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这首诗写的是”雨”,诗人敏锐地抓住这场雨的特征,从各个 方面进行描摹。第一句写了下雨的季节,直接赞美了这场及时雨, 称赞它仿佛知晓人们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时候悄然来临。后面三句 集中写“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点渔火若隐若现。诗人于 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应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诗中 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2020/11/6
古人评价: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今人评价:描写戍边战士归乡途中,雨雪阻隔,饥渴交加,以 及痛定思痛的心情。该诗语调低沉,低回往复,多以叠字加重 气氛,读起来令人潸然泪下。
2020/11/6
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文中指当初去从军。
形容柳丝轻 柔、随风摇 曳的样子。
2020/11/6
雪下得很大 的样子。
句末语气词,没 有实在意义。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指下雪。“雨” 这里读(yù)
上下对仗 工整
昔———今 杨柳———雨雪
往———来 依依———霏霏
从听觉的角度写春雨的可喜。 “潜”“细”这两个字形象地写出 春雨随着和风在夜间悄然而来,无 声地滋润万物的自然景象。
听雨
2020/11/6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俱黑”“独明”从视觉的角度写 春雨中的夜色,描绘出了一幅形象 生动的春江夜雨图。
看雨
2020/11/6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借助想象描绘雨后的春色,构想出 一个清新绚丽美妙的新世界,既表 达了诗人对这场春雨由衷的赞美, 也体现了诗人喜不自胜的心情。
就。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译文和中心思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译文和中心思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译文和中心思想一、学习《采薇(节选)》这诗出自《诗经·小雅》里面的内容,多数采用二二拍的节奏,因为《诗经》里面基本都是四言诗。

诗词中写了景色,在最后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诗词翻译:回想当初出征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吹拂,如今回来的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舞,道路泥泞非常不好行走,真是又渴又饥身体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能体会?中心:表现了远征战士思家忍苦之情,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和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之中。

二、学习《送元二使安西》老师的手写笔记中有作者的介绍,那么这是一首送别诗。

是王维送别他的朋友,姓元,在家中排行第二,大家称他元二,“使”就是去往,安西是唐代安西都护府。

全诗翻译:渭城的早晨下着小雨,沾湿地上的尘土,盖有青瓦的旅店映衬着柳树,显得格外新鲜,请你再干一杯离别的酒吧,向西出了阳关后,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中心思想:这首送别诗突出表现了作者王维和友人元二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和气氛,后两句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场景,使人读罢为之感动。

三、学习《春夜喜雨》这是杜甫描绘春夜雨景,体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全诗翻译: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着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浓浓的乌云笼罩在田野的小路上,江上渔船的点点灯火闪烁,明早再看带露珠的鲜花吧,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中心: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以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四、学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早春是时间,“呈”是恭敬的送上,张十八员外,十八是指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十八,张十八是诗人张籍,他在水部任园外郎一职。

全诗翻译:京城街道上空雨丝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处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正是一年中景色最美的时候,远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暮春时节。

中心思想:本诗通过对早春景色的描写,突出了作者对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早春时节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知识点考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知识点考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知识点考点单元首页【人文主题】★春天古诗词诵读板块共选编十首古诗词,包括《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江上渔者》《泊船瓜洲》《游园不值》《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浣溪沙》《清平乐》,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春天的多彩,并借春抒情,表达了作者爱春、惜春、赞春、诵春之情。

【语文要素】★增加积累,迁移运用之前掌握的研究方法来自主疏通诗词大意,为更高年段的研究作准备。

【阅读要素】★借助注释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方法突破】★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诗词背景;紧扣诗题,了解内容;反复诵读,悟出诗情。

一、会背《采薇(节选)》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读准音雨(yù)霏(fēi)载:zǎi记载、三年两载zài载重,本课读zài行:háng银行xíng行走,本课读xíng2.看注释(1)薇:野豌豆(2)雨[yù]:下雨,落下。

雨雪,下雪。

3.解诗意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4.知背景《采薇(节选)》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写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回想自己在军中的情况和心情。

原诗共六章,本诗节选的是第六章:归途之景。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大约编成于春秋时期,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诗篇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5.悟诗情《采薇(节选)》描写了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家之苦的戊边战士在归途中的所思所想,表达了他爱国恋家服役思归的思想感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四句是《诗经》中以景写情的胜利典范,是描述情景交融的名句,被称为《三百篇》中最好诗句之一。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理解诗词大意,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古诗词选读:包括《寒食》、《乡村四月》、《泊船瓜洲》、《长相思》等。

