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时代背景及诗歌总体特征小结
初中所学唐朝诗歌归纳总结

初中所学唐朝诗歌归纳总结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被誉为“诗赋之世”。
唐朝的诗歌成就非常辉煌,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
初中阶段对唐诗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学习典籍和教材选编的一些知名诗歌,对唐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将对初中所学唐朝诗歌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
一、唐代诗歌的背景和特点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这个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以迅猛发展。
唐代诗歌承袭了古代文人诗歌的传统,同时又秉承了时代的特点,产生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1. 社会背景:唐朝的社会背景非常开放和富裕,国家治理相对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这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2. 题材广泛:唐代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有山水田园的描写,也有对社会万象的反思,同时还有个人的感情抒发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3. 技巧丰富:唐代诗人在表达情感和描写景物方面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诗歌更富有表现力和审美效果。
4. 简洁明快:唐代诗歌讲究用词简练,意境清新,往往用简短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唐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1. 杜甫: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充满激情和社会意识,喜写祖国河山和百姓的苦难。
2. 李白:李白的诗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旷达豪放,以豪迈的气概和卓越的才华让人赞叹不已。
3. 白居易:白居易的诗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他的作品通俗易懂,平易近人,关注人民生活,情感真挚。
4. 王之涣:王之涣的诗歌短小精悍,情感深沉,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独到思考。
以上仅列举了一部分唐代诗人,每位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通过学习他们的诗歌作品,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
三、唐代诗歌的流派和题材唐代诗歌涵盖了多种流派和题材,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流派和题材进行简要介绍。
1. 唐才子佳人:描写男女间的爱情和情感,如李白的《静夜思》、元稹的《离思》等。
唐诗背后的知识点总结

唐诗背后的知识点总结一、唐诗的创作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诗正是在这个充满文化繁荣和社会变革的时期得以发展和繁荣。
唐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政治方面。
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定都长安,统一了全国,国力强盛,政治稳定,文治武功兼备。
这一时期的政治稳定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使唐诗得以迅速发展。
另一方面,唐诗中也充满了对时政的关注和抒发,很多诗人都在政治斗争中有所参与或者有所思考,这种政治氛围也影响了唐诗创作的主题和内容。
其次是社会方面。
唐朝社会经济繁荣,商业贸易发达,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文化教育普及程度逐渐提高。
这一时期社会的繁荣昌盛为唐诗的成就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诗人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去描绘和抒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后是文化方面。
唐朝文化繁荣,兴起了许多新的文学艺术形式,如唐代文人对古典诗歌的研究、创新和发展,以及楷书的形成与发展等。
这为唐诗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和创作传统。
二、唐诗的流派特点唐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少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下面将从乐府诗、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等几个流派进行具体介绍。
首先是乐府诗。
乐府诗是唐代诗歌中的一种流派,以其婉约、豪放、喜怒哀乐并蓄而著称。
乐府诗的主要特点是:一是以民歌为基础,受到民间歌谣的影响,故而写实质朴,富于生活气息;二是以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能够表现民间生活的丰富多彩;三是形式多样,如风、雅、行等,形式灵活多变、自由奔放;四是多以民间故事、历史传说或个人感情为材,创新性强。
代表性的作品有《游子吟》、《孔雀东南飞》等。
其次是田园诗。
田园诗是描绘农村田园风光和以农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诗歌流派。
唐代田园诗的主要特点是:一是情感真挚,据实描绘农民生活的艰辛和情感的真挚;二是语言朴素,平易近人,通俗易懂;三是艺术手法多样,如夸张、拟人、对比、象征等手法丰富,善于用意象传达情感。
唐朝诗歌四个时期风格特点

唐朝诗歌四个时期风格特点
初唐:提倡建安风骨,痛斥齐梁诗风;盛唐:大诗人涌现,风格纷呈,题材广泛;中唐:诗歌数量、流派最多。
严峻、冷酷的现实使诗歌的主流转向现实主义;晚唐:这一时期现实主义诗歌继续发展,李商隐、杜牧等人的诗里充满迟暮黄昏的梦幻情调,温庭筠代表了浓艳纤巧的形式主义诗风。
唐诗的艺术成就
1.从数量上看,仅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全唐诗》所录,就有诗人二千二百余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共九百卷。
据胡震亨统计,有别集者六百九十一家。
这种现象是空前的。
2.从质量上看,唐代不仅有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还有王维、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一大批优秀诗人。
唐诗的水平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
3.从形式上看,诗体大备,流派众多。
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新乐府等齐备;除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无白派等大诗派外,还有许多独树一帜的诗人,使唐诗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唐朝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

