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公开课课件.ppt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课件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景象)
❖ 分析意境型 ❖ 提问方式: ❖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 提问变体: ❖ 1、这首诗描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 ❖ 2、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
人怎样的情怀?
示例 :
❖ 下面这首诗描画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 简要分析。
诗歌中一些固定内涵的意象
❖ 松:坚贞伟岸、坚韧不拔或常青不朽。 ❖ 杨柳:惜别怀远,送别,离愁别绪 ❖ 竹:有节或虚心。 ❖ 梅:忠贞爱情或高洁坚贞品行 ❖ 花:暗喻女子、大好年华、美好时光等。
❖ 鸿雁、鱼、青鸟:信使,借以表达思念、思 归之情
❖ 鹃啼、猿啼、鹧鸪叫:悲苦,营造凄凉悲苦 氛围,表达难言之悲切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 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 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
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小楼
风雨
深巷
杏花
意象:小楼深巷 意象:春雨杏花
氛围 :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
氛围 :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 红的局面即将到来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眀河:银 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
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问: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下
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呼叫;描(2画分)画面
②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
种寂静凄清的意境。(2分) 概括意境
❖ 3、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 要答出具体的情感,切忌空泛。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 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专题PPT课件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如“孤 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暗喻
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但不用比喻词, 常用“是”、“变成”等词代替。如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 高洁,待到雪化时”。
2024/1/25
13
拟人手法运用
2024/1/25
把事物人格化
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 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
多传达思乡怀亲之情和 羁旅伤感。
多传达离愁别绪和旅途 艰险。
多传达哀怨、凄恻、思 归之情。
2024/1/25
9
植物类意象
柳树
多传达送别、留恋、伤感之情 。
2024/1/25
落花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 深沉喟叹和哀愁。
松柏
多传达孤直耐寒、坚韧不拔之 品格。
竹
多传达气节、虚心、坚贞等品 格。
10
人造物品类意象
意象定义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 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简单地说,意象 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 的客观物象。
客观性
意象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对客观事物的艺术加工 和提炼。
2024/1/25
主观性
意象是诗人表达情感的载体,融入源自诗人的主观 情感和审美体验。象征性
通过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共读《会真记》(《西厢记》)的情景,展现了二人纯真的爱情 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二人悲剧性的命运。
吴承恩《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
通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表现了孙悟空的智慧、勇敢和正义感,同时也揭示了 妖怪的狡猾和邪恶。这一章节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是《西游记》中的经典篇章之一 。
2024年度《鉴赏诗歌的意象》PPT课件
21
《雨巷》中孤独迷茫情绪传达
诗中描绘了雨巷的阴暗、狭窄和 孤独,通过意象的运用传达出诗
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
诗中运用象征手法,将雨巷与诗 人的内心世界相联系,表达出诗
人对人生的困惑和追求。
通过对诗中意象的解读,可以感 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以
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2024/3/23
22
06
2024/3/23
10
03
现代诗歌中的创新 意象
2024/3/23
11
抽象思维与具象表达结合
抽象思维的运用
现代诗歌中,诗人常通过抽象思 维来创造独特的意象,表达内心
世界的复杂情感。
2024/3/23
具象表达的呈现
具象表达是诗人将抽象思维转化为 可感知的形象,通过生动的描绘使 读者产生共鸣。
抽象与具象的结合
诗歌中的意象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隐含意义,需要通过细致的分 析和解读来揭示其深层含义。
分析象征手法的运用
象征是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对象征物的分析和解读, 可以揭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探究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诗歌所营造的一种艺术境界,通过对意象的组合和排列,可以 营造出不同的意境,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01
02
03
04
自然意象
包括天文、地理、动物、植物 等自然现象和景物。如月、水
、山、花等。
社会意象
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事物 和场景。如城市、乡村、战争
、爱情等。
文化意象
体现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的特 定事物和符号。如节日、典故
、神话等。
人造意象
诗人通过艺术手法创造出来的 超越现实世界的虚构形象和场
景。如梦境、仙境等。
《雨巷》中孤独迷茫情绪传达
诗中描绘了雨巷的阴暗、狭窄和 孤独,通过意象的运用传达出诗
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
诗中运用象征手法,将雨巷与诗 人的内心世界相联系,表达出诗
人对人生的困惑和追求。
通过对诗中意象的解读,可以感 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以
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2024/3/23
22
06
2024/3/23
10
03
现代诗歌中的创新 意象
2024/3/23
11
抽象思维与具象表达结合
抽象思维的运用
现代诗歌中,诗人常通过抽象思 维来创造独特的意象,表达内心
世界的复杂情感。
2024/3/23
具象表达的呈现
具象表达是诗人将抽象思维转化为 可感知的形象,通过生动的描绘使 读者产生共鸣。
抽象与具象的结合
诗歌中的意象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隐含意义,需要通过细致的分 析和解读来揭示其深层含义。
分析象征手法的运用
