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自治的主体是什么【浅谈社区居民发挥自治主体作用.doc】
社区·第八章 社区居民自治
第八章社区居民自治第一节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概念和要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一项政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构成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自治的定义关于自治有多种不同的定义。
《辞海》解释为:“自治是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民族、团体、地区除了受所隶属的国家、政府或上级单位领导外,对自己旳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力。
”《百科大词典》解释为:“某一地区人民,在主权国家或宗主国家的授权与监督下,自己订立规章制度,自己组织机关,以管理地方公共事务的行为。
”上述定义,尽管不完全相同,但基本内涵是一致的。
即自治是在一定区域的某一社会组织内,其成员或管理机关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拥有自己内部事务的决定权。
任何国家的自治都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治。
自治组织的自治权,每个国家的宪法或法律都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和限制。
如果自治不受限制,就会导致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实行的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要素基层群众自治的主要目的,在于社区居民群众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利用自己的资源,依法办理属于自己的事务,以促进基层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社区居民自治必须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即自治区域、自治组织和自治事权。
(一)自治区域就是实行自治的辖区或范围,一般是经过法定的程序,在国家的领土范围内,划出一定的区域,作为自治活动的范围。
例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把村民自治的活动范围一般局限在建制村范围内;《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城市居民自治一般在一定的居民居住范围内。
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必须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否则居民自治将无所依附。
自治区域不仅关系自治组织行使权力的范围,同时也关系地方居民身份的确定,也就是自治组织服务的主体。
社区治理的经验总结
社区治理的经验总结社区治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经过长期实践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社区治理经验。
一、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社区居民是社区治理的主体,他们对自己生活环境有着直接的需求和参与权利。
因此,社区治理应该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
一方面,社区应该建立居民自治的机制,形成居民自治组织,并给予其一定的决策权和管理权。
另一方面,社区应该积极引导和组织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鼓励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
只有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社区治理才能更加有效。
二、建立健全的社区组织和管理机制社区治理需要有一套健全的组织和管理机制。
首先,社区应该建立完善的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产生居民代表,代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
同时,社区还应该成立相关的社区工作组织,负责具体的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
其次,社区应该建立健全的信息反馈和沟通机制,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居民的需求和意见,并及时向居民反馈信息,增强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三、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
社区应该根据居民需求和规模情况,合理规划和建设各类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照明、绿化、供水供电等。
同时,社区应该加强基础设施的管理,定期进行维护和修缮,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此外,社区还应该注重环境卫生的管理,加强垃圾分类、清理和处理工作,提高社区环境的整洁度和美观度。
四、加强社区安全和治安管理社区安全和治安管理是社区治理的重要方面。
社区应该加强对社区内各类治安问题的防范和管理,建立健全社区治安防控机制。
社区可以建立巡逻队伍,加强巡逻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警和处理。
社区还应该加强对小区出入口和公共区域的监控,提升社区的治安防控能力。
此外,社区还可以组织各类安全教育活动,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促进社区居民的文化和精神生活社区治理不仅仅是解决物质问题,还要注重促进社区居民的文化和精神生活。
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_一_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由来及功能_于燕燕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由来及功能于燕燕社区建设的长远目标是实行社区居民的自治,这个自治正如!"""年##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所表述的,社区居民自治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的自治,也就是说,这种自治是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选举和自我监督层面上的自治,所要达到的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
“四个自我”的自治,是中国民主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基层民主的又一增长点。
经过十几年社区的发展,社区自治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一、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由来中国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既不是全意义上的联邦主义的自主自治和集体自治,更不能等同于完全的地方自治。
我们所称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是以社区自治主体组织———社区居委会为核心的,社区居民参与协商的与政府、非政府组织合作治理社会的过程,从而达到“四个自我”和“四个民主”。
也就是说是一种有组织的自治。
中国的社区自治组织是指社区的主体组织,即社区居民委员会。
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成员经民主选举产生,负责社区日常事务的管理。
