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部分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1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常考的共有18个,分别是之、乎、者、也、因、其、所、与、而、且、乃、于、若、为,则、何、以、焉!它们的意义及用法如下:一、之(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例:(1)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3)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
例:(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3)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二)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例: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三)动词,到……去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二、乎(一)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例:(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例: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离骚》)(二)介词,相当于“于”“在”等,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与选修虚词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选修虚词整理《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虚词“之”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而”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⑤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焉”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其”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小结重点虚词1、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乃为装遣荆轲准备乃令秦武阳为副做为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发出2.而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却,表转折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或不译,表承接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鸿门宴知识点归纳虚词——为人为刀姐,我为鱼肉动词,是,使子婴为相动词,做,担当,窃为大王不取也动词,认为,谁为大王为此计动词,出,制定,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给,《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虚词1.之:所之既倦(动词,意为“往”,到达)以之兴怀(代词)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2.于: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连词”)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3.以: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赤壁赋》知识点整理虚词1.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2. 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3. 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4. 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五、多义词1.盖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3.其⑴始舍于其址。
2023年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虚词归纳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言虚词“而、乃、何、乎”归纳一、而“而”在文言文中多做连词,有如下几种关系:1、表达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
如:侣鱼虾而友麋鹿。
2、表达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并且”。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3、表达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4、表达转折关系。
可译为“不过”“却”。
如: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5、表达假设关系。
可译为“假如”“假如”。
如:诸君而故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达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译为“地”“着”或不译。
如:立而饮之。
7、表达因果关系,可译成“因此”“因而”。
如: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表达目旳关系,可译成“以”“以此”“来”。
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课文归纳训练:1.夜缒而出()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3.朝济而夕设版焉()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5.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6.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7.秦王必喜而善见臣()8.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9.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10.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11.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1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13.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14.又前而为歌曰()15.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16.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17.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18.图穷而匕首见()19.秦王惊,自引而起()20.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21.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22.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23.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24.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25.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26.哙拜谢,起,立而饮之()27.拔剑切而啖之()28.劳苦而功高如此()29.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30.拔剑撞而破之()3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32.謇朝谇而夕替()33.偭规矩而改错()34.夫孰异道而相安()35.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36.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37.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38.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39.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40.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4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42.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4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44.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45.侣鱼虾而友麋鹿()46.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47.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4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49.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50.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5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52.有怠而欲出者()53.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54.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5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5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57.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58.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5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60.此因此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二、乃(一)“乃”最常见旳使用方法是作副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充当状语。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重点虚词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重点虚词梳理高中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重点虚词安而尔夫盖故何或乎即既莫乃其且然若安1.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例解] 用作疑问副词。
出现在疑问句中,置于动词之前。
作状语。
相当于“怎么”“怎样”。
