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项复习之《诗词曲五首》学案与答案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含答案)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赏析好词佳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品味诗歌语言。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难点】1.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赏析好词佳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品味诗歌语言。

【课前预习】(一)默读一遍课文,标注生字词。

(二)查阅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练习。

1.作者介绍岑参(约715—770),代诗人。

从军多年,对边疆生活有深刻的体验,因而善于描写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

他的诗气势豪迈,色彩鲜明,风格多样。

与齐名,并称“高岑”。

代表作有《岑嘉州集》。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宋思想家、文学家,派代表词人之一。

其词大多抒写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后人把他和婉约派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称作“”。

有《稼轩长短句》存世。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政治家、文学家。

《过零丁洋》和《正气歌》是他最为人所认识和称道的两首诗。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代文学家。

所作散曲以著称。

代表作有《三事忠告》(《牧民忠告》《风宪忠告》《庙堂忠告》三书之合集),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2.背景资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夏之交东归,此诗当作于此期间。

天宝十三年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在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第二年阳春三月),被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

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建功立业之地。

九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精品学案系列:诗词曲五首 学案 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精品学案系列:诗词曲五首 学案 含答案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掌握文本内容。

2.品味文本语言,感受语言魅力。

3.结合具体内容,体会文本情感。

【教学过程】十五从军征一.新课导入(播放古代从军出征视频)二.相关介绍“乐府”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

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

乐府诗多收录在宋人郭茂倩汇编的《乐府诗集》中。

最大的特点是:叙事性强,语言朴素自然。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南北双璧”。

后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中国古代各朝兵役制度1战国时期,已经建立常备兵制度。

秦统一后,出现了全国规模的征兵制。

汉承秦制,适龄男子每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

三国时期出现了“世兵制”,父子世代为兵。

北朝出现了“府兵制”。

宋朝的主要兵制“募兵制”。

元朝在取得全国政权前,实行部落兵制。

明朝实行“卫所制”。

清朝实行“旗兵制”,类似部落制。

三.整体感知1.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内容。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

半路上碰到一个故乡的村民,问:“我家里面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菜环绕着井台。

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应该送给谁一起分享。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衣服上。

四.细读感悟1.诗中哪一句极言从军之久?为什么?2. 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的家乡是什么样子?3.那到底是怎样的凄凉景象呢?请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

我65年思念的家啊,竟成了——我65年苦苦期盼的家啊,竟成了——265年的思念,65年的期盼,就这样化作了满目苍凉。

4.在这样的一个家中,80岁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5. 面对这一切,老人的心情如何?6. 他为什么而泣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提笔写下来,一段话即可。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含答案)

23.诗词曲五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⑵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⑶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⑷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2、能力目标:⑴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作品的节奏、韵律,感受其声韵美。

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培养学生读诗的趣味。

⑵积累五首诗中的名句,增强语言感悟力,丰富语言宝库,逐步提高欣赏品位。

3、德育目标:这五首诗,或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或感时伤怀,或思亲忧国,文笔优美,文思独特。

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1.品析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2.揣摩诗歌的内涵,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1、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教学过程第 1 课时一、导入新课我国的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也占有重要地位。

从古至今,战争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主题,战争总是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和痛苦。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十五从军征》,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学会珍惜和平的生活。

二、知识梳理1、走进作者三、鉴赏:《十五从军征》1.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意象松柏、丛冢、跳兔、飞雉、庭院、旅谷、水井、旅葵。

景物特点:荒凉寂静,无人的踪迹。

2.说说下面这句诗的表达效果。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这句诗暗指主人公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的状况,主人公此时内心感到极度的孤独悲伤。

这一句也将哀景推向极致,蓄足了抒情的势,使得最后一句“泪落沾我衣”感人至深。

3.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来谋篇结构,反复朗读诗歌,说说其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是怎样的?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家中无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项复习之《诗词曲五首》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项复习之《诗词曲五首》