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根本性质是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年#!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根据#$%&年宪法精神,制定并通过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居民委员会是“群众自治性的居民组织”。
于是,居民委员会建设在全国展开,从而迎来了#$%’年到#$%(年的城市居民自治发展的“黄金时期”。
#$%(年之后,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以居民委员会为代表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受到严重破坏,中国的基层民主也因此陷入全面危机。
改革开放后,中国基层民主重新获得发展。
#$("年#月#$日,国家重新颁布了#$%&年通过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从而使城市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开始得以恢复和发展。
社区自治的方向与关键因素
社区自治的方向与关键因素社区自治是指居民群体在自愿与合作的前提下,对社区事务和公共资源实行自治管理和决策的一种形式。
社区自治的目标是通过自我治理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共同利益。
社区自治的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社区自治的方向之一是加强居民参与。
居民是社区自治的主体,他们应参与到社区事务的管理和决策中,通过集体行动来共同解决问题,并对社区事务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在社区自治中,居民可以通过成立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形式,来选择代表自己利益的决策者,并进行自治管理。
社区自治的方向之一是强化合作与互助。
社区自治需要居民之间形成合作与互助的关系,通过开展共同的活动和项目,提高社区的整体效益。
在社区自治中,居民可以通过共同开展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维护等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社区自治的方向之一是加强公共资源的管理和分配。
社区自治需要对公共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分配,确保社区居民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在社区自治中,居民可以通过共同制定社区规章制度,制定公共资源的使用方式,并对资源分配进行公正和透明的管理,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分配。
社区自治的方向之一是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自治需要关注社区的长远利益,注重社区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在社区自治中,居民可以通过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规划,推动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社区的绿色发展和生态建设。
居民意识是社区自治的关键因素之一。
社区自治需要居民具备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愿意承担社区事务的责任和义务。
居民需要意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一部分,要为社区的发展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透明度和公正性是社区自治的关键因素之一。
社区自治需要建立透明的决策机制和规范的管理程序,确保决策过程公开公正。
社区居民应有权了解决策的背景和原因,并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社区自治需要合理的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的支持。
适当的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可以提供决策和管理的支持,确保社区自治的有效实施。
摘要: 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摘要: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在法律上肯定了居委会拥有自治权。
但在现实中居委会的服务功能弱化,行政色彩浓厚,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居委会诞生时的根本意愿。
当前社区居委会普遍存在行政化倾向的问题,在实际运行中,主要不是从事自治的工作,而是依附于政府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关,承担着沉重的行政工作。
本文通过对居委会职能和工作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国内社区居委会存在自治性缺失,行政化倾向突出的问题。
最后,为促进社区民主自治进程的目的,提出若干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居委会,行政化,民主,对策ABSTRACT Neighborhood residents of urban communities are self-management, self-education, self-service grassroots level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rganic Law of Urban Residents Committee" have affirmed the neighborhood autonomy in the law. But in reality weakening of neighborhood services, administrative color is too much, which contrarys to the fundamental wishes of neighborhood birth . There are problems about administrative tendency in current community committees. In actual operation, the key is not self-service work, but attached the function department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ending office to undertake the administrative work. In this paper, the functions and work of the committees on the analysis, pointed out the existence of the domestic community committees, such as lacking of autonomy, and the tendency of administrative is too sharp. Finall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the community democratic self-government, I will put forwar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Resident's committee; administrative; democracy; suggestion目录前言 (3)1.城市社区居委会的角色定位及其行政化现象 (4)1.1城市社区居委会的角色定位及职能 (4)1.2城市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现象 (5)2.