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5课书愤 Word版含解析
语文选修《书愤》word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 斑。
解题
书:写 愤:愤懑,悲愤
诗歌的感情基调
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 “气如山”一语提挈全诗,须重读;“楼船 夜雪” “铁马秋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 热的感情读出。
后两联侧重写现在。“塞上”两句集中表 现了诗人的悲愤;“出师”两句是诗人以诸 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
所愤之三:“愤”于壮志难酬、请缨无路。(诗人年轻 时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壮志难酬、请缨无 路。)
所愤之四:“愤”于岁月蹉跎,年华空老。(早年 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 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
所愤之五:“愤”于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 且偷安、无人领军。
探究主题
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 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 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 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诗 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 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
拓展: 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有哪些可“愤”
之事?这些“愤”的根源是什么?
所愤之一:“愤”于金人占我河山。
所愤之二:“愤” 于投降派把持朝政,朝廷“主和”, 阻挠北伐。
这五“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 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抗金救国的 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
本诗主要表现手法。
对比手法:
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 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 豪气如山,自以为是“塞上长城”,然而世事 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 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 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 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 老!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 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讲义第一单元第4~5课蜀相书愤Word含答案
第4~5课蜀相书愤《蜀相》这首诗,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书愤》这首诗,诗人一方面表现了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表达了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
这两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诗人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诗人的悲愤也愈是强烈。
从而抒发了诗人与国家休戚与共的豪情壮志和报国无门的深沉愤慨。
怜杜甫杜甫一生都在愁。
年少轻狂愁仕途,年长之后愁国家。
“无由出江汉,愁绪月冥冥。
”“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
”读他的诗时总会令人觉得那铺天盖地的愁呼啸而来,压迫着肢体,刺痛着心脏,使人不知不觉中沁出一身冷汗。
杜甫的愁并不是一下子就冒出来的,而是一点点蚕食般充满了他那忧国忧民的心。
他生在盛唐,却看着大唐王朝一步步没落下去。
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试想,是否人人都可以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时泪”、怀着“恨别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蜂起的狼烟,离散的家人,苦难的百姓,迷茫的出路。
这是何等的折磨?他的身心在几十年中一直被侵蚀着。
而他也不可自拔地制造愁,追寻愁,实在无奈,他才会选择借酒浇愁,让那负重超载的心稍作休息。
既然想消愁,为何不抛却一切,循着陶潜的足迹做一个隐士,以天地为家,以日月为友呢?他做不到。
他放不下那个日渐衰微、百姓水深火热的国家。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是宁可自己被饿死冻死也要天下人安定的杜甫。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该放弃却坚守,这是何等的悲哀?伟人从不怕死!纵观几千年历史,无数伟人的血泪史常向世人昭示自古伟人似乎大都“不得好死”。
杜甫是我们公认的伟人,也是那无数没有“好死”的伟人之一。
当人们在那不遮风雨的小船上发现那怀揣诗稿、全身僵硬、被隔绝数日的孤单躯壳时,也许会感叹伟人之渺小吧。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书愤》的原文、译文、赏析-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书愤》的原文、译文、赏析-《书愤》是唐代文学家杜甫所作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具有激烈的社会批判色彩,以书中的人物形象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慨。
以下是《书愤》的原文、译文及赏析。
