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急慢性过敏发炎食物及其隐藏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造成急慢性過敏發炎食物及其隱藏來源

一、台灣十大造成慢性發炎(過敏)關鍵食物

食物容易在人體內產生炎症或過敏反應,與個人是否有腸漏症及食物本身特性有關。理論上,有過敏體質的人,比較容易對食物產生炎症反應。

有些食物特別容易引起人體的慢性發炎反應,例如「牛奶」和「蛋」,即為台灣十大造成慢性炎症食物排行榜的冠亞軍。

我們很慶幸的發現,作為東方人主食的「米飯」並不在前十大造成慢性發炎食物的名單中。臨床上,不能吃米飯的人極為罕見。不過就營養學角度來看,「糙米」才有營養價值,如果長期吃「白米」,也可能吃出一身病。

※IgG與IgE之對照:

IgE是急性過敏反應的關鍵,IgG則是慢性發炎過敏反應的關鍵。

IgE看到有「異物」便立即衝鋒陷陣,症狀馬上浮上檯面;IgG則是溫吞記恨,忍一時之氣,忍到憋不住了,才慢慢地凌遲身體的各組織器官,讓你吃不完兜著走。不論是動物性或植物性蛋白質,每一種食物都有可能造成急、慢性反應,由於IgG具有屬於慢性溫吞隱忍的特性,因此,當身體發生氣喘、類風濕性關節炎、偏頭痛、蕁麻疹、功能性胃腸障礙、濕疹、疲勞、胃食道逆流、腸躁症、過動及其他許多慢性病時,多數人並不知道這些病症的元兇就是食物蛋白引起的慢性發炎反應所導致,

由於一直攝食對他本人來說是「有毒」的食物,因此,感覺有許多病症一直都無法治癒。

若能及早以科學檢驗方法揪出哪種食物對您不友善、找出傷害身體的元兇,即可避免長期受到病痛折磨。

二、急性過敏與慢性發炎過敏食物特性對照

多數人都是「慣性攝食者」。喜歡吃海鮮的人覺得海鮮是人間美味;對肉類情有獨鍾者,覺得無肉不歡。因為慣性攝食讓特定的食物不斷刺激身體,身體長時間接觸相同的食物,當食物中無法分解的蛋白質頻頻刺激腸道,這些大分子就會破壞腸黏膜,而隨著血液流到身體各組織器官。免疫系統發現蛋白質侵入而加入攻撃,於是發生了戰爭(發炎),產生偏頭痛、便秘、關節炎、咳嗽、流鼻涕、疲勞等症狀,久而久之,甚至會形成更多元化的慢性疾病。

三、食物過敏與食物不耐症之差異

有些不適反應其實是「食物不耐症」而非過敏,或者是吃了不潔食物造成細菌感染中毒所引起。

因此,吃了某種食物產生不適症狀,必須釐清是食物過敏、食物不耐症或是食物不潔所引發的中毒現象。

舉個例子,一群人去旅遊,在某家餐館進餐後發生集體上吐下瀉的症狀,這是因為食物腐敗或汙染所造成的食物中毒;如果是吃到不新鮮的海鮮,而產生發癢、起疹子或臉腫、頭痛等,則是因為不新鮮的海鮮釋出大量的組織胺,導致出現類似食物過敏的症狀。

此外,有人吃了某些食物只是拉肚子,並無其他症狀,這有可能是食物不耐症。食物不耐症最常見的是「乳糖不耐症」,這是因為腸胃道中缺乏消化乳糖的酵素所致,通常是吃了牛奶或乳製品食物後,產生脹氣、腹痛甚至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這種情況只要避吃奶類食品,或選擇無乳糖的奶製品即可獲得改善。