城市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具体问题:以“江门市良化西第二社区为例” (5)2.1城市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的具体表现 (6)2.1.1城市社区居委会行政工作繁重 (6)2.1.2城市社区居委会游走在“官管与民治之间” (7)2.2城市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产生的具体问题 (8)2.2.1定性定位问题 (8)2.2.2工作职责问题 (8)2.2.3换届选举问题 (9)3. 城市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的原因分析 (10)3.1关于社区居委会的法律缺乏完善 (10)3.2社区居委会与政府及其派出机关的关系混淆不清 (10)3.3社区自治组织投入不足,缺少自主意识 (11)3.4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意识淡薄 (12)4.改善城市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现象的对策 (13)4.1形成社区自治共识 (13)4.2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13)4.3政府适度减少干预,主要协助社区自治组织实行民主自治 (14)4.4提高社区自治组织工作者素质,提高社区自治能力 (14)结论 (16)参考文献 (16)致谢 (18)前言《宪法》明确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居民委员会不是一级政权和行政组织,它是具有一套组织系统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我国城市居民群众在本居住地域内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服务自己的共同管理好本居住地区各项事务的组织,是人民群众直接管理自己事务的组织形式。
简述居民自治的内容
简述居民自治的内容居民自治是指居民在社区或小区内自主参与管理和决策的一种形式。
它强调居民的主体地位,通过民主、平等、协商等方式,使居民能够直接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社区的居住品质和幸福感。
居民自治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
居民自治的核心是让居民自主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
社区事务的决策可以通过居民大会、居民代表、居民委员会等途径进行。
通过这些途径,居民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参与讨论和决策,对社区的发展方向和重大事项进行投票表决,确保居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第二,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
居民自治强调居民对社区事务的管理权。
居民可以组织成立居民组织,通过选举产生管理层,负责社区的日常管理工作。
居民可以参与社区环境的整治,社区设施的维护,社区安全的监督等。
通过居民的参与和监督,可以提高社区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第三,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服务。
居民自治也包括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服务。
居民可以组织志愿者团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
例如,居民可以组织义务清洁队伍,定期清扫社区环境;可以组织义务安保队伍,维护社区的安全秩序;可以组织义务咨询服务,为居民提供法律、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咨询和帮助。
第四,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监督。
居民自治还需要居民对社区事务进行监督。
居民可以通过举报、投诉、监督等方式,对社区管理中的违法、乱纪、失职等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
居民可以参与社区事务的评估和考核,对社区管理的成效进行评价,促使社区管理者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居民自治的实施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首先,需要有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居民自治的范围、权力和程序。
其次,需要有良好的组织机制和运行机制。
社区应当建立健全居民自治的组织机构,明确居民自治的程序和规则,确保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公平公正。
最后,需要有积极的政府支持和参与。
居民自治与居委会的作用
居民自治与居委会的作用居民自治和居委会是现代社会中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社区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载体,居民自治和居委会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居民自治的概念与特点,并剖析居委会在促进居民自治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居民自治的概念与特点居民自治是指在社区内居民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通过成立居民组织或参与社区事务来参与社区管理与决策的过程。
居民自治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公民参与:居民自治是充分发扬公民主体地位的体现,通过居民自愿组成的居民组织,参与社区管理与决策,实现了广大居民的直接参与,增强了公民的主体性。
2. 集体行动:居民自治是以集体行动为特征的,各个居民组织通过协商一致、民主决策的方式,为社区发展和居民福利提供服务和保障。
3. 自我管理:居民自治强调居民自我管理的理念,通过建立居民组织,形成自我管理的机制和体系,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和利益。
二、居委会的作用与功能居委会是指由社区内居民自行组织成立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居民委员会通过选举方式产生,代表居民的利益,行使管理职责,履行社区服务职能。
居委会在促进居民自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功能。
1. 桥梁纽带:居委会作为社区内居民组织的桥梁纽带,起到沟通居民与政府之间的作用。
居委会可以协调居民与政府、社区服务机构之间的关系,推动问题的解决和利益的协调。
2. 社区管理:居委会负责社区内的基本管理工作,包括协助政府进行社区治理与安全维护,组织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处理居民的投诉与纠纷等。
3. 社区服务:居委会作为社区服务的主要承办者,负责组织社区内的各类服务活动,包括健康咨询、文艺演出、居民培训等,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社区服务。
4. 社会协助:居委会还承担着社区内的社会协助工作,关注弱势群体和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需求,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推动社会公平和团结。
三、加强居民自治的建议要更好地发挥居民自治和居委会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建设和推进。
最新-社区建设应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自治作用 精品
