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管薪酬因素的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薪酬制度逐渐成为热门话题,高管薪酬成为许多人热议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

一、引言薪酬制度对于公司管理和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文化的发展,薪酬制度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完善。

高管薪酬是指上市公司中的高级管理层(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董事长、监事会主席等职位)的薪酬。

高管薪酬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利益和高层管理团队的稳定性。

然而,在我国,高管薪酬的水平、分配方式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影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因素。

二、高管薪酬的基本情况我国高管薪酬水平总体上较低。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中位数为106.8万元,同比增长了9.97%。

与美国相比,我国的高管薪酬水平明显较低,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薪酬文化有关。

尽管如此,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分配结构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高层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和公司的发展。

三、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1. 公司规模公司规模是影响高管薪酬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公司规模越大,经营压力越大,高管的职责也越繁重,因此高管薪酬也应相应地提高。

此外,大型企业的相对稳定性也能为高管提供更为长期的工作机会和更好的福利待遇,进一步扩大了高管薪酬的差距。

因此,公司规模是影响高管薪酬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公司绩效公司绩效是高管薪酬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公司的发展越好,高管的表现越突出,高管薪酬也应相应地提高。

否则,公司的绩效越差,高管的业绩也会受到影响,高管薪酬也应相应地降低。

因此,公司绩效是影响高管薪酬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3. 行业特征行业特征是影响高管薪酬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行业的发展情况和行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高管薪酬的水平和分配方式。

一般来说,一些高科技类企业、金融类企业和创新类企业的高管薪酬普遍偏高,因为这些行业对高层管理人员的需求要求更高,同时也更需要高层管理人员具有超强的领导力、战略意识和创新能力。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研究
假 设 1 高管薪酬与公 司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 ( ) 司规模。 2公 在规模较大的公司内管理层级多 、 公司的组织与经营管理工作更复杂 , 需要公司高管具有更高的综合 管理素质和 才能 , 承担更大的责任 , 并 因此 , 这些经营者也应 当获得更高的报酬 。 还有一种观点认 为根据层级假设 , 企业的规模越大 , 高级经理控 制 的资源越多 , 其边际生产率也就越 高 , 因此规模大的公司的高级经理能力所产生 的租金大于规模小的公司 , 其报酬也就相应得更 多。国内外实证研究 的结果大都发现公 司规模与高管报酬之间存在显著 的相关关系( 如魏刚 ,0 0 李增泉 ,0 0 。由此提出 : 20 ; 2o ) 假设 2 公司规模 与高管薪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 ( ) 司成长性。 司的高速成 长代表着未来好的盈利前景 , 3公 公 股票市场对 于成长性好的企业评价较高 , 因此股东倾 向于对成长性
随着近年来美 国大公 司高管薪酬增长迅速, 天价薪酬” 其“ 的合理性和透明性 1益遭到中小股东们 的质疑。 E 3 S C于 2 0 06年通过 了 披露高管薪酬的提案 , 要求披露 上市公司 、 基金公 司高层管理人员和董事会 成员 的津贴 、 退休福利及总体薪酬情况 , 希望通过这一薪 酬披露制度给予高管薪酬最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讲 , 高管薪酬机制 已经成为上市公 司公司治理 的晴雨表 。 而我国自 19 9 8年高管薪酬得到披露以来 , 高管薪酬一直持续上涨 , 大部分公司的薪酬体制设计得纷繁复杂 , 严重缺乏透明度 。根据韬睿咨询公 司(o e e i) T w r Pr n 的调查和研究显示 ,6 s r 9 %的中国企业认为人才管理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 规范和实施高管薪酬和长期激励也将是许多 公 司完成股改后 的下一个工作重点 。因此研究高管薪酬 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加强上市公 司高管新酬的合理性 , 有效留住人才。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2010年四川上市公司数据内容提要: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公司规模、公司业绩、资本结构、股权结构、董事会规模、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是否合二为一等为解释变量,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在新形势下影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因素,从而为高管激励机制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实证结果表明:高管薪酬与公司规模正相关关系显著、与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是否合二为一的关系显著,与其他解释变量的关系不显著。

关键词:高管薪酬公司规模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是否合二为一一、引言及文献回顾随着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出现了代理问题。

根据代理理论,委托人将通过可观测到的业绩指标来决定高管的薪酬,从而激励并奖赏高管为公司所做的贡献,并通过有效的薪酬激励来促使代理人的行动符合股东的利益,避免代理人的自利行为。

但随着近年来高管薪酬增长迅速,其“天价薪酬”的合理性日益遭到中小股东们的质疑。

企业高管薪酬也涉及到社会公平问题,合理的企业高管薪酬是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企业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规范企业高管薪酬,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20世纪70年代起,很多学者开始关注高管薪酬研究。

Baker、Jensen和Murphy(1988)指出高管薪酬对企业业绩并不敏感。

Kostiuk(1990)的研究表明高管薪酬与公司的规模有关。

Jensen和Murphy(1990)总结得出股东的变化与高管财富之间的关系是微小的且在下降的。

此外, 最佳的高管业绩激励是让他们持有公司的股份, 但是这一所有权比例也不高且在不断下降中。

Jensen和Murphy(1990)的研究还表明高管薪酬的变化对公司业绩的变化并不敏感。

当然,另一些研究则认为薪酬与业绩之间不存在确切联系,如Murphy和Salter(1975),Figler和Lutz(1991)及Madura,Martin 和Jessel(1996)发现在高管薪酬的变化与资产回报的变化在统计上不存在显著的关系。

