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工作程序
测量工作的原则和程序1

测量工作的原则和程序无论是测绘地形还是施工放样,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甚至还是产生错误,为了限制误差的传递,保证测区内一系列点位之间具有必要的精度,测量工作的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有高级到低级’的原则进行。
首先在整个测区内,选择若干个起着整天控制作用的点1、2、3、等为控制点,用较精密的仪器和方法,精确地各个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的工作称为控制测量。
这些控制测量精度高,均匀的分布在整个测区。
因此,控制测量是高度精密的测量,也是带全局性的测量。
然后以控制点位依据,用低一级精度测定其周围局部范围的地物和地貌特征点,称为碎步测量。
碎步测量是叫控制测量低一级的测量,是局部的测量,碎步测量由于是在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碎步测量的误差就局限在控制点的周围,从而控制了误差的传播范围和大小,保证了整个测区的测量精度。
施工测量师首先对施工场地布设整体控制网,用较高的精度测设控制网点的位置,然后在控制网的基础上,在进行个局部轴线尺寸和高低的定位测设,其精度较低。
测量工作的程序分为控制测量和碎步测量两步。
遵循测量工作的原则和程序,不但可以减少误差的累积和传递,而且还可以在几个控制点上同时进行工作,即加快了测量的进度,缩短了工期,又节约的开支。
测量工作有外业和内业之分,上述测定地面点位置的角度测量、水平测量、高差测量是测量的基本工作,称为外业。
将外业进行整理、计算(坐标计算、高程计算)、绘制成图,称为内业。
为了防止出现错误,在外业和内业工作中,还必须遵循另一个基本原则“边工作边校核”,用检验的数据说明测量的成果的合格和可靠。
测量工作实质是通过实践操作仪器获得观测数据,确定点位关系。
因此是实践操作与数据密切相关的一门技术,无论是实践操作有误,还是观测数据有误,或者计算有误,都体现在点位的确定上产生的错误。
因而在实践操作与计算中都必须步步有校检,检核已进行的工作有无错误。
一旦发现错误或达不到精度要求的成果,必须找出原因和返工重测,以保证各个环节的可靠。
测绘工作流程

测绘工作流程测绘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和系统性强的工程技术,通常包括计划和组织一系列测量、数据处理、地图制图和检查工作的过程,以便为建设工程和规划提供可靠、准确的基础数据。
下面将介绍一下测绘工作的流程,以方便有需要的读者了解。
1.前期调查测绘工程的前期调查是测绘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测绘工程整个过程的基础。
前期调查的总体目的是确定工程区域的现状、客观条件和特点,为后续的实地测量和制图作准备。
具体内容包括:(1)查阅各种资料,如地图、航空照片、已有的工程资料等,为实地测绘和制图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调查工程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土地利用、人口、交通等情况。
(3)收集工程区域土地所有权、土地用途、工程用地审批等方面的信息,确定测绘工作的范围和目标。
2.实地测量实地测量是测绘工程的核心环节,也是最复杂的部分。
测量操作旨在获得高精度的数据,以便后续数据处理和制图工作。
具体内容包括:(1)测量基准点和控制点,确定测量网的法则和形状。
(2)利用总站、经纬仪、水准仪和测距仪等现代测量设备,完成各种类型的测量工作,如平面测量、高程测量和角度测量。
(3)进行现场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检查和校正,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包括对野外测量数据的处理和数据转换。
数据处理是整个测绘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结果直接影响地图制图的精度和可靠性。
具体内容包括:(1)对野外测量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将不合格数据予以修正或剔除。
(2)校核数据,确保各项数据及解算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3)进行数据转换,包括平面坐标变换、高程数据转换、坐标系转换等。
4.地图制图地图制图是测绘工作的最终目标,也是测绘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地图制图的主要内容包括:(1)制定制图方案,确定各种符号和图形的含义、标准和使用方法。
(2)利用测绘所得数据进行制图,对不同数据在地图上的分布和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和处理。
测绘工作流程汇总