社区建设应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自治作用1一、社区居民自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和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以年底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重大决策为标志,我国社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社区自治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也作了不少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
应该看到,对照现行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对其组织性质的界定,即“三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要求,还存在名不符实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一个群众性的自治组织,作为一个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社会组织系统,怎样充分发挥其自治作用,笔者认为首先必须重视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⒈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管理职责模糊不清。
首先,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街道管辖的行政区域作为社区范围,这就导致街道办事处一身两任,既作为政府派出机构,又作为社区居民代表,行使社区自治管理职能,其直接后果是现有社区管理体制确立以后既没有明显减轻政府的社会管理负担,也未从更深层次上提高广大居民的民主参与社区自治的意识。
其次,由于政府、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民委员会是事实上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把居委会看作是下属的行政性单位,而且在办公经费来源上直接依靠政府的提供,所以政府就很轻易地把自己承担的有关职能延伸到社区居民委员会,使得居委会的日常工作不得不服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安排,从而陷入了大量繁杂的具体事务之中。
组织法明确规定了居委会必须承担一定的政府托付的工作或转移的职能,但同时也明确指出,这种托付或转移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然而实际情况大大超出了法律的原则规定。
据笔者调查居委会承担的工作中,仍有%左右的工作不属于其职责范围,其中大部分内容如计划生育突击、民事纠纷调解、人口普查工作、特困户和低保对象调查摸底等工作,就应由政府自己职能部门或中介组织承担,若由居委会承担势必会削弱居委会自治组织的管理职能。
显然,长此以往,这种由政府直接管理社区的做法,将失去依靠社区居民开展社区建设的真正意义。
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
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发布时间:2021-07-27T15:28:02.85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作者:肖潇[导读] 摘要:居民自治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
中共孙吴县委党校摘要:居民自治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平台,只有居民积极参与和管理自己的事务,才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社区作为一个小社会,除了居民,构成要素也是多元的除了这些,还有商店、学校、国企甚至机关的各种单位。
社会上通常有几百个家庭成千上万的家庭中,规模通常更大。
我们有些社区的人口规模,比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大1少许普通乡镇规模都大。
显而易见,社区包含的因素远比居民多得多。
关键词: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策略引言随着中国改革的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的经济、政治、社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其中,城市社区建设是继农村改革中的包产到户、乡镇企业、居民自治等三项制度创新之后的又一重大创新。
但是,与农村制度创新一样,我国城市制度创新也存在着实践先行、理论创新滞后等问题。
在制度创新起步和发展的同时,亟需进行理论创新,否则,制度创新将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持久的动力。
一、对社区居民自治的认识社区居民自治属于基本自治范畴,其主体是居民。
实施自治,就是要改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的组织体制,通过召开市议会,更新社区自治组织的组织体制,建立新的社区自治组织体制。
城镇社区的构建是在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市场培育与社区培育的双重变革体系社会整合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发生。
社区存在着两种取向:管理取向和自治取向。
以普遍价值观为指导,以长远目标为基础,加强社区自治。
居民自治是低成本管理制度的创新,是社区建设的必要前提,它促进了公民的政治参与,加强了基层民主建设,要求政府下放权力、转变职能、转变领导方式、转变运行机制,应从合作理念的角度来看待城市社会的合作治理中政府与社区自治的关系[1]。
二、城市建设中社区居民自治的成因探析社区居民自治是一种管理成本较低的体制创新,通过充分利用包括党政在内的强大行政组织的资源,迅速建立新型社区,是行政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
社区居民委会居民自治章程
社区居民委会居民自治章程社区居民委会居民自治章程一、基本原则社区居民委会居民自治章程(以下简称自治章程)是基于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居民自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居民自治原则的规范性文件,旨在进一步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与居民之间的联系,发挥居民自主管理、自治、监督的作用,促进社区自治、民主、法治、和谐,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二、自治章程的制定、修改和审批程序自治章程的制定、修改应当经过居民民主维权委员会征求、听取和认真考虑委员会、居民意见,并经社区居民委员会或城市管理部门审批。
三、自治章程的内容1.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责(1)居民的信息发布、诉求代表、协调处理、奖惩认定、活动组织等相关工作;(2)社区日常巡查、维护管理、设施设备维修、清洁卫生等相关工作;(3)居民文化娱乐、健身娱乐、情感沟通、志愿服务等相关工作。
2.居民自治方式(1)选择居民自治委员会管理居民区内事务、设立社区协商民主会议(或代表会议);(2)通过社区协商民主会议(或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有关居民的利益问题,由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执行;(3)居民可以自行组织社区志愿服务队、文艺团体、文化活动组织、拼车、购物、旅游、健身等活动。
3.居民权益保障(1)居民享有基本人权,有权参加和享受社区的公共事务和教育、文化、卫生、娱乐等公共服务;(2)居民享有相对稳定的居住权益,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有权安装广告、绿化、告示、设施等,并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合法性审查;(3)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设立居民维权委员会,定期召开维权民主会议,解决涉及居民权益的纠纷、争议和投诉。
