视频教师再做演示实验,
通过凸透镜看物体,所看到
学生实
验,但是
要严格
要求,避
免课堂
喧闹无
序!物体的像是放大的;通过凹
透镜看物体,所看到物体的
像是缩小的;
下面老师再给大家做一个小
实验,让太阳光通过凸透镜,
用一张纸可以承接到一个最
小、最亮的点,一段时间过
后,发现纸被点燃,说明凸
透镜能将光会聚在一起,所
以我们称凸透镜为会聚透
镜,这个点我们就称之为凸
透镜的焦点。

视频画面:利用动画课件介
绍凸透镜的主光轴、中心、
焦点和焦距。

光心(O):透镜的中心
叫光心。

主光轴:通过透镜光心
与透镜垂直的叫主光轴,其
它通过光心的轴叫付光轴
(高中将学到)。

焦点(F):平行于主光
轴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的点或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透镜的距离叫焦距,焦距用字母f 表示。

(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三)介绍凹透镜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在森林
里玩的时候,不要随意丢弃
矿泉水瓶了吗?
很好,奥秘就是因为凸透镜
对光有会聚作用,容易引起
火灾!那如果让一束平行光
透过凹透镜会发生什么现
象?
实验发现纸上承接不到焦
点,只得到一个放大的光斑,
从实验我们知道凹透镜对光
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
叫发散透镜。

它的反向延长
线相交于一点
现场老
师组织
现场教
师:组织
学生实
验,进行
巡视指
导并讨
论交流。

活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老花
二、(一)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镜和近视镜你们辨别一下他
们分别是什么样的透镜!看
看你们能找到几种辨别凸透
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我们
可以总结出三种方法:(1)
从透镜的结构特征着眼,通
过比较透镜中央和边缘的厚
薄加以辨别(“摸”的方法);
(2)从透镜的成像特点着
眼,通过观察透镜的成像情
况,加以辨别(“看”的方法)
(3)从透镜对平行光线的作
用情况(会聚还是发散)入
手加以辨别(“照”的方法);
那么同学们讨论一下哪种方
法好呢?
除了第一种摸的方法在有些
光学元件上不提倡以外,其
他方法都有它的可取之处,
要辨证的看问题。

现场教
师:组织
学生实
验,进行
巡视指
导并讨
论交流。

(二)实验演示在透明塑料纸上滴
自制透镜一滴粘纸的胶水,透过这滴
胶水看近处的字是放大的;
当在这滴胶水上覆盖一层透
明塑料纸后再在这滴胶水的
中央,用手指轻按一下,透
过这滴胶水看字是缩小的。

根据成像的情况辨别它们是
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像老师那
样到家里自制透镜,老师刚
才只是给你提供一种方法,
额外还有很多方法如:WWW
习题1,同学可以多尝试几
种,以加深你们对透镜的理
解。

视频画面:知识拓宽:冰透
镜的制做
在实验室,我们看到透镜都
是玻璃的,其实我们也可以
用冰来制透镜。

做法如下:
1.取样:尽量采集透明效
果好,内部无气泡杂质、
学生观
察回答。

裂纹的冰块为宜
2.整形:用刀具轻轻将冰块砍、削成凸透镜轮廓,
不要用力过猛,使冰块出
现裂纹或破碎,然后再换
用刀具轻、稳反复刮其两
表面,使其表面圆滑、匀
称。

3.修面:打磨后的透镜,表面有一白色“不透明
层”,且有刀痕严重影响透
明度,此时用双手捂片刻,并来回磨擦,以熔化其表
面,使之更平滑、透明(此
过程必不可少)。

测焦:找焦点,测出焦距。

注意:(1)冰透镜大小自行选定(一般直径在10cm~20cm)
(2)冰透镜尽可能做厚些,表面光滑,这样折射效果好。

(焦距5cm-15cm)
教学反思:抽象的概念需要教师讲解清楚、到位,作图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的不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