原文:书愤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小儿不学诗,老夫何为学?时时刻刻抱群书,不求甚解心自宽。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译文:书愤朱雀桥边的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曾经属于王谢宴会的堂前,如今却飞入了寻常人家。
小孩不愿学习诗歌,老人们为何还要学呢?时刻抱着一堆书,不求甚解心情自然开朗。
古人的学问是经过辛勤努力得来的,年轻时的努力才能在老年取得成就。
书上学来的知识始终浅薄,只有亲身实践才能真正了解其中的道理。
世人嘲笑我疯狂不理智,而我嘲笑他们看不透人心。
不见五陵豪杰的墓地,我不要鲜花美酒,只要耕种自己的田地!赏析:这首诗以朱雀桥和乌衣巷为背景,以书中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慨之情。
首先,诗人以朱雀桥边的野草花和乌衣巷口的夕阳为景,点明了贫瘠之地。
野草花象征着平凡人民,夕阳象征着衰落和消逝的年华。
旧时王谢堂前的燕子飞入了寻常百姓家,这是对权贵豪门的讽刺。
诗人在这里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权贵主导的压迫。
接着,诗人指出小孩不愿学习诗歌,老人们却在学习。
小孩不愿学习诗歌,或许是因为课业繁重、社会环境等原因,而老人们却仍然坚持学习,这是因为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人时刻抱着一堆书,虽然不求甚解,但这让他心情宽广。
可见,诗人通过对小孩、老人学习态度的对比,表达了对于知识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现实生活中不退缩的精神。
接下来,诗人强调了努力学习的重要性。
古人学问得来是经过辛勤努力的,年轻时刻苦学习,才能在老年时取得成就。
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真正了解其中的道理。
最新高中语文第05课书愤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05课书愤1.诗人介绍陆游(1125~1210),字,自号_________。
越州山阴(今绍兴)人,_________著名诗人。
诗人终身“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
他的诗既有深刻的理想生活内容,又有乐观的浪漫主义精神。
抗金救国的抱负和壮志难酬的苦闷,构成没法统一的冲突,由此迸发出的火普通的激情和难以压制的愤懑构成他诗歌的基调。
风格雄壮豪放,言语通俗流畅,明白如话。
陆游的诗今存约9300首。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
“60年来万首诗”,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2.写作背景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上马草军书”的志向。
他生在民族冲突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一向坚持抗金主张,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本人的抱负。
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
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在即。
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
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着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1.务观放翁南宋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报国无门,功业无成。
对比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
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和平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详细化。
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
《书愤》全诗及翻译赏析
《书愤》全诗及翻译赏析作品原文书愤⑴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⑵,中原北望气如山⑶。
楼船夜雪瓜洲渡⑷,铁马秋风大散关⑸。
塞上长城空自许⑹,镜中衰鬓已先斑⑺。
出师一表真名世⑻,千载谁堪伯仲间⑼!作品注释⑴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
书,写。
⑵早岁:早年,年轻时。
那:即“哪”。
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
⑶“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
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
气,气概。
⑷“楼船”句:此时作者三十七岁,在镇江府任通判。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亲率水兵乘楼船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
但不久兵败符离,收复故土的愿望化为泡影。
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又名明轮船、车轮柯。
车船内部安装有以踩踏驱动的机械连接船外的明轮,依靠一组人的脚力踩踏前行。
车船在宋代盛极一时。
因这种战船高大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
瓜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
⑸“铁马”句:孝宗乾道八年(1172),王炎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谋划恢复中原之事。
陆游人其军幕,并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赴南郑(今陕西汉中)。
其间,他曾亲临大散关前线,研究抗敌策略。
但不久王炎调回京城。
收复故土的愿望又一次落空。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
⑹“塞上”句:意为作者徒然地自许为是“塞上长城”。
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
《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大将檀道济,檀临刑前怒叱道:“乃坏汝万里长城!”⑺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
斑: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
