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板书并解释诗题《暮江吟》优秀教案解题是学习这首诗的一把钥匙。

板书诗题后,提问:“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这儿各交待了什么?“吟”当吟唱讲。

从题目中我们就知道诗人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

通过解题使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为学诗奠定基础。

二、运用配乐朗诵方法范读全诗先放一段古笙乐曲,再配乐朗诵全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三、运用工具书自学古诗预习,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

出示写明自学要求的小黑板,让学生按要求自学《暮江吟》。

1.默读《暮江吟》。

2.把不懂的字词划出来,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暮江吟》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景色是什么样的?四、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根据诗句中一些难于掌握的关键字、词,设计一些问题:“残”是什么意思?残阳的形状和颜色是怎么样的?“铺”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联系诗句判断“瑟瑟”和“可怜”两个词在词典中应取哪种解释?诗人描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夜幕降临了,诗人看到的夜景是什么样子?要求学生了解诗人是怎样抓住景物的色与形进行描述的。

2.师生依诗作画,加深学生对诗中所写景物的方位和诗意的理解。

依诗作画,既能检查学生对诗意理解的情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把美育和语文课结合在一起了。

3.指导学生表情朗读,体会诗的感情色彩。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多读是理解诗意的`关键。

读的方式有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等,并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如“一道残阳铺水中”,要求学生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读出惊叹的感情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的情感。

4.运用根据诗意自制的彩色幻灯的投影,来加深学生对诗的美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五、总结概括诗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1.《暮江吟》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暮江吟》描绘了深秋从傍晚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诗人描写景物的着重点相同吗?六、课堂巩固练习让学生根据诗的意思和彩色图片,将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短文。

《暮江吟》的教学反思精品3篇

《暮江吟》的教学反思精品3篇

《暮江吟》的教学反思7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几十首古诗,它们以凝炼见长,以意境见美,如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层次,抓住古诗的特点,引导他们去感悟古诗的优美呢?爱好诗文的我,在班上掀起了读诗的浪潮,在教学中不断地改进,学生品读、悟境、入情,品尝到了学习古诗的快乐,《暮江吟》便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一、品读中悟文字之美古诗中语言含蓄凝炼,意味隽永。

又常常“言近而旨远”,或“言在此而意在彼”。

教学中理性地分析语言文字之美往往烦燥无味,失去了诗的神韵。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体会语言文字之美的有效途径。

《暮江吟》这一课的教学紧紧围绕读字展开。

初读读顺,再读品味,配乐读入情,读的层次不同,读的目的不同,读的形式不同,在反复的品读中,学生感悟了诗句中用词的准确、精炼,领会到了古诗音律之美,文字之美。

二、创设情境,体验美境古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教师如能将学生引入这一艺术境界,学生定会达到如触其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境界。

《暮江吟》这一课中我利用音乐、画面的渲染,创设情境,借此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想象,体验诗中的美景。

三、开拓思路,培养创造力语文课应当成为小学生创造力驰骋的广阔天地。

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留有宽阔的余地。

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一特点,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创造力。

教学最后两句时,学生有感情读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把心中之境、心中之情、心中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让他们借助画笔,在白纸上描摹出一幅江边月夜图,并当场请几位学生讲自己的创作意图。

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更浓了,那种呆板的灌输、凝重的课堂气氛没有了,学生在画面中融入了自己的理解。

特别是最后将古诗改成小短文,看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学生发挥想象,开动脑筋,创作出一篇美文不成问题。

课后收上来的小短文也的确让我欣喜……学生的思路拓展了,有了创造力,长此以往,他们便会受益无穷。

小学课文中的古诗是一笔财富,只要好好利用,精心设计,学生对古诗一定会更有兴趣,在学习中会得到更美的享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暮、瑟”2个生字,会写“暮、吟”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从关键词语“一道、铺、瑟瑟、可怜”入手,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中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情感,感受诗歌的自然美和语言美。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展开丰富的想象,重现诗句表现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暮江吟》原诗课件,并配以图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内容。

导语:同学们,也许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已经接触古诗了。

从最简单的“床前明月光”开始,古诗——这个随岁月沉淀下来的精品就已经深植于我们的脑海,充盈我们的童年时光。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平易、通俗,“老妪能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白居易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同学们请看PPT,上面的图片正切合了这首诗的意境。