测绘工作流程汇总测绘工作流程汇总大地测量与海洋测绘一、坐标转换:1收集、整理转换区域内重合点成果(三维坐标)2分析、选取用于计算坐标转换参数的重合点。
3确定坐标转换参数计算方法与坐标转换模型。
4转换前坐标形式的转换:采用四参数---同一投影带的高斯平面坐标;采用七参数---空间直角坐标。
5初步计算转换参数。
6分析转换残差,剔除粗差。
7重新计算参数并评估参数精度。
8转换二、似大地水准面计算流程1完成高程异常控制点GPS测量数据处理。
2完成高程异常控制点水准测量数据处理。
3计算高程异常。
4收集重力资料与数字高程模型资料,并按格网平均重力异常计算要求对数据经行整理。
5可采用地形均衡重力归算等方法完成重力点的重力归算与格网平均重力异常计算。
6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参考重力场模型,采用移去恢复技术,完成重力似大地水准面计算7采用融合技术消除或消弱高程异常控制点与对应的重力似大地水准面的不符值,完成与国家高程系统一致的似大地水准面计算。
三、水下地形测量基本实施过程1准备工作:包括资料收集、设备监测和调试、测线设计、多波束校准、动吃水的测定等。
2测量过程:包括水深测量、潮汐测量、声速测量等。
3数据处理:包括多波束数据处理、水深改正、质量控制、归位计算等。
4质量评估:利用主检比对等对水下地形测量成果进行质量评估。
5图形绘制:对测点平面坐标、水深进行转换,获得图形绘制要求的坐标系系统和垂直基准下的成果,用于水下地形图绘制;根据比例尺设计图幅、进行水下地形图绘制。
6成果提交:资料整理、汇编和提交。
四、海图制作----海图总体设计1海图图幅设计:根据制图区域范围,确定海图图幅规格、图幅数量和对海图的分幅,以及确定每一幅海图的标题、图号及图面配置。
图面配置一般包括标题内容和位置、各种图表、说明文字以及方位圈配置的位置等。
2确定海图的数学基础:主要包括海图比例尺、投影、坐标系统及深度、高程基准。
3构思海图内容及表示方法:包括海图内容的选择,确定地理要素的制图综合原则和指标、设计和选择表示方法,确定地名的采用原则四、海图制作----海图制作流程1编辑准备阶段:即海图总体设计;2数据输入阶段:将所使用的图形、数字、文字输入计算机的过程。
测绘工作流程

测绘工作流程尊敬的客户,欢迎您到宝鸡点亮测绘有限公司来办理业务!我公司将本着“精确、高效、友善”的宗旨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您办理具体事务前,请先详细阅读本指南,这将有助于您和我们更好的完成本次测绘任务。
一、测绘工作流程:二、测绘部服务项目介绍【规划定线】1、办理时应提供资料:经规划局盖章的设计图、红线图。
2、工作周期:2个工作日之内到现场,隔天出报告。
【规划验线】1、测量条件:已放好线(灰线或龙门桩放好、高层轴线桩引好).2、办理时应提供资料:a、行政审批中心规划建设局窗口开具的建设工程验线记录单。
b、盖有“吴江市规划建设局图纸批准专用章”的总平面图一份。
注:二者的批准号要一致!c、请您每幢建筑物放好所有角点。
3、工作周期:2个工作日之内到现场,隔天出报告。
【竣工测量】<建筑竣工>1、测量条件:建设区构筑物及道路、绿化及其它市政设施已竣工。
2、办理时应提供资料:a、土地使用证复印件1份;b、该工程经规划建设局批准的施工总平面图一份;c、建设区内各种管线(如雨水、污水等)室外分布图一份。
3、工作周期:总共15个工作日。
通常一周之内到现场,隔一周出报告.4、竣工补测:如规划验收不合格,需要现场进行改造的,在满足规划条件要求后对现场进行局部补测,请您将我单位上次提供的3份竣工测量总平面图返回。
收费标准:1800元。
注:竣工测量总平面图电子档,我单位通常会通过e-mail直接发送到规划建设局信箱。
如确实有需要,我们会另外提供软盘拷贝。
〈道路、桥梁、驳岸竣工>1、测量条件:道路及其它市政设施已竣工。
2、办理时应提供资料:施工设计图1套。
3、工作周期:总共15个工作日.通常一周之内到现场,隔一周出报告。
〈管线竣工〉1、测量条件:管线铺设到位.注:地下压力管应在覆土前测量,已覆土的管线如需实测,请施工方予以配合,要求每隔30米挖个点,拐弯处特征点(三通、弯头、分界点)挖出来。
2、办理时应提供资料:施工设计图1套.3、工作周期:如未覆土隔天到现场,一周出报告.已覆土需要探测的,时间另定。
测量工作流程

测量工作流程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各行各业的许多领域,例如建筑、土地测绘、工程测量等。
测量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效益。
下面将详细介绍测量工作的流程。
1. 制定测量计划。
在进行测量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制定测量计划。
测量计划包括确定测量的目的、范围、方法和技术要求等内容。
在确定测量目的的基础上,可以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工具,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地勘测。
实地勘测是测量工作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实地勘测时,需要根据测量计划确定测量的范围和要点,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设备进行测量。
在实地勘测过程中,需要注意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测量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完成实地勘测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整理、计算和校核等工作。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比对和验证,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编制测量报告。
在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后,需要编制测量报告。
测量报告是对测量工作的总结和归纳,包括测量的目的、方法、过程和结果等内容。
编制测量报告时,需要清晰、准确地表达测量结果,以便后续工作的参考和使用。
5. 审核与验收。
最后一步是对测量工作进行审核与验收。
在审核过程中,需要对测量数据、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审查和评估,以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验收过程中,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确认和验证,确保测量工作符合要求并得到认可。
总结。
测量工作流程包括制定测量计划、实地勘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编制测量报告以及审核与验收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以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通过规范的流程和严格的管理,才能得到符合实际情况的测量结果,为工程建设和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地质测量科工作程序几各种制度

