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分析
整体风貌改造工程方案设计
![整体风貌改造工程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c7862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b.png)
整体风貌改造工程方案设计一、背景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城市风貌的优美与否,已经成为人们评价一个城市发展水平和城市品位的重要标准之一。
因此,城市风貌的改造已经成为了城市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方案就是针对某城市的整体风貌改造工程提出的一套解决方案。
二、整体风貌改造的目标1. 提高城市形象,展示城市特色。
通过整体风貌改造,提升城市的形象,展示城市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城市的发展成就,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2. 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通过风貌改造,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3.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功能。
通过整体风貌改造,对城市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提高城市的功能性和便捷性,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三、整体风貌改造的主要内容1. 建筑物外立面改造。
通过对城市建筑物外立面的改造,使城市的建筑物更加统一、美观,提高城市的商业氛围和城市的文化韵味,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
2. 城市道路改造。
通过对城市道路的改造,提高城市的交通便捷性和城市的形象,创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3. 城市公共空间改造。
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改造,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居住环境,增强城市的文化氛围和城市的吸引力。
4. 城市绿化带改造。
通过对城市绿化带的改造,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提高城市的环保意识。
5. 城市文化设施改造。
通过对城市文化设施的改造,展示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积淀,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城市的品位。
四、整体风貌改造的实施方法1. 确定风貌改造的整体规划。
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确定风貌改造的整体规划和目标,确保整体风貌改造的顺利实施。
2. 建立风貌改造的实施机制。
成立风貌改造的管理委员会,确定风貌改造的实施责任人和实施进度,确保风貌改造的实施工作有序进行。
3. 加强宣传和培训。
通过媒体的宣传和社区的培训,提高居民对风貌改造的认识和支持,确保风貌改造的实施目标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dacb907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a.png)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导言:城市风貌是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风格,包括建筑风格、街道布局、景观设计等方面。
良好的城市风貌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吸引人才和资源,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风貌设计导则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街区布局和景观规划三个方面探讨城市风貌设计导则的重要内容。
一、建筑设计导则1. 建筑风格多样性:城市建筑应具备多样性,既要保留传统文化特色,又要融入现代设计元素。
在建筑风格上,可以采用当地传统建筑风格,也可以引入现代建筑手法,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
2. 建筑宏观布局:城市建筑的宏观布局要考虑到交通流线、景观视野和人流密度等因素。
高层建筑应合理布局,不影响周边建筑物的采光和景观视野。
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要适当,为行人和车辆提供舒适的交通环境。
3. 建筑细节处理:建筑的细节处理是展现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外立面的材质、色彩和造型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城市的特色和风格。
同时,建筑的细节设计要注重人性化,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街区布局导则1. 街道宽度与密度:城市街道的宽度和密度要依据交通流量和功能需求进行规划。
主干道要宽敞通畅,便于车辆和行人通行,而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则可以适当窄些,营造出静谧的生活氛围。
2. 街道连通性:城市街道的连通性对于提升城市风貌至关重要。
街道布局要合理,形成便利的交通网络,方便居民出行和商业活动的开展。
同时,街道布局要注重交通与景观的结合,打造宜人的城市环境。
3. 街区开放空间:城市街区的开放空间是居民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重要场所。
街区内应设置公园、广场、绿地等开放空间,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选择,增强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
三、景观规划导则1. 绿化设计:城市绿化是提升城市风貌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景观规划中,要注重植被的选择和搭配,合理布局绿化带和花坛,增加城市的绿色面积和景观品质。
同时,要注重植物的养护和管理,确保城市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城市风貌规划设计
![浅析城市风貌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4b4311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75.png)
浅析城市风貌规划设计摘要:在本文中主要研究广丰区城市建筑风貌设计,初步分析了广丰区风格设计和组成的组成,设计主题和特殊性。
从三个角度对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为广丰地区的城市风格设计与施工提供方法参考。
关键词:城市风貌;广丰区城市风貌设计;1城市风貌设计的编制目的城市风貌设计的编制目的包括四个方面: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
最终实现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创造宜居品质生活。
2广丰区城市风貌设计内容2.1城市自然风貌城市景观代表了城市景观特征,包括自然的山脉,丘陵,农村地区,绿地,河流和其他元素。
在本计划中主要研究的城市自然地形包括地形,气候特征,自然植被,山脉以及河流和湖泊。
由于广丰区是一座具有优良的山水特征的城市,因此城市建筑集中在中央盆地,因此,城市内外的自然景观已成为稀有的景观元素。
根据构成自然景观的要素的性质,可以确定各种保护和利用措施,使城市居民能够充分利用和欣赏自然景观。
2.2城市的历史风貌城市的历史风格是人文景观的重要元素,是反映城市生命力和特征的重要元素,是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是景观规划研究的内容之一。
保护、增强城市独特的历史景观可以继续维持城市的背景并丰富城市的文化意义。
广丰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城市重要的园林绿化资源,合理的开发,保护和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的凝聚力和感知力。
2.3城市人工景观风貌-建筑风貌和空间场所特征城市的人造景观特征是城市中人工建造的物理结构(结构)和空间环境。
根据其各种使用功能,该城市可分为住宅,办公和商业,工业和公共场所,公园,绿色广场和其他景观区域。
