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山中访友》教案2

《山中访友》教案2

《山中访友》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3)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想象、感悟等方法,体会课文中描绘的山中美景和作者对山的热爱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春光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3.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体会课文中描绘的山中美景和作者对山的热爱之情。

2. 运用想象、感悟等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描写山的诗句或文章,如“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等。

(2)出示课文《山中访友》,提问:“你们知道作者要访的朋友是谁吗?”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3. 合作学习:①作者为什么喜欢大山?②课文中描绘了哪些山中美景?③作者在访问朋友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4. 品读感悟:(1)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山中的美景之中,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山中访友》,了解了作者对山的热爱之情,欣赏了山中的美景,并学会了如何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

希望大家能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欣赏祖国的大好春光。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

2.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细心观察、用心领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学习运用。

教学过程:1、导语:上节课,我们跟随李汉荣先生拜访了山中的众多好朋友,他们都是谁呢?(学生回顾课文内容)2、师: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是人类的朋友。

请你带着自己的体会将课文朗读一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作者本是进山看景,但他却说是“山中访友”。

他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的呢?3、(出示句子: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4、请你说说为什么作者会有“满怀的好心情”呢?预设:因为他们早就是朋友了,是一种期望,以前一定也去拜访过,每次都带给作者好心情,这次也不会例外。

5、访问之后,作者如愿了吗?我们一起看看作者归来时的心情怎样?(出示句子:我轻轻地挥手,告别山里的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

)6、作者去时“满怀的好心情”,归时仍是“满怀的好心情”,你能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好心情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近距离感受作者的那些友人是如何带给作者好心情的?7、精读段落:(逐一出示)(1)、古桥:这是怎样的一位朋友?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在叙述时人称有无变化?如果有,请揣摩一下变化的原因,并思考变化时应注意的问题。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抓住“德高望重”一词,注意人称变化)(尝试把“你”改成“他”来读读体会)(默读画句,读后小组交流自己意见。

)师小结: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板书:拟人手法),由第三人称转为第二人称的写法(板书:第二人称),如同和人面对面交流,显得亲切自然。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今天查字典语文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希望能给大家一个教学参考。

山中访友第二课时(一)回顾“朋友”,引入新课①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去访问了他的一个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桥。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入深山去探望我们那些特殊的朋友! 朋友相见,感受情意①除了“古桥”这位老朋友以外,还探访了哪些好朋友呢?他们之间情谊如何,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知的?请你们拿起书本,快速地浏览一遍。

②交流探究,品评赏读有侧重地品析下列语句。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1)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朗读来加深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

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

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随意读某一位朋友的话,指学生作答。

(4)有感情地朗读整段话:同桌对读,师生轮读。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

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

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我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

(1)细读,思考:作者看到落花与落叶联想到了什么? (2)引导讨论:作者从落花、落叶、石头中体会到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自我批注
一.回忆课文,初感朋友之谊
1.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文章第1.2自然段,谁能说说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呢?(学生发言,教师随机出示各景物图片)
2.师:谁还记得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他是怎样称呼这些朋友的呢?
二.细读品味,体会朋友之情
(1)师:你从哪儿能看出它们是作者的知己?
预设:
①明明是听到鸟儿的鸣叫,作者却说——鸟儿呼唤我的名字。
②明明是看到晶莹的露珠,作者却说——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③明明是作者看着每一棵树,作者却说——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师:作者听到鸟叫,见到露珠,看着树,他感觉是非常亲密的好朋友在与他传达知己的情谊。
(2)引导想象:在鸟儿的呼唤中,在迎面送来的青翠里,在每一棵树的凝望中,作者的“朋友”们有怎样的知心话要跟作者讲啊?
(4)师:除了文中描写的这些朋友之外,你觉得作者还会有哪些朋友?又会怎么打招呼呢?
(5)师:面对“我”如此热切的招呼,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你选择一位朋友,将它的回答写下来。
示例:
(在这一环节的评价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悟性一般的学生面对作者的热切招呼只要能回应就行,而对于悟性较好的学生则要求仿照句式,体现山中的一切与作者的交流)
这一部分,学生始终围绕着“作者为什么这样称呼它们?又是怎么感受到它们之间像朋友一样”这一主线默读课文.学习交流。
1.拜访古桥,感受“老朋友”情谊。
课件出示: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山中访友》第二课时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山中访友》第二课时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山中访友》第二课时教案及作文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感受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句子的好处2.默读课文,体会作者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3.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作者独特的体验。