地质测量科工作程序一、地质工作程序1、资料提交→有关部门提出委托书→总工程师签字→地测科接受→收集、分析材料→提出三书、剖面→科长审提→总工程师签字→提交有关部门→对比总结。
2、地质问题处理→发现问题→现场收集资料→提出方案→领导汇报。
3、资料收集→整理→上图、上账。
二、测量工作程序接受任务→审核图纸→引入起算数据→中腰线及导线标定、延伸→计算成果→上图→交换图→提交有关部门→贯通测量→现场标定贯通中腰线→向有关部门下发贯通通知书→巷道贯通→中型→贯通技术总结→贯通台帐→成果台帐→资料整理入档。
三、防治水工作程序分析资料→编制探放水设计、措施→矿总工审批→报局审批→组织实施→现场验收→合格→不合格→区队整改再验收→探水→分析提出恢复掘进通知书→会审→掘进队进巷→再次验收→水情消除→总结。
XXXX煤矿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与图纸会审1 目的为了使施工单位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工程设计特点和设计意图,掌握工程关键部分的质量要求,同时,也为了减少图纸中的差错,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特制定本制度。
2 定义2.1 设计交底:是指设计单位对其所提交的图纸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技术交底说明。
2.2 施工图纸会审:是指建设单位、监理公司及施工单位在收到施工图图纸后,分专业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阅审,并提出书面意见的过程;施工单位派专业人员参加设计交底会,以便全面了解设计意图并审查其可操作性。
2.3 参与会审:是指设计单位必须派该项目主设计人及指定的各专业工地代表出席;监理公司应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技术交底会,并在收到正式施工图纸后,组织现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会审图纸,提出审图意见;凡直接涉及设备制造厂家的工程项目及施工图,视具体情况由组织者邀请制造厂家代表到会,与设计单位代表一起进行技术交底与图纸会审。
3 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的条件3.1 设计单位必须提交完整的正式施工图纸;对施工单位急需的重要的分项专业图纸,必要时也可提前交底与会审,但在成套图纸到达后应再统一交底与会审。
测绘技术的基本步骤与流程

测绘技术的基本步骤与流程测绘技术是一种用来测量和描述地球表面形状、地理空间位置以及各种物体和事物空间关系的技术。
它对于土地规划、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测绘技术的基本步骤与流程,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测绘技术的基本步骤包括:规划、测量、计算、绘图和质量控制。
首先是规划阶段,这是整个测绘工作的起点,包括确定测量任务、制定测量方案和程序,确定测区范围及其内部分区和控制网的布设方案等。
规划阶段的关键是要全面了解任务需求,并明确测量目标和要求。
接下来是测量阶段,这是实地进行测量工作的关键步骤。
其中最基本的是地面测量,常用的方法有全站仪测量、三角测量和平面坐标测量等,通过这些测量手段可以获取地物的位置、高程、形状等数据。
此外,还有航空测量、遥感测量等现代方法,通过飞机或卫星获取各种地物信息。
获得测量数据后,接下来是计算阶段,这是将测量数据转化为信息的重要环节。
计算的目的是通过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到各种测量结果,如地图、平面图、剖面图等。
在计算阶段,需要使用数学、地理、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知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测量数据计算完毕后,就需要进行绘图工作了。
绘图是将测量结果按比例缩小绘制在图纸上,使得人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地理实体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信息。
绘图工作可以使用各种绘图工具和软件,如CAD、GIS等,这些工具可以大幅提高绘图的效率和精度。
最后是质量控制阶段,这是保证测绘质量的重要环节。
质量控制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检查和测试手段,对测量数据、计算结果和绘图产品等进行评估和判断,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还包括与其他测绘数据的对比和验证,以及各项技术标准的遵循和执行。
综上所述,测绘技术的基本步骤包括规划、测量、计算、绘图和质量控制。
这些步骤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步骤,可以确保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土地规划、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可靠的地理空间数据支持。
工程测量及复核制度