象征是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对象征物的分析和解读, 可以揭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探究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诗歌所营造的一种艺术境界,通过对意象的组合和排列,可以 营造出不同的意境,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01
02
03
04
自然意象
包括天文、地理、动物、植物 等自然现象和景物。如月、水
、山、花等。
社会意象
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事物 和场景。如城市、乡村、战争
、爱情等。
文化意象
体现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的特 定事物和符号。如节日、典故
、神话等。
人造意象
诗人通过艺术手法创造出来的 超越现实世界的虚构形象和场
景。如梦境、仙境等。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优秀课件
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一要抓住诗中
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 忠实于原诗,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 。二要 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 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 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 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 等等。
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 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2018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 精品课 件ppt( 完美版 )
2018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 精品课 件ppt( 完美版 )
小结:意境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景物画面
答 通过联想和想象 。 题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步 骤 ③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
情剖析所托之情。
(绘景——析境——悟情)
意境的鉴赏方法
诗中所描绘的景物是构成境的重要因 素,是理解意境的先决条件。因此要特别 注意诗歌中的景物描写
1、弄清作者是通过哪一些景物来构成一个 什么样的意境。
问: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2018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 精品课 件ppt( 完美版 )
通过描写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 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 月下青松、水中碧莲这些秋天恬静幽美的 景象,营造了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反映 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 场的厌恶。
答:有条从两山之间流出的小溪,树林里飘 落树叶,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一个 人,山谷那边隐约露出的寺庙。这画面呈 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PPT课件
李白《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象与意境探 讨。
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的意象与意境解读。
解题技巧指导
意象识别
通过诗歌中的具体物象,如草木 、山水、风雨等,识别出诗人所
寄托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意境感悟
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所营 造的特定氛围和情境,感受诗人
景物象征
将景物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通过 描绘景物来传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
色彩象征
运用不同的色彩来象征不同的情感 或主题,营造出独特的诗歌氛围。
04
高考真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历年高考真题回顾
2022年全国卷Ⅰ
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象与意境分析 。
2021年全国卷Ⅱ
2020年全国卷Ⅲ
03
通过具体诗歌分析,探讨了意象意境在营造氛围、表达情感、
深化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意象意境在文学创作中重要性
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
意象意境的营造能够赋予作品独特的审美价值,使读者产生强烈 的情感共鸣。
深化作品主题内涵
通过对意象意境的深入挖掘,可以揭示作品背后的思想、文化、 历史等内涵。
拓展作品想象空间
意象意境的开放性和模糊性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丰富 了作品的意蕴。
02
03
0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柳
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梅
多传达清高、孤傲、坚强之意 。
菊
多传达隐逸、高洁、脱俗之意 。
竹
多传达气节、虚心、向上之意 。
人造物品类意象
酒
多传达豪情、悲愁、苦 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
船
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的意象与意境解读。
解题技巧指导
意象识别
通过诗歌中的具体物象,如草木 、山水、风雨等,识别出诗人所
寄托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意境感悟
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所营 造的特定氛围和情境,感受诗人
景物象征
将景物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通过 描绘景物来传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
色彩象征
运用不同的色彩来象征不同的情感 或主题,营造出独特的诗歌氛围。
04
高考真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历年高考真题回顾
2022年全国卷Ⅰ
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象与意境分析 。
2021年全国卷Ⅱ
2020年全国卷Ⅲ
03
通过具体诗歌分析,探讨了意象意境在营造氛围、表达情感、
深化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意象意境在文学创作中重要性
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
意象意境的营造能够赋予作品独特的审美价值,使读者产生强烈 的情感共鸣。
深化作品主题内涵
通过对意象意境的深入挖掘,可以揭示作品背后的思想、文化、 历史等内涵。
拓展作品想象空间
意象意境的开放性和模糊性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丰富 了作品的意蕴。
02
03
0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柳
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梅
多传达清高、孤傲、坚强之意 。
菊
多传达隐逸、高洁、脱俗之意 。
竹
多传达气节、虚心、向上之意 。
人造物品类意象
酒
多传达豪情、悲愁、苦 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
船
高考诗歌鉴赏基础之意象、意境ppt课件(33页)
古典诗歌鉴赏专题之诗歌形象
第二课时——意象
学习目标: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与事物形象(意象) 积累常见诗歌意象,掌握鉴赏方法 规范答题
制作人:孙珊珊
诗歌的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色)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意象
