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伤
针刺伤处理预案
针刺伤处理预案一、背景针刺伤是一种常见的工作伤害,特别在医疗行业和实验室等工作环境中更为常见。
针刺伤可能导致感染、传播疾病等风险,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针刺伤处理预案,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二、目的本针刺伤处理预案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处理流程,确保在发生针刺伤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伤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三、预案内容1. 针刺伤的分类针刺伤可分为无风险、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四个等级,根据伤口深度、伤口与源患者的关系、伤口涉及的体液等因素进行判断。
2. 针刺伤处理流程(1) 发现针刺伤后,即将住手工作,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2) 将伤口用流动水冲洗至少5分钟,以减少病原体的数量。
(3) 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清洁伤口,再次用流动水冲洗。
(4) 用消毒剂(如酒精、碘酒等)消毒伤口,避免感染。
(5) 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避免二次感染。
(6) 尽快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匡助。
(7) 在就医过程中,告知医生伤口的具体情况,以便医生做出相应的处理。
3. 针刺伤后的预防措施(1) 对伤口进行监测,观察是否浮现感染症状。
(2) 根据伤口等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进行抗病毒治疗等。
(3) 在工作中加强个人防护,戴手套、口罩等,避免再次发生针刺伤。
(4)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感染。
4. 针刺伤的记录和报告(1) 针刺伤发生后,应及时记录伤口的情况,包括伤口的时间、地点、伤口等级等。
(2) 将记录报告给相关部门,以便进行统计和分析,改进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
五、培训和宣传为了确保针刺伤处理预案的有效执行,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宣传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培训工作人员如何正确处理针刺伤,并介绍预案的具体内容和流程。
(2) 宣传预防针刺伤的重要性,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3) 提供相关的宣传材料,如海报、宣传册等,以便工作人员随时查阅。
六、定期评估和更新为了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和新的风险,需要定期评估和更新针刺伤处理预案。
针刺伤后的处理流程
针刺伤后的处理流程
针刺伤是指皮肤或黏膜被针头或其他尖锐物体刺伤所引起的损伤。
在日常生活中,针刺伤是比较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正确的处理方法对于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针刺伤后的处理流程,以便大家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正确处理。
首先,当发生针刺伤后,首要的是要保持冷静,切勿慌乱。
将受伤部位用流动的清水彻底冲洗,以减少伤口周围的细菌数量。
如果是在工作场所受伤,应立即向负责人或医务人员报告,并尽快进行伤口处理。
接着,用消毒纱布或无菌纱布轻轻包扎伤口,并用胶布固定。
如果伤口较深或出血较多,应及时就医,以免引起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在包扎伤口时,要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加重伤口疼痛或引起出血。
然后,及时到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处理和诊断。
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进行清洗和消毒,并根据需要进行缝合或其他处理。
在医院就诊时,应如实告知医生受伤的情况,以便医生做出正确的处理和诊断。
最后,伤口愈合后,要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受到二次感染。
定期更换包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如果出现红肿、发热、脓液流出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总之,针刺伤后的处理流程包括保持冷静、清洗伤口、包扎伤口、就医诊治和伤口后期护理。
正确的处理方法能够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保护受伤部位,加快伤口愈合。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注意安全,避免意外受伤的发生。
针刺伤ppt课件
减少纠纷
预防针刺伤有助于减少因 意外伤害引起的医疗纠纷 。
02
针刺伤的危害
感染疾病的风险
血液传播疾病
针刺伤可能导致血液传播疾病, 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
等。
病原体污染
针刺伤可能直接接触病原体,导致 针头污染,进而传播疾病。
感染途径
针刺伤的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 传播,但也可能导致其他感染途径 ,如破伤风等。
结果
护士未感染传染病,及时采取的措施有效避免了潜在风险。
经验教训
发生针刺伤后应迅速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及时上报并接受专业 指导。
