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六课第二框建设法治国家教学设计.docx

合集下载

建法治中国教案

建法治中国教案

建法治中国教案
教案标题:建设法治中国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和现状
2. 掌握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
3. 理解法治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4.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教学内容:
1. 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和现状
2. 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内涵
3. 法治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4. 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培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内涵,法治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难点: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教学方法:
1. 教师讲授
2. 小组讨论
3. 视频展示
4. 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入法治建设的话题,引发学生对法治的兴
趣。

2. 知识讲授:教师讲解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和现状,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内涵,以及法治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法治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法治理念,培养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法治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
1. 学生课堂表现
2. 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
3. 学生对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教案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教案

邛崃市职业教育中心教案授课章节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题目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授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2)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能力目标要求能够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是怎样伴随我们成长,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教学重点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教学难点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行为导向法、讨论法等。

板书设计一、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一)纪律的定义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我们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而要求一定社会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二)纪律与自由的关系(三)纪律的作用二、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1.法律的特征2.法律与纪律的关系3.法律的作用4.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1.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2.把遵纪守法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的引入「」分钟展示学生乘坐公交车、考试的图片,通过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思考设置的问题,据此导入新课。

(图片内容见课件)学生观察体味、思考。

新课「」分钟一、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板书)(一)纪律的定义(板书)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我们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而要求一定社会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设置问题>我们应遵守怎样的上课和开会纪律?你遵守纪律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挖掘学生日常生活情景,唤起内心对知识的感知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从而理解自觉遵守纪律要持之以恒,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从身边小事做起。

<设置问题>反问:遵守纪律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是不是就没有自由?(引入下一部分学习)(二)纪律与自由的关系(板书)<设置问题>请同学们分析漫画《他敢剪吗?》,大家说他敢剪吗?他为什么不敢剪?他不敢剪。

建设法治中国教案

建设法治中国教案

建设法治中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建设法治中国的内容;
2. 情感目标:重视法治,深刻体会法治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传承中华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学习法律法规和合法秩序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正确认识法治的概念;
2. 掌握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内容;
3. 了解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三、教学方法
1. 以对话形式引入课题,让学生探究研究;
2. 通过抽象论证案例,巩固学生理解;
3. 独立讨论结合法规给出解决办法,能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四、教学过程
1. 引导学生理解法治的概念,了解它的定义和内涵;
2. 让学生了解建设法治中国的宏伟理想,从而重视和尊重法治;
3. 介绍法治的意义,理解建设法治中国的必要性;
4. 让学生根据法律法规,理性认识世界和解决社会问题,形成应对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能力;
5. 帮助学生从具体情境分析社会冲突,学会根据法律条款和具体实践,掌握社会问题解决方案;
6. 认识法治与社会秩序维护的重要性,学会尊重、遵守和坚持法治;
7. 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强调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给予提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第六课第二课时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第二课时建设法治国家
(3)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
案例:
从2003年至2007年,全国纪检司法机关共计查办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案件67万多件,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13929人,其中省部级高官35人,尤其是陈良宇、杜世成、郑筱萸等高官严重腐败案件在全国引起极大震动。这组数字清楚地表明党和国家反腐败的力度在加大,任何腐败分子,无论职位多高,一旦违法,就严惩不怠,这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思考问题③:国家和公民个人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分析提示:此问题的回答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国家角度和个人角度,而个人角度又可以具体为中职生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国家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措施①: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思考问题:怎样落实?
分析提示:加强立法工作,严格执法,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执政水平等;
三新授课程
教师在引导分析时要明确指出法律存在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政府治理国家的方式是依法治国,引出本节内容。(使用案例时,授课教师可以丰富案例资料,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什么是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
(教师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讲解)
①治国的两种基本方式:法治与人治;
②法治与人治的区别:法律与制度,个人意志;
在果断处置“7·5”事件的同时,当地政府还组织警力依法留置、审查打砸抢烧犯罪嫌疑人一千余名。尽管“7·5”事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公安、司法机关在处理这一事件时,同样贯彻了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没有受非理性因素影响而违反法律规定。
案例2:
39岁的湖北京山县雁门口镇人佘祥林在背负“杀妻”之名服刑11年后,2005年4月初终于被中断刑期重获自由,(因为“被杀”的妻子张在玉又回到了家乡)并累计将获得70余万元国家赔偿。湖北法律专家指出,这个“离奇”的错案凸显出现行司法体制的一些漏洞,也势必促进司法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从而进一步促进刑事司法领域的人权保护。