意象=物象+情思
•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 兴。 • “象”——物象、形象。 • 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 与“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 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四、日暮(夕阳)
• (1)日落西山自然给人衰落凄凉之感。 • (2)受“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方式影响,日 在人们心里产生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太阳落山了,就 该回家了。日暮也是客愁思家的一个符号。
• • •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 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 肠人在天涯。
•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 形象的?
1、分析思路 •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 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 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 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 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2、鉴赏方法 • ①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事物特征)。 • ②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 (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 等)。 • 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 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第二课时——意象
学习目标: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与事物形象(意象) 积累常见诗歌意象,掌握鉴赏方法 规范答题
制作人:孙珊珊
诗歌的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色)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意象
意象=物象+情思
•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 兴。 • “象”——物象、形象。 • 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 与“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 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四、日暮(夕阳)
• (1)日落西山自然给人衰落凄凉之感。 • (2)受“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方式影响,日 在人们心里产生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太阳落山了,就 该回家了。日暮也是客愁思家的一个符号。
• • •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 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 肠人在天涯。
•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 形象的?
1、分析思路 •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 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 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 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 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2、鉴赏方法 • ①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事物特征)。 • ②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 (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 等)。 • 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 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 词作一赏析。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 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 丽的初春景象: 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 送来花草的 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 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 动。 步骤一
羊。”休:不要。南牧:侵犯南方。汉将:指代北门:国 之北门,指唐朝北方边防前线。③无战伐:没有战争。
⑴诗的前四句笔调轻盈,展现了一幅北塞雨霁后怎样的晚 景?
⑵此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1)答案:一弯夕阳正悠悠下沉,黄 昏漫漫地降临边关,远处的山川如洗过 一样,带着清新;眼下的道路,爬满青 草,那新落的雨水从草间悄无声息地流 过;前方的村庄,绿树萦绕,笼着轻烟。
画面,营造出了(
)的氛围,抒发(表现)了
作者 ( )的感情(心情)。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答案:诗中以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 描绘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和; 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 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有一 条大鱼跃出水面(以动写静)【步骤一】,营造出 清幽、静谧的意境【步骤二】。洋溢着诗人对和平 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步骤三】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悟情)切忌空洞,要答 具体。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方法点拨:
⑴在分析景物(意境)形象时通常是以下几个步骤:
① 提炼意象;
② 概括意象特点(意境) ;
③ 剖析作者思想。
⑵答题模式
这首诗通过 (
)意象,或描绘出( )图景
【分析意境通用的答题思路】
① 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绘景)抓住诗歌中 的主要意象(形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 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 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景)一般用两 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 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 点和情调。
“意象”=客观的“象”+主观的
“意”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2.意境 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 描绘的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 意空间。
分析意境型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诗人运用了哪些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答案: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山青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 适的心境。 步骤三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释]①新水:新下的雨水。侵:漫流。②羊马:司马迁 《史记·匈奴列传》:“(匈畜牧而转移,其畜之多则马牛