案例三:某医生因针刺伤感染疾病的案例分析
1 2
事件概述
某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被针头刺伤手指,导致感染 乙肝病毒。
原因分析
手术过程中操作不慎,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
3
教训总结
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完善防护措施,提高医生 安全意识。
针刺伤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针刺伤概述 • 针刺伤的危害 •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 • 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 针刺伤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针刺伤概述
定义与类型
定义
针刺伤是指在医疗、护理、实验 室等工作中,因针头、玻璃、锐 器等造成的意外伤害。
类型
根据伤害来源,针刺伤可分为医 疗针刺伤、注射针刺伤、采血针 刺伤等。
案例一:某医院发生的针刺伤事件
事件概述
某医院护士在处理医疗废弃物时不慎被针头刺伤 ,导致感染丙肝病毒。
原因分析
针头未及时处理,护士操作不规范,缺乏安全防 护措施。
教训总结
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提高护士安全意识,规范 操作流程。
针刺伤
针刺伤针刺伤是当今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严重职业危险因素之一。
可引起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威胁着医务人员生命健康和职业安全,给暴露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也给医疗卫生机构和暴露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护理人员针刺伤及由针刺伤所致的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医务工作者,是针刺伤高危人群。
我国目前尚无针刺伤防护的相关专家共识。
为推动我国护理人员针刺伤预防和处理工作的规范化,有效降低针刺伤的伤害,中华护理学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撰写此版《中国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1、针刺伤的定义针刺伤是指由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等医疗锐器导致的皮肤损伤。
2、针刺伤的流行病学特征2.1 发生现状据统计数据显示,护理人员在过去 1 年内针刺伤发生率,印度为67.4%,韩国为 70.4%,英、日、澳大利亚为 10% ~ 46%,美国为 64%;在我国,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也一直居高不下。
目前,针刺伤已成为护理人员所关注的重大安全问题。
2.2 人群分布工龄≤5年的低年资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最高,实习护士是针刺伤发生的高危人群。
2.3 科室分布护理工作节奏快、任务重、临床诊疗及护理操作多、高度紧张忙碌的环境是针刺伤发生较多的场所。
2.4 发生环节注射过程、锐器处理过程、回套针帽、拔除注射针、静脉导管管理过程、采血、整理用过的针头等为针刺伤发生的主要环节;我国调研结果显示回套针帽、拔除注射针、整理用过的针头、采血等为发生针刺伤最常见环节。
2.5 针刺伤器材注射针、头皮钢针、静脉导管针、真空采血针等是引起针刺伤的主要器材。
具有安全装置的针具,不正确操作也可引起针刺伤的发生。
3、针刺伤的主要风险因素3.1 护理人员因素3.1.1 护理人员针刺伤防护意识薄弱。
3.1.2 各种因素导致的护理人员疲劳、工作匆忙,对标准预防措施遵守程度降低。
3.1.3 焦虑等负性心理状态也是发生针刺伤的原因。
3.2 防护用品因素3.2.1 安全器具使用率低;防护用具不能就近获取。
发生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发生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针刺伤应急预案》
针刺伤是指人体皮肤或黏膜被针头或其他尖锐物体刺伤后可能引起的伤害,可能造成传染病的传播。
在医疗工作中,针刺伤是一种常见的职业伤害。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针刺伤应急预案对于减少医护人员的伤害和传染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针刺伤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
一、现场处理
1. 发现针刺伤后,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
2. 将受伤者立刻带离现场,避免继续暴露于可能传染病的环境中。
3. 停止出血,用大面积的干净纱布或棉布紧紧按压伤口,并且清洗伤口,消毒后用胶布贴上。
4. 如果伤口严重,必须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二、医疗救助
1. 受伤者到医院后,医护人员应该及时了解受伤者的基本情况及伤口情况。
2. 对受伤者进行全面体检,包括抽血、化验等,以确定是否传染了疾病。
3. 根据不同的情况,医生会给予受伤者相应的处理,包括根据病原体可能性给予抗生素、抗病毒治疗等。
三、记录与报告
1. 对受伤者的情况及时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受伤的时间、地点、情况以及所用的工具等。
2. 向所在医疗机构上报受伤情况,配合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工作。
四、设置应急预案
1. 医疗机构要建立专门的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置流程,加强对受伤者的监测和关怀。
