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中唐诗歌
中唐诗歌
清人赵翼称: 清人赵翼称: 韩昌黎生平所心慕力追者,惟李、杜二公。 韩昌黎生平所心慕力追者 , 惟李 、 杜二公 。 顾李、杜之前,未有李、 故二公才气横恣, 顾李 、 杜之前 , 未有李 、 杜 , 故二公才气横恣 , 各开生面,遂独有千古。至昌黎时, 各开生面 , 遂独有千古 。 至昌黎时 , 李 、 杜已在 纵极力变化,终不能再辟一径。 前 , 纵极力变化 , 终不能再辟一径 。 惟少陵奇险 尚有可推扩,故一眼觑定,欲从此辟山开道, 处 , 尚有可推扩 , 故一眼觑定 , 欲从此辟山开道 , 自成一家。此昌黎注意所在也。然奇险处亦自有 自成一家。 此昌黎注意所在也。 得失。盖少陵才思所到,偶然得之; 得失 。 盖少陵才思所到 , 偶然得之 ; 而昌黎则专 以此求胜,故时见斧凿痕迹,有心与无心异也。 以此求胜,故时见斧凿痕迹,有心与无心异也。 《瓯北诗话》 瓯北诗话》
2、尚奇险的韩孟诗派 • 时风之奇:力行险怪取贵仕 时风之奇: • 性格之奇:愤世嫉俗、褊狭狷介的共性 性格之奇:愤世嫉俗、 • 趣味之奇:奇峭险怪、生涩奥衍 趣味之奇:奇峭险怪、 3、韩愈的诗歌创作(奇崛、奇壮) 韩愈的诗歌创作(奇崛、奇壮) 韩愈既取杜甫的奇险,又取李白诗的奇雄, 韩愈既取杜甫的奇险,又取李白诗的奇雄, 融二者为一体形成了自己奇崛、奇壮的风格。 融二者为一体形成了自己奇崛、奇壮的风格。 韩愈独特诗风的形成。首先, 韩愈独特诗风的形成。首先,和他的气质有 其次,他的经历亦有影响。再次, 关。其次,他的经历亦有影响。再次,在表现手 法上,韩愈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法上,韩愈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如以写赋的 方法作诗,以文为诗等。 方法作诗,以文为诗等。 赏析《 赏析《听颖师弹琴 》
4、孟郊的诗歌创作(奇涩、奇苦) 孟郊的诗歌创作(奇涩、奇苦) 又融入了凄苦, 孟郊的诗瘦硬 ,又融入了凄苦,具有奇涩的 特征。 注重造语炼字, 特征。孟郊作诗以苦吟著称 ,注重造语炼字,平 易之中又见不寻常。 易之中又见不寻常。 5、李贺的诗歌创作(奇诡、奇丽) 李贺的诗歌创作(奇诡、奇丽)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言:“贺词尚奇诡, 贺词尚奇诡,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为诗未始先立题,所得皆惊迈,远去笔墨畦径, 为诗未始先立题,所得皆惊迈,远去笔墨畦径, 当时无能效者。 当时无能效者。”李贺在构思上的主要特点是能 探寻前事” 求取情状” “探寻前事”、“求取情状”。 赏析《梦天》 赏析《梦天》
中唐 讲义
中唐诗歌(讲义)♦中唐诗歌的历史范围: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到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历代、德、顺、宪、穆、敬、文宗七朝,共71年。
中唐诗歌的分期:前期:自大历到贞元年间,主要有元结、顾况、刘长卿、韦应物、李益、大历十才子等人。
后期:贞元、元和年间,主要有韩孟诗派、元白诗派、李贺以及刘禹锡、柳宗元等。
中唐诗风的转变:时代精神的转变:审美趣尚的转变:写实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
第一节中唐前期诗人1.韦应物(737—约790),京兆万年人,出身于高门望族。
后人称他为“韦苏州”。
韦应物后期作品的主导倾向,转为向往隐逸的宁静。
代表作《滁州西涧》: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形成()、()的独特风格。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中,王、孟、韦、柳并称。
2.刘长卿()诗歌风格:▪作品以表达身遭贬谪的感慨和山水隐逸的闲情为主要内容▪代表作有《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3.大历十才子钱起:代表诗作:卢纶:代表诗作:《塞下曲》其二:《塞下曲》其三:▪元结和顾况: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是杜甫到元、白之间的中介。
▪元结与《箧中集》4.边塞诗人李益▪主要是描写战士们久戍思归的哀怨心情▪擅长七绝,常常在壮烈、慷慨之中带有伤感和悲凉。
▪《夜上受降城闻笛》《春夜闻笛》《江南曲》第二节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兴起的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代表人物是韩愈、孟郊,此外还有贾岛、卢仝等人。
他们强调“不平则鸣”和“笔补造化”,崇尚雄奇怪异之美,其诗以深险怪诞为特征,追求新奇,以丑怪为美,崇尚古拙。
1.韩愈字退之,河阳人,郡望昌黎。
世称韩昌黎。
官终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
死后曰“文”,世称韩文公。
著有《昌黎先生集》。
♦后人评价:苏轼:“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诗歌风格特点:▪反映民生疾苦、抒发政治失意的古诗,一般都比较平易晓畅,如《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近体诗风格清峻,意味隽永,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绝句清新自然,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中晚唐诗歌解析
多五言诗(300首),现存370余首。
作诗多以铸字炼句为胜,缺乏完整的构思, 故有佳句而少有佳篇。
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杜陵老头居住在杜陵,每年种了贫瘠的田 地一顷多。
三月份没有雨刮着旱风,麦苗不开花不多 枯黄死。
九月份降霜秋天寒冷早,禾穗没熟都已经 干枯。
官吏明明知道但不报告真相,急迫收租、 凶暴征税以求通过考核得奖赏。
典当桑园、出卖田地来缴纳官府规定 的租税,明年的衣食将怎么办?
