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高考生物第四章名师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45张PPT)
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
种群数量
迁入率 年龄组成
直接影响 预测方向
直接影响
种群 密度
直接影响 决定大小
直接影响 影响变动 直接影响
迁出率 性别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
33
练习P63-64 基础题 1.约386条。 2.调查鼠的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蚯蚓的密度可用样方法 3.B。
拓展题 1.个体往往有性别、大小、年龄等特征,种群不具备这些特征。 将一定地域中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作为一个整体(即种群)来看 时,这个整体就会出现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出生 率和死亡率等。可见,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加和, 而是会出现新的属性。 2.随着营养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还会 延长;由于实施计划生育,出生率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因此, 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可能还会升高。关于现行计划生育政 策是否应当调整,可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求统一的答案。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根本原因
19
3.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 )的个体 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中 具有重要意义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劳动力向大城 市迁移
20
4.年龄组成
(1)概念: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 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 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24
2.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 量也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这是因为出生 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会 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 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 一般来说会越来越小,但是也不排除由于 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提高等原因 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24张PPT)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 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 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火山岩
冰川泥
沙丘
2、初生演替的实例:裸岩上的演替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森林阶段
灌木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地衣阶段
优势种群:地衣
思考与讨论:
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 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 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 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 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1、提示: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 木阶段→森林阶段 2、提示: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 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 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 了变化,一般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 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succession )。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 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例5】(2011安徽理综)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 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 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 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 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 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 【答案】B
(二)次生演替 (secondary succession)
1、次生演替的概念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 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 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 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 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2、次生演替的 实例:弃耕农田 上的演替
火山岩
冰川泥
沙丘
2、初生演替的实例:裸岩上的演替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森林阶段
灌木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地衣阶段
优势种群:地衣
思考与讨论:
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 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 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 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 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1、提示: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 木阶段→森林阶段 2、提示: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 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 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 了变化,一般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 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succession )。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 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例5】(2011安徽理综)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 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 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 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 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 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 【答案】B
(二)次生演替 (secondary succession)
1、次生演替的概念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 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 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 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 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2、次生演替的 实例:弃耕农田 上的演替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件第4章 第4节
〔迁移应用1〕 (2019·河北正定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试)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 所用的时间短,原因是( C )
A.次生演替不需要形成森林 B.次生演替所处的环境较湿润 C.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D.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结构简单 [解析] 初生演替中几乎不存在土壤条件,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次生 演替则已具备土壤条件,甚至还保留了种子和其他繁殖体,故演替所需的时间 短。
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
来越丰富
阶段
优势种
特征
草本植 物阶段
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在动植物的
较高的草本植物逐 渐占据优势