人造景观特征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铁路道路和设施,建筑物(构筑物),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天际线轮廓,城市雕塑,广告,城市标志等。
对上述景观部门和组成部分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各种可以有效指导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特色的控制策略。
3广丰区城市风貌设计问题3.1高层建筑节点的比例尺与周围的建筑物以及轴的建筑物组不兼容现有摩天大楼的高度为70-80米,有些摩天大楼的高度超过100米。
风貌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风貌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deac6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0.png)
风貌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风貌整治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工作。
作为一个城市,其风貌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和品质,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因此,风貌整治工程的开展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以某城市为例,对其风貌整治工程进行初步设计方案的探讨。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某市风貌整治工程2. 项目地点:某市市区3. 项目范围:涵盖某市市区内的城市建成区域三、项目目标1. 改善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形象2.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品质3. 增强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四、项目内容1.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包括对主城区道路两侧的景观绿化、街区标识、建筑外立面等进行设计和统一规划,以提升城市道路景观的整体质感和品位。
2. 城市公共空间改造:对城市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进行改造和提升,增加公共休闲设施和文化艺术元素,丰富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和人文氛围。
3. 城市建筑环境整治:对城市的老旧建筑进行修缮和改造,统一建筑外观风格,提升建筑形象和品质。
4. 城市交通体系优化:对城市交通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其中包括道路交通、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等方面的规划和改善,以提升城市交通秩序和便捷度。
5. 城市环境卫生改善:加大城市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增加城市公共垃圾桶和垃圾分类投放点,改善城市环境卫生的整体质量。
五、项目组成1. 总体规划设计组:负责城市风貌整治工程总体规划设计、宏观布局和城市形象设计。
2. 道路景观设计组:负责城市主干道、次干道、主要景观道路的景观设计和改造。
3. 公共空间改造组:负责城市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的改造和提升工作。
4. 建筑环境整治组:负责城市老旧建筑的修缮和改造,建筑外观风格的统一设计。
5. 交通体系优化组:负责城市交通体系的优化设计和交通秩序的规划和改善。
6. 环境卫生改善组:负责城市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包括垃圾分类设施的设置和环境卫生监测。
六、项目实施步骤1. 市领导批示:市政府领导对整个风貌整治工程进行批示,并成立相关工作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工作。
城市风貌规划路径研究——以仲恺高新区城市风貌管控为例
![城市风貌规划路径研究——以仲恺高新区城市风貌管控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c00804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7.png)
城市风貌规划路径研究——以仲恺高新区城市风貌管控为例摘要:全国范围内,新区开发、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一系列城市建设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种建筑、设施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城市风貌也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发生改变,同质化的趋势日渐显现,城市的底色正逐渐被蚕食,城市风貌相关的专项规划缺少法律依据,在实际编制与管理工作中较难实施;在仲恺高新区城市风貌管控探索中,规划以总体风貌框架为龙头进行宏观指引,以重点和一般区域进行中观管控,以风貌要素作微观导则,三位一体、结合使用,以期能够为城市风貌管控提供更多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城市风貌;管控分区;导则指引引言:仲恺高新区地方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呈现无序扩张的态势,高楼、厂房、村庄混杂布局,城市风貌缺乏有效引导,为实现空间特征鲜明、地标形象突出、整体风貌协调的目标,规划通过城市风貌技术导则进行管控,弥补管理、审批依据的不足。
1、城市风貌现状1.1城市风貌概念城市风貌代表了一个城市的主要特色,是与其他地区区别的重要元素,包括有形与无形两个层面。
有形包括城市的建筑、道路广场、河流景观等,无形主要体现在社会风俗、历史文化、人文情怀等方面,而无形以有形作为空间载体,互相融合,密不可分,因此在编制城市风貌相关规划时,需调研现状情况且挖掘当地风土人情,结合定位目标,对片区制定较为合理的风貌控制引导。
1.2城市风貌现状城市随着经济腾飞崛起,建设正以空前的规模扩张,玻璃幕墙,沥青大道逐渐成为城市统一化的特征,原有城市风貌逐渐蚕食。
(1)城市结构混乱部分城市结构混乱,工业用地、村庄用地、新区住宅混杂分布,城市建设中没有协调好现代与传统,工业与居住之间的关系,整体呈现“城、镇、村”夹杂分布的格局。
(2)建筑风貌趋同城市现代化建设极大提高环境品质,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但过去大拆大建的开发模式对传统建筑风貌产生巨大冲击;新建的建筑过于追求建设速度,整体风貌缺乏考究,建筑高度一般齐、城市色彩“万花筒”,建筑风貌单调乏味,且忽视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关系,与本土建筑形态格格不入。
规划方案中的城市风貌与建筑设计
![规划方案中的城市风貌与建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5ee96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2.png)
规划方案中的城市风貌与建筑设计现代城市规划是一项复杂而综合性强的工作,其中城市风貌和建筑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城市风貌是指城市的整体景观特征,包括建筑外观、道路布局、绿化环境等,而建筑设计则是指在城市规划中对建筑物进行设计和布局的过程。
城市风貌和建筑设计的合理规划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城市风貌的规划应注重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
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些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瑰宝,也是城市的灵魂。
在规划城市风貌时,应尊重和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合理利用和整合这些资源,使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吸引力。
同时,在城市建设中,应注重传统建筑风格的保留和传承,使城市的建筑风貌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其次,城市风貌的规划应注重人文关怀和生态环境。