剥去我们身上的衣服,夺掉我们口中 的粮食。
李的遭际促成了他感伤的、内向型的 性格,加上他富于才情,感情细腻, 更使他灵心善感。他的政治诗、抒情 诗和爱情诗最有特色。其政治诗广泛 反映晚唐社会政治现实,如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赋税苛重、治安混乱、社 会腐败等,有强烈批判色彩。其咏怀 诗,或表现用世之志,或抒写人生感 慨,而其爱情诗最为人所传诵。
【原文】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 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 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2、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
生。晚唐牛僧孺与李德裕党争激烈。 李商隐早年受知于牛党的天太军节度 使令狐楚,25岁中进士后,又被隶属 于李党的泾原节度史王茂元辟入幕府, 并招为女婿。由此构怨于牛党,坠于 牛李党争的漩涡之中,终身不得解脱。 一生困顿失意,有志难伸,只活了46 岁。
中唐诗歌概述
中唐诗歌概述中唐诗歌主要分前期唐代宗大历时期(766-779)和后期唐宪宗李纯元和时期(806-820)两个阶段。
大历时期,元结和顾况以诗歌反映现实,是杜甫的同调,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元结(719-772),字次山,号漫郎、聱叟、猗玗子,河南(今洛阳附近)人。
“上感于上,下化于下”代表作《舂陵行》和《贼退示官吏》。
顾况(727-815?),字逋翁,苏州人。
主张作诗要注意“声教”而不仅仅追求“文采之丽”。
代表作有他根据《诗经》的讽喻精神写的《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是模仿《诗经》四言格式写的反映现实的讽刺劝戒之作;还有他吸收了民歌俚曲创作的《竹枝词》。
大历时期,山水田园诗人有刘长(zhang)卿和韦应物。
刘长卿(709-780?),字文房。
曾自称“五言长城”。
其风格含蓄温和、清雅洗练,接近王孟一派。
代表作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P152)。
韦应物人称“韦苏州”、“韦江州”或“韦左司”。
其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
形式多五古,如《寄全椒山中道士》(P150);五律也有佳作,如《淮上喜会梁川故人》;还有七绝名作《滁州西涧》(P98)。
大历时期,边塞诗人主要有李益。
李益(748-827),字君虞。
其诗以七绝见长,人们长把他与王昌龄相提并论。
他的诗形象完整丰富、韵味含蓄深长,音韵和谐宛转,语意精练自然。
代表作有《夜上受降城闻笛》(P102)、《从军北征》;此外他的七律,如《盐州过胡儿饮马泉》,五律《喜见外弟又言别》(P150)和小诗《江南词》也颇为人传诵。
大历时期还有以卢纶、钱起为首的所谓大历十才子元和时期,影响最大的就的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诗人。
除了白居易外,还有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人。
他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元白”,文学观点也完全一致。
反对“沿袭古题”,主张“美刺见事”这很大地推动了新乐府运动。
代表作有可与《长恨歌》并称的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
元稹的七律悼亡诗三首《遣悲怀》(P165)感情真挚,通俗易懂,较之潘岳悼亡诗尤为人喜爱。
《中唐诗歌》PPT课件
【思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练习 拓展】
1、名词解释:大历诗风和韩孟诗派。 2、简述中唐诗歌创作的情况。 3、简答李贺诗歌创作的内容。 4、论述刘禹锡和柳宗元不同文学风格的原因。
谢 谢!
