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会计本科05任务—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含参考文献)
中央电大西方经济学论述题: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
论述题: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该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经过讨论,本小组谈论意见总结如下(后附小组讨论名单):一、什么是效率和公平?谈谈你的理解。
1.效率就是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任务量的多少,多了就是高,少了就是低。
2.公平就是在同一平台上,享受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3.在现行的市场经济中,效率是以投入和产出、所耗与所得的比例来计算的,投入少、所耗低、产出高、所得多就成为有效率或高效率,反之就称之为无效率或低效率。
讲效率,我们要清楚两个方面的情况:(1)效率的主要活力来自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生产要素分配是以等量付出获取等量报酬的原则来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效率的提高。
(2)效率的发挥是建立在社会不平衡,即有一定差别的基础上,有差别才有效率。
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有高有低,劳动质量有有优劣,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分,因为按照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的原则,劳动所得就必然有差别,而适当的收入差距会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从而推动效率的提高。
二、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里的含义。
1.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是美国统计学家M.洛伦兹(M.O.Lorenz)提出的,是用于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
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
2.基尼系数(Gini voefficient)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实际基尼系数总和是在0和1之间,其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则越不平均。
3.奥肯定理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发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是,失业率下降大约1%,这条经验法则则以其发现者为名,称之为奥肯定理。
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答案
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答案1、什么是效率和公平?谈谈你的理解。
答:在不少人的观念中,公平是一个超历史的绝对的概念,公平就是平均分配,就是人人有份。
其实,“社会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且是一个法律用语,在不同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中包含不同的内涵;在每一种特定的经济关系中,不同经济地位的当事人有完全不同的公平观念和标准。
离开生产方式的性质谈论社会公平,离开生产谈论分配,不仅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科学的。
社会公平只能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贫富差距过大时更应注重社会公平.由部分先富到共同富裕是一般规律。
所谓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配置所实现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社会资源的配置已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配置,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收入增加而不使另一个人的收入减少。
换句话说,社会已经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存在任何浪费资源的现象,以致每个劳动者都实现了经济收入最大化。
这就是效率。
2、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理的含义。
答:洛伦兹曲线就是把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的曲线。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如下图),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
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
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
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电大题目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
一.什么是效率和公平?谈谈你的理解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投入的少,产出的多,效率就高。
效率提高就要节约资源和增加社会财富,我们讲效率就要追求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果。
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
这里所说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
即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平均主义则抹杀一切劳动差别和分配差别,要求绝对平均,实际上违背了公平原则,压抑劳动者的积极性,所以,公平与平均是根本对立的。
效率和公平应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
两者对立的根源是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面对相对稀缺的资源,人类必须尽一切可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把“蛋糕”做大,而要调动人们做大“蛋糕”的积极性,则必须在“蛋糕”的分配时将每个人的报酬与对“蛋糕”的贡献挂钩。
而在个人能力、运气、工作环境等差异很大的社会里,每个人得到的蛋糕份额必然呈现很大差异,即出现不公平。
要使每个人获得的“蛋糕”份额平均,则无疑会损伤人们的工作与创新的积极性。
因此,效率与公平的冲突,是人类面临的最基本的二难抉择。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
因此一般来讲,只有适度的社会公平,才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二、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理的含义。
1、洛伦兹曲线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兹提出的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
它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
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原因及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原因及对策建国六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几年的GDP增长率排在世界首位,2007年的GDP S、量排在世界第四位。