唐朝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唐朝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而唐诗更是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占据了中国诗歌史上一席之地。
唐诗大量的创作和传承,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密不可分的。
本文通过对唐朝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的分析,探讨唐诗的源头和今天的价值所在。
一、唐朝的社会背景1. 大唐帝国的崛起: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盛世之一,统一了当时的中原和丝绸之路沿线的多民族地区,形成了一个较为统一的国家。
这时期的皇帝,如唐太宗和唐玄宗,采用了以贤臣为辅、以谋士为辅的管理策略,通过睿智的政策和文治武功平定天下战乱,极大地降低了民众生活的物质和精神压力。
2. 社会经济的变化: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与其他封建社会相比,唐朝时期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唐朝经济的特点是兴旺繁荣,物质生产通过自然增长和商品交换得到了迅速发展。
由于水力技术的发明和田地的开垦,农业生产提高了灌溉水平,收成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商品生产和商业贸易基础也在不断地扩大,商羽流通不断改善,并且出现了新的行业和工匠阶层。
3. 文化氛围的浓厚:唐朝是不同民族和文化习惯之间交流和融合非常活跃的时期。
这时,唐都长安成为了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文化交流得到了发展。
通过突厥人、突厥西府大台薛华之、高昌北荒鹫龟鲁曲径等人的传授,唐朝创造的文化成果有了卓越的质量。
唐朝思想家着手创制文学,形成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描写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二、唐诗的文化特点1. 以情为主:唐诗大部分是以感情为主旨,体现了诗人如同情绪倾泻成诗。
情感丰富,有激情、怨恨、欣喜、离愁等种类。
这些情感,或由作者的经历、感受、心境所引申。
2. 崇尚自然:唐诗大量地描写了人与自然界的互动,使人们的审美意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唐诗将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充分表现了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扬,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的深厚感悟。
3. 含义深远:唐诗大多数写得深远意味,通过具体情境所折射出来的音韵、形式、情感,以及书写起来的风格等,表现出诗人的社会意识、自由自在和学识等方面的追求,这些含义对于古代社会的思想文化而言,有着难以媲美的深度和生命力。
中晚唐诗歌的风格与特点

中晚唐诗歌的风格与特点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尤以中晚唐时期的诗歌尤为精彩,影响至今。
这一时期的诗歌具有丰富的形式、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瑰丽之花。
那么,中晚唐诗歌的风格与特点有哪些呢?一、承前启后,明天下中唐时期诗歌风格有明显的承前启后之妙。
唐初的诗歌偏于豪放,骨力之状,而中唐则在此基础上更加婉约多姿、风景如画。
随着唐代政治变局的紧张,更多的诗人开始以写景寄情的方式表达对社会现实的热切关注。
这是中晚唐诗歌风格的特点之一。
二、相映成辉,各具特色中晚唐时期,出现了很多文人诗派,如李商隐的豪放派、杜牧的豆蔻年华派、白居易的丽景派等等。
这些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特征。
他们的作品相互映照,彼此碰撞出不同的火花,激发了中晚唐诗歌的多元发展。
三、唯美主义盛行中晚唐时期,唯美主义的思潮盛行。
诗人们以艺术的视角去审视生命,表现生活中的美与梦想,呈现出恬静、清新、清冽的艺术感觉。
他们以对生命的热情与理解,注入诗歌中,构建了唐诗的唯美主义语境。
四、注重诗歌的形式美中晚唐诗歌在抒发个性感受的同时,注重诗歌形式美的表现,强调诗歌的音律韵律与意境相互交融。
他们追求韵律婉转、字句精髓、意境优美的诗歌之美,将自然、情感、哲理巧妙地融为一体。
五、情感深邃,思想精深中晚唐诗歌作品中表现出诗人们深邃而沉静的内心世界。
他们借助诗歌的方式展现出对世事的感慨与思考,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
他们在经历了各种人生阅历后,对人生、自然、社会深入思考并提出独特的见解,将以往的诗歌形式和现实主义语境进行了超越。
总之,中晚唐诗歌的风格多姿多彩,在文字风格、文学形式、情感表达、文化内涵上都有无可替代的独特性。
中晚唐时期的诗歌,为中国传统诗歌的峰峦之一,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新局面,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唐诗宋词元曲的艺术特点与时代背景梳理

唐诗宋词元曲的艺术特点与时代背景梳理一、唐诗的艺术特点与时代背景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唐诗。
如何梳理唐诗的艺术特点与时代背景呢?1.1 时代背景唐代(618年-907年)是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
这个时期国力强盛,社会发展和进步呈现出多样化和繁荣。
1.2 艺术特点唐诗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各自的特点。
1.2.1 形式特点•格律工整:唐诗以五言绝句为主流,格式规范且工整。
•音韵优美:注重平仄押韵,声调优美动听。
•简练且有节奏感:能够用简洁而富有表情力的语言来表达深刻含义。
•追求永恒:探索人生哲理,追求真善美。
1.2.2 内容特点•讴歌壮丽景物:描绘大自然和人文风景,如山水、花鸟等。
•哲理思考:对人生的思考和哲学观念的表达。
•审美情感:赞美爱情、友谊以及家国情怀等。
二、宋词的艺术特点与时代背景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与时代背景。
2.1 时代背景北宋和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两个时期。
尤其是北宋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2 艺术特点宋词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各自的特点。
2.2.1 形式特点•短小精悍:篇幅较短,内容精练。
•语言质朴:追求平实、自然与真实感。
•押韵工整:意境清新而富有音乐感。
2.2.2 内容特点•描写现实生活:关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百态。
•表达情感:描写爱情、离别、家国情怀等。
•儿女情长:表达对父母、孩子和亲人的深情厚意。
三、元曲的艺术特点与时代背景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与时代背景。
3.1 时代背景元代(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强盛、文化融合的时期。
这个时期社会经济巨变,民族交流频繁。
3.2 艺术特点元曲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各自的特点。
3.2.1 形式特点•音乐与表演结合:通过歌唱和舞蹈来表达故事情节。
•曲调多样:根据不同戏曲类型和剧情需要选择不同的音乐节奏。
《中唐时期诗人的文化背景与创作风格评析》