第二节 李贺、刘禹锡与柳宗元
一、李贺及其诗歌
(一)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 有“诗鬼”之称,病逝时年仅27岁,有《李长吉歌诗》。
(二)李贺诗歌的内容
人界、鬼界和仙界。 1.人界。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宣泄怀才不遇的悲愤。 2.鬼界。李贺的“鬼”诗,仅有十来首,通过对鬼蜮世界的描写,折 射出现实生活的遭遇和情感。 3.仙界。表现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四、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出 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 派诗人,后人常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感受细致, 写景优美,清新自然而颇有生意。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 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代表作有《观田家》。
五、韩孟诗派
唐贞元、元和年间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个诗歌 流派,成员还包括李贺、卢仝、刘叉等。诗歌理论上, 韩孟诗派主张“不平则鸣”和“笔补造化”,创作上追 求雄奇怪异之美,形成奇绝险怪的风格。
二、刘禹锡及其诗歌
(一)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享有“诗豪”之 称,有《刘宾客集》,存诗八百余首。
(二)刘禹锡的诗歌
1.刘禹锡悲壮劲健的诗风,主要表现在他的咏史怀古之作中 , 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等。
2. 贬 谪 时 受 到 当 地 民 歌 影 响 , 创 作 出 清 新 活 泼 的 诗 作 , 如 《竹枝词》、《杨柳枝》等。
七、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武康人(今浙江武康 人),与韩愈并称为“孟诗韩笔”,有《孟东野诗集》。 孟郊写得最多的是那些充满清冷、苦涩意象的诗歌,但 真正为后世流传的却是古朴平易的《游子吟》。
中唐隐逸诗歌
中唐隐逸诗歌唐代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而中唐时期(公元9世纪 -10世纪)更是唐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一种被称为隐逸诗歌的文学形式兴起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流传。
隐逸诗歌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题,追求清新、含蓄的艺术效果。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特点以及代表作品等方面分析中唐隐逸诗歌。
一、历史背景中唐时代是唐代文化进一步繁荣的时期,政治和社会风气较为稳定,创作氛围良好。
这一时期的文人士大夫多以清贫自乐、追求修身养性为主,因而诞生了隐逸诗歌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
与前期的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不同,中唐隐逸诗歌则更倾向于自觉回归自然和心灵的真实感受。
二、特点中唐隐逸诗歌有着鲜明的特点,包括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和艺术化表达等。
首先,中唐隐逸诗歌以真挚的情感为基础。
这些诗歌表达了文人士大夫对社会现实的疏离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其次,这些诗歌意境深远,追求用简练而准确的语言描绘出自然景物的美和内心的感受。
最后,中唐隐逸诗歌高度艺术化,形式上注重韵律和修辞的运用,表达上注重抒发内心情感的独立性和自由性。
三、代表作品中唐时期有许多著名的隐逸诗人,他们的作品代表了这一时期隐逸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韦庄的《古意》和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韦庄的《古意》以一种凝练而微妙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代风雅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疏离感。
而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则通过描绘夜晚的景物,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身世纷纷的忧伤之情。
四、影响和价值中唐隐逸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些诗歌由于其艺术性和情感真挚性,成为后世文人士大夫追求的典范。
其次,这些诗歌以自然和内心感受为主题,对自然观的形成和文化价值观的转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最后,这些诗歌也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意象和表达形式,丰富了我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体系。
总结中唐隐逸诗歌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一朵奇葩,它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和艺术化表达为特点,成为后世文人士大夫追求的典范。
中唐诗歌
中唐诗歌课堂讲解1、中唐诗歌有哪几大流派?2、中唐诗歌几大流派各有哪些代表诗人?3、中唐几位代表诗人各有哪些代表作品?4、中唐诗歌几大流派各有什么显著的艺术特征?5、引起中唐诗风流变的原因何在?中唐诗歌流派:大历诗人、韩孟诗派、元白诗派、政治诗人一、大历诗人(大历诗歌)大历诗歌是指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
这些诗人在经历安史之乱之后失去了盛唐士人的昂扬精神风貌,他们的诗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
1、汇集都城的才子以长安、洛阳为中心十才子: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hóng)、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wéi)、夏侯审【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卢纶《塞下曲四首》)】多依附权门,多投赠酬唱之作2、游历江南的逸士以江南吴越为中心韦应物、刘长卿、李嘉祐、戴叔伦流连山水,描写风月【唐代著名田园诗人戴叔伦,幼年才思敏捷。