6.概括这首诗所见之景及所表达之情。
这首诗写初秋的一个晴天在江边眺望长江时的所见之景;表达了对长 江磅礴气势的赞美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2018扬州中考)
潭上作 [唐]张乔 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①翠微:青山。
【译文参考】长满竹子 的岛屿上,残阳映照着微微 的翠绿,雪白色的鸟从碧绿 色的潭水上面飞过。在俗世 没有关切自身的事情,每次 到渔家就不想回来。
(四)《过零丁洋》 1.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 2.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个人
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诗句是: 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运用双关的修辞,巧借地名, 写出了当时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的诗句是: ,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
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这两句用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 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用“雨打 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 的担忧,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5.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这两句诗运用了双关的修辞,巧妙地借用惶恐滩 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表现了诗人的忧愤之情。构思巧妙,对仗工整,寓意 深刻,富有情味。
3.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实写史实。一是突出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 而敢于与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需要非凡的胆 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 不断壮大而“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词 人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反衬了当时 南宋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弱苟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3.《诗词曲五首》学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3.《诗词曲五首》学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3.《诗词曲五首》学案【基础存盘】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冢.累累()舂.谷()冷难着.()风掣.()万兜鍪.()踌躇.()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不知饴.阿谁()(2)风掣.红旗冻不翻()(3)干戈..寥落四周星()(4)望西都,意踌躇..()3.按要求用原文默写。

(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热情歌颂历史人物的一句是:。

(2)《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诗句是:,。

(3)《过零丁洋》中表明诗人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和赤诚之心,从而成为千古绝唱的句子是:?。

(4)曲作《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点题句是:,;,。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的过渡句是:,。

【课内精读】(一)阅读《十五从军征》,完成下面的练习。

4.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始”的表达效果。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5.这首诗塑造了一位老兵形象,这位老兵具有什么典型意义?6.诗中这位老兵返乡前后,其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二)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下面的练习。

7.诗中写了四幅雪景图,请根据示例分别给其他两幅图命名。

图一:八月飞雪苦寒图图二:图三:东门惜别惆怅图图四:8.品味“忽如一夜春风来”中“忽如”二字妙在何处。

9.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依据诗题,诗歌可分作两大层次:前八句为第一层次,写边地的壮丽雪景;后十句为第二层次,写送武判官的情形。

B.诗歌第三、四句以梨花盛开比喻雪压冬林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边塞奇丽的雪景。

C.诗歌第十四句中的“红旗”不仅昭示着天气的奇寒,而且象征着将士们的威武不屈。

D.诗歌最后两句融情入景,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完成下面的练习。

10.写出词中用典寓意的句子。

11.从全词来看,词人是运用何种方式来述志抒怀的?1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面的练习。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有答案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有答案

《诗词曲五首》第一课时【合作探究】《赤壁》这是一首咏史诗。

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经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他对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对周瑜的成功都进行了不同于史家的评论,请诵读并赏析诗歌。

想一想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又是如何评价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的?作者是借用什么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写又有什么意义?诗人因沉沙之折戟而发不以成败论英雄。

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并用“二乔”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

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

虽是史论,却赋予具体形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明。

前两句叙事,后两句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

《山坡羊·潼关怀古》这是一首元曲,是作者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

潼关在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常有人借以怀古。

试赏析这首曲子,感受作者描绘了潼关怎样的景色,作者通过潼关所见产生怎样的联想,作者怀古表达怎样的看法呢?第一层(前三句)描绘了潼关的雄伟气势。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

第三层(后两句)总写作者的感慨。

“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

“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远望长安。

曾几何时,长安是那样的辉煌,如今却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

“宫闱万间都做了土”,是国家由盛而衰的真实写照。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代王朝兴起,必卷土重来,建筑宫殿,劳民伤财的是百姓----苦;一代王朝灭亡,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的还是百姓----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是一首赠答诗。

刘禹锡谪迁二十二年后,应召回京。

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

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

白居易在席上吟诗,对刘禹锡的遭遇表示同情,刘禹锡因写此诗回赠。

请诵读并赏析此诗,看看面对自己的这种人生际遇,作者是如何评说的?(关注四联的内容进行赏析)首联:交代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含答案板书)优选版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含答案板书)优选版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学习过程第一部分课前自学一、注音或写字畔( ) 烂柯.人( ) 闻笛fǜ( ) 折jǐ( ) 干gē( )寥.落()风piāoxù( ) hàn qīng ()宫què()qióng楼()绮户()Chán juān ()fēng luán ( ) chou chu(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本诗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人,“酬”,这里是________的意思。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

