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急性期康复

合集下载

脑卒中康复流程

脑卒中康复流程

脑卒中康复流程脑卒中一级康复流程图如下:经过急性期规范治疗,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小时以后,根据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功能状态和社会支持度来决定康复的性质和程度。

初期康复评定后,需要启动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并预防并发症。

根据患者的ADL和IADL能否自理,决定是否需要康复介入,如果需要,则转至康复中心或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

如果不需要,则患者可以出院回归家庭或社区,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康复教育,在社区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脑卒中二级康复流程图如下:对于住院康复的脑卒中患者,康复医师需要对患者全身情况、运动、感觉、交流、认知、ADL和社会支持度进行筛查,根据患者的障碍决定康复小组。

随后,进行康复评定、制定康复计划和开始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重新评定进步情况、未来的需求和危险因素,并咨询康复小组。

如果患者康复有进步,则继续康复治疗。

如果没有进步,则需要查找妨碍恢复的原因,如果是病情变化,则建议返回急性期治疗;如果是精神方面的原因,则建议先进行抗精神病的治疗。

如果患者准备好社区生活了,则可以出院回归家庭或疗养院,在出院前需要对患者和/或家人进行康复宣教。

脑卒中三级康复流程图如下:对于回归社区的脑卒中患者,需要判断是否需要社区康复,如果需要,则对患者和/或家属进行宣教,共同制定康复计划,并继续脑卒中二级预防。

如果不需要,则继续康复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重新评价患者的状况,继续康复治疗。

如果患者达到平台期,则需要重新评价患者的情况,并继续康复治疗。

如果患者出院回归家庭或社区,则社区医生需要定期随访。

脑卒中是一种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它是危害中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且在我国城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可调控的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因素。

近年来,随着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率有了大幅度下降,但总患病率和致残率仍然很高。

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因脑损伤部位、大小和性质等不同而异。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住院医师培训班1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住院医师培训班1

注意事项
• • • • 根据受限关节不同,选择合适体位 无论何种方法,必须固定关节近端 不可使用粗暴、强力机快速的伸张手法 熟悉训练关节的解剖、运动学和生理学知 识,在认真评价的基础上设计手法,防止 周围软组织继发性损伤 • 分析关节活动受限因素,对关节囊内的运 动障碍充分注意。
肌力增强训练
• 负荷种类:前负荷(肌肉在收缩前即背此 负荷拉长并在一定初长度下产生收缩), 后负荷(肌肉在开始收缩时遇到的负荷, 他不能增加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但能阻 碍肌肉收缩时的缩短) • 肌肉收缩的形式:静态收缩、动态收缩
正确的健侧卧位
• 患者较为舒适,具有抗上肢屈肌痉挛及下 肢伸肌痉挛的作用,同时便于治疗者对偏 瘫肢体进行操作。 • 头向健侧卧,躯干与床成直角。 • 患侧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于 胸前的枕垫上,向头顶方上举100°。 • 患侧下肢完全由枕头支撑,髋、膝自然屈 曲,足不要内翻。 • 健侧上肢自然屈曲放在胸腹前面。 • 健侧下肢平放在床上,轻度伸髋屈膝。
床上运动
• 1)被动关节活动:活动顺序应从近端关节至远端关节, 活动幅度应从小范围至全范围,每日两次,直至主动运动 恢复。避免粗暴而造成软组织损伤,要多做一些抗痉挛模 式的活动,如肩外展、外旋,前臂旋后,腕背伸,指伸展, 伸髋,屈膝,踝背伸等。 • 2)上肢自助被动活动:双手双指交叉,患手拇指置于健 手拇指之上,利用健侧上肢的活动带动患侧上肢的被动活 动,运动时注意肘关节要充分伸展。 • 3)桥式运动:仰卧位,两腿屈曲,双腿平踏床面,伸髋 并将臀部抬离床面。
徒手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
• 髋关节、膝关节的屈曲、伸展: • 患者仰卧位,治疗师一手拖住膝关节后方, 另一手托足跟进行髋、膝关节的屈曲。 • 然后在髋关节屈曲状态下完成膝关节的伸 展。 • 最后完成髋关节的伸展。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康复护理对预后的影响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康复护理对预后的影响