4.积累语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山里“朋友”的那份深厚情感。

2、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并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学内容】一、复习导入词语听写蕴含————静谧————漫游————奥秘————演奏————德高望重————二、回顾课文回顾课文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板书:古桥上、树林里、山中的一切)三、交流探究品评赏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和同学交流。

预设一:古桥上<1>从哪看出“我”与他感情深厚的?<2>理解“德高望重”这个词语,为什么作者这样评价古桥呢?<3>感悟:“古桥”奉献的品质,使作者对其赞美与敬佩。

(板书:奉献)<4>请学生读出作者的敬佩之情预设二:树林里<1>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2>感悟: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

(板书:想象)预设三:山中的一切<1>“你好,清凉的山泉……变得更加湛蓝。

”<2>能否把“你好”去掉?感悟:用人称“你”,便于情感交流,感觉更加亲切。

(板书:亲切)<3>请一位同学读出亲切的情感预设四:“告别朋友”体会写法<1>小结:首尾呼应,可使结构更加紧密,内容更加完整,引起读者共鸣。

(板书:首尾呼应)<2>齐读最后一段,感受好心情。

四、积累语言背诵段落作者满怀好心情,向我们展示了他与朋友的深厚感情,有没有让你有所触动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五、小练笔作者在第五自然段中对“朋友”亲切的呼唤、热情的赞美,是否打动了你?请在其中选取你喜欢的“朋友”,抒发你对它的情感!六、学法总结1、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山中访友(第二课时)

山中访友(第二课时)
认定目标
1、快速地浏览。
2、有感情地朗读。
(1)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
(2)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
3、朗读。
4、(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瀑布、悬崖、溪流,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5、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名汇报对这段话的理解。(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
(4)带着自己的体会多读几遍。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1)指哪些朋友呢?请熟读第五自然段。
(2)“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体的朋友替换掉“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说?
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教师随意读某一位朋友的话,指学生作答。
(4)有感情地朗读整段话: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我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

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教案两课时

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教案两课时

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教案两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与、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巧、蕴含、神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3。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难点:学习运用作者写景状物的技巧。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导读法【课前准备】1、课前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制作课件。

【教学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读题引疑,导入课文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跟随现代诗人李汉荣先生一起去山中拜访他的朋友,出发之前您有什么问题要问李汉荣先生不?(学生能够借题发挥,畅所欲言,只要语言流畅完整即可。

)老师:李汉荣先生特别神秘哦,只给了我们一个微笑,让我们自己去寻求答案哦,那我们现在就一起出发吧,好不?二、浅层阅读,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李汉荣先生访问了哪些朋友。

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积极查字典;2、与您找到的朋友握握手,也就是在他下面画上横线。

2、读后交流:(1)生字正音并理解重点词语。

湛(zhan)蓝邀(yao)请栀(zhi)子花唱与(he)幽径:隐蔽、僻静的小路、波光明灭:水波忽明忽暗,形容时间流失。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声望卓著、津津乐道:饶有趣味地谈论。

(2)您找到了哪些朋友呢?请介绍给大伙儿!(明确图示)依次是:古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阵雨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掌握情感1、默读课文,用心聆听作者与朋友之间的语言,把让您感受到真挚情谊的词语或句子用波浪形画出来,并及时记下您心中的那股暖流。

2、学生自由交流 :老桥──“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树──“是我的知己”,“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山泉──“要我重新梳妆”;溪流──邀我“唱与”;瀑布──“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悬崖──“挺拔的身躯",“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白云──“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云雀──谈“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山中访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山中访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山中访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听写词语,复习引入。