但我们在充分肯定已有成就的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它是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不相符的,与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相背离的。
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是由许多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共同造成,其中,与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密切相关。
一、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收入分配政策因素分析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所有制结构进行了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时改革收入分配政策,以满足社会各因素分享经济发展利益的要求,并提高社会生产的积极性。
伴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大幅增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劳动者的积极性受挫、社会需求不足等。
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问题,直接影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一) 在初次分配领域1. 以效率为先的政策改革开放前,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经济发展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政策,每人都可以分到“蛋糕” ,但由于份量太小,使得大家都吃不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发展为中心,适当调整所有制形式,允许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存在,与此相适应,在收入分配上允许先富,先富带动后富;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允许生产要素参与社会分配,这一系列体现效率优先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社会的积极性,使经济快速发展。
但由于人们的个人能力、勤劳程度、对社会生产要素占有量以及地区、行业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又由于积累优势,产生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 ,使得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
2. 工资性收入较低,工资增长较慢我国的初次分配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工资收入占GDPt匕重较低,工资增长较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日千里,但我国居民的工资增长却没有与经济增长相协调。
国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成因和对策
国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成因和对策本文围绕我国居民收入、城乡收入、行业收入、地域收入呈现的差距现状进行分析,对国民收入分配现状形成原因从历史、经济发展、自然、政策方面进行剖析,提出改变城乡分治现状、加大国家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加大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五方面改变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国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原因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民收入显著增长。
但是,国民收入分配差距加大,个人财富贫富悬殊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国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一)居民收入现状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以北京为例,2002年北京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729元,比2001年增长7.3%,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349元,增长16.7%;收入比由上年同期 3.29/1扩大到现在 3.47/1。
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16扩大到2000年的0.32,农村居民纯收入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21上升到2000年的0.35。
(二)城乡收入现状城乡收入差距日趋拉大。
以四川城乡居民收入为例,1978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27.1元,二者比为2.66/1;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350.5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987元,二者比为3.2/1。
2001年我国城市居民收入为6860元,农村居民为2366元,如将城市居民享有的优惠和隐性福利折算成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6/1。
(三)行业收入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以南京为例,2002年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1216元,行业最高与最低月平均工资相差1547元,两者比为3.6/1,而2001年为3/1。
电信、烟草等垄断行业收入增长较快,增幅达35.5%;其他一些行业增长较缓,其中地质勘探、水利管理行业最低,仅为3.6%。
(四)地域收入现状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五位地区是:浙江10464.67元,广东10415.19元,福建8313.08元,江苏7375.10元,山东7101.08元。
4-1 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究竟是什么
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究竟是什么新华网于2006年10月相继采用了吴敬琏的文章《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和郭松民的文章《与吴敬琏商榷,请先生看看香港》,对当前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进行了争论。
对这样的重大问题进行探索,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这两篇文章,对于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笔者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吴敬琏观点的可贵之处,一是对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关于"平等与效率"关系的论述进行了诠释,向人们揭示了关于"平等与效率"关系的奥秘,进而也揭示了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奥秘。
使笔者深刻理解到:(1)在机会平等时,平等与效率正相关,即越平等就越有效率(如当代发达国家的情况,有机会平等则社会便有竞争力和创造力);在结果平等时,平等与效率是负相关,即结果越平等就越没有效率(如我国的"大锅饭"时期,人人都想"合法"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则社会便会失去竞争力和创造力)。