《中唐时期诗人的文化背景与创作风格评析》引言古代中国文学中,唐朝是一段灿烂辉煌的时期,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之作。
其中,中唐时期(约公元8世纪)是唐朝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诗人们以其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多样的创作风格而闻名。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唐时期诗人的文化背景和创作风格,分析其在诗歌创作中的影响力和历史地位。
一、文化背景1. 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中唐时期是唐朝的中期,社会经历了许多变革。
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带来了社会上层阶级的涌现,文化活动也随之蓬勃发展。
由于社会安定,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和艺术活动中。
2. 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在中唐时期的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儒家思想强调人伦道德和社会秩序,它对古代诗人的创作理念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许多诗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呈现出崇高的伦理情操和对社会和自然秩序的崇敬。
3. 佛教文化的兴盛中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社会中兴盛,佛教文化对诗人的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很多诗人对佛教的教义有所了解,他们的作品中融入了佛教的哲学思想、禅修意识和禅宗诗歌的创作手法。
4. 乐府诗的传承与变革乐府诗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诗歌形式,中唐时期仍然保留并发展了乐府诗的传统。
许多中唐时期的诗人借鉴了乐府诗的表达方式和音韵格律,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乐府诗作,并加入了自己的创新和个性。
二、创作风格1. 律诗的流行中唐时期,律诗成为主流的诗歌形式。
律诗以其严格的音韵规律和流畅的韵律表达,成为中唐诗人创作的重要风格。
中唐时期的律诗大都遵循七言或五言绝句的形式,通过平仄的运用和韵脚的安排,表达出思想和情感的优美之处。
2. 唯美主义与意象独特中唐时期的诗歌追求唯美的艺术表现,强调典雅、纤细和精致。
诗人们善于运用富有想象力的意象,通过独特的形象描写和意境构建,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感受。
笔墨之间,境界之美,让人陶醉其中。
3. 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在中唐时期,唐宋古文运动兴起,受到了大量诗人的追捧。
盛唐中唐晚唐的诗歌特点

盛唐中唐晚唐的诗歌特点盛唐、中唐和晚唐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诗歌特点。
盛唐时期(618年-907年)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古代诗歌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盛唐时期的诗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我我唐诗的兴盛:盛唐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他们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浪漫、奔放的风格为特点,表达了对人生的热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2. 主题广泛多样:盛唐时期的诗歌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写景、抒情的诗歌,也有议论社会、抨击政府的诗歌,还有表达个人情感、描绘历史事件的诗歌等。
诗人们通过不同的主题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人生、爱情等各个方面的思考和感受。
3. 修辞技巧的运用:盛唐时期的诗歌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技巧,如比喻、夸张、对仗、排比等,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意境和情感。
中唐时期(唐中叶,约800年-850年)是盛唐和晚唐时期之间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语言简练:中唐时期的诗歌语言更加简练明快,不再追求华丽的辞藻和修辞手法,注重表达简洁明了的意境和情感。
2. 诗歌主题偏向于抒情:中唐时期的诗歌主题更多地偏向于抒情,表达个人感情和情感的体验。
诗人们通过自然景物、季节变化等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诗歌更加质朴、真实。
晚唐时期(唐末至907年)是唐代的衰落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忧国忧民:晚唐时期的诗人们对社会现实感到失望和忧虑,他们通过诗歌表达对乱世的痛苦和对国家的忧虑,呼吁振兴国家,关注百姓疾苦。
2. 唐诗的变革:晚唐时期的诗歌开始出现新的变革,如五言绝句的运用更加灵活多样,出现了一些“田园诗”和“山水诗”,以及“诗人自述”等新的题材和风格。
3. 宿命思想的体现:晚唐诗歌中常常体现出宿命思想,诗人们对命运和人生的无奈和思考。
总的来说,盛唐、中唐和晚唐时期的诗歌特点各不相同,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在这三个时期的丰富多样性和变革。
中唐隐逸诗歌

中唐隐逸诗歌唐代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而中唐时期(公元9世纪 -10世纪)更是唐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一种被称为隐逸诗歌的文学形式兴起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流传。
隐逸诗歌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题,追求清新、含蓄的艺术效果。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特点以及代表作品等方面分析中唐隐逸诗歌。
一、历史背景中唐时代是唐代文化进一步繁荣的时期,政治和社会风气较为稳定,创作氛围良好。
这一时期的文人士大夫多以清贫自乐、追求修身养性为主,因而诞生了隐逸诗歌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
与前期的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不同,中唐隐逸诗歌则更倾向于自觉回归自然和心灵的真实感受。
二、特点中唐隐逸诗歌有着鲜明的特点,包括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和艺术化表达等。
首先,中唐隐逸诗歌以真挚的情感为基础。
这些诗歌表达了文人士大夫对社会现实的疏离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其次,这些诗歌意境深远,追求用简练而准确的语言描绘出自然景物的美和内心的感受。
最后,中唐隐逸诗歌高度艺术化,形式上注重韵律和修辞的运用,表达上注重抒发内心情感的独立性和自由性。
三、代表作品中唐时期有许多著名的隐逸诗人,他们的作品代表了这一时期隐逸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韦庄的《古意》和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韦庄的《古意》以一种凝练而微妙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代风雅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疏离感。
而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则通过描绘夜晚的景物,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身世纷纷的忧伤之情。
四、影响和价值中唐隐逸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些诗歌由于其艺术性和情感真挚性,成为后世文人士大夫追求的典范。
其次,这些诗歌以自然和内心感受为主题,对自然观的形成和文化价值观的转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最后,这些诗歌也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意象和表达形式,丰富了我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体系。
总结中唐隐逸诗歌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一朵奇葩,它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和艺术化表达为特点,成为后世文人士大夫追求的典范。
唐诗中的历史背景与时代风貌