14第六课第二框建设法治国家教学设计

14第六课第二框建设法治国家教学设计
理解知识④:简单介绍张明宝事件。导出违法必究的含义,明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告诫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介绍“查处贪官成效显著”,说明绝不允许有法外特权。
(7)板书: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条件、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和重点、违法必究──必要保证。
(8)文献探究:法治与德治相结合。PPT出示江泽民讲话,请学生谈谈对讲话的理解。归纳: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用PPT出示: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令人不敢破坏规则;德治,以其感召性和劝导力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让人不愿破坏规则;3.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00年4月29日修订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公布,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
……
第三十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已取得公安机关资质认定的承担机动车年检的单位,按照规范对机动车排气污染进行年度检测。
(1)单项选择:《学习指导》P36 第8题。
(2)案例分析:《学习指导》P41第4、6题。
(3)养成训练:《学习指导》P44第3题。
附教学设计中补充的素材:
1.鲁国国王判案
春秋时期,鲁国国王出巡,遇一羊群失窃案,久查未决。忽有人来告发,案件随之告破。国王下令奖赏告发人。该人却要求开恩,从轻处罚窃羊贼,因为那人是他父亲。“什么?你竟敢告你父亲?”国王怒道。“我认为你告父即不孝父母,不孝即不忠,不忠自己的父亲,即犯国法,犯法则死!”国王说道。可怜的告发人被揪出去杀了。
(3)板书:基本内涵、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要求、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思品教案《建设法治国家》

思品教案《建设法治国家》

初三思品教学设计
【课题】 6.1 建设法治国家
【教学目标】
1.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根本目的、基本要求、总目标。

2.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教学重难点】
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根本目的、基本要求、总目标。

【基础学习】
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课堂导入】
【合作交流】
【要点探究】
一、建设法治国家
1.依法治国的含义。

(课本页,找到并划下来)
2.依法治国的本质、根本目的、基本要求、重要前提、总目标。

(课本—页,找到并划下来)
3.为什么要实行依法治国(重要性)?(课本—页,找到并划下来)
4.完成P78的“探究”,并思考:如何实行依法治国?(课本—页,找到并划下来)
5.阅读P79“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2)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影片中悲剧的重演?
6.我国为什么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课本页,找到并划下来)
【教学设想】
【课堂总结】(可培养学生画知识结构或知识树等,也可老师总结)知识方面:
能力方面:
情感方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课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建设法治国家

Your site here
LOGO
学以致用:小偷事件
[材料]某中职学校一男生宿舍,经常 被小偷光顾,令同学们深恶痛绝,便 设下埋伏,以期抓到小偷,功夫不负 有心人,小偷终于被同学们擒获,为 解心头之恨,同学们你一拳我一腿, 对着小偷一阵猛打,致使小偷住院花 去近万元。 你们猜猜,结果怎么样?
党 的领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002年清华大学大四学生刘海洋,在书上看 到熊的嗅觉非常敏感,分辨东西的能力强,为了证 实这一点,他就把浓硫酸兑到饮料中泼向了动物园 里的黑熊。随后,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依法对刘 海洋实施了刑事拘留。我国刑法第341条规定猎捕、 杀害野生动物是犯罪行为。
第三条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 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 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 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四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 人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 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 社会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 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反对资 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p60
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 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 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 范。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中央国家机构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第二个特征:法律是靠
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比较后谈看法 。
2.4 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违法必究
第 一 目 : 依 法 治 国 的 基 本 要 求
陈希同案 原北京市长、市委书记陈希同,任职 期间在对外交往中接受贵重礼物价值 人民币55.5万余元,未按规定交公而 占为己有,擅自动用财政资金修建两 座豪华别墅,并大肆用公款吃喝玩乐。 1998年7月,北京高级人民法院以贪污 罪、玩忽职守罪,判出陈希同有期徒 刑16年,赃物没收,上缴国库。