(2)奥肯使用的"平等"与我国现行使用"公平"是不同的概念。
奥肯所说的平等其实指的是平均,而我国现行所说的公平其实指的是正义(合乎法理与公理),也就是说,既承认机会平等是公平的,也承认在机会平等下产生的结果不平等也是公平的。
(3)我国现行提倡"公平正义"与"效率"是统一的、不矛盾的,是符合"公平是效率的能源"的国际理念的,因为效率的每个环节都不应脱离公平。
经济学原理证明,从根本意义上讲,公平与效率客观上没有孰先孰后的关系,脱离了公平的效率不是真正的效率,而是表面的不可持续的"效率"。
二是用某些统计数据论证了造成贫富分化(即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是腐败和垄断(即机会不平等),这与人们直觉是相符的。
但是,吴先生的不足之处似乎是总在刻意回避一个叫"市场化"(本文定义为人们常指责的激进的市场化,它是一种不顾客观条件、片面强调搞单兵突进在经济上搞市场改革的倾向,下同)的问题。
收入差距加大(成因、危害、措施)
收入差距加大的成因、危害、对策——成因一、城乡居民的不平等机遇和政策不公平第一,我国农村人口量大,人均占有耕地量决定了难于采用高度机械化和现代化的技术,否则会造成大量的失业,从而制约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第二,农村现行财税体制强化了城乡收入差距。
它主要表现在:①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由农民承担。
供给公共物品,本是政府的—项重要职能,但政府只承担了城市公共物品的提供。
②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由农民自己承担。
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实际上具备公共产品的性质,应由国家来承担。
这也导致农村受教育水平低下,失学率高,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
③从纳税额占收入的比例来看,对农民来说这一比例远高于城市居民。
第三,工农业产品价格存在剪刀差。
由于农村知识水平低下,农民没有代表自己利益的农会之类的组织,国内价格形成惯例中,农民在价格制定中缺乏知情、监督和参与的权利和能力,一般是被动接受着已经制定的不利于自己的价格,而不是在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下讨价还价,造成农村收入低。
此外农产品在销售流通环节中,各级的经销商也获得非常高的利润,使农民应当得到的利益被不合理分割。
第四,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也相对不足,而农民显然缺乏自己科研的能力,造成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缓慢。
第五,政府和农民对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而教育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事业。
从教育中提拔并且培养的精英(包括农村的)大多数是就业于城市,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能够创造很高价值的精英都是流向城市,农村很少会得到教育的回报,从而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第六,在转移支付方面表现为,长期以来对农村实行净税收,对城市实行净福利政策。
在城市实行的住房、采暖、医疗、保健、通信和交通等福利性补贴政策等,都具有逆调节的特征。
这些政策不仅不能缩小,反而拉大了城乡居民之间、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第七,现代城市工业与乡村传统农业之间生产力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引起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申论热点:如何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这⼏年,有⼀个经济学名词,叫基尼系数,成为⼲部群众经常谈论的话题。
特别是近年来常听到⼈们说,我国的基尼系数如何超过了警戒线,收⼊差距如何越来越⼤,如何已经引起了两极分化,等等。
那么,基尼系数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怎么看?我国⽬前的收⼊差距是否在扩⼤?是否已到了两极分化的地步?怎样来进⾏调控?这些问题,既涉及⽼百姓的⽣活,⼜涉及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是党和政府⾼度关注的⼀个问题。
我们不妨先从基尼系数的分析谈起。
⼀、收⼊差距过⼤的原因 基尼系数,是⼀个⽤来描述收⼊整体差距程度的重要指标。
国际上通常认为,当它处于0.3—0.4时表⽰收⼊分配⽐较合理,0.4—0.5表⽰收⼊差距过⼤,超过0.5则意味着出现两极分化。
最近有专家称,2004年我国基尼系数达到了0.465,并将在2005年逼近0.47。
这些数据是如何得出的?到底有多⼤的科学性?该信还是不该信呢? 从现实来看,世界各国对基尼系数的运⽤并不完全⼀致。
很多国家都是把它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综合判断收⼊差距。
在不少国家,基尼系数都有不同的标准和界线。
总的来说,基尼系数只可参考,不能绝对化。
我国是⼀个典型的⼆元经济结构国家,城乡差距⼤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不能简单地套⽤基尼系数的⼀般标准来衡量我国的收⼊差距。
应该说,近⼏年党和政府⾼度重视解决收⼊差距扩⼤的问题,采取了⼀系列政策措施,如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推进分配制度改⾰,调节收⼊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增加农民收⼊等等,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那么,在政府加强调控后,为什么收⼊差距仍呈进⼀步拉⼤的趋势?这⾥除了⼈们经常讲到的体制不健全、⾏业垄断、历史问题、地域差异、再分配⼿段不完善、管理疏漏造成的⾮法收⼊等⼀些因素外,从⽬前来看还有以下⼀些原因: ⼀是政策调整的“延迟效应”。
从政策的出台到发挥实际效应,往往存在⼀个“时间差”。
尤其是长期政策的调整,在短期内可能会“⽴竿不见影”,其预期成效往往会“延迟”到来。
浅析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摘要:在我国,收入差距问题已成为现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
而产生这种收入差距的原因和影响是不同的。
有的是以提高效率为目的,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用牺牲一定的公平作为代价。
而有一些则是既损失效率,又妨碍公平的。
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应该充分了解各种产生收入差距的原因,并对其影响有足够的认识。
关键词:收入差距;公平;效率在我国,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对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而收入差距问题并不是简单予以缩小就能解决的,而是一种对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取舍问题。
一、产生收入差距扩大化的原因及影响(一)市场竞争产生的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更加重视“激励”作用的有效发挥。
在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以合理拉大收入差距,这主要表现在企业之间和个人之间。
企业之间的竞争。
通过竞争,使那些更有能力创造价值,有更广阔发展空间的企业存活下来。
而那些生产技术落后,不善于抓住市场机遇的企业则面临破产。
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竞争中壮大自己。
为了保证本企业不在下一次的竞争中失败,企业必须加强管理,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这种竞争虽然会导致不同企业效益的差异,使不同企业职工所获报酬不同,拉大了他们之间收入的差距。
但这种收入差距能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是人们可以接受的。