2. 经常组织医护人员进行针刺伤应急处置的培训,提高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
以上就是针刺伤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有效地应对针刺伤事件,减少伤害的发生和传染病的传播。
最新【医学精品课件】针刺伤的处理课件
04
针刺伤的预防控制策略
加强监管力度
定期开展针刺伤安全检查,确保员工正确使用和处 理医疗锐器。
对医疗锐器的使用和储存进行规范,并确保符合相 关法规和标准。
对违反针刺伤安全规定的员工进行惩戒,以示警 醒。
完善相关制度
建立健全的针刺伤报告制度,鼓励员工及时上报针刺伤 事件。
对针刺伤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制定预 防措施。
使用碘伏或酒精等消毒剂对伤口进 行消毒处理,以杀灭细菌并预防感 染。
涂抹药膏
根据伤口情况,可适当涂抹抗生素 药膏或烫伤药膏,以促进伤口愈合 和减轻疼痛。
包扎伤口
消毒完成后,可使用无菌纱布包扎 伤口,以保护伤口并避免外界污染 物接触。
定期更换纱布
根据伤口愈合情况,定期更换纱布 ,并保持伤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 燥。
处理效果
通过上述应急处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 降低感染风险,并及时为受伤员工提供帮 助和支持。在某医院实施后,成功处理了 多起针刺伤事件,未发现因处理不当导致 的感染事件。同时,员工的安全感和归属 感也得到了提高。
THANKS
建立针刺伤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员工在发生针刺伤时能 够迅速采取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定期开展针刺伤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针刺伤的认识和 预防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让员工了解针刺伤的危害和后果,以及 如何预防和处理。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针刺伤预防和控制工作,共同维护医疗安全 环境。
05
若受伤者被刺伤的针头较深,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并告知医生详细的受伤情况。
用流动水冲洗受伤部位,并使用碘酊、乙醇等消毒剂 进行消毒。
在紧急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对受伤部位进行挤压 或使用未经消毒的物品。
发生针刺伤的应急处置流程
《发生针刺伤的应急处置流程》在医疗、护理等医疗卫生领域,针刺伤是一种常见且潜在危险极高的职业性伤害。
医护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在日常诊疗护理操作中,面临着较高的发生针刺伤的风险。
一旦发生针刺伤,若不能及时、正确地进行应急处置,可能会给医务人员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甚至引发一系列后续的不良后果。
建立完善的发生针刺伤的应急处置流程至关重要,它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针刺伤带来的危害,保障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针刺伤发生后的现场紧急处理当医务人员不幸发生针刺伤后,应立即采取以下紧急处理措施:(一)保持冷静,迅速制动受伤部位在意识到发生针刺伤的瞬间,要尽量保持冷静,避免惊慌失措导致进一步的伤害。
迅速制动受伤的肢体,尽量减少受伤部位的血液流动,以免更多的血液携带病原体进入体内。
(二)挤出伤口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伤口,并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伤口内的血液,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伤口的撕裂加重损伤。
挤出的血液应使用专门的容器收集,以便后续进行相关检测。
(三)消毒伤口用 75乙醇或 0.5碘伏等消毒剂对伤口进行彻底消毒,消毒范围应包括伤口周围 2 厘米以上的区域,消毒至少三遍,确保伤口表面无污染物残留。
(四)包扎伤口用无菌纱布或敷料覆盖伤口,并进行适当的包扎,包扎时要注意松紧度适中,以避免影响伤口的愈合和血液循环。
二、报告与登记在完成现场紧急处理后,医务人员应立即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报告与登记:(一)报告上级主管部门立即向所在科室的护士长或相关负责人报告针刺伤的情况,详细描述受伤的经过、刺伤的器械等相关信息,以便科室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跟进。
(二)填写针刺伤报告表科室会统一发放针刺伤报告表,医务人员应如实填写表格中的各项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刺伤时间、地点、刺伤器械的名称及相关情况、受伤部位及程度、处理措施等。
填写完毕后,将报告表提交给科室负责人进行审核。
(三)登记备案科室负责人对报告表进行审核后,按照医院的规定进行登记备案,建立针刺伤人员的档案,以便后续对针刺伤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和管理。
针刺伤预防与处置
20
针刺伤的防护及针刺伤处理流 程
自己”的观念。 增强防护意识。
22
二、规范安全的操作规程 1)禁止回套针帽,必须回套时,则用单手操作。 2)拔下的针头,禁手持针,随意走动或随意放置。
23
3)用后的锐器及时放入利器盒, 针头严禁混入其 他垃圾
4)保证充足的光线, 稳定的情绪。
HCV
抗-HCV
HIV
抗-HIV
梅毒
梅毒抗体
暂时未明 乙肝两对半 抗-HCV 输血前5项
抗-HIV
梅毒抗体
无法再查明
输血前5项
32
预防用药
24h内,越早越好
(用药遵医嘱)
33
HBV
预防用药
暴露源状况
HBsAg阳性或 暴露源不明
HBsAg阴性
暴露者
HBsAb水平 < 10mIu/mL
预防用药
24h内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 半个月后接种乙肝疫苗
你将会如何处理?
how will you deal with?