工程测量及复核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明确工程测量的基本要求、操作流程和复核机制,以确保工程建设各阶段的测量工作准确无误,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适用于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测量人员和管理人员。
二、组织结构和职责1. 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负责全面的测量工作。
2. 测量小组应配备专业的测量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确保测量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3. 测量小组负责编制测量计划,组织实施测量工作,并对测量结果负责。
4. 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协调测量工作与工程建设其他环节的关系,确保测量工作顺利进行。
三、测量工作程序1. 测量前准备: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仪器选择、人员分工等。
2. 现场测量:按照测量方案进行现场作业,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处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4. 成果复核:由专人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确保无误后方可用于工程建设。
四、复核制度1. 实行双重复核制度,即每项测量成果都需经过两次独立的复核。
2. 复核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资格,且不得参与原始数据的采集。
3. 复核内容包括数据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 如复核发现错误或疑点,应及时通知测量小组进行核查和纠正。
五、记录和报告1. 测量小组应详细记录测量过程和结果,包括现场作业记录、数据处理记录和复核记录。
2. 定期编制测量报告,报告应包含测量成果、分析评价以及建议措施。
3. 测量报告应由项目负责人审批后,方可作为工程建设的依据。
六、质量控制1. 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2. 对测量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
3. 建立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对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追踪和整改。
七、安全管理1. 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确保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
2. 在复杂或危险环境中进行测量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 对于影响安全的测量结果,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测量工作程序

测量工作流程
一、接受测量工作:在接到测量任务后,应立即收集相应基础资料,
校核计算测量起算数据;
二、实施测量工作:做好资料准备工作后,着手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井上做好准备工作
(1)、检查仪器是否完好并能正常使用;
(2)、准备测量资料(相关测量成果及图纸);
(3)、准备材料(对讲机、木仨、锤子、线绳、钉子、垂球、50米钢卷尺、红漆);
2、井下导线测量
(1)、检查起始点与后视点(看测点是否移动,首先是看木仨与顶板接触的地方所涂红漆是否有挤压或摩擦痕迹,如果有则表明木仨动了,本测点将不能使用,需重新画漆测量作为测点,其次是看木仨上的钉子是否移动,如果钉子动了,测点也不能使用,需重新画漆测量作为测点);
(2)、栓后视点(线绳悬挂自由垂直、不摇摆);
(3)、选择前视点位置,顶板要坚硬牢稳、无淋水、便于拴点线绳,底板无积水、便于架设仪器。
(4)、在起始点处架设仪器(三脚架要架稳踩实、对中整平);
(5)、正倒镜照准后视点测记水平角,正倒镜照准前视点测记水平角、垂直角(测记的水平角、垂直角互差满足《煤矿测量规程》限差要求;
(6)、用50米钢卷尺丈量两点间距离,两人需要尽量将钢尺拉直,保证钢尺垂度最小,需读两次读数,差值不超过3毫米,否则需重新拉尺丈量;
(7)、量取仪器与前视点上高,精确到毫米;本站导线测量结束,进行下一站测量工作;。
测量工作程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测量工作程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测量工作程序是指在进行各类测量任务时,所要遵循的一系列步骤和规范。
正确的测量工作程序能够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测量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测量工作程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确定测量目标:在进行任何测量任务之前,首先要明确测量的目的和要求。
明确测量目标有助于确定测量方法和测量参数,确保测量结果的可用性和适用性。
二、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根据测量目标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
不同的测量任务需要使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间接测量、静态测量、动态测量等。
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能够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制定测量计划:在进行测量任务之前,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
测量计划包括测量的时间、地点、测量参数、测量仪器和设备的选择和校准等。
制定测量计划有助于组织和管理测量工作,确保测量任务的顺利进行。
四、准备测量仪器和设备:在进行测量任务之前,要对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
只有确保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才能获得准确和可靠的测量结果。
五、进行测量实施:按照测量计划进行测量实施。
在测量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遵循测量方法和要求。
同时,要注意环境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
六、记录和处理测量数据:在测量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测量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整理、筛选、计算和分析等,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测量结果。
七、评估和验证测量结果:在获得测量结果之后,要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和验证。
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定测量任务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
八、编制测量报告:根据测量结果,编制测量报告。
测量报告包括测量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以及建议和改进措施。
测量报告能够对测量任务进行总结和评价,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九、保证测量质量:在整个测量过程中,要确保测量质量。
保证测量质量的关键在于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数据的准确和可靠。
测量工作程序