这两句本意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哲理诗诗句具有了普遍意义,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4.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赤壁》1.本诗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人。

2.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诗,品评诗句、感受哲理美: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尾两句,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3.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过零丁洋》1.本诗选自《___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又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诗中最负盛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复习知识清单及精讲精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复习知识清单及精讲精练(含答案解析)

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诗歌回顾跟踪训练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八十始.得归。

(始: 才)B.中.庭.生旅谷。

(中庭: 院子里)C.羹饭一.时.熟。

(一时: 一会儿)D.不知饴.阿谁。

(饴: 留下)2.下列诗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 远远看去, 那就是你的家, 那边松树、柏树很多, 坟墓一大堆。

B.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 庭院的中间长着野生的谷子, 井台上长着野生的葵菜。

C.舂谷持作饭, 采葵持作羹: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 摘下葵叶来做菜D.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 : 走出门外向东望去 ,( 心情极其悲痛 ,) 眼 泪就流了下来 , 沾湿了我的衣襟。

3.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全诗通过对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 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 ,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 也体现了人民对战 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

B.“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 , 井上生旅葵”说明老兵的 家曾经是如此的充满生机。

C.“羹饭一时熟 , 不知饴阿谁”反映了老兵孤独凄凉的心境。

D.这首诗并没有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 , 而是从老兵回乡后的所见所感 落笔,将典型情节与典型环境融为一体 ,强烈的对比 ,表现出民生的悲 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 参 诗歌回顾 诗歌原文 诗歌赏析 北风卷地”四字 , 妙在由风而见雪。

“白草折”又 北风卷地白草折 , 显出风势之猛。

“胡天八月即飞雪” , 一个“即”字 , 胡天八月即飞雪 惟妙惟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惊奇的口吻 , 写出北方 雪来之早。

忽如一夜春风来 ,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喻“北风”使雪花飞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之奇寒。

那白雪背景诗歌主旨: 诗人着重描写边塞特有的奇特风光,表现出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 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部编九年级下册23诗词曲五首导学案附答案

部编九年级下册23诗词曲五首导学案附答案

23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培养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第一课时《十五从军征》【导学过程】一、导入《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

它不同于《诗经》的浪漫主义手法,它开诗歌现实主义新风,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的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它还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它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就是汉乐府民歌。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情景的叙事诗——《十五从军征》。

二、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圈画诗中的生字词。

(lěi) 狗窦.(dòu)松柏冢.(zhǒng) 累累..雉.(zhì) 舂.谷(chōng) 羹.饭(gēng) 饴.(yí)2.文体链接汉乐府原指汉代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后的又一种新诗体。

现存汉乐府有一百多篇,散见于《汉书》《后汉书》《文选》和南朝时徐陵编的《玉台新咏》等书中,宋朝人郭茂倩将两汉至唐代乐府诗汇编成《乐府诗集》(最为完备)。

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对后世的许多诗人起过示范性的作用,它的以五言和杂言为主的形式,也推动了诗体的发展。

3.划分朗读节奏。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精选练习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精选练习附答案解析)

诗词曲五首(附答案解析)精选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踌.躇(chóu)瀚.海(hàn)冷难着.(zháo)B.松柏.(bǎi)羌.笛(qiāng)寥.落(liǎo)C.狗窦.(dòu)风掣.(chè)飘絮.(xù)D.狐裘.(qiú)兜鍪.(móu)羹.饭(gěng)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中庭生旅谷..(野生的谷子)B.辛苦遭逢起一经...(指遇到朝廷选拔)C.何处望神州..(指中国大地)D.望西都..(指长安)3.根据要求填空。

(1)《十五从军征》中揭露汉代极度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

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_____,_____”。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抒发词人千古兴亡之感及不尽愁绪与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

词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坚持抗战的句子是“_____,_____”。

点明该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

(4)《过零丁洋》中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的诗句是“_____,_____”。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气势雄伟,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英雄是人类历史天空的璀灿星辰,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