13 ・ 8
Pr e di g o i ia e c n Fe oc e n fClnc lM dii e, b.20 2, ol 1 N o. 1 V 2 2
文 章 编 号 :6 1 6 1 2 1 ) 2 1 8 3 1 7 —8 3 (0 2 0 一O 3 ~0
脑 卒 中患者 急 性 期康 复护 理 对预 后 的影 响
1 2 3 2 抑郁 型 . ..
女性 患者 较多 , 现为 对生 活失 去信 心 , 抑 自 表 压 己的情感 。 向患者讲 解疾病 的知识 , 其配合治疗 。 应 使 应化 被动 为 主动 , 了耐心 的劝 解 , 应 多在患 者 床 除 还 旁倾 听 , 让其发 泄心 中的情 绪 , 给予 心理支持 。 其情 在 绪不 稳定 的时候 , 最好 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属 陪护 , 这样会 产 生更 有 效 的心理 支持 和感 情交 流 , 可使 患者 获得 心理 慰籍 ,
临床医药实践
21 0 2年 2月第 2 卷 第 2 1 期
・13 ・ 9

5次 , 活动 的顺 序 为 先大 关节 后 小关 节 , 幅度 由小
出现 偏 瘫 、 言 功 能 障 碍 等 一 系列 症 状 , 现 为 紧 语 表
而 大 、 序 渐进 以达 到 完 全屈 曲 、 直 , 防关 节僵 循 伸 以 直 和肌 肉挛缩 。 主要 方 法 : 一 , 第 保持 正确 卧位 姿 势 。 应 2 3h协 助 翻 身 , 证其 功 能位 。第 二 , 动 活 ~ 保 被 动 。对 患 侧肢 体各 关节 进行 各方 位 的被 动活 动 。从 肢 体 的远 端关 节 到近端 关 节进行 活 动 。 三 , 第 床上 坐 位训 练 。 练初 期可 先将 床头 抬 高 3 ~ 6 。 如无 恶 训 0 0。 心、 头晕 等不 适症 状 , 可逐 渐抬 高床 头 直至 坐位 。最 初 应 由他 人协 助 , 逐渐 过渡 到 患者 主动 运动 。第 四, 日常 、 活活 动能 力 的训练 , 进食 、 上翻 身 、 生 如 床 床边 活 动等 日常 活动 能 力 的训 练应 循 序 渐进 , 积极 调 并

脑卒中后早期床旁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脑卒中后早期床旁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脑卒中后早期床旁康复治疗的重要性通常我们又把脑卒中称之为中风,脑卒中属于急性的脑血管疾病,多是因为人体的脑部血管意外破裂亦或者是血管阻塞从而使人的大脑供血不足,引发脑组织的损伤。

脑卒中按照性质我们可以划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通常来说,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更高一些,在40岁以上的男性群体中更为多见。

脑卒中发生后或多或少都会给病人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发病后当病情稳定时及时介入床旁早期康复治疗尤为重要。

一、脑卒中后早期床旁康复治疗的主要内容当病人逐渐意识清醒以后,各项生命指征趋于稳定状态,24个小时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早期床旁的康复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并发症或者其他全身系统性的疾病,以及进展性的卒中,那么就不适合来进行康复治疗。

首先,为了保护患者的肩关节,避免出现肩关节的半脱位,以及合理的预防痉挛这种状况,康复治疗的第一个要点就是,要帮患者找到正确的体位,主要有: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其中最为推荐的就是患侧卧位,这是最为合适脑卒中患者的一种体位,有效地促进了患者患侧的感觉系统恢复,另外还拉伸了患侧,避免了患侧痉挛等反应。

