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从《三国演义》论说服别人的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弈论:从《三国演义》论说服别人的技巧

唇齿间的刀剑——从《三国演义》论说服别人的技巧

摘要: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为无法说服别人而苦恼。即使我们拥有正确的观点和超前的预想,如果不能为别人接收,也不能实现其价值。《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记载了很多能人谋士游说的故事,其中“诸葛亮用智激周瑜”,“邓伯苗临危使吴”等故事历来为人津津乐道。本文通过将《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与博弈论结合,论述了高明说客的三层境界。

关键词:三国;博弈论;说服力;

一、认清博弈的格局

要想具备说服别人的能力,首先要具备透视说服过程中的博弈格局的能力。能言善辩之士能看出被说服者的种种考虑,也就是博弈中各种策略的获益。顺着他的思路,解决他的顾虑,指出最佳的选择,才能让被说服者“乖乖就范”。

邓芝是三国时代著名的外交家。在第八十六回《难张温秦宓逞天辩破曹丕徐盛用火攻》中,蜀国伐吴新败,刘先主托孤白帝城,魏国对蜀国

虎视眈眈。为了防止受到吴、魏两国的夹攻,邓芝(字伯苗)临危受诸葛亮之托出使吴国,重新联合吴国共同抗魏。

孙权为了给邓芝一个下马威,采纳了张昭的计谋:“先于殿前立一大鼎,贮油数百斤,下用炭烧。待其油沸,可选身长面大武士一千人,各执刀在手,从宫门前直摆至殿上,却唤芝入见。休等此人开言下说词,责以郦食其说齐故事,效此例烹之,看其人如何对答。”邓芝行至宫门前,只见两行武士,威风凛凛,各持钢刀、大斧、长戟、短剑,直列至殿上。芝晓其意,并无惧色,昂然而行。至殿前,又见鼎镬内热油正沸。左右武士以目视之,芝但微微而笑。近臣引至帘前,邓芝长揖不拜。权令卷起珠帘,大喝曰:“何不拜!”芝昂然而答曰:“上国天使,不拜小邦之主。”权大怒曰:“汝不自料,欲掉三寸之舌,效郦生说齐乎!可速入油鼎。”芝大笑曰:“人皆言东吴多贤,谁想惧一儒生!”权转怒曰:“孤何惧尔一匹夫耶?”芝曰:“既不惧邓伯苗,何愁来说汝等也?”权曰:“尔欲为诸葛亮作说客,来说孤绝魏向蜀,是否?”芝曰:“吾乃蜀中一儒生,特为吴国利害而来。乃设兵陈鼎,以拒一使,何

其局量之不能容物耶!”权闻言惶愧,即叱退武士,命芝上殿,赐坐而问曰:“吴、魏之利害若何?愿先生教我。”芝曰:“大王欲与蜀和,还是欲与魏和?”权曰:“孤正欲与蜀主讲和;但恐蜀主年轻识浅,不能全始全终耳。”芝曰:“大王乃命世之英豪,诸葛亮亦一时之俊杰;蜀有山川之险,吴有三江之固:若二国连和,共为唇齿,进则可以兼吞天下,退则可以鼎足而立。今大王若委贽称臣于魏,魏必望大王朝觐,求太子以为内侍;如其不从,则兴兵来攻,蜀亦顺流而进取:如此则江南之地,不复为大王有矣。若大王以愚言为不然,愚将就死于大王之前,以绝说客之名也。”言讫,撩衣下殿,望油鼎中便跳。权急命止之,请入后殿,以上宾之礼相待。权曰:“先生之言,正合孤意。孤今欲与蜀主连和,先生肯为我介绍乎!”芝曰:“适欲烹小臣者,乃大王也;今欲使小臣者,亦大王也。大王犹自狐疑未定,安能取信于人?”权曰:“孤意已决,先生勿疑。”

故事中,邓芝之所以能面对油鼎,武士不慌不乱,是因为心中对吴蜀两国的博弈格局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并且,吴蜀两国联合是一个帕累托最优的纳什均衡,单独背叛对两国都没有好

处:

如图1,吴蜀两国联合抗魏,则不仅可以互相保全,而且能使魏国首尾不能相顾,乘机攻占魏国的领地。所以得益用(50,50)来表示。而两国互相侵犯,不仅两国各自国力耗损,而且使得魏国有机可乘,即使一国取胜,也无法再与强大的魏国争雄,得益是(-100,-100),此外,一国单独背叛吴蜀联合,被侵犯的一国将遭受灭顶之灾,侵犯国尽管可以获得短期的利益,但是唇亡齿寒,很快也会被魏国消灭。因此联合—侵犯的得益是(-150,50)或(-50,-150)。

这个博弈矩阵的纳什均衡有两个,一个是吴蜀联合,一个是吴蜀互相侵略,但很明显,吴蜀联合是符合两国最大利益的。因此邓芝能理直气壮地说“特为吴国利害而来”,也正因为吴蜀联

合是吴国的最佳选择,孙权才连声表示“孤意已决,先生勿疑”。之后吴国也派张温前往蜀国表示吴国的友好之意。因为这个博弈类似于“囚徒困境”的情况,所以双方往来的本质其实是表达己方的诚意,减少对方的疑虑。从而不会初相双方因为不信任而选择互相侵犯的较差的均衡。

可见,要想说服别人,就必须要站在双方的立场,尤其是对方的立场观摩现实中的“博弈格局”,只有符合对方利益的策略才会被对方采用。聪明的说客能传达博弈中双方共同利益所在,在为己方的利益着想的同时兼顾对方的利益,才能使自己的建议被对方采用,从而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二、改变博弈的格局

很多时候我们尽管对博弈的格局有了清晰的了解,但是因为博弈本身的结构,使得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符合我方利益的对于对方而言不是最佳的选择,双方不能通过合作来实现双方利益共同的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使我们的想法被对方采用呢?高明

的说客不仅能认清博弈的格局,更能通过各种渠道,改变对方各种选择的预期收益,创造共同利益,使对方“乖乖就范”。

下面我们举“诸葛亮用智激周瑜”的故事来说明。

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中,吴国文武大臣为了“投降还是反抗”争论不休的时候,周瑜会柴桑要与孙权商议。鲁肃和孔明拜访周瑜,席间鲁肃主战,周瑜主降,二人互相争辩,孔明只袖手冷笑。瑜曰:“先生何故哂笑?”孔明曰:“亮不笑别人,笑子敬不识时务耳。”肃曰:“先生如何反笑我不识时务?”孔明曰:“公瑾主意欲降操,甚为合理。”瑜曰:“孔明乃识时务之士,必与吾有同心。”肃曰:“孔明,你也如何说此?”孔明曰:“操极善用兵,天下莫敢当。向只有吕布、袁绍、袁术、刘表敢与对敌。今数人皆被操灭,天下无人矣。独有刘豫州不识时务,强与争衡;今孤身江夏,存亡未保。将军决计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贵。国祚迁移,付之天命,何足惜哉!”鲁肃大怒曰:“汝教吾主屈膝受辱于国贼乎!”孔明曰:“愚有一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亦不须亲自渡江;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操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矣。”瑜曰:“用何二人,可退操兵?”孔明曰:“江东去此两人,如大木飘一叶,太仓减一粟耳;而操得之,必大喜而去。”瑜又问:“果用何二人?”孔明曰:“亮居隆中时,即闻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铜雀,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曰: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去寻乔公,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得二女,称心满意,必班师矣。此范蠡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瑜曰:“操欲得二乔,有何证验?”孔明曰:“曹操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笔成文。操尝命作一赋,名曰《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瑜曰:“此赋公能记否?”孔明曰:“吾爱其文华美,尝窃记之。”瑜曰:“试请一诵。”孔明即时诵《铜雀台赋》云:“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御龙旂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孔明急起止之曰:“昔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许以公主和亲,今何惜民间二女乎?”瑜曰:“公有所不知:大乔是孙伯符将军主妇,小乔乃瑜之妻也。”孔明佯作惶恐之状,曰:“亮实不知。失口乱言,死罪!死罪!”瑜曰:“吾与老贼誓不两立!”孔明曰:“事须三思免致后悔。”瑜曰:“吾承伯符寄托,安有屈身降操之理?适来所言,故相试耳。吾自离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虽刀斧加头,不易其志也!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孔明曰:“若蒙不弃,愿效犬马之劳,早晚拱听驱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