城市是人们生活的场所,城市风貌的规划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在城市建设中,应注重人们的舒适感和健康感,合理规划城市的公共空间和绿化环境,提供良好的休闲和娱乐设施,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同时,城市风貌的规划也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合理规划城市的交通系统和能源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打造绿色、低碳的城市。
再次,建筑设计的规划应注重创新和功能性。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的规划应注重创新和功能性的结合。
在建筑设计中,应注重建筑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性,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打造具有标志性和独特性的建筑物,为城市增添文化魅力和艺术氛围。
同时,建筑设计的规划也应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提供舒适、便利的使用环境。
最后,城市风貌与建筑设计的规划应注重整体性和协调性。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城市风貌和建筑设计的规划应注重整体性和协调性的考虑。
在城市风貌的规划中,应注重城市景观的整体布局和连贯性,使各个建筑物和景观元素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形成和谐的整体效果。
在建筑设计的规划中,应注重建筑物之间的协调和统一,避免出现风格迥异、不协调的现象,使城市的建筑风貌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
浅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风貌规划
![浅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风貌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16b142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6.png)
浅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风貌规划摘要:当前,城市发展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国家的未来、民生的福祉息息相关。
一般来说,城市景观是由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建筑形态、公共空间、街道界面、人文景观等要素构成的,具有内在的协调性、融合性与综合性特征。
为此,在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应坚持科学布局,注重城市风貌的内涵式发展,为城市居民塑造美丽的生存家园,助力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市;风貌规划引言随着我国各地区建设工作的蓬勃发展,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方法和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城市规划在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只有切实把握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城市得到更为合理规划方案,以此确保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本文对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风貌规划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新时代的发展添砖加瓦。
1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内涵从整体来看,土地空间规划和空间表达所表达的意思是差不多的,但两者之间还是有非常细微的区别。
客观地说,在实际规划过程中,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导向更加明确,这有助于保证国土空间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落实城市规划工作的过程中,亦需要侧重于对城市土地资源的规划,以“国土”为重点面向对象。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然会遭受来自多个方面的限制。
为进一步增强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效性,保障工作效益,需要始终坚持顶层设计,树立起全局发展观念,持续优化工作理念与方法,针对实际落实阶段所遭遇的各式困难与阻碍,加以细致分解,并进一步增强其灵活性,结合所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发挥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指导作用,树立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规划理念,协调好城市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关系。
应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设计阶段遭遇的各式问题,加强管理与分析,制定出规范的工作体系,强化立体空间框架建设。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对相关工作行为的约束力,保障工作规范性。
同时还需要强化经验总结,不断完善健全工作体系。
城市设计背景下的城市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盐城市滨海港工业园区建筑风貌规划为例
![城市设计背景下的城市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盐城市滨海港工业园区建筑风貌规划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18e8b5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6.png)
城市设计背景下的城市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盐城市滨海港工业园区建筑风貌规划为例摘要:本文以盐城市滨海港工业园区建筑风貌规划为例,采取从宏观到微观的分级控制方法,建立城区-片区-街坊-建筑的城市风貌控制体系,构建点-线-面多层次、多维度的风貌规划体系,探索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路线和编制方法,为城市风貌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风貌;编制方法;编制内容1.风貌规划概念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内很多城市面临着地域特色减弱,“千城一面”与“一城千面”的风貌问题造成了城市难以形成风貌特色,目前我国城市风貌规划是非法定规划,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与标准,缺乏实际的实践意义,我国的城市发展建设亟需风貌规划的相关指导。
1.项目背景2.1规划范围项目规划范围为滨海港工业园区(东至黄海、南至淮河入海水道、西至临海高等级公路(G228)、北至灌河)和港城功能区(东侧、北侧至黄海、南至淮河大道、西至颐航大道)范围内的所有新建建筑及其附属物,总规划面积约13.44平方公里。
2.2规划起源盐城市滨海港工业园区是一个南北交融、文化多元,滨海新城与工业园区配套新城兼容的地区,设计中首要满足工业园区的生活、居住及办公需求,同时对现有的月亮湾旅游度假区进行提升发展,通过对盐城当地自然文化与人文特色的研究,挖掘出地域性色彩、文化符号及建筑风貌特色与现代的城市建筑设计规划手法有机融合,落实到特色街道及重要节点,展现盐城独特的地域文化形象。
1.研究框架规划采取从宏观到微观的分级控制方法,建立城区-片区-街坊-建筑的城市风貌控制体系,分别从“点”(建筑)、“线”(街道)、“面”(片区)三个方面来加强城市的风貌整体性,保留并凸显城市特有的自然环境、文化特色,具体体现为在“面”(片区)层面从总体风貌结构、风貌色彩、风貌片区、建筑布局等多个方面对城市风貌进行管控,同时考虑不同片区功能,分别对居住组团、黄河湾CBD片区、港城启动区、月亮湾旅游度假片区等色彩、建筑风貌、典型街坊、街道家具等要素进行引导,在“线”(街道)层面从街道类型、滨水空间、慢行系统、街道界面等多个方面对城市风貌进行管控,最后针对“点”(建筑)从居住、公共管理、商业、办公、旅游度假、工业六类建筑类型分别提出立面、色彩、材质、细节等十二项的风貌引导,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控制体系。