不推荐患者仰卧位,容易引发压疮和下肢外旋。

其次是要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的神经反射以及四肢的血液循环。

被动运动主要是对肩关节,肘和指关节,以及髋关节、膝盖、脚踝和脚趾关节进行被动运动。

接着治疗还包括翻身。

向健侧翻身和向患侧翻身以及床上的自我辅助训练。

主要有双手插握,桥式运动,床上转移,骨盆控制和髋的控制。

在完成以上几个阶段的训练之后,接着要进行的就是卧坐训练、座位训练和坐站训练。

最后,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治疗:针灸推拿,脑循环治疗,心理治疗。

由此可见,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符合人体的生理规律。

那么采取以上的这些治疗手段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二、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性1、减少并发症脑卒中是一项急性的脑血管疾病,因此有些人可能会对这项疾病存在误解,认为脑卒中来的快,去的也快,只要度过了危险期,就代表着患者已没有大的问题了,而事实上,对于很多患者而言,脑卒中后带来的各项并发症才是对他们身体的最大的折磨,导致他们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护理论文

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护理论文

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护理【摘要】脑卒中在我国是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疾病,近几年来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卒中的病死率下降,生存率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脑卒中的致残绝对增加防止和减少脑卒中的致残是急待解决问题。

而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是防止、减少致残的有效手段,在治疗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此就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有关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1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277-021 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早期康复介入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3~6],使病人最大限度地从身心残障中恢复,重返社会。

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能力上存在代偿和功能重组自然恢复能力[1],早期康复护理可创造损伤神经修复或代偿的条件,使遭到破坏的运动反射弧在良好的条件刺激下重新建立起来[2]。

早期康复护理可大大减少肌肉萎缩、关节脱位、关节挛缩畸形、足下垂或内翻等,这一点是没有任何药物可代替的。

因此,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整体疗效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康复时间我国学者多认为:在脑卒中发病早期,应以床上活动为主。

有的在发病24 h内介入[3],如重症脑出血病人,在监测、维持病人生命体征的同时介入康复护理(保持良肢位)。

也有的提倡脑梗死后3 d、脑出血后3~5 d介入。

多数意见是在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 h后再行康复介入[4-7]。

卒中急性期病人病情变化快,对护理技术要求高,既要求对生命体征的护理,也要求较多预防性和对症性康复护理。

一般的治疗开始时间为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

3 功能康复脑卒中后的功能训练内容包括两部分,即患侧的恢复和健侧的代偿,重点在患侧的恢复。

3.1 在床上正确的姿势摆放急性期卧床阶段正确姿势摆放,有利于预防褥疮,预防关节变形和挛缩,同时预防异常痉挛模式。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康复指导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康复指导

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指导脑卒中急性期通常是指发病后的1—2周。

康复治疗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患者病情稳定48小时后开始进行,以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受损功能的改善。

1、良肢位的摆放为了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和尽早诱发分离运动。

患侧卧位偏瘫侧上肢肩关节应前屈90°,伸肘、伸指、掌心向上,偏瘫侧下肢应伸髋、膝稍屈、踝背伸90°。

健侧肢体放于舒适的位置。

仰卧位偏瘫侧肩胛骨和骨盆下应垫薄枕,偏瘫侧上肢肩关节应稍外展、伸肘、伸腕、伸指,掌心向下;偏瘫侧下肢屈髋、屈膝、足踩在床面上,或伸髋、伸膝、踝背伸90°。

健侧肢体放于舒适的位置。

健侧卧位偏瘫侧上肢有支撑(垫枕),肩关节前屈90°,伸肘、伸腕、伸指,掌心向下;偏瘫侧下肢有支撑(垫枕),呈迈步状态(屈髋、屈膝、踝背伸90°,患足不可悬空)。

双手叉握上举运动双手叉握,偏瘫侧拇指置于健手拇指掌指关节之上(Bobath握手),在健侧上肢的帮助下,做双上肢伸肘、伸肩关节前屈的上举运动。

翻身向偏瘫侧翻身呈患侧握:双手叉握、伸肘、肩前屈90°,健侧下肢屈膝、屈髋、足踩在床面上,头转向偏瘫侧,健侧上肢带动偏瘫侧上肢向偏瘫侧转动,并带动躯干向偏瘫侧转,同时健侧足踏在床面用力使得骨盆和下肢转向偏瘫侧。