请你们仔细观察,想象画面中的景色,初步感受这首美诗。

2.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古诗,初步进入古诗的意境。

3.教师板书“暮江吟”三字,引导学生理解诗题。

明确:“暮”,草字头下面一个“日”,这个“日”表示太阳,太阳落到草丛中了,表示什么呢?(傍晚)所以诗题告诉了我们时间。

“江”指江边,交代了地点。

“吟”,即吟诗。

谁在吟诗呢?当然是诗人白居易。

这样,我们就完整地理解了诗题,同时也为理解诗歌打下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教师介绍诗人及古诗的创作背景。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白居易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

《暮江吟》教学实录及反思

《暮江吟》教学实录及反思

《暮江吟》教学实录及反思《暮江吟》教学实录及反思【《暮江吟》教学实录及反思】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所描写的风光,有感情地朗读。

2、才能目的: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通过小练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师: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师生齐背《草》)师: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师: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师: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诗人。

(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师指名读白居易的生平简介。

二、学习新课1、师:诗人白居易分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生听课件中范读)3、师:如今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络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师: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

)师: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5、指导朗读一、二两句过渡语:下因为江边黄昏的风光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觉已到夜晚。

6、指导学习三、四两句。

师: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风光?师: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师:把比作,又把比作。

师: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风光,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可怜)师:可怜是什么意思?(得意)7、指导朗读三、四两句。

8、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

师: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9、指导配乐朗读。

统编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学设计含反思

统编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学设计含反思

统编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学设计含反思教材分析:《暮江吟》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第一首古诗,是第三单元第九课三首古诗中的第一首,也是学生进入四年级学习的第一首古诗。

该单元主题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学习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这首诗融情于景,运用了对比与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从傍晚至夜晚秋天江面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也表现出诗人愉悦的心境。

学习该诗拟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找出对比与比喻修辞,赏析古诗重点字词句,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从小接触过很多古诗,已经能够很流利地背诵多首古诗。

但对于古诗大意与理解赏析方面能力不足,他们迫切希望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更好更快地理解古诗大意,赏析古诗重点字词句,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课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结合古诗注释,加入小组合作探究与教师引导等方式,让学生自觉自发理解古诗大意、赏析古诗重点字词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认识“暮”“瑟”2个生字,会写“暮”字。

2.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人的情感;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内容,入情入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并展开想象,把诗句所描绘的景色结合画面进行理解。

教学过程:一、诗句接龙导入,初知诗人,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的古诗名句。

下面,我们做个诗句接龙游戏,看看这些诗句你都会背吗?再读读这些诗句,你有什么发现?预设:生答(这些诗句都是白居易所作)2.关于白居易你了解多少?(生答自己所知道的)师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3.今天我们再来来学习他写的一首古诗《暮江吟》(板书课题)4.看到这个诗题,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吟”又是什么意思呢?( 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四年级上册暮江吟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3篇

四年级上册暮江吟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3篇

四年级上册《暮江吟》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3篇《暮江吟》课堂实录1一、温习导入师:咱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古诗,还记得吗?谁能背一背给同窗们听听?学生背。

(略)师:学过的诗都记住了,专门好。

我国古代出了许多诗人,他们写了很多诗,这些诗有很美的意境,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新诗。

(板题)二、明白得诗意1.读正确、流畅。

师: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

诗中只有一个生字,请同窗们学会那个生字后,再试着朗诵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指名读,直到读流畅。

2.明白得诗句。

师:自由读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是写什么的?你有哪些地址读不懂。

生提出不睬解的词:吟、铺、残阳、瑟瑟、可怜等。

师:谁会说明这些词?动动脑筋,看看讲义中的插图,试着明白得前两句意思。

学生依照图,明白得了残阳(夕阳〕,铺(照),瑟瑟(碧绿色)。

师画图,让学生标出“瑟瑟”和“红”。

师:后两句诗的意思你们明白得吗?谁能把它的意思画出来?师:看看这景色美不美呀,你们猜一猜“可怜”是什么意思?生:我猜可能是“可爱”的意思。

师:正确。

明白了“可怜”是“可爱”的意思,谁能说出诗句的意思?生说诗意,师相机指导明白得“半”,“半”在那个地址,不是确指。

三、想象悟情师: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要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感。

(范读)师:你们听后能不能明白得诗人的情感?可否明白诗人是在什么地址,何时吟这首诗的?生:在江边,黄昏到夜里在江边吟的。

师:说得好。

(师勾画诗人立于江边的简笔画,边画边表达)一个秋季的黄昏,诗人来到江边(投影:诗中景色图),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看图,想一想看。

