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诗歌意境之新变
论中唐诗歌意境较盛唐的变化_王延
第19卷第4期2007年12月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 O U R N A LO FH E N A NT E X T I L EC O L L E G E V o l .19,N o .4D e c .,2007论中唐诗歌意境较盛唐的变化王 延(河南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7)摘 要: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中唐诗歌的创作意境较盛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盛唐诗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盛唐诗歌阔大、外展,中唐诗歌气象内敛、意境狭窄;盛唐诗歌呈现清水出芙蓉的自然之美,中唐诗人或雕琢炼饰、追求丽藻与远韵的统一,或崇奇尚怪、追求“笔补造化”的人工之美;盛唐诗歌慷慨激扬,中唐诗歌低沉惆怅。
关键词:中唐;盛唐;诗歌;意境;人工之美中图分类号:I 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385(2007)04-0014-04收稿日期:2007-07-05作者简介:王延(1981-),男,河南焦作人,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
在我国传统的文艺理论中,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对诗歌的意境,曾作过十分深刻的总结。
钟嵘在《诗品·序》中认为:“故诗有三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
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他认为,诗的最高境界在于有余之意蕴于空白之中而生出的无极之味。
诗歌意境的构成,既离不开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审美趣味,也离不开社会及自然的客观环境。
中唐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氛围的变化,将中唐诗人带入了一个新的环境之中,诗人们的主观情思、审美心态和艺术趣味,与盛唐时代相比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而他们所营造的诗歌意境,也呈现出了与盛唐不同的特征。
1 由阔大外展到狭窄内敛唐代社会经过了近百年的和平安定与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开元、天宝年间,达到了全盛时期。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这个时期的文化繁荣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下面将详细介绍唐诗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初唐诗歌的形成(618年-712年)唐朝初期,文人们开始借鉴古代文学的经验,形成了初唐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初唐诗歌以古乐府为基础,注重音律和韵律的运用,同时融入了汉乐府和魏晋乐府的元素。
代表作家有王勃、杨炯、卢照邻等。
他们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气势磅礴为特点,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第二阶段:盛唐诗歌的繁荣(712年-755年)盛唐时期,唐朝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达到了巅峰。
这个时期的诗人们致力于追求艺术的完美和个性的表达。
代表作家有王之涣、杜牧、杜甫、王维等。
他们的作品以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为特点,表达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慨。
第三阶段:中唐诗歌的变革(755年-820年)中唐时期,唐朝遭遇了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诗歌创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代表作家有白居易、元稹、杨炯等。
他们的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揭示社会现实为特点,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切和对人生的思考。
第四阶段:晚唐诗歌的衰落(820年-907年)晚唐时期,唐朝逐渐衰落,社会动荡不安,文化艺术逐渐衰落。
代表作家有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
他们的作品以忧国忧民、抒发个人情感为特点,表达了对时局的失望和对人生的无奈。
总结:唐诗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
初唐诗歌形成于唐朝初期,以古乐府为基础,注重音律和韵律的运用;盛唐诗歌繁荣于唐朝的鼎盛时期,以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为特点;中唐诗歌变革于唐朝社会动荡的时期,以抒发个人情感、揭示社会现实为特点;晚唐诗歌衰落于唐朝逐渐衰落的时期,以忧国忧民、抒发个人情感为特点。
这些不同阶段的唐诗代表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共同构成了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
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
中唐时期,诗歌经历了一次开拓与新变的时期。
这段时期最重要的特点是诗歌形式的多样化和主题内容的拓展。
首先,中唐时期诗歌形式的多样化体现在对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发展与创新。
五言律诗是唐代最主要的诗歌形式之一,但在中唐时期,作家们开始尝试使用七言律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七言律诗的诗句更长,更具表现力,能够更全面地展现作者的意境和情感,给人以更宽广的艺术享受。
同时,中唐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诗体,如绝句和律短诗等,丰富了唐代诗歌的形式。
其次,中唐时期诗歌的主题内容也得到了拓展。
与盛唐时期注重政治、理想和社会风貌的诗歌相比,中唐时期的诗歌更关注个体的内心感受和情感表达。
很多诗人开始追求自然和真实的表达方式,他们写了大量描写自然景物、人物情感和日常生活的诗歌,展现了个体的感受和情感体验,以表达对现实生活和人情世故的思考和关注。
此外,中唐时期还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女诗人,她们在诗歌创作中展示了独特的视角和感受。
她们的诗歌作品多以婉约、柔情和细腻为主题,表达了女性的情感和思考。
总的来说,中唐时期的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开拓与新变。
这段时期的诗歌形式更加多样化,主题内容也更加丰富。
中唐诗歌的开拓与新变对后世的诗歌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中语文古诗词中的意境与情感变化