影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企业因素实证分析--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影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企业因素实证分析--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影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企业因素实证分析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可能影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企业因素(排除了个人因素的不确定性与难统计性),寻找出多个符合经济意义的变量,通过应用eviews这类专业的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深交所385个可用样本进行了一系列的描述统计以及回归分析、调整,最终确定了决定高管薪酬的几个主要因素,并且得到了一个拟合度较高的预测方程,以用于高管薪酬的预测。

关键词:高管薪酬多因素分析模型计量经济学检验一、问题的提出在股份公司里,人们在努力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越来越来关注委托代理问题。

因为我们已意识到如果委托代理关系处理不好,可能带来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诸多问题,而要解决委托代理问题,重要的一点是如何提高受托人经营的积极性。

在西方,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是企业管理体现激励与约束机制和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通行做法,那么在中国这种环境下是不是也是公司绩效影响到高管的薪酬呢?Hall和Liebman在1998年利用美国上百家商业公司近15年的数据,研究经营者报酬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得出经营者报酬与经营业绩具有强相关的特征结论。

李增泉的《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2000)中研究发现经营者年度报酬与企业绩效并不相关,而是与企业的规模密切相关,并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谌新民、刘善敏的《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结构性差异的实证研究》(2003)研究发现经营者的年度货币性薪酬与公司绩效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相关关系。

杨汉明的《高管薪酬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2004)指出高管平均薪酬的对数与上一年公司国有股持股比例及公司总股本的对数(公司规模)之间呈多元线性关系。

李兴绪、扬燕红、章玲和郑树明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安排的实证研究》则详细的对国有绝对控股的公司经营者的年度货币性薪酬与公司绩效进行具体的研究。

研究认为经营者年薪与公司绩效具有统计上的弱相关关系。

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与业绩敏感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与业绩敏感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与业绩敏感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金融业高管人员的天价薪酬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占领华尔街”运动更是将这一问题推到风口浪尖。

本文以我国14家商业银行2005-2010年高管薪酬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

首先发现银行的总资产率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高管薪酬显著正相关,资本充足率和总资产规模与高管薪酬显著负相关;其次发现高管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会随着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上升和总资产规模的扩大而减弱。

关键词: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敏感性一、文献综述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司业绩。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在该问题上仍说法不一。

Murphy(1985)的研究证明公司奖金和公司业绩是正相关的;陈学彬(2005)、乔海曙等(2006)以及杨大光等(2008)3位国内学者均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高管薪酬情况与业绩之间存在着正向的相关关系。

但是,Jensen(1990)则认为公司业绩与管理者报酬呈现较弱的相关性;李华民(2003)、苟开红(2004)的研究表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与其业绩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二是公司规模。

一般而言,企业规模越大对管理者的能力要求就越高,所以管理者的薪酬也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有相应的增长。

杨汉明(2004)和罗爽(2009)等也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得出高管薪酬与企业规模存在正相关关系。

三是公司治理结构。

Jensen和Meckling(1976)的实证研究充分表明,公司内部的股权结构越分散,那么管理者就越容易取得控制权,因此股权分散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提高管理者的薪酬。

国内学者樊婷(2006)和罗爽(2009)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薪酬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除了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之外,在高管薪酬与业绩敏感性方面,John和Qian(2003)发现,尽管美国银行业比其他行业CEO的整体收入高出很多,但他们的薪酬与业绩敏感性却相对更低。

新经济形势下企业高管薪酬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新经济形势下企业高管薪酬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新经济形势下企业高管薪酬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上海电力学院陈松伟一、引言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针对高管薪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不同国家颁布了不同的限薪令,很多公司的高管薪酬也发生了很多值得注意的变化,巴茨在2009年1月份雅虎公司最困难的时期就任首席执行官一职,2009年全年,巴茨的薪水为近100万美元。

雅虎公司创始人之一,现今雅虎公司最大股东杨致远的年薪仍为1美元。

为换取美国政府对汽车业的巨额援助,美国汽车业“三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的CEO均愿意接受1美元的年薪待遇,以此和公司共渡难关。

与此同时国家针对公司高管薪酬的规定也密集颁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审计署、国资委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这是政府第一次对中央企业发出高级管理人员的“限薪令”,《意见》明确规定了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5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监管相结合;二是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统一;三是坚持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兼顾;四是坚持负责人薪酬增长与职工工资增长相协调;五是坚持完善薪酬制度与规范补充保险、职务消费等相配套。

企业高管薪酬分为三块: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中长期激励收益。

企业高管基本年薪按月支付,绩效年薪按照先考核后兑现的原则,根据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由企业一次性提取,分期兑现。

《意见》将规范目前国资委监管的136家中央企业,同时囊括财政部监管的20多家金融企业以及近4000家中央部门(单位)管理的非金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

国家一系列的规定颁布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以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两家大型上市国有银行为例,其2008年年报显示两家银行2008年的指标已经全部完成,高管薪酬应有所提升,但是按照国家要求董事会高管均带头减薪10%。