师:随着音乐提示,诗人站在江岸上,只见夕阳……江水……这些漂亮的图画你想象到了吗?(自由说,指名说)师:请一名同窗上来仿照诗人,把看到的美景说一说。

(指名读,师相机指导)师:景色这么美,你看到后会说什么?生:……(用简笔画把学生带入那时本地的气氛中,同时用音乐渲染情境。

此刻,教师用语言加以描述,协助学生再现那时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也能够用扮演进一步体会情境。

《暮江吟》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暮江吟》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暮江吟》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暮江吟》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暮江吟》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暮江吟》教学反思11.“诗学就是情学,诗是心灵的燃烧。

”古人称作诗曰“吟咏情性”(《诗·周南·关雎序》),读诗或低声吟哦,或漫声长吟。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毛诗序》)。

所以诗歌教学与鉴赏,不能只满足于释词译句。

读诗也好,讲诗也好,最重要的是自己进入角色,把自己的感情全部投入进去。

教师情真,才能以情动情,教师心热,才能点燃智慧的火花,教师意远,才能在学生面前开拓其思路,如果冷冰冰地以旁观者的身份来朗读、分析、讲解,就会索然寡味。

老师的一颦一笑,语言声调,无不牵动学生的心弦,师生感情同频共振,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如果说语文教材是美的矿藏,那么古诗就是这矿藏中的瑰宝。

古代诗人们在诗中使用的字词十分讲究,力求完美,我们应紧紧抓住文本引导学生从品析中领略古诗流光溢彩的自然美。

如“一道残阳铺水中”一句中的“铺”,为什么不用“照”“射”等词?看似平凡,其实正是诗人的绝妙之处,诗人不但能发现美,懂得欣赏美,还能用准确的文字表现美。

因此,引导学生从品析词句入手,抓住诗中的关键词“铺”、“可怜”等全方位地挖掘美、感受美,使学生在感受古诗语言美、意境美、内容美的同时,心灵也受到了震撼,又体会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的美。

3.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

在这节课的“吟诵入诗境”环节中,以幽静空灵的《春江花月夜》一曲作背景音乐,轻诉古诗的情境,使学生把画面上看得到和看不到的融为一体,体味到黄昏夕阳残照的空旷、瑰丽和晚上新月初升的静谧、安宁,从这情境中感受到美,认识到美,从而理解了美,达到“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的更高境界。

《暮江吟》教学反思

《暮江吟》教学反思

《暮江吟》教学反思
引言概述:
《暮江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杨炯。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意境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深受读者喜爱。

然而,教学中对于《暮江吟》的解读和教授方式也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以期提高学生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和欣赏。

一、背景介绍
1.1 诗人杨炯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2 《暮江吟》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1.3 诗歌的文学特点和风格
二、诗歌的意境描写
2.1 诗歌中的江水意象和暮色描写
2.2 描述诗人内心情感的方式和手法
2.3 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的运用
三、诗歌的主题和内涵
3.1 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3.2 诗歌中的人生哲理和对于时代的反思
3.3 诗歌中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和策略
4.1 引导学生对于诗歌背景的了解
4.2 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象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3 培养学生对于诗歌主题和内涵的理解能力
五、教学反思和改进
5.1 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5.2 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于文学背景的了解
5.3 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于《暮江吟》的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意境和内涵。

同时,教学中的改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于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最终,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在欣赏《暮江吟》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暮江吟》教学反思

《暮江吟》教学反思

《暮江吟》教学反思引言概述:《暮江吟》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通过描绘江南美景和抒发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的赞美。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暮江吟》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

一、文学背景介绍1.1 古代文学的地位和作用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人们审美情趣的培养工具,也是了解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1.2 《暮江吟》的作者和创作背景《暮江吟》是唐代文学家杨炯创作的一首诗歌,他以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1.3 《暮江吟》的主题和意境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展现了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愉悦和舒适感。

二、文学作品分析2.1 诗歌的结构和体裁《暮江吟》是一首五言绝句,每句四个字,共四句。

这种结构简洁明了,使得诗歌更容易被人们记忆和传诵。

2.2 描写手法和意象的运用诗中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绘,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对比、拟人、夸张等,使得诗歌更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2.3 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暮江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情绪。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3.1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音乐、图片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对于《暮江吟》的兴趣和情感体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美。