2. 古诗词背景知识:介绍作者、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

3. 古诗词欣赏:分析诗词的意境、韵律、修辞手法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古诗词,理解诗词大意,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2. 教学难点:对古诗词的深入理解和欣赏,以及诗词中一些难以理解的词汇和句式。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词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古诗词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诵读:学生自读、齐读、分组读等方式,让学生熟悉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3. 讲解:对古诗词的作者、背景、内容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大意。

4. 讨论:分组讨论古诗词的意境、韵律、修辞手法等,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对古诗词的主题、意境、韵律等进行总结,强调诗词的美学价值。

板书设计1. 诗词突出诗词的主题和情感。

2. 作者和背景:简要介绍作者和诗词的历史背景。

3. 诗词内容:用图表、关键词等方式展示诗词的主要内容。

4. 诗词意境:用图片、颜色等方式展示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作业设计1. 诵读作业:要求学生在家诵读所学古诗词,家长签字确认。

2. 写作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古诗词,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拓展作业: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相关的古诗词,增加对古诗词的了解和欣赏。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反思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具、学具和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改进。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

早春呈水 部张十八 员外
看早春 赞早春
春雨:雨润如酥 惊喜
草色:遥看近无 好:最是春好处
对比 绝胜:烟柳满皇都
喜爱 赞美
5 江上渔者 宋 •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诗意: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喜爱 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渔人吧, 正驾着像树叶一样的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 下颠簸,飘摇不定。
惜春
最脍炙人口的诗, 最唯美动人的词, 最感人至深的情! 这都是上下五千年 智慧的沉淀和岁月酿制的精华! 相信你课后可以积累的更多!
部编版
赏析: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 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头两句 写得很幽默风趣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 有意拒客,为下文做铺垫。后两句诗形象鲜明, 构思奇特,景中寓理,揭示了一切新生的美好 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 任何束缚,蓬勃发展的道理。
结构图解
游园不值
叙事 抒情
诗意:回想当初出征 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 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 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 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 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 会!
赏析:主要写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 抚今追昔,表达了从军将士思归的情怀。“杨柳依 依、雨雪霏霏”对比出征时和归返时的不同情景, 表明军旅生活的漫长。“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写出了眼前的困境,加深了他的忧伤。最后两句悲 叹,表现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
诗意:京城的街道上空丝雨纷纷, 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 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 满城的暮春。
赏析:这首小诗,诗人只运用简朴 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 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 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 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表达作者 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知识点三篇

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知识点三篇

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知识点三篇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知识点篇一:采薇(节选)教材分析:《采薇(节选)》出自《诗经·小雅》,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

《诗经·小雅》是《诗经》二雅之一,它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

全诗六章,每章八句。

《采薇(节选)》是一首戎卒返乡诗。

诗歌表现了将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及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中表现。

全诗六节(每八句为一节),模仿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第六节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

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有名的诗句之一。

《诗经》是汉族文学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诗歌理解: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注释:【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雨雪】雨雪:指下雪。

“雨”,这里读yù。

【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迟迟】迟缓的样子。

【载】则,又。

【莫】没有人。

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主题:《采薇(节选)》写一位远征战士在回乡途中的所思所想等,表达了从军将士思归的情怀。

赏析:作者抓住“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这两种分别代表春天和冬天的自然景物,描述了军旅生活的漫长。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必读书目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必读书目

六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必读书目梳理古诗:1、《题李凝幽居》唐贾岛2、《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3、《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5、《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6、《次北固山下》唐王湾7、《过零丁洋》宋文天祥8、《今日歌》明文嘉9、《劝学诗》宋朱熹10、《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现代毛泽东11、《大江歌罢掉头》现代周恩来12、《自嘲》现代鲁迅13、《雁门太守行》唐李贺14、《泊秦淮》唐杜牧15、《夜雨寄北》唐李商隐16、《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五代李煜17、《黄鹤楼》(思乡)唐崔颢18、《使至塞上》唐王维1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20、《新竹》清郑燮经典诵读:《论语》节选必读书目:推荐书目:1、《题李凝幽居》唐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赏析: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