3.皮之不存,毛将安傅(附)?(《左传·僖公十四年》)4.沛公安在?(《鸿门宴》)[例解] 用作疑问代词。
在疑问句中作宾语,置于动词之前。
相当于“什么”“哪里”。
而1.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例解]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例解] 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例解] 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例解] 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5.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例解] 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6.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7.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例解]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8.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例解] 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9.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1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例解] 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尔1.尔何知!(《肴之战》)2.中寿,尔墓之要拱矣!如有营,(《肴之战》)3.且尔言过矣(《季氏将伐颛臾》)4.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伐檀》)[例解] 用作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你”“你们”“你的”“你们的”。
5.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孔雀东南飞》)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高中文言文虚词总结
高中文言文虚词总结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虚词的使用更是其中的一大特色。
虚词在文言文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虚词的使用,可以体现出作者的修辞技巧和语言功底。
因此,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掌握文言文中的虚词用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高中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虚词,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一、「之」。
「之」在文言文中是一种常见的虚词,它可以用作代词、连词、介词等。
在古代文言文中,「之」的使用非常灵活,可以表示所属关系、动作的方向、目的等。
例如,「吾之所欲也,大哉乎!」这句话中的「之」表示所属关系,指的是「我所要的」。
而在《论语》中,也有很多类似的句子,如「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都是「之」的典型应用。
二、「乎」。
「乎」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疑问语气助词,用于构成疑问句或表示疑问语气。
例如,「何谓乎?」、「孰能无过乎?」在古代文言文中,「乎」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句末、句中,甚至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等。
因此,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文言文时,要注意理解和掌握「乎」的用法,以便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
三、「者」。
「者」在文言文中是一种常见的虚词,它可以用作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后缀,表示抽象的概念或者具体的事物。
例如,「君子之道,非禁也,非丧也,非囚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这些句子中,「者」起到了标明主语、宾语或者谓语的作用,使句子更加严谨和精准。
四、「所」。
「所」在文言文中是一种常见的虚词,它可以用作代词、连词等,表示所指的对象或者动作。
例如,「吾所欲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这些句子中,「所」起到了引导宾语的作用,使句子更加完整和清晰。
五、「而」。
「而」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连词,用于连接并列成分,表示并列关系。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这个句子中,「而」起到了连接前后两个并列的动作的作用,使句子更加连贯和流畅。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归纳(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归纳(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应。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快乐。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1.贰于楚也古:附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例句)(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夜缒而出 (表时间,在晚上)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③既东封郑 (表处所,在东边)2.名词作动词①晋军函陵名词的使动与意动①既东封郑(封:疆界。
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
名词作使动,使……得利)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
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2.动词的使动①假设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②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③今老矣(老,老年人)④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⑤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2.形容词作动词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四)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附属二主)四、一词多义(一)重要实词:1.贰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假设之何?《左传?隐公元年》)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
高一语文必修一中的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中的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在高一语文必修一的学习中,文言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掌握其中的实词和虚词,对于理解文言文的含义、提升阅读和翻译能力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必修一中常见实词和虚词的总结。
一、实词1、爱喜爱,喜欢。
如“晋陶渊明独爱菊”(《爱莲说》)。
爱护。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2、安怎么,哪里。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被表示被动。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通“披”,穿。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4、倍加倍。
“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本草木的根或茎干。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本来,原来。
“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6、鄙边疆,边远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鄙陋,目光短浅。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7、兵兵器,武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军队。
“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8、病疾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困苦不堪。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9、察观察,仔细看。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明察,了解。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10、朝早晨。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代。
“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11、曾曾经。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连……都……,竟。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12、乘驾,坐。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趁着,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
13、诚真心,真诚。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如果,果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14、除授予官职。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用法小结整理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用法整理(一)而1.连词:(1)转折关系。
(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
(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
(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
(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
(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
(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二)何1.疑问代词:(1)“什么、哪里”。
例:大王来何操?(2)“为什么”。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2.副词:程度副词,“多么”。