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通
气性越来越好
灌木阶段
灌木逐渐取代了部
成为许多鸟类的栖息地;物种的多样化使得群 落结构较为稳定,同时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增
分草本植物
强
乔木比灌木具有更 树林的形成进一步改善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物
实际问题(社会责任)。
缸)中群落的演替。
1
自主学习
2
新知解读
3
知识构建
4
问题释疑
5
指点迷津
6
训练巩固
7
直击高考
8
课时作业
自主学习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___代__替_____的过程。 二、演替的类型
1.初生 演替举过概例程念在 →:: 过灌:沙裸 植木在丘岩 被阶一、阶 ,段个_段 但→ 从_火_来_→ _被___森山____没彻____地林_岩___有底____衣阶____被消____阶段____植灭、___段___物了冰_____覆裸_川_的→盖岩泥地苔的上上方藓地的进发阶面演行生段或替的的→是演演_原草替_替_来本__存植__物__阶__段__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课件——第4章 第 1 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2.(2021·开封高二检测)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B.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人类史上很多难题,是有利无害的
C.现在很多转基因食品的包装都有警示标志,就是提示潜在的安全性
D.转基因食品比传统食品营养更丰富,因此在不久之后转基因食品会替代传统食品
2.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下面不是转基因成果的一项是( ) A.抗虫棉花 B.能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胞杆菌 C.我国奶牛的主要品种——中国荷斯坦牛 D.抗除草剂玉米
【解析】选 C。抗虫棉花、能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胞杆菌、抗除草剂玉米都属 于转基因成果,A、B、D正确。我国奶牛的主要品种——中国荷斯坦牛是将国外 的荷斯坦牛引进后,在我国经过长期驯化,与当地黄牛进行杂交和选育,逐渐形成 的优良品种,所以它属于杂交育种成果,C错误。
【解析】选C。动物取食转基因作物后,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能进入体内,此时基因也会被水 解,因此目的基因不可能直接进入动物细胞,A错误;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人类史上很多 难题,但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B错误;现在很多转基因食品的包装都有警示标志, 就是提示潜在的安全性,让消费者谨慎选择,C正确;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各有优缺点,不久 后转基因食品不会替代传统食品,D错误。
(2)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提示:①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之后,由于没有天敌,极易造成生长失控,破坏 生态系统的结构; ②入侵的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生物多样性降低; ③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后,往往会对当地的农业或林业带来严重的损害, 即爆发所谓的生物灾害; ④有些外来植物产生的花粉可能成为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新过敏原。
【解析】选B。吃了转基因食品,其中的基因会被消化分解,因此不会整合到人的 基因组中,A错误;严格管理好目的基因和控制好目的基因的表达部位,则转基因 食品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B正确;食用转基因大米不一定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 害,C错误;根据抗除草剂植物加工的食品不一定会导致人患癌症,D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课
03
遗传特征与进化潜力
Chapter
遗传多样性概念及意义
遗传多样性定义
指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遗传信息的差 异,体现在基因、基因型和表现型等 多个层次。
遗传多样性意义
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有助于提高种群 的适应能力和生存机会,对保护生物 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
进化潜力评估方法
遗传变异度评估
种群的数量变化
包括种群的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以 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种群间的相互关系
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等。
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种群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对生态系 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思考题与讨论话题
01
思考种群特征对种 群生存和发展的意 义。
02
讨论不同种群特征 之间的相互关系及 其对种群数量的影 响。
实例二
不同气候区域同一物种种群遗传特征变化。比较不同气候条件下同一物种种群的遗传多样 性、适应性等差异,分析自然选择对种群遗传特征的作用。
实例三
某动物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遗传特征变化。分析该动物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遗传 多样性、基因流等差异,探讨生态环境变化对动物种群遗传特征的影响。
04
年龄结构与性别比例
随机分布实例
如森林中某些树木的分布 呈随机状态,与环境资源 的均匀分布有关。
均匀分布实例
如草原上的某些草本植物 种群,为避免种内竞争而 呈均匀分布。
生态学意义及应用价值
生态学意义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是生物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种群内部的动态平衡。
应用价值
了解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有助于预测种群动态、制定生态管理策略和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例如,在农业生产中 ,合理调整作物种群的空间分布可以提高产量和减少病虫害;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了解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特 征和空间分布有助于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
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四节课件
起始条件 (分类依 据)
经历时间 实例
森林砍伐地、 弃耕地上的演替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图4—16
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
P81 讨论:1.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 类活动的关系?
提示:车前草最矮小且茎秆较粗,耐践踏最 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
思考与讨论
讨论:2.如果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 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吗?
( ①不合理方式),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 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 ( ②合理方式)。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 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 ③影响结果)。 P81末段
P82旁栏题: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
是洪灾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 提示: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
小,减小了蓄洪容积,降低了蓄洪能力,
P80
乔木(树林) 所有弃耕的农田都能 演替成树林吗?
在气候条件适宜时演替成 树林,需要数十年的时间, 如果干旱,很难形成树林。
11
要 点 群落演替类型的比较:
探 究
演替类型
项目
初生演替
从来没有植被覆盖 的地面,或者是原 来存在过植被、但 被彻底消灭了的地 方 漫长 裸岩上的演替
次生演替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 存在,但原有土壤 条件基本保留,甚 至还保留了植物的 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的地方 短
提示: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在路周围会慢慢 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植物。于 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 景象。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 群落的演替。
过度放牧、导 致草原退化
过度砍伐、导 致森林破坏
污水排放,破坏 水域生物群落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ppt课件
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 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②增长特点: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将停 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
环境容纳量(carrying capacity)
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
种群— 增长停止
种群数量在 K/2值时,
种群— 增长最快
种群数量 小于K/2值时
4.2种群的数量变化
.