中华民族起起伏伏,低潮时有慷慨悲壮之士力挽民族危亡,振兴时有英雄豪杰人物鞠躬尽cuì死而后已。

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及答案

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及答案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第一课时)班级姓名学号【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各自特点【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和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熟读诗歌,读准下面的字音。

闻笛赋()烂柯人()侧畔()折戟()干戈()寥落()飘絮()惶恐()宫阙()琼楼()绮户()婵娟()()【课堂研讨】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作者介绍:刘禹锡,_________(朝代)诗人,字_________。

二、写作背景介绍:刘禹锡曾经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带做官二十多年。

公元826年,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

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酬赠刘二十八使君》,表达了对刘禹锡被贬遭遇的同情和不平。

刘禹锡于是做了这首诗作为答谢。

三、诗歌赏析: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巴山楚水”交代了被贬的________,“二十三年”交代了被贬的___________。

这句诗歌写了作者被贬谪的遭遇,表达了作者被贬的_____________之情。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怀念旧友,只能徒然吟诵《思旧赋》,重返京城好像隔世之人。

这句诗歌运用了两个___________,前句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句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船旁边有千万只船经过,病树前头各种树木在争春。

这句诗歌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以________、_________比喻自己,把沉舟和千帆,病树和万木进行对比。

蕴含的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作者要振作精神,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诗词曲5首》学案(打印版)部编版3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诗词曲5首》学案(打印版)部编版3