⑻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
名世:名传后世。
⑼堪:能够。
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
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
杜甫《咏怀古迹》诗之五称赞诸葛亮说:“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高中背诵古诗文内容及解析—书愤
高中背诵古诗文内容及解析—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爱国主义诗人。
陆游生于国难深重的年代,年轻时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壮志。
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试礼部,名在前列,但因“喜论恢复”、“语触秦桧”而被除名。
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任枢密院编修。
后任镇江、隆兴、夔州等地通判。
乾道八年(1172),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的邀请,来到汉中,开始了他最得意的军旅生涯。
自蜀东归后,做过几任地方官,后被弹劾去职,回归故里。
陆游的创作有诗、文和词,以诗歌的成就最大,一生创作近万首诗,题材极其广阔,以抒发爱国主义思想为主,表达了广大人民恢复中原的愿望,成为时代的最强音,风格奔放豪壮。
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
解读这是陆游晚年的代表作之一,此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表达了渴望收复中原的理想壮志,也表达了对当权派投降误国、打击爱国人士罪恶行径的强烈不满。
诗的前四句通过叙事的方式,回顾了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和壮举。
首句以愤激的心情概括了诗人自早年至今所遭受的打击。
“那知”二字格外有力,点明了诗人经过多次打击之后才深知世事艰难,包含着诗人备受打击的无数辛酸,也表现了投降派对爱国人士的打击的残酷。
第二句写早年的壮志,当时北望中原,充满豪情壮志,气势如山。
三、四句回顾当年抗金的大好形势,南宋军队在瓜洲和大散关都曾击败过金朝军队,诗人早年的壮志也正基于此。
四十岁时,诗人在镇江任通判,可看到南宋高大的战船一艘艘在夜晚渡过瓜洲渡口,战斗气氛十分浓厚。
后来,诗人到了南郑,曾亲临前线,常看到南宋的骑兵行进在大散关上,形势令人鼓舞,这几句也写得激昂豪迈。
五、六句则陡然转折,感情气氛由激昂豪迈而转入悲凉的叹息。
这两句是写目前的状况,也是“世事艰”的具体写照。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第5课书愤
2.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 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 这个特点。这两句诗集中描写宋军英勇抗金的战斗情景, 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将诗人的恢复之志 具体化。渡瓜洲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
(3)出师一表真名世 (4)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内容梳理
诗的前四句是回顾往事。诗人满怀着收复故土的胜 利希望,“气如山”三字描写出他当年的激奋心情。“楼 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十四字中包含着 多么丰富的愤激和辛酸的感情啊!
五、六句写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 这是赤心为国的诗人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
2.故事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作了 此诗。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 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 “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 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欲出。“书愤” 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颈联上句“塞上长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 远,从大处、远处落笔,是虚写;下句“镜中衰鬓”写现 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墨,是实 写。在虚实的映衬中,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
书愤
陆游
早岁那 知 世事艰,
中原北望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的艰难,北望中原(被金兵占领),心中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第一单元《书愤》Word版含答案
《书愤》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2、了解诗中用典含义;3、背诵诗歌。
过程和方法通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把握诗歌内容,探究诗歌主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赏析典句,探究主旨。
难点:掌握诗歌鉴赏的要领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诗歌鉴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之前我们通过咏怀诗了解了阮籍的愤世嫉俗,通过蜀相了解了杜甫的爱国之心,今天我们又要走近一位作者,这位作者是谁呢?在这里我给大家展示两首最能代表作者人生际遇的作品,一首是《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让学生进行朗读)还有一首是《示儿》师:他曾有过美丽的爱情,但终将其葬在风中;他曾有过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但终究还是落得黯然神伤。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走近的作者:陆游。