例:开国何茫然?(三)乃1.副词:(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
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3)表限制,“仅、只”。
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4)表判断,“是、就是”。
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代词:(1)第二人称代词,常作定语,“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
(四)以1.介词(1)表工具,“拿,用”。
例:愿以十五城请易壁。
(2)表所处置的对象,“把”。
例:秦亦不以城予赵。
(3)表凭借,“凭,靠”。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4)表原因,“因为、由于”。
例: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5)表时间或处所,“于、在、从”。
例: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6)表凭借,“按照、依照、根据”。
例:余船以次俱进。
2.连词(用法与“而”基本相同,但不表转折)(1)表并列或递进,“而、又、而且、并且”。
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表目的关系,“而、用来、来”。
例: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3)表因果关系,“因为”。
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表修饰关系,译为“而”或不译。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实词和虚词用法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实词和虚词用法总结词类活用·常见虚词用法1.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履至尊而制六合(名词“履”带补语“至尊”,用作动词,登上。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名词“帝王”带省略介词“于”的补语“万世”,用作动词,称帝,称王。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名词“瓮”“绳”分别带宾语“牖"“枢”,用作动词,用瓮作,用绳系。
)将数百之众(名词“将”带宾语“数百之众”,用作动词,率领。
)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序”带宾语“八州”,用作动词,引,招致)或棹孤舟(名词用作动词,划。
)则思江海下百川(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居于……之下。
)吾从而师之(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2)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词“席”“包”“囊”分别作“卷”“举”“括”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为“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名词“云”“响”分别作“集”“应”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赢粮而景从(名词“景”作“从”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方位名词“内”“外”分别作“立’,“连”的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向,为“对内’,“对外”。
)南取汉中(方位名词“南”作“取”的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向,向南。
)园日涉以成趣(作状语,一天天地。
)时矫首而遐观(作状语,时时,时常。
)廊腰缦回,檐牙高喙(“缦”原为一种帛,名词。
现作“回”的状语,像缦一样。
)骊山北构而西折(名词“骊山”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构”的处所,从骊山。
方位名词“北”“西”作状语,分别表示动作行为“构”“折”的方向,“向北”“向西”。
)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名词“蜂房”“水涡”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矗”的状态,“像蜂房’,“像水涡”。
)2.形容词活用会盟而谋弱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弱,削弱。
)尊贤而重士(形容词“重”带宾语“士”,用作动词,敬重、看重。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这一讲主要阐述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之”“其”“以”“于”“而”意思及其用法。
一、“之”的用法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举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之:指代千里马。
2.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举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举例:宋何罪之有?(《公输》)(三)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
举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如上句中“予独爱莲”是一个分句,翻译成“我唯独喜爱莲花”,作主语用,放在整个句子中,就是“我唯独喜爱莲花那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之就是放在主语“予独爱莲”和谓语“出淤泥而不染”之间。
(四)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举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举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二、“其”的用法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
举例:妻跪问其故。
(《乐阳子妻》)2.活用为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举例: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举例:其真无马邪?(《马说》)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
举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虚词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虚词整理虚词是文言文的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必修1课本中会涉及到很作虚词的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1实词,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虚词(一)而1、连词,表转折。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⑶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⑷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⑸惑而不从师。
⑹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⑻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⑼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⑽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⑾而不知其所穷。
⑿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⒀小学而大遗。
2、连词,表修饰。
⑴吾尝终日而思矣。
⑵吾尝跂而望矣。
⑶登高而招。
⑷顺风而呼。
⑸则群聚而笑之。
⑹倚歌而和之。
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⑻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⑼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3、连词,表递进。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⑵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连词,表并列。
⑴蟹六跪而二螯。
⑵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⑶侣鱼虾而友麋鹿。
5、连词,表承接。
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⑵人非生而知之者。
⑶吾从而师之。
⑷择师而教之。
⑸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⑹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⑺卧而梦。
⑻觉而起,起而归。
⑼自远而至。
6、连词,表因果。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7、连词,表条件。
穷山之高而止。
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兼词,于之,从这里)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句末语气助词,了)(三)之1、代词。
⑴青,取之于蓝。
(代靛青)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代“冰”)⑶人非生而知之者。
(指代知识、道理等)⑷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指代童子)⑸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代词,这)⑹郯子之徒。
(代词,这)⑺作师说以贻之。
(代词,他,指代李蟠)⑻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代词,它)⑼耳得之而为声。
(代词,它)⑽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代词,它们)⑾始指异之。
(代词,它,指西山)⑿故为之文以志。
(代词,它,指宴游西山这件事) ⒀圣人之所以为圣。
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
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
以下是 7 条关于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
1. 哎呀,“之”字那用法可多啦!比如说“渔人甚异之”,这里的“之”就是指代前面提到的事物呀。
它可以作代词、助词,还能当动词呢,是不是很神奇呀?
2. 嘿,“而”字也不简单哟!像“敏而好学”,这儿的“而”就表示递进关系。
它还能表示并列、转折等好多关系呢,这就像人生的路一样,变化多端呀!
3. 哇塞,“以”字的作用也很重要呢!“以其境过清”,这里的“以”表示因为的意思。
它可以表示凭借、用、因为等,就如同一个多面手!
4. 呀,“于”字也有很多门道啊!“苟全性命于乱世”,这个“于”就是在的意思。
在不同的句子里,它可有不同的含义哟,是不是很有趣?
5. 哼,“其”字可得好好琢磨!像“择其善者而从之”,“其”就是那些的意思。
它的用法复杂多样,需要我们仔细去体会呢。
6. 哈哈,“为”字也不甘示弱呀!“不足为外人道也”,这里的“为”表示对、向。
它有时是动词,有时是介词,真的很特别呀!
7. 哎哟喂,“乃”字也有它的精彩呢!“乃不知有汉”,这里的“乃”竟然是竟然的意思呢。
它的用法虽然不多,但是很关键呀!