23 诗词曲五首学习目标1.诵读并背诵诗歌,了解诗歌大意.2.体会诗歌丰富的情感,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3.掌握初步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4.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习过程一、初读——夯实根底1.积累生字.冢.( ) 舂.( ) 羹.( ) 饴.( )雉.( ) 狐裘.( ) 宫阙.( ) 踌躇..( )2.解释词语.始:归:冢:胡天:兜鍪:休:汗青:3.文学常识填空.(1)辛弃疾( )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 ),别号(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作品集有( ).(2)( )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3)元曲又称( ),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 )和( ).二、品读——赏析诗句1.十五参军征,八十始得归.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三、展读——拓展延伸1.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2.请从五首诗歌中,选取一首你最喜欢的进行赏析.参考答案一、初读——夯实根底1.zhǒng chōng gēng yízhìqiúquèchóuchú2.始:才.归:回家.冢:坟墓.胡天:诗中指塞北一带的天空.兜鍪: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这里指代士兵.休:停止.汗青:诗中指史册.3.(1)南宋幼安稼轩《稼轩长短句》(2)乐府诗(3)长短句杂剧散曲二、品读——赏析诗句1.十五岁就被应召去参军了,然而八十岁了才能回到久违的故土.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参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参军征〞相照应,那么说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2.“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奇与好奇. 以梨花比雪,雄奇明丽,新颖独特,落笔传神. 不只写出了雪来得突然,写出了雪的铺天盖地,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写出春意,情调乐观而昂扬. 这句话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春风〞使梨花盛开来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紧接下来,又渲染出了极富浪漫色彩的“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情境. 这句表达了作者的豪放风格.3.“悠悠〞者,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也. “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以此透露作者情感:无奈,伤感,抑郁.4.兴那么大兴土木,亡那么兵祸连连,不管“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劳苦群众所受苦难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 对偶,使句式更加整齐,深化了中心.5.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乱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三、展读——拓展延伸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2.答案略. 言之成理即可.4 灯笼【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2.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赏析文本写作特色.3.热爱传统文化, 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 笔名山屋、山荪, 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1906年3月13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 1938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 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是抗战时期伟大的文学家.2.灯笼文化灯笼, 又称灯彩, 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 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 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 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气氛.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开展,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 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 从造型上分, 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自主学习】岁梢〔〕神龛〔〕斡旋〔〕怅惘〔〕静穆〔〕【整体感知】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灯笼〞是文本的线索, 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的灯笼的事件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合作探究】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来表现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意义, 但第九、十自然段却跳出回忆, 而去写了想象虚构的事件, 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义?“哎, 壮……〞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 文本最后一段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链接作简要分析.【拓展延伸】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特色一: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既创设了感人的意境, 又抒发了强烈的情感.特色二:结构严谨:文本前两段与结尾联想之两段紧密联系, 中间诸段落俱为回忆, 不可不谓作者之为文独具匠心, 巧设结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积累词语, 了解作者.2、整体把握课文, 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3、理清文章思路, 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 理解过渡语段的作用, 逐步提高阅读能力.4、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通过仿写练习,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质疑、互动合作、开展小组讨论、信息整理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 言行一致的做人原那么, 建全自己的人格, 做一个正直的人.【教学重难点】1、味文中重要语句, 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2、解文章表达中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课时安排】二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 很多时候, 我们往往容易无视这一点. 在日常生活中, 你是怎样处理说和做的呢?请你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自由发言〕今天, 让我们走进臧克家, 看一看他是怎么处理说和做的.二、资料读演, 资源共享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全班共同交流, 互动互学, 教师酌情提供相关资料.1、关于闻一多闻一多〔1899-1946〕: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 后来研究文学. 1925年回国, 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诗集有《红烛》《死水》, 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激情. 1943年后, 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 奋然而起, 积极参加反对专制、争取民主的斗争.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 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 最后献出珍贵的生命. 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 郭沫假设称其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2、臧克家臧克家, 现代诗人. 193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 以后连续出版诗集.三、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文意1、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催促学生积累词语.2、学生自读课文, 学习表情朗读. 教师可做相应的朗读指导, 如语调、语速、语势、语气的把握与表现.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 表演朗读, 其余学生评议.3、把握闻先生的主要事略, 理清文章思路. 看看文章表达了哪几件事, 然后以“闻一多先生的故事〞为题进行口头演讲.4、整体感悟, 理清文章思路学生细读课文,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 指导学生整体把握大意.⑴这篇课文的思路是如何安排的?请谈谈你的认识.⑵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有什么特点?前后期有何变化, 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不同一般人之处?四、课堂小结阅读文章, 理清思路是第一步, 也是关键的一步. 注意把握文章的结构特征, 注意过渡段的作用,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意.第二课时一、学生合作研讨, 深层探究1、指名男同学朗读1︿﹀7段, 思考以下问题⑴作为学者的闻一多, 著作等身, 可以记述的事情很多, 作者为什么单项选择写作《唐诗杂论》《楚词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 又为什么把编写《唐诗杂论》作为重点加以介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⑵闻先生的治学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⑵这是一个自由发挥的问题, 同学们谈“用心要专〞“要有实干精神〞“要严谨刻苦〞“耐得住寂寞〞“读书应有大目标〞“为中华读书而崛起〞等等皆可.2、指名女同学朗读8︿﹀20段, 思考以下问题⑴第11节引用闻一多信中的话, 这里可以看出闻先生有什么样的品格?这里说到“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请想象闻先生讲的什么话?⑵联系时代背景, 你能说说为什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吗?⑶文中有一段闻一多先生的形象描写, 你能找出来吗?并理解其作用.二、学生品读课文, 赏析文章的语言美1、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呢?2、请选择你最欣赏的一句话, 按照“我欣赏, 因为他具有美, 表达在〞的句式说话.三、质疑问难学生每人提一个最想得到解答的问题, 可以指名请教同学或向老师提问.四、课外拓展学习本文后, 闻一多的说和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实, 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言出必行言必行, 行必果等五、课堂小结闻一多既卓越的学者, 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 又是大勇的民主战士, 他, 是口的巨人. 他, 是行的高标. 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 不畏艰辛, 废寝忘食的精神, 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畏惧, 视死如归的精神.六、布置作业:请你为自己写一句有关说和做的座右铭.七、板书设计课后小结。

部编版九下23课《诗词曲五首》精品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下23课《诗词曲五首》精品练习题及答案

23.《诗词曲五首》精品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23.诗词曲五首一、十五从军征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四、过零丁洋/文天祥五、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一、《十五从军征》【原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从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在乡间路上遇到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那些人健在?”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冢相连了。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远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现了久经征战的老兵,归家后的凄凉处境,悲苦心情。

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十五从军征》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揭露汉代兵役不合理的诗句是:,。