城市风貌特色规划浅析
![城市风貌特色规划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839b0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5.png)
城市风貌特⾊规划浅析城市风貌特⾊规划浅析马素娜朱烈建【摘要】随着城市发展重点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转变,城市风貌受到的关注⽇益增加。
城市风貌特⾊规划作为⼀种较新的尝试,不同专业背景的⼈的往往理解不同。
本⽂从城市规划视⾓解读城市风貌特⾊规划的内涵、明确其主要规划内容,并提出城市风貌控制管理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城市风貌;风貌特⾊规划1.城市风貌特⾊的内涵城市风貌是城市的⾃然景观和⼈⽂景观及其所承载的城市历史⽂化和社会⽣活内涵的总和。
风貌中的“风”是“内涵”,是对城市社会⼈⽂取向的⾮物质特征的概括,是社会风俗、风⼟⼈情、戏曲、传说等⽂化⽅⾯的表现,是城市居民对所处环境的情感寄托;“貌”是“外显”,是城市物质环境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整体及构成元素的形态和空间的总和,是“风”的载体。
风貌特⾊指在⼀定时空范围内城市的物质和⾮物质环境形态和状态所体现出来的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本质特征。
城市风貌特⾊侧重体现的是城市整体的个性化本质特征。
2.城市风貌特⾊的形成⼀个城市的风貌特⾊的形成也往往经历了较长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提炼,⼤浪淘沙,最终得以流传。
以杭州为例。
杭州的城市特⾊可以概括为“三⾯云⼭⼀⾯城”,西湖像⼀⾯明镜镶嵌在三⾯青⼭组成的镜框之中。
西湖⼭不⾼⽽逶迤清秀、⽔不⼴⽽风格多姿,⾃然与⼈⽂浑然⼀体、古朴与现代交相辉映。
西湖⾃唐宋时期不断经营,明清后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西湖周边的⼭体控制了城市在区域的横向发展和竖向⾼度,独特的⼭体构造、城市景观与⾃然风景在⼀个空间中有机融合,既各展风采⼜相得益彰。
青岛市拥有旖旎壮美的海滨风景线、起伏跌宕的海上仙⼭——崂⼭,⼭、海、城相融相拥,是⼀座独具特⾊的海滨城市,亦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风貌保护城市之⼀。
散布的⼭冈低丘,依地形⽽建、错落有致的楼宇,连同蜿蜒起伏的街道和葱绿的树⽊共同构成了青岛市区独特的地理景观。
历史上的青岛曾被德国、⽇本占领,保留了⼤量的欧式、⽇式风格建筑,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
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特色风貌的营造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特色风貌的营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3c9d1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0.png)
(2)历史特色。历史是人文的一部分,却又在城市特色 风貌中超脱于历史文化之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每一座城市都有着不同的历史特色,例如北京、南京、西安拥 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武汉、成都、苏州这类城市则具有鲜明的 历史建筑。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当考虑到城市的历史特色, 历史文化,这些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风貌也会随着 城市经济、社会和政策的不断变化而调整,不过伴随着近些年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的建设活动给许多文化遗产造成了 破坏,传统街区的数量逐渐减少,大部分院落街巷被拆除,要 把粗放扩张性的规划,转变为提高城市内涵质量的规划,城市 设计应以保护城市历史的传承和延续为主[1]。
与历史、地域元素相结合,展现出城市独特的风格。 2.2 新时代与旧历史的结合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历史文化是我国文明几千年
的传承,从过去到现在,甚至是未来,都是一个城市特色风貌 的主要体现。城市中的历史建筑,建筑风格以及街道肌理能够 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也是城市特色关键的表现形式,比如在 旅游前,人们首先关注的大多是城市的特色景点和历史文化, 这是因为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导致建筑形式,时代风貌千篇一 律,只有历史留存下的建筑与文化才具有城市特色。因此在新 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设计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的协调,不仅要 保护好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建筑、名胜古迹,还要注 重当代人们的需求,使新时代的建筑不会影响到历史设施的空 间,也要注重新时代建筑与过往历史相互结合,在未来的时代 中成为历史性的特色建筑。例如大连市著名的星海广场,除了 能够体现城市的魅力外,其建造原因是为了纪念香港特别行政 区回归祖国,新时代与旧历史的结合应该体现在城市规划设之 中,今日的历史特色便是明日的城市风貌。
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风貌系统与规划论文
![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风貌系统与规划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4b6d9f7c8d376eeaeaa3188.png)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城市风貌系统与规划【摘要】近些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城市风貌系统与规划作为改善城市空间环境的一种重要手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对城市风貌系统与规划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关于城市风貌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在不断完善,但因为缺乏有效的实践手段,在实践中,城市风貌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受到了巨大挑战。
本文以新疆地区的城市为例,从城市设计规划中城市风貌系统的相关概念谈起,然后结合石河子市城市风貌规划情况对城市风貌规划技术进行系统的分析,最后就如何做好城市风貌系统的规划工作给予了深刻的阐释。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城市风貌系统;城市风貌规划;石河子市城市风貌规划前言城市风貌系统作为城市景观特征、神韵气质以及经济文化水平等的综合体现,因此,做好城市风貌规划不仅是城市规划设计中景观管理的需要,同时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以及提高城市文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显然,做好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风貌系统的规划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城市风貌规划概述1.1 城市风貌规划的体系构成城市风貌规划体系的构成要素如下:第一、活动特性区系统,就是将城市的一些领域圈转化为特性区,并界定其类型和内容。
第二、道路系统,包括城市的步行区系统以及商业区系统等。
第三、节点空间系统,主要包括各种城市节点的分布和类型。
第四、开放空间系统,主要包括城市的广场、游憩场所以及林荫道等。
第五、高度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城市的稿酬建筑物的分布与高度控制。
第六、视觉眺望系统,主要包括城市街道的视景特性以及鸟瞰景观类型等。
第七、观光路线系统,即对城市游客所提供的观光旅游资源以及旅客对城市设计风格的认同意象等。