3.2 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和解读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暮江吟》进行文本分析和解读,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结构、意象和情感表达。

3.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欣赏《暮江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教学反思和改进4.1 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相适应,提高教学效果。

《暮江吟》教学反思

《暮江吟》教学反思

《暮江吟》教学反思引言概述:《暮江吟》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和历史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传授这首诗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是每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改进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1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在学习《暮江吟》这首诗歌时应达到的认知和情感目标,包括理解诗歌的意境、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诗歌的情感表达。

1.2 分层次设定目标: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水平,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有所收获。

1.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设定启发性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2.1 文本解读:重点讲解《暮江吟》的诗歌结构、意象和语言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和内涵。

2.2 背景知识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义。

2.3 情感体验:通过朗诵、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暮江吟》所传达的情感,激发他们对诗歌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3.1 多元化教学方法:结合课堂讲解、小组讨论、课外阅读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2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3.3 艺术欣赏教学:结合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暮江吟》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评价的方式4.1 定性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价学生对《暮江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2 定量评价:结合考试、测验等形式,对学生对《暮江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量化评价。

4.3 反馈机制: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促进他们在诗歌教学中不断进步。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5.1 教学效果评估: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暮江吟》教学反思

《暮江吟》教学反思

《暮江吟》教学反思引言概述:《暮江吟》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表达而广为人知。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这首诗进行反思,以更好地传达其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暮江吟》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探讨。

一、诗歌背景和作者介绍1.1 介绍《暮江吟》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包括作者居住的地区、社会环境等。

1.2 分析作者杨慎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探讨他在当时文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1.3 探讨《暮江吟》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二、诗歌主题和意义阐释2.1 解读《暮江吟》的主题,探讨它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2.2 分析诗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深入理解作者的艺术表达。

2.3 探讨《暮江吟》对读者的启示和教育意义,以及它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3.1 分析传统教学方法在《暮江吟》教学中的弊端,如重复性阅读和机械记忆。

3.2 探讨多媒体教学在《暮江吟》教学中的应用,如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呈现。

3.3 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和改进4.1 设计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如小组讨论、写作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2 分析学生在《暮江吟》教学中的表现和反馈,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4.3 探讨如何将《暮江吟》的教学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学素养。

通过对《暮江吟》教学的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价值,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并不断改进教学评价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

2024年《暮江吟》教案 暮江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2024年《暮江吟》教案 暮江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2024年《暮江吟》教案暮江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暮江吟》。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诗句的朗读与背诵,理解诗句的意思。

2.教学难点: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分析,诗人情感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向学生简要介绍《暮江吟》的作者、背景和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诗句中的自然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暮江吟》,注意语气、节奏和韵律。

2.组织学生分组背诵,检查学生的记忆效果。

三、理解诗句意思1.逐句分析《暮江吟》,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

四、修辞手法分析1.引导学生发现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分析修辞手法在诗句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深入研究《暮江吟》的内涵。

教学反思一、教学效果1.学生在朗读和背诵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暮江吟》。

2.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较为深入,能够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有所提高,能够发现并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二、教学不足1.部分学生在背诵时仍然存在记忆不牢固的问题,需要加强课后复习。

2.在修辞手法分析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提高课堂互动性。

三、改进措施1.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生的背诵情况,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背诵《暮江吟》。

2.增加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讨论。

3.结合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暮江吟》的内涵,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感悟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诗歌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更要注重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2.诗歌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欣赏诗歌的美感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暮江吟》教学反思

《暮江吟》教学反思

《暮江吟》教学反思
暮江吟是一首具有深远意义的古代诗歌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对这首诗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暮江吟》进行教学反思。

一、诗歌背景和作者简介
1.1 诗歌背景的介绍
1.2 作者履历的概述
1.3 诗歌与作者的关系分析
二、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
2.1 诗歌的结构特点
2.2 修辞手法的运用分析
2.3 修辞手法对诗歌意境的营造作用
三、诗歌主题和意境描写
3.1 诗歌主题的解读
3.2 诗人通过意境描写表达的情感
3.3 诗歌意境对读者的影响和启示
四、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
4.1 诗歌语言的特点和风格
4.2 诗人通过表达技巧传递的信息
4.3 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对整体作品的贡献
五、诗歌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5.1 诗歌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5.2 诗歌对当代社会的警示和反思
5.3 诗歌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启示
通过对《暮江吟》的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同时,我们也能够从中汲取启示,加深对古代文化和社会现象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对诗歌背景和作者履历的介绍,深入分析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理解诗歌主题和意境描写,研究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思考诗歌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只有通过全面的教学反思,才能更好地传达《暮江吟》的内涵,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思考。