个人之间的竞争。
通过竞争,使那些个人素质高,工作能力强,适应市场,业绩突出的人获得更高的报酬。
在这种收入差距的激励下,人们会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来改善生活水平。
这也同样是有益于我国经济发展的。
当然,竞争也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由于个人条件不同,机遇不同,同样的努力不一定获得相同的回报。
但总的来说,竞争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教育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效率。
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
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答案1、什么是效率和公平?谈谈你的理解。
答:在不少人的观念中,公平是一个超历史的绝对的概念,公平就是平均分配,就是人人有份。
其实,“社会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且是一个法律用语,在不同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中包含不同的内涵;在每一种特定的经济关系中,不同经济地位的当事人有完全不同的公平观念和标准。
离开生产方式的性质谈论社会公平,离开生产谈论分配,不仅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科学的。
社会公平只能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贫富差距过大时更应注重社会公平.由部分先富到共同富裕是一般规律。
所谓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配置所实现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社会资源的配置已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配置,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收入增加而不使另一个人的收入减少。
换句话说,社会已经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存在任何浪费资源的现象,以致每个劳动者都实现了经济收入最大化。
这就是效率。
2、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理的含义。
答:洛伦兹曲线就是把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的曲线。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如下图),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
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
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
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造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走上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综合考虑了当时具体国情与国际复杂环境之后,确立了沿海地区先发展,内陆地区后发展,先富带后富的发展策略。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硕果,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
然而,繁华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摆在咱们面前:收入分配差距严重扩大化。
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即实现共同富裕)是背道而驰的,所以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分析探讨引起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1.1 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现状据王亚娟[1]报道,截至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高达3.23倍,如果将各种社会福利补贴因素考虑在内的话,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可能超过6倍。
而来自世界银行的资料显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5倍,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形势极其严峻。
1.2 地区收入分配差距现状目前,国内不同地区的收入分配差距水平也较大(见表1),东南沿海到中部地区再到西部地区,呈显著的阶梯式分布。
表1 2009年不同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地区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天津江苏福建山东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8837.7826738.4824610.8121574.7221402.0120551.7219576.8317811.04地区内蒙古辽宁重庆广西湖南河北云南河南湖北陕西安徽宁夏江西吉林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5849.1915761.3815748.6715451.4815084.3114718.2514423.9314371.5614367.4814128.7614085.7414024.714021.5414006.27地区山西四川海南西藏贵州青海黑龙江新疆甘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3996.5513839.413750.8513544.4112862.5312691.8512565.9812257.5211929.78数据来自知网《中国统计年鉴2010》1.3 行业收入分配差距现状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一股股的公务员考试浪潮(见图2),究其原因,主要是行业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所致。
关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成因及对策
领域需 要 构筑 市场经 济公平 的起 点 条
件、 德环境和法律环境 ;国民收入 道 再分配应 完善分配机制 , 坚持 公平原则 , 使最普通劳动者能够获得 均等的发展机
会和 共 享 经 济 发展 成 果 。
【 关键词】
收 八 分 配 ; 距 扩 大; 差 公平 竞 争 ; 与权 参 近 几 年 来 , 国 居 民收 人 分 配 差 距 持 我 续扩 大 。根据 国家 统 ¨局 调杏 公布 的 几 组 数据 显 示 ,1 9 年 至 2 0 年 在 GD 97 07 P比重 中政 府财政收入 中从 1 9 %升 至 2 0. 5 0. 5 %, 业 盈 余 从 2 . 3 7 企 12 %升 至 3 .9 向 12 %, 劳动 报 酬 从 5 .% 降 3 .4 34 9 7 %;2 0 0 8年 2 企业高 管与一 8家 0 一线职 工 收 入 差 距 从 20 0 6年 6 7 倍 扩 大 至 2 0 .2 0 8年 1 . 5 ; 79 倍 20 0 8年 全 国 城镇 私营 企 业 职 工 工 资 l 2 43 元 , 中 尤 以 农 民工 居 多 。收 入 分 配 差 距 其 持 续 扩 大 , 接 影 响 到 经 济 发 展 、社 会 和 直 谐 稳 定 , 须 引起 高 度 关 注 。 必