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

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

我暂时离开这里不久就将归来,相约共同归隐,到期绝不失约。

2、《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赏析:元宵佳节,千家万户走出家门,街上亮起无数花灯,好像整个京都都震动了。

无数宫女尽情的欢跳连袖舞,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3、《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赏析:一满园的菊花好似郁金黄,中间有一丛却雪白似霜。

这就像今天的歌舞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2课《送元二使安西》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2课《送元二使安西》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2课《送元二使安西》知识点梳理朝代:唐代作者:王维一、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三、注释:(1)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2)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浥(yì):润湿。

(3)客舍:旅馆。

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4)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四、创作背景: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

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五、赏析: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

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

“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

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古诗词诵读 9.浣溪沙(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古诗词诵读 9.浣溪沙(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诵读 9.浣溪沙(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并背诵《浣溪沙》,理解其字词句的基本含义,掌握诗歌手法及修辞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感受古诗词的美,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浣溪沙》是宋代词人晏殊的名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2. 诗歌结构:分析《浣溪沙》的词牌特点,诗句的韵律美。

3. 诗歌意境:探讨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浣溪沙》,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2. 难点:深入理解词中的意象和哲理,学会欣赏和解读古诗词。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浣溪沙》的背景资料和诵读示范。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和心得。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晏殊和《浣溪沙》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诵读:教师示范诵读,学生跟读,体会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3. 解析:逐句解析诗句,讲解生僻字词,分析修辞手法。

4. 讨论:分组讨论诗词意境,分享个人感受。

5. 总结:教师总结诗词主旨,强调学习重点。

板书设计- 课题:《浣溪沙》- 作者:晏殊- 诗词结构:上片、下片- 重点字词:解析及例句- 诗词意境:哲理探讨作业设计1. 必做题:背诵《浣溪沙》,并默写其中的一句。

2. 选做题:写一段关于《浣溪沙》的感想,或创作一首以春天为背景的短诗。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1. 熟练地朗读并背诵《浣溪沙》?2. 理解并欣赏《浣溪沙》中的意境和哲理?3. 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有所提升?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理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朗读感悟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略古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包括《寒食》、《乡村四月》、《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等四首古诗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把握古诗词的节奏、韵律,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领悟古诗词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已学的古诗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及原因,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古诗词,注意节奏、韵律,初步感知古诗词的内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4. 朗读感悟:学生代表朗读古诗词,其他学生闭上眼睛,用心聆听,感受古诗词的意境。

5. 精讲点拨:教师针对古诗词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词的朗读技巧和鉴赏方法。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板书设计1.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优质教案2. 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等。

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本节课学习的古诗词。

2. 结合古诗词的内容,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020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10首)知识点复习资料

2020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10首)知识点复习资料

部编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一)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yù。

载:又。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两句诗中,“依依”是形容柳丝轻柔的样子,既写出柳枝随风飘动,又表现出出征战士展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7、“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

“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二)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

诗人用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春雨来得及时、滋润万物雨的特点。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大李杜”。

杜甫忧国忧民,作品集为《杜工部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意: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的春天。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意: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诗意: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意: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首诗表达了唐朝诗人杜甫,在四川听到平叛官军打了胜仗收复北地的喜悦心情。

闻:听说。

官军:指唐朝军队。

诗中诗人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喜”。

2、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涕:眼泪。

诗意:从剑门关外传来喜讯,官军收复了蓟北。

刚一听说,泪满衣裳。

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1.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晓.看红湿处()A.晓得,知道,懂得。

B.早晨。

C.使人知道。

(2)渭城朝雨浥.轻尘()A.城市。

B.液体。

C.湿润,沾湿。

(3)但.爱鲈鱼美()A.但是。

B.单单,只是。

C.不但。

(4)应.怜屐齿印苍苔()A.回答或随声相和。

B.大概,表示猜测。

C.应付,对待。

(5)休.将白发唱黄鸡()A.歇息。

B.停止。

C.不要。

(6)因.风飞过蔷薇()A.因为。

B.原因,缘故。

C.凭借。

2.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夸张)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设问)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比喻)D.谁道人生无再少?(反问)3.对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春夜喜雨》一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春江夜雨图。

B.《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怀和依依惜别之情。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诗的后两句写了诗人对早春时节的喜爱和赞美。