唐诗中的历史背景与时代风貌
1. 唐朝的历史背景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文化时期之一,其历史背景对于理解其中的诗歌作品
具有重要意义。
唐朝自618年-907年,在这期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文
化繁荣成为了该时代的特点。
2. 社会制度与人民生活
在唐朝,社会制度相对宽松,农业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商业也十分繁荣。
人们
的生活水平提高,社会风俗多样且开放。
3. 文人墨客与士人风范
唐诗是由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创作出来的,在这个时代内培养了众多才子佳人。
他们饱读诗书、崇尚礼仪,并以终身学习为追求目标。
4. 政治风云与战争动荡
尽管大部分时间里政治相对稳定,但唐朝也经历过一些重大变革和战争动荡。
这些事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当时的文人们,反映在许多诗歌作品中。
5. 文学与艺术繁荣
唐朝是中国文学和艺术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内,出现了许多与政治、社会、自然以及个人情感相关的诗歌作品。
著名的杜甫、李白等诗人也活跃于这个时代。
6. 历史事件与民间传说
唐诗中经常涉及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如安禄山之乱和《长恨歌》等。
这些作
品不仅是从历史和文化角度了解唐朝的重要资料,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
总结起来,唐诗中融入了大量历史背景与时代风貌。
通过研究唐朝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加深对其中精妙之处的理解,并赏析其中才子佳人们流传下
来的伟大作品。
中唐时期诗歌特点

中唐时期诗歌特点
答案:现实主义精神。
分析:从时代背景上上来说,中唐以后大唐王朝随着安史之乱逐渐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社会上的各种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作为最为敏感的诗人自然最容易发现并且在诗歌作品中表现这些了。
因此,中唐时期的诗人大多数都是关心实事的现实主义作品。
中唐诗人白居易等继承杜甫的传统,进一步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掀起新乐府运动,倡导诗歌沿着“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现实主义方向发展,在艺术上追求浅显平易的诗风。
中唐诗人的新乐府诗揭发了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残酷剥削,对人民的深重疾苦表示同情,对国势的削弱也深感不安。
唐代诗歌知识点总结

唐代诗歌知识点总结一、唐代诗歌的时代背景和特点1.1 时代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这一时期,社会各阶层的活动频繁,各种风气浓烈,文化交融、繁荣。
1.2 诗歌的特点唐代诗歌以五言和七言诗为主,形式朴素而纯粹。
在内容上,唐代诗歌广泛涉猎,既有咏史抒怀、写景抒情,也有议论时事、倡导风尚、吟咏山水等。
在艺术性上,唐代诗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许多优秀的诗歌代表作家。
二、唐代诗歌的流派和代表诗人唐代诗歌的流派多样,代表性的有“初唐四杰”、“江南四大家”、“宫体诗”等。
其中,“初唐四杰”包括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是唐代诗歌的开拓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江南四大家则是指孟郊、刘禹锡、柳宗元、韦庄。
他们的诗歌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风格清新优美。
宫体诗是专门供宫廷欢宴饮宴之用的诗歌,写作的领域往往以宫殿、园林、宴会等内容为主。
三、唐代诗歌的发展和影响唐代诗歌的发展与唐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唐代,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从初唐真迹岀生到盛唐鼎盛,再到晚唐兴衰的发展阶段。
唐代诗歌对后世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诗坛上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诗派,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优秀诗人,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泛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唐代诗歌的代表作品分析唐代诗歌的经典作品有很多,其中包括《春望》、《赋得古原草送别》、《滕王阁序》等。
这些作品在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上都具有很高的地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五、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唐代诗歌在艺术性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活力,其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5.1 多样性唐代诗歌的形式多样,有绝句、律诗、长短句等形式,内容也丰富多彩,既有山水田园的风光、历史故事,也有社会现实的描绘。
5.2 抒情性唐代诗歌的抒情性强,诗人在作品中常常通过描写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情感,来表达对生活和世界的感受。
5.3 意境深远唐代诗歌追求意境的深远和幽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塑造出深刻的感受与意境,给人以深沉的审美体验。
中唐诗歌的特点