求, 满足 人 民群 众 日益 增 长的物 质 文化 生活 需要始终是我们追求的重要 目标 。由l 丁消 费需 求 是一 个重 要 的经济 变量 , 在经 济运 行 中发挥 着 极 为 重要 的作 用 。 多年 来 由于 收 入分 配 失衡 , 形成 “ 内需 不足— — 依 赖 出 口 低 价 竞 销… 利 润 低 下—— 工 资增 长 缓 慢 内需不 足 ”的 发展 模 式 , 低收入 使 劳动者 难 以享 受 到改革 开放 的发展 成果 , 不 利于 社 会主 义生 产 目的实 现 。 3 、收 入 分 配 差 距 过 大 不 利于 社 会稳 定 、进 步 。一 是 收入 分 配 差 距 过 大会 使 部 分经济困难 的群体产生心理失衡和被剥夺 感 , 发群 体 事 件 , 响 社 会 和谐 稳 定 。二 易 影 是 收 入 分 配差 距 过 大 会使 部 分 低 收 入耆 长 期 得 不 到暴 本 的生 活 、教 育 、卫 生 、社 会 保 障的 支撑 , 支 他们 的 未来 , 们 的生 存 透 他 和 发展 能 力将 会 越 来 越 差 , 个 社 会 就 可 整 能陷入 “ 富者 愈 富 、 穷者 愈 穷 ” 的恶 性 循 环 。同 时还 会 造 成人 们 的 价 值 观 、人 生 观 的扭曲 , 致社会道德水准下滑。 导 4 收入 分 配 差距 过 大 不 利 于 加 快 我 、 国 城镇 化 的进 程 。我 国 低 收人 群 体 中有相 当一 部 份是 农 民进 城 的 “ 工仔 ”实 现 工 打 , 业 化 、现 代 化 必 须 同 时加 快 实 现 城 镇 化 , 加 速 农 民 向城 镇 转 移 。加快 城市 化 进 程 不 仅 取 决 于 政 府 的 良好 愿 望 , 多 的 取 决 于 更 农民在城镇是否找到相对稳定的工作和获 得能够维持 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费用。在我 们社会 中存在 一种奇特现象 :尽管经济发 展 在地 区 和 行 业 问 差 异 很 大 , 农 民 “ 但 打 工 仔 ” 的 工 资 基 本 上 在 全 国差 别 不 大 , 既 没有 行 业差 别 也 没 有 地 区 差 别 , 接 制 约 直 我国城镇化进程。
第5次任务 西方经济学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
(1)什么是效率和公平?谈谈你的理解。
答:效率,从微观层次讲,就是在发挥“一般社会力”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宏观层次讲,就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总起来讲,效率就是生产要素的节约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强调效率的重要性,就是强调发展的重要性。
公平,公平一般有两种含义:在社会学上,公平是一种道德规范的要求,是指以人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以避免社会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
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涉及到要把富者的一部分财富无偿地匀给贫者,因此它有时会和效率发生冲突,影响效率的提高。
在经济学上,公平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机会均等。
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一般说来是和效率相一致的,相促进的。
但是,这种意义上的公平只是形式上的公平,而不是内容和结果上的公平。
如果只强调这种意义上的公平,而对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加以调节的话,贫富悬殊和大量贫困现象的存在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产生严重的负作用。
因此,对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应当辩证地动态地来认识。
在资源配置与收入问题上,效率与公平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如果强调公平而忽视效率,就会因产生平均主义而阻碍经济的增长导致普遍贫穷;如果只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就会因分配不公而影响社会安定。
从发展经济和社会稳定角度看,最好能够选择一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
在社会主义社会,力求公平首先是力求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为个人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给人们提供平等的机会,让市场进行初次分配,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尽可能多地增加生产总量。
其次是在政府的主持下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遗产税,采取扶贫等社会救助措施,实行社会福利政策,来缩小初次分配造成的差别,使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都有明显改善,实现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平。
同时,国家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高收入者通过扩大再生产、捐助公益事业等方式,把一部分财富返还给社会。
对此,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
试论当前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及对策
试论当前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及对策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的收入逐渐拉开了差距,贫富不均成了经常议论的热门话题。
正确认识这个向题和采取必要的对策,乃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间题。
一、收人差距的拉大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当前,个人收入差距的拉大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地区差别明显.从全国来讲,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中酉部地区发展相对较慢。
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差别非常明显,全国仍有8000万人未解决温饱间题.其二,行业之间差别过大。
目前个人收入水平明显偏高的行业有以下几类:一是部分流通性公司。
主要是经营某些高利润的商品和紧俏生产资料,以及仍然具有一定垄断性经营权的商业、物资、外贸公司等,二是房地产公司,三是金融部门,特别是某些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四是垄断性较强的行业。
而其它行业及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则普遍偏低.据1994年上半年抽样调查,上海约有15万职工人均月收入不足200元,其中8万职工只能领每月135元的最低保险工资。
行业之间最高收入比最低收人差距在7倍以上。
其三,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等个人收入畸高.一是部分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二是一些歌星、影星,三是外商投资企业中的中方管理人员;四是律师、高级厨师、出租汽车司机等;五是股票证券经营者.以上这部分人的年均收入比国有企业职工的年均收入,一般要高出儿倍,最多的高出几十倍.其四,企业内部职工分配悬殊。
一是某些企业承包经营者,二是承包开发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员.三是企业领导层成员,四是企业部分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
以上这四种人员和一般职工比较起来,悬殊也比较明显,最低和最高相差也能达到几倍、十几倍。
二、当前收人差距拉大的原因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个人收入差距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传统的计划经济惯性影响,使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企业的经营机制还未完全转变,因此造成了目前43.4%的国有企业亏报。
我国收入差距过大原因及财税调节对策
(五)做好配套改革为了保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首先,应建立与本地生活消费支出相联系的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收入与必要支出。