27
伤口正确处理方法
Correct approach to wound 1.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
28
伤口正确处理方法
Correct approach to wound – 2.流动水下冲洗
29
伤口正确处理方法
Correct approach to wound • (三)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
7
原因分析
• 发生率为7%-50% • 医生报告率较护士低 • 原因: 1、认识不足,防护性措施不到位 2、保护性器具使用率低
8
锐器刺伤的危害
• 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
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整改措施
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针刺伤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不慎被针头、注射器等尖锐物品刺伤皮肤或黏膜的情况。
这种情况在医疗卫生行业中非常普遍,给医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和健康风险。
因此,加强对针刺伤的预防和整改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二、发生针刺伤的原因1. 操作不规范:医务人员在使用注射器、针头等尖锐物品时操作不规范,容易导致手部抖动或者误操作而造成针刺伤。
2. 环境问题:医院内部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如灯光不足、噪声过大等,也会影响到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操作精度。
3. 仪器设备老化:一些使用时间较长的仪器设备容易出现故障或者磨损,导致使用时出现意外情况。
4. 文化氛围:有些医院文化氛围浓厚,重视效率而轻视安全。
这样容易导致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忽略安全问题,从而造成针刺伤等意外情况。
三、整改措施1. 加强培训教育:对医务人员进行关于针刺伤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安全设施完善:医院应该加强对环境的管理,保证光线充足、噪声小、通风良好等条件,同时要对使用时间较长的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 采用新技术: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医疗卫生行业的现代化水平,减少因老旧设备而造成的意外情况。
4. 建立文化氛围:建立安全文化氛围,以安全为先导思想,在日常工作中强调安全第一的理念。
同时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考核评估,并且要将安全考核纳入其中。
5. 督促执行:加强对整改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并且要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并且进行整改。
四、结论针刺伤是医疗卫生行业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对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要加强对针刺伤的预防和整改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也要加强对环境、设备等方面的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医疗卫生行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针刺伤ppt课件
案例三:培训不足导致的针刺伤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培训不足,缺乏安全知识和技能
某实习护士在练习注射时,由于缺乏 正确的操作技巧和安全知识,导致自 己被针头刺伤。
案例分析
该案例中,实习护士的培训不足是导 致针刺伤的原因之一。医疗机构应该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确保 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和安全知识 ,提高对风险的认知和防范能力。同 时,医护人员自身也应该不断学习和 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以保障自己的 职业安全。
详细记录针刺伤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处理措施等信息,为 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保存相关证据
保留使用过的针头、敷料等物品,以便后续追踪和调查。
跟踪与随访
定期检查
01
在针刺伤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是
否有感染迹象。
医学观察
02
对于某些高风险的针刺伤,需要进行医学观察,以便及时发现
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护士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针头在使用后及时、正确地处
理,避免意外发生。
案例二:防护措施不足导致的针刺伤
总结词
缺乏防护措施,安全意识薄弱
详细描述
某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未佩戴手套等防护措施,导致被使用过的针头刺伤。
案例分析