向健侧翻身呈健侧卧:动作要领同前,只是偏瘫侧下肢的起始位需他人帮助,健侧卧的肢位摆放同前。

桥式运动(仰卧位屈髋、屈膝、挺腹运动)仰卧位,上肢放于体侧,双下肢屈髋、屈膝,足平踏于床面,使髋是臀部抬离床面,维持该姿势并酌情持续5~10秒。

什么是踝泵运动?踝泵运动是指通过踝关节的运动,像泵一样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可分为屈伸和环绕两组动作。

为什么要做踝泵运动?踝泵运动可以促进下肢肌肉收缩,使血液和淋巴回流加快,防止静脉或静脉窦内血栓淤滞,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如何进行踝泵运动?病人体位:平卧位或半卧位,膝部伸直,大腿放松。

脑卒中的康复原则

脑卒中的康复原则
脑卒中的康复
脑卒中的康复原则
一、康复应尽早进行。在缺血性脑卒中时,只要病人 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 可进行。高血压、实质性脑出血一般宜在10-14天后进 行。 二、康复实质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学习”。 调动剩余脑组织的重组和再功能。要求病人理解并积 极投入才能取得康复成效。 三、除运动康复外尚应注意言语、认知、心理、职业 与社会康复等。
运动康复方法:
•Knott和Voss法:创建了本体神经肌肉促通技术,主 要是对肢体和躯干应用螺旋状和对角线型活动,加大 阻力以取得疗效,并使肌肉力量增强。
•Bobath疗法:利用人类正常运动发育的主要阶段顺 序来帮助病人恢复运动功能。关键是促动运动活动, 并对痉挛或共同运动进行抑制。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助具:拐杖:单一型,两点、三点和四点杖。高度 应达直立臂伸直腕横纹水平。 •步行助具。 •踝-足矫形器(AFO):有保护、纠正、帮助、替代 多种功能作用。可阻抗一些活动为其缺点。
可替代足背屈力弱,改善脚趾在行走摆动期的障碍; 纠正过度的跖屈张力,使脚趾、脚跟正常着地和纠 正踝内翻; 站立时膝易前倾,增加AFO跖屈量,其角度为5-8度, 使膝较早伸展防止前倾; 如膝呈过伸,可增加AFO背屈度,虽然要较大的股 四头肌力,但能减少膝过伸。 •轮椅的选用:暂时或永久不能行走的病人用。
脑卒中—残障水平评定
•评定分二类,一类通过观察、询问判断的残障量表, 即格拉斯哥结局评分表,原用于颅脑外伤病人结局和 Rankin量表(RS)为评定独立生活水平之用,甚为著 名。修订后命名为牛津残障量表(OHS)。 •生活质量评定也是残障层次中的重要内容,有 Frenchay活动指数(FAI),专为脑卒中病人设计的生活 质量评定量表。FAQ和IADL量表,用于卒中病人的 随访研究。 •另一类由病人自己判断回答,评定生活质量问卷。 由于残障病人文化背景、经历、社会环境各异,残障 评定很难有一个统一标准,故残障评定不应作为卒中 结局。