1、听写词语。

清爽德高望重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津津乐道精致蕴含奥秘别有深意侠客2、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

二、读文感悟,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访问了哪些朋友?2、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3、交流感受,随机教学。

第4自然段:重点点拨对树的有关句子的体验。

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人树相融的感受。

感受幻境,体会写法。

第5自然段:通过朗读,感受与山中朋友的亲热。

朗读,读得亲切、热情,像是在对老朋友打招呼。

体会写法:排比的句式、拟人的手法。

第6自然段: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轮回、世事的变迁。

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

只有像作者那样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

第7自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

三、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2、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

四、总结课文,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1、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

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

2、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

3、背诵积累,提升感悟。

五、作业设计。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

板书设计:1、山中访友古桥鸟儿露珠树山中访友山泉溪流热爱大自然瀑布悬崖白云云雀《山中访友》教学反思《山中访友》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

山中访友教学教案第二课时范文格式(2篇)

山中访友教学教案第二课时范文格式(2篇)

山中访友教学教案第二课时范文格式(2篇)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邀请、俯身、瀑布、陡峭、身躯、蕴含、侠客、津津乐道”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地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与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难点:1.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2.学习通过联想与想象表达感情的方法,学习运用第二人称写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1.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拜访了他的老朋友——古桥,一起来背一背。

2.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山中访友,同作者一起体会那山中的一切,体会作者怎样展开联想与想象,来表达这些独特的感受。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品“知己”之情1.师:古桥在他的心中是老朋友,那么树林在“我”心中是怎样的朋友?谁来读第4自然段。

2.树林是他的——板书:知己师:什么样的人可以相互成为知己?生交流3.师:知己就是至交,同意这样说吗,请看文中这2句话认真读读,哪些词语触动了你的心,让你感觉到作者和他们确实是知己。

大声读【走进这片树林……)生:从鸟儿呼唤我的名字看出。

生:从无边的青翠,每棵树都望着我看出。

生:无边是无限的,把所有的都给知己。

(课件圈:呼唤、交换眼神、迎面、望)师:在鸟儿的呼唤中,在默默地眼神里,在迎面送来的青翠里,在每一棵树的凝望中,有怎样的知心话跟作者讲啊。

4.①师:“走进这片树林”你体会到什么?这片树林是作者是多么熟悉的呀,小时候常来这里玩耍,高兴的时候就来到这里——生:他在这里嬉戏。

师:他伤心的时候也来到这里——生:向树林和小鸟倾诉他的心事,好象能安慰他。

②师:现在作者又回来了,又见到了这些知己,这些知己会说些什么知心话呢?你好,_______的________,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 》第2课时

(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 》第2课时

1 山中访友第课时1.深度品悟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体会并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重点】感悟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方法(1)评价:(投影展示优秀的生字词语)听写,指出听写中最常见的问题或错误。

清爽德高望重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津津乐道精致蕴含奥秘别有深意侠客(2)引入:上一节课我们随作者一道拜访了古桥这位老朋友,我们这节课将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拜访更多的好朋友,大家愿意吗?一、继续访友,体悟情感。

☆思路一1.师:作者到山中还访问了哪些好朋友?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请大家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并体会其中的情感。

(学生一边读文一边画。

)2.及时反馈,交流感受。

(1)探究第4自然段:重点点拨对树的有关句子的体验。

师:作者不仅把林中的一切当作自己的朋友,当他进入树林,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树,生根长枝。

同学们,你能结合有关的句子,体会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吗?谁先来说一说。

预设回答——●他把树看作自己的朋友,树也把他当作朋友,在望着他。

他们真的像是难得的知己。

●“知己”是彼此相互了解而情意深切的人,一般是在说人。

而现在作者说每一棵树都是他的“知己”,表明他和树之间的这种深情。

●作者靠在一棵树上,靠着靠着,他自己也仿佛是一棵树了,他把自己和树融为一体了。

我从这儿也体会到他们之间非同一般的情谊。

师:说得好。

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了一体。

这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情境啊!从这种想象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知己”情谊。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再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2)探究第5自然段:通过朗读,感受与山中朋友的亲热。