一次,老师带他到郊外游玩,来到一个名叫白店的地方,正好遇见一只白色的公鸡站在高处啼叫。
老师即兴拟出上联:白店白鸡啼白昼。
小叔伦边走边寻思,一直到了日头偏西,还未想出恰当的对句。
后来,他们走到一个叫黄村的地方,恰巧碰到一只黄狗从大门内窜出来,追着他们狂叫。
这时,戴叔伦灵机一动,马上对出下联:黄村黄犬吠黄昏。
】钱起《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芳岁归人嗟转蓬,含情回首灞陵东。
蛾眉不入秦台镜,鹢羽还惊宋国风。
世事悠扬春梦里,年光寂寞旅愁中。
劝君稍尽离筵酒,千里佳期难再同。
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注释:(1)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2)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幽,一作“芳”。
高中语文 第9课 李商隐诗三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 【注解】: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 头。
3、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 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 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他的抒情诗感情深挚细腻,感伤气息很浓, 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 原》)。李诗抒情,较少直抒胸臆,而特别 致力于婉曲见意,其诗往往寄兴深微,余味 无穷。但刻意求曲有时也带来晦涩难懂的弊 病。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的《安定城楼》和哭刘著诗四首则 体现了其政治抱负和愤慨。其咏史诗托古讽今, 成就很大。这类诗往往讥刺前朝或本朝君王的 荒淫误国,也有的则借咏史寄托自己怀才不遇 的感慨。这类诗多用律绝,截取历史上特定场 景加以铺染,具有以小见大、词微意深的艺术 效果。名作如《隋宫二首》、《南朝》。
他的咏物诗体物工切,摹写入微,能以典型 特征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事物的内在 神韵,寄寓作者的情怀。无题诗是李商隐的独创。 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情思宛转沉挚, 辞藻典雅精丽。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相见 时难别亦难”二首。也有的托喻友朋交往和身世 感慨,如“待得郎来月已低”和“何处哀筝随急 管”二首。还有一些诗寄兴难明。此外,有少数 艳情篇什,轻薄浮艳。这些诗并非作于一时一地, 亦无统一思想贯穿。多属于诗中之意不便明言或 意绪复杂无法明言的情况,因而统名为“无题”。
(4)可怜:可惜。虚:空自、徒然。前席: 古人席地而坐,汉文帝听贾谊的谈论听得出 神,在坐席上向前移动,靠近对方。据《史 记·屈原贾生列传》载:汉文帝接见贾谊时刚 举行过祭祀,因而向贾谊询问鬼神之事,贾 谊详细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两人一直谈到深 夜。因为谈得投机,汉文帝不自觉地坐席上 把双膝移动靠近贾谊。接见结束后,文帝说: “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5)苍生:老百姓。这两句说,汉文帝空自 半夜前席向贾谊征询意见,但不问治理国家 大事而询问鬼神之道。
唐代文学之中唐诗歌
❖中唐诗风的转变: 时代精神的转变:由盛唐的自由浪漫转为冷静思考,由干时用世转为忧
时拯世。 审美趣尚的转变:由盛唐的兴象玲珑、风骨端翔、意境浑融转为大历十
才子的清新淡远、韩孟的险怪、元白的平易通俗。 写实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 。
❖中 唐 诗 歌 的 分 期 : 中唐诗家辈出,风格多样,为唐诗发展史上的第二
• 大历十才子的主要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他们的诗,或寄情趣于山水景物, 或写日常生活琐事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 的隐逸风调。皎然《诗式》:“大历中词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等 以为己有,吾知诗道之丧,正在于此。”艺术表现上以谢朓为宗,讲究格 律词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技巧趋于细腻雕琢,大多写得精 致工整,以钱起、卢纶成就较高。
• 李益的边塞诗。李益壮年时从军达26年,他的边塞诗,尤其 是七绝,常常在壮烈、慷慨之中带有伤感和悲凉。虽带有盛 唐诗的一些特色,但其诗中的感伤悲凉情调,应与大历时期 的时代风貌有关。《春夜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为其 代表作。
春夜闻笛
寒山吹笛唤春归, 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 不待天明尽北飞。
• 大历间经济一度回升、繁荣,政治上出现了短时的升平气象,其时大体活 跃著一群诗人 ,他们大都是由盛唐过来的,盛唐时他们七、八岁,对当时 社会印象很深,追慕、向往盛唐之音,后人称之为“大历十才子”。据姚 合《极玄集》卷上、《新唐书·卢纶传》:钱起、卢纶、吉中孚、韩翃、 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对大历十才子具体诗人,后 人亦有其他不同说法。可参蒋寅《大历诗派研究》,中华书局出版。
韩孟诗派理论主张的意义
• 韩孟诗派的一套诗歌创作理论,突破了过去重视人伦道德和温柔敦厚的传 统诗教,由重视诗歌的社会功能转向重视诗歌的抒情特质,转向重创作主 体内心的展露和艺术创造力的发挥,这在诗歌理论上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 象。
高三诗歌鉴赏总复习:分类鉴赏
4.“年年戓骨埋荒外,穸见蒲桃入汉家” •(对丌义戓争癿控诉,对和平癿渴望不追求;) 5.“醉卧沙场君莫笑,叕来征戓几亰回”: •(表现从军将士癿洒脱,抒収了心中癿无奈;) 6. “更吹羌笛兰山月,无那釐闺万里愁”: •(表现戍边将士深深癿乖思乊情,抒収军嫂们 无尽癿思念不惆怅;) 7. “凢君莫话封侯亊,一将功成万骨枯”: (字里行间洒满斑斑血泪,令亰闻乊而収指 ……)
练习:
• 读王湾《次北固山》(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夘,江春入旧 年。乖乗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回答: • 这首诗中哪几个字是诗眼?生动地描述了江潮涨名 癿什么样癿景象?抒収了诗亰什么样癿感情?” • 提示:“平”、“阔”两个字写出水势,“悬”则 写出了斴递顺畅,从所描绘癿画面看,境界开阔, 这是要首先想到癿,然名依照情景交融回答诗亰抒 収了怎样癿感情,这就容易了。 诗眼是‘平’、‘阔’、‘悬’三字,生动地描述了 水势浩淼,风帆高悬,意境开阔,是一幅绝妙的画图。 表现出诗人胸怀的宽阔,表达了征途顺利的喜悦之情。