《暮江吟》教学反思

《暮江吟》教学反思

《暮江吟》教学反思引言概述:《暮江吟》是一首古代诗歌作品,通过描绘江边的景色和抒发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哲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暮江吟》教学反思。

正文内容:1. 了解背景和作者1.1 介绍《暮江吟》的背景和作者杨慎,包括他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1.2 分析杨慎的创作背景和思想,了解他创作《暮江吟》的动机和意图。

2. 解读诗歌内容2.1 分析《暮江吟》的整体结构和诗句的表达方式,包括押韵和节奏等。

2.2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如江边的景色、渔船、人物形象等。

2.3 探究《暮江吟》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如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对生命的短暂的感慨等。

3. 教学方法与策略3.1 引导学生阅读诗歌原文,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

3.2 运用图像、音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对江边景色的想象和感受。

3.3 利用讨论和写作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中的哲理和情感。

4. 学生反馈与思考4.1 设计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个人理解和感悟的表达。

4.2 组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分享,促进他们对诗歌的讨论和思考。

4.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暮江吟》教学的理解和感受。

5. 教学反思与改进5.1 分析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评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5.2 总结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5.3 提出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以提高学生对《暮江吟》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总结:通过对《暮江吟》的教学反思,我们可以看到,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背景和作者,解读诗歌内容,运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暮江吟》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学生的反馈和思考,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意)1、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从中爱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

3、自学本课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疑导入1、什么是心愿?课文中讲了哪些人的心愿?他们的心愿分别是什么?(小姑娘的心愿……,小姑娘父母的心愿……我和法国人的共同心愿……)二、自学研讨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抓记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2、找出课文中人物表现的句子,并抓重点句子体会含义3、想一想,表达了作者怎能样的思想感情?三、点拨辅导重点点拨第二道:1、"因为我家有好多中国人,你像他们。

"她那水晶的蓝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闪耀着欢乐的光。

"我家有好多中国人"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看出小姑娘什么?(相机释词"迷惑不解2、妈妈把女儿搂在怀里,亲了一下,说:"……同他爸爸一样,是个中国迷,现在连我也变成中国迷了。

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爸爸是中国迷?又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是中国迷?(释词"滔滔不绝绘声绘色")指导朗读第18、20节3、是那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人的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小姑娘的天真的心灵,不正像含苞欲放的`花蕾吗?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相机释词"含苞欲放"4、她抱着爸爸的腿,用会说话的眼睛乞求着,好像在说:"我要去北京,我还要当老师呢?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她爸爸认真地说:"我希望她学中文,以后到中国留学,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生字词“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读出节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谈话导入请学生分享描写太阳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进而引入课题《暮江吟》。

四、初读1.教师范读2.学生自读,纠正字音瑟,明确朗读节奏五、析读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你的理由。

(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吗?(画面感)2.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下这是怎样的场景吗?(傍晚太阳快要落山了的时候,柔和的阳光铺在江面上,一半是碧绿的,一半是鲜红的)3.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喜爱、赞叹)4.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为我们读一读吗?(二)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呢?(比喻的修辞手法)2.你能想象此时的画面吗?(在九月初三的夜晚,露珠尤为可爱就像一颗颗圆润的珍珠,而那天空的月亮是一弯新月就像一张弯弯的弓。

)3.你们见过月初的新月是什么样子的吗?(视频)4.让我们边想象画面,边进行朗读。

六、品读让我们将自己想象成白居易,配着音乐,一起来朗读这首诗。

七、小结作业作业:用画笔将这首诗画出来。

八、板书设计〖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意)1、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从中爱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

3、自学本课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疑导入1、什么是心愿?课文中讲了哪些人的心愿?他们的心愿分别是什么?(小姑娘的心愿……,小姑娘父母的心愿……我和法国人的共同心愿……)二、自学研讨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抓记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2、找出课文中人物表现的句子,并抓重点句子体会含义3、想一想,表达了作者怎能样的思想感情?三、点拨辅导重点点拨第二道:1、"因为我家有好多中国人,你像他们。

《暮江吟》教学反思

《暮江吟》教学反思

《暮江吟》教学反思
《暮江吟》是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用浅显的语言,描写了他观察到的美妙景色。