4.自治章程的执行(1)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制定明确的工作职责、程序和标准,保障居民权益,积极调解、协调和解决居民间的纠纷;(2)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制度,提高居民自治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3)自治章程的执行应当由社区民主协商等程序确定,并应当公开、透明、规范、有序。
社区工作中的居民自治与民主参与
社区工作中的居民自治与民主参与社区工作是指居民自治委员会或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开展社区协商、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等工作的过程。
在社区工作中,居民自治和民主参与是至关重要的,它们不仅有助于提高社区的治理效能,也可以加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发展活力。
本文将从居民自治与民主参与的概念、作用及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居民自治的含义与作用居民自治是指在社区中,由居民自己依法组织和管理自身事务的过程。
它强调的是居民自身的主体地位和自我组织能力。
居民自治可以有效提升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能力,激发居民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形成共识并促进居民之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居民自治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
居民通过自治的方式,学习和实践公民的基本权利、责任与义务,培养自主决策、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居民自治通过座谈会、居民大会等形式,促进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打破隔阂,增进邻里关系,建立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
3. 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与认同感。
居民通过自治参与决策和管理事务,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对社区发展的责任感,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民主参与的方式及效果民主参与是指社区居民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参与社区事务的过程。
它是民主社会的基础要求之一,可以使社区居民在权益保障、公共资源分配、社区规划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民主参与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居民代表选举制度。
通过选举产生居民代表,代表居民参与社区决策,传递居民心声,维护居民权益。
2. 居民意见征集制度。
社区建立居民意见征集箱、设立咨询电话等,接收居民的建议与投诉,及时回应居民关切。
3. 社区议事会制度。
组织开展座谈会、居民大会等形式的会议,听取居民意见,决策事务,增强居民参与感。
民主参与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权益保障。
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对政策制定、资源分配有更多话语权,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网格员题目解读如何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
网格员题目解读如何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社区居民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
网格员作为社区管理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引导和协调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责任。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解读如何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
一、理论层面: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治理的主体,应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他们是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应该拥有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的权利。
在理论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
首先,社区居民是社区治理的基本单位。
社区是由一群共同居住在相同地理位置的人组成的,他们有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
社区居民是社区的主体,他们应当具备参与社区治理的权利和义务。
其次,社区居民应该享有言论自由和意见表达的权利。
社区治理需要社区居民提供意见和建议,而社区居民也应该有权利表达自己的声音。
通过开展社区议事会、听证会等形式,给予居民话语权,可以更好地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
再次,社区居民应该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社区事务的决策应该由社区居民共同参与,通过民主程序达成共识。
社区居民可以通过选举代表、参与居民议事会等方式,参与到社区决策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最后,社区居民应该享有相关资源的获取与利用权。
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保障,他们有权获取社区提供的公共服务资源,并在合理范围内进行利用。
通过建立健全的社区服务体系,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需求,可以进一步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
二、实践层面:网格员的角色及其作用在社区治理中,网格员是联系社区居民和政府的桥梁和纽带。
他们是社区居民的代表,也是政府的代理人,负责协调社区事务,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
在实践层面,网格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
首先,网格员应该积极引导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
他们应该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意愿,协调社区资源,提供服务和支持,引导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和活动。
基层社区治理应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1引言在近年来的社区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已经探索出了以群众为主体的社区治理工作方法,让社区群众成为当前城乡社区治理工作中的决策以及执行和监督主体,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群众本身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当中,而且能够以自身的实际需要为基层开展社区治理工作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设性意见,让社区治理工作的实效更好。