尽管年报对公司高管薪酬有披露但仍是雾里看花,究竟高管薪酬应该怎样确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值得我们仔细探讨。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务 资金 和总资产 等方面 的规模 来理解 。公 司人 员越 多 、资金越 密集 、财 产 越 多 , 高管 人员 的工 作越 复
杂 , 作责任 就越 大 , 工 就要 求更 高的知识 、能力 和经
验 与 之 相 匹 配 , 么 , 所 获 得 的 报 酬 相 应 就 会 越 那 他
高 。根 据 B c e ( 9 1 [ 的 研 究 , 经 理 人 市 场 ek r 1 8 ) 3 4 在 中 , 有 能力 的经 理被 配给规模 最大 的公 司 , 二最 最 第 有能 力 的经 理则被 配 给 规模 第 二 大 的公 司 , 以此 类
家银行控 股公 司在 l8 — 1 9 9 6 9 6年 的数 据 与 制 造类 公司 的对 比发 现 , 行 控 股公 司董事 会 规模 较 大 、 银 外部董 事 比率 较高 、银行 控股公 司董事会 委员会更 多, 按百 分 比计 算 C O股 票 选 择权 和 薪水 的 比例 , E
与 业 绩 的 关 系 , 如 魏 刚 ¨ 认 为 高 管 人 员 报 酬 水 平 例
从 根本 上解 决高管 薪酬 不合 理 的问题 。关 于高 管薪 酬 的研 究一 直受 到经 济 金 融 界 的 广泛 关 注 , 今 也 至 没 有一个 理论 能够 完 整地作 出解 释 。本文选 择 中 国 上市的 1 4家 商业银 行作 为样 本数 据 , 对作 为基 本 问 题 、也 是争论 最 为激烈 的 问题之 一 的高管 薪酬 的影
股企业 负责 人薪 酬管 理有 关问题 的通 知 》 并称 此举 , 是为 了避免 进一 步拉 大 与社 会 平 均 收入 水 平 , 以及
企 业 内部职 工收 入水 平 的差 距 , 要 求 各 国有 及 国 且

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问题实证分析

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问题实证分析

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问题实证分析20 0 6年6月公司所属的2 3个行业、6大地区将8 8家上市公司分5类处理。

本文数据来自于中国i止监会网站和江海证券网由于政策环境、济环境、会文化、司治理经礼公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国企、级管理人员的中l高报酬在数量、构和方式上都存在问题,乏有效的结缺长期激励机制,现了内部人控制、9岁现象等问出5站卜各公司的财务数据,国有股比例( )高管人、员持股比例( R)经营规模对数值(n I E、管MS、ISZ )高人均年薪对数值(n P IA )等指标通过计算得到。

2 2研究假设 .当高管人员作出敬业选择时,业的经营绩效企会随之提高,东需提高支付给高管人员的薪酬以股激励其敬业行为,业的经营绩效越好时高管人员企的年度薪酬将越高。

因此有如下假设。

假设1高管人员的年度薪酬与企业的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当高管人员经营的企业越大时,们所支配的他社会资源也越大,承担的经济责任也越大,理的其管复杂程度也越大。

因此有如下假设。

题。

中国从19 9 8年开始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定期报告中披露高管人员的持股情况及年度报酬情况等信息,理层激励和管理层报酬问题成为社会火注的管焦点,生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构建}市公产为司高管人员薪酬激励机制奠定了基础。

西方学术界对高管人员的激励问题做了较多的实证分析,2从0世纪6 0年代开始,gi R M sn、Maur asl e、Jno esn和Mupy等都利用不同时期的数据研究了经rh理报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ogln和C uha Sh d、ocw, oeS ead等还研究了高管人员持cmi Jso R s h pr t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证明丁经理报酬和企并业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中国关于高管人员假设2高管人员的年度薪酬与企业的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

报酬问题的定量研究近几年刚刚兴起,刚、增魏李泉、正堂和陶学禹等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年报数张据,究了高管人员的激励状况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研敏感性、管层报酬和企业规模、高国有股股权比例之间的相关关系。

高管团队长期薪酬差距影响因素——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高管团队长期薪酬差距影响因素——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者 团 队长 期 薪 酬 差 距 的影 响 因素 研究 很 少 。 高层 管 理 者 团 队 ( 称 高 管 团 队 ) 长 期 薪 酬 差 距 简 的
管薪 酬 差 距 与公 司 规 模 、 竞争 者 的 工 作 经 验 、 争 C O 竞 E 的人 数 以 及 C O 的 任 期 呈 显 著 正 相 关 关 系 。A g等 E n
基 于上 市公 司 的 实证 分 析
王 浩 , 志 兴 韩
( 华南农 业 大学 经 济管理 学院人 力资 源与战略发 展研 究 中心 , 东 广 州 50 4 ) 广 1 6 2 摘 要 : 对我 国上 市公 司 高管 团队长期 薪 酬差 距 的影 响 因素进行 了 实证 研 究 。研 究结 果表 明, 司绩 效 、 公 公 司规 模 、 国有 股 比例 及独 立董事 比例 对 高 管 团队长 期 薪酬 差距 有 显著 的影 响 , 而股权 集 中度 、 两职 合一
主要 指 C O 与 非 C O 之 间 长 期 激 励 薪 酬水 平 的差 别 , E E 是 高 管 薪 酬 的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具 体 形 式 包 括 普 通 股 、 票 期 权 、 拟 股 票 、 制 性 股 票 等 。但 结 合 我 国 股 虚 限
的实 际 情 况 , 权 分 置 改 革 前 我 国 的上 市 企 业 很 少 使 股 用 期 权 和 期 股 方 式 , 理 层 股 权 激 励 主 要 还 是 以 持 股 管
及 竞 争 C O 人 数 对 高 管 团 队 长期 薪 酬 差 距 尚 未 构 成 显 著 影 响 。 E
关键词 : 市公 司; 上 高管 团队 ; 薪酬 激励 ; 长期 薪酬 差距 ; 司绩效 ; 公 影响 因素
DO :0 6 4 / j y c 2 1 0 0 7 I 1 . 0 9 kj d . 0 1 3 2 4 b 中 图 分 类 号 : 2 2 9 F 7. 1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7 4 ( 0 2 0 — 120 1 0 —3 8 2 1 ) 80 3 —4