师: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做了哪些联想?(生:联想成自己的好友,想象他们的情态,跟他们一一打招呼。

)师:我们也来像作者一样和他们打招呼吧!应该怎样打招呼呢?(应该读得亲切、热情,像是在跟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打招呼一样。

3山中访友第二课时教案1

3山中访友第二课时教案1

《山中访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通过感受作者描绘的境界,体会他一路上的好心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通过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丰富、新奇的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心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古桥的图片;录有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的课件。

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回顾“朋友”,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去访问了他的一个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桥,感受到作者对几百年亘古不变的老桥的敬重;带着这种亲近的感觉,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了一片美丽的树林,真切地感受到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融为一体的奇妙境界。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着作者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二、读文感悟,体验情感1、走入山中,又见知己,作者发出由衷的感慨: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1)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访问了哪些朋友?(2)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3)第5自然段这一组句子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体会写法:排比的句式、拟人的手法。

(4)“我”怎样和朋友打招呼呢?指导感情朗读。

读出层次(山泉→溪流→瀑布)读出各自特点:清凉的山泉,欢快的溪流,雄浑的瀑布,陡峭的悬崖,悠悠的白云,淘气的云雀。

(5)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

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随意读某一位朋友的话,指学生作答。

(6)分角色读第5自然段。

小学语文《山中访友》教案

小学语文《山中访友》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小学语文《山中访友》优秀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 学习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和想象手法表现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 学习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和想象手法表现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拟人手法和想象手法。

2. 学会观察和想象,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a.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你们在大自然中见过哪些美丽的景色?b. 引导学生欣赏课文插图,初步感受山中的美景。

2. 自读课文,感知内容a.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b. 学生交流喜欢的句子,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课文,体会感情a.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b.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拟人手法和想象手法有哪些?c. 教师小结,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想象。

4. 朗读体会,丰富想象a. 学生自由练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b. 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山中的情景,与作者产生共鸣。

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b. 学生回家后,用所学的方法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色。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a. 学生分享回家后的写作成果,互相交流。

b.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深入学习,提高写作水平a.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四至第六自然段,继续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b.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拟人手法和想象手法有哪些?c. 教师小结,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想象。

3. 实践运用,提升能力a. 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色。

山中访友第二课时教案

山中访友第二课时教案

山中访友第二课时教案山中访友第二课时教案在课文《山中访友》中,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下文店铺为大家分享的是李汉荣《山中访友》第二课时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让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的情感。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练笔中去。

【学习重点】体会作者情感,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熟读并背诵了李汉荣先生的《山中访友》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请大家打开书。

二、研读赏析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

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生齐读第3自然段。

)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师指导读: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

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生齐读。

)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

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

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作者不仅把桥当做自己的朋友,当他进入树林,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听到一声声鸟叫的时候,看到露珠、溪流、白云悠悠,落花纷纷时,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大自然中的万物。

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的句子,体会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生自由读句体会。

)指导读:万物为人友,人为万物友,人和万物已融为了一体。

这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情境啊!从这种想象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知己”情谊。

人教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之二.doc

人教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之二.doc

人教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之二设计理念: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注重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同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以上目标的达成,要依*学生的朗读实践,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俯身凝望、津津有味、别有深意等词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情。

4.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1.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2.学习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流程:一、游戏导入:当我们背诵这些诗句的时候,心情往往会无端地平静下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向往着山,迷恋着山,寄情于山。