首先要做出麦芽浆 通过制作麦芽浆,将麦芽中的淀粉转换为可发酵的糖。 淀粉是许多葡萄糖分子成串链接在一起形成的聚合物, 必须先将这些分子链分解为只含两三个葡萄糖分子的 分子链,才能进行发酵。麦芽中含有酶,可以帮助转 化淀粉。 第二就是麦芽汁 啤酒酿造过程的下一步叫做沸煮。沸煮完成后,可得 到沸煮过的麦汁。 冷却麦芽汁,以便立即添加酵母,开始发酵。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子二 代 40
4
子三 代 60
8
子四 代 80
16
子五 代 100
32
子n代
2n
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100%= (Nt-No)/No×100%(无单位)
增长速率=(末数-初数)/单位时间 =(Nt-No)/t(有单位,如个/年)
.
1.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
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B
.
.
甘蔗蟾蜍的引进开始是为了控制 野兔的疯长,增长到一定数量, 又被放进昆士兰甘蔗种植园,以 控制虫害。到1937年,超过6万 只年幼蟾蜍被用于捕食昆虫,甘 蔗蟾蜍能够从皮肤中排泄一种很 强的毒素,杀死任何一种接近它 们的动物。周围的任何东西它都 吃,无论是死的还是活的。甘蔗 蟾蜍是澳大利亚政府环境政策的 头号错误之一,造成生态浩劫的 惨重程度可与该国家野兔的引进 相提并论。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将停 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
环境容纳量(carrying capacity)
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
种群— 增长停止
种群数量在 K/2值时,
种群— 增长最快
种群数量 小于K/2值时
4.2种群的数量变化
.
首先要做出麦芽浆 通过制作麦芽浆,将麦芽中的淀粉转换为可发酵的糖。 淀粉是许多葡萄糖分子成串链接在一起形成的聚合物, 必须先将这些分子链分解为只含两三个葡萄糖分子的 分子链,才能进行发酵。麦芽中含有酶,可以帮助转 化淀粉。 第二就是麦芽汁 啤酒酿造过程的下一步叫做沸煮。沸煮完成后,可得 到沸煮过的麦汁。 冷却麦芽汁,以便立即添加酵母,开始发酵。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子二 代 40
4
子三 代 60
8
子四 代 80
16
子五 代 100
32
子n代
2n
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100%= (Nt-No)/No×100%(无单位)
增长速率=(末数-初数)/单位时间 =(Nt-No)/t(有单位,如个/年)
.
1.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
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B
.
.
甘蔗蟾蜍的引进开始是为了控制 野兔的疯长,增长到一定数量, 又被放进昆士兰甘蔗种植园,以 控制虫害。到1937年,超过6万 只年幼蟾蜍被用于捕食昆虫,甘 蔗蟾蜍能够从皮肤中排泄一种很 强的毒素,杀死任何一种接近它 们的动物。周围的任何东西它都 吃,无论是死的还是活的。甘蔗 蟾蜍是澳大利亚政府环境政策的 头号错误之一,造成生态浩劫的 惨重程度可与该国家野兔的引进 相提并论。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4章(付,221)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种群的特征
自主 预习 探新 知
同种
(1)(2)
全部
数量
单位面积 单位体积
监测和预报
捕捞强度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
原来的环境
被标记
新产生的个体 死亡的个体
迁入或迁出
各年龄期
大于
增大
等于 小于
基本不变
减小
雌雄 种群密度
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
自主 预习 探新 知
数学形式
理想
食物 空间
敌害 一定的倍数
起始数量
资源和空间
种内竞争
环境容纳量
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环境容纳量
一定空间中所
气候
波动
保护和利用
空间
J
S
合作 探究 攻重 难
种群增长数量曲线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当堂 达标 提素 养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自主 预习 探新 知
植被
地衣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植物
草本
灌木
植被 植物的种子
一年生杂草
土壤条件
小灌木
速度和方向
水土流失
毁林开荒 洪涝灾害
可持续发展
洪水流量
气候
合作 探究 攻重 难
群落演替的类型、过程及方向
课时 分层 作业
点击右图进入…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自主 预习 探新 知
时间内
第1节ꢀ种群的特征
自主 预习 探新 知
同种
(1)(2)
全部
数量
单位面积 单位体积
监测和预报
捕捞强度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
原来的环境
被标记
新产生的个体 死亡的个体
迁入或迁出
各年龄期
大于
增大
等于 小于
基本不变
减小
雌雄 种群密度
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
自主 预习 探新 知
数学形式
理想
食物 空间
敌害 一定的倍数
起始数量
资源和空间
种内竞争
环境容纳量
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环境容纳量
一定空间中所
气候
波动
保护和利用
空间
J
S
合作 探究 攻重 难
种群增长数量曲线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当堂 达标 提素 养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自主 预习 探新 知
植被
地衣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植物