1.2 城市风貌规划的特点城市风貌规划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三点:1.2.1 传播的倾向性城市风貌规划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城市的美化,更是为了发掘城市在历史文化特征以及在生活和审美等相关方面的信息以及载体,并将其向人们进行明确地传播,便于城市能够得到众人的辨别和感知。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风貌与建筑外观设计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风貌与建筑外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e8d32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7.png)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风貌与建筑外观设计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有序布局和合理组织的一种综合性规划活动。
在城市规划中,城市风貌与建筑外观设计是重要且必要的考虑因素。
城市的外观与风貌不仅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还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城市风貌与建筑外观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思考和建议。
一、城市风貌的定义与作用城市风貌是指城市的整体外观和形象,包括建筑、道路、绿地和水域等各个方面的组合和表达。
一个城市的风貌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评价和认知程度。
城市风貌不仅仅是给人美的视觉享受,更是展示城市文化和历史的一种方式。
一个优美、独特的城市风貌可以吸引游客和投资者,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建筑外观设计的重要性1. 增强城市特色建筑外观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筑的特色设计和样式选择可以增强城市的文化和地域特色。
例如,苏州的园林建筑和巴黎的巴洛克式建筑都成为这些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良好的建筑外观设计可以为城市打造独特的形象和风格,吸引更多游客和居民。
2. 提升城市品质建筑外观的美观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的品质。
一个城市中充满了美丽的建筑,将会给人们带来舒适和愉悦的感觉。
而破旧、陈旧的建筑则会给人一种不安与不适。
因此,注重建筑外观设计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三、城市规划中的城市风貌与建筑外观设计的策略与方法1. 尊重历史文化城市规划中应该注重保护和重视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尊重传统建筑风格和形式。
通过保留历史建筑和传统社区,可以传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给游客和居民提供文化体验,并增加城市的吸引力。
2. 加强合作与交流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政府部门、设计师、社区居民等各方利益相关方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
政府可以组织公众参与活动,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设计师可以与当地居民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只有通过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才能实现城市风貌与建筑外观设计的共识和协调。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分析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d4a1a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a.png)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日益重要起来。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做好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升级与环境的改善都有积极作用。
城市风貌规划设计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有密切关系。
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要求与城市发展的需求,创新城市风貌规划设计,提高其合理性,才能给城市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关键词:国土空间;城市;建筑;风貌;设计引言城市的主体功能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规划等,都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风貌的规划设计工作,涉及到的部分较多,因此存在职责不清问题、标准不同问题,致使实际规划设计工作过程中协调难度较大,使城市风貌规划设计方案难以落地。
城市的发展需要以合理的规划为前提,需要新技术的使用与新体系的支持。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做好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工作是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重要举措。
一、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风貌规划设计问题分析(一)城市风貌规划整体性欠缺城市全面功能的发挥以及城市规模的合理化,是以往城市风貌规划工作中的重点。
很多城市都在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各类现代生活所需要的场馆。
现代化的建筑已经成为衡量城市风貌规划成功的标志。
城市的交通越来越便利,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起来,但只建设,不保护,使城市风貌规划整体性缺失。
只关注城市规划中的道路建设、场馆建设,会让城市的高层建筑难以融入原本的城市,影响城市轮廓美观度。
(二)城市建设规划不平衡城市风貌规划设计的不均衡问题一直存在,无论是怎样的城市,都会存在或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存在新老城市并存的问题。
在同一个城市内,老城区的改造速度远远不足新城区的建设速度。
城市内不同区域规划不统一,直接导致传统建筑分散,新旧建筑混合存在的问题,像城中村就是这一问题的重要表现。
不考虑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平衡性问题,会让最终的建设成果与最初的目标背道而驰。
(三)城市风貌展现力度不足任何城市建设工作,都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分析
![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fe713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1.png)
场地中居住用地很多处于待拆迁的状态,居住用地的现状环境不是很理想,
建筑破损,卫生堪忧,还有很多文物古迹、有历史性意义的地方,但是没有
规 划
得到应有的保护。
场 地
现
状
土
地
利
用
性
质
图
3 现状分析—用地性质分析
商业用地主要集中在建宁路市场一条街、中央门商贸区、滨江商务区,其 中位于静海寺旁边规模较大的商场大关天地人气并不高,而对外交通用地 中,许多铁路被闲置,已不用。公共绿地较少,主要集中在绣球公园和滨江 绿带,很多地方处于正在拆迁或待修建状态。
铁路 铁道线路:宁铜铁路、京沪铁路 途径 、京沪高铁 途径 火车站:南京西站 位于龙江路8号,一等编组站,不办理客 运,直属上海铁路局
航运 轮渡:宁浦线 码头:中山码头 港口:南京港 过江通道:南京长江大桥、南京地铁3号线 在建 、南京 地铁4号线 在建
规划场地中道路 快速路:郑和中路—郑河北路 主干道:中山北路、建宁路 次干道:热河路 支路:江边路、公共路、大马路、龙江路、哈尔滨路、承 德路
235.00 202.54
207.60 253.58
113.94 130.10
江宁区 鼓楼区
栖霞区
六合区
秦淮区
浦口区
玄武区
溧水区
高淳区
雨花台区
建邺区
下关区
白下区
从此表可以看出下关区在合并之前经济在 Nhomakorabea3个区中属于倒数三、四的位置,且增长值不高,由此可见下关区 亟待开发。
2012年GDP 亿元 2013年GDP 亿元
2 场地概况—地貌水文分析
水文:规划区域西临长江、东临护城河、弧形铁轨遗迹内留有
规划方案中的城市风貌与历史文化保护研究