测屋工作程序1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1业主交接桩点后,项目上测量人员需对桩点保护,并保存好桩点资料及交接单。
需进行加密控制的应仔细勘察地形选点,选用视野良好地方牢固, 施工中不易被破坏地点为加密点。
2控制点复核首前项目上测量人员对控制点进行复核。
然后由分公司组织对控制点进行二次复核。
无误后,双方签字确认。
项目部编辑复核成果报送监理单位。
经监理签字方可使用。
3施工前,应制定控制点复测周期。
施工期间控制点如遇到较大的荷载或周围大量积水浸泡后。
应立即进行控制网复测。
根据,日期、方法、观测路线三个规定。
4测设复核标准和精度误差要求要统一。
5复测控制点时,应切入相邻标段控制点进行联测。
▲ ! 2图纸审核1项目部接到图纸后,应立即会同分公司人员对图纸进行审核。
审核后,双方签字确认。
项目部将问题报送设计单位。
2对桥梁中心线定位及线形相关曲线要素审核。
3对分跨中心线里程的审核。
4对桥梁中心线与分跨中心线交点坐标及方位角的审核。
5对桥梁设计中线与桥梁结构中线偏位参数的审核。
6对桥梁中心线设计高程及两侧坡度、超高的审核。
7对自桥面以下--桥面铺装层、梁顶、梁底、垫石顶、墩柱顶、墩柱底、承台顶、承台底、垫层顶、灌注桩顶、灌注桩底、桥台处各部位设计高程的审核。
8对桥梁各细部构造尺寸及预埋位置的审核。
9对桥梁外加工预制构件图纸尺寸的审核。
10对相关道路图纸的审核3编写测量方案3.1工程概况3.2编制依据3.3测量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3.4测量复核程序3.6测量人员组成结构3.7测量仪器设备名称及效验日期3.8施工中各部位测量控制3.9测量人员安全措施▲! 4图纸测量放样数据计算与复核4.1图纸审核后,分公司和项目部测量人员分别对图纸重要部位样数据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后,共同复核。
无误双方签字项目部将结果报送监理,经签字方可用于施工放样。
4.2计算数据应采用计算机程序与手工验算相结合。
4.3数据成果表格中内容应活晰、明确不漏项。
4.4数据成果应在输入计算机CAEB件中形成图形复核。
简述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程序

简述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程序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程序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和可靠的重要基础。
下面简述一下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程序:
1.基本原则:
(1)准确性:测量应尽可能准确,减小误差。
(2)可重复性:相同条件下的测量应能够得到相同的结果。
(3)全面性:考虑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合理考虑和处理。
(4)可追溯性:测量结果应能够追溯到国家或国际标准。
2.基本程序:
(1)确定测量目的和要求:明确需要测量的对象、参数和精度要求。
(2)设计测量方案:确定测量方法、仪器设备和技术路线等。
(3)进行前期准备:包括校准测量仪器、准备测量样品等。
(4)进行实际测量:按照测量方案进行实际操作和数据记录。
(5)处理和分析数据: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和统计处理。
(6)判断和报告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测量的有效性,并编制结果报告。
(7)验证和确认结果:通过比对、重复测量等方式验证和确认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存储和管理数据:妥善保存测量数据和相关记录,建立数据管理体系。
在整个测量工作中,还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实时记录和交流等。
此外,不同类型的测量工作可能还有特定的程序和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测量工作的原则与程序

测量工作的原则与程序测量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各个行业和领域。
无论是建筑工程、地质勘探、环境监测还是制造业,都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工作。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
一、测量工作的原则1.准确性原则:测量工作的核心目标是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规定的测量方法,避免误差的产生。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要使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2.可靠性原则:测量结果必须是可靠的,即可重复的。
为了保证可靠性,需要在测量过程中排除一切可能引起误差的因素,如环境的干扰、仪器的故障等。
同时,在进行多次测量时,要保持一致的测量条件和方法,以减小误差的影响。
3.经济性原则:测量工作应该具有经济性,即在保证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测量成本和时间。
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合理安排测量计划和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资源。
4.安全性原则:测量工作中涉及到一些特殊环境和操作,如高空、高压、有毒等,必须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对工作环境和仪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确保工作的安全进行。
二、测量工作的程序1.确定测量目标:首先需要明确测量的目标和要求,确定需要测量的参数和指标。
根据不同的测量目标,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
2.制定测量计划:根据测量目标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
包括测量的时间、地点、方法、仪器设备等。
同时,还需要确定测量的步骤和流程,以确保测量的顺利进行。
3.准备测量仪器:根据测量计划,准备好需要使用的测量仪器和设备。
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正常工作。
4.进行测量操作:按照测量计划和要求,进行测量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测量方法和要求进行,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5.记录测量数据:在测量过程中,及时记录测量数据。
测量的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的施工工艺流程一、施测程序二、施工的测量准备1、施测原则: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测量方法简捷,仪器使用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2、准备工作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座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座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层±0.000的绝对标高。
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层高,对比基础,楼层平面,建筑、结构几者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
3、测量仪器的选用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具有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厂家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控制点的布设与施测1工程定位根据测绘部门提供的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点,按照所计算的建筑物主轴线座标点进行轴线定位。
2平面控制网测设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一致;布设呈矩形;布设平面控制网主要依据为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桩位必须用砼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2、建筑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地下室主控轴线定位时,均布置引线,横轴西侧以及东侧投测至目前已经施工完成的二区及四区负一层板面上,纵轴北侧投测至围墙上,纵轴南侧设置定位桩。
rtk面积测量操作流程