高中语文古诗词中的意境与情感变化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古诗词犹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其中,意境与情感的变化是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关键所在。
意境,宛如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是诗人通过文字所营造出的独特氛围和场景。
它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境。
而情感变化,则如同这画卷中的色彩流动,时而浓烈,时而淡雅,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起伏和波动。
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中描绘了初秋傍晚雨后的山间景色,空旷的山林,清新的空气,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下,清澈的泉水在石上流淌。
浣女们归来时的欢声笑语,渔舟穿梭于莲叶间的动态画面,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田园山居图,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闲适的意境。
在情感上,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从最初对自然的欣赏喜爱,到最后的决心归隐,情感逐渐明晰和坚定。
再看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开篇即以磅礴的气势,展现了时光的一去不复返,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略带悲哀的意境。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诗人在这里情感由悲转欢,展现出豁达和自信。
但随后又说“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种极度的欢乐背后,实则隐藏着深深的无奈和忧愁。
整首诗情感跌宕起伏,从悲叹时光流逝,到暂时的欢乐,再到最后的忧愁,充分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古诗词中的意境往往与情感变化相互交融。
意境为情感的抒发提供了背景和依托,而情感的变化则赋予意境更丰富的内涵。
以杜甫的《春望》为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春天已经来临,但到处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诗人看到花开却落泪,听到鸟鸣而惊心,这破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意境。
中唐审美趣味与诗风的变化
中唐审美趣味与诗风的变化1、由外拓到内敛。
盛唐诗歌意境及其艺术风貌:阔大、外展,具有雄浑与明朗之美。
中唐:情感基调郁闷低沉,意境狭窄内敛。
例一:刘长卿《岳阳馆中望洞庭湖》:万古巴丘戍,平湖北望长。
问人何淼淼,愁暮更苍苍。
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孤舟有归客,早晚达潇湘。
孟浩然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澎湃动荡、大气磅礴,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之吞吐宇宙、笼盖古今,都是刘诗所难以企及的。
例二:贞元、元和时期,孟郊、贾岛以及李贺等一批苦吟诗人转向对幽微、昏暗、无力、狭小的欣赏,境界更加狭促、内敛。
孟郊:少年出门将诉谁,川无梁兮路无岐。
(《出门行》)其一)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
(《赠别崔纯亮》)孟诗中写孤独141次,苦愁134次、哭泣泪花126次、悲43次、寒54次、老残64次、枯28次、暮26次。
元白的新乐府诗是外向型的。
“质而径”、“直而切”、“核而实”,成了真人真事的通讯报道。
这种具体、细致、真实的诗歌,很难产生宏大的气象与壮阔的境界。
卒章显其志的议论也破坏了境界。
白居易后期的诗歌:皆寄怀于酒,或取意于琴,闲适有余,局促于个人生活的狭小圈子之内。
2、由天然到锻炼。
盛唐:天然浑成,清秀自然,表现出清水出芙蓉的自然之美。
中唐:注重修饰锻炼,体现了中唐诗人对人工美的刻意追求。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由盛转衰,诗坛也失去了盛唐的蓬勃气象。
这一时期的诗歌,其情感基调是徘徊惆怅,哀怨感伤;其艺术风格或高雅闲淡,或雕琢炼饰;其审美趣味由外拓趋向内敛,由昂扬趋向低沉,由浓郁趋向高秀。
中唐时期“创新”与“求变”是其诗歌的主要创作趋向,中唐的社会背景(如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科举考试的弊端以及用人制度诸因素),为诗人群体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也促使不同群体形成风格各异的诗歌流派。
中唐诗歌大约有以下几派:(1)以白居易和元稹为首,包括李绅、王建、张籍等人在内,倡导新乐府的创作,要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揭露中唐社会政治的各种弊端,反映时弊民疾,在诗歌形式上只要求浅显平易通俗自然,他们的创作在当时乃至以后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杜甫诗歌审美意象的新变
杜甫诗歌审美意象的新变首先,论诗歌审美的新变,要先说明杜甫形成新意象的必要性。
一、必要性①求变的文学渴求。
杜甫与其情义流淌,诗性情致清新,唱出时代之痛;②古风洗新拂。
受贯穿经典考量,融入自由创作,保持文学精神;③丰潴妙变酣畅。
对生活内容的再创造,勾勒文字意象,通过象征符号取得思想表现;④新诗形成新意象。
杜甫把实际内容与思想内容巧妙结合,把程序表现出来,从而实现新意象的形成。
二、突出的形象①充满伤感。
杜甫诗歌由明忧暗恸特意烘托,表达出悲凉的情绪;②血气相伴。
由乐观对未来洋洋得意、愤怒对当下毒辣强烈,两种向度不断碰撞;③历史化的意象。
杜甫用历史的实践,以及这个时代的斗争斗痛搅拌起来,强调人们的坚强奋斗;④政法的豪迈。
杜甫的诗歌能够强力把极端的压迫感表达出来,但也有豪迈的斗争曲线。
三、内在特质①剖析性的文学形象。
杜甫的形象把诗歌的内容切割,通过比喻思考诗歌,塑造出别样的意象;②独特的文学概念。
杜甫巧妙地运用诗句叙述和意象释义,街批意境深入,独特政法哲思在其中;③悬疑感的文学构思。
杜甫用象征意象运用悬疑调,这种文学构思使得文学显得神秘而又引人入胜;④深刻的关怀。
杜甫将对生活状态和时代矛盾的深刻关怀贯穿其文,用鵷鸿一瞥的情绪描写社会不安及困境。
综上所述,杜甫的诗歌审美意象新变,体现出他充满伤感的血气,受经典影响,突出他剖析性的文学形象,把悬疑感的文学构思与深刻的关怀完美结合,反映出他的生活态度和时代观念,这无疑是杜甫为文学史留下重要贡献,也是我们深刻体会其审美新变的一种重要借鉴。
盛唐中唐晚唐的诗歌特点
盛唐中唐晚唐的诗歌特点盛唐、中唐和晚唐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诗歌特点。
盛唐时期(618年-907年)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古代诗歌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盛唐时期的诗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我我唐诗的兴盛:盛唐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他们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浪漫、奔放的风格为特点,表达了对人生的热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2. 主题广泛多样:盛唐时期的诗歌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写景、抒情的诗歌,也有议论社会、抨击政府的诗歌,还有表达个人情感、描绘历史事件的诗歌等。