中唐诗歌的特点中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盛况时期,也是中国文言文文学和白话文文学的金鼎时期,其中唐诗歌尤其是突出的体现。
中唐诗歌的最大特点是语言的流畅与灵动,表现形式极其丰富,风格纤巧,节奏优美,思想精辟,深远。
一、灵动通畅的语言中唐诗歌的灵动通畅,淋漓尽致的体现出了古代文学的流畅,多转而不细,略去繁杂,精炼精到,五言古诗的朴素和清流,七言古诗的抒发和幽情,深晓其说,而不致形色,既可以表现个人心情,又能够传达时代生活。
唐代诗歌里,隐喻、暗示也格外清晰明快,此外,还结合了色彩指代语,使文章充满艺术性,可谓神妙绝伦。
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中唐诗歌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形式上唐诗既有抒情性质的叙事诗,又有讽刺类型的讽刺诗,有高雅的离骚,有婉约的赋,有动人的咏叹,也有热腾澎湃的楚辞,全盘涵盖了当时的文学创作的各种形式。
诗歌的内容多样,有关怀友人的关怀,有表达抒发情怀的情调,有写自然风景的描写,有抒发和安慰的抒写,有极具视觉的艺术效果。
三、优美的节奏抑扬顿挫中唐诗歌之所以能够引起读者的深刻共鸣,这也要归功于它流畅优美的节奏,抑扬顿挫,变换自如,环环相扣,恰如其分。
节奏细腻,意境沉郁,韵律安排得宜,在凝聚读者情绪的同时,又在意境之中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配合诗歌做到生动有趣,言简意赅,赋予了诗歌更加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深远的思想中唐诗歌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它所传达的深远的思想,它的思想可以说是宏大的,既然充满着王国理念,也充分展示了人文主义的理念,也包含了宋明时期自由主义、追求自由思想的内容,其中有清新、憧憬,有抒情、欢腾,都构成了中唐诗歌的思想层面,它把深刻的思想灌注于文字之中,把许多精美的思想描述出来,令人叹服不已。
总之,中唐诗歌的特点就是其灵动通畅的语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优美的节奏抑扬顿挫和深远思想的表达,这些唐代诗歌特有的特点,使中唐诗歌具有了独特的艺术美感,在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名垂青史,直至今日仍为读者所津津乐道。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发展历程丰富多彩,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变化。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唐诗的发展历程,包括初唐时期、盛唐时期、中唐时期、晚唐时期和晚期唐诗的特点。
一、初唐时期1.1 唐初文化繁荣:初唐时期是唐朝文化繁荣的时期,社会秩序稳定,文人墨客众多。
1.2 诗人杰出代表:王勃、杨炯等诗人是初唐时期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作品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1.3 风格特点:初唐时期的诗歌风格注重形式美和音韵,以五言绝句为主,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二、盛唐时期2.1 文艺繁荣的黄金时代: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代,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达到巅峰。
2.2 诗人群体的壮大:盛唐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他们的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社会各个方面的主题。
2.3 风格特点:盛唐时期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李白诗风,也有婉约细腻的杜牧诗风,形成了多元化的艺术风格。
三、中唐时期3.1 社会动荡的背景:中唐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影响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3.2 诗人的变革尝试:中唐时期的诗人开始尝试新的创作方式,如韩愈、刘禹锡等,他们追求真实性和现实主义,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思考。
3.3 风格特点:中唐时期的诗歌风格偏向于现实主义,注重表达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形式上多以七言绝句为主。
四、晚唐时期4.1 文化衰落的背景: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文化艺术受到严重冲击。
4.2 诗人的思想追求:晚唐时期的诗人开始追求超脱尘世的境界,如李商隐、温庭筠等,他们的作品寄托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4.3 风格特点:晚唐时期的诗歌风格偏向于婉约和抒情,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形式上多以五言绝句为主。
五、晚期唐诗的特点5.1 诗人的个性化表达:晚期唐诗的特点是诗人个性化的表达,如杜牧的豪放和杨炯的细腻。
5.2 风格的多样性:晚期唐诗的风格多样,有豪放派、婉约派、山水派等不同的流派。
唐诗概貌总结

唐诗概貌总结引言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瑰宝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期,同时也是唐诗繁盛的时代。
唐诗在数量、质量和影响力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文旨在对唐诗进行概貌总结,介绍唐诗的特点、影响和重要代表作品,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段辉煌的文学时代。
唐诗的特点唐诗的特点在于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及表现手法的独特性。
首先,唐诗的形式包括四言、五言、七言和八言等,其中以五言和七言最为常见。
这种多样化的形式赋予了唐诗更大的表现空间。
其次,唐诗的内容广泛而深刻,包括了政治、社会、自然、爱情等各个方面。
唐诗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考。
最后,唐诗的表现手法独特。
唐诗注重形象的描绘和意境的营造,通过意象和抒情的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唐诗的影响唐诗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唐诗的创作成就为后世提供了充分的启示和借鉴。
唐诗中的优秀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经典之作,更是文学创作的楷模和标杆。
其次,唐诗在艺术上的成就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的风格和技巧。
唐诗追求意境的营造和意象的描绘,使后世文人在创作中注重抒情和意境的表达。
最后,唐诗的思想内容对后世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诗中涉及政治、社会、人生哲理等丰富的主题,为后世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滋养和借鉴。
唐诗的代表作品以下是几首唐诗的代表作品,它们在唐诗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王之涣的代表作品,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词句表达了对人生和境界的追求。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极简的词语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李白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被广泛引用,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经典词句。
中唐文学的特点与文化影响评析

中唐文学的特点与文化影响评析一、背景介绍中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唐朝中期的一个重要时段,公元780年至860年间,社会经济繁荣,政治稳定。
在这个时期,文学作品及其创作风格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二、中唐文学的特点1.诗歌成就:中唐时期出现了杜牧、韩愈、柳宗元等许多重要的诗人。
他们以写实主义手法描绘了社会生活和自然景物,注重表达情感和个人体验。
2.散文兴盛:中唐散文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主流。
韩愈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散文作家之一,他倡导在文章中加入作者的思考与评论,并追求文章的逻辑性与言辞的精确性。
3.史传资源丰富:大量优秀的史书和传记在此时问世,并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如《旧唐书》、《新唐书》等编纂完善了历代文学家及作品的资料,《五代史》通过详细记载五代文学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中唐文学对后世的影响1.启发诗歌创作:中唐时期的诗人们在创作中注重真实和情感表达,开创了后来的"写实主义"风格,并影响到后世许多著名诗人,如杜甫、白居易等。
2.深化散文写作:韩愈所倡导的新散文思潮,对后来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强调文章逻辑清晰、语言精确,并成为十一世纪以来散文发展的重要基石。
3.宝贵历史资料:中唐时期出版的大量史书和传记为后世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数据和素材,对于后来时期的历史研究以及历史小说等创作有着重要意义。
四、结语中唐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较高地位,其特点体现了社会政治稳定和文化繁荣。
该时期形成的诗歌和散文风格对于后来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史书和传记等历史著作也丰富了后世的研究资料。
中唐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欣赏。
中唐时代背景及诗歌总体特征小结