草本
灌木
植被 植物的种子
一年生杂草
土壤条件
小灌木
速度和方向
水土流失
毁林开荒 洪涝灾害
可持续发展
洪水流量
气候
合作 探究 攻重 难
群落演替的类型、过程及方向
课时 分层 作业
点击右图进入…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自主 预习 探新 知
时间内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43张PPT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3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
个体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稳态。
方法:
捕捉 标记 放回
不会对动物产生伤害 不能过分醒目 要能维持一定时间
重捕
计算
适当时期,标志 个体与非标 志个体混合
标志重捕法
例如: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 的数量时,在调查一块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 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标记 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捕获了38 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 田鼠大概有多少只? 133只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所占比例。
年龄的三个阶段:
幼年(尚无生殖能力) 成年(有生殖能力) 老年(丧失生殖能力)
A 增长型
B 稳定型
C 衰退型
思考与讨论:
1、图中种群,哪种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哪种类 型的会越来越小?哪种类型的会在一段时间内保 持稳定?为什么?
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
(1)统计图
(2)曲线图
(3)柱形图
各图示共性及判断技巧: 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 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 个体多。
性别比例
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3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
个体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稳态。
方法:
捕捉 标记 放回
不会对动物产生伤害 不能过分醒目 要能维持一定时间
重捕
计算
适当时期,标志 个体与非标 志个体混合
标志重捕法
例如: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 的数量时,在调查一块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 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标记 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捕获了38 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 田鼠大概有多少只? 133只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所占比例。
年龄的三个阶段:
幼年(尚无生殖能力) 成年(有生殖能力) 老年(丧失生殖能力)
A 增长型
B 稳定型
C 衰退型
思考与讨论:
1、图中种群,哪种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哪种类 型的会越来越小?哪种类型的会在一段时间内保 持稳定?为什么?
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
(1)统计图
(2)曲线图
(3)柱形图
各图示共性及判断技巧: 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 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 个体多。
性别比例
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四节 免疫调节 课件 (共28张PPT)精选优质 课件
体能力降低的原因是(_3_分__)。
精神因素能使T细胞数量和活性下降(1分),产生 的淋巴因子减少(1分),进而影响B细胞增殖、分 化为浆细胞的过程,从而使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
低(1分)。
解题技巧五: “原因是”=原因前提+实质+结果
【小赵的故事】
小赵决定到诊所注射青霉素缓解症状。在 治疗过程中,小赵突然感到胸闷气憋,呼吸困 难,面色苍白,手脚发凉,血压骤然下降。小 赵迅速被送往急救中心抢救, 数分钟后……
(未完待续)
【考点回顾】
考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以及免疫细胞的发 生及作用
考点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考点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课后巩固
1、请继续完善思维导图 2、完成《导学案》中的“四、课后巩固”习题
骨髓
淋巴细胞集中 分布的场所
【易错辨析】 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C ) A、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B、免疫活性物质均由免疫细胞产生 C、B细胞、T细胞均属于干细胞 D、抗体主要由浆细胞产生
解题技巧一:找“范围”,想“例外”
病原体
☆抗原
①概念: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1、请根据提示描述并完善小赵感染
流感病毒后,体内免疫系统的“作战”过程。
引起的相关疾病
S型肺炎双球菌 免疫系统如何执行功能呢?