我国金融业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我国金融业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我国金融业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我国金融业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摘要:近年来中国金融业高管薪酬的居高不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以2009-2011年沪深两市金融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法探析了我国金融业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金融业高管薪酬与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相关性显著,而与公司业绩、公司风险、独立董事比例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金融业;高管薪酬;内部治理1 问题的提出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世界经济的巨大震荡。

但在企业同比业绩下滑、保监会出台“限薪令”的情况下,我国金融业高管依然坐拥着天价年薪。

根据德勤最新发布的《中国企业高管薪酬调研报告》显示,我国金融业的高管薪酬水平仍处于绝对领先地位,金融业高管的平均年薪依然高于其他行业10倍之多。

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其薪酬的高居高不下?国内对金融业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针对银行业,很少涉及保险业及证券业。

并且由于金融业自身业务的特殊性,国内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研究时一般将金融业排除在外,而这样的结论可能有失偏颇。

基于此,本文将银行、保险、证券三大金融业支柱考虑其中,深入到金融业层面探求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进而引伸出其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 相关文献综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重要特征之一,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代理问题。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股东应设计一套最优报酬合约,尽可能将高管报酬与企业业绩联系起来,使高管最大限度地追求股东利益,最早研究金融业高管薪酬的学者Barro(1990)证实了该理论。

而Murdoch(1991)提出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敏感性与企业特征、企业特殊风险有关,Gaver(1996)则认为高管薪酬与企业规模显著相关。

国内学者李维安等(2004)对28家城市银行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银行高管薪酬与银行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黄等(2010)利用27家金融业上市公司2005-2008年年报数据分析指出,高管薪酬与公司规模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公司业绩、董事会规模无显著线性关系。

江苏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定因素实证研究

江苏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定因素实证研究
( C S R C C h i n a S e c u r i t i e s R e g u l a t o r y C o mm i s s i o n ) 在 1 9 9 8年制订 的
本 文基 于此问题将研 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性扩展 : 首先 , 以 往研究方法 往往使用最小 二乘法( 线性 回归 ) 研究变量均值对高
再次 , 本文选取 了江苏省上市公 司三年数据进行研究 , 力求通过
会计指标衡 量 , 企业的业绩我们采取净利润 , 总资产 以及净 资产 收益率 三项会计 指标衡量 。薪酬委员会 的设置与否主要用 于考 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薪酬 的规范性 。
些缺失变 量数据及异 常值的公 司数据后共选取 2 6 8 组 数据 , 其 中有效样本是 O 8年 7 8组 , o 9年 9 2 组, 1 0年 9 8 组。
( 二) 变 量 选 择
因此管理者薪酬结构和董事会薪酬 的决定还受到 了公 司业务性
质( 如企业风险 、 实资产 的到期 、 现金流 量的模式和公 司规模) 影
本 文研究的被解释变量为高管薪酬 ,由于大部分 的企 业高 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是由董事会来决定的 ,其 过程 往往 缺少 透明 度, 并且年报并未要求单独披露 C E O的薪酬 , 故采用“ 金额 最高
的前三名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总额 ” 的平均数来表示 。 江苏省南北
响。在国内学者研究 中, 李增泉 ( 2 o o o ) 就资产规模 、 竞争 因素 、 股 权 结构 以及 区域 因素 对高 管人员 年度 薪酬进 行 了检验 。李琦
级市 , 苏北则 为苏南 以外的所有县市。控股类 型以上市公司第一
型。众 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多是对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平均水平影 响因素进行 了阐释 。 然而在上市公司中 , 高管人员薪酬 的水平参 差不齐 , 这是否会导致不 同薪酬水平下 , 高管薪酬受影响 的因素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

我 国上 市 公 司高 管薪 酬 决 定 因 素 的 实证 研 究
山 东行 政 学院 财务 与会 计 系 河 北 工业 大学 / 东行 政 学 院 财务 与 会 计 系 山
刘 泽
杨 忠 英
山东行 政 学院 财务 与会 计 系
【 摘
赵 海 霞
最优尺 度回归 的结果 表明 ,只有两职 兼任与高管薪 酬的关 系 未通过检验 , 对高管薪 酬的影响不 显著。从表 2的结果来看 , 第一 , 高 管薪酬与各变量之间的偏相关系数普遍较低 ,都在 O3以下, 与 公 司所在地 区的偏相 关系数最高 , 与两职 兼任的偏相 关系数最低 。 第二, 根据各影 响变量对高管薪酬重要 程度百分 比可 以看出 , 于 处
【 关键词 】 上市公 司; 高管薪酬 ; 决定 因素 ; 实证研 究
公 司 高层 管 理 者 薪 酬 问 题 长 期 以来 备 受 关 注 , 高 管 薪 酬 的 决 ( ) 量界 定 二 变 高 管 及 高 管 薪 酬 的 界 定 。 高 管 口径 的确 定 在 不 同 的 研 究 者 之
定 因素像 一个谜吸 引着学术界的 目光 ,大 量的理论研 究和实证研 究都在试 图解开这个谜 团。委托代理理论被 较早用于 高管薪 酬与 公司绩效 关系的研究 , 该理 论认为 , 将公 司业绩和高管 薪酬水平挂 钩可 以最 大程度地降低代理 成本 ,公司业绩 是决定高 管薪酬水平
间差异较大 , 文为了观察高管个人特征 对薪酬 的影 响 , 本 并考虑 到 总经理个人人力 资本特 征对公司发展 的影 响 以及合理 的薪酬安 排 对 总经理积极 性和能力发挥的关键性作用 , 只考虑总经理一人。由 于 目前我国上市公 司薪 酬结构的主要组成部 分是年度薪 酬 , 以 。 所 高管薪酬 以上市公 司公 布的总经理年薪( 万元 ) 表示。 影响 变量 的界定 。影响变量的选择综合考虑 了公 司业绩 、 长期 激励、 高管个 人背 景 、 司 内部治理 、 司特征 及 行业 、 区等 因 公 公 地 素 , 变量 的说 明见 表 1 各 。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32家中国区域性中小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表明,股权结构集中度、外部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董事会独立性对银行高管薪酬产生了显着的影响,而董事会与监事会规模、银行绩效与成长性都没有对高管薪酬产生影响。