建设法治国家说课课件

建设法治国家说课课件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分析项目 应用所学积极探究 合作学习完成项目
创设情 境 导入 新课 师生互 动分析 项目 应用所 学积极 探究 合作学习 完成项目
5分钟
20分 钟
10分钟
10分钟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怎样做才能养成维护法制尊严,依法治国的习惯?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民主法治 2.自由法律 3.公平正义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合作学习完成项目
1.列出与自己的专业、学习、生活发生密切关系的 法律,认识自己的法律素质现状,对提高自己法 律素质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 2.收集身边的法律案例,理解司法公正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必须以了解学生的学情为前提,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预习空间, 在个人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课堂学习的目标才会明确,课堂才会实现更 多的有效注意。 2、教学环节的过渡需要一定的技巧。 3、因为施教环境和施教对象的不同,所使用的教学模式不可能适用所有的 学生。课堂讨论应尽可能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教师应该更好地引导和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评 价 目 的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评价方法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职业道德与法律》(高教版·第五版)教学目标:1. 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探究法治的内涵和精神;3. 分析法治国家的特征和优势;4. 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积极守护法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具体阐述法治精神的内涵;3. 法治国家特征和优势。

教学难点:1. 分析法治国家的特征和优势;2. 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积极守护法律的意识。

教学方法:1. 阅读课本;2. 听课和讲解;3. 互动讨论;4. 情境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问候学生,询问他们对法律和法治国家的认识;2. 引导学生阅读本课的教材内容,在了解法律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法律?二、学习(30分钟)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的学习;2. 探究法治的内涵和精神;3. 分析法治国家的特征和优势,向学生讲解一些例子,并引导学生发表看法。

三、讨论(20分钟)1. 队伍对立的情境练习:一组学生假扮违法者,另一组学生扮演警察,进行一种角色扮演。

这个练习有助于学生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分别讨论什么是违法,什么是遵纪守法,为什么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2. 学生分组,讨论在他们八位中选举一位班委会成员,应该遵循什么准则。

每个小组向全班宣读其选择的典型代表。

四、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成为合法的公民。

五、作业(5分钟)1. 请将你在本节课中理解到的法律和法治国家的相关知识进行笔记和总结;2. 列举三个生活中遵守法律的例子。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首先向学生讲解了法律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法治精神的内涵和优势;2.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积极参与,了解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同时引发了他们思考衡量班委成员的标准;3. 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遵守法律,成为合法的公民。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教学设计同心中学张晓春●课标要求本专题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是没有的,因为这是编写教材时新增加的一部分。

●课标解读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在生活中要遵守法律,运用法律,做合格的公民。

●落实策略课前:自主学习,调查搜集。

学生阅读教材、搜集有关的事实及相关知识。

课上:教学互动,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一)新课导入建议方式一:情景导入师:法,是道德的底线,那我们是不是遵纪守法呢学生回答:略师:图片展示行人的一些违法的行为,再给大家看几张我们生活中自己的一些行为。

师:我们有过类似的行为吗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这些现象都属于违法行为,所以,我们要用法来规范、约束、引导公民的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二)进入新课师:请大家先看一段视频,视频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方式二:思考探究一师:课前搜集有关十九大报告中依法治国的相关内容和资料。

师:运用互联网教育,互动课堂等网络技术检查同学上交的作业,并让同学们自己展示并讲解内容。

学生展示:(略)师总结: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中国新时期依法治国的“十六字方针”,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衡量标准师展示:1、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

思考探究二:课前搜集有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相关的案例。

师:运用互联网教育,互动课堂等网络技术检查同学上交的作业,并让同学们自己展示并讲解内容。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搜集,代表发言学生展示案例:杜宝良巨额交通罚款案案情经过:2005年5月23日,在北京贩菜的安徽农民杜宝良得知,自己于2004年7月20日至2005年5月23日在驾驶小货车运菜时,在每天必经的北京市西城区真武庙头条西口被“电子眼”拍下闯禁行 105次,被罚款 10500元。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五1.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word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五1.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word教案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本专题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是没有的,因为这是编写教材时新增加的一部分。

●课标解读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在生活中要遵守法律,运用法律,做合格的公民。

●落实策略课前:自主学习,调查搜集。

学生阅读教材、搜集有关的事实及相关知识。

课上:教学互动,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方式一:情景导入一用视频和图片展示我国近几年来食品安全的一些事例及其国家依法打击的状况。

教师分析: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的违法事件所取得的成果说明:仅靠舆论监督和道德谴责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法律手段,才能使打击违法经济行动顺利进行,才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由此可见,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依法治国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的兴盛,法治则国兴。