脑卒中的康复之治疗

脑卒中的康复之治疗
仰卧位:偏瘫侧肩胛骨和骨盆下应垫薄枕,防止日后的后缩,偏瘫侧上肢呈肩关节稍 外展、伸肘、伸腕、伸指、掌心向下;偏瘫侧下肢呈屈髋、屈膝、足踩在床面上(必要时 给与一定的支持或帮助)或伸髋、伸膝、踝背屈90度(足底可放支持物或钉字鞋,痉挛期 除外),健侧肢体可放在舒适位置。
健侧卧位:偏瘫侧上肢有支撑(垫枕),肩关节前屈呈90度,伸肘、伸腕、伸指、掌 心向下;偏瘫侧下肢有支撑(垫枕),呈迈步状(屈髋、屈膝、踝背屈90度,患足不可悬 空)
三、基本原则 1、选择合适的兵力和早期康复时机。 2、康复治疗计划是建立在功能评定的基础上,由康复治疗小组共同制订,并在其实施过 程中酌情加以调整。 3、康复治疗贯穿于脑卒中治疗的全过程,做到循序渐进。 4、综合康复治疗要与日常生活活动和健康教育相结合,并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及其 家属的配合。 5、积极防治并发症,做好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四、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5、物理因子治疗
局部机械性刺激(如用手在相应肌肉表面拍打等)、冰刺激、功能性电刺激、机 电生物反馈和局部气压治疗等,可使瘫痪肢体肌肉通过被动引发的收缩与放松,逐步
改善其肌张力及运动功能。 音乐治疗能够辅助改善焦虑、抑郁,促进功能恢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改善大
脑皮质神经细胞的膜电位,使之产生感应电流,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经 颅直流电刺激可通过调节神经网络发挥作用。 6、中医传统疗法 常用的有按摩和针刺治疗等,通过浅深感觉刺激,有助于局部肌肉的收缩和血液 循环,从而促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改善。
2、偏瘫肢体被动活动 目的:为了保持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肿胀和僵硬,促进偏瘫侧肢体主动活
动的早日出现,以被动活动偏瘫肢体为主。 顺序:从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 频率:一般每日2~3次,每次5分钟以上,直至偏瘫肢体主动活动恢复。 程度:被动活动宜在无痛或少痛的范围内进行,以免造成软组织损伤,被动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康复治疗策略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康复治疗策略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康复治疗策略脑卒中,这一突如其来的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在急性期,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往往病情危急,身体各项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此时,康复治疗的目标主要是预防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首先,要做好体位摆放。

正确的体位可以预防压疮、关节挛缩等并发症。

仰卧位时,患者头部应垫适当高度的枕头,避免过度前屈或后仰;患侧肩部垫高,防止肩胛骨后缩;患侧上肢伸展,掌心向上;患侧下肢垫软枕,使髋关节稍内旋。

侧卧位时,患侧在下,健侧在上,背部用枕头支撑,以保持身体稳定。

早期的关节活动度训练也必不可少。

在不影响病情的前提下,对患者的关节进行被动活动,从小幅度开始,逐渐增加活动范围。

这样可以维持关节的灵活性,预防关节僵硬。

同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引起疼痛或损伤。

物理因子治疗在脑卒中急性期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低频电疗可以刺激神经肌肉,促进肌肉收缩;热疗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

肌肉力量训练也是康复治疗的关键环节。

初期可以进行等长收缩训练,即肌肉在收缩时长度不变,但张力增加。

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过渡到等张收缩训练和抗阻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吞咽功能训练对于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尤为重要。

通过口腔感觉训练、吞咽动作训练以及吞咽姿势调整等方法,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吞咽功能,避免误吸和营养不良。

认知功能训练不容忽视。

脑卒中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障碍。

通过认知训练游戏、记忆训练方法等,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心理康复同样关键。

患者在急性期往往会感到恐惧、焦虑和无助。

康复治疗师和家属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定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肢体功能等,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康复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

医生、康复治疗师、护士、营养师等密切配合,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要点

《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要点

《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要点脑卒中目前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致残和致死原因。

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70%,它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相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

我国脑梗死后70%~80%的患者因为残疾而不能独立生活。

目前医学界比较公认的导致脑梗死高致残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忽视脑梗死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因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不同,且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神经功能体征恶化,所以康复难度大。

目前尚无统一的康复操作规范和共识。

一、概述(一)脑梗死急性期康复现状1. 时间划分:国内外对于脑梗死急性期时间划分尚不统一,我国指南建议脑梗死急性期指发病后2周内。

2. 康复干预开始时间和方式: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即应开始康复干预,脑梗死发病后早期有效的康复治疗能够减轻患者功能残疾,加速恢复进程。

此时干预重点包括康复护理、意识水平及吞咽功能的管理、病床上良肢位摆放、体位转换、保持关节活动度和躯体被动活动等。

早期康复干预是指当临床症状稳定后24~72h可以给予部分离床康复干预,并鼓励患者逐渐增加康复治疗的主动参与成分。

极早期康复干预是指脑卒中24h内给予的部分离床康复干预。

3. 康复干预禁忌:合并严重脑水肿、神经功能恶化、颅内压增高、频发癫痫、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二)脑梗死急性期康复的安全性1. 适度康复干预是安全的:2. 过早期和较高强度的离床康复干预影响康复疗效:研究发现,会降低发病后3个月时预后良好患者的比例。