2群众主体作用发挥的重要性在社区治理过程中,除了需要通过社会组织形式集体进行社区治理工作外,社区内的居民以及村民也应当以个体的形式参与社区治理工作,这样能够使社区治理工作更加直接有力,也更加贴近群众的实际需要,大幅度提升社区自治工作效率与工作水平。
在社区治理工作过程中,让社区群众参与治理工作,不仅体现了公民自身权利以及责任,同时也是基层社区治理以及社会治理工作的必然要求,能够充分发挥居民自治功能。
而且在现行的法律法规当中已经明确规定了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遵照此规定,应当在开展国家各项事务以及各项管理工作时,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让社区群众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够产生更高的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共同参与且共同配合治理好当前的基层社会。
3维护群众权力的举措3.1扩大居民参与范围在城市社区的治理工作中,为了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一方面需要扩大社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工作的范围,并且完善好基层社区的选举以及议事和公开述职等相关工作机制,保障社区群众在社会治理工作中所提出的诉求能够得到顺利解决,并且拥有自由发表个人建议的渠道。
同时,对于社区来讲,需要及时收集来自社区群众的真实想法,以及在日常生活及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然后集中商讨,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急社会群众所急,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优化社区自治功能以及工作水平。
3.2构建监督平台在过去的社区治理以及社会治理工作中,社区群众本身对治理工作的进展以及工作内容和工作成果等并没有进行清晰以及全面地了解,所以在很多时候即使想要提出一些建议,也缺乏有效的基础作为保障。
居民自治与居委会的角色定位
居民自治与居委会的角色定位随着城市发展和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居民自治与居委会的角色定位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就居民自治与居委会的概念、居民自治的意义以及居委会在居民自治中的角色定位进行探讨。
一、居民自治的概念居民自治是指在社区范围内,居民自主参与决策和管理,以达到促进社区共同发展的一种方式。
居民自治强调的是居民主体地位,尊重居民的权益和利益,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并通过居委会等组织进行协调和推进。
居民自治的核心是促进社区的共建共治,通过居民自身的努力实现社区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二、居民自治的意义1. 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参与感:居民自治可以使居民更多地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增强他们与社区的联系和归属感,使社区成为一个有凝聚力和凝聚力的地方。
2. 提升社区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居民自治,可以让管理者更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意愿,因此可以更加精确地制定管理计划和政策,从而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 增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居民自治能够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他们成为社区发展的主体力量,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三、居委会在居民自治中的角色定位居委会作为居民自治的重要组织,在居民自治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它既是居民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也是居民间沟通协调的平台。
居委会的角色定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居民代表和居民权益保障者:居委会作为居民的代表,应当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居民的利益。
2. 社区事务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居委会负责社区内的各项事务,可以组织和协调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公共服务活动,推动社区发展。
3. 社区问题解决者和协调者:居委会可以收集和反映居民的诉求和需求,协调解决社区内的矛盾和问题,推动社区和谐稳定。
4. 社区信息宣传者和社区文化传承者:居委会应当及时向居民宣传社区政策和公共服务信息,促进社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居委会在居民自治中的角色定位需要适应社区发展的需要,围绕居民需求进行创新和改进,提高居委会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湖北省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考点精讲(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原则、特点和现实意义)
第二节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原则、特点和现实意义一、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原则社区居民自治,是指社区居民群众通过民主管理形式实现自行处理自己内部事务的实践活动。
但这种活动必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一定组织形式下进行,社区居民自治活动由居民委员会负责组织、召集和主持。
1.群众自治原则群众自治原则,就是由居民群众自己组织起来,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大家的事情大家办,共同办理好本居住区的各项事务。
群众自治原则,体现《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许多条文规定中。
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就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的重要任务是办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等等。
以上这些规定,就是为了切实保障群众自治这一重要的原则。
2.直接民主原则直接民主是相对间接民主而言的。
居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本居住区居民直接选举产生或者由居民代表直接选举产生。
这种居民直接选举居民委员会成员的方式就是直接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最高形式。
直接民主原则,不仅体现在居民委员会成员的选举上,还体现在对不称职、严重违法乱纪的居民委员会委员的罢免上。
3.居民做主原则居民做主原则,就是关系全体居民利益和本居住区工作中的大事,必须由全体居民、户代表或者居民小组推选的代表组成。
居民委员会是居民会议的执行机构,对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在理解居民做主原则时,必须明确居民自治的主体是居民群众。