因此,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二框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方式二:情景导入二喜欢上网的小王在2013年初,拿近一年积攒的钱到某商场购买了一台电脑。

谁知,不知是电脑还是网络的问题,上网时一直不那么顺畅。

于是,小王找到电脑经销商,经销商说电脑质量没问题,给电信打去热线电话,电信也说网络没问题。

于是他一气之下,上网对购买电脑的商场、商家及所购电脑品牌来了个“一锅端”,在网上发帖对其进行毫无节制的“形象诋毁”。

维权者最终成了侵权者。

这一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让我们通过今天内容的学习来解决这一问题。

●教学地位分析教材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和目标为统领,在此基础上,教材后面分析了具体的法律内容。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1.①看教材7~8页“依法治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基本方略”,完成知识1填空及辅助栏目内容;②思考教材探究问题,写出简易答案,对照探究提示,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2.①看教材8~10页“有法可依: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成知识2填空及辅助栏目内容;②思考教材探究问题,写出简易答案,对照探究提示,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法治国家教学设计

法治国家教学设计

法治国家教学设计
主题:法治国家的概念与实践
教学目标:
1. 了解法治国家的概念及其背景;
2. 掌握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3. 了解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历程和成就;
4. 提高学生法律素养,增强法治意识。

教学内容:
一、法治国家的概念和背景
1. 什么是法治国家
2. 法治国家的背景和起源
二、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 法律的权威性和适用性
3. 民主法治和宪政原则
4. 法治国家制度的保障机制:司法独立、宪法保障、诉讼制度
三、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历程和成就
1. 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历程和阶段
2. 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成就和不足
3. 当前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现状和未来
四、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
1. 法律素养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提高法治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3. 参与法治建设的方式和途径
教学方法:
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小组合作研究和展示
3. 观察讨论和案例分析
评价方式:
1. 考试或测试
2. 作业评分
3. 参与度和表现评分
教学资源:
1. 法律课程教材
2. 案例分析和法律实践
3. 在线课程和教学视频
教学时间:
3周(9节课)。

建设法治国家教案

建设法治国家教案

建设法治国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法治国家的概念和特点。

2.学习宪法及其对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性。

3.掌握法治国家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教学内容】一、法治国家的概念和特点1.法治国家的概念2.法治国家的特点二、宪法对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性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2.宪法对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三、法治国家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步骤1.法律制度建设2.法制教育和宣传3.司法体制改革4.法律监督和纠错机制建设【教学过程】一、引入宪法是一国最高的法律,是国家和人民共同生活的根本法律。

《宪法》是中国最高的法律,是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依据。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建设法治国家。

二、讲解1.法治国家的概念和特点法治国家是指以法律为基础,依靠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权益的国家。

法治国家的特点是:政治权力受法律制约,一切行政行为都必须遵循法律,公民权利受法律保护,法律权威得到全面加强,法律体系比较完善。

2.宪法对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性宪法是制定和执行其他法律的基础和原则,是国家管理和治理的基本规范,是维护公民权利和人民利益的保障。

中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为建立法治国家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

3.法治国家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步骤法治国家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律制度建设、法制教育和宣传、司法体制改革、法律监督和纠错机制建设等。

建设法治国家的步骤为: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完善司法保障和纠错机制。

三、讨论为了建设法治国家,我们还需要怎样的措施?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教学反思】建设法治国家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学生应当对法治国家建设有一个了解。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握好时间,重点介绍法治国家的概念和特点及宪法对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认识。