![规划方案中的城市风貌与历史文化保护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1ce322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5.png)
规划方案中的城市风貌与历史文化保护研究引言: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
城市风貌和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特色,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幸福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规划中,如何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并通过规划手段塑造城市的风貌,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城市风貌的定义与特点城市风貌是指城市在建筑、街道、绿地、水系等方面所呈现出的整体特色和氛围。
城市风貌包含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等多个方面的元素,是城市独特的外在表现形式。
城市风貌的特点有多样性、连续性和变化性。
多样性指的是不同城市之间、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之间风貌的差异性;连续性指的是城市风貌的传承性和延续性;变化性指的是城市风貌的动态性和发展性。
二、城市风貌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城市风貌与历史文化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城市风貌是历史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历史文化是城市风貌的内在源泉。
城市风貌的保护需要依靠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而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需要通过城市风貌的呈现和展示来得以实现。
城市风貌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还体现在城市规划中。
在制定城市规划方案时,需要考虑城市风貌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使城市的历史文化得以体现和保护。
同时,城市规划也可以通过塑造城市的风貌,提升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吸引力。
三、城市风貌与历史文化保护的挑战与对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风貌和历史文化保护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传统的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面临着被破坏和遗忘的风险;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压力和人口增长导致城市扩张和更新,如何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成为一个难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加强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文化导向,使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
其次,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通过合理的保护手段和技术手段,使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和展示。
城市风貌与特色规划探讨——以保定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为例
![城市风貌与特色规划探讨——以保定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5c995abc77da26925c5b026.png)
城 市最 鲜 明 的特 征 ,是 塑 造 城 市 归 属 感 和 识 别 性 的 基础 元 素 , 是 城 市 文 化 赖 以生 存 的 载体 。 因 此 ,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1 - 0 4 作者简介 : 刘树 森( 1 9 6 0 一) , 男, 河 北保定人 , 工程 师 , 从 事城 市
规划设计 工作 。
调 的古城城市风貌形象 ,如若一 幅展开 的水 墨画 卷 。“ 北派冀调淡彩新颜” 指 的是具有鲜 明的北 方 平 原城 市 特 色 ,以清 新 的淡 彩 为 主色 调 的新 城 印 象。以简洁 、 舒展 、 明快 、 大气 、 低 碳 为 城 市 风 貌 关 键词 。 在对 现 有 自然 、人 文 和 建 筑 元 素 的色 彩 进 行 专 业 的色 彩 测量 、 数 据 记 录和 拍 照 存 档 的 基 础 上 , 经 过 认 真 分 析研 究 , 确立将 “ 雅致古韵 、 淡彩新颜 ” 作 为保 定 市 城 市 色彩 形象 塑造 的主 导 方 向。 “ 雅 致古韵”指 的是 以雅致 的暖调 中灰为主 的古城 印 象 。“ 淡 彩 新颜 ” 指 的是 以 明快 、 清淡 、 素雅 的高 明 度、 低 彩 度 的淡 彩 为 主 的新 城 印 象 。
2 0 1 5 年3 月第 3期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相关专业 1 9 1
特 色 为 目的 , 紧 紧 围绕 “ 文化 ” 与“ 特色 ” 两 个 中心
城市新区的景观风貌规划研究——以信阳商城县北部新城为例
![城市新区的景观风貌规划研究——以信阳商城县北部新城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144592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2.png)
城市新区的景观风貌规划研究———以信阳商城县北部新城为例李煜(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07)摘要:在国土空间规划、高品质提升人居环境、突出城市特色与活力的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形成一套既能契合城市新区自身发展特点,又能有效指导地方景观风貌塑造的方法。
梳理了城市新区建设与景观风貌规划的重要趋势,以信阳市商城县北部新城为实践案例,重点对山水生态格局的构建、特色主题公园体系的打造、景观带动新区产业活力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后续可继续探索的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景观风貌;城市新区;国土空间规划;景观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3)06-0031-030引言我国地域广大,各城镇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不一,全国尚有处在山区、革命老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地域的城镇才开始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
这轮城市新区规划建设不同以往,有更高的时代要求。
首先,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市县的国土空间规划成为城市新区开发、保护、建设、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
其次,“十四五”规划强调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空间结构,推行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
因此城市新区建设将从以往的高速拉动经济发展转变为高品质提升人居环境,生态与经济平衡化、产业与资源有序化、管控与市场多维化的高品质城市新区建设将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1]。
最后,快速发展致使很多城市新区“千城一面”,丧失地方特色、缺乏产业支撑与公共服务配套,城市风貌的地域性、差异性和延续性,产城融合,城市活力营造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针对不同地域、不同规模、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类城镇,如何在国土空间规划、高品质提升人居环境、突出城市特色与活力的背景下,形成一套既能契合城市新区自身发展特点,又能有效指导地方景观风貌塑造的方法,是在具体项目实践中应该重点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城镇特色风貌专项规划方案