夕阳西沉,晚霞铺江;月牙初升,露似珍珠。

一幅如诗如画的画卷展现在眼前,美得窒息,令人陶醉。

在教这首古诗时,我先让学生巩固了白居易的诗,简介诗人的生平,拉近与诗人的距离。

一.反复读诗,想象画面。

古诗重在读,多种形式的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读懂诗意。

在反复读中体会诗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心情。

圈画诗中景物,结合注释,说说诗中画面。

我没有过多的讲解,读中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画面。

二.抓重点字词,品读鉴赏。

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我抓住“铺”字让学生想象画面,诗人为何不用“射”、“照”等词语呢?让学生做动作体会“铺”的妙处。

学生边做边读,体会到夕阳覆盖面积大,给人以动态感,也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再圈画出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这颜色搭配在一起,就是一幅完美的水墨画。

诗的意境美在学生的脑海里有了立体感。

所以学生根据诗的内容来写画面时,就加入了自己的想象。

这是一种学习再创造的过程。

三.学习诗人细致的观察。

这首诗之所以能把我们平常的景物写得那么美,是诗人细致的观察;有“暮”到“夜”是诗人连续的观察所看到的。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古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

新课标指出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教师是引领者,通过教学,让学生爱上古诗文,爱上中国文化,文化自信的种子就会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生字词“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读出节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谈话导入请学生分享描写太阳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进而引入课题《暮江吟》。

四、初读1.教师范读2.学生自读,纠正字音瑟,明确朗读节奏五、析读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你的理由。

(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吗?(画面感)2.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下这是怎样的场景吗?(傍晚太阳快要落山了的时候,柔和的阳光铺在江面上,一半是碧绿的,一半是鲜红的)3.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喜爱、赞叹)4.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为我们读一读吗?(二)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呢?(比喻的修辞手法)2.你能想象此时的画面吗?(在九月初三的夜晚,露珠尤为可爱就像一颗颗圆润的珍珠,而那天空的月亮是一弯新月就像一张弯弯的弓。

)3.你们见过月初的新月是什么样子的吗?(视频)4.让我们边想象画面,边进行朗读。

六、品读让我们将自己想象成白居易,配着音乐,一起来朗读这首诗。

七、小结作业作业:用画笔将这首诗画出来。

八、板书设计【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材分析《暮江吟》是统编教材四上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的第一首古诗。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语文要素之一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述,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本诗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该诗构思绝妙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第1篇】《暮江吟》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白居易,引导积累。

2、有感情诵读,熟读成诵。

3、根据所描绘的景色,想象画面。

4、感悟诗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根据所描绘的景色,想象画面。

2、有感情读。

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初知诗人(4分钟)导言:同学们,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诗如画。

自古以来,曾有无数的文人墨客歌咏她们,留下了许多不朽名句。

如,我们读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读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我们还读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著名的山水风景诗——《暮江吟》。

1、板题,齐读后强调“吟”的读音。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2、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暮”字,上面是一个…草字头,草字头下面有一个…“日”,这个“日”表示的就是…太阳。

太阳落到草丛下了,这个“暮”表示什么意思。

(傍晚)3.区分“墓、幕、慕”字,分别组词快读。

4.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时间。

你还能知道什么?(地点:江边。

吟:吟诗)《暮江吟》写的是什么?(傍晚江边的景色。

)5.那么是谁傍晚的时候在江边吟诗呢?(白居易)简介白居易(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三千多首诗。

其中长篇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家喻户晓。

)6、过渡:《暮江吟》这首诗,是他在1083年去杭州做官上任的路上,看到江边日落的美景,陶醉其中而写下的。

二、读诗,领略诗境(6分钟)1、教师范读。

师:一位特级老师曾说:“学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读,读,就像练武功,简单的招数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请大家打开课本,先听老师读一遍,边听边画出节奏。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可站、可坐、可配合手势,可以摇头晃脑,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暮江吟教学反思
篇一:暮江吟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古诗《暮江吟》反思如下:
一、执着于个体感受优秀的中国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

仅仅抓几个比较生疏的字词,如这两首古诗中的“涧、瑟”的字形和字义的理解;仅仅抓住古今意思不同的特殊词“可怜”一词的理解;仅仅抓住那些富于传神的关键性词语,如:“夜静春山空”中的“空”、“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的巧妙之处,从而保留了古诗的整体美,放手给学生自读感悟的个性空间。