在讲解法治国家建设的步骤与措施过程中,应适当减少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讨论,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达到知识应用的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oc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oc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政治导学案年级:初二课型:新授使用时间: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和基本要求2、过程与方法:自主交流小组合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认识依法治国的重要作用,增强守法意识;理解法律监督的作用,增强守法意识二、重点难点:依法治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学习过程:1、自学提纲:(一)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什么是依法治国?2实施依法治国有什么意义?(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依法治国)(二)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监督1社会主义法制的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他们各自的地位是怎样的?2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我们应该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点什么?3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4公民享有监督权的作用是什么?5怎样行使监督权?2、展示交流(自学疑难反馈)检测自学成果,请同学们自己找出本节课不明白的内容,小组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在课堂上集中解决3、点拨升华:根据今天所学,在保护大自然方面,你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4、小结:通过学习本节课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四、当堂达标测试:1,“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经这一栏目的曝光,很多悬而未决的维权事件迎刃而解,这体现出①新闻媒体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有效途径②新闻曝光对违法行为的打击比法律更有效③我国的公民的批评建议权已越来越得到重视④新闻监督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最快捷的唯一的渠道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xx在党的xx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由此看出a.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措施b.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c.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依法治国的核心d.宪法是中国2020-01-26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政治导学案年级:初二课型:新授使用时间: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和基本要求2、过程与方法:自主交流小组合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认识依法治国的重要作用,增强守法意识;理解法律监督的作用,增强守法意识二、重点难点:依法治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学习过程:1、自学提纲:(一)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什么是依法治国?2实施依法治国有什么意义?(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依法治国)(二)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监督1社会主义法制的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他们各自的地位是怎样的?2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我们应该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点什么?3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4公民享有监督权的作用是什么?5怎样行使监督权?2、展示交流(自学疑难反馈)检测自学成果,请同学们自己找出本节课不明白的内容,小组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在课堂上集中解决3、点拨升华:根据今天所学,在保护大自然方面,你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教案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教案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教案教案标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概念和基本要求;2. 掌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路径;3. 培养学生对法治国家建设的认识和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教学内容:1.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概念和基本要求;2.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a.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b.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c. 提高法治实施能力;d.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e. 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f.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g.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h. 推动全面依法治国;3.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路径:a.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b.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c. 坚持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相统一;d.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思想;e. 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f. 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g. 坚持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促进;h.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i. 坚持法治国家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相结合。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新闻、案例或视频,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向学生介绍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概念和基本要求,以及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路径。

3.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法治问题,并讨论如何解决和改进。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路径,并思考个人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责任和作用。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可以通过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或撰写小结的方式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并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

教学资源:1. 相关课本、教材和参考书籍;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和案例分析;3. 案例分析材料和小组讨论问题。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评价;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价;3. 小结或反思性作业评价。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六课第二框题国家行政机关教案.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六课第二框题国家行政机关教案.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六课第二框题国家行政机关教案课题:国家行政机关: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相信国家行政机关、支持和监督国家行政机关、认同国家行政机关能力目标:培养对国家行政机关工作的监督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立及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掌握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教学重点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教学难点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环节导入学习新知小结教学内容生成情境板书课题国家行政机关一、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1.行政机关的含义及组成2、行政机关的性质(1)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2)对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对人民负责二、行政机关的职权1、职权范围2.层级不同,职权不同3.行使职权具体要求小结教师活动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今天我们要学习和了解国家行政机关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思考:什么是行政机关?它是怎样组成的?举例认识国家行政机关海关总署、工商总局、教育委员会、等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的行政机关都是国家行政机关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2页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国家权力机关对谁负责总结: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

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3页探究与分享讨论分析你知道有哪些行政机关?它们有哪些职权?请举例说明。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4页第一段认识行政机关层级不同,职权不同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4页探究与分享及教材84-85页内容组织学生探究分析国家权力机关行使职权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谈法指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思考探究:什么是行政机关?它是怎样组成的?提示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

法治国 家的教案

法治国 家的教案

法治国家的教案《法治国家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法治国家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2、使学生认识到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

3、引导学生思考在法治国家中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法治国家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2)建设法治国家的路径和措施。

2、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法治精神,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

(2)如何引导学生从理论层面的理解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法治国家的建设。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法治国家的相关概念、特征和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法治国家的实践应用。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培养其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对于国家和个人的意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法治国家。

(二)知识讲解1、法治国家的内涵法治国家,是指依靠正义之法来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法治国家强调的是法律的权威性、公正性和普遍性,国家的一切活动都要依法进行。

2、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宪法和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最高依据,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国家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保证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

(2)良法之治法律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能够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进步。

(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充分保障,国家通过法律为公民权利的实现创造条件,提供救济渠道。

(4)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国家权力的行使有明确的边界和程序,受到法律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

3、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1)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法治能够确保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为人民创造安全、有序、自由的生活环境。

(2)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通过公正的法律程序解决纠纷,能够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减少社会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编号课题名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材处理教法设计教学方法学法设计教学资料教学信息资源资源仪器设备准备耗材作业布置教学反思14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教室课时数1第六课第二框建设法治国家认知:理解依法治国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懂得法治与德治要结合起来,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情感态度观念: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增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平等观念,拥护国家的依法治国方略。