因此,关系全体居民利益的事情,应当由全体居民会议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只要坚持群众自己当家作主,才能把大家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自觉地去做,社区的各项工作才能取得成效。
二、社区居民自治的特点和特性基层群众自治是我国基层社会生活中,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公共事务、实行直接民主的一种制度。
这种自治制度是我国独有的自治形式,是我国基层民主实践的产物。
1.居民自治的特点(1)自治组织本身不是政权机关,也不是政权机关的派出机构或辅助机构,不向国家承担财务责任,主要行使自治职能。
居民自治的主体是什么【浅谈社区居民发挥自治主体作用.doc】
居民自治的主体是什么【浅谈社区居民发挥自治主体作用.doc】浅谈社区居民发挥自治主体作用社区居民是社区建设的主体,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是实现社区自治的内在要求,社区居民参与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已成为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社区发展的动力和根本保证。
宝塔社区围绕居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积极找寻化解束缚社区转型发展“瓶颈”之策,构筑和谐社区建设新高地。
事实证明,突现社区居民自治主体地位,对于推进社区转型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影响社区居民发挥自治主体地位作用的制约,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居民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除了一些与之利益密切相关的社区事务关注度比较高以外,其他社区事务参与热情不高,关心度不够。
二是居民缺乏助人自助的自主性,对于社区事务,大多居民存在完全依靠社区的思想,缺乏主人翁意识。
三是社区缺乏支撑活动的实力,受场地、设施资源等因素的限制,社区开展的活动单一,居民参与面较窄。
面对转型发展中的瓶颈,如何来破解,需要健全自治体系。
加强社区党总支、居委会、社区议事会等组织的建设,理顺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关系,营造“人人了解、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共驻共建的浓厚氛围。
需要规范自治行为。
建立完善居务公开、民主议事等各项工作制度,广开言路,倾听民意,及时处理好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使更多的居民能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需要深化自治内涵。
培育壮大社区自治组织,组建社情民意信息员队伍,鼓励社区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公益性事业决策,实现民主促民生,共谋社区发展。
此外,社区服务还需创新载体。
精心培育和发展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团队组织的力量,推行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和服务工作机制,发动各类群体全方位、多层次参与社区服务,集聚服务力量,推动社区互助氛围的营造,让志愿服务实现常态化。
在社区内广泛开展“认人、认门、认事、认亲”活动,将公共服务延伸到小区、到楼幢、到家庭,优化社区服务功能。
用好社区微信公众平台,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各项事务,提高社区高效化服务水平。
浅谈社区居民自治工作体会
浅谈社区居民自治工作体会浅谈社区居民自治工作体会在街道党工委正确领导和指导下,社区在开展居民自治工作中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较为顺利的开展了居民自治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作为自治工作责任第一人的社区书记,我有如下的一些体会。
一、对社区居民自治的认识社区居民自治是城市居民群众依法直接管理社会基层公共事务的一种民主形式,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在城市的广泛实践。
社区居民自治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伴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开展而兴起的。
社区居民自治作为城市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其前身是方案经济时期的单位制与街居制相结合的城市基层治理体制下的居民自治。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之所以兴起在20世纪90年代,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底。
它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的逻辑结果,是国家民主化进程及城市基层治理方式转变的必然产物。
社区居民自治属于基层群众自治,自治的主体是居民。
居民以各种组织为依托进行自治活动,行使自治权。
实行社区居民自治,就是要改变原来单一的居委会纰织体制,进行组织形式与体系的创新,通过建立社区居民会议、社区协调议事委员会和社区委员会等机构,形成新型的社区自治组织的主体系统。
同时还要处理社区自治组织与社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和社区中介组织等组织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互动的社区自治组织的生态系统。
社区居民自治作为广阔城市居民参与基层社会事务管理的一种直接民主形式,其活动内容主要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等等。
二、社区居民自治怎么做〔1〕、转变观念是做好工作的根底往往居民的需求、利益和矛盾都集中在社区,为此近年来,社区在逐步改变观念,同时致力于引导、培养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效劳的意识和能力,充分让居民在社区建设、管理和精神文明创立工作中发挥积极参与,积极支持、认真做好来推动社区整体稳妥和健康的开展。
〔2〕、转变角色,让居民们说话算数社区的开展关键是让党的政策,温暖落实到实处,解决的居民们生活中发生大问题。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居民自治研究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居民自治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社区治理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繁琐。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空间,其治理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关键之一。
居民自治作为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就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居民自治展开研究和探讨。
1、居民自治的概念及意义居民自治是指在政府法律框架下,居民通过组织自行管理和维护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的行为。
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自治可以发挥以下作用:(1)促进社区内部和谐。
居民自治可以减少政府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干涉,增强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和管理,使社区公共事务更加符合居民需求和利益,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2)提高社区治理效率和质量。