诗人们通过不同的主题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人生、爱情等各个方面的思考和感受。
3. 修辞技巧的运用:盛唐时期的诗歌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技巧,如比喻、夸张、对仗、排比等,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意境和情感。
中唐时期(唐中叶,约800年-850年)是盛唐和晚唐时期之间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语言简练:中唐时期的诗歌语言更加简练明快,不再追求华丽的辞藻和修辞手法,注重表达简洁明了的意境和情感。
2. 诗歌主题偏向于抒情:中唐时期的诗歌主题更多地偏向于抒情,表达个人感情和情感的体验。
诗人们通过自然景物、季节变化等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诗歌更加质朴、真实。
晚唐时期(唐末至907年)是唐代的衰落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忧国忧民:晚唐时期的诗人们对社会现实感到失望和忧虑,他们通过诗歌表达对乱世的痛苦和对国家的忧虑,呼吁振兴国家,关注百姓疾苦。
2. 唐诗的变革:晚唐时期的诗歌开始出现新的变革,如五言绝句的运用更加灵活多样,出现了一些“田园诗”和“山水诗”,以及“诗人自述”等新的题材和风格。
3. 宿命思想的体现:晚唐诗歌中常常体现出宿命思想,诗人们对命运和人生的无奈和思考。
总的来说,盛唐、中唐和晚唐时期的诗歌特点各不相同,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在这三个时期的丰富多样性和变革。
唐诗的意境发展历程
唐诗的意境发展历程
唐诗的意境发展历程一直以来都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诗人个性的展现,唐诗的意境也在不断演化。
盛唐时期,唐诗的意境多以咏史抒怀为主。
无论是咏史抒怀中的壮丽景色,还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都透露出一种豪情壮志和豁达洒脱的意味。
例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出自由无拘束
的情怀。
中唐时期,诗人提倡诗歌的形式和意境的统一性,强调诗歌的韵律和意味的一致。
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和“黄河”
形成了韵律上的对仗,表达了诗人追求和谐的审美意境。
晚唐时期,由于社会和政治的动荡,唐诗的意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此时的意境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时代的反思。
例如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人生几度秋
凉事,一桮江海一尺江”描述了诗人对于时代动荡和个人命运
的感触。
这种意境不再是简单的豪情壮志,而是带有浓厚的忧愁和思考。
总结起来,唐诗的意境发展历程经历了从豪情壮志到和谐唱和再到忧愁反思的过程。
这种变化既是时代背景和社会氛围的反映,也是诗人个人经历和心境的抒发。
唐诗的意境发展历程丰富多样,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中唐诗歌新变研究
中唐诗歌新变研究本文以中唐诗歌为研究对象,从诗歌形式、题材内容、诗人集团三个侧面切入,通过与初唐至大历时期的比较,发掘中唐诗歌从文本到创作主体的一系列变化及由此而呈现的诸种特征;并力求将对具体现象的阐释分析与诗风、诗人心态及时代风尚等因素的发掘相结合,从而在纵深层面上剖析认知中唐诗歌之新变,进而把握其在唐代甚至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史上诗运转关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论述中唐诗歌的自注现象。
主要探讨的问题有三:一、中唐诗歌自注的特征。
诗歌自注数量的增加、自注释意性的增强及自注向诗歌情蕴层面的融合渗透,是中唐诗歌自注的主要特征。
而自注与诗歌情蕴的密切相关性又是中唐诗歌自注特征的根本。
中唐诗歌自注对诗歌情思意蕴的着力阐释,既是尚实尚尽之诗歌观念深刻影响下的结果,又是这一观念的反映形式。
二、以杜甫和白居易为个案,通过考察诗注关系由杜到白的发展变化,勾勒诗歌自注从初盛唐至中唐时期,形成渐变的运动轨迹。
三、中唐诗歌自注的文献价值。
中唐诗歌自注的文献价值主要体现在纠证史料、保存诗文、留存曲调三方面。
中唐诗歌自注的文献价值是其本于史实之纪实性的典型体现,也是对“尚实”之诗歌创作观念的反映。
第三章论述中唐诗歌的空间类型及其相应承载。
笔者将以壶天诗与诗风、士风的关系作为专题,进行重点研讨。
首先阐述中唐壶天诗所形成的以人工夺天工的文本新内涵。
其次分析中唐追求怪奇、主观的诗歌思潮及苦吟的实践方式与此时期壶天诗之内涵,在以匠心主化工上的同构关系。
再次,论述中唐行宫感伤诗中行宫空间的意象化特征,并指出行宫意象的内涵在彰显中唐行宫之作伤悼盛世繁华之旨中所起的作用。
最后以白居易为典型个案,分析其壶天诗的表达重点与其整个诗歌创作实践在人力经营上表现出的同一性,从而呼应整个中唐壶天诗内涵与诗歌理念在崇人力上的同构关系。
并且指出壶天园林是诠释、实践以白居易为代表的中唐士人之中隐思想的物化方式和平台。
第四章以中唐民俗诗中的春游与牡丹游赏之作为考察中心。
唐诗的意境发展历程
唐诗的意境发展历程唐诗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瑰宝,其意境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唐代初期的初唐诗,经历了盛唐时期的盛唐诗,最终发展到晚唐时期的晚唐诗。
在这个过程中,唐诗的意境逐渐转变,呈现出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和主题。
初唐诗是唐诗发展的起点,其意境主要体现为典雅、庄严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诗人大多受到了古代文化的影响,他们以雅正为美,注重音律、谐美和形式上的严谨,表达出高尚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例如,《春夜喜雨》中杜甫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展现出初春细雨的美好和喜悦之情。
初唐诗的意境多以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或富有情怀的人物形象为主题,给人以宁静、博大和高尚的感觉。
然而,随着唐朝的繁荣和发展,唐诗的意境逐渐转向盛唐时期的盛唐诗。
盛唐诗的意境较为丰富多样,不再局限于美景和人物的描绘,而是更注重情感和内心体验的表达。
这一时期的诗人有杜牧、刘禹锡等,他们的作品多以思乡、回忆、爱情和游历等为主题。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通过对夜晚的描写,诗人抒发了思乡之情和对爱情的向往。
盛唐诗的意境更加细腻、深沉,给人以情感上的共鸣和思考。
然而,随着唐朝走向衰落,唐诗的意境逐渐朝着晚唐时期的晚唐诗转变。
晚唐诗的意境主要表现为忧虑、哀怨和宿命感。
晚唐时期的社会变动剧烈,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感慨逐渐在诗歌中体现。