二. 要从结极上将写景诗词看作是一幅 画,融绘画欣赏技法亍关中。
• 以王维癿《汉江临眺》为佡: 楚塞三湘接,荆门乓派通。 江流夛地外,山艱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进穸。 襄阳好风日,留醉不山翁。 • 这首诗便是作者融画法二写景诗癿杰 作,全诗气势雄伟,意境阔多,既富 诗情美,又富绘画美。(杴图美、形象 美)
绘画艴术中的色彩美、意境美等,也 应懂径。
• 练乕:读王维《辋川别业》(丌到东山吏 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雨中草艱绿堪染。 水上桃花红欲然。)回答: • 这首诗表现出一种怎样癿艱彩美? • 提示:应从艱彩癿觇庙来考虑。
“诗人使用‘堪染’来突出一个‘绿’字,用‘欲 然’来突出一个‘红’字,红绿两色的突出与夸张 使盎然春色跃然纸上,极富色彩美。”
中唐诗歌——精选推荐
中唐诗歌 中唐,⼀般指代宗元年⾄⽂宗⼆年太和年间。
唐诗发展到中唐,流派众多,风格多样,是唐诗发展史上的第⼆次⾼潮。
1.元结、顾况 元结(约719年-772年),字次之。
少不羁,年⼗七始折节读书。
其创作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并在杜甫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乐府的创作理论,重视诗歌对现实的反映和规讽作⽤。
如他在《箧中集序》提出反对“拘限声病”,“喜尚形似”。
他的理论也成了⽩居易诗歌理论的先声。
代表作《舂陵⾏》、《贼退⽰官府》。
顾况(727年-815年?),字逋翁,号华阳真逸(⼀说华阳真隐),晚年⾃号悲翁。
他的诗歌主张与元结相似,重视诗的讽喻作⽤。
存诗不多,代表作《囝》。
2.⼤历诗风 ⼤历诗风指的.是唐⼤历⾄贞元年间,以⼤历⼗才⼦以及刘长卿、韦应物为代表的诗⼈所形成的创作风格。
①⼤历⼗才⼦ 据姚合《极⽞集》和《新唐书》载:⼗才⼦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作峒)、耿湋、夏侯审。
他们的诗歌⼤多为题赠送别之作,多抒发个⼈的种种感受。
虽有⾃⼰的特⾊,但艺术和思想深度不⾼。
他们中较好的作品是卢纶的《塞下曲》和司空曙的《江村即事》。
②刘长卿、韦应物 刘长卿(709年-780年?),字⽂房。
他以诗驰名上元、天宝年间,尤善五⾔,权德舆曾称其为“五⾔长城”。
其诗受到王维的影响,多写⼭⽔隐逸闲情和贬谪飘零之感慨。
代表作《逢雪宿芙蓉⼭主⼈》。
韦应物(737年-792年),少时以三卫郎事明皇,晚年折节读书。
他的创作深受陶渊明的影响,冲和平淡,⽓貌⾼占。
韦应物长于五⾔诗,他的五⾔古体和刘长卿的五⾔近体诗是中唐诗中的⼆绝。
代表作《滁州西涧》。
③李益 在⼤历诗坛,与⼤历⼗才⼦及刘、韦不同,李益因其边塞诗显得独树⼀帜。
他曾居边塞⼗余年,故其诗多描写戍边战⼠的思乡之情,表现对深受边戍之苦的战⼠的同情。
代表作《夜上受降城闻笛》。
3.韩孟诗派 韩孟诗派指的是以韩愈、孟郊为代表,崇尚奇崛怪异之美的⼀个诗歌流派。
中唐诗歌
• 韩愈《山石》
•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 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僧言古壁 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 饭,疏粝亦足饱我饥。夜深静卧百虫绝, 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 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 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 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四、刘禹锡及其诗歌(772—842)
1、生平与思想:永贞革新—谪居朗州十 年—再贬连州五年—夔州和州、苏州、汝 州、同州刺史—官至太子宾客(世称“刘 宾客”)
2、诗歌内容
(1)政治讽刺之作,《聚蚊谣》、《元 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 都观里花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再 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落尽 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 来)等;
(2)身世感慨之作,《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P175、《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
(3)咏史怀古之作,《西塞山怀古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等;
(4)民歌、情歌,《竹枝词》二首(其 一“杨柳青青江水来”P172)、《竹枝词》 九首(其二“山桃红花满上头”P172)、 《踏歌词》四首、《浪陶沙》九首、《杨 柳枝词》、《柳枝词》(清江一曲柳千条, 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
一、中唐诗歌概说
1、中唐诗歌的历史范围
文学上的“中唐”,一般是指唐代宗大历元 年(766)到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历代、 德、顺、宪、穆、敬、文宗七朝,共71年。766 年左右,先后逝去的著名诗人有王维(761)、 李白(762)、高适(765)、杜甫(770)、岑 参(770)等,盛唐诗坛由此冷寂。但此后新的 诗人群体不断涌现,至贞元、元和、长庆时期出 现了文苑再盛的局面,直到836年前后,柳宗元 (819)、韩愈(824)、元稹(831)、刘禹锡 (842)、白居易(846)等文坛大家相继离世, 中唐文学亦到了它的尾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诗歌优质教学课件
三岁而孤,兄韩会 抚养之。贞元八年 (792)第四次应考, 才考中进士。此后又 连续三次应吏部博学 宏词科考试,皆不中。 直到29岁才在董晋 幕府中得到了一个观 察推官的微小官职。 后历官国子监祭酒、 京兆尹、兵部侍郎、 吏部侍郎。
• 韩愈以儒家道统的传人自居,一生弘扬儒学,排斥 佛老,“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 (《重答张籍书》);“释老之害,过于杨墨;韩 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 韩愈乃愈全之于已坏之后。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 灭死万万无恨。”(《与孟尚书书》)在宋儒眼中, 孔、孟之下,便是韩子。他在儒学式微,释、道盛 行之际,力辟佛、老,致力于复兴儒学,取得了重 大的成功。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其实就是复兴儒 学的重要手段。苏轼评价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 帅”。有《昌黎先生集》。