居民自治可以让居民更加主动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和管理,发挥社区居民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提高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效率和质量。
(3)增强社会和谐稳定。
居民自治可以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减少社区治理过程中的纠纷和争议,增强社会和谐稳定。
2、居民自治的实践模式居民自治的实践模式形式多样,包括民主自治、居委会自治、物业自管等。
民主自治是由居民自己组建自治组织,通过民主选举选出社区委员会或居民代表会议,在法律框架内自主管理和维护社区公共事务的一种模式。
居委会自治是由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在社区内组织居民代表组成居委会,依法管理和维护社区公共事务的一种模式。
物业自管是指由业主自行选择物业管理公司,由业主管理和维护物业公共设施和环境的一种模式。
不同的居民自治模式适用于不同的社区实际情况。
但无论何种模式,都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保障,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保证居民自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3、居民自治中的问题与挑战居民自治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社区治理的和谐、高效和民主化,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以下就一些典型问题进行阐述:(1)居民自治的参与热情不高。
居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定义范文
居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定义范文居民自治管理制度是指在社区、小区、楼栋等居住群体内,居民根据自身利益和社区发展的需要,依法共同参与并管理自己的公共事务的制度。
它是一种参与式的民主管理模式,通过居民自治的方式,实现居民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和发展。
居民自治管理制度的核心原则是以居民为主体、法治为基础、公平公正为准则、依法合规为前提、科学民主为指导。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居民参与的制度安排:居民自治管理制度强调居民的主体地位,通过设立居民委员会或居民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实现居民的参与和管理权利。
居民委员会应当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代表居民利益,向上级居民代表大会或相关部门汇报和反映问题。
二、决策机制的建立:居民自治管理制度应当建立一套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
其中,居民委员会应当成立议事规则,明确议事程序和决策程序,确保居民的利益得到充分考虑,并通过多种渠道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三、规章制度的建立:居民自治管理制度应当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居民行为规范、居民权利义务、争议解决机制等。
规章制度应当由居民委员会与居民共同制定,以确保居民的权益得到保障。
四、监督与问责机制的建立:居民自治管理制度应当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与问责机制。
居民委员会应当接受居民的监督,同时居民也有权利监督居民委员会的工作。
若居民委员会工作不力或存在不正当行为,应当接受居民的问责,并及时纠正错误。
五、参与意识的培养:居民自治管理制度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
通过政府主导、居民广泛参与的教育活动,加强居民自治意识的培养,提高居民参与和管理的能力,推动居民自治管理制度的落实。
六、权益保障机制的完善:居民自治管理制度应当完善一套权益保障机制。
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居民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存在的问题和纠纷及时采取必要的解决措施,并依法申请维权救济。
居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加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有效解决社区内部的矛盾纠纷,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民自治的主体是什么【浅谈社区居民发挥
自治主体作用.doc】
浅谈社区居民发挥自治主体作用社区居民是社区建设的主体,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是实现社区自治的内在要求,社区居民参与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已成为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社区发展的动力和根本保证。
宝塔社区围绕居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积极找寻化解束缚社区转型发展“瓶颈”之策,构筑和谐社区建设新高地。
事实证明,突现社区居民自治主体地位,对于推进社区转型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影响社区居民发挥自治主体地位作用的制约,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居民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除了一些与之利益密切相关的社区事务关注度比较高以外,其他社区事务参与热情不高,关心度不够。
二是居民缺乏助人自助的自主性,对于社区事务,大多居民存在完全依靠社区的思想,缺乏主人翁意识。
三是社区缺乏支撑活动的实力,受场地、设施资源等因素的限制,社区开展的活动单一,居民参与面较窄。
面对转型发展中的瓶颈,如何来破解,需要健全自治体系。
加强社区党总支、居委会、社区议事会等组织的建设,理顺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关系,营造“人人了解、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共驻共建的浓厚氛围。
需要规范自治行为。
建立完善居务公开、民主议事等各项工作制度,广开言路,倾听民意,及时处理好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
使更多的居民能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需要深化自治内涵。
培育壮大社区自治组织,组建社情民意信息员队伍,鼓励社区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公益性事业决策,实现民主促民生,共谋社区发展。
此外,社区服务还需创新载体。
精心培育和发展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团队组织的力量,推行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和服务工作机制,发动各类群体全方位、多层次参与社区服务,集聚服务力量,推动社区互助氛围的营造,让志愿服务实现常态化。
在社区内广泛开展“认人、认门、认事、认亲”活动,将公共服务延伸到小区、到楼幢、到家庭,优化社区服务功能。
用好社区微信公众平台,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各项事务,提高社区高效化服务水平。
<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