总之,文言文虚词的用法真是丰富多彩,需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和归纳呀!。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是高一语文学习的难点,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一)其:一、用作代词。
1.用作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或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可译为“他”“它”(不能加“的”)等。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触龙说赵太后》)4.用作指示代词,表示远指。
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5.用作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如: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6.用作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
1.表示推测语气,相当于“或许”“大概”。
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处于此乎?(《师说》)2.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要”“当”。
如:予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3.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岂”“难道”。
如: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勾践灭吴》)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
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2.表示选择,相当于“或者”“还是”。
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3.表示让步,相当于“尚且”。
如:国无主,其能久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四、用作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如: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
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文言文虚词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虽然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多变,对于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对常见文言文虚词的归纳。
一、“之”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中的“之”代指曹刿。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如“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译为“的”。
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音节助词,无实义。
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3、用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二、“而”1、用作连词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表递进,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三、“其”1、用作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她、它)的”“他们(她们、它们)的”。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在句中作主语,可译为“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则或咎其欲出者。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者用法 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者用法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文言文作为古代通行的书面语体,跟现在日常交际的口语相去甚远,因此文言虚词成为高中语文教学难点,其中虚词是高中语文文言教学的难点,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文言虚词者用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者字用作助词1.指人、物、事、时、地等。
“……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译文:有谁敢再说让长安君作人质的……②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
(《醉翁亭记》)译文:背着东西的人在路途中唱着歌,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③足以活人者多矣。
(《甘薯疏序》)译文:可以用来养活人的东西多了。
2.用在数词后面,表示“……几个人”“……几种情况”等。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赤壁之战》)译文:这几项都是用兵的忌讳。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译文(他们中)有的就与上面所说的两种情况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呢?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似的。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译文:说着,他的表情好像很悲伤的样子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译文:可是来回观察那驴子,发现它好像并没有什么能耐似的。
4.定语后置的标志。
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译文:霎时间,烟火满天,烧死的、淹死的人马很多。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者字用作语气助词1.表判断语气、疑问语气等。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③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⑤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2.表示提示或停顿语气。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3.附在表时间的词之后,表示某一段时间,大都用在句首,充当状语,不必译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部分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1
高中必修教材重点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1)[而、何、乎、乃]【而】〔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并且〞。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雠者〔?荆轲刺秦王?〕臣左受拔其袖,而右手揕抗其胸〔?荆轲刺秦王?〕然那么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荆轲刺秦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抗之〔?荆轲刺秦王?〕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游褒禅山记?〕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而又不随以怠〔?游褒禅山记?〕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侣鱼虾而友糜鹿〔?赤壁赋?〕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赵强而燕弱〔?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强而赵弱〔?廉颇蔺相如列传?〕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张衡传?〕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辞?〕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控蛮荆而引瓯越〔?滕王阁序?〕地势极而南溟深〔?滕王阁序?〕天柱高而北辰远〔?滕王阁序?〕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承接关系。
①所连接的词语有时间上的相承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又前而为歌〔?荆轲刺秦王?〕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荆轲刺秦王?〕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羽化而登仙〔?赤壁赋?〕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赤壁赋?〕或百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扣关而攻秦〔?过秦论?〕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过秦论?〕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城入赵而璧留秦〔?廉颇蔺相如列传?〕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苏武传?〕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化而为鸟〔?逍遥游?〕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②所连接的两个词在事理上有因果关系。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教版⾼中语⽂⽂⾔虚词⽤法总结 在⾼中语⽂⽂⾔⽂教学过程中,理解⽂⾔虚词⽤法应是学习的重点,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教版⾼中语⽂⽂⾔虚词⽤法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语⽂⽂⾔虚词“何” (⼀)⽤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常有语⽓助词“哉” “也”,可译为“为什么” “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蔺列传》译⽂:这是为什么呢?是尊重⼤国的威望⽽表⽰敬意。
(修敬:整饰礼仪表⽰敬意。
) ②齐⼈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终:最终。
继:随后,接着。
) 译⽂:齐国⼈未曾贿赂秦国,最后也跟随五国⼀起灭亡,为什么呢?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 “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壁之战》) 译⽂:刘豫州现在打算到哪⾥去?” ②⼤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王来带着什么(东西)? ③⼀旦⼭陵崩,长安君何以⾃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托:寄托,托⾝ 译⽂:⼀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 (⼆)⽤作疑问副词。
1.⽤在句⾸或动词前,常表⽰反问,可译为“为什么” “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事之?《⾚壁之战 译⽂: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他⾯北朝拜称⾂呢?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译⽂:徐公怎么能⽐得上你呢? 2.⽤在形容词前,表⽰程度深,可译为“怎么” “多么”“怎么这样”。