笔者认为,最低工资标准要体现地区与行业差别。
其次,应建立工资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机制。
国家应通过法律规定,无论是地区发展规划还是企业年度安排,都应该明确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职工工资应与企业效益挂钩,政府和工会应组织相关部门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再次,应把地区居民收入和企业职工工资作为考核政府负责人和企业管理者的重要指标,既有经济指标,又有社会指标,使他们不仅重视GDP的增长,而且关注居民收入和职工工资的增加,让经济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
最后,政府应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多渠道引导居民就业、再就业,鼓励有条件的居民自主创业;同时,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
参考文献(1)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研究报告》(摘要),《广州日报》2008年7月15日。
(2)汪一洋《如何实现广东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南方》月刊2008年第3期。
(3)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8年版。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责任编辑:王 敏)2007年8月8日,《亚洲的分配不均》22个国家中,指标看,者平均收入的比率,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表现为“四过大”和“一低一慢”行业之间及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城乡差2005年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比上一年扩大500元以上,农村人均收入不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城乡差距是造成整体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
① 地:: 行业2月1日。
一、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具有转型阶段的典型特征,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自然禀赋差异和发展不平衡、经济制度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发展不平衡形成经济性收入差距城乡间、地区间和产业间发展的不平衡是经济普遍规律。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与解决途径
: + ; !# !< + % !!"#$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与解决途径
刘俊杰
! 葛洲坝集团 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 #
摘&要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很高" 改革之初基尼系数比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要 低$ !" 世纪 3" 年代起"我国采取了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 即 + 增量改革 , $ 增量改革实现了改革和增长的同步进行" 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克服平均主义和做大+ 馅饼, 两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文章探讨了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与解决途径$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改革& 反腐& 垄断 *+ , '#")%'% . / , 0 0 1#""' 2 3(($!"#$"%#%# &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 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世纪 >" 年代 末至 3" 年代中期!收入分配主要倾向还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 下来的平均主义" 农村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无论是农产 品收购价格的提高还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其经济利 益的分配都比较均衡$ 城市的改革还没有全面推开! 收入分配 基本上还是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传统做法" !" 世纪 3" 年代中 后期到 %" 年代初期!收入分配方面的主要特征是计划体制内 的平均主义与体制外和体制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并存! 这是双重 体制的并存和摩擦初现时的矛盾在收入分配上的反映" 从上 世纪 %" 年代中后期以来! 尽管平均主义问题在某些部门和企 业内还存在!但从全社会来看! 收入差距过大已经成为主要倾 向" 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 除了劳动收入以外! 还有财产性收 入!财产分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新焦点" 概括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一是总体收入差距明显扩大$二 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 三是区域间居民 收入差距较明显$四是垄断部门和竞争部门之间的工资差距在 扩大$五是因财产分布的不平等而引起的收入差距正在突显" &正确认识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对于收入差距的扩大!我认为应该分为三个不同层次来看 待" 第一层次是属于有利于提高效率的激励部分! 这部分属于 克服平均主义的成果! 应加以肯定" 第二层次在一定限度内属 于经济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 第三层次属于不应该付出的代 价!例如腐败#垄断#寻租和设租等活动!这是应该防止和避免的" 在分析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时! 有人认为是经济高速发展 的必然结果" 我认为问题并不这么简单" 我们并不否认经济增 长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会引起收入差距的扩大! 例如改 革开放初期!农村非农产业的较快发展和城市多种经济成分的 较快发展就曾引起收入差距的扩大! 但仅就经济增长来解释持 续许多年的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缺乏根据的" 首先! 经济发 展难免在初期出现收入差距扩大! 但即使按照某种流行的理论 假设!收入分配差距应有一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而在我国迄 今还没有看到这种趋势" 其次! 一些经济发展比我们先走一步 的国家和地区!当年收入分配的差距并未达到我们今天的程度" 有人认为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必然带来这样大的收入差 距" 我认为!在分析收入差距扩大同经济改革的关系时! 有两 种倾向需要防止" 一种是把收入差距的扩大以及出现的问题 都简单地归咎于经济改革本身$另一种是把收入差距的扩大简 单地归结为经济改革所应该付出的代价" 我们并不否认市场 机制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同时会带来公平缺失的问题! 因此强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对实现公平的促进作用" 然 而!