考点4:免疫功能异常(防卫不足或过度)
吞噬、清除
淋巴细胞生成、成熟的场所
细胞
⑥记忆 细胞 结合 ⑩体液 与体内游离的流感病毒结合(1分),抑制流感病毒对人体细胞的黏附(1分),与病毒形成沉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1分)
不仅没得到改善,还出现发热、关节肿胀、胸 闷气憋。这让小赵惶恐不已。医生诊断小赵为
精神因素能使T细胞数量和活性下降(1分),产生 的淋巴因子减少(1分),进而影响B细胞增殖、分 化为浆细胞的过程,从而使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
低(1分)。
解题技巧五: “原因是”=原因前提+实质+结果
【小赵的故事】
小赵决定到诊所注射青霉素缓解症状。在 治疗过程中,小赵突然感到胸闷气憋,呼吸困 难,面色苍白,手脚发凉,血压骤然下降。小 赵迅速被送往急救中心抢救, 数分钟后……
(未完待续)
【考点回顾】
考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以及免疫细胞的发 生及作用
考点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考点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课后巩固
1、请继续完善思维导图 2、完成《导学案》中的“四、课后巩固”习题
骨髓
淋巴细胞集中 分布的场所
【易错辨析】 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C ) A、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B、免疫活性物质均由免疫细胞产生 C、B细胞、T细胞均属于干细胞 D、抗体主要由浆细胞产生
解题技巧一:找“范围”,想“例外”
病原体
☆抗原
①概念: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1、请根据提示描述并完善小赵感染
流感病毒后,体内免疫系统的“作战”过程。
引起的相关疾病
S型肺炎双球菌 免疫系统如何执行功能呢?
考点4:免疫功能异常(防卫不足或过度)
吞噬、清除
淋巴细胞生成、成熟的场所
细胞
⑥记忆 细胞 结合 ⑩体液 与体内游离的流感病毒结合(1分),抑制流感病毒对人体细胞的黏附(1分),与病毒形成沉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1分)
不仅没得到改善,还出现发热、关节肿胀、胸 闷气憋。这让小赵惶恐不已。医生诊断小赵为
四川省成都市高考生物第四章课件1 新人教必修3
600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这三个种群的基本特征是其年龄组成 D.正常情况下,甲种群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思维导引: 1.判断种群年龄组成类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 2.不同年龄组成的种群各有什么特点? 解析:判断种群年龄组成类型的主要依据是种群中幼年个体和老年个体的数量关系,甲 种群幼年个体多于老年个体,故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 项错; 乙种群各年龄期个体比例适中,故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丙种群老年个体比幼年个体 多,故丙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A 项正确、B 项错。种群的基本特征是种群密度,C 项 错。
(3)应用
(1)在自然环境中,种群一般呈“S”型增长,生物迁入一个新的适宜环境 后,一定时期内的增长可看作“J”型增长,但绝不能认为“S”型曲线 K/2 前的部分是“J” 型曲线。 (2)“J”型曲线增长率=ΔN/Nt=λ-1(定值)。若λ>1,则种群密度增大,为增长型种群; λ<1,则种群密度减小,为衰退型种群;λ=1,则种群密度不变,为稳定型种群。 【例 2】 (2012 杭州月考)将某种动物引入一个新的环境,研究人员调查了 30 年间该种 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绘制λ值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对象正常的生命活动,不易脱落
(1)年龄组成只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不一定能实现,
因为影响种群数量变除上述之外,还有经济发展状况、宗教信仰、国家政策、
战争等。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我国人口的增长——出生率>死亡率,
不能单纯说是出生率高;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出生率,使增长率下降。
二、种群的数量变化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模型假设:①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②种群的数量 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1节 种群的特征 课件(共19张PPT)
d 每个样品一般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
(5)计算结果
每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
A×25×10×稀释倍数 4×10-4ml
(6)将试管在28℃条件下连续培养5d,并 且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设计如图所示 的表格:
酵母菌数量变化记录表
四.进行实验
连续培养5天,每天用显微镜和血细胞计数板 计数出酵母菌种群密度。
4.2种群数量的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政 府 挂 帅 措 施到位 辽源市 全面启 动党政 机关事 业单位 人员不 良贷款 清收工 作 政 府 挂 帅 措 施到位 辽源市 全面启 动党政 机关、 事业单 位 人 员 不 良 贷款清 收工作 吉 林 农 村 金 融一农 信之光
辽 源 市 全 面 启动党 政机关 ?事业 单位人 员不良 货款清 收工作 文 /李 辉 李 强 孙世伟
1.提出问题:培时养间液变中化酵的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
酵母菌在开始一段时间呈“J”型增
2.作出假设: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资源和
空间有限,呈“S”型增长。
3.设计实验:
1 配置无菌培养液:将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 入试管中;
2 接种:在无菌条件下,把酵母菌接种到无菌的培养液中 3 摇匀:酵母菌会沉降到试管底部,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
(2)取样方法:抽样检测法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 滴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的培 养液用滤纸吸去。稍等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 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载物台 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 为依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3)计数方法
五点取样法
谢谢
A1
(5)计算结果
每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