运用:崇尚法律的权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

努力做爱国爱党、遵纪守法、关心他人、刚正磊落的公民。

依法治国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无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课件教案素材多媒体演示软件课件教案多媒体电脑无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教学过程实施教学内容与活动第六课第二框建设法治国家(一)导入新课(7分钟)1.教学内容分析山杠爷案例,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2. 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一:山杠爷案例。

用PPT 出示电影《被告山杠爷》海报,请一位同学朗读案例内容,了解电影剧情梗概。

在此基础上观看视频片段,思考PPT 出示的问题:山杠爷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好,事情就一定办得好吗?治理村庄应该依据什么?山杠爷违法侵权表现在哪些方面?山杠爷的教训给我们什么启发?在讨论的基础上,每组学生代表回答一个问题,竞答最后一个问题。

教师进行赏析性点评并进行纠偏,对观点新颖、见解独到的学生予以特别表扬。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指出:德治要与法治结合,必须依法治村、依法治国,法治是治理国家最合理的模式。

(用 PPT 出示)设问过渡: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有哪些基本要求?(用 PPT 出示第一目目题)( 4)板书:建设法治国家、依法治国。

3.学生活动(1)听、看教材第 68~ 69 页案例内容,了解情景;观看电影《被告山杠爷》视频片段,讨论、思考问题,由每组学生代表回答一个问题,全班竞答最后一个问题。

(2)其他学生倾听,积极思考,及时进行补充,做好笔记。

(二)研习新课( 31 分钟)第一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13 分钟)1. 教学内容( 1)依法治国的内涵。

(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3)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2. 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二:看图片,谈观后感。

用PPT 逐一出示“建国 60 周年大阅兵时‘依法治国’方阵”图片,请反应较教学方法与手段快的同学简单谈谈观图片后的感受。

党的十五大郑重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 年 3 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正式写入宪法修正案。

用PPT 出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2)请一名学生回答“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接着教师从依法治国的领导者、主体、依据、客体、目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内涵。

(用PPT 逐一出示)点明法治是对人治的否定,是我国政治文明的巨大进步。

(3)板书:内涵、主体、领导者、依据、客体、目的。

(4)强化认识:请学生阅读课前印发的材料“鲁国国王判案” ,讨论、思考:国王的判案是“法治” 还是“人治” ?简单说明理由。

通过该案例帮助学生理清法治与人治的本质差异,深化对依法治国内涵的理解,引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问题。

(5) 探究活动三:房地产开发商案。

用PPT 逐一出示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涉及依法治国的哪些要求?开发商不执行法院判决,该怎么办?说明什么问题?在讨论、发言基础上,教师归纳,明确指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用 PPT 出示) , 告诉学生生活中的侵权现象时有发生,要学会依法维权,加强法治建设,同时说明我国加强法治建设任重道远。

理解知识①:通过 PPT 出示相关图片,以简单设问组织教学,“一辆车污染?→很多车污染?→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绿标?→罚款依据?→新的《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强调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是有法可依,掌握什么是有法可依。

引入教材第69 页“链接”,了解我国立法的最主要原则。

理解知识②:用PPT 出示图片,以简单设问组织教学,罚款数额?→有法必依,掌握什么是有法必依。

逐一出示: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和图片“行人违规也罚”,强调依法办事。

教师简单介绍“震后重建须有法必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理解知识③:用PPT 逐一出示图片:“酒后骑自行车罚款 50 元”和“酒后驾车重罚”,比较两张图片,说说看法。

掌握什么是执法必严,引入教材第 70 页“链接”,归纳:依法治国的关键和重点是执法必严。

理解知识④:简单介绍张明宝事件。

导出违法必究的含义,明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告诫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介绍“查处贪官成效显著”,说明绝不允许有法外特权。

(7)板书: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条件、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和重点、违法必究──必要保证。

(8)文献探究: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PPT 出示江泽民讲话,请学生谈谈对讲话的理解。

归纳: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

用 PPT 出示: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令人不敢破坏规则;德治,以其感召性和劝导力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让人不愿破坏规则; 3.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 9)板书:紧密结合、以德治国。

3.学生活动(1)探究活动二:看图片,谈观后感。

观看图片,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明确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懂得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