这篇文章是知人论世,首先谁来告诉我你对陆游的了解有多少呢?(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补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
他的诗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抗金救国的理想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形成无法统一的矛盾,由此迸发出的火一般的激情和难以压抑的愤懑构成他诗歌的基调。
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他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从小饱受战乱的苦难,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
直到秦桧死后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
高中语文05书愤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书愤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庇.护(pì)塞.子(sāi)堵塞.(sè)B.鬓.角(bìn)鬃.毛(zōng)修葺.(qì)C.伯.父(bó)喋.血(dié)间谍.(dié)D.混沌.(dùn)啼.叫(tí)锲.而不舍(qiè)【答案】A【解析】A项,“庇”应读“bì”。
2.下列词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修葺荒惚芳椒镜中衰鬓B.江皋嘉期缤纷逍遥法外C.酌酒遗赠联袂三顾频烦D.哀宛迂缓偕逝出师未捷【答案】C【解析】A项,荒—恍;B项,嘉—佳;D项,宛—婉。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原北望气.如山气:气概,气势B.塞上长城空自许.许:答应C.出师一表真名.世名:闻名D.千载谁堪.伯仲间堪:能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B项,许:称许,称赞。
4.下列各项中,对所给诗句中“空”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字让景物具有了浓厚的情感,在景语之中蕴含了令人寻味的“情语”:尽管鸟鸣草绿,却无人欣赏。
B.“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的“空”字写尽了古之繁荣与今之萧条的对比,在写景的同时写出了“城”之变迁,也就写出了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的“空”字写出了年华已逝,报国无门,一切成空的悲凉,又衬托出下句衰鬓已斑的无奈之情。
一个“空”字,沉痛至极。
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的“空”字写出了山的空旷、静谧、寂寞、冷清,渲染了悲怆凄凉的意境。
【答案】D【解析】“寂寞”“冷清”“悲怆凄凉”错,这两句渲染的是恬淡、清新的意境。
1.下列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在艺术手法上不同的一项是( ) A.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书愤-陆游原文翻译及赏析
书愤-陆游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书愤-陆游原文翻译及赏析书愤-陆游原文翻译及赏析原文:书愤陆游〔宋代〕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本-高中语文必修五课本书愤赏析
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本-高中语文必修五课本书愤赏析七律《书愤》是陆游爱国诗篇的典型代表,历来评价很高。
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五课本书愤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五课本书愤赏析(一)《书愤》作于宋孝淳熙十三年春,这时陆游退居山阴家中。
以六十二岁。
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以六年,挂着空衔在故乡居住。
他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这一首是他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首联上句“早岁那知世事艰”是作者现在的概叹。
小小年纪,便有满腔的爱国热情。
但哪里又会懂得世事的艰辛呢?是啊,正如“少年不知愁滋味”“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廷。
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的。
“中原北望气如山”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心中的愤郁积如山。
一个“气”字足以看出诗人的悲愤。
小小年纪便有抗金报负,可是朝廷正豺狼当道。
看着自己的国土被金兵践踏,老百姓被金兵所害。
怎么不会“气如山”呢?可这如山的愤怒又向何处发泄,诗人只能“书愤”。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想当年,宋军击退金兵,收复失地的那两次胜仗。
诗人仍记忆犹新。
诗人用“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形象地概括这气壮山河的两次胜利斗争。
可以看出作这是多么地渴望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
同时也表明宋国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
前两联作者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金报负。
早岁的豪情形成全诗气韵雄厚的基调。
颈联诗人感情沉郁悲凉,但感情基调依然斗志昂扬。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诗人以诸葛亮自况。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过“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要像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效朝廷。
诗人当时已61岁,李白曾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可当时年老的陆游对此却漠然无视,可见,他的爱国之心是多么强烈。
他是多么想要实现亲自带兵抗金的愿望,可朝廷却没有给他机会。