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即以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怀而著名。
晚唐诗的意境较为悲伤、沉郁,给人以思考人生和时代变迁的感觉。
综上所述,唐诗的意境发展历程经历了初唐诗、盛唐诗到晚唐诗的三个阶段。
初唐诗追求雅正和庄严的意境,盛唐诗注重情感和内心体验的表达,晚唐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忧虑和宿命感。
这一发展历程不仅展示了唐诗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体现了唐代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唐诗的意境发展历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对后世诗歌创作和文学研究有着重要影响。
初唐时期诗歌创作
初唐时期诗歌创作:主要是以唐太宗及其群臣为中心展开,一开始多抒怀言志或咏史之作,文风刚健质朴,但后来成为唐太宗器重的宫廷诗人,把诗作为唱和应酬的工具而琢磨表现技巧,多奉承应制之作,尽量在声律辞藻的应用方面日趋精妙,但在风格趣味方面日益贵族化和宫廷化,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时期诗歌创作:盛唐诗人在陈子昂和沈、宋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正确的方向和完美的形式结合起来。
玄宗开元、天宝间,诗歌全面繁荣,名家大量出现。
他们的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
边塞诗和田园山水诗在盛唐诗中比重很大。
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其作品气氛浓郁、情调悲壮,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绝。
田园山水诗人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最知名,他们的诗多反映闲适、退隐的思想情绪,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绝和五言古体。
这派诗人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比六朝人前进了一大步。
其中以王维成就最高。
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
李白的名作,以安史之乱前为多。
内容、题材丰富,气势雄放,想象丰富,风格飘逸,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唐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心理。
杜甫的诗则是动乱时代的诗史,忠实地记录了国家的变乱和人民的苦难;博大精深,沉郁顿挫;开新乐府运动先声。
在诗歌语言、格律、技巧等方面,他善于转益多师,广泛地吸取前人和并世作者的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为后世诗歌发展开辟了众多途径。
另外,元结、沈千运、孟云卿等人也是此期较有特色的诗人。
中唐时期诗歌创作:中唐中期从贞元后期至长庆年间,是唐代诗歌发展的又一高潮。
与盛唐相比,中唐诗歌有所变化:其一,内容上现实主义倾向有所加强,题材有所拓宽,如揭露商贾渔利,反映南国风情,描写男女爱情,总结历史教训的题材增多。
其二,形式上流派众多,风格各异。
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人倡导、参与新乐府运动。
他们有一套较系统明确的理论,主张发挥诗歌的美刺作用,干预现实,对杜甫的现实主义有所继承和发展。
试比较初、盛、中、晚唐诗的主要异同处
试比较初、盛、中、晚唐诗的主要异同处唐代诗歌历经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大量的优秀诗人和诗歌作品,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唐诗的风格和气质也逐渐演变。
本文将从主题、形式、诗人和风格等几个方面,试比较初、盛、中、晚唐诗的主要异同处。
主题异同初唐初唐时期主要作品为《长歌行》以及诗歌的主题多为政治、爱情、客观描写等,如李白的《将进酒》《庐山谣》等作品。
初唐时期的诗歌多具有浓郁的民族主义色彩,强调民族精神,民族自豪感极强。
盛唐盛唐时期以花间派和豪放派诗人为代表,主题相对更加多元化,大量描写自然风光、人生百态等,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登高》等。
同时,盛唐时期的诗歌大量关注社会问题,反映民生百态,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中唐中唐时期主要以玄言诗人为代表,主题大多关注佛教哲学、道家思想等,如李商隐的《夜泊牛渚怀古》等。
同时,中唐时期的诗歌也大量关注个人情感,如杜牧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晚唐晚唐时期以诗经派和弦调派诗人为主,主题多描写个人情感、怀古追古、佛教思想等,如杜甫的《三吏》、白居易的《长恨歌》等作品。
晚唐时期的诗歌大量关注个人情感,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
形式异同初唐初唐时期的诗歌形式更为简洁明快,一般采用五言或七言律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初唐时期的诗歌比较注重音韵,注重意境升华。
盛唐时期的诗歌形式多样化,不仅保留了五言、七言律诗,同时还出现了五言、七言绝句、七绝乐府等新形式,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居易的《长恨歌》等,同时也出现了自由诗、长诗等新的诗歌形式。
中唐中唐时期的诗歌形式多样化,注重韵律的自由,形式更加灵活,如李商隐的《锦瑟》、白居易的《琵琶行》等作品,同时还出现了议论文体诗歌等新诗型。
晚唐晚唐时期的诗歌形式同样多样化,出现了零剪诗、律诗、绝句等形式,同时也大量运用比喻、形象语言等修辞手法,如李商隐的《夜泊牛渚怀古》等。
诗人异同初唐初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有王之涣、李白、王昌龄等人,他们的诗歌形式简单明快,内涵丰富。
中唐诗歌的特点
中唐诗歌的特点中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盛况时期,也是中国文言文文学和白话文文学的金鼎时期,其中唐诗歌尤其是突出的体现。
中唐诗歌的最大特点是语言的流畅与灵动,表现形式极其丰富,风格纤巧,节奏优美,思想精辟,深远。
一、灵动通畅的语言中唐诗歌的灵动通畅,淋漓尽致的体现出了古代文学的流畅,多转而不细,略去繁杂,精炼精到,五言古诗的朴素和清流,七言古诗的抒发和幽情,深晓其说,而不致形色,既可以表现个人心情,又能够传达时代生活。
唐代诗歌里,隐喻、暗示也格外清晰明快,此外,还结合了色彩指代语,使文章充满艺术性,可谓神妙绝伦。
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中唐诗歌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形式上唐诗既有抒情性质的叙事诗,又有讽刺类型的讽刺诗,有高雅的离骚,有婉约的赋,有动人的咏叹,也有热腾澎湃的楚辞,全盘涵盖了当时的文学创作的各种形式。
诗歌的内容多样,有关怀友人的关怀,有表达抒发情怀的情调,有写自然风景的描写,有抒发和安慰的抒写,有极具视觉的艺术效果。
三、优美的节奏抑扬顿挫中唐诗歌之所以能够引起读者的深刻共鸣,这也要归功于它流畅优美的节奏,抑扬顿挫,变换自如,环环相扣,恰如其分。