关键词:高管薪酬;公司治理;实证分析一、引言高管薪酬既被视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最大化股东价值的有效激励机制,又被认为是公司长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Jensen and Meckling(1976)开创性地提出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激励相容”的观点以来,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受到经济金融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理论和实证观点的争论也非常激烈,至今仍然没有形成非常一致的看法,其中还有一些基本的问题尚没有完全解决,本文所讨论的高管薪酬的决定因素就是其中最为基本、争论也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选择中国32家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样本数据,试图提供一个典型的转轨经济条件下中小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水平决定因素的经验性证据,从而为上述问题的解答提供一个小样本的实证方面的佐证。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影响高管薪酬水平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随后实证检验的假设,之后是一个研究涉及主要问题的简要说明;第四部分是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和计量分析,最后是全文的主要结论。

二、因素分析和假设确立(一)股权结构有研究认为,股权结构不仅是影响公司绩效,而且也是影响公司高管薪酬的重要因素。

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公司,董事会是代表股东利益的决策机构,但是对董事会功能实施的实际效果则有较多质疑,例如Mace(1971)就认为,公司董事会往往会按照高管层的意愿去行事,从而对董事会的职能定位和股东价值最大化原则构成最大的挑战。

Finkelstein and Hambrick(1989)进一步认为,上述情形在董事会成员持有较大比例股份和公司外部董事主要有外部主要股东构成等情况下会有较大改观,上述两种情况都会诱使董事会去控制高管人员薪酬水平。

高管薪酬差距影响因素与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

高管薪酬差距影响因素与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
假 设2: 高管 薪 酬 差 距 与 企 业 绩 效 呈 负 相 关关 系
此外 , 根据高管薪酬差距 影响因素提 出如下假设 :
假 设3: 两 职 兼 任 与 高 管 薪 酬 差 距 呈 正相 关关 系
在上市公 司中, 对于董事 长是否应该兼任总经理 , 学术上没有统一 的观点 。 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更 利于提高公 司的 自由创新水平 , 但会降低对公司 的有效监督 , 为了使董事会具有更强 的独立性 , 提高其监督能力 , 很多公司提倡 两职分离 ,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公 司 的创新能力 。 在中国 , 很多企业还是实行两 职兼任 , 总经理对董事会的决策具有很大的影 响力 , 对高管薪酬的制定上也具 有较大的 话语权 , 董 事会更容 易给总经理更高 的薪酬 , 从而拉大高管层 的薪酬差距 。
财佘 通孔・ 综合 2 0 1 3 年第 4 期( 下)
高管薪酬差距影响因素与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
吴建 军 孙 璐
(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 院 安徽 合肥 2 3 0 0 0 9 )
摘要 : 本 文通 过 对 深 沪 两 市 2 0 9 1家上 市公 司三 年 数 据 研 究发 现 , 薪 酬 差距 的 影 响 因素 主 要 是 国有 股 比
例 以及公 司内部治理机构( 两职 兼任 , 董事会 独立性 , 高管 团队规模等 ) 。在对上 市公 司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
绩效 关系进行检 验发现 , 两者之 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 锦标赛理论在上 市公 司中成立 。 关键词 : 高管团队 薪酬差距 锦标赛理论 企业绩效 治理机 构 目前 , 关 于薪酬分配对企业绩效 有何 影响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截然相 反的理论进行解释 , 即锦标赛理论 ( 支持大薪酬差距提高企

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高管薪酬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特别是在中国A股市场,高管薪酬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的发展和股东的利益。

因此,从研究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方面入手,可以深入挖掘A股市场公司治理结构的实际状况和公司绩效的真实情况,提高公司治理和投资者保护的水平,促进中国股市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从不同维度探究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治理结构、公司规模、高管个人背景、公司绩效等方面。

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实证研究,以及比较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提高公司治理和投资者保护的水平,促进中国股市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高管薪酬的理论基础和A股市场的特点分析。

2.分析影响高管薪酬的因素:(1)公司治理结构是否规范;(2)公司规模的大小;(3)高管个人背景;(4)公司绩效情况。

3.运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不同因素对高管薪酬的影响。

4.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优化高管薪酬设计和激励机制。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利用多元回归模型,选取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公司规模、高管个人背景、公司绩效等多方面指标变量对高管薪酬进行分析。