rtk面积测量操作流程
RTK(Real-Time Kinematic)是一种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可以用于测量地面上的各种参数,包括面积。
RTK面积测量操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工作:在进行RTK面积测量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设备和工具,包括RTK测量仪、GPS接收器、笔记本电脑等。
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已经校准。
2. 设置基准站:在测量区域的周围设置一个或多个基准站,用于提供高精度的参考数据。
基准站应该尽可能远离干扰源,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设置测量区域:在笔记本电脑上打开RTK测量软件,设置测量区域的边界和参考点。
根据需要,可以设置不同的测量参数,如测量精度、坐标系等。
4. 进行测量:将RTK测量仪连接到GPS接收器,并在笔记本电脑上启动测量程序。
根据软件提示,开始在测量区域内移动设备,收集各个点的坐标数据。
5. 数据处理:在完成测量后,将收集到的数据导入到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中进行处理。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可以得出测量区域的面积和其他相关参数。
6. 结果输出:最后,将测量结果输出为报告或图表,以便后续
分析和应用。
可以将结果导出为Excel表格、CAD图纸或PDF文件,方便与他人共享和交流。
总的来说,RTK面积测量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设置基准站、设置测量区域、进行测量、数据处理和结果输出等步骤。
通过科学
的操作流程和精确的测量技术,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为
土地规划、农业生产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工程测量流程

工程测量流程工程测量是指在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中,通过测量手段获取各种地理信息和工程数据的过程。
工程测量流程是指在进行工程测量时所需遵循的一系列步骤和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工程测量的流程。
首先,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实际测量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测量对象的认真研究和分析,确定测量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以及对测量现场进行勘察和布点等工作。
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后续的测量工作顺利进行。
其次,进行实地测量。
实地测量是工程测量的核心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在实地测量中,需要根据前期准备工作确定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对测量对象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记录。
在进行实地测量时,需要严格按照测量要求和程序进行操作,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完成实地测量后,需要对所获得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包括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校核,以及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
只有经过严格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然后,编制测量成果图。
在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后,需要根据测量成果编制相应的测量成果图。
测量成果图是工程测量的重要成果之一,它直观地反映了测量结果和测量对象的空间信息。
编制测量成果图需要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图件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最后,进行成果报告和归档。
在完成测量成果图的编制后,需要对测量成果进行总结和归档。
这包括编制测量成果报告,对测量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解释,以及将测量数据和成果进行归档保存。
成果报告和归档是工程测量的最后一步,也是对整个测量工作的总结和回顾。
综上所述,工程测量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实地测量、数据处理和分析、编制测量成果图、成果报告和归档等步骤。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步骤进行工作,才能保证工程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做好了工程测量工作,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测量工作的基本程序

测量工作的基本程序测量工作是指通过使用测量仪器和技术,对物体、空间或现象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记录的过程。
它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地理测量、环境监测等。
本文将介绍测量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测量目标的确定、测量仪器的选择和校准、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以及测量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第一步,确定测量目标。
在进行测量工作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需要测量的目标。
这可能是一个物体的尺寸、一个空间的形状或者一个现象的特征。
确定测量目标的重要性在于明确测量的目的和范围,从而为后续的测量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第二步,选择和校准测量仪器。
根据测量目标的不同,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测量仪器。
例如,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可以使用尺子或卷尺,测量一个建筑物的高度可以使用测高仪。
在选择测量仪器时,我们需要考虑其精度、准确度和适用范围等因素。
同时,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我们还需要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以消除仪器本身的误差。
第三步,采集和处理测量数据。
在进行测量时,我们需要使用测量仪器对目标进行测量,得到一系列的测量数据。
这些数据可能是数字、图像或者其他形式的记录。
在采集测量数据时,我们需要注意遵循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如去除异常值、进行数据平滑等,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第四步,分析和应用测量结果。
在完成测量工作后,我们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应用。
在分析测量结果时,我们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图表分析等手段,来揭示测量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
同时,我们还可以将测量结果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如用于工程设计、质量控制、环境监测等。
在应用测量结果时,我们需要注意结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以确保其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指导意义和实际效果。
测量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确定测量目标、选择和校准测量仪器、采集和处理测量数据以及分析和应用测量结果。
这些步骤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测量工作流程。
建筑施工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程序和要求

教师强调
“三大原则”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掌握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用于构件的位置线,框架柱,剪力墙定位线。
控制:主控线,测量整体具有控制作用的点
其次,还应遵循的原则“重检查,重复核”
测量工作的程序“既遵循先外业后内业”,“也遵循先内业后外业”双向工作程序。
(二)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
1、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3、测量记录、图纸、标志真实、客观、原始性。
4、密切配合
5、爱好工具仪器
(三)测量学的发展概况
现代分支
大地测量学
遥感与摄影测量学
普通测量学
工程测量学
地图制图学
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
前一步工作未做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
教师引导
阅读教材
自学归纳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课
前
学
习
预习本节知识内容
布置任务
预习教材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测量工作基本程序有哪些?
2、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程序有哪些?
讲授新课
(一)、建筑测量的目的是为建筑工程提供服务。
建筑学的共同原则:
1从整体到局部
2先控制后碎步
3由高精度到低精度
碎部:描述地形的特征,地物,地貌特征点,房屋道路交叉点,山顶鞍部,
第课时
课题
建筑施工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程序和要求
教
学
目
标
1、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程序
2、了解测量工作基本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和爱护仪器的意识。
3、了解测量发展概况
现场测量的基本工作程序