A×25×10×稀释倍数 4×10-4ml
(6)将试管在28℃条件下连续培养5d,并 且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设计如图所示 的表格:
酵母菌数量变化记录表
四.进行实验
连续培养5天,每天用显微镜和血细胞计数板 计数出酵母菌种群密度。
4.2种群数量的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政 府 挂 帅 措 施到位 辽源市 全面启 动党政 机关事 业单位 人员不 良贷款 清收工 作 政 府 挂 帅 措 施到位 辽源市 全面启 动党政 机关、 事业单 位 人 员 不 良 贷款清 收工作 吉 林 农 村 金 融一农 信之光
辽 源 市 全 面 启动党 政机关 ?事业 单位人 员不良 货款清 收工作 文 /李 辉 李 强 孙世伟
1.提出问题:培时养间液变中化酵的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
酵母菌在开始一段时间呈“J”型增
2.作出假设: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资源和
空间有限,呈“S”型增长。
3.设计实验:
1 配置无菌培养液:将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 入试管中;
2 接种:在无菌条件下,把酵母菌接种到无菌的培养液中 3 摇匀:酵母菌会沉降到试管底部,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
(2)取样方法:抽样检测法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 滴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的培 养液用滤纸吸去。稍等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 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载物台 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 为依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3)计数方法
五点取样法
谢谢
A1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
(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如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封山育
林等),也有消极的一面(如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等)。
【例 2】 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 40 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
述,错误的是( )
年数物种量物种类别
测估计法,前一种方法适合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3)土壤小动物一般具有趋暗、
趋湿、避高温的特性。(4)在设计数据统计表时,要注意是两个地区,因此要区分清楚。(5)可以
探究不同深度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或是白天或夜晚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6)物种丰富度
调查的目的是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小动物的丰富度,无法
设计一个数据统计表。
(5)除了 进行上 述问 题的探 究外 ,还可 以从另 外的角 度进 行土壤 中小 动物类 群丰富 度的 调查 ,
请你再提出一个要探究的问题。
(6)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为此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取样器,
取样后,分别统计小取样瓶中的小动物种类和数量。根据你的理解,该同学调查的目的不可能
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实验基础
1.实验原理 (1)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 (2)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 调查。 (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2.方法步骤 步骤
提出问题
制订计划
准备及取样 实 施 采集小动物 计 划 观察和分类
统计和分析
规律方法 捕食关系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
(1)从最高点判断:一般情况下,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
(2)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
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迁移应用】 粮食仓库常见的害虫有拟谷盗和扁拟谷盗两种,两者对温
度和湿度的喜好如下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 C )
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差异、 光照强度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
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群落结构与环境中生态因素有关,群落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 意义 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在空间中位置的配置
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思维激活 2】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这是否体现了群落的分层现象? 提示:否。竹林中的竹子属于同一个种群,而垂直分层现象是群落的特征。
2.演替类型比较
类型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内容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的环境或 虽失去了原有植被,但仍保留了原
起点 曾经有过但被彻底消灭了的 有土壤条件及植物的种子或其他
环境
繁殖体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速度
缓慢
影响 自然因素
因素
较快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3.群落演替的结果
(1)群落演替的总趋势:自然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一般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
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
行。
知识导图
要点探究
探究点 一 种间关系的比较
问题引领:(1)如何根据数量变化曲线判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 (2)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的原因是什么?