同时,运用证券数据软件、Excel等数据处理工具对研究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筛选、统计分析等操作,寻找不同变量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变量对高管薪酬的影响程度。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以从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实证研究角度出发,更深入地揭示了高管薪酬及其影响因素的状况和特点,同时,通过比较不同因素的作用关系,进一步总结出更适合中国A股市场的高管薪酬设计和激励机制,成为完善公司治理和保障投资者权益的有效手段。

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业所 占比例最大 , 而高新技术企业大多都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 , 因此 , 高管的教育水平会对高管薪酬产 生显 著的影 响 。 假设3高管任期与高管薪酬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 At a ̄ tw y 发现经理 的任期对报酬有显著的影响 ; a 李亚静等嘲 发现高管任期越长 , 高管 的报酬越高 。由 于高管在任时间越长 , 企业所有者对其管理能力越了解 , 向于支付高薪酬 。 越倾 假 设 4 公 司业 绩 与高管薪 酬水平 存在 正相关 关系 。 Wio 等f ln 3 s ] , 发现 高管的薪酬与公司业绩存在显著正相关 ; 李亚静等弘 研究发现 , 1 】 3 在 %的显著性水平 下, 经营绩效与高管总报酬、 持股预期价值和高管年薪都呈显著正相关。骆正清等 研究发现 , 高管人员的
研究 , 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随着 20 年中小板在深交所推出, 取得 04 中小板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问题也逐渐 步人公众的视野。和主板市场相 比, 中小板上市的企业是主业突 出、 在 具有成长性和高科技含量 的中小企 业 。因此 , 中小 板上 市 公司 的高 管薪 酬 具有 其独 特 性 , 然而 , 目前 有关 中小板 上市 公 司高 管薪 酬 的研究 并 不 多 。因此 , 过实 证研 究 , 通 分析 中小 板上 市公 司高 管薪 酬 的现 状 , 揭示 影响 高管 薪酬 的关键 因素 , 不仅 有 助 于我们 了解 和掌握 中小板 上 市公 司高 管 的激励 状 况 和管 理水 平 , 可 以为 中小 板上 市公 司构建 有效 的 也 高 管人员 激励机 制提供 有益 的借 鉴和参 考 。 1 研 究设 计
第 2 卷第 2 8 期
2 1年 4 01 月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J u n l of Ea t Ch na Ja t ng Un v r i o r a s i io o i e st y

影响高管薪酬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高管薪酬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高管薪酬因素的实证分析题目:影响高管薪酬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采用经典回归分析技术与现代模型影响评价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持股等激励手段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建模实证分析,克服了文献研究中只进行传统建模而不进行模型稳健分析的缺陷。

主要结论是: (1)高级管理人员的人均年度薪金报酬的对数LnAP关于解释变量每股收益、国有股控股比例、高级管理层总体持股比例及公司总股本的对数的回归呈现多元线性关系。

(2) LnAP与公司经营绩效变量EPS及公司规模变量LnSIZE之间呈现较显著的、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3) LnAP与高管持股比例变量MSR之间虽然呈现正相关关系,但这种正相关关系的显著性对异常值较为敏感,容易受强影响点及高杠杆点等的影响,表现出不稳定性。

(4) LnAP与国有股控股比例变量FST 之间存在较弱的负相关关系,并且这种负相关性对异常值更加敏感,更易受强影响点的影响。

这些结果与国外相关的计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与国内相关研究结论有一定差异。

关键词: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薪酬;影响评价一、研究背景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主要最敏感的制度管理环节之一,对企业的竞争能力影响非常大。

从一些研究数据来看,我国高层管理者流动的一个基本趋势是由国有上市公司流向更加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外资、合资企业或民营企业。

这一现状严重影响到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极大地制约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高管薪酬制度也反映着整个公司的全部内部治理情况。

因此,高级管理者薪酬的决定因素问题就备受关注,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能否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命题,对研究影响企业高管薪酬的相关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提出了必要性。

我国上市公司从1998年年度报告开始披露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情况及年度报酬等信息。

于是,对公司管理层的激励与报酬制度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并产生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解决我国企业激励不足问题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和四川省为例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和四川省为例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和四川省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上市公司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作为上市公司的管理层,高管薪酬的制定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高管薪酬不仅涉及到公司的内部治理,而且涉及到公司的外部形象和声誉,对公司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既是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实践操作的重要问题。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多数是基于全国或部分地区的样本,区域间的比较较少。

因此,本文以浙江省和四川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区域间高管薪酬的差异以及影响薪酬的因素,对于深化对高管薪酬的认识,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将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浙江省和四川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浙江省和四川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差异分析。

2、分析高管薪酬与公司规模、业绩、股权结构等因素的相关性。

3、比较浙江省和四川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异同。

4、对比国内外高管薪酬制度,为优化高管薪酬制度提供参考。

三、预期结果与贡献通过对浙江省和四川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研究,期望得出以下结论:1、浙江省和四川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异较大,可能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发展情况、政策环境等有关。

2、高管薪酬与公司规模、业绩等因素相关性显著,与股权结构相关程度可能较低。

3、浙江省和四川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存在异同,可能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发展情况、政策环境等影响。