该案例中,医生未采取足够的防护措施,使得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在进行可能接触到血 液的操作时,医护人员必须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以降低感染和受伤的 风险。
受害者可能会因为针刺伤而感到自卑 和羞耻。
抑郁和压力
受害者可能因担心健康问题而产生抑 郁和压力。
03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
安全操作规范
操作前检查
在进行针刺操作前,应仔细检查 使用的针具是否完好无损,确保
针刺伤ppt 课件
健康教育
向受伤人员宣传相关健康知识 ,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
建立档案
为受伤人员建立健康档案,记 录其受伤情况、处理措施、随 访结果等信息,以便日后查阅
和管理。
CHAPTER 05
针刺伤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不规范操作导致的针刺伤
总结词
操作不规范,缺乏安全意识
详细描述
某护士在为患者注射时,因操作不规范,导致针 头意外刺伤自己的手指。
正确处理锐器
使用后的锐器应立即放入专用容器中,避免直接用手接触,以降低 交叉感染的风险。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佩戴合适的手套
在进行可能接触血液、体 液的操作时,必须佩戴一 次性手套,并确保手套无 破损、无滑脱。
使用护目镜和面罩
在可能产生飞溅物或血液 、体液喷溅的场所,应佩 戴护目镜和面罩,以保护 眼睛和面部皮肤。
心理影响
恐惧感
被针刺伤的员工可能会对针头产生恐 惧感,影响工作和生活。
自卑感
担心自己是否被传染上疾病,可能会 产生自卑感,影响心理健康。
CHAPTER 03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
安全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在执行任何涉及锐器的操作时,必须遵循无菌原则,确保操作环 境清洁、卫生。
正确使用锐器
使用锐器时,应保持稳定、准确的手法,避免锐器与皮肤直接接触 ,防止意外刺伤。
针刺伤PPT课件
目录
• 针刺伤概述 • 针刺伤的危害 •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 • 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 针刺伤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01
针刺伤概述
定义与类型
定义
针刺伤是指在医疗、护理、实验 室等工作中,因针具、刀具等锐 器刺入皮肤而引起的意外伤害。
发生针刺伤的应急处置流程
发生针刺伤的应急处置流程发生针刺伤的应急处置流程针刺伤是在医疗、实验室和护理等职业中常见的意外情况,也可能发生在其他领域。
面对这种情况,及时而有效的应急处置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可能的感染风险。
本文将从简单到复杂的角度,为您介绍发生针刺伤的应急处置流程。
一、初步处置1.稳定情绪:发生针刺伤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稳定情绪。
不要惊慌失措,以免因慌乱而导致更多的意外发生。
2.立即清洗伤口:迅速将伤口放在流动清水下冲洗,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如果可能,可以用肥皂轻轻清洗伤口周围的皮肤。
二、寻求专业医疗协助3.就医: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协助。
在前往医疗机构的途中,应避免进一步暴露于可能的感染源,尽量避免碰触其他人或物品。
三、诊断和评估4.告知医务人员:在医院或诊所,告知医务人员针刺伤的细节,包括针头大小、材质、患者或样本的情况等。
这将有助于医务人员评估感染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进行评估:医务人员会对伤口进行评估,检查伤口的深度、位置和可能的损伤范围。
根据评估结果,医务人员可能会建议进一步的检测和治疗。
四、预防措施6.接受疫苗:根据医务人员的建议,可能需要接受一些疫苗,如破伤风疫苗或其他相关预防针。
这将有助于防止潜在的感染。
7.进行血液检测:医务人员可能会建议进行血液检测,包括针对可能引起感染的病原体的检测。
这样可以早期发现感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五、后续观察和监测8.遵循医务人员建议:遵循医务人员的建议,注意观察伤口的情况。
如果出现异常,如明显感染迹象或发热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向医务人员报告并寻求进一步处理。
我的观点和理解:发生针刺伤后,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至关重要。
要稳定情绪并迅速清洗伤口,以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尽快寻求医疗协助,并告知医务人员针刺伤的情况,以便进行诊断和评估。
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可能需要接受疫苗接种和血液检测,以预防和早期发现感染情况。
遵循医务人员的建议,并密切关注伤口的情况,如果有不适症状应及时报告。
发生针刺伤应急预案
发生针刺伤应急预案发生针刺伤是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意外事件。
在这种情况下,及时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对受伤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针刺伤应急预案,以帮助您应对这种紧急情况。
1. 保持镇定和冷静:在发生针刺伤之后,首要任务是保持镇定和冷静。
尽量不要让受伤者惊慌失措,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或感染。