(三)确保脑梗死急性期康复有效性的措施1. 加强各学科人员康复意识:2. 重视患者及照料者的健康宣教:3. 确保康复治疗的有效延续:(四)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个体化原则应根据脑梗死的病因分型和发病机制制订个体化的康复治疗计划。

特别是心源性脑梗死的患者,早期康复应充分考虑其发病机制。

专家建议:①对无禁忌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是有益的;②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康复治疗是安全的,早期宜采用较低强度的离床康复治疗;③加强各学科人员康复意识,重视健康宣教,确保康复治疗的有效延续;④根据患者卒中病因分型、发病机制制订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在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运动、认知以及情感等方面具有功能障碍,若康复时间较久,则愈后恢复较差。

早期的院内康复被认为是恢复患者功能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有利于患者感觉运动以及运动功能的恢复,且可减少患者的相关医疗费用。

本文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流行病学发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案以及早期活动、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等方面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护理进行了详细综述,旨在为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Abstract] In China,acute ischemic stroke has a high incidence rate,disability rate and mortality rate,which has a serious harm to people′s health,and have dysfunction in motion,cognition and emotion etc..If the recovery time is longer,the recovery is poor.Early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hospital was considered to be a very important part for the patients functional recovery,which is beneficial for patients to the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 and sensory motor,and it can reduce the related medical costs.In this paper,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were reviewed in detail from epidemiological develop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early rehabilitation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program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the relevance of early activity,self-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the aim w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early acute ischemic stroke.[Key words] Acute ischemic stroke;Rehabilitation nursing;Research progress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的一种疾病,具有永久性或一过性脑功能障碍的相关症状或体征,在神经内科较为常见,占所有脑卒中患者的60%~80%[1-2]。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中国脑卒中康复指南
推荐意见---康复时机 1.早期康复:通常主张在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原发神经 病学疾患无加重或有改善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康复治疗(Ⅰ 级推荐)。 2.慢性患者:脑卒中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病程较长的脑 卒中患者仍可从康复中受益,但效果较早期康复者差。 3.其他疾病:对伴有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者,如血压过高、 严重的精神障碍、重度感染、急性心肌梗死或心功能不全、 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应在治疗原发病 的同时,积极治疗合并症或并发症,待患者病情稳定48小时 后方可逐步进行康复治疗。
中国脑卒中康复指南
推荐意见---中医
(1)卒中康复过程中可以在现代康复医学的基础上 结合传统中医疗法(Ⅰ级推荐)。 (2)针灸在卒中迟缓性瘫痪期能加速肢体的恢复过 程,提高运动功能( Ⅱ级推荐,B级证据);对肢 体痉挛严重的患者建议给予按摩治疗,以消除疲劳, 缓解肌张力( Ⅲ级推荐,C级证据)。 (3)建议对延髓麻痹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 Ⅱ级 推荐,B级证据)。
诊断措施的证据水平
采用金标准和盲法评价的多个或一个样本量足够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高质量) 采用金标准和盲法评价的至少一个前瞻性队列研究或设计良好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较高质量) 回顾性、非盲法评价的对照研究 无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或专家意见
中国脑卒中康复指南
康复目标
1.预防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 或 吸入性肺炎、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 等; 2.改善受损的功能:感觉、运动、语言、认 知和心理等; 3.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安徽省中医院 李欢松
中国脑卒中康复指南
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 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是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 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 明,卒中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能够加速康复的 进程,减轻功能上的残疾,节约社会资源。 国外研究证明,按照规范的康复治疗指 南进行康复,能明显提高卒中的康复水平和 康复质量。 ------康复治疗是有效的。

