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公认为心理学科独立的标志,即标
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2.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3.心理的实质:
①概念:心理学是一门既有自然科学性质又有社会性质的中间学科或交叉学科。
②如何理解?
A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B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C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制约性;
D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4.心理学的五大任务:
①描述:报告什么真正发生了,即得到事实和占有材料,主要解决人的心理是“什么”的问题。
②解释:找出出现某种心理现象的原因,主要解决人的心理和行为“为什么”发生的问题。
③预测:对心理与行为的趋向做出判断。
④控制:即通过一定的手段去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
⑤运用:即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去提高生活质量。
5.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
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现象。
6.关于“反射”:
①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是最早提出经
典性条件反射的人。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
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
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
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
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
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
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
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
射的基本内容。
经典条件反射特征:
获得: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呈现,可以获得条件反应和加强条件反应。如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
消退:对条件刺激反应不再重复呈现无条件刺激,即不予强化,反复多次后,已习惯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如学会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狗,在一段时间听到铃声而不喂食之后,可能对铃声不再产生唾液分泌反应。
恢复:消退了的条件反应,即使不再给予强化训练,也可能重新被激发,再次出现,这被称为自然恢复作用。
泛化:指某种特定条件刺激反
应形成后,与之类似的刺激也能激发
相同的条件反应,如狗对铃声产生唾
液分泌反应后,对近似铃声的声音也
会产生反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
绳"便是获得与泛化的最好例证。
②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针对实验室中的老鼠和鸽子进行研究,取得了相当出色的研究成果。
斯金纳把动物和人的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自发性行为。前者如风吹导致眨眼,食物刺激味蕾引起唾液分泌。这类行为(或反应)是对特定刺激的应答,具有不随意性。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主要是研究这类行为。后者如婴儿喃喃自语,鸽子不停地啄地板。这类行为不是
对特定刺激的反应,而是机体自发产生的,但它们可以对环境施加影
响并受意识控制,因此是操作行为。斯金纳认为,操作条件反应实验
研究的是这类行为。
斯金纳箱是斯金纳研究操作条件反应的重要工具。饥饿的白鼠被
置于斯金纳箱中,自发地发出多种行为,如闻、抓等。当它偶然踩压
箱中的杠杆,杠杆与释放食丸的装置连接,能自动释放食丸至食槽中。
假设你的目的是教会白鼠按压箱中的杠杆,那么每当它偶然踩在杠杆
上时,立即释放食物。若干次这样的压杆与食物结合之后,不给食物,
白鼠也会多次压杆。如同经典条件反射一样,若多次压杆而得不到食
物,白鼠习得的压杆行为会逐渐消退。
●两者的比较: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是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建立联系
的基本条件是强化过程。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是通过动物自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某种条件反射。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十分强调强化的作用,不同的强化方式效果不同,因此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依赖于强化。它们的不同点在于:(1)经典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十分明确,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不明确,一般认为是机体自身的一些因素促使机体操作动作的。(2)经典条件反射中动物往往是被动接受刺激,而在形成操作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来达到目的。(3)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应,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非条件反应不是由强化刺激引起的,相反非条件反应引发了强化刺激。
7.关于性格:
●关于性格的不同学说:(艾森克、卡特尔等)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1947年在奥尔波特的基础上开始了他的人格特质实证研究工作。卡特尔认为人格的基本结构元素是特质。特质是从行为推出的人格结构成分,它表现出特征化的或相当一致的行为属性。也就是说,人格特质是在不同情境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一直的行为倾向。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艾森克认为,虽然人格在行为上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但真正支配人行为的人格结构确实由少数几个人格维度构成的,其中精神质、内外倾性和神经质(情绪稳定性)是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每一个人格维度代表着一个连续体,三个维度就有着三个彼此独立的连续体。
①概念: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②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A按照心理活动的心理机能划分性格的类型,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B按照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划分性格的类型,按照个体心理活动是否外露,可以将其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
C按照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划分性格的类型,按照个体心理活动的独立性程度,可以将性格划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D按照人的社会价值取向划分类型:
理论型的人:以探求事物本质、追求真理、追求知识为人生的最大价值,有强烈的求知欲和钻研精神,轻视商业、经济,甚至忽视个人生计。
社会型的人:重视社会价值,以爱社会、关心他人、增进社会大众的福利为自我实现的目标,宽厚仁慈,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立志献身于社会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