2. 快速清洁伤口:立即用温水和肥皂仔细清洁伤口。
轻轻揉搓伤口周围的皮肤,以去除细菌和病毒。
避免用酒精或碘酒来清洁伤口,因为这可能刺激受伤部位。
3. 用消毒剂消毒伤口:在清洁完伤口后,使用含有酒精的消毒剂来彻底消毒伤口。
确保涂抹到所有受伤的区域,包括刺入的深度。
4. 给伤者提供急救:尽快给伤者提供适当的急救。
如果出现大出血,应迅速使用纱布、绷带等进行包扎,以控制出血。
如果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向医护人员报告伤情。
5. 收集相关信息:在应急情况下,收集相关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可能,记录下伤害源的细节,如针头的样式、形状等。
这将有助于医务人员更好地评估伤情和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6. 寻求医疗帮助:及时寻求医疗帮助非常重要。
即使伤口看起来不严重,也应尽快就医,因为不同的伤害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
告诉医生发生了针刺伤情况,并向其提供伤口清洁和消毒方面的信息。
7. 随访和监控:针刺伤后,及时进行随访和监控是至关重要的。
在医生的指导下,记录受伤部位的状况,并注意是否出现感染的症状,如发热、肿胀、红肿等。
8. 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如果针刺伤发生在工作场所,应对该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这可能包括改进安全设施、提供防护装备和培训员工等措施。
针刺伤是一种常见的紧急情况,但只要我们及时采取正确的预防和应急措施,就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受伤者的健康和安全。
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这些基本的应急预案,以在需要时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置
针刺伤旳防护及针刺伤处理流程
一、树立“关爱你旳病人, 关爱你自己”旳观念。
增强防护意识。
我们必须采用……
二、规范安全旳操作规程
1)禁止回套针帽,必须回套时,则用单手操 作。
2)拔下旳针头,禁手持针,随意走动或随意 放置。
3)用后旳锐器及时放入利器盒, 针头禁止混入其他垃圾
4)确保充分旳光线, 稳定旳情绪。
❖ 心理影响
产生焦急、紧张、悲观、恐惊心理等。 少部分怀有侥幸心理。
锐器刺伤旳危害
❖ 医务人员患血源性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 所致,被刺伤旳务人员中护士占80%
❖ 有调查显示:5.7%造成全身感染;46%造成局 部感染; 75%有心理承担
锐器刺伤旳危害
今日中国60%旳人都是B型肝炎病菌携带者, 而美国和日本只有1%。大约1.5亿都有慢性 肝炎,最终造成肝衰竭或肝癌”。
针刺伤旳防范与处理
内容Content
一、针刺伤旳概念及危害 二、针刺伤旳有关原因 ☆三、针刺伤旳防护及针刺伤处理流程
定义
针刺伤 是指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针、多种
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旳意外伤害,造成 皮肤深部旳足以使受伤者出血旳皮肤损伤。是护 理工作中最常见旳一种职业性伤害。
锐器刺伤旳现状
❖ WHO估计,全球每年12亿次注射量, 其中10%为免疫接种,90%为治疗性注 射
❖ 有研究表白在一次性锐器误伤旳调查中 40%旳受检者有过注射针头误伤史
❖ 另一份国内护士旳调查显示:75%紧张 工作中被刺伤;96%被刺伤过
锐器刺伤旳危害
❖ 现已证明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HBV ) 丙型肝炎病毒(HCV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针刺伤如何处置》
《针刺伤如何处置》一、什么是针刺伤。
针刺伤是指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针、穿刺针甚至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
针刺伤是临床医护工作者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是传染hbv、hcv 和hiv等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您是否清楚在日常工作中应如何有效地避免针刺伤害,加强主动防护。
当不慎发生针刺伤后又该如何正确处理。
二、如何有效预防针刺伤。
临床工作中针刺伤的发生多是因为医护人员防范意识薄弱,操作行为不规范或是处于抢救应急状态等。
因此,加强医护人员对针刺伤的主动防护是最重要的标准工作:1.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培训,并做到分期、分批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培训,使医务人员提高自我防范,是预防医务人员针刺伤的首要措施。
2.规范医疗操作行为。
不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勿将用过的锐器直接传递给他人;手持针头、刀片等锐器时,不得将锐器面朝他人。
3.医疗废弃物的规范处理:使用后的注射器、输液器应分离针头,将锐器投入锐器盒内,锐器盒收集至3/4即停止使用以减少刺伤的机会;4.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必须采取标准防护措施,不论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和粘膜,一副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可以显著减少接触的血量;5.在充足的光线下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