2、《十五从军征》中写近景(极其荒凉)的诗句是:,。

3、《十五从军征》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

4、《十五从军征》老兵来到已经不成其为“家”的家中,见到这样一幅破败荒凉的画面:,。

,。

5、《十五从军征》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

二、赏析选择题:1、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因战乱而失去一切的老兵形象。

B.全诗截取老兵归家的片断描写,有人物言行描写、心理描写,还有环境描写。

C.全诗以时间为序,先写老兵归家时的急切心情,接着写他归家后见到的景象,最后写饭熟无人吃的凄凉情景。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4 《诗词曲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4 《诗词曲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4 《诗词曲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找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景的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边塞风光的,写出了怎样的特点。

参考答案:“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前两句中,“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见雪。

“白草折”显出风来势猛。

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

“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生动地写出了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后两句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以春景写冬景,发挥联想,运用比喻,既写出诗人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忽如”二字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之态,而且再次传达出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浪漫色彩。

二、《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试结合全诗及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丁洋时,元军逼迫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他写下了这首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

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

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山坡羊·潼关怀古》均为怀古之作,说说它们分别咏叹了怎样的历史,表达了怎样的怀古之情。

参考答案: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作者热情赞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借古讽今,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之气的南宋朝廷进行了暗讽,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四、《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

试发挥想象,扩充细节,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参考答案:改写《十五从军征》秋天已经接近尾声了,连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也已凋落。

25《诗词曲五首》预学案附答案

25《诗词曲五首》预学案附答案

右玉三中学生预学案姓名 __________右玉三中学生预学案姓名 __________《诗词曲五首》练习(一)姓名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烂柯.(kē)折jǐ(戟)惶.(huáng)恐寥.( liáo)落风piāo xù(飘絮)宫què(阙)绮.(qǐ)户 chán(婵)娟峰峦.(luán)踌躇..(chóu chú)2.解释加点的词语。

长.精神(增长,振作)铁未销.(销蚀)自将.磨洗(拿起)寥落..(孤苦无依的样子)..(荒凉冷落)干戈..(代指战争)零丁丹心..(史册)把.酒(端起)..(红心,比喻忠心)汗青不胜.(经受得住) 何似..(哪里比得上)何事..(为什么)婵娟..(雕花的窗户)经行..(经过)..(月亮)绮户二、内容理解。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被贬之地荒僻,被贬之时长的诗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中引用典故的诗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诗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诗人借酒振奋精神的诗句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赤壁》中认为周瑜的成功在于东风之便的句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人以大小乔的命运来反映战争成败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过零丁洋》中能概括诗人被俘前经历的句子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写国家局势危急,个人命运动荡不安的句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巧借地名表现境况危苦的诗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苏轼《水调歌头》中写出世与入世矛盾心情的句子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最富有哲理且自我安慰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3 《诗词曲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找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景的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边塞风光的,写出了怎样的特点。

参考答案:“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前两句中,“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见雪。

“白草折”显出风来势猛。

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

“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生动地写出了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后两句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以春景写冬景,发挥联想,运用比喻,既写出诗人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忽如”二字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之态,而且再次传达出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浪漫色彩。

二、《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试结合全诗及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丁洋时,元军逼迫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他写下了这首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

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

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山坡羊·潼关怀古》均为怀古之作,说说它们分别咏叹了怎样的历史,表达了怎样的怀古之情。

参考答案: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作者热情赞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借古讽今,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之气的南宋朝廷进行了暗讽,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四、《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

试发挥想象,扩充细节,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参考答案:改写《十五从军征》秋天已经接近尾声了,连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也已凋落。

诗词曲五首教学案答案

诗词曲五首教学案答案

30诗五首【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学习程序参考:了解作者—了解时代背景—结合注释把握诗的大意—品味诗歌的语言(从手法和技巧等角度。

重点是诗歌中名句的赏析)--总体把握诗歌的情感—熟读成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预习导学:1、刘禹锡简介: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学生可用自己的话陈述)欣赏过程:检查预习:1、结合背景导入然后解释题目的意思:2、预习导学中的1、2题。

学习探究:1、首联交代了什么内容?“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

痛苦而孤寂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运用典故用典。

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非昔比。

恍如隔世。

对此景诗人百感交景,不胜感慨。

3、颈联是千古名句,而且富有哲理。

那么此联隐含着什么意思?其中的“沉舟”和“病树”比喻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其中的哲理是什么?暗示社会发展很快,自己的沉沦算不了什么。