“寒”语
•《 秋怀》其一
郊寒岛瘦
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
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
•《 秋怀》其三
一尺月透户,仡栗如剑飞。
老骨坐亦惊,病力所尚微。
•《 秋怀》其五
商叶堕干雨,秋衣卧单云。
病骨可剸物,酸呻亦成文。
• 《 秋怀》其七 商虫哭衰运,繁响不可寻。 秋草瘦如发,贞芳缀疏金。
• 《 秋怀》其九 冷露多瘁索,枯风晓吹嘘。 秋深月清苦,虫老声粗疏。
中唐诗歌
韩孟诗派
笔记
中唐时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人群体,其 主要诗歌理论为“不平则鸣”、“笔补造 化”,在艺术上创新求异,崇尚雄奇怪异之 美。他们另辟蹊径的诗作对丰富诗歌的艺术 风格有一定积极作用,并开宋诗先河,但过 分追求晦词抑调,亦破坏诗的形象性和音乐 性。
韩孟诗派的形成
韩孟相遇 两次聚会:
天津市中考语文 第九讲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内容理解复习
第九讲古诗鉴赏之诗歌的内容理解第九讲古诗鉴赏之诗歌的内容理解适用学科初中语文适用年级九年级适用区域人教版课时时长(分钟)120分钟知识点古诗词理解和运用。
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引导和训练学生掌握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方法及提高鉴赏的综合能力。
2. 态度与方法:提高学生自主理解古诗词的能力。
3. 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和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诗歌鉴赏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鉴赏诗歌的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古诗词鉴赏是杭州中考必考题,一般占5分,分两小题考查,均为主观题型。
题型分为:填空、简答、品析等,本次课程即针对此类相关题目做分析讲解,共两讲。
此讲为诗歌第一讲,主要解决诗歌内容理解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解决诗歌赏析第一小题。
二、复习预习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也即诗歌是以表达情感为主,我们要想学好诗歌的鉴赏,既要明白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又要明白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内容是基础,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很好的理解情感。
复习预习我们已经学过的诗歌的基础知识,常见意象等。
三、知识讲解知识点1常见意象总结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水仙:冰清玉洁冰雪:晶莹高洁芭蕉:孤独凄恻梧桐:凄凉悲伤寒蝉:悲哀、凄怆鸿雁:思想怀人琴瑟:情谊和谐红豆:相思、爱情青梅:少女情怀知识点2诗歌内容理解的方法诗歌内容的理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
②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
③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着手,分析其含义,探究其作用。
④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中唐的诗歌
中唐的诗歌Title: The Poetry of the Middle Tang DynastyTitle: 中唐诗歌During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Chinese poetry reached new heights of artistic accomplishment.The period saw the rise of the "song" form,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its lyrical quality and emotional depth.The poets of this era often used their works to express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emotions, creating a sense of intimacy and authenticity that resonated with readers.在中唐时期,中国诗歌的艺术成就达到了新的高峰。
这一时期,以“song”体裁为代表的诗歌形式兴起,其特点是具有抒情性和情感深度。
这些诗人常常用他们的作品来表达个人经历和情感,创造出了与读者产生共鸣的亲密和真实感。
One of the most famous poets of the Middle Tang was Li He, whose work is known for its playful and whimsical nature.In one of his poems, he writes: "The wind is a playful child, / T ossing the petals of the peach blossoms." This line demonstrates Li He"s ability to infuse his poetry with a sense of joy and light-heartedness.中唐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李贺,他的作品以轻松幽默著称。
第九讲 中唐诗歌
第九讲中唐诗歌中唐是唐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继盛唐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时期。
至贞元、元和年间,由于出现了韩孟、元白两大风格迥异的流派和刘禹锡、柳宗元等风格独标的名家,唐诗又掀起了第二次高潮。
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有三个高峰期,称为“三元”——开元、元和、元祐。
这一诗歌高潮的出现,与“元和中兴”的历史背景有关。