三、发生针刺伤后该如何处理a.伤口处理1.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相对减少受污染的程度;2.肥皂水或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3.安尔碘、75%酒精消毒伤口;4.使用防水敷贴包扎伤口。
b.上报职业暴露1.在处理伤口后,查阅患者是否有传染性疾病;2.必须在24小时以内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个案报告卡;3.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进行登记备案和随访;4.24小时内进行hcv、hbv和hiv抗体检测。
c.监测用药和随访。
可疑hcv感染有报道显示被空心带血的针头刺伤后感染丙肝的可能性约为1.8%-10%。
护理不良事件针刺伤
谢谢大家
使用后、丢弃前损伤
•原因: 拆卸一次性注射器再利用
预防: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分离使用过的
•不徒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头& 注射器针头
•使用后将针头放入一次性锐器收集盒
内&
预防使用后、丢弃前损伤
禁止使用双手重新盖帽使用过的针头
四
个
禁止必用要手时移应去使注用射单器手针头
保护技术重新盖帽
禁
使禁用止针后运尖;输应未立盖即帽的针头
社会危害
血源性传播疾病存在着从患者到工作人 员和工作人员到患者的双向传播途径&
原因
一、人为因素
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可能因为工作繁忙;疏 忽或对医疗废物分类不清等原因;将损伤性废物如针 头、玻片、刀片、安瓿等利器未置入利器盒;混入其 他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回收专职人员在回收、运送及 交接过程中;稍有不慎极易发生 皮肤刺伤、擦伤而感染&
紧急局部处理的方法
保持镇静
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
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第二步
位;使部第一分步 血液排伤出口; 应用
相尽对可减能少挤受污染消的毒程液侵
度出损伤处 的血液,
泡或涂抹
用肥皂水 消毒&
或流动清
水冲洗。
第三步
包扎伤口& 应使用防水 敷贴&
处理与上报
二、发生针刺伤的处理
1.立即进行局部处理& 2.立即向预防公共卫生科报告& 3.如患者为乙肝、丙肝、HIV阳性患者;或无乙肝、丙
处理与上报
三、针刺伤处理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伤上报流程
1.发生针刺伤后,受伤者即刻电话报告科主任和护士长,由科主任、护士长电话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处,节假日可先报告总值班,由总值班向医院感染处负责人。
2.受伤者从内网“e”123黄色文件夹中下载职业暴露登记表并填写,科主任或护
士长签字后上交院感处。
3.院感处根据受伤者受伤情况开出检验化验单并签字扣章,受伤者凭借检查单到
检验科进行抽血检查。
4.受伤者将检查报告交回院感处,院感处根据检验结果指导用药,建档,进行追
踪检查。
针刺伤口的处理措施--报告--具体处理流程
1、伤口局部处理措施
⑴若戴着手套,既脱去手套;
⑵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局部伤口;
⑶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
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⑷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
并包扎伤口。
2、报告
⑴填写感染控制科发放的针刺意外报告单,报感染管理科;
⑵由感染管理处填写检验申请,进行血液检查并备案;
⑶报告医务科备案。
3、具体处理流程
⑴经职业性接触(艾滋病)HIV的处理:
①如果病人的HIV抗体呈阳性或结果不祥,伤者应尽快接受HIV抗体测试作
底线。
②如果伤者HIV抗体呈阳性,说明伤者此前已感染HIV ③如果伤者HIV抗体呈阴性,应于24hr内服用叠氮胸苷(Zidovudine,AZT)进行预防。
④伤者应于伤后6周、3个月、6
个月、12个月再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查,如果在伤后1个月至6个月血清HIV抗体转阳,则认为是职业感染。
⑵经职业性接触(乙肝)HBV的处理:
①原病人及伤者都应进行验血,前者检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后者
则须同时检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抗体(HbsAg)。
②如果伤者以前曾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并确定有足够的抗体,或以前曾受感染而已经有免疫力;或者伤者本身是乙型肝炎带病毒者则无须进一步处理。
③原病人不是乙型肝炎带病毒者,而伤者以往接种疫苗后未能产生抗体,则不须再进一步处理;如果伤者从未接种疫苗,应立即进行预防接种。
④原病人是乙型肝炎带病毒者,如果受伤者以往曾接种疫苗而未能产生抗体,应于24hr内(最好不要超过7天)接受注射一剂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于一个月后注射第二剂;对于曾未注射疫苗的伤者,应注射一剂HBIG,然后再进入预防接种。
⑶经职业性接触(丙肝)HCV的处理:①原病人及伤者都应进行丙型肝炎抗
体测试。
②对于意外发生的职业性接触,现在并没有有效的疫苗或药物能阻止丙型肝炎的感染。
③如原病人丙型肝炎抗体阳性,伤者应于6个月后重复检验丙型肝炎抗体及肝功能,以确定是否职业感染。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