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文明简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拜占庭文明简述

拜占庭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住开来的作用。一方面,它使古典文化适用于中世纪的社会生活,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形式;另一方面,它保护古典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免遭灭亡,使古典文化能够传于后世。本文将从拜占庭文明的发展、特征和传播三个方面来简单介绍拜占庭文明。

拜占庭文明的发展

拜占庭文明是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基础,以东正教思想为指导所构成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其文明的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萌芽、发展、停滞、黄金、衰落五个时期。

萌芽时期

拜占庭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君士坦丁时代,公元3—4世纪,罗马帝国由于西部蛮族的严重威胁,罗马的君主开始寻找相对稳定的地区作为帝国新的中心。最终,君士坦丁大帝选定了地中海和黑海之交的港口城市—拜占庭,下令在此兴建“新罗马”,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建国初期,拜占庭政府即拨专款用于收集和整理古代图书,在各城市建立国家图书馆,古希腊时代的许多作品在这一时期得到系统整理,拜占庭文明从此萌芽。

发展时期

查士丁尼时代,帝国的文化艺术兴盛一时,查士丁尼下令重编了古罗马的法规,制定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这是欧洲第一部完整的法律汇编,该法典成为此后百年拜占庭的法律,也为近代欧洲法律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为了讨好已经成为国教的基督教,查士丁尼大帝下令封闭了雅典所有的学校包括柏拉图学园,并摧毁了一些图书馆,这一举动敲响了古典文化的丧钟。与此同时,教会图书馆发展迅速,几乎所有教堂和修道院均设立图书馆,这一时期,基督教会文化基本上取代了古典文化的地位。由于东正教在帝国中始终附属于皇帝,没有形成西方那种教权一度高于俗权,教会笼罩一切的局面,因此当时民间的藏书仍然十分丰富。

停滞时期

公元7世纪到9世纪,经历了波斯人、斯拉夫人、阿拉伯人的多方面长期打击后,教育事业和艺术创造受到极大影响,文明发展相对停滞。希拉克略时期,

经过领土的收缩和军区制改革后的拜占廷帝国,剩下的基本上是希腊的东西,希腊语被定为国家语言,标志着拜占庭帝国从末期罗马帝国向希腊化的拜占庭帝国的转变。公元726 年,皇帝宣布反对圣像崇拜,掀起“破坏圣像运动”。从表面看,这是一个反对偶像崇拜的教会改革运动,实际上是以没收教产来解决国家财政和军费、安抚军事贵族的措施。运动开始后,教会和修道院的圣像、圣迹和圣物被捣毁,土地和财产被没收,教士被迫还俗,这一运动前后延续了117 年,造成了文化艺术的大量破坏。经过这场运动,九世纪的拜占廷帝国成为了一个文化上既与东边的伊斯兰教,又与西欧的基督教世界截然不同的国家.黄金时期

马其顿时期是拜占庭文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破坏圣像运动和解,社会稳定,商业外贸活动繁荣,国库盈余,拜占庭在军事、商业和政治方面的实力都达到了顶峰。在文化艺术方面重新振兴了基督教圣像和壁画艺术,出现了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并进,传统古典文化与现世文化并存,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竞相发展的局面。依附于国家的东正教在这一时期也生机勃勃,保加利亚人、基辅公国的俄罗斯人和塞尔维亚人相继皈依了东正教,拜占庭文明加速了斯拉夫各民族国家的发展,并形成了以东正教为核心的东欧世界。

衰落时期

公元1204 年,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在这里建立了拉丁帝国。拉丁帝国统治时期,拜占庭教育和学术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文化上相对落后的西欧骑上在争夺封建领地的战争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破坏拜占庭学校和图书馆,他们焚烧古书以取暖,对古代文献资料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许多立志复兴文化以救国的著名学者在此期间致力于古典文化的传播,他们抢救古代图书文物,收集和抄写古代手抄本,建立私塾传授古典知识,组织学术讨论。公元1261 年尼西亚皇帝重新夺回君士坦丁堡,但此时的拜占廷帝国已是元气大伤,苟延残喘。其后拜占庭帝国在奥斯曼土耳其人进攻下逐渐走向灭亡,大批报国无望的知识分子不堪忍受异教的压迫和动乱的形势,纷纷逃亡到意大利。他们以深厚的古典文化功底影响着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推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拜占庭文明的特征

拜占庭文明在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之间起了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一方面,

它是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延续; 另一方面, 它又影响了近代西方文明。

宽容的民族政策

拜占廷帝国的民族构成极为复杂,包括希腊人、叙利亚人、科普特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及希腊化的小亚细亚人等。长时期以来,各族人民逐渐融合,拜占庭帝国形成了宽容的民族政策。在拜占庭帝国的公民概念里包涵如下三个层面:一只要承认并且效忠于帝国君主,皆为公民,民族属性并不重要;二只要信奉东正教,是基督徒,皆为公民,民族属性并不重要;三只要生活在帝国的领土上, 向君主纳税以表示对君主的归属,皆为公民,民族属性并不重要。总之,统一的交际语言、同一的宗教信仰以及归一的纳税对象,这便是决定拜占庭帝国民族政策的三个基本原则。正是由于宽容的民族政策,在西罗马被蛮族侵占时,拜占庭帝国能够幸免于难,并且在风雨飘摇中存在了一千年。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

拜占庭的法律承袭了古代罗马的传统,同时也更多地融入了自己的特色。编纂于六世纪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它最大限度地保护私有制,维护个人利益,巩固了帝国统治。中世纪时,西方的农民完全隶属于封建主,得不到国王的保护,只有当封建主因图谋不轨、背叛国王而遭农民告发时,国王才会受理农民的检举。在拜占庭,任何一个农民随时都可将自己的主人和当地的官员告上法庭以寻求君主的保护。农民所述一经查实,肆意妄为的封建主和滥用职权的官吏就会受到国王的制裁。《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不仅是《拿破仑法典》的范本,而且是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的基础。由于拜占廷帝国和近代西方各国具有共同点—商品生产社会,所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还包括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各国法律的主要原则,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一些法律基本概念,如所有权,占有权,法人等,都属于民法,都出自于此。

皇权下的东正教

基督教是古罗马帝国的文化遗产,被拜占庭人认为是立国之本。在基督教区中,君士坦丁堡教区的地位仅次于罗马教区。伊斯兰教兴起后,受其“禁止偶像崇拜”的教义影响,在拜占庭帝国发生了破坏圣像运动,拜占庭人对基督教加以改造,使之在神学中摆脱了古代哲学和犹太宗教的双重影响,形成了后来的东正教。东正教始终置于皇帝最高权力的控制之下,是拜占庭强化皇权统治和扩大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