节奏细腻,意境沉郁,韵律安排得宜,在凝聚读者情绪的同时,又在意境之中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配合诗歌做到生动有趣,言简意赅,赋予了诗歌更加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深远的思想中唐诗歌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它所传达的深远的思想,它的思想可以说是宏大的,既然充满着王国理念,也充分展示了人文主义的理念,也包含了宋明时期自由主义、追求自由思想的内容,其中有清新、憧憬,有抒情、欢腾,都构成了中唐诗歌的思想层面,它把深刻的思想灌注于文字之中,把许多精美的思想描述出来,令人叹服不已。
总之,中唐诗歌的特点就是其灵动通畅的语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优美的节奏抑扬顿挫和深远思想的表达,这些唐代诗歌特有的特点,使中唐诗歌具有了独特的艺术美感,在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名垂青史,直至今日仍为读者所津津乐道。
从七言古诗看元和诗歌新变
从七言古诗看元和诗歌新变魏祖钦【摘要】七言古诗最能体现元和诗的新变特色.元和诸人的七言古诗大致源出于初唐、盛唐二体,而有更多的创新变化.以元白为代表的一些诗人的七古,更多继承了初唐体的特色,而吸收了古文、唐传奇的叙事、表现技巧,韵律较初唐体更为多变,语言清丽浅近,叙议俱带情韵.以韩愈、李贺等人为代表的一些诗人的七古继承了盛唐李杜的特色,而用古文笔法入诗,更加奔放奇肆,结构也更多变,非律化改造更为明显,语言意象奇诡.【期刊名称】《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0)001【总页数】6页(P37-41,73)【关键词】元和;七言古诗;因袭;创新;变化【作者】魏祖钦【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22;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2中唐元和时期,是唐代诗歌史乃至中国诗史上一个重要转折期。
清人叶燮认为贞元、元和诗之谓“中唐”,近人陈衍之“三元”说、沈曾植之“三关”说,也都将元和诗歌列为重要转折点。
学者普遍认为元和诗的显著特征是“新变”。
这种新变体现于各种诗歌体制,而七言古诗新变特色最为明显。
中唐以前,七言古诗有两种代表性体制:初唐体和盛唐体。
刘熙载云:“七古可命为古近二体……一尚风容,一尚筋骨。
此齐梁、汉魏之分,即初盛唐之所以别也。
”[1]朱自清在《〈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中说:“至于唐人七古,却全然从乐府变出。
这又有两派。
一派学鲍照,以慷慨为主;另一派学晋《白纻(舞名)歌辞》(四首,见《乐府诗集》)等,以绮艳为主。
”[2]朱自清所言学《白纻歌辞》者指初唐体,以“初唐四杰”为代表,多用律调,四句一转韵,音调谐婉,辞采优美,圆转流畅。
所言学鲍照者,就是盛唐体,以高岑李杜为代表的盛唐体,转韵灵活,非律化倾向明显,结构纵横豪宕,变化多端,质朴浑成。
中唐元和时期,七言古诗的创作者众多,他们创作七古不循轨辙,务求新变。
论初、盛唐诗歌革新的基本特征
论初、盛唐诗歌革新的基本特征一、概述初、盛唐时期,中国诗歌经历了一次深刻的革新,这场革新不仅为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在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诗歌在题材、风格、技巧等方面都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
初、盛唐诗歌逐渐摆脱了六朝以来过于注重形式技巧和宫廷生活的局限,开始关注更广泛的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
诗人们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时代的脉搏,以深情的笔触描绘自然的壮美,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人性的光辉。
这些题材的转变,使得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贴近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初、盛唐诗歌呈现出一种雄浑豪放、清新自然的特点。
诗人们追求自然流畅的表达方式,注重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营造。
他们的作品既有深沉的哲理思考,又有激昂的爱国热情,既有细腻的情感描绘,又有豪放的个性张扬。
这种风格的转变,使得诗歌在形式上更加自由灵活,更加符合人民的审美需求。
初、盛唐诗歌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
诗人们不仅继承了前人的优秀传统,更在音韵、对仗、用典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他们创造出了许多新的诗歌形式和表现手法,如五言古诗、七言绝句等,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初、盛唐诗歌革新是一场深刻的艺术变革,它不仅推动了诗歌艺术的发展,更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对这一时期诗歌革新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艺术的本质和规律,也可以更好地欣赏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瑰宝。
1. 初、盛唐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初、盛唐时期,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其诗歌革新不仅标志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歌创作在风格、题材、形式等方面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在初唐时期,诗歌开始摆脱南朝以来的浮艳风气,逐渐向着清新、自然的方向发展。
唐太宗君臣重视思想文化的统治作用,提倡中和雅正的文学主张,为诗歌革新奠定了基调。
“初唐四杰”以其雄浑豪放、气势磅礴的诗歌风格,进一步推动了诗歌的革新进程。
中唐诗歌新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唐诗歌新变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中唐诗歌新变研究
研究背景:
中唐时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此时期的诗歌作品数量
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在传统的观点中,中唐时期的诗歌作品相对
保守,缺乏新意,但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中唐时期也
有新的诗歌变化。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唐诗歌新变化及其原因。
研究目的:
1. 客观评价中唐时期诗歌的新旧变化;
2. 分析中唐诗歌新变化的原因;
3. 进一步发掘中唐诗歌中的新意和新趋势。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
具体包括:对中唐时期
的诗歌作品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探究其中的新变化;对中唐时期的
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中的因素对中唐诗歌新变化的影响;通过范例分析法分析中唐诗歌的新鲜感,发掘中唐诗歌的新结构和风格,进一步了解中唐诗歌的新变化。
预期研究结果:
本研究预期研究结果包括:揭示中唐时期诗歌的新旧变化及其原因;深入探讨中唐诗歌中新意和新趋势的出现,为中唐诗歌学研究提供新的
思路和观点。
研究意义:
本研究对于加深对中唐诗歌的认识,促进中唐诗歌学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同时,本研究可以为后续的中唐诗歌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并且可以为诗歌学研究方法的探索提供一定借鉴。
浅析唐朝边塞诗审美风格的变迁
浅析唐朝边塞诗审美风格的变迁作者:姚丽娟来源:《西部学刊》2021年第04期摘要:唐初边塞诗只是对边塞进行了宏观的展示,突出的是大唐的君威。
盛唐时期,边塞诗形成一种较为客观的诗歌流派,无论从认识和审美,还是数量及质量来看,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呈现出盛唐气象。
“安史之乱”导致唐朝衰落,唐王朝外战胜利次数减少,战乱特征明显,中晚唐边塞诗大多失去了盛唐高昂的基调,趋向于揭露与批判,表现日趋含蓄与深沉。
晚唐边塞诗中则更是大量描述战争中的苦难,其中描写流血与死亡触目惊心。
关键词:唐朝;边塞诗;诗人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4-0139-03唐代时期产生的边塞诗深沉而充满激情,随处都透露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具体表现为出征人克服了死亡恐惧的一种崇高感和战胜大自然的豪情壮美,在歌颂出征人的精神及人生价值的时候,呈现出强烈的心理感应效果,使读者在感受边塞人的情境中积极开拓精神境界,在心理震撼及情感共鸣后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有一种悲壮的美感。
而一部分边塞诗又呈现出了较为委婉的情感,其主要体现在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作品之中。
唐代边塞诗以其特有的战争气息及其美学风格而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边塞诗的特点唐代边塞诗人写的多是战争和边塞生活以及思乡思亲题材。
例如骆宾王,就是唐初较为著名的一个边塞诗人。
他创作的边塞诗有着广阔的题材,其内容包含了边塞的生活、风景、战士的拼杀、将士们建功立业的思想等,其中他也因自身的原因而三次从军,走过了唐朝的多个边塞,因此他所创作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存在较大的差别,其中涵盖了初唐时期边塞诗的较多领域,并且基调高昂,从某种程度上充分展现出了唐朝初期的内忧外患[1]。
骆宾王的边塞诗具有典型性,蕴含了唐朝各个时期边塞诗的许多特征。
二、唐代边塞诗的发展阶段(一)初唐时期的边塞诗初唐时期,边塞诗歌基本被分为了两个时期,以“初唐四杰”和陈子昂为分界线,前后两个时期所表现的诗歌风格完全不同。
岑参诗歌与中唐诗变
岑参诗歌与中唐诗变岑参是唐代中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也是当时文学界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诗歌作品以咏史、赞颂、议论为主,既有大气磅礴的奋笔疾书,也有细腻温情的抒情之作。
与其同时代的其他诗人相比,岑参的诗歌风格有着显著的个性化和多变性,表现出了中唐时期诗歌变革的特点。
中唐时期是唐朝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和变革。
从唐代初唐到盛唐时期,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是雅正、清丽、柔婉。
而到了中唐时期,诗歌的创作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
这个时期,诗歌的创作更加注重“文字中的人”和“人中的文字”,充分展现出了作者的真实感受和思想情感。
这种以人为本的诗歌创作风格,推动了中唐时期诗歌的变革。
岑参是中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反映了中唐时期诗歌变革的方向和特点。
岑参的诗歌有着强烈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追求,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豪迈奔放、壮志凌云的意境,同时他也有细腻动人的抒情作品。
岑参的诗歌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首诗通过描写武判官离别的场景,表现了岑参浓郁的怀旧主义情感,揭示了他对于旧时辉煌的回忆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在《白雪歌》中,岑参运用了大量的夸张手法和象征手法,赋予了诗歌强烈的感染力和思想性。
尤其是诗中那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了后世人们引用、传颂的经典句子。
岑参的诗歌创作也表现出了典型的中唐时期的变革特点。
首先,在受到诗歌创作环境的影响下,岑参的诗歌创作逐渐形成了个性化的特征。
他的诗歌内容更加多元化,题材涉及咏史、抒情、议论等多个方面,而且写作受到很大自由度。
此外,岑参的诗歌创作在风格上也更加多元化,不局限于华丽之风,而是尝试更纯粹、朴实的诗歌形式,表现出中唐时期的变革特点。
中唐时期的诗歌变革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对于唐代以及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岑参的诗歌作品反映了中唐时期诗歌变革中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在此之外,岑参的诗歌还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愿望和时代的发展需求,是当时诗歌的缩影。
如何理解“诗到中唐,气骨顿衰”
如何理解“诗到中唐,气骨顿衰”说到诗到中唐,气骨顿衰。
何为气骨?气骨,我认为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即为个人诗中的“精气神”,即诗中所体现出的诗人的心态。
既如此,那本题就可理解为“为什么中唐之后的诗就蔫了。
”按着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唐诗的几大类来分析一下,唐朝的诗歌我认为主要有四种。
宫体诗、边塞诗、田园诗、讽谏诗(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
其中,宫体诗在初盛唐时期出现的较多,讽谏诗在中晚唐时期出现的较多。
而边塞诗与田园诗是两个阶段都有的,但在两个阶段诗的内容与“气骨”也有很大的差异。
下面作具体阐述。
宫体诗的主要是人群体即围绕在唐太宗身边的是人群体所创作的诗歌,内容多为反映宫廷生活,多些宴饮乐事,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晒幸福”。
这种诗歌在初盛唐可谓是盛行一时,但到了中晚唐,由于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急剧衰败,整天愁着怎么恢复大唐国运或者怎么应对国家动乱的局势,谁还有心每天描写宫廷宴饮和美人歌舞啊。
再加上儒学复古运动,重视描写场面重视辞藻的宫体诗就渐渐衰败了。
边塞诗:边塞诗在初盛唐多表达扩土开疆的豪情和对战争的“渴望”,著名的诗人不出王昌龄、崔颢、高适、岑参。
在我看来,这种渴望是基于连年战争得胜,加上秦人好战的个性产生的对于战争的盲目的热情,像是新中国建立之初无限渴望战争的将军们。
所以这时候的诗总是表达着诗人内心的无限豪情,即便有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其结尾表达的意思也必定是想要早些战胜敌人才能回到家乡。
像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总之,一切以战争为主。