食物過敏與食物不耐症的區別

較容易引發過敏的魚類有秋刀魚、鯖魚、鰹魚、鮪魚、鮭魚等,這些魚肉中富含組胺酸,如果受到組織胺生成菌汙染,就容易分解出組織胺而導致過敏反應。

另外,鱈魚、蝦子和螃蟹中均有某些特殊蛋白質具不易消化的特性,因此也容易引發過敏反應。許多人一碰到魚、蝦或甲殼類海鮮,身體立刻出現疹子或嘴巴腫大,這類屬急性過敏,通常出一次狀況後,過敏者就會知所警惕,再也不敢領教;較令人擔憂的是會長期累積造成的慢性發炎食物。

四、過敏食物家族的隱藏性來源

如果對某種蔬果會發炎過敏,也有可能對同屬或同科的植物過敏。例如一個人如果對柳橙過敏,那就對其他柑橘類都有過敏的可能。除了平時避免食用,看中醫時也要提醒中醫師不要使用「陳皮」入藥;即使與柳橙不同「屬」,但同是屬於芸香科的中藥「枳殼」也要避免使用。

全方位的預防發炎過敏,除了食物外,與此食物相關的產品也都要一起避開才行。

五、蟎過敏的因應之道

1. 蟎是比頭髮還細小的蜘蛛科生物,有八隻腳。因人的肉眼看不見,往往會忽視牠的存在,其實牠

無所不在,對人體健康更是有莫大的危害。牠靠吃人及動物的皮屑或黴菌,以及空氣中的水氣維生。乾燥的蟎屍體、糞便漂浮在空氣中,被吸入且穿透肺泡黏膜進入人體血液中,就成了過敏原。

2. 利用高科技晶片來定量人體血清中蟎蛋白質抗體的多寡,可得知對蟎過敏的嚴重程度。

3. 檢測報告一旦顯示有輕度以上蟎抗體,就必須採用各種措施來淨蟎,否則每一口吸進的空氣都含

有過敏原,這些過敏原經由肺泡黏膜進入人體血液中,即會引發全身性的過敏反應(不只是皮膚而已),那後果是很嚴重的。

蟎防治的有效方法

將室內空氣的濕度控制在50%以下,是除蟎的最有效方法。根據研究,以下即是最有效的淨蟎措施:

a. 除濕:台灣地區的空氣濕度頗高,通常在60~70%之間。人體呼出的氣體,濕度更高達98%。

b. 購買一台靈敏度較高的濕度計來監測濕度:低於50%以下濕度之環境,對蟎而言就是無水的

沙漠。

c. 經常吸塵並清洗寢具,以保持乾淨。

d. 使用可透氣、但蟎無法進出的防蟎寢具。

e. 服用細胞自癒療法處方(HRV plus油及L-Glutamine),修補肺泡細胞黏膜,約一年後,體

內蟎抗體濃度將會降至正常範圍內。

塵蟎防治上的錯誤觀念之更正

✗蟎過敏是因為人過敏體質,過敏是天生的、遺傳的,無法改變的。

✓蟎過敏的確與天生體質有關,但絕對是可以經由去除高危險因子來加以防治的。體質也是可改變的,過敏更可完全痊癒的。

✗到處都有蟎,防不勝防,只好聽天由命。

✓蟎過敏原(蟎的乾燥屍體或糞便)密度最高的地方是臥室。室外開放空間的蟎過敏原反而較少。只要能降低臥室的蟎過敏原,就等於去除了大部分的危險因子。

✗只有除濕機才有除濕作用。

✓大部份「分離式冷氣機」都有除濕功能,品質好的冷氣機可將室內濕度維持在50%左右。

✗人在臥房內時不能開除濕機,因為除濕會讓人體脫水。

✓空氣中的濕度達80%時,人呼出的氣體濕度約98%~99%。當空氣中的濕度降到40%時,人呼出氣體的濕度依然是98%~99%,脫水之說,實為無稽之談。台灣室外空氣之濕度約60%~70%。當室內空氣降到50%時,人會有乾爽的感覺,但還不至於感到不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