中唐时代背景及诗歌总体特征小结中唐时代背景:中唐的时间跨度大约是从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起到唐敬宗宝历年间约70余年的时间。
期间一直战乱不断(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吐蕃入侵)。
经过“安史之乱”,唐朝的繁荣、稳定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从肃宗开始就出现了影响唐朝始末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虽然后期也出现过宪宗短期的中兴,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宪宗朝又出现了牛李党争,加快了唐朝的灭亡。
由于盛唐到中唐国家局势的突变,此间的诗歌发展也出现了很明显的变化。
其特征表现在:诗歌主题要从描写理想境界转向反映社会现实;诗歌手法要从幻想、虚构和夸饰转向严格的写实,写作方式要从随意挥洒转向刻苦锻炼,艺术风格要从高华飘逸转向朴实深沉。
因此中唐诗坛的主要倾向就是回避现实、吟咏山水、称道隐逸。
艺术上追求冲淡平和,追求韵味,趋于工整精练。
中唐诗歌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安史之乱爆发—德宗贞元前期约四十年)此时处于开元盛世向元和中兴的过渡的阶段。
士人的心态萧瑟衰飒,大量诗歌作品表现出孤独寂寞的心情,诗风清雅高逸。
即所说的“大历诗风”,诗人有以钱起、卢纶等为代表的“大历十才子”此外还有以写山水诗歌见长的韦应物、刘长卿(王维、孟浩然的余绪);有注重反映现实民生的新乐府先驱诗人元结、顾况(杜甫开创的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到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中间的过渡性诗人);也有善写边塞诗的李益(高适、岑参的余绪)。
二、(德宗贞元后期—宪宗元和年间)这一时期社会矛盾相对稳定,唐王朝出现短暂的中兴局面,一大批士人积极要求政治改革,提倡儒学复兴,表达了强烈的现实关怀,诗歌也因此而呈现出旺盛的创造力,产生丰富的新变,出现“诗到元和体变新”①的局面。
如有以元稹、白居易②为代表,张籍、王建、李绅等人参加的新乐府运动,有以韩愈、孟郊为代表追求奇崛险怪的韩孟诗派,还有风格奇谲怪诞的诗人李贺③。
此外,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创作也都独具一格。
总的来说中唐后期的两大主要诗派是“新乐府诗派”和“韩孟诗派”。
中唐诗歌的特点

中唐诗歌的特点
中唐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中唐时期的文学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中唐诗歌,它以其独特而精美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政治、文化等问题的思考和看法。
首先,中唐诗歌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多变的题材吸引了众多诗人。
中唐诗歌以传统诗词的结构为基础,结合当代语言,抒发许多关于社会生活的感受。
诗人们在写作过程中表达出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的嘲讽和讽刺。
此外,中唐诗歌的题材多样,从政治和历史到自然风景,从爱情到人性,都是中唐诗歌的集体特点。
其次,中唐诗歌的语言精炼,文字富有表现力。
中唐诗歌的语言流畅,文字精辟,借助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让读者感受到诗歌里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
此外,中唐诗歌还以优美的文字勾勒出各种景色,以及相关的心理和情感,向读者展示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最后,中唐诗歌以古籍的格调和神妙的诗句表达出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中唐诗歌以唐诗的神韵和吟诵的古韵,勾勒出自然的美景,抒发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情思念和景物之美的赞叹。
此外,中唐诗歌还结合传统典故,运用夸张和反复的手法,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尊崇。
总之,中唐诗歌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多变的题材,以及语言精炼、文字富有表现力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尊崇和对社会的思考,代表了中国文学的高度文化成就。
- 1 -。
唐代诗歌的时代背景与艺术特点

唐代诗歌的时代背景与艺术特点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辉煌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阶段。
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反映了当时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的影响。
本文将从唐代诗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两个方面来探讨唐代诗歌的魅力所在。
一、唐代诗歌的时代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政治稳定的时期。
在经历隋朝的统一和繁荣后,唐朝继承了隋朝的优良传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这一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巅峰时期,也是唐诗的黄金时代。
1.社会背景:唐代社会阶层变革,农民革命成功。
唐代社会经历了一次阶层变革。
唐代初期基本上是一个以官僚为主导的贵族贵族社会,但中期后期随着风气浪漫化,外来民族的实权增加以及劳动阶层的进一步崛起,阶层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革。
唐末民变、安史之乱成为了社会的转折点,使唐代的阶层变革形成了一个新的局面。
唐代农民革命的成功,也进一步打破了东汉后期以来的一些僵化的社会结构。
2.政治背景:唐朝的政治统一和文化繁荣。
唐代初期,唐太宗即位,开启了贞观之治。
唐朝对西北地区实施了统一,对中原地区各城市进行了改革,并将军事管理和文化大力推广。
在统治和中央集权的基础上,唐朝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
3.文化背景:唐代文化繁荣,诗歌创作较为活跃。
唐代文化以诗歌创作为主要表现形式,被誉为“唐诗鼎盛时期”。
唐代在文化、思想领域的突破,以及对中华文化的扩展和传播,使“唐风”文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象征。
二、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意境:抒情、咏物、离别、描写山水。
唐代诗歌注重意境的描写,通过文字来传达作者的心境和情感。
在情感的表达上,表现为唯美性、门径性和直接性;直接体现作品的文学形式和感情基调。
唐代诗人经常描写现实世界的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现出对生活的赞美、感慨或抒发自己的情感。
作品所描绘的自然与人文的美观,都反映了唐代文化的特点。
2.艺术形式多样:豪放、清新、婉丽、含蓄。
唐代诗词的时代背景及特点