与盛唐时期诗歌相比,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如下的特征:1、诗歌作者和作品数量多、远远超过盛唐时期。
(参见施子愉的统计表)2、追求新变。
盛唐时期诗歌创作达到高峰,盛极难继,中唐诗人不得不另辟蹊径,追求新变。
正如白居易所说:“诗到元和体变新”(《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
借用,实际白是专指唱和长律而言)。
3、多元化格局。
不同的诗人和创作群体有不同的新变追求,结果就形成诗歌创作的多元化。
其表现就是创作个性更为鲜明突出,风格流派更为丰富多样。
中唐诗歌创作又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中唐前期(766—790)代宗、德宗贞元初。
主要为大历诗坛,以王维趣味为趣味。
2、中唐后期(791—836)德宗贞元、顺宗永贞、宪宗元和、穆宗长庆、敬宗宝历、文宗大和年间。
这一时期出现了两个风格迥异的诗歌流派,即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前者奇崛险怪,后者通俗平易。
赵翼《瓯北诗话》:“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
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
”第一节中唐前期大历诗坛中唐大历前后的诗歌呈现一种过渡状况。
大历诗风,指的是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
他们在繁盛的盛唐度过青春时光,又都目睹了安史之乱及乱后的破败萧条。
安史之乱八年,催垮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
疲倦、衰顿、苍老、冷淡的内心代替了盛唐士人狂放、慷慨、豪迈、昂扬进取的精神。
这一时期的诗歌,往往通过描写自然山水的恬静、幽远、清冷甚至孤寂来表现人生的感叹及个人内心的惆怅。
诗歌幽隽、闲雅,重清丽的韵致。
诗体上:工五言。
有句无篇。
语言上:省净、精炼、流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讲中唐诗歌中唐是唐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继盛唐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时期。
至贞元、元和年间,由于出现了韩孟、元白两大风格迥异的流派和刘禹锡、柳宗元等风格独标的名家,唐诗又掀起了第二次高潮。
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有三个高峰期,称为“三元”——开元、元和、元祐。
这一诗歌高潮的出现,与“元和中兴”的历史背景有关。
与盛唐时期诗歌相比,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如下的特征:1、诗歌作者和作品数量多、远远超过盛唐时期。
(参见施子愉的统计表)2、追求新变。
盛唐时期诗歌创作达到高峰,盛极难继,中唐诗人不得不另辟蹊径,追求新变。
正如白居易所说:“诗到元和体变新”(《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
借用,实际白是专指唱和长律而言)。
3、多元化格局。
不同的诗人和创作群体有不同的新变追求,结果就形成诗歌创作的多元化。
其表现就是创作个性更为鲜明突出,风格流派更为丰富多样。
中唐诗歌创作又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中唐前期(766—790)代宗、德宗贞元初。
主要为大历诗坛,以王维趣味为趣味。
2、中唐后期(791—836)德宗贞元、顺宗永贞、宪宗元和、穆宗长庆、敬宗宝历、文宗大和年间。
这一时期出现了两个风格迥异的诗歌流派,即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前者奇崛险怪,后者通俗平易。
赵翼《瓯北诗话》:“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
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
”第一节中唐前期大历诗坛中唐大历前后的诗歌呈现一种过渡状况。
大历诗风,指的是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
他们在繁盛的盛唐度过青春时光,又都目睹了安史之乱及乱后的破败萧条。
安史之乱八年,催垮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
疲倦、衰顿、苍老、冷淡的内心代替了盛唐士人狂放、慷慨、豪迈、昂扬进取的精神。
这一时期的诗歌,往往通过描写自然山水的恬静、幽远、清冷甚至孤寂来表现人生的感叹及个人内心的惆怅。
诗歌幽隽、闲雅,重清丽的韵致。
诗体上:工五言。
有句无篇。
语言上:省净、精炼、流丽。
山水诗,多静态描述,缺乏灵动与飞扬之气。
边塞诗,多了些哀怨低沉,少了些慷慨与悲壮。
有不少人认为,这一时期处于盛唐和中唐中期两个诗歌高潮之间的低谷。
胡应麟:“气骨顿衰”(《诗薮》)实则,“低谷”一词不太准确、其评价偏低,这是一个有一定成就的“过渡”阶段——盛唐到元和的过渡。
主要诗群有:(1)元结、顾况等反映现实生活的诗人(2)大历十才子,钱起、卢纶、韩翃等。
(3)刘长卿、韦应物等山水诗人(4)李益等边塞诗人元结、顾况等人用诗歌反映现实,是杜甫的同调,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刘长卿、韦应物主要以山水诗见称。
李益则继承了盛唐边塞诗的传统。
他们在艺术上都具有自己的特色。
此外,在当时还有影响较大而实际成就较差的“大历十才子”。
由于社会的动乱和王朝的衰微,这个时期的诗歌多半都染上了感伤的色彩。
第二节元结、顾况及其他诗人一、元结和顾况1、元结元结(719-772),字次山,河南(今洛阳附近)人。
早年入长安应试不第,曾经历过一段“耕艺山田”与“丐者为友”的生活。
天宝十二年登进士第。
安史之乱,曾率邻里一起逃难。
肃宗乾元二年,由苏源明推荐,召入长安,上《时议》三篇,陈述兵势,遂擢山南东道节度参谋,后拜道州刺史。
元结是一个“尝欲济时难”的诗人。
他曾多次上书,指责朝廷宫吏,陈述民生疾苦。
在文学上,他明确提出诗歌的规讽教育作用,为元、白发起新乐府运动作了理论上的准备,是白居易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先声。
元结的诗歌创作实践了他的主张。
他的《悯荒诗》写于天宝五载,《悯荒诗》是诗人见了淮阴一带水灾,便托言采录“冤怨时主”的隋代民歌,谴责帝王的穷奢极欲。
诗里有云:“更歌曲未终,如有怨气浮。
奈何昏王心,不觉此怨尤。
遂令一夫唱,四海欣提矛。
”这种愤怒情绪和大胆思想在当时是少见的。
他不仅指责那些强迫地方官横征暴敛的朝廷使臣比盗贼还不如,而且表示自己宁愿弃官,绝不肯“绝人命”以博得统治者的宠爱。
因此,杜甫在《同元使君舂陵行》中热情地称赞了他这两首诗:“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
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元结的诗,大都是古体诗,用质朴的语言抒情叙事。
但是他的诗有时过于古朴,不够形象。