现场测量的基本工作程序一、准备工作在进行现场测量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所需测量的对象或区域,并了解其特点和要求。
然后,准备好所需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同时,检查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以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
二、测量点布设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布设测量点。
测量点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并能够全面反映测量对象的状态。
在布设测量点时,需要考虑测量仪器的安装位置和角度,以及与测量对象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关系。
三、测量数据采集在布设好测量点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测量数据的采集工作。
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进行数据采集。
在采集数据时,需要保持测量仪器的稳定,并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采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完成数据采集后,我们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如去除异常值、平滑曲线等。
然后,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如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等,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解释。
五、结果评估与报告在完成数据处理与分析后,我们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并撰写测量报告。
评估结果可以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比较。
同时,我们需要将测量结果以清晰、准确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将其整理成报告形式,以供后续使用或参考。
六、验证与校准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进行验证和校准工作。
验证是指通过与已知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是指通过与标准仪器进行比对,校正测量仪器的误差。
通过验证和校准工作,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总结与改进在完成现场测量工作后,我们需要对整个测量过程进行总结和改进。
总结是指对测量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总结,以及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
改进是指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进一步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工作程序
1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
1业主交接桩点后,项目上测量人员需对桩点保护,并保存好桩点资料及交接单。
需进行加密控制的应仔细勘察地形选点,选用视野良好地方牢固,施工中不易被破坏地点为加密点。
2 控制点复核
首前项目上测量人员对控制点进行复核。
然后由分公司组织对控制点进行二次复核。
无误后,双方签字确认。
项目部编辑复核成果报送监理单位。
经监理签字方可使用。
3 施工前,应制定控制点复测周期。
施工期间控制点如遇到较大的荷载或周围大量积水浸泡后。
应立即进行控制网复测。
根据,日期、方法、观测路线三个规定。
4测设复核标准和精度误差要求要统一。
5复测控制点时,应切入相邻标段控制点进行联测。
▲!2图纸审核
1项目部接到图纸后,应立即会同分公司人员对图纸进行审核。
审核后,双方签字确认。
项目部将问题报送设计单位。
2对桥梁中心线定位及线形相关曲线要素审核。
3对分跨中心线里程的审核。
4对桥梁中心线与分跨中心线交点坐标及方位角的审核。
5对桥梁设计中线与桥梁结构中线偏位参数的审核。
6对桥梁中心线设计高程及两侧坡度、超高的审核。
7对自桥面以下--桥面铺装层、梁顶、梁底、垫石顶、墩柱顶、墩柱底、承台顶、承台底、垫层顶、灌注桩顶、灌注桩底、桥台处各部位设计高程的审核。
8 对桥梁各细部构造尺寸及预埋位置的审核。
9对桥梁外加工预制构件图纸尺寸的审核。
10对相关道路图纸的审核
3编写测量方案
3.1工程概况
3.2编制依据
3.3测量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3.4测量复核程序
3.6测量人员组成结构