唐代诗词的时代背景及特点导言中国文学史上,唐代被誉为“诗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辉煌的时代,唐代诗人们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之作。
本文将探讨唐代诗词的时代背景与特点,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这段丰富的文化遗产。
时代背景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国力强盛、社会稳定、文化繁荣。
这段时期经历了贞观、开元、天宝等重要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唐朝政治与社会背景唐朝建立之初,国家经济相对落后,社会矛盾丛生。
但在唐太宗贞观年间,改革和创新让国家政治得以稳定,社会经济开始发展。
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开元年间,唐朝进入国力繁荣、政治和文化黄金时期。
天宝年间,唐朝达到了辉煌的巅峰,成为亚洲的霸主。
这一时期社会风气宽松,文人雅士兴盛,也为诗词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文化环境与文人风采唐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期,儒学经典和佛教文化的繁荣为诗词的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文化滋养。
诗词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文人表达情感、抒发思想的重要方式。
唐代文人追求高雅的艺术追求和理想境界,对自我修养和社会关怀都有着极高的追求。
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追求都为诗词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灵感。
唐代诗词的特点丰富多样的体裁唐代诗歌的特点之一是体裁多样。
唐代的诗人们创作了许多不同流派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了四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五言绝句等多种形式。
这种多样性使得唐代的诗词作品充满了变化和魅力。
出色的艺术表现力唐代诗词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出色的艺术表现力。
唐代的诗人们在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方面具有非凡的才华。
他们善于运用韵律、意境和表达技巧,使得诗词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种艺术表现力使得唐代的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的文化圈内广受赞誉,也为后世文人所追捧和模仿。
文人情怀与社会关怀唐代的诗人们常常通过诗词表达他们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关怀。
他们关注人生的短暂和不确定性,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唐时代背景及诗歌总体特征小结
中唐时代背景:中唐的时间跨度大约是从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起到唐敬宗宝历年间约70余年的时间。
期间一直战乱不断(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吐蕃入侵)。
经过“安史之乱”,唐朝的繁荣、稳定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从肃宗开始就出现了影响唐朝始末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虽然后期也出现过宪宗短期的中兴,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宪宗朝又出现了牛李党争,加快了唐朝的灭亡。
由于盛唐到中唐国家局势的突变,此间的诗歌发展也出现了很明显的变化。
其特征表现在:诗歌主题要从描写理想境界转向反映社会现实;诗歌手法要从幻想、虚构和夸饰转向严格的写实,写作方式要从随意挥洒转向刻苦锻炼,艺术风格要从高华飘逸转向朴实深沉。
因此中唐诗坛的主要倾向就是回避现实、吟咏山水、称道隐逸。
艺术上追求冲淡平和,追求韵味,趋于工整精练。
中唐诗歌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安史之乱爆发—德宗贞元前期约四十年)此时处于开元盛世向元和中兴的过渡的阶段。
士人的心态萧瑟衰飒,大量诗歌作品表现出孤独寂寞的心情,诗风清雅高逸。
即所说的“大历诗风”,诗人有以钱起、卢纶等为代表的“大历十才子”此外还有以写山水诗歌见长的韦应物、刘长卿(王维、孟浩然的余绪);有注重反映现实民生的新乐府先驱诗人元结、顾况(杜甫开创的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到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中间的过渡性诗人);也有善写边塞诗的李益(高适、岑参的余绪)。
二、(德宗贞元后期—宪宗元和年间)这一时期社会矛盾相对稳定,唐王朝出现短暂的中兴局面,一大批士人积极要求政治改革,提倡儒学复兴,表达了强烈的现实关怀,诗歌也因此而呈现出旺盛的创造力,产生丰富的新变,出现“诗到元和体变新”①的局面。
如有以元稹、白居易②为代表,张籍、王建、李绅等人参加的新乐府运动,有以韩愈、孟郊为代表追求奇崛险怪的韩孟诗派,还有风格奇谲怪诞的诗人李贺③。
此外,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创作也都独具一格。
总的来说中唐后期的两大主要诗派是“新乐府诗派”和“韩孟诗派”。
一、刘长卿和韦应物
刘长卿经历过“安史之乱”,其创作主要是在“安史之乱”以后。