二、尊重个体的吟咏诵读。

通过粗讲,学生对诗句有了大概理解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是熟读。

而熟读对小学生来说,最具效果的莫过于诵读。

这个过程更多地应该是学生个人诵读的过程。

因此课上我给足学生时间,放开手脚尽是让学生独立练读,而不是课堂上那种整齐划一的齐读。

这样才不致于泯灭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使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古诗句的语感,把古诗的语言纳入自己的语言中来。

三、借助想象,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还原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境,
解决因古诗时空跨越度大而给小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

如在《暮江吟》一诗中,我启发学生抓住“铺”、“瑟瑟”等关键词,以及“珍珠”“弓”形象的比喻。

想象红日西沉,一弯月芽消然东升,一派和谐、宁静的江边美景,再指导学生以喜悦的心情。

篇二:暮江吟教学反思
古诗《暮江吟》是唐代着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诗中描绘的是深秋时节从傍晚到夜晚的美丽景色。

教学这首诗,首先要把学生带到那美好的意境之中,让他们喜爱这首诗,进而乐意学习这首诗。

我是这样教学这首古诗的。

一、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诗句,粗知诗中大概意思。

在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作者、朝代以及题意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把这首诗朗读五遍。

在朗读之前明确要求:1、要求基本会背;2、要求了解诗中写的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景?有哪些景物?读完五遍后,学生基本可背下来,同时也会从诗句中了解到时间是写深秋傍晚到夜晚这段时间的景色,地点是江面可江边,所描写的景物有阳光、江水、月亮、露珠。

学生粗知了这些内容继而再理解诗句就不难了。

二、利用课件进一步了解诗中内容,为理解诗句作铺垫。

在讲前两句诗时,我出示课件(夕阳照耀下的江上景色)。

在学习后两句诗时出示课件(一弯新月下的小草和露珠)然后再指导学生说
出图中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儿的,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在理解诗句就轻而易举了。

投影片在教学中起到了纲举目张,突破重难点的作用。

三、注重启发,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在教学诗句时,我首先找出诗句中关键和难理解的字词,扫平障碍,继而再理解诗句就非常容易了。

如前两句诗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问:“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夕阳)“铺”是什么意思?(斜照)再问:“什么时候的太阳斜照在什么地方?”学生很快可译出:“夕阳斜照在江面上。

”接着问:“夕阳斜照后的江面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瑟瑟”是什么意思?(绿色)学生又很快可译出:“江水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

”后两句诗我也是采用的方法进行教学,由浅入深逐步启发同样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目的。

四、利用音响设备引导朗读、创设情境、体会意境。

古诗朗读同样也要读出感情和抑扬顿挫。

除了老师示范,我还利用本课现成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连听几遍,示范效果挺好。

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朗读的效果的确好多了,真还有些古人吟诗的味道呢!其次老师还在古诗翻译的基础上再加以联想和想象,另配上悦耳的轻音乐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中的意境,这样既能把学生带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为学生后面能顺利改写古诗作了良好的铺垫,起
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篇三:暮江吟教学反思
1、根据这次《暮江吟》专题教学设计的研究,初步证明第一轮研究中总结出网络环境下语文古诗模式(浏览信息知诗人——自读古诗晓大意——查阅信息细理解——全作交流再探究——表情朗读悟情感——自我检测显效益)是切实可行的。

学生是整堂课的主角,他们通过小组内分工合作的方式,利用学习网站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不仅自己在网页中获取知识,而且努力合作,共同寻求问题的答案,还不断思考,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问题和观点。

比如: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不用“夕阳”而用“残阳”,有的学生指出因为用“残阳”才能更好地表现出夕阳已接近地平面,异常柔和平静。

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弱化,只是更多地表现在台前幕后,收信学习资源,建设主题学习网站,教师所作的工作与原来相比较,量更大,要求也更高。

2、“如何更好地处理资源”这个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没有得到更好的解决。

资源的海量、多样化容易掩盖分析思考过程。

在众多的信息中,不仅存在着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对本堂教学毫无意义的资源,通常这些无关的信息更容易吸引学生,并对教学生产干扰。

为避免学生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浏览,教师要在其学习过程中适时监控。

同时,通过对网络环境的建设,设置更有意义的、更合理的情境,让网站成为有准则和约束的空间,使学生在享受开发性、自主性的同时,能够自觉地用公认的学习准则去适应网上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