类 数量坐标图
型
特点
举例
①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 互
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地衣中的藻 利
1.(2011年安徽高考)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 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该岛屿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故最初发生在该岛 屿上的演替是初生演替,B 错误;初生演替需要经过漫长的历程,故 D 正确。人为影响可 使演替以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故 C 正确。
是调查该池塘 ( ) A.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 B.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 C.可能存在的食物链 D.常见的小动物类群
解析:(1)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一般不同。土壤小动物一般身体
微小、活动能力强,因而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而是常
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结果往往通过设计表格来记录。(2)丰富度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
②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 类和真菌;大 共
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 豆与根瘤菌 生
“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
化
对宿主有害,对寄生生物 蛔虫与人;菟
寄
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 丝子与大豆;
生
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宿主 噬菌体与被
会生活得更好
侵染的细菌
【例 1】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生物对同种食物不同大小个体的 捕食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判断食物链数量有限
(3)利用了土壤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性,使土壤动物从土样进入诱虫器下部的试管中,
达到采集目的 酒精 试管
(4)××地区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统计表
土壤类别数量动物物种
花园土壤
菜地土壤
(5)××地区(如花园)不同深度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或不同时期如白天或夜晚等,合 理即可)。 (6)C
对采集到的小动物分类并做好记录 设计数据收集和记录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
3.实验结论: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环 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方法透析
实验注意事项 (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2)尽可能多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 (3)从同样营养条件的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4)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 (5)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
实施 如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包括五个操作环节:准备、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和分类、统计 和分析 用取样器取样(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 查
①诱虫器取样;②简易采集法:用放大镜观察,同时用解剖针寻找。采 集到的小动物可放入酒精中,也可将活着的小动物放入试管中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
,前者一般适用于 的群落。
(3)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并打开 40 W ~60 W 的电灯,这样做
的目的是
,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
溶液中保存,也可以
放入
中。
(4)在观 察和分 类的 基础上 ,若要 用记 名计算 法对两 类土 壤中的 小动 物进行 统计和 分析 ,请你
结构复杂化、有机物总量(能量)增加、稳定性增强的方向发展。
(2)最终的演替结果主要由演替地所处的气候条件(主要是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
决定,如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很难形成森林。
(1)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环境下的演
替都是最终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这时候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
温度
湿度
低温
中温
高温
潮湿
扁拟谷盗
拟谷盗
干燥
扁拟谷盗
扁拟谷盗
①在干燥环境中,竞争能力占优势的是扁拟谷盗
②在潮湿环境中,竞争能力占优势的是拟谷盗
③在低温环境中,竞争能力占优势的是扁拟谷盗
④在中温环境中,竞争能力占优势的是扁拟谷盗
拟谷盗 扁拟谷盗
⑤在高温环境中,竞争能力占优势的是拟谷盗 A .5项 B .4项 C .3项 D .2项 解析:从表中信息可知,低温时,无论潮湿还是干燥扁拟谷盗均喜好,故而低
生存机会。沙虎鲨兄弟姐妹间是竞争关系吗?为什么?
提示:不是。竞争发生在不同物种的生物个体之间,上述现象是发生 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种内斗争。
二、群落的空间结构
1.概念:指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 2.类型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现 分层现象
象
镶嵌分布
决定 因素
植物分层:光照强度 决↓定
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 食物
第 3、4节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栏
课前导学
目
导
要点探究
航
实验平台 走近高考
基础梳理
一、群落的概念及特征 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强调该区域中全部生物,包括全部植物、 动物、微生物。
【思维激活 1】在沙虎鲨家族,兄弟姐妹间的斗争极其血腥和残忍。
最为年长的沙虎鲨会“消灭”一些弟弟妹妹,以确保获得更理想的
A .据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乙以甲为食、丙以乙为食 B .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甲与丙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 C .某地区仅有该种类食物存在时,乙种群最可能保持数量的基本稳定 D .图示捕食状况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故不再发生变化
解析:根据坐标图中横、纵坐标轴的含义可知,图示不能说明甲、乙、丙 之间是否存在捕食关系,A 项错。据图可知,甲与乙、乙与丙具有相同的 食物来源,故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甲与丙没有相同的食物 来源,但可能会在生存空间或其他生活资源方面存在竞争,B 项错。取食 范围越广,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数量就越稳定,C 项正确。图示捕 食状况是三个种群在长期自然选择中适应环境的结果,但生物生存的环 境不断变化,生物本身的遗传特性也不断改变,故捕食特点也会不断变 化,D 项错。 答案:C 。
三、群落的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