(2)强化认识:仔细阅读课前印发的“鲁国国王判案”材料,讨论、思考,由第一小组学生代表回答问题,强化对依法治国内涵的理解。

(3)探究活动三:房地产开发商案。

观看图片时积极讨论,思考,请第二、三、四组学生代表各回答一个问题,明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其他同学倾听,并加以补充,做好笔记。

(4)理解知识:认真观看图片,思考回答问题,每一组学生代表针对依法治国要求回答一组问题。

加深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及其内在联系。

(5)文献探究: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仔细阅读材料内容,认真思考后竞答,其他学生倾听,并做好笔记。

第二目: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10分钟)1.教学内容(1)要崇尚法律的权威。

(2)政府要依法行政。

(3)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

2. 教师活动(1)探究活动四:邱某害夫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70~71 页案例,用 PPT出示问题:邱某毒死丈夫的原因是什么?她可以结束“治愈无望、濒死状态”丈夫的生命吗?对邱某的处理,是按照民意还是依照法律?这说明了什么?讨论归纳相结合,强调在法治国家,情、理、法,法为先,并用 PPT 出示。

引入案例“法重于情”,感召学生崇尚法律权威,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 2)文献探究:政府依法行政。

用PPT 出示温家宝讲话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教师简单补充讲话内容,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温总理作此番讲话的主旨何在?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并用 PPT 出示:政府依法行政对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的重要意义,政府依法行政。

( 3)探究活动五:佘某案件。

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71 页案例,回答 PPT 出示的问题:对佘某的错判失误在什么地方?佘某被迫承认莫须有的罪行,服刑11 年,给我们什么启示?引导学生展开热烈讨论。

归纳:司法为民,司法必须公正(用 PPT 出示),司法改革任重道远,我们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用 PPT 出示)。

(4)结合教材第 72 页第一个“点评”,强调抓四个环节,并板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主导地位、以法律为准绳;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3.学生活动( 1)探究活动四:邱某害夫案。

认真阅读教材第70~ 71页的案例,讨论思考问题,每组学生代表回答一个问题。

其他同学倾听,可以适当补充,并做好笔记。

(2)文献探究:政府依法行政。

观看材料,听介绍后讨论问题,第一小组学生代表回答问题。

(3)探究活动五:佘某案件。

仔细阅读教材第 71 页案例,认真思考问题,各抒己见,力求观点新颖,视角独到。

第二、三小组学生代表回答,其他学生倾听、补充回答,并做好笔记。

第三目: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 9 分钟)1.教学内容(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2)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及对公民的要求。

2.教师活动(1)引入“死刑复审”图片,简单介绍死刑复核程序。

过渡至知识讲授:思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有哪些方面?(用PPT 出示内涵)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2 页的第二个“点评”,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及其不同组成部分的各自作用。

(2)引入温家宝“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的讲话,强调为了适应依法治国的要求,我们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先请学生介绍课前搜集到的案例,对积极参与交流的同学进行表扬,对其观点作点评、纠偏。

如果案例不够,教师简单介绍福建南平校园惨案,突出四位市民见义勇为的事,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在行动上树立公平正义理念。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72 页“链接”,深化对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抽象概念的理解。

(3)用 PPT 出示图片,介绍今年两会期间的“选举法”修改情况,思考:修改选举法的意义何在?讨论归纳明确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根本制度保证(用 PPT 出示)。

(4)探究活动六:公正切分蛋糕。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 73 页活动框文字材料,调动学生思维,讨论问题:能否公平分蛋糕?有别的好主意吗?有何启示?归纳:条件不具体,判断是否公平的角度不同,但只要制度正义就有利于保证公平,强调我们要树立公平正义观念,培养公正意识,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做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关心他人、刚正磊落的人(用PPT 出示)。

(3)板书:基本内涵、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要求、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3.学生活动( 1)看图片,认真听介绍,积极思考,第四组学生代表回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阅读教材第 72 页第二个“点评”,明确内涵及各自作用。

(2)看图片,认真听介绍,准备充分的学生做交流,感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重要意义。

阅读教材第 72 页“链接”中内容,加深对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解。

(3)看图片,认真听介绍,积极思考“修改选举法的意义”。

(4)探究活动六:公正切分蛋糕。

看漫画、认真阅读材料,积极思考进行竞答,感悟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生活中的积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