他性格刚直,一生曾两度被贬,大部分时间是在逆境中度过的,因此他的诗歌多抒写被贬的怨愤和寄情山水之作。
④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对月》、《负谪后登干越亭作》、《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余干旅舍》等都是名篇。
他的诗歌总是渗透着孤寂冷漠、愁苦失意的心态,诗中经常运用“孤城”、“孤舟”、“独鸟”、“归鸟”、“秋风”、“落日”等意象。
他的诗歌风格清雅,体物精细,语言省净,意境幽远,丰韵情调颇近王维、孟浩然。
刘长卿擅长近体,尤工五律、五绝。
曾自誉为“五言长城”。
二、大历十才子和李益
①白居易《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
②元白诗派以平易通俗的语言为其艺术特征
③李贺以绚丽的色彩、奇特的想象、感伤的情调独树一帜
④刘长卿也写过一些边塞诗,也有少数反映现实、伤时感乱的作品,但其诗成就最高的还是山水诗。
“大历十才子”⑤有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和李端。
他们的诗多是唱和应制、题赠送别之作,多以歌颂升平,吟咏山水,称道隐逸为主题,也有一些边塞题材的诗歌。
他们的诗歌有着比较一致的特色,就是由盛唐诗歌的浑厚雄放转向了工巧细腻。
诗歌风格清雅淡远,意境清幽,刘熙载说“王、孟及大历十才子皆清雅”⑥。
但其诗歌过于讲究技巧,注重形式,已无盛唐的浑厚气象。
李益是中唐前期最著名的边塞诗人。
他的诗歌受盛唐气象的沾溉,也有时代的悲凉伤感的情调。
他的诗歌风格慷慨悲凉,明人胡震亨说他“所作从军诗,悲壮宛转,乐人谱入声歌,至今诵之,令人凄断”⑦。
代表作有《夜上受降城闻笛》、《从军北征》、《夜上西城听梁州曲》。
尤擅七言绝句明人胡应麟说:“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
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诸篇,皆可与太白、龙标竞爽,非中唐所得有也。
”⑧
三、韩、孟诗歌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领袖,在革新文风的同时,也致力于诗歌的革新。
他极力推崇陈子昂、李白、杜甫的诗歌,意欲纠正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
在继承李、杜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自成一家,并开辟了以奇崛险怪为特色的新诗派。
1.韩愈诗歌的思想内容
韩愈的诗歌有不少反映现实社会问题和表现个人失意、抒写悲愤的诗篇。
韩愈是个对现实非常关注的作家,写下了一些反映民生疾苦和批评现实政治的诗歌,如《汴州乱》、《归彭城》等,反映了天灾人祸给人民造成的苦难。
《谢自然诗》、《送灵诗》、《华山女》等,批评佛老及迷信祸国害民。
韩愈性格刚正,几遭贬谪,又主张“不平则鸣”,因此他的诗歌也多有抒写怨愤不平之作,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等。
韩愈还有些描写山水景物的诗歌,如《山石》、《春雪》、《晚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岳阳楼别窦司直》等。
2.韩愈诗歌的艺术成就
韩愈的诗歌糅合了李白诗歌壮浪奇幻和杜甫诗歌博大精深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特点,形成恣肆横放,雄奇险怪的主体诗风。
清乾隆御定的《唐宋诗醇》评论其诗曰:“壮浪纵恣,摆去束缚,诚不减于李;其浑涵汪茫,千汇万状,诚不减于杜。
而风骨崚嶒,腕力矫变,得李杜之神而不袭其貌,则又拔奇于二子之外,而自成一家。
”叶燮说:“韩诗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
”(《原诗》)韩愈曾自言“少小尚奇伟”(《县斋有怀》),“搜奇日有富”(《答张彻》),所以追求新奇伟壮是其诗歌审美的基本特征,以至于导向了险怪荒诞。
他的诗歌气势豪壮,笔力纵横,意境阔大而险怪。
常常运用奇特想象和夸张变形的手法,创造出奇异而慌怪意象,如《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
⑤《新唐书·卢纶传》记载
⑥《艺概·诗概》
⑦《唐音癸签》卷七
⑧《诗薮·内编》卷六
楼》等。
韩诗语言的突出特点是硬语盘空,苍劲矫健,也有妥帖流畅的一面但不是主要的。
孟郊
孟郊仕途坎坷,家境贫寒,因此有些诗歌能够反映底层人民的生活,对百姓的贫苦充满了同情,如《长安早春》、《贫女词》、《织妇词》、《寒地百姓吟》、《吊国殇》、《伤春》等。
更多的诗歌是抨击世道的昏暗、抒写自己的贫寒与愤懑,如《秋怀十五首》、《赠崔纯亮》、《长安旅情》、《苦寒吟》等。
此外,还有一些描写骨肉亲情的诗歌,如《游子吟》、《结爱》、《杏伤》等。
孟郊的诗风与韩愈接近,也有奇崛险怪的风格,韩愈称赞孟郊诗“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荐士》)。
但孟郊的气度和才力不及韩愈,又因仕途坎坷,家境贫寒创作心态也不一样,所以他的诗歌在奇崛险怪之中带有幽僻清寒、凄凉苦涩的情调。
⑨。
孟郊的诗歌创作以苦吟著称,元好问曾说“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后地一诗囚”(《论诗绝句三十首》)。
他的诗歌非常注重字句的锤炼和构思的新奇,言辞洗练精警,意境清幽峭拔。
其诗感情真挚,苏轼说他“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读孟郊诗二首》)。
他的诗善于写景,但多是借景抒情,景物带着浓重的感情色彩,以寒景冷物表达愁苦凄凉的心境,《秋怀十五首》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品。
孟郊有些诗歌写得浅易自然、朴素真淳,如《游子吟》等,也有轻快明丽之作,如《登科后》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这些正是其诗广为流传的作品。
⑨苏轼所说“郊寒岛瘦”(《祭柳子玉文》),《新唐书·孟郊传》所说“思苦奇涩”都是对其诗风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