3.7测量仪器设备名称及效验日期
3.8施工中各部位测量控制
3.9测量人员安全措施
▲!4图纸测量放样数据计算与复核
4.1图纸审核后,分公司和项目部测量人员分别对图纸重要部位
样数据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后,共同复核。
无误双方签字
项目部将结果报送监理,经签字方可用于施工放样。
4.2 计算数据应采用计算机程序与手工验算相结合。
4.3数据成果表格中内容应清晰、明确不漏项。
4.4数据成果应在输入计算机CAD软件中形成图形复核。
4.5项目部应将数据成果报送设计单位确认。
▲!5施工中测量放样控制
5.1灌注桩施工放样控制
5.1项目部测量人员将灌注桩桩位放样后,经分公司复核签字确认。
报送监理验收签字,方可施工。
5.2施工前,项目部测量人员与项目部现场负责人员、分包桩基人员进行桩位移交工作。
三方签字确认,由后两方负责保护桩位并制定栓桩控制措施。
5.3严格控制补桩次数。
人为因素导致补桩,应建立惩罚制度。
5.4项目部测量人员应控制灌注桩的护筒高程并转交项目部质量人员。
5.5施工放样中测量人员要严格测量放样规范工作。
5.2承台施工放样控制
5.1项目部测量人员负责承台开挖放线和垫层顶的高程控制。
5.22承台垫层成型后,进行承台十字线控制工作。
5.3承台钢筋成型后,要对墩柱钢筋法线方位与纵向方位进行严密控制。
墩柱中心坐标及法向方位角数据应在室内完成列表计算。
严禁在现场计算此类重要数据。
5.24墩柱插筋十字线临时控制点位置标记应牢固、标志清晰。
并与施工现场负责人指示移交方可离去。
5.25控制承台顶高程测量。
5.26施工放样中测量人员要严格测量放样规范工作。
5.3墩柱施工放样控制
5.31测量人员完成墩柱中心十字线放样测量。
5.311墩柱模板成型后,完成对模板垂直度的校核。
5.312对于有结构安装的墩柱,在浇注之前应对墩柱柱顶中心十字线和预埋孔中心位置进行严格控制。
5.32严格控制墩柱柱顶高程。
5.321对于一次成型墩柱在浇筑之前,应完成侧设和复核柱顶高程水准测量工作,并用钢尺丈量柱顶与承台顶间距是否与设计相符。
5.322对于一般墩柱柱顶高程测量,应直接测设柱顶高程或高出柱顶
2-3cm处的高程。
5.323测量高程后的标记应规范、清晰。
并与施工现场负责人交接签字确认。
5.33完成对墩柱柱顶垫石高程的测量工作。
5.34施工放样中测量人员要严格按测量放样规范工作。
5.4盖梁施工放样控制
5.41完成对盖梁中心十字线的测量控制。
5.42完成对盖梁梁底和梁顶高程的测量控制。
5.43对于有结构安装的盖梁,在浇注之前应对盖梁顶中心十字线和预埋孔中心位置进行严格控制。
5.5现浇箱梁的测量控制
5.51复测墩柱垫石顶高程。
5.52测设和复测箱梁底板高程。
5.53完成对箱梁中线与边线的放样。
5.54测设箱梁梁顶高程。
5.55箱梁浇筑过程中的沉降观测。
5.6预制梁安装的测量控制
5.61盖梁顶垫石中心十字线与垫石顶高程放样。
5.62复测盖梁垫石顶高程。
5.63在盖梁上完成预制梁的端线与边线的放样工作。
5.64用钢尺量距,复核相邻盖梁间中心尺寸。
5.65 预制梁进场后,对梁进行几何尺寸校核。
5.66 协助完成预制梁的定位工作。
5.7 桥面铺装层的测量控制
5.71对梁顶进行中线或边线排距放样
5.72复测箱梁或预制梁梁顶高程。
5.73根据桥面铺装层施工工艺制定相应的铺装层测量控制方案。
5.74完成对桥面铺装层顶高程的测量工作。
5.8 防撞墙的测量控制
5.81完成对防撞墙的边线放样工作。
5.82完成对防撞墙的高程放样工作。
▲!6测量内业资料管理
6.1测量人员应对基础资料、原始控制点网数据资料妥善保管。
6.2对于施工放样数据资料管理
6.21施工放样数据资料经确认复核无误后,设电子文档管理。
打印元件,分类装订成册。
6.22对于设计变更数据应及时将其元件,从各种管理文档中撤出。
并记录变更和撤出日期。
6.23控制点网数据应单独成册。
6.24资料领用要签字,并注明领用日期。
6.25施工放样数据资料设专人管理。
注明日期、出处、部位、变更日期。
并复印备用。
6.3对于设计变更资料的管理
6.31应及时了解设计变更情况。
并从正确渠道领用签字的变更资料。
6.32对反复变更,应最终确定最后变更资料,方可将变更数据用于施工放样。
6.4对于测量基础竣工资料管理
6.41设专人管理测量基础资料。
6.42及时填写基础资聊。
在验收之前,报送监理。
杜绝以后补交填写基础资料。
6.43测量人员应每天填写施工日志。
记录完成工作部位、时间和基本状况。
▲!7施工放样中测量的操作规范
7.1坚持执行测量复核制度。
7.2严格控制支导线,杜绝多次转点放样。
7.2施工放线测量中,后视设立战标,专人看护。
放样后,再次观测后视,
检查起始边是否正确和操作中有无碰动仪器。
7.3关键部位点位—如灌注桩、墩柱插筋临时控制点。
拨角放样,确立点位后,再记录其坐标值。
以供完工后查阅。
7.4施工测量后,留下的点位、高程标记应清晰、规范、牢固。
并与施工现场负责人交接,方可离去。
7.5用钢尺传递高程时,钢尺底应适量坠物。
7.6现场测量记录填写应清楚明确,注明日期、地点、部位、操作人员姓名。
并完好保存,已备今后查阅。
8测量仪器的保管与使用
8.1项目部从分公司领用仪器要专人签字。
8.2仪器领到工地后,即进行校核。
如有问题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请退仪器。
8.3对于测量仪器、工具应精心使用和爱护。
8.4施工中仪器做到定期检验校正,经常检修保养,并填写检测记录。
使其保持良好壮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