——“沉舟”、“病树”比喻自己。

表现了诗人心胸乐观豁达的高尚境界。

哲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虽遇挫折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

5、总结: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赤壁杜牧预习导学:1、杜牧简介: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结合注释把握诗歌的大意。

(学生可用自己的话陈述)欣赏过程:检查预习:学习探究:1、诗中提到的哪个历史事件?诗人对这历史事件是怎样评价的?(用自己的话解释)你知道诗中“铜雀”代表什么?“二乔” 代表什么?火烧赤壁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没有东风,历史就是相反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曲五首》复习课学案
一、文学知识填空
1.《乐府诗集》由(朝代)(人名)所编,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乐府双璧”指的是:汉乐府诗《》和北朝民歌《》。

2.岑参,朝诗人,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

3.辛弃疾,字,号,(朝代)爱国词人。

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与苏轼合称“”,与李清照并称“”,著有作品《稼轩长短句》。

4.文天祥,字,又字,号,(朝代)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并称为“宋末三杰”。

5.张养浩,字,号,代文学家。

所作散曲以著称。

与清河、汶上并称为“三俊”。

二、默写检测
(一)《十五从军征》
1. ,雉从梁上飞。

2.中庭生旅谷,。

3.《十五从军征》中的“,”和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

4.《十五从军征》中描写主人公征战回家看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

(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散入珠帘湿罗幕,。

2. ,愁云惨淡万里凝。

3.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实质推进,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呈现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景象。

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诗人因朋友远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极致的两句诗是:,。

(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何处望神州?。

2.千古兴亡多少事?。

3. ,坐断东南战未休。

4.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辛弃疾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子是:?。

(四)《过零丁洋》
1.辛苦遭逢起一经,。

2.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诗句是:,。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运用双关的修辞,巧借地名,写出了当时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的诗句是:,。

4.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五)《山坡羊·潼关怀古》
1.峰峦如聚,,山河表里潼关路。

2.望西都,。

伤心秦汉经行处,。

3. ,百姓苦;,百姓苦。

4.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三、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2018江苏泰州中考)
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
苏轼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

夜凉枕蕈①已知秋,更听寒
蛩②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③醉歌舞。

尊前必有问君④人,为道别
来心与绪。

【注】①簟(diàn):竹席。

②蛩(qióng):蟋蟀。

③江亭:江边的亭子。

④君:指其弟子由。

此时,兄弟二人天各一方。

1.上阕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细节点明“秋”之时令。

2.赏析划线句。

参考答案
一、文学知识填空
1.北宋郭茂倩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2.唐边塞高岑
3.幼安稼轩南宋豪放苏辛济南二安
4.履善宋瑞文山南宋陆秀夫张世杰
5.希孟云庄元豪放元明善曹元用
二、默写检测
(一)1.兔从狗窦入
2.井上生旅葵
3.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4.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二)1.狐裘不暖锦衾薄
2.瀚海阑干百丈冰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三)1.满眼风光北固楼
2.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3.年少万兜鍪
4.天下英雄谁敌手
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四)1.干戈寥落四周星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五)1.波涛如怒
2.意踌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兴亡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三、能力提升
1.夜凉寒蛩
2.这首词的下片,写路途上的美好回忆。

“梦中历历来时路”,在上半夜人睡时,梦见走这条遥远而漫长的路,要历经河北、河南、江苏,然后进入江西。

一路风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犹在江亭醉歌舞”,到达虔州,还在清江畔的歌舞亭里接受好友的宴饮享受。


两句,通过写梦,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凄凉、愁苦和对好友的深切思念。

【参考译文】三更时分,雨打梧桐。

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将我从好梦中惊醒,我怀着无限惆怅想再找梦境,在梦中与亲人重逢,只可惜再也找不到了。

睡在竹席上,感受到夜的微涼知道秋天已经来到,更是听到寒蛩不停地叫着,似乎在催促妇人快纺布。

还记得梦中来时的路是那么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我似乎还沉醉在江亭的歌舞之中。

长辈面前一定有询问你的人,是为了诉说离别之后的心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