(再造想象,描绘优美意境)
(2)答案:对和平安逸的欣喜和向往 之情。(披境寻情,解析作者感情)
注意问:
1)描绘诗中图景、形象,不能翻译诗句,要用 自己语言再现。既要忠于原文又要适当创新。
2)概括意境气氛和形象的特点用语要全面准确。
3)分析思想感情要具体,要突出题干中的“怎 么样”,而不是“是什么”。
4) 分析纯写景诗时,就诗论诗,不必牵强附会 地向作者境遇和时代背景上靠。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海幢市。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 “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答案:晚:归艭、钟声。望:江、青山、远帆、老 鹤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了怎样的意 境?这种意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古代诗歌鉴赏之 意象与意境
学习目标
1.理解并准确掌握诗歌的意象。 2.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诗歌中呈现的意境。 3.由境寻情,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意象
意象即诗人意中之象,是寄寓诗人的独特理 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诗人表达思想、 抒发感情的载体,是蕴涵着主体思想感情的形 象。如“柳”、“菊”、“竹”、“梅”等。
在这首诗中营造了一种恬静幽美 的意境。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 的傍晚清幽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 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 天恬静幽美的景象。(再造想象,描 绘优美意境)这种意境反映了诗人对 大自然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 官场的厌恶。(披境寻情,解析作者 感情)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提问变体: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 词作一赏析。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 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 丽的初春景象: 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 送来花草的 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 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 动。 步骤一
羊。”休:不要。南牧:侵犯南方。汉将:指代北门:国 之北门,指唐朝北方边防前线。③无战伐:没有战争。
⑴诗的前四句笔调轻盈,展现了一幅北塞雨霁后怎样的晚 景?
⑵此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1)答案:一弯夕阳正悠悠下沉,黄 昏漫漫地降临边关,远处的山川如洗过 一样,带着清新;眼下的道路,爬满青 草,那新落的雨水从草间悄无声息地流 过;前方的村庄,绿树萦绕,笼着轻烟。
画面,营造出了(
)的氛围,抒发(表现)了
作者 ( )的感情(心情)。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答案:诗中以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 描绘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和; 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 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有一 条大鱼跃出水面(以动写静)【步骤一】,营造出 清幽、静谧的意境【步骤二】。洋溢着诗人对和平 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步骤三】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悟情)切忌空洞,要答 具体。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方法点拨:
⑴在分析景物(意境)形象时通常是以下几个步骤:
① 提炼意象;
② 概括意象特点(意境) ;
③ 剖析作者思想。
⑵答题模式
这首诗通过 (
)意象,或描绘出( )图景
【分析意境通用的答题思路】
① 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绘景)抓住诗歌中 的主要意象(形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 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 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景)一般用两 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 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 点和情调。
“意象”=客观的“象”+主观的
“意”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2.意境 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 描绘的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 意空间。
分析意境型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诗人运用了哪些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答案: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山青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 适的心境。 步骤三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释]①新水:新下的雨水。侵:漫流。②羊马:司马迁 《史记·匈奴列传》:“(匈畜牧而转移,其畜之多则马牛
(再造想象,描绘优美意境)
(2)答案:对和平安逸的欣喜和向往 之情。(披境寻情,解析作者感情)
注意问:
1)描绘诗中图景、形象,不能翻译诗句,要用 自己语言再现。既要忠于原文又要适当创新。
2)概括意境气氛和形象的特点用语要全面准确。
3)分析思想感情要具体,要突出题干中的“怎 么样”,而不是“是什么”。
4) 分析纯写景诗时,就诗论诗,不必牵强附会 地向作者境遇和时代背景上靠。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海幢市。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 “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答案:晚:归艭、钟声。望:江、青山、远帆、老 鹤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了怎样的意 境?这种意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古代诗歌鉴赏之 意象与意境
学习目标
1.理解并准确掌握诗歌的意象。 2.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诗歌中呈现的意境。 3.由境寻情,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意象
意象即诗人意中之象,是寄寓诗人的独特理 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诗人表达思想、 抒发感情的载体,是蕴涵着主体思想感情的形 象。如“柳”、“菊”、“竹”、“梅”等。
在这首诗中营造了一种恬静幽美 的意境。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 的傍晚清幽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 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 天恬静幽美的景象。(再造想象,描 绘优美意境)这种意境反映了诗人对 大自然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 官场的厌恶。(披境寻情,解析作者 感情)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