陆游在《示儿》中曾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5课-书愤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1/5/4
12
答案:(1)楼船夜雪瓜洲渡 (2)镜中衰鬓已先斑 (3)出师一表真名世 (4)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021/5/4
13
1.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 境有关。请你解释这首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 们好在哪里。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5/4
7
3.文学常识
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是我国诗人当中创作数量 最多的一个,存诗 9 300 多首。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 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 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 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 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 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
五、六句写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 这是赤心为国的诗人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
2021/5/4
24
尾联用典明志,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 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仿诸葛亮,施展抱负。
2021/5/4
25
二、课文主旨 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前两联回 忆过去,抒发他的抗敌抱负;后两联说现在,抒发岁月 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最后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明 了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2021/5/4
22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发 扬的精神;诸葛亮“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 认为南宋当权者应吸取的。陆游借古讽今,矢志北伐。
《书愤》诗歌分析及阅读答案
《书愤》诗歌分析及阅读答案《书愤》诗歌分析及阅读答案《书愤》一、知人论世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平定)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60年来万首诗”,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论世)(结合书下注释1)谈谈此作是诗人在何时、何地、何种境遇下所作?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于是,诗人悲愤之情便喷薄而出[投]看题目,何意?书:写愤:悲愤、抑郁“书愤”者,抒发胸中抑郁、悲愤之情也陆游的抑郁、悲愤从何来?诗中的哪写地方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1、带着问题,结合书下注释初读作品2、齐读课文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抑郁,悲愤(题目)3、想像作者的人生境遇,带着作者想要抒发的悲愤之情再读课文二、解读文辞,揣摩情意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明确: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对比2.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诗歌的倒装性)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这里暗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欲图收复失地这里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吗?愤“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3.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明确: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明确: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学习目的:研究讨论,比较分析:进一步深入理解《书愤》和《蜀相》这两首作品从以下【板】几个方面找出两首诗的异同?1、社会背景:离乱时代2、作者经历:晚年之作胸怀大志不得重用——(创作时间、生活境遇)3、主要意象:诸葛亮:杜甫——忠心、功绩(慨叹)陆游——矢志不渝(羡慕)——(同样以诸葛亮为主要意象,作者描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个人情感:杜甫——不得重用的痛苦(旷古悲凉)(壮志难酬)陆游——渴望北伐复国(建功立业)——(陆游以诸葛自况,渴望建功立业)补注:作此诗时,陆游已是61岁的老人此时他已罢官6年,只挂着一个空职蛰居故乡直到作此诗,才因任权知军州事(暂时主持地方军队和民政事物)而被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总结:5.表达技巧:杜甫——情景交融陆游——用典明志6.作品风格:杜甫——沉郁(深沉蕴藉)陆游——(悲愤)悲壮——因此基调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蕴藉着豪壮的感情8.简要概括诗歌颔联描写的内容。
课件5:第5课 书愤
诗歌导读
诗歌导读
这首诗是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六十二岁时所作,流露的正是这 一情感。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概括了 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 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 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 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 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 世界。这首诗意境开阔,感情沉郁,气天去雄胜心利壮战志事 书愤