①⾄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译⽂:以⾄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裳,⼜是多么的衰败啊! (三)何:通"呵",喝问。
①信⾂精卒陈利兵⽽谁何。
(谁何:呵问他是谁。
意思是检查盘问。
)(《过秦论》) 译⽂:可靠的⼤⾂,精锐的⼠卒,陈列着坚利的兵器,盘问来往⾏⼈。
(四)复⾳虚词: 1.【何如】【奈何】【若何】表⽰疑问或反问,可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之于国也》) 译⽂:跑五⼗步的⼠兵凭跑了五⼗步耻笑跑了⼀百步的⼠兵,那么怎么样呢? ②其辱⼈贱⾏,视五⼈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译⽂:他们可耻的⼈格,卑贱的⾏为,⽐起这五个⼈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 ③沛公⼤惊,⽈:"为之奈何?"(《鸿门宴》) 译⽂:刘邦⼤吃⼀惊,说:“这该怎么办呢?”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译⽂:为什么掠夺珍宝时⼀丝⼀毫都不放过,可挥霍时却像泥⼟沙⽯⼀样不珍惜呢? 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人教版 必修五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
必修五重点文言虚词用法归纳NO.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滕王阁序》)②地势极而南冥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滕王阁序》)③水浅而舟大也。
(《逍遥游》)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滕王阁序》)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归去来兮辞》)②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滕王阁序》)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①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关。
(《归去来兮辞》)②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③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④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逍遥游》)7.表示因果关系,可不译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四)固定用法:【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实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②②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然后①而后乃今培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承接关系。
①所连接的词语有时间上的相承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又前而为歌(《荆轲刺秦王》)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荆轲刺秦王》)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羽化而登仙(《赤壁赋》)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赤壁赋》)或百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扣关而攻秦(《过秦论》)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过秦论》)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城入赵而璧留秦(《廉颇蔺相如列传》)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苏武传》)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化而为鸟(《逍遥游》)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②所连接的两个词在事理上有因果关系。
可译为"就""因而",或"而"。
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有怠而欲出者,(《游褒禅山记》)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赤壁赋》)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3.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荆轲刺秦王》)仗尸而哭,极哀(《荆轲刺秦王》)荆轲和而歌(《荆轲刺秦王》)自引而起,绝袖(《荆轲刺秦王》)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倚柱而笑(《荆轲刺秦王》)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曰(《鸿门宴》)立而饮之(《鸿门宴》)扣舷而歌之(《赤壁赋》)倚歌而和之(《赤壁赋》)正襟危坐而问客(《赤壁赋》)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赤壁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赤壁赋》)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尝跂而望矣(《劝学》)登高而招(《劝学》)顺风而呼(《劝学》)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赢粮而景从(《过秦论》)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则群聚而笑之(《师说》)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廉颇蔺相如列传》)惶恐饮药而死(《苏武传》)单于视左右而惊(《苏武传》)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亦崎岖而经丘(《归去来兮辞》)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或植杖而耘耔(《归去来兮辞》)怒而飞(《逍遥游》)抟扶摇而上(《逍遥游》)三餐而反(《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逍遥游》)4.表示顺接关系。
不译。
今急而求子(《烛之武退秦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荆轲刺秦王》)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荆轲刺秦王》)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荆轲刺秦王》)而余亦悔其随之(《游褒禅山记》)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而又何羡乎(《赤壁赋》)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师说》)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苏武传》)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张衡传》)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5.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刺秦王》)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荆轲刺秦王》)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鸿门宴》)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游褒禅山记》)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而人之所罕至焉(《游褒禅山记》)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游褒禅山记》)而今安在哉(《赤壁赋》)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赤壁赋》)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寡人之于国也》)途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矣(《过秦论》)惑而不从师(《师说》)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小学而大遗(《师说》)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廉颇蔺相如列传》)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怀帝阍而不见(《滕王阁序》)酌贪泉而觉爽(《滕王阁序》)而宋荣子犹然笑之(《逍遥游》)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6.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劳苦而功高如此(《鸿门宴》)而记游者甚众(《游褒禅山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逍遥游》)而刘夙婴疾病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7.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8.表示因果关系。
可译为"因而""所以"。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刺秦王》)而乃以手共搏之(《荆轲刺秦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滕王阁序》)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9.表示目的关系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荆轲刺秦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代词1.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2.指示代词,可以译为“这样”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三)助词。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作用同“之”取独。
世与我而相违(《归去来兮辞》)(四)动词。
译成“好像”,“如同”。
爽籁发而清风生(《滕王阁序》)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五)通“能”,才能。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逍遥游》)【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三月而后成《孙子兵法》【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石钟山记》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已而】不久,一会儿。
已而相如出(《廉颇蔺相如列传》)【何】(一)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过秦论》)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客何为者?(《鸿门宴》)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而又何羡乎?(《赤壁赋》)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苏武传》)陵尚复何顾乎?(《苏武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4.作主语或者小主语,可译为"什么""哪"。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二)副词。
1.用在谓语前,询问原因,可译为"为什么""干什么""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