D.《清平乐》中,黄庭坚通过一连串清丽美好的想象,曲折委婉地表达了惜春之情。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的意思。

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诗句。

①劝你再干了这一杯酒吧,等一路向西出了阳关,那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场雨像是知道时节到了似的,正在这春天前来滋长草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9课《浣溪沙》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9课《浣溪沙》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9课《浣溪沙》知识点梳理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1101年8月)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二、创作背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

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写下此词。

三、注释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浸:泡在水中。

萧萧:形容雨声。

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

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

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四、古诗大意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五、古诗赏析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

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

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词,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包括《春夜喜雨》、《春晓》、《静夜思》、《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五首古诗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2. 教学难点:把握古诗词的节奏、韵律,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培养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世界,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诵读:教师示范诵读,学生跟读,注意把握古诗词的节奏、韵律,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

3. 理解:教师讲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美。

4. 赏析: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象,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5.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词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多背古诗词。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词诵读》2. 内容:春夜喜雨、春晓、静夜思、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3.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4. 教学难点:把握古诗词的节奏、韵律,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培养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背诵本节课学习的古诗词,家长签字确认。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4课《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4课《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4课《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知识点梳理一、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明朝人推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二、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诗写了两首,这是第一首。

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

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

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附第二首:“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三、词语注释①[呈]恭敬地送上。

②[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张籍,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③[天街]京城街道。

④[润如酥]形容春雨滋润细腻。

酥,酥油。

⑤[处]时。

⑥[绝胜]远远胜过。

四、诗句大意京城的街道上下着纷纷扬扬的丝雨,它就像酥油般柔滑细腻,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嫩绿而略带黄色草芽,在远处看去,一大片满是的,可走近一看,却显得稀疏起来。

这是一年之中最好的时节,远远胜过杨柳堆烟的晚春。

五、诗句赏析这是一首写给张籍的小诗,大概是诗人希望张籍能够出来看下春景吧,至于张籍去看了没,根据诗人的两首诗,应该是没有成行的。

古时候的人排行都是整个氏族同辈分的一起排,张籍就刚好排到十八,所以就称“张十八”。

首句“天街小雨润如酥”。

“天街”只是虚指,以小见大,它实指整个京城,并不是说这雨就只下在京城的街道,也不是说只有京城街道的雨是柔滑细腻的。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知识清单+检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知识清单+检测
一、诗词概述
卜算子: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曲。这首词是一首送别词,上片写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表达了词人心中对鲍浩然的不舍与留恋,以及对他的美好祝福。
二、理解词语
①卜算子:词牌名。
②鲍浩然:诗人的朋友。
③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④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⑤欲:想要。
⑥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的地方。盈盈,仪态样子。
部编版六下古诗词诵读专题复习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知识梳理】
知识点:借助注释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一、古诗概述
这首诗选自《诗经·小雅》,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薇,薇菜,植物名。这段节选描写了戍边战士在还乡路上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戍边时的艰苦,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及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二、理解词语
①呈:恭敬地送上。
②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张籍,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③天街:京城街道。
④润如酥:形容春雨滋润细腻。酥,酥油。
⑤最是:正是。
⑥处:时。
⑦绝胜:远远胜过
⑧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三、了解诗意
京城的街道上空丝雨纷纷,雨丝就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小草钻出地面,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一年之中最美的正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绿杨满城的暮春。
(三)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一、古诗概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知识点归纳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知识点归纳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知识点归纳梳理诗歌内容:《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江上渔者》《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语文要素: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背诵诗词。

领会诗的意境,把握诗的思想内容,理解诗精练优美的语言。

一、汉字考点易读错的字:采薇.(wēi) 昔我往矣.(yǐ)雨.雪霏霏(yù)莫.知我哀(mòshuāi) 浥.轻尘(yì)载.渴载饥(zài) 渭城朝.雨 (zhāo) 客舍.青青(shě)更.尽(gèng) 潜.入(qián)润.物(rùn)花重.锦官城(zhòng)晓.看(xiǎo) 乃.发生(nǎi)润如酥.(sū) 野径.云俱.黑(jìng jù )满皇都.( dū ) 但爱鲈.(lú)鱼美出没.(mò)风波里二、句子考点特殊句型:拟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把雨拟人化,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