此时的边塞诗也多慰边大臣所做的歌颂戍边将士的诗歌。
所描写的也大都为边塞风景,由于边塞的地域原因,景色大都壮丽广阔,再加上战事得力,就也激发了这些并未真正经历战争残酷的诗人们的“壮志豪情”,像是最为出名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而诗到中唐,安史之乱的阴云还没有退去,很多生活在盛唐的诗人们心中像是泡泡一样远大又有些梦幻的理想还没有来得及实现就被现实击碎了。
论中唐诗人审美心态与诗歌意境的变化
论中唐诗人审美心态与诗歌意境的变化中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繁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和他们的佳作。
这些诗人不仅在形式和技巧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更重要的是,他们审美心态的变化也对诗歌意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唐诗人的审美心态和诗歌意境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揭示中唐时期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中唐时期,诗人的审美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初唐时期,面对盛唐的兴盛景象,诗人们以骚才风骚的天才少年自居,他们对诗的创作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挣扎意识。
而到了中唐时期,诗人们的审美心态发生了转变。
他们更加注重思想的深沉和意境的陶冶,开始关注内心体验和精神追求。
从创作的主观上来讲,中唐诗人开始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探索人生哲理,揭示世界的本质。
从创作的客观上来讲,中唐诗人开始更加注重诗歌的抒情性和意境的营造,力图使读者产生共鸣,感悟人生真谛。
中唐诗人的审美心态的转变直接影响到诗歌意境的变化。
在创作上,中唐诗人更加注重意境的陶冶,力图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他们常常情感真切地描绘家国河山和人生百态,表达对时代局势和社会大事的关注与思考。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寄托了对唐朝盛世的美好愿景。
而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则表达了对随波逐流的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人生的憧憬。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还通过意境的营造将诗歌的情感和思想深刻地呈现给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中唐诗人审美心态与诗歌意境的变化还体现在对形式的追求上。
中唐时期,由于诗人对意境的追求,注重抒情表达,对诗的形式进行了一定的改变。
他们更加注重诗歌的音韵和节奏,追求声调的优美和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例如杜甫的《登高》、陆游的《示儿》等作品都以细致入微的字音、声调和节奏感给读者带来愉悦的审美感受。
而边塞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则以短小精悍的篇幅,独立的建构和鲜明的形象,塑造了独特的诗歌情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中唐诗人审美心态与诗歌意境的变化是一个相互呼应、互为因果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期(总第49期) 2005年12月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ournal of Shanxi Radio&TV UniversityNo.6Dec.2005中唐诗歌意境之新变□张建军(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城 048000)摘要:由于唐代社会政治和文化思想的变迁,中唐诗人的审美心态和诗歌意境都显示出与盛唐不同的特点:盛唐诗歌的情感基调昂扬明快,意境阔大外展,注重对天籁之美的追求;中唐诗歌的情感基调低沉,意境狭窄内敛,注重对人工之美的追求。
关键词:中唐;诗歌;审美;意境中图分类号:I207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350(2005)06—0089—03 诗歌意境的构成,既离不开社会及自然的客观环境,也离不开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审美心态。
中唐时期因社会政治和文化特质的变化,中唐诗人的主观情思、艺术趣味及审美心态,与盛唐相比,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而他们的诗歌意境的创造,也产生了与盛唐迥异的特征。
盛唐诗人虽也各有自己的艺术追求,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便是感情基调的昂扬、壮大与明朗。
就盛唐诗歌总的风貌来看,他们是以追求秀丽与雄浑之美为主,并由此而创造出了兴象玲珑的诗歌意境。
概括地说,盛唐诗歌意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阔大、外展,表现出雄浑与明朗之美;二是天然浑成,清秀自然,表现出清水出芙蓉的自然之美。
然而中唐诗歌则表现出迥异的风貌。
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云:“中唐人故多佳诗,不及盛唐者,气力减耳。
雅淡则不能高深,雄奇则不能沉静,清新则不能深厚。
至贞元以后,苦寒、放诞、纤缛之音作矣。
”盛唐诗歌意境是阔大、外展的,而中唐诗歌则趋向于狭小、内向。
这种差别的产生,与人们的心理因素密不可分。
盛唐一代诗人,怀着宏伟的理想,以蓬勃热烈的感情、激昂慷慨的声音去表现盛唐时代种种激动人心的生活和斗争。
那种追求进步政治的理想、为祖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以及反抗权贵的精神,乃是盛唐诗歌的主流。
可是,安史之乱后,社会政治及文化特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盛唐人那浪漫豪爽的气质已成为过去,那博大宽阔的胸襟已不复存在,那积极的、浪潮般的政收稿日期:2005—10—08作者简介:张建军(1973-),男,山西晋城人,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治热情与生活热情也已渐渐退潮。
严峻、冷酷的现实使中唐诗人陷入极度的苦闷、彷徨之中。
可以说,中唐诗歌基本上就是以苦闷、彷徨、哀愁为主调。
他们由对社会政治的关心,转变为描写身边琐事、抒发内心苦闷;由对大自然风光的赞美,转变为在其中寄托空虚的精神;由对火热战斗场面的歌颂,转变为一曲曲送葬的哀歌。
大历十才子的诗歌,已初步表现出伤时哀世的苦闷情绪。
如司空曙《金陵怀古》:“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诗人由南朝之弱,联想到唐王朝江河日下的国势;由庾信被留北朝,联想到大历时许多文人的不幸命运,将庾信的伤心同诗人自己的伤心融为一体,曲折地表达了伤时哀世的苦闷情绪。
张继、刘长卿等一群诗人,似乎也无法理解安史之乱后的历史巨变,而表现出一种迷惘、苦闷与伤感的情绪:“江汉路长身不定”(张继《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流荡飘摇此何极”(皇甫冉《临平道赠同舟人》)。