4、对比国内外高管薪酬制度,为优化高管薪酬制度提供参考。

此次研究将为高管薪酬的制定提供更具体的参考意见,优化公司治理水平,推进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1 ) 高管 薪酬 的形 式较 为简 单 且在 结 构上 也存 在着 不 足 之处 , 不 高 。
效 。因 此 , 上 市 公司 绩效 与公 司 高管 薪酬 之 间存在 正 相关 关系 。 假设 2 : 上市 公司 高 管薪 酬与 公司 规模 之 间存 在正 相 关关 系 。 公 司 的 规模 大 小 决 定 了该 公 司 的 管理 者 可 以控 制 和 运 用 资 源 的 多少 , 而公 司 越大 , 其资 源 一般 来 说 会越 丰 富 , 而 其涉 及 到 的管 理 问题 也 会 随之 而 变 的 更 加 复杂 , 对 管 理者 的能 力 要 求 也 就 越高 , 那 么 管理 人 员 的薪 酬 也 应该 随 之 而增 长 , 因此本 文 假 设 公司 规模 与 高
( 一) 我 国上 市公司高 管薪 酬整体近 况
目前 我 国 的社 会 经济 水 平 日益 提 高 , 上 市公 司 整体 高 管 薪酬 水
平 也 随之 提升 , 高管 薪 酬达 到 百万 甚 至 千万 的水 平 的 公司 数 量 也 日
益 增多 。( 见图1 )
近 几 年 我 国上 市 公 司 高 管 年 均 薪 酬 出现 持 续 上 扬 的态 势 , 从 2 0 0 6 年到2 0 1 2 年为止 , 我 国 高管 薪 酬 平均 水 平 从 1 6 . 2 8 万元增长到 的2 0 1 1 年 的7 2 . 2 万元, 2 0 1 2 — 2 0 1 3 年 略有 下 降 , 但 目前 上市 公 司高 管 管薪 酬之 间 正相 关 。 假设 3 : 上市 公司 所属 区 域与 高管 薪酬 存 在正 相关 关 系 。 薪酬 整 体 水平 偏 高 。从 上市 公 司所 属 的 区域 来看 , 华 南地 区高 管 薪 由于各 个 区域 的经 济 发 展 程 度 、 文化 差 异 以及 不 同区 域 经 济 酬 水平 最 高 , 其 次为 华 北 、东北 、西 南 、华 中 、西 北 地 区 , 高 管 的 政 策 的 不 同和 市 场 环 境 的不 同 , 各 个 区域 的整 体 薪 酬 水 平 之 间 也 薪 酬水 平与 当地 的 经济 发展程 度成 正 比 。 会 存 在差 异 , 区 域 经济 发展 水 平 越 高, 高 管 薪 酬 水 平也 相 应 水 涨 船 ( 二) 目前我国上市公 司高管薪酬 中存 在的 问题 券 市 场 的发 展 , 上 市公 司 已渐 成 为 我 国主 要 的经 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影响高管薪酬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采用经典回归分析技术与现代模型影响评价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持股等激励手段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建模实证分析,克服了文献研究中只进行传统建模而不进行模型稳健分析的缺陷。

主要结论是: (1)高级管理人员的人均年度薪金报酬的对数LnAP关于解释变量每股收益、国有股控股比例、高级管理层总体持股比例及公司总股本的对数的回归呈现多元线性关系。

(2) LnAP与公司经营绩效变量EPS及公司规模变量LnSIZE之间呈现较显著的、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3) LnAP与高管持股比例变量MSR之间虽然呈现正相关关系,但这种正相关关系的显著性对异常值较为敏感,容易受强影响点及高杠杆点等的影响,表现出不稳定性。

(4) LnAP与国有股控股比例变量FST 之间存在较弱的负相关关系,并且这种负相关性对异常值更加敏感,更易受强影响点的影响。

这些结果与国外相关的计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与国内相关研究结论有一定差异。

关键词: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薪酬;影响评价一、研究背景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主要最敏感的制度管理环节之一,对企业的竞争能力影响非常大。

从一些研究数据来看,我国高层管理者流动的一个基本趋势是由国有上市公司流向更加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外资、合资企业或民营企业。

这一现状严重影响到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极大地制约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高管薪酬制度也反映着整个公司的全部内部治理情况。

因此,高级管理者薪酬的决定因素问题就备受关注,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能否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命题,对研究影响企业高管薪酬的相关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提出了必要性。

我国上市公司从1998年年度报告开始披露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情况及年度报酬等信息。

于是,对公司管理层的激励与报酬制度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并产生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解决我国企业激励不足问题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近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提供的企业绩效以及管理人员报酬等相关信息进行了建模实证分析,系统、辩证地研究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若干因素,建立了一整套理论假设,并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假设进行了检验,提取共同特征,识别个体差异,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与建议。

二、研究意义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系统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特点,定量的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特点,从而准确的把握现状及症结,进而展开高管薪酬的政策性分析。

本文的研究意义是在理论上为深入了解高管的薪酬状况构建进一步研究的平台,为上市公司制定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现代市场经济中,公司治理结构的成败对于本公司的竞争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高管薪酬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最主要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13年年报所提供的高管薪酬以及相关因素等信息,研究了各变量因素对高管薪酬激励的影响。

通过对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研究构建了影响高管薪酬的各主要因素的结构模型,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系统分析,发现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现状,有助于企业增强员工激励效果,对企业运作效率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三、相关文献综述:对高级管理层的报酬问题,西方学术界已经做过较多的实证研究。

最早的研究由托辛斯和巴克尔(Taussings&Baker, 1925)完成。

他们发现企业经理报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很小。

其后的70多年中,对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报酬的研究引起了经济学家、心理学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和企业战略规划者的广泛关注。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迈克盖尔、岂尤和艾尔宾(Mcguire, Chiu&Elbeing, 1962),马森(R. Massnl, 1971),赖威伦和哈茨曼(W. Lewellen & B.Huntsman, 1970),西塞尔和卡罗尔(Ciscell&Carroll, 1986),詹森和墨菲(Jenson&Murghy, 1990)等都利用各自不同时期的数据研究了经理报酬和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