![城镇特色风貌专项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eb4e2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3.png)
城镇特色风貌专项规划方案1. 引言城镇是人们生活与工作的重要场所,城镇的特色风貌不仅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底蕴,也对城市形象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制定城镇特色风貌专项规划方案,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品质至关重要。
本规划旨在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加强城镇特色风貌保护与建设,提升城镇整体形象,为市民创造美好生活环境。
2. 规划目标- 保护和传承城镇特色风貌;- 提升城镇形象和品质;- 促进地方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 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3. 规划原则-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保护优先,合理开发;- 尊重历史、融入现代;- 多元共享,注重社会参与。
4. 规划内容4.1 建立风貌体系- 制定城镇特色风貌保护和建设指引,明确定义城区风貌特色,划定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并制定不同区域的保护措施。
- 修缮历史建筑,恢复传统街巷布局,保护传统建筑风貌和文化遗产。
- 结合当地特色,设立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品,丰富城市景观。
4.2 优化道路布局- 规划合理的道路交通网络,提升交通效率的同时注重道路美观与文化内涵。
- 设计人行道、广场和公园,提供休憩和活动空间,鼓励市民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减少机动车数量。
4.3 创建绿色生态环境- 通过植树绿化、绿色屋顶和生态湿地建设,增加绿色空间比例,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 鼓励采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 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确保城市环境质量达到相关标准。
4.4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支持文化机构的设立和运营,举办文艺活动和展览,提高城市的文化氛围。
- 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培育本地文化特色品牌,推动文化与经济有机结合。
4.5 加强社会参与- 鼓励市民参与城镇特色风貌保护与建设,开展志愿者活动,增加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
- 加强与社区居民、文化机构等的沟通与合作,集思广益,形成共治共享的局面。
5. 实施措施5.1 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 制定相应的土地管理、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等方面的法规和政策,明确保护与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城市特色风貌设计初探--以《清远市城市风貌规划》为例
![城市特色风貌设计初探--以《清远市城市风貌规划》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1c86939910ef12d2bf9e717.png)
就丰富“全景城市”的业态方面而言,主要是:促进都市观光、购物、休闲等业态的发展,加快不同类型精品公共空间的建设。;引入和推广互动体验式的产业,使这些业态融入本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丰富外地游客互动体验的同时,增强本地居民的参与感和幸福感。
4.强化城市特色风貌设计创新
4.1感知优先
通过社会学的调研方法和大数据的结合,在对清远现状风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环境意象分析法,建立起科学的现状风貌评价体系,分别对山水格局、开敞空间、建筑风貌、历史文化等10类现状风貌要素进行量化分析,构建风貌影响要素分级评价模型和感知地图评价模型,得出对清远现状风貌的客观评价,进而指导风貌规划体系的构建。
就清远市而言,在城市特色风貌设计中,应始终以“全景城市”为理论指导,构建以人的空间感知优先的全方位、长时段、多角度的城市风貌展示体系。
就优化“全景城市”的生态方面而言,主要是:保护城市的“绿色基质”,维护自然山水格局;切实做到城市规划结合自然生态资源,创造优良的城市气候;努力打造融入自然山水格局的“绿色花园城市”;建立完善的绿化景观系统,使绿化系统融入城市建设的各个细节。
4.3多维构建
从保护山水格局、完善湖城水系、优化空间形象、塑造建筑风貌、展示特色文化等八个方面出发,以山?水?湖?城大山大水的特色山水格局和城市精品空间塑造为核心,将山水四城、特色九湖、活力十廊、清远十八景等特色空间资源转变为空间资本,形成发展与品质的良性互动关系。通过研究清远地域特色建筑,重点塑造清远地域特色的建筑风貌形象,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辨别核心价值、保存城市文化精神、打造城市空间特色,引导城市转型。
城市风貌保护与规划设计
![城市风貌保护与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7ddba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c.png)
城市风貌保护与规划设计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风貌的保护与规划设计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城市风貌是城市的面貌和气质,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城市风貌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人居环境的改善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城市风貌保护的意义、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城市风貌保护与规划设计的挑战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城市风貌保护的意义城市风貌保护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对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人居环境的改善的重要保障。
城市风貌是城市的面貌和气质,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城市风貌不仅可以让城市保持独特的历史文化韵味,更能够吸引游客和投资者,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此外,城市风貌保护还能够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城市规划设计是保护城市风貌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保护与发展并重:既要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又要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城市功能的提升,实现保护与发展的有机结合。
2. 系统性与整体性: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要考虑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通过统一的规划和设计,使城市的各个部分相互协调,形成统一的城市风貌。
3. 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设计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考虑到城市的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设计应该注重公众参与,听取居民和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可以更好地保护城市风貌,增加居民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三、城市风貌保护与规划设计的挑战城市风貌保护与规划设计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发展的速度往往超过了城市规划设计的能力,导致城市风貌的破坏。