脑卒中的康复

脑卒中的康复
①步行前准备运动。 ②扶持步行或平行杠内步行,然后扶杖步行 (四足杖→三足杖→单足杖)到徒手步行。 ③改善步态的训练 。 ④上下台阶训练。 ⑤复杂步行训练。
24
7.ADL训练 8.作业治疗 9.言语治疗 10.手杖、步行器、轮椅和矫形器的
应用
25
• (三)后遗症期
后遗症期是指脑卒中发病后1年以上的时期 ,此期患者不同程度地留下各种后遗症,如痉挛 、肌力减退、挛缩畸形、共济失调、姿势异常甚 至软瘫。 【康复目标】 • 维持性训练,利用残余功能,防止功能退化。 【康复治疗】 • ①利用健侧代偿。②适时使用辅助器具(杖、步 • 行器、轮椅、支具),改善周围环境,争取最大 • 限度的日常生活自理。③重视职业、社会、心 • 理康复,使患者尽可能回归社会。
12
评定方法
脑损害严重程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 运动能评定:Brunnstrom
上田敏分级 Fugl-Meyer 平衡功能评定:Berg平衡量表 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量表 ADL评定:Barthel指数 功能独立性评定(FIM) 言语、吞咽、认知、感知觉、心理、生活质量等
13
康复治疗
• (一)急性期
脑卒中急性期持续时间一般为2~4周 【康复目标】 • 1、预防褥疮(每隔2 h变换1次体位) • 2、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 • 3、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关节挛缩和变形等并发症 • 4、从床上的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活动,为主动活
动训练创造条件 • 5、尽早开始床上的生活自理
14
良肢位摆放
①仰卧位:患肩垫枕, 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 腕背伸,手指伸展。 患侧臀部和大腿下放置 支撑枕,使骨盆前伸, 防止患腿外旋,膝下可 置一小枕,使膝关节微 屈。
Rood、PNF、Vojta 运动再学习

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3-09-10T17:13:19.310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牟小华钟池[导读] 根据对评分结果的统计,我们发现采用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对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效果显著。

牟小华钟池潍坊市脑科医院 261021 【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在临床上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为以后临床上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提依据。

方法:将我院脑神经内科于近期收治的急性脑卒中确诊患者共108 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4 例,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54 例,采用传统的保守护理。

运用FMA 和MBI 分别在治疗的前后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评价。

结果:两组患者的FMA 和MBI 评分在治疗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治疗1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两项评分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但观察组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采取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并且在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以及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临床疗效急性脑卒中在中医学上被称为中风,是一类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1]。

这类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突然意识障碍,昏迷,或言语不清,口角歪斜,肢体运动感觉障碍。

临床上脑卒中被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2]。

由于急性脑卒中具有发病急,病症多样,病情变化迅速等特点,常引起较高的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发病时多伴随着多种并发症[3],治愈后仍存在后遗症,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近几年,由于环境的恶化和生活压力的增加,我国急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呈指数增长,且具有年轻化的趋势, 俨然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疾病之一。

本文对我院脑神经内科收治的108 例急性脑卒中确诊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取早期康复介入治疗(54 例)和使用传统的保守护理治疗(54 例),观察和评价这两种疗法对于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效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十一五课题组全国脑防办张通赵军前言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国外研究证明,按照规范的康复治疗指南进行康复,能明显提高脑卒中的康复水平和康复质量。

跟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康复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集中体现在康复治疗体系不健全和康复治疗方法的不规范和普及程度差等方面。

脑卒中康复指南为康复治疗的实施和评价提供一个科学的证据基础,可以规范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更有效的发挥康复疗效。

改变目前我国脑卒中康复的无序状态,对指导和规范我国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提高治疗水平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对发展我国脑卒中康复事业。

说明:推荐强度:Ⅰ级基于A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如不能做随机对照试验的情况);Ⅱ级基于B级证据和专家共识;Ⅲ级基于C级证据和专家共识;Ⅳ级基于D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治疗措施的证据水平:A级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B级至少1个较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或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C级未随机分组但设计良好的对照试验;D级无同期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和专家意见。

诊断措施的证据水平:A级多个或一个样本量足够的采用了金标准、盲法评价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高质量);B级至少一个前瞻性队列研究或设计良好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了金标准和盲法评价(较高质量);C级回顾性、非盲法评价的对照研究;D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和专家意见。