他几乎不写律诗,并且在理论上反对“拘限声病”,也作得有些过分。
2、顾况顾况(727-815?),字逋翁,苏州人。
至德二年进士。
德宗时官秘书郎。
李泌做宰相时,他迁著作郎,泌死,他作《海鸥咏》一诗嘲诮权贵,被贬为饶州司户参军。
顾况性格狂放旷达,晚年受佛道影响,晚年归隐茅山,号“华阳真逸”。
顾况与元结同时而略晚。
他也是一个关心人民痛苦的新乐府作者。
部分作品与元结一派相近,用古体和写实手法抨击现实弊病。
他学习古乐府写的《公子行》、《弃妇词》也是富有现实意义的作品。
顾况的新乐府诗没有元结的多,反映现实也不够广泛,但他在诗体上比较多样,由于吸收了民歌俚曲的特点,语言也较通俗流畅。
他的《竹枝词》更是直接学习江南民歌的作品。
二、大历十才子“大历十才子”,根据《新唐书·卢纶传》包括:卢纶、吉中孚、韩翔、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讳、夏侯审、李端。
他们的诗歌很少反映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疾苦,大多数是唱和、应制之作。
歌颂升平,吟咏山水,称道隐逸是他们诗歌的基本主题。
他们在艺术方面都有一定修养,擅长五言律诗,但大都缺乏鲜明的艺术特色,有形式主义的倾向。
《四库全书总目钱仲文集提要》说:“大历以还,诗格初变。
开、宝浑厚之气,渐远渐漓。
风调相高,稍趋浮响,升降之关,十子实为之职志。
”这个批评是恰当的。
其中仅钱起、卢纶的一些小诗艺术上尚有一定成就。
钱起(722-780?),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老,曾和王维、裴迪等人唱和。
诗风也略似王维,以"体格清新,理致清淡"(《中兴间气集》)为特色。
如“牛羊下山小,烟火隔云深”(《题玉山村叟屋壁》),“孤村凝片烟,去水生远白”(《登胜果寺南楼雨中望严协律》)等诗句就是例证。
他的《省试湘灵鼓瑟》颇为前人称道。
末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不仅点明环境气氛,而且能引起对曲终人杳的惆怅。
卢纶(748-800?),在十才子中,诗风较为雄壮。
《和张仆射塞下曲》两首最有名: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两首诗都是歌颂将士英勇的,第一首暗用李广故事,写出边塞射猎生活的片断。
第二首写轻骑雪夜追击敌人,更充满战争生活的气息。
他还有一首《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也是边塞绝句中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
三、刘长卿、韦应物等山水诗人1、刘长卿(709-780?),字文房,河间(今河北河间)人。
开元二十一年进士,大历中,官至鄂岳转运留后,为观察使诬奏,系姑苏狱,后贬南巴尉。
终随州刺史。
刘长卿“以诗驰名上元、宝应间”(《唐诗纪事》)。
他的诗多写贬谪飘流的感慨和山水隐逸的闲情。
擅长近体,尤工五律,曾自称为"五言长城"。
风格含蓄温和,清雅洗炼,接近王孟一派。
他集中也有少数反映现实的诗,如《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用很简炼浑括的诗笔,写出安史乱后荒凉雕敝的景象: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干。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此外,如《疲兵篇》、《送李中丞归襄州》等诗,或写久戍边塞不得归家的兵士,或写被罢归乡里的老将,也令人深感同情。
他写山水隐逸生活的诗,成就较高。
用严格的律诗写景抒情,能作到凝炼自然,造意清新。
其代表作如《寻南溪常山人山居》: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诗中写他寻访道人,在南溪山中一路所见的幽静景色,洗炼清新,颇饶风致。
结尾写空寂的禅意,思想感情却是消极的。
又如《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荒僻幽静的别墅,无人肯到,皇甫侍御独远来相访,欣慰之情,不言而自见。
他的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也是历来传诵的名作: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雪夜投宿山中贫寒人家所见的情景,只短短几句话就刻画烘托出来,让人感到含蓄亲切。
他还写过一些怀古伤今的作品。
这些诗往往和他自己受贬谪的失意心情融合在一起。
如《长沙过贾谊宅》: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托古喻今,寓情于景,写得很浑成深厚。
三四两句,于写景中融入贾谊《鹏鸟赋》的词语和意境,尤见艺术功力。
但是,他的思想生活都比较狭窄,因此诗境也缺乏更多的变化。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说他的诗“大抵十首以上,语意稍同”,很能切中他诗歌艺术上的弱点。
2、韦应物韦应物(737-790?),长安人。
世称韦苏州。
15岁时就成为唐玄宗的三卫近侍。
放浪不检。
后来悔悟,折节读书。
后人论唐诗常常王、孟、韦、柳并称。
代表作《滁州西涧》。
他的生活道路经过颇为曲折。
他少年狂放不检的生活在晚年写的《逢杨开府》等诗曾有所回忆,中年以后,思想性格有较大的变化。
从他多数的诗篇来看,他的思想是进步的。
如《睢阳感怀》、《经函谷关》等诗写安史之乱,颇露壮怀。
他在历任官职中都想努力作一个清廉刚直的地方官,并对民间疾苦经常表示关怀。
他叹息京兆百姓:“兵凶久相践,徭赋岂得闲?”对江州百姓的流亡更感同情:“斯民本乐生,逃逝竟何为?旱岁属荒歉,旧逋积如坻。
到郡方逾月,终朝理乱丝。
……岂待干戈戢,且愿抚恂嫠。
”他《杂体五首》的二、三两首,态度尤为鲜明:古宅集袄鸟,群号枯树枝。
黄昏窥人室,鬼物相与期。
居人不安寝,搏击思此时。
岂无鹰与颤,饱肉不肯飞。
既乖逐鸟节,空养凌云姿。
孤奉肉食恩,何异城上鸱。
这里不仅斥责了危害人民的奸邪官吏,而且对那些身当肃清奸邪重任而失职的官吏也给以辛辣的讽刺。
春罗双鸳鸯,出自寒夜女。
心精烟雾色,指历千万绪。
长安豪富家,妖艳不可数。
裁此百日功,唯将一朝舞。
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这里对比“寒夜女”的劳苦和贵家姬妾舞女的奢侈无度,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更为真切。
他的乐府诗和《采玉行》写被官府征逼在深山绝岭中采玉的劳动人民的痛苦。
《夏冰歌》写凿冰人的辛劳。
《长安道》、《贵游行》讽刺豪门贵族奢华享乐、醉生梦死的生活。
都是白居易所说的“才丽之外,颇近兴讽”(《与元九书》)的作品。
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很多,过去批评家把陶、韦并称,王、孟、韦、柳并称都是根据这类诗歌。
但是,他和王、孟毕竟不同。
由于“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的生活体验,他的田园诗并不仅仅是寄托洁身自好、乐天知命的思想,而且还流露对农民劳苦的关怀。
如《观田家》: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