今天,让我们跟随着现代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一起走进他心中的山。

二、初读,读通顺。

山中访友写的是什么呢?请大家静下心来,自由地朗读课文,碰到你觉得新鲜或生僻的词,用笔画下来,借助字典解决,争取读得正确、通顺。

三、再读,读出景。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出你透过语言文字看到的美景。

明明是古桥、树木、山泉、溪流题目怎么是山中访友呢?看来,友不是友。

四、三读,读出情。

友是不是友呢?让我们再来读课文,你从哪些段落能体会到友情?1.学习文章开头,体会满怀的好心情。

2.正是这满怀的好心情伴随着我,桥不仅仅是桥,在我眼里,桥变成了老朋友。

谁来读第3段。

3.树一段:你从这片体会到什么?4.走入山中,又见知己,能没有好心情吗?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发出由衷的感慨: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请6位同学读,读出与老朋友打招乎时的热切。

分页标题#e# 5.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即使是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避雨的岩石。

请大家自由朗读6、7自然段,感受我与山中朋友之间浓浓的友情,体会我满怀的好心情。

小学语文《山中访友》的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山中访友》的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山中访友》教案设计学科领域:小学语文年级:四年级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巩固并扩展词汇量。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自然风光,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提高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学会与朋友分享快乐,培养团结友爱的品质。

(3)懂得珍惜友情,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2)引导学生谈论对大自然的看法,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字典、资料等工具,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5.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2)教师点评并指导,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家庭作业中的优秀作品。

2. 深入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探讨作者写作意图。

(2)学生通过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访友场景。

(2)每组表演后,教师点评并指导。

4.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友情的重要性,培养团结友爱的意识。

(2)学生分享与朋友之间的趣事,增进感情。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我的亲身经历

我的亲身经历

《山中访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从题目展开,结合课后的思考练习题,链接起导读本文的线索,领会文章的主旨。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生动地表达自己对山中“朋友”的感情的方法。

3、引导学生朗、模拟当时情境,跟山中的“朋友”打打招呼,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积累好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重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

2、体会作者通过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抓住重点句子加以分析,领会作者的那份深厚的感情。

难点:领悟作者以联想和想象构筑情境这一独特、鲜明的表现手法。

突破方法:反复朗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模拟当时的情境,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来领悟表现手法。

教法:教师引导、点拔法。

学法:自学、交流,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一、回顾“朋友”,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去访问了他的第一个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桥。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入深山去探望那些特殊的朋友!二、朋友相见,感受情意1、潜心会文,品词析句,自读自悟,感悟“知己”。

(1)师:如果说古桥在他的心中是他的老朋友,那么树林在他心中又是什么?谁想读?指名读第四段。

师:什么样的人可以相互称为知己?(生交流)(2)拓展想象,加深感悟,感情朗读,体会“知己”。

师:请大家看文中的第一句话,认真读读,你觉得哪些词语触动了你的心,让你感觉到作者和他们之间确实是知己。

别忙着回答,读出声音来,大声读。

(出示第一句话)生自由读反馈:师随学生发言在大屏上勾画下列词语:呼唤、交换眼神、迎面送来、望。

师:在鸟儿的呼唤中,在迎面送来的青翠里,在每一棵树的凝望中,有怎样的知心话跟作者讲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六科目语文第 1 单元
第 1 课
主备人周兴文单位
孙村镇中
心小学
集体备课日期个性化修改
日期
2014.8.29 备课人周兴文单位
孙村镇中
心小学
课题
《山中访友》
设计内容个性设计教学
内容
《山中访友》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 2
课时第2课时
教学设计过程一、听写词语,复习引入
(1)听写词语。

清爽德高望重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津津乐道精致蕴含奥秘别有深意侠客(2)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

二、读文感悟,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访问了哪些朋友?
(2)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3)交流感受,随机教学。

①第4自然段:重点点拨对树的有关句子的体验。

②第5自然段:通过朗读,感受与山中朋友的亲热。

朗读,读得亲切、热情,像是在对老朋友打招呼。

体会写法:排比的句式、拟人的手法。

③第6自然段: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轮回、世事的变迁。

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

只有
像作者那样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

④第7自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
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变幻莫测,令人陶
醉。

四、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
密无间。

(2)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
心情,
五、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

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
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

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

六、背诵积累,提升感悟
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

板书
设计
反思
随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