比喻: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把小雨比作酥油,表现诗人对小雨的喜爱。

对比: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将初春草色与暮春的烟柳作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

)理解诗句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1)这是春天(季节),从杨柳看出来。

在从前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我”要去出征。

诗中除了主人公,还可能有谁?送别的亲友。

此刻主人公会是什么心情?不舍。

(2)家乡的一草一木,每一位亲友都值得留恋,但“我”能留下吗?(不能。

因为他既是父母的儿子,也是国家的臣民。

)2.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现在是冬天(季节),从雨雪看出来。

(2)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战争结束,终于可以回家了。

此时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雨雪霏霏(用诗中的词填空)请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大雪纷纷满天飞。

(3)此刻“我”的心情怎样?(归家的喜悦、激动、急切;劫后余生的感慨)有道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笔记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笔记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笔记标题: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笔记一、引言在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我们接触到了一系列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古诗词。

这些诗词不仅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培养我们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的良好素材。

下面,我将对本学期学习的部分重点古诗词进行梳理和感悟记录。

二、古诗词篇目及赏析1.《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白帝城出发,一日之间行过千里江陵的壮丽景象,展示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2.《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首五言绝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深夜思乡的画面,寓深情于淡墨之中,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3.《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战乱后春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三、诵读感悟通过诵读这些古诗词,我深深地被古人的智慧和才情所打动,同时也更深刻地理解到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每一首诗词都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我在品味诗词之美时,也领略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

四、诵读方法与技巧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不仅要注重字音准确、节奏韵律恰当,更要用心去体味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通过反复诵读,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力求做到声情并茂,使古诗词的生命力在诵读中得以焕发。

五、结语古诗词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艺术的熏陶,更是一种人格品质和人生观的塑造。

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能继续深入研读更多古诗词,让它们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滋养我的精神世界,丰富我的文化内涵。

以上就是我对六年级下册部分古诗词诵读的笔记整理,愿我们在诗词的世界里一同成长,共同传承并发扬我们的中华文化瑰宝。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知识梳理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知识梳理

第七单元考点梳理考点一: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大约编成于春秋时期,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诗篇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的手法。

2.王维,唐代诗人。

字摩诘。

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进士。

累官至给事中。

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3.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被尊称为“诗圣”,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4.韩愈,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5.范仲淹,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6.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7.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著有《四朝闻见录》,诗集有《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

8.王观(公元1035年—1100年),字通叟,宋代词人,如皋(今江苏如皋)人,一说高邮人。

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

王观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等,其中《卜算子》一词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

9.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10.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书法独树一帜,与苏轼、米芾和蔡襄合称“宋四家”。

考点二:古诗词理解1.《采薇(节选)》是一首写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考点梳理
考点一: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大约编成于春秋时期,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诗篇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的手法。

2.王维,唐代诗人。

字摩诘。

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进士。

累官至给事中。

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3.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被尊称为“诗圣”,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4.韩愈,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5.范仲淹,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6.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7.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著有《四朝闻见录》,诗集有《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

8.王观(公元1035年—1100年),字通叟,宋代词人,如皋(今江苏如皋)人,一说高邮人。

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

王观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等,其中《卜算子》一词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

9.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10.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书法独树一帜,与苏轼、米芾和蔡襄合称“宋四家”。

考点二:古诗词理解
1.《采薇(节选)》是一首写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

2.《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

全诗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语言抒发别情,写得情景交融,韵味深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并成为流传千古的名曲。

3.《春夜喜雨》全诗没有一个“喜”字,但句句洋溢着喜悦之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对春雨的特点和品性的描写生动、细腻。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前两句细致描写了初春的小雨和草色的朦胧美,后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这一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5.《江上渔者》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

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6.《泊船瓜洲》借景抒情,借身边的“山水、春风、明月”来表达对家乡的
思念之情。

诗中一个“绿”字形象鲜活,给人以阵阵春风扑面之感。

7.《游园不值》一诗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诗的后两句为我们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写的是词人送别友人鲍浩然归家时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美好祝福。

这首词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设喻巧妙、情趣盎然。

9.《浣溪沙》一词描写了清泉寺幽雅的风光,词人即景抒怀,表现了自己执着生活、豁达乐观的性情。

10.《清平乐》是一首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词,作者以凄婉的笔法,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体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热爱、眷恋、痴情和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