一、脑卒中康复的管理(一)脑卒中的康复体系1、三级康复网(Ⅰ级推荐,A级证据)2、急性期康复(Ⅰ级推荐,D级证据)卒中单元(Ⅰ级推荐,A级证据)3、专门康复机构的康复①医院康复科康复(Ⅰ级推荐,A级证据)②专门的康复医院或中心(Ⅰ级推荐,D级证据4、社区康复社区康复具有与医院康复相似的疗效,费用低等优点,发展社区康复是十分必要的。

(Ⅰ级证据,A级推荐)(二)脑卒中康复的流程1、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流程①建议在发病/入院24小时内应用(NIHSS)评价卒中的缺损情况。

脑卒中的康复

脑卒中的康复
学习文档
目标:抑制痉挛,改正异常运动模式,改善 运动操作能力,促进精细运动,提高 运动速度和有用性步行能力,掌握日 常生活活动技能。
顺序:由近到远,由粗到细。
学习文档
1.上肢和手的医治性活动 (1)反射性抑制模式降低上肢屈肌张力
学习文档
(2)主动或被动地进行肩胛骨的前伸运动降低 上肢屈肌张力
学习文档
学习文档
学习文档
7.传统方法 针刺和按摩等,部位选择偏瘫侧上肢伸肌 和下肢屈肌,以改善相应的功能。
学习文档
〔五〕恢复中后期的康复 指发病4周后-6个月,相当于 Brunnstrom3-6期。此期患者从偏瘫侧肌 肉痉挛明显,能以共同运动的方法主动运 动,到肌痉挛减弱,出现选择性肌肉活动, 直至别离运动平稳,协调性良好。
患肩前伸,肩屈曲90度,肘、腕伸展,上 肢放在前面的枕头上。患腿屈曲向内放在身前 的另一支撑枕上呈迈步状。
学习文档
患侧卧位的正确姿态
患肩前伸,患肩屈曲90-130度,患肘伸直, 前臂旋后,手自然呈背伸位。健腿屈曲向前放置 于体前支撑枕上。患髋伸展,膝微屈。
学习文档
4、床上活动 〔1〕双手叉握上举运动〔Bobath握手,伸
能全指屈曲,钩状抓 握,但不能伸展
痉挛加剧:
1.随意引起共同运 动或其成分
2.坐位和立位时髋、 膝可屈曲
学习文档
▪ 第四阶段:出现一些脱离共同运动的运动, 痉挛开始减弱。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Ⅳ
分级阶段上〕肢ຫໍສະໝຸດ Ⅳ▪级痉挛开始减弱,出 现一些脱离共同运
动模式的运动。
1.手能置于腰后
2.上肢前屈90°
▪ 第六阶段:共同运动及肌肉痉挛消逝,协 调运动大致正常。

脑卒中不同恢复时期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不同恢复时期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不同恢复时期的康复治疗发表时间:2019-04-18T10:23:35.18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2期作者:黄俊[导读] 将分期康复治疗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中将大大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广泛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高的价值。

武汉市普仁医院湖北武汉 430080 【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分期康复治疗是否具有很高的价值。

方法:我院接收脑卒中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参照组。

参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式,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康复治疗前提下,同时开展了分期康复治疗方式。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改善,改善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

结论:将分期康复治疗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中将大大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广泛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高的价值。

关键词:分期康复治疗;脑卒中;生活能力脑卒中属于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后多导致偏瘫后遗症。

脑卒中恢复具有不同的时期特点,针对不同的恢复时期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手段能够提高预后效果,改善中枢神经的受损状况。

有研究显示[1],分期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研究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诊的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的实验对象,都有偏瘫症状,共计80例。

将上述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参考组,每组例数相同。

实验组中,男32例,女8例,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71.6±4.3)岁。

参考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为39~73岁,平均年龄(46.8±5.6)岁。

两组患者都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有单侧脑组织损伤,患者或家属知晓相关研究内容并同意参与研究。

1.2 康复方法参考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偏瘫侧肢体锻炼、立位或跪位平衡锻炼、步行的准备性训练等[2]。

实验组具体方法如下:1.2.1急性期康复治疗该阶段是脑卒中发病后的前3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