而张继的《重经巴丘》,就最典型地表现了这种情绪的变化:“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泛仙舟醉碧澜。
诗句乱随青草落,酒肠俱逐洞庭宽。
浮生聚散云相似,往事冥微梦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秋风回首泪阑干。
”以开朗豪迈的胸怀去纵酒欢歌的时代已经逝去了,如烟似梦般的人生经历,使诗人感到而今只能在秋风中悲叹落泪而已,从而体现了一种沧桑之感与沦落之悲。
韩孟诗派,尤以抒写个人不幸遭遇及内心苦闷而著称。
孟郊、贾岛等人所突出表现的个人生活中的贫病苦寒,久已成为文学史中的话题。
而李贺的诗歌,在诉说怀才不遇的愤懑、对现实生活的消极冷漠,以・98・及抒发内心苦闷等方面,堪称中唐诗歌的代表。
如其《秋来》:“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诗人在人世间找不到知音,就只能在阴冥的世界里寻求同调了。
他的《梦天》等诗,也在表现对人世沧桑的深沉感慨的同时,又表现出了因不满现实社会而又无力改变它,因而所产生的厌弃现实、逃避现实的心理状态。
同样,中唐的边塞诗与盛唐相比,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已经黯然消失;乐观豪放的情调与雄浑悲壮的风格,已为凄凉感伤的情调与含蓄深婉的风格所代替。
中唐著名边塞诗人李益,尽管“可与太白、龙标竞爽”(《诗薮・内编卷六》),然其凄凉感伤的情调,却与盛唐诗人大不相同。
如其《夜上受降城闻笛》、《从军北征》等名作,就都明显地带有置身边地、怀念故乡与厌倦战争的情绪。
如《回军行》:“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沙云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士卒哭龙荒。
”没有昂扬的激情,更没有浪漫的色彩,一切似乎又都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之中。
如果说盛唐诗人笔下的边塞生活,是催人奋进的战歌,那么,此诗就是催人泪下的送葬哀歌了。
这在盛唐诗歌中是难以找见的。
邵祖平《唐诗通论》认为李白是“自然派之神而圣者”,杜甫是“工力派之神而圣者”。
且“唐之初、盛,自然者比较居多”,然而“时至中、晚,风尚所至,人人自欲探骊珠,家家自拟抱荆玉,而诗锻炼苦吟日著,故工力派为之绝盛,几欲尽夺当时自然派之席”。
这种认识的确颇有见地。
盛唐诗歌,虽也有以工力见长者,但其主流仍是自然浑成。
同样,中唐诗歌,虽也有以自然见长者,但其主流却是以工力称盛的。
可以说,盛唐诗歌意境,属于天籁之美;而中唐诗歌意境,则属于人工之美。
如,“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夕阳隐去之后,朦胧的月色从东池渐渐升起,并从敞开的窗户倾泻而入,伴随着月光一起进来的,还有那阵阵荷花的馨香。
“竹露滴清响”更使我们联想到在月色笼罩下竹叶上凝聚着的晶莹露珠,香风袭来,竹林摇曳,仿佛可以听到那轻轻滚落的露珠在沙沙作响。
这月色、荷香、竹露,正是夏夜宁静美的神韵所在。
也就在这神韵之中,才自然而然地勾起诗人那一缕怀友的情思来。
有此良辰美景,只有弹琴才足以抒发情怀,可是知音不在,那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也只有透过琴声,在宁静的月色中弥漫、扩展,似乎要让那怀友的情思涵盖一切,与那清静幽远的环境融为一体,简直令人陶醉。
这就是情与景的妙合,这就是天籁之美。
大历十才子的诗歌,已初露人工的痕迹,因而他们的诗,就常常缺乏完整的意境。
前人论钱起,称其“有句无篇”,的确如此。
如其《故王维右丞堂前芍药花开凄然感怀》一诗:“芍药花开出旧栏,春衫掩泪再来看。
主人不在花长在,更胜青松守岁寒。
”前两句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忆念之情怀,的确是真挚自然、情深味厚。
但接下二句,却是抽象的是非判断,毫无言外之韵,令人感到索然无味。
这就明显显露出拼凑的痕迹。
大历之后的贞元、元和时代,是诗歌大变的时期。
集中体现在中唐诗歌创新方向的元白与韩孟两大诗派,其审美心态与诗歌意境的创造上,更加显示出与盛唐迥异的风貌。
元白新乐府,出自功利主义的目的,重在恢复和发扬光大“诗教”的传统,因而在诗歌艺术上的追求,他们甚至不如大历诗人。
白居易《新乐府序》自叙其五十首新乐府云:“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
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
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
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白居易提倡“删淫辞,削丽藻”、“著诚去伪”(同上)等主张是正确的,但过分追求“美刺比兴”,煽扬质野之风,重在议论说理,却忽视了诗歌艺术形式的重要性。
难怪苏轼讥刺他们为“元轻白俗”(《祭柳子玉文》),张戒说他们“专以道得人心事为工,然其词浅近,其气卑弱”(《岁寒堂诗话》)。
可见元白对于诗歌的审美标准,是以核实、浅切、质径为最高目标,即以俗为美。
因而他们在诗歌意境的创造上,不仅与盛唐人大异其趣,而且与中唐诗人也有明显的区别。
如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这首诗写一个为了保全性命而折断己臂的老兵的故事,事件本身很典型。
诗的上半段,诗人以娴熟的技巧,写得情景兼备,韵味深远。
当写到“万人冢上哭呦呦”时,本应结束全篇(杜甫《兵车行》即以“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结束全篇),可是白居易为了“显其志”,便硬添上一大段枯燥无味的议论,从而割裂了性情,破坏了全诗的意境,成了全诗的蛇足。
刘熙载《艺概・诗概》说韩愈的诗是“以丑为美”,的确道出了韩诗审美视角的重要特征。
如其《落齿》诗,本来,由于落齿,应想到老之将至与身体的残弱,但韩愈却津津乐道,引以为荣。
诗中不仅将落齿与山崩的雄壮气势相比,且谓“语讹默固好,嚼废软还美”,以赞歌的方式作自我慰藉。
又如《郑群赠簟》、《嘲鼾睡》、《孟东野失子》等等,都是把人们日常生活中认为是丑恶的、令人厌恶的东西,当作美的事物加以歌颂。
说韩诗“以丑为美”,的确并不・09・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 过分。
其实不只是韩愈,韩孟诗派其他成员也同样如此。
孟郊对于贫、病、苦、寒的反复咏叹,就是这种心态的反映。
如他的《秋怀》其十三,极写病态弱质,甚至细写疮臭蝇聚之状,实令人不堪忍受。
贾岛诗歌在这方面的表现也很突出,闻一多先生就说他“甚至爱贫、病、丑和恐怖”,如其《泥阳馆》:“客愁何并起,暮送故人回。
废馆秋萤出,空城寒雨来。
夕阳飘白露,树影扫青苔。
独坐离容惨,孤灯照不开。
”就是这种审美心态的反映。
由这种审美心态所决定,他们在诗歌意境的创造上,也就必然有着自己的追求。
“笔补造化天无功”(李贺《高轩过》),以人工超越自然,这是他们的最高艺术目标。
众所周知,这群诗人是以苦吟而著称的,尽管韩愈力大思雄,无苦吟之态,但其削凿的人工痕迹,却是无法掩盖的。
如《雉带箭》诗:“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
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随倾斜。
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坠。
”读到这首诗,不禁使我们联想到王维的《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王维的诗,重在渲染雄浑的气势,因而他忽略了所有的狩猎细节。
诗歌从狩猎的高潮写起,到满载而归,所突出的,只是壮观的境界和雄健的豪情。
全诗在“疾”、“轻”、“忽过”、“还归”等字眼的催促下,具体的画面一闪即逝,但它却留下一个令人难忘的自然浑成的意境。
而韩愈的诗,则以赋的手法,细致巧妙地描绘了狩猎的全部过程及每一个细节,诗歌的意境也十分活泼,且带有戏剧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