墨菲(Murghy, 1985),高夫兰和斯米德(Coughlan &Schmidt, 1985),约斯考、罗斯和谢帕德(Joscow, Rose&Shepard, 1993)等还研究了高管持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了经理报酬和企业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西方学者还对经理人报酬与其他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科什(Kersh, 1974) ,罗森(Rosen, 1982),科斯图克(Kerstuke, 1983),巴罗(Barro, 1990),约斯考、罗斯和谢帕德(1993),肯约和斯沃巴兹(Conyon & Schwalbach, 1999)等人研究了经理报酬和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经理报酬和企业规模之间存在强烈的正相关关系。

墨菲(Murphy, 1986),巴罗(Barro, 1990),吉布斯和墨菲(Gibbons&Murphy, 1990),约斯考、罗斯和谢帕德(1993)等人用经理人的年龄、任职期间、是否企业创始人以及是否从企业外聘请等因素来衡量经理的个人特征。

发现不论CEO在早先的职位上,还是在企业内的任职期间内,其所得报酬和股票市场收益率之间的关系都很密切。

当CEO在企业留任多年时,随着其年龄的增加,其所得报酬对企业绩效的敏感度下降了。

柯尔和柯罗恩(Korr&Kron, 1992),米兰(Mehran, 1995)利用不同产业企业的样本数据,研究了经理薪酬和股票期权与产业收益、市场收益以及持股者虚变量之间的关系、经理报酬结构、索取权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等。

Core(1999)等人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的比例越低容易导致高管薪酬水平增高。

当独立董事年龄在不同企业董事会中任职过多时会严重降低董事会的监管作用。

Offetein和Gnyawali(2005)发现在医药行业中企业规模是引起高管薪酬变化的唯一显著的预测因素。

虽然利用企业销售额和企业人数作为企业规模的衡量变量的方法被多次使用,但是利用范围最广、次数最多和认可度最高的还是利用企业的总资产来衡量其规模的大小。

从国外的计量分析结果来看,企业规模、业绩、经理个人特征对经理报酬产生的影响为正;政府管制对经理报酬产生的影响为负;经理的持股比例与其现金报酬负相关或正相关;不同治理模式对经理报酬似乎没有显著影响。

我国国内关于经理报酬的计量研究近几年刚刚兴起。

刘善敏(2003)选取1 036家上市公司2001年的年报数据,研究经营者年度报酬和持股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经营者年薪、持股比例与资产规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

胡婉丽、冯书昆和肖向兵(2004),郭福春(2006),陶金元、魏祥迁和李鹏(2007)等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水平与企业业绩显著正相关。

黄蓉和黄伟麟(2006)的研究发现,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经营者薪酬和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闫丽荣和刘芳(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民营企业经营者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上市公司经营者持股对经营者的薪酬没有显著影响,而公司规模对经营者薪酬有显著影响。

张恩众、张文彬(2007)以中国上市公司2004年的年报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证实了不论公司是赢是亏,资产规模与高管的薪酬水平都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

这说明只要把公司做大,不仅高管的薪酬会增加,高管的控制权收益也会增加。

马葵(2008)以2001—2005 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对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高管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进行建模研究。

管理层薪酬指标选择的是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年度平均报酬。

研究结论表明高管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以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和经营性现金流为比较指标,证实高管薪酬激励确实起到激励管理层的作用,高管薪酬高的公司的绩效明显高于薪酬低的公司。

罗红华(2010)的计量分析结果表示,对于高管人员的持股比例及国有股持股比例与高管薪酬之间只有微弱的相关性。

高管人员的持股比例较低,无法使高管人员的利益与股东利益一致,股权激励有效,但在上市公司的运用不够。

张栓兴、黄延霞(2010)以2006—2009 年沪深A 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高管薪酬总额与企业绩效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企业高管薪酬总额受企业规模和国有股比例影响显著;高管人员持有的股份比例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

陈永明、夏宁(2013)以2005—2010 年深市全部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公司高管薪酬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公司规模、高管持股比例呈正相关关系,与国有股比例呈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要加大董事会建设力度。

除此以外,其他的结论与以上几位学者的结论相类似。

本文基于2013年年度样本数据,拟采用对数变换后的线性模型及现代模型影响评价理论,对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薪酬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问题进行建模、分析与评价。

四、理论模型的构建4.1 研究假设的提出⑴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应尽量将经营者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保持一致,将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的薪酬水平与公司可观察的绩效水平相挂钩来体现高级管理者对上市公司所做的贡献并达到对高级管理者激励的目的。

因此上市公司的绩效水平越高,高级管理者的薪酬水平也应该越高,以便达到对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激励的目的。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提出:假设1: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与其财务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⑵高管薪酬与偿债能力的关系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

它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高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公司资金的管理运营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而提高公司的偿债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则高管薪酬越高。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提出:假设2: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与公司的偿债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⑶高管薪酬与公司规模的关系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还应该与公司的规模存在密切的关系。

首先,规模较大的公司其内部的组织结构越复杂,管理层级也越多,导致了处于上市公司管理层顶级的高级管理人员会有更高的薪酬水平。

其次,规模较大的公司需要的是优质的人才,能力非常强的高级管理人员对规模较大的公司有很强的吸引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