回到现实自比长城 满腔悲愤赞美孔明
豪迈气概 奋勇杀敌
对比:愤 壮志未酬 矢志北伐
主题思想
诗人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 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 中透着悲怆。
艺术特色
1.这首诗虚实相生,变化多姿。首联上句写实,回忆年轻时的天真单 纯;下句以实写虚,“中原北望气如山”,用有形的“山”来形容 无形的“气”,突出“气”的坚毅、豪迈、轩昂。颈联上句“塞上长 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远处落笔,是虚写下句“镜 中衰鬓”;颈联下句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 墨,是实写。在虚实的映衬中,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
艺术特色
2.诗歌还通过场面写人,通过场面写情。例如,颔联对仗工整,描 画白雪皑皑、秋风萧萧、万马奔腾、战船横空的征战场面,从而 赞美当年气吞残虏、挥戈卫边的爱国将士,是对“气如山”这种 豪情具体形象的说明,从中可以看到诗人战斗的热情。此联表面 写宏大的场面,实际歌颂英勇的战士,表面写战争,实际抒发感 情。
学习目标
1.了解七律的特点及用典的含义。 2.背诵全文,提高研讨鉴赏能力。 3.理解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书愤人生既有烟波江面,就有望穿江面的志士仁人。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过江东”的项羽;我喜欢豪放中流出柔情的苏轼,虽是“千古风流人物”,也咏叹“十年生死两茫茫”的逝妻;我喜欢悲风掀襟又内怀热肠的辛弃疾,虽怀古“金戈铁马”,但又“松窗竹户,万千潇洒”;我喜欢意气豪迈又沉郁峻峭的陆游,虽“夜阑卧听风吹雨”,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才是他的初衷。
美字体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赏美文沈园的故事一个宋朝的园林,能够一代代传下来,到今天还依然有名,也许只有绍兴的沈园了。
沈园的出名却是由一曲爱情悲剧引起的。
诗人陆游和表妹唐琬在园壁上题写的两阙《钗头凤》是其中的热点。
陆游也许是宋朝最好的一个诗人,但肯定不是一个值得唐琬为他而死的人。
表妹唐琬是在一个秋天忧郁而逝的,临终前,她还在念着表哥那阙被后人传唱的《钗头凤》。
自从这个春天,和陆游在沈园不期而遇后,病榻之上的唐琬就在低吟这阙伤感的宋词。
一枝梅花落在了诗人的眼里,这是南宋的春天,年迈的陆游再次踏进了沈园。
在斑驳的园壁前,诗人看到了自己四十八年前题写的一阙旧词: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唐琬在临终的日子里,一遍遍回想自己和表哥那段幸福的岁月。
陆游二十岁时初娶表妹唐琬,两人诗书唱和,绣花扑蝶,就像旧小说中才子佳人的典型故事。
可惜这样的日子太短了,唐琬只记得有一天,婆婆对她说,他们两个太相爱了,这会荒废儿子的学业,妨碍功名的。
唐琬至死都没有想通,相爱也会是一种罪名。
不过她更没想通的是,那个据说在大风雨之夜出生在淮河一条船上的诗人,后来又横戈跃马抗击金兵的表哥,竟然违背不了父母之命,在一纸休书上签下了羞答答的大名。
陆游四十八年后重游沈园,发现了园壁间一阙褪色的旧词,也叫《钗头凤》,这是唐琬的词迹: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在南宋的春天,一枝梅花斜在了诗人的眼里,隔着梅花,陆游没能握住风中的一双红酥手。
【课内挖掘】1.陆游一生以诗文为武器,抒写抗敌御侮、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和有志难伸的忧愤,气势雄浑,感情奔放。
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
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的爱国诗人。
[适用话题]“爱国”“梦想”“气节”“文学的力量”“人生价值”“追求”“坚持”等。
2.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适用话题]“人生曙光”“挫折与成功”“人生需拼搏”“自信”“坚持”“鼓励”等。
【课外应用】一世坎坷的陆游初识陆游,是在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大气磅礴里;再识陆游,是在那“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无力吟叹中;深识陆游,是在那“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的终生遗憾里。
他的诗词中总是隐现着他的身影,于是我想探寻他的一生,我想了解他,陆游!(一)钧天九奏箫韶月,未抵虚檐泻雨声陆游自幼好学不倦,12岁即能诗文,荫补登仕郎,二十八岁时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而秦桧孙秦埙居其次,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官;二十九岁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被秦桧除名;三十三岁,秦桧已死,陆游出任福建宁德县主簿,而后陆游先后出任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看似风光无限,而实际却是在宦海中沉浮。
当时的朝政又怎能容忍陆游这等忠正不阿、力主抗金的人存在,悲哀啊!陆游关心民生疾苦,在任期间从来都是尽心竭力为百姓排忧解难,从未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洪水、旱灾,他密切注视灾情变化,上书请求开仓赈灾,又在未得到南宋政府同意前冒着被处罚的危险拨义仓粮至灾区赈灾;他宦游四方搜集100多个药方,精选成《陆氏续集验方》,刻印成书,四处发散,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换取百姓生活的安逸,只是,在贵族生活奢侈成风的时代又会有多少人真正关心普通百姓,无奈啊!可是,陆游从未放弃过为民请命,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所以,陆游伟大!(二)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仕途上,陆游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挤压,但是从小受到父亲爱国熏陶的他却从未放弃过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特别注重学习兵书,他希望有一天能够亲临战场、杀敌报国,能够“上马击胡虏,下马草军书”。