目前我国既面临市场机制失灵的问题! 也存在市场发育不 足的问题" 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垄断因素# 转型期产生的 新的垄断因素!包括部门垄断#地区封锁#行政性分割以及同工 不能同酬的问题!都成为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深化改革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根本途径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复杂!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 经济体制改革!即+ 存量改革, !重点改革初次分配!用提升效率 来提高收入" # ) 要通过推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深化 初次分配改革" 完善市场分配机制!是初次分配领域改革的重 要任务" 目前市场的行政性分割仍十分突出! 例如国有企业中 的工资形成机制很难说是市场化的!广大工人在工资形成过程 中很少有通过谈判来进行博弈的权利$企业高管也不是竞争上 岗!他们的收入水平还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在一些国有企业 的收入分配过程中!管理层就占据了主动的地位! 广大职工只 能被动地接受对自己的薪酬安排" 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使 下!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扩大变得不可避免" 国资委调查发 现!在国有企业中!石油#电信等垄断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已经 接近 ( 倍!差距最大的为石油行业! 个别企业最高收入者与最 低收入者的差距接近 #"" 倍" 这种企业内部分配不公的情况 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严重" 由于许多非国有企业工会组织很 不健全!职工的谈判能力更弱! 而职工工薪的安排基本上就是 老板说了算" 在一些地方! 职工工资水平低# 社会保障缺乏甚 至拖欠工资的问题仍很严重" 普通职工与企业老板的收入相 差几十倍#几百倍乃至上千倍的现象屡见不鲜" 以农民工为 例!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就发现!!"## 年我国外出农民工月均收 入为 ! "$% 元! 仅为城镇职工平均工资 )"?" 和企业雇主相 比!差距更为悬殊" 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事例也时常见诸报 端" 与此同时!许多企业经营者则赚得盆满钵满! 迅速完成了 资本的原始积累" ! ) 再分配领域的改革必须通过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来实现" 应当通过税收( 如开征遗产税等) 和转移支付来缩小收入差距! && ! 下转第 )"3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论述题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目的:这是一道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效率和公平的现实问题。
让学生理清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理论,理解我国实施经济发展政策的背景和时机,增加理解经济发展理论的同时,加深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理解,在工作中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目前,中国的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不少学者就指出,我国居民收入的整体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0这一公认警戒线。
在那以后,情况并没有改善,基尼系数近年来进一步上升到0.45-0.50的高水平。
近来,有些人把收入差距的这种不正常的扩大,归因于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和中国领导80年代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
他们说,市场化改革过分强调效率,导致贫富差别扩大和平等的受损;他们的具体主张,则是限制企业主、中高层经理人员、专业人员等“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对其课征高额累进税。
吴敬琏则认为,上述分析是缺乏根据的,据此提出的对策更存在方向性的问题。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针对计划经济时代占有统治地位、上世纪80年代仍旧有广泛影响的平均主义思想提出的。
当时,平均主义不但在国有企业中造成消极影响,而且对农民和民营企业创业致富构成了严重的思想障碍。
旗帜鲜明地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于拨乱反正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认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导致贫富悬殊的人们的逻辑,是把公平和效率对立起来,宣称平等和效率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负相关关系。
平等和效率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的理论,最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在《平等与效率——一个巨大的权衡》一书中提出的。
然而奥肯在书中说得很清楚,他所考察的,是结果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机会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前者的确是负相关的,后者却不是负相关。
机会平等使有才能的人有动力、有可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有利于效率的提高。
而机会不平等会抑制人们才能的发挥,因而对社会效率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一定要分清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平等,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
那么,在当前的中国,过大的收入差距有多少是来自机会的不平等,又有多少是来自在机会平等前提下由各人的能力不同、贡献不同所造成的结果不平等呢?许多证据表明,目前过大的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在对公共财富和公共产品的关系上机会不平等造成的。
大众所切齿痛恨的,也正是这种由机会不平等造成的贫富分化。
而腐败和垄断,就是机会不平等的主要表现。
腐败的具体数额往往难以直接度量。
南开大学的陈宗胜教授提供过一个间接的数据,即不计非法收入,1997年中国居民收入的整体基尼系数是0.42;计入偷税漏税、官员腐败和其他非法收入后,上升为0.49——二者之差为0.07。
0.07看似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很可能正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另据一些经济学家估算,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全国租金总额占国民收入的比率达30%左右。
虽然1992年以后,商品价格放开导致一部分租金消失,但信贷资源的配置仍然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级政府的影响;规模极大的土地批租权力掌握在各级政府官员手中;而且,行政部门对企业微观经济活动的控制在世纪之交再度加强。
所有这一切,造成了几乎无处不在的寻租活动的温床。
因此,腐败活动猖獗的形势也就不可能得到扭转。
另一个使得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是某些垄断部门或垄断企业利用自己对市场或公共资源的垄断权力取得高额收入。
20世纪90年代后期之前,中国各级政府曾在大约30个产业分别设置了程度不等的进入限制,部分企业由此获得了大量垄断性暴利。