上天毕竟待他不薄,四十多岁时朝廷派他入蜀抗金,他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或许那该是让他极为满足的一段时光吧,可以每日身着戎装穿梭于前线各地,可以亲自上战场,在苍茫草原抑或崇山峻岭中为自己的国家尽一份力。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刀光剑影、烽火狼烟中,他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然而即便如此,北伐的失利还是结束了他不到一年的军中生活,又一次他报国无门,他该哀叹自己的生不逢时,可是又有什么用?他始终不忘以统一中原为己任,“自诩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那该是有着怎样的一颗赤子之心,才会在明知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刻还不忘自己的理想,又该是有着怎样强大的意念支撑才会让他在临死之前念念不忘国家的安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够了呵,有这样的陆游,南宋也该瞑目了。
(三)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昔日的青梅竹马,昔日的花前月下,最后,只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缓步踱过伤心桥,踯躅在满地落叶中,黯然凝望着断墙柳絮,回忆着过往,抚慰着心伤。
二十岁,陆游和表妹唐琬结为伴侣,婚后相敬如宾,在那战火纷飞年代相扶相依走过的艰辛让两人懂得幸福的难能可贵,加之共同的吟诗作对的喜好,更让两人甜蜜的生活平添了许多色彩。
然而,生活的太过幸福似乎总是预兆着痛苦的到来,他们最终被迫分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好,女子无才便是德也罢,并非两人的爱不够坚贞,只是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有太多束缚,太多身不由己,太多无可奈何……但,这份爱是会让陆游惦念一辈子的:“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63岁,陆游没有忘记唐琬;“林亭感怀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67岁,陆游没有忘记唐琬;“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75岁,陆游没有忘记唐琬;“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84岁,陆游没有忘记唐琬。
直到去世,陆游一直活在有唐琬的梦里,这一梦长达五十年……他用自己的一生写下了一部流芳百世、凄婉感人的爱情悲剧。
而今,只有沈园墙壁上那在岁月的洗礼中淡褪了痕迹的两首《钗头凤》,静静地向后人昭示着时光可以洗去世间所有,却唯独消磨不了真爱的诺言,掩盖不了爱的真谛。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就让我们祭奠那一段穿越时空的爱恋。
千年了,将近千年了呵,还能依稀想象当年那个陆放翁:身着官服,洋洋洒洒,抒发己见;横刀立马,指挥若定,意气风发;山阴沈园,遥想佳人,借酒浇愁。
陆游的一生太过丰富,也充满太多悲情,似乎只有这样才是他完整的一生。
过去了,毕竟都过去了,千年的眷恋,千年的不朽,只徒留千年的想念。
始终难以忘怀,千年前那个你——陆游!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鲍.照(bào)踯躅..(zhízhú)应.届(yìnɡ) 粗糙.(zāo)B.炽.热(chì) 酌.酒(zhuó)歧.路(qǐ) 冰塞.川(sài)C.拙.笨(zhuó) 珍馐.(xiǔ)迂讷.(nè) 膝.盖(xī)D.投箸.(zhù) 尽.管(jǐn)比拟.(nǐ) 伛偻..(yǔ lǚ)解析:A项,应yīnɡ;糙cāo;B项,歧qí;塞sè;C项,拙zhuō;馐xiū。
答案:D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B.麋何食兮廷中,蛟何为兮水裔?C.筑室兮水中,茸之兮荷盖D.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解析:A项,“渺渺”为“眇眇”;B项,“廷”为“庭”;C项,“茸”为“葺”。
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湘夫人》以六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
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空前绝后....的创新。
B.中华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
如果我们不记下同代人的雪泥鸿爪....,后人就难免要雾里看花了。
C.虽然他的话我不懂,我的话他也不懂,但是我们凭着手势和动作,便言为心声....了。
D.没想到我忙了很长时间,到头来只是海底捞针....一场空,这种傻事我以后再也不干了。
解析:A项,空前绝后是前后都没有,不合语境。
B项,雪泥鸿爪:融化着雪水的泥土。
鸿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
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C项,言为心声:言语是思想的反映。
与文意不符。
D项,海底捞针:形容事情非常困难。
应为“海底捞月”。
答案: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
B.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做出了贡献。
C.为确保大熊猫入港随俗,科研人员专门安排它们接受语言训练,提升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的能力,为在香港定居做好准备。
D.许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投资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
解析:B项,“创造的”应改为“创造了”;C项,应为“提升熊猫对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的接受能力”;D项,有歧义,是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还是“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语意表达模糊。
答案:A二、迁移发散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5~8题。
涉江屈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