虽然近十年来,中央政府一再重申大部分产业和市场领域要对私有企业开放,但实际进展并不顺利。
与此同时,某些企业拥有很大的市场权力,而当局的反垄断执法不力,甚至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
以上种种,都造成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在这样明显的事实面前,把我国收入差别的严重扩大归因于市场化改革,显然是做错了诊断。
至于不是把缩小收入差别的文章做在铲除腐败、消除垄断上,而是做在限制合法收入上;不是把矛头对准贪官污吏、“红顶商人”等腐败分子,而是对准企业家、经理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员,则完全是开错了药方。
当然,机会平等条件下的结果不平等问题也应当认真对待。
我认为,在这方面马上可以做的,一是建立包括农民在内的全民最低收入保障;二是归还国家对老职工的社会保障欠账。
这都是目前国家财力完全能做到的。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因此,吴敬琏呼吁尽快把这两件事情办成。
资料来源:《财经》2006年第10期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针对上述讨论,结合学习的相关理论回答以下问题。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解题思路:1.什么是效率和公平?谈谈你的理解。
2.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理的含义。
3.吴敬琏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你是否同意他的上述观点?请说明理由。
4.简述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行业等),分析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要求:1.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和研读第六章、第七章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及对策、效率与平等的相关内容,搞清基本内容;2.组成5――8人的学习小组完成本次作业,小组成员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讨论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资料占10%,网上实时讨论占20%,内容占70%;3.查找我国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的相关资料;4.每个小组查找参考文献不得少于8篇,在提交作业时将文献名称、作者和发表的刊物或网站名称列表随答案一并提交;5.每个小组自定时间必须在网上实时讨论,互相交流,时间不得少于1.5小时;辅导教师网上实时指导;6.每个小组讨论完成后,形成小组意见,以小组组长的姓名(后附小组成员名单)提交;7.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1.什么是效率和公平?谈谈你的理解。
(1)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
效率: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经济资源没有浪费,或对经济资源做了能带来最大可能性的满足程度的利用,也是配置效率的一个简化表达。
就一项经济活动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当然就是最好地利用其有限的资源。
具体地说,效率就是人的生产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成本不变,产出越大,效率越高;同样,产出不变,成本越低,效率越高。
从管理学角度来讲,效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各种收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
效率与投入成反比,与产出成正比。
公共部门的效率包括两方面:一是生产效率,它指生产或者提供服务的平均成本;二是配置效率它指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利害关系人的不同偏好。
(2)经济学中的公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经济学中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分悬殊,要求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公平概念在理论界有这样几种观点:第一,收入差距大小适宜的公平观。
这种观点把收入差距大小作为判断社会分配公平与否的标准,在当前西方理论界比较流行。
这是以结果的均等作为判断公平与否的标准,而没有考虑收入的渠道和手段。
第二,按劳分配的公平观。
这种公平观默认“不同等的个人天赋”所形成的不同收入的“天然特权”。
要求废除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这种原则摒弃了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认同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和努力可以得到更多回报,体现了激励原则。
第三,机会均等的公平观。
这种公平观强调的是在市场竞争中给每一个人提供均等的机会。
第四,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分配尺度、分配过程、分配规则的公平,而不是单纯的结果公平。
对个人来说,即使参与分配的机会均等、公平竞争,而实际分配的结果也可能是不均等的。
(3)我的理解: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应当更多地强调让人们拥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即机会平等,而不是片面地强调收入平等。
在经济领域,正是公平竞争后的结果不平等,促使效率的提高,推动社会的发展。
如果结果必须是平等的,那么竞争就没有意义;没有比来一场输赢都无所谓的游戏更乏味的事情了。
结果平等作为一种狭獈的平等观念,是与小农的思想相联系,与商品经济原则格格不入的。
而机会平等,则是市场竞争的基本前提。
2.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理的含义。
(1)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是美国统计学家M.洛伦兹(,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
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
(2)基尼系数:(Gini v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
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实际基尼系数总是在零和1之间,其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则越不平均。
(3)奥肯定理: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发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 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 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 1%,这条经验法则以其发现者为名,称之为奥肯定理。
潜在GDP这个概念是奥肯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情况下,一国经济所生产的最大产值。
潜在GDP也称充分就业GDP。
3.吴敬琏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你是否同意他的上述观点?请说明理由。
我个人同意吴敬琏的观点。
吴敬琏的观点认为:收入差距的不正常扩大,归咎于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和80年代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是缺乏依据,有些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