其次,城市规划设计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导致城市的面貌杂乱无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GDP(亿元) 2013年GDP(亿元)
Monte Biz Company
2 场地概况— 场地概况— 经济分析 2 经济分析
第二产业
下关区域内集中了南京汽轮电机集团、长江油运公司、紫金集团等 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集团,2010年,工业经济全年产值总量突破 126.5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16.4%。 主要园区:江苏光电科技园、南铁院软件园
[南京市下关区景观风貌规划]
3140390 赵丹丹 | 3140393 方楠|3140394 张园
Xia Guan District Urban Renewal
[下关印象]
Impression of Xiaguan District
阅江楼
中山码头
南京西站
下关发电厂 曾经的下关,车水马龙, 一条铁路繁荣了整个区域,孙 中山曾经经下关车站进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 里有南京近现代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商埠、第一家私营工厂、 第一条铁路货车轮渡线、第一家地方工业公营工厂(南京 纱厂),人民解放军经由这里解放南京,这个地区承载了 南京太多的荣辱兴衰与时代的记忆,可随着经济产业结构 的调整以及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许多以前的重要码头、 港口以及老的工业基地日趋衰落,随之而来是整个下关区 的渐渐没落,如何振兴下关区?如何充分挖掘下关区的特 色?又如何让下关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民的视野里, 这些都亟待我们去思考与解决。。。
现状
中国银行南京分行旧址 江南邮政管理局旧址 大马路粮食仓库旧址
PS:SOHO,即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家居办公,大多指那些专门的自由职业者:
自由撰稿人、平面设计师、工艺品设计人员、艺术家、音乐创作人、产品销售员、广告制作、 服装设计、商务代理、做期货、网站等等。
3 现状分析—现存遗迹分析 中山码头
356.00 202.54 235.00 207.60 113.94 130.10 253.58
324.35 380.00
120.11江宁区来自鼓楼区栖霞区六合区
秦淮区
浦口区
玄武区
溧水区
高淳区
雨花台区
建邺区
下关区
白下区
从此表可以看出下关区在合并之前经济在13个区中属于倒数三、四的位置,且增长值不高,由此可见下 关区亟待开发。
下关区内较为重要的一条水系。
2 场地概况—经济分析
南京市各区域2012—2013年GDP情况
926.59
759.11 698.58 625.50 525.99 382.80 615.00 505.10 520.10 414.80 336.82
462.20 372.13
294.30
360.60
294.24
简介: 大马路集中了数座建于民国时代的精 美建筑,包括江南邮政管理局旧址和中 国银行南京分行旧址,曾经是南京市最 繁华的商区之一,现如今除了中国银行 南京分行旧址还保留原有的建筑风格, 其他的建筑风格基本已改变,或者已被 拆除,如今大马路已失去了原来的繁荣, 人气不在。 规划建议: 在大马路附近,结合附近的码头, 改造遗留下来的民国建筑群,打造民国 小清新风情街,设置SOHO,向休闲娱 乐,商业街道方向发展。
地貌:低山、丘陵、沿江洲地地貌,规划区域东临狮子山
狮子山
狮子山濒临长江,与南京长江大桥相望, 占地14公顷、周长2公里。早在 清末年间就是“狮岭雄观”之美誉,被称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山巅阅江 楼的建成结束了“有记无楼”六百多年的历史。山顶的阅江楼是俯瞰江景 的绝佳去处,是下关区的至高点,给规划场地提供了借景的优势条件,此
研究篇· 场地概况
2 场地概况—区位分析
六合区
浦口区
下关区 玄武区 白下区 建邺区 秦淮区
鼓楼区
江宁区
下关区简介: 地理位置:地处南京主城区西北部,东枕狮子山,西临长 江,北屏幕府山,南联秦淮河 面积:30.9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占78.6%,长江水 域面积占21.4%,沿江岸线近10公里 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常年气温略低于市内中心地 区 行政区划:截至2011年,下关区辖6个街道办事处,56 个社区居委会面积28.3平方千米,人口44.5万人 GDP:2011年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亿元,达207.6亿元 原鼓楼、下关两区合并,设立新的鼓楼区
铁路遗迹
南有夫子庙,北有大马路
小火车的运行繁荣了曾经的下关,更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
研究篇
1、历史沿革………………………………………………………… 2、场地概况………………………………………………………… 2.1区位分析…………………………………………………… 2.2地貌水文分析…………………………………………… 2.3经济分析…………………………………………………… 3、现状分析………………………………………………………… 3.1用地性质分析……………………………………………… 3.2交通分析…………………………………………………… 3.3现存遗迹分析…………………………………………… 3.4公共基础设施分析……………………………………… 3.5社会调查…………………………………………………… 3.6现状总结…………………………………………………… 4、规划导则………………………………………………………… 4.1首都计划…………………………………………………… 4.2《南京市下关区总体规划2010-2030》………
C
ONTENTS
目录
研究篇· 历史沿革
1 历史沿革—政治历史
历史大事记
在龙江置征税机构,称龙江关 明朝1936年
1405年 郑和首次下西洋 的船舰始发地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下关是其战舰基地 1853年3月29日 1914年5月4 为响应“五四运动”,下关码头工人拒卸日货。 日 1933年 南京大屠杀主要屠杀场地之一 下关建区,南京划 1937年12月 设8个行政区,下关 南京“下关惨案” 1946年6月23日 为第七区,始称南 1949年4月23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京市第七区 日 在下关码头登陆,解 1973年11 月 恢复下关区名称至今 放南京城,下关人民 政府成立
2006至2010年间经济综合实
力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地 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一般 预算收入、累计固定资产投资、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 等6项指标实现了倍增。2010年,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3.1亿元,增 长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 额首超百亿,达102.5亿元,实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亿元。 2011年,下关区地区生产总值首 次突破200亿元,达207.6亿元, 增长12.2%。
1 历史沿革—经济历史
1914 明代 1894 1899 1913
1920
1952
1920年代以后,下关区逐步形成了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下关成为南京的物资集散和贸易中心,时称”南有夫子庙,北有商 埠街;“南有秦淮河,北有大马路”,下关商埠街、大马路一带商贾云集,洋楼林立,颇有一种商埠景象。 1990年代以后,随着公路铁路异军突起,长江航运逐渐走向衰落,随着交通优势地位的丧失,下关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 瓶颈期
场地中居住用地很多处于待拆迁的状态,居住用地的现状环境不是很理 想,建筑破损,卫生堪忧,还有很多文物古迹、有历史性意义的地方, 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
规 划 场 地 现 状 土 地 利 用 性 质 图
3 现状分析—用地性质分析
商业用地主要集中在建宁路市场一条街、中央门商贸区、滨江商务区, 其中位于静海寺旁边规模较大的商场大关天地人气并不高,而对外交通 用地中,许多铁路被闲置,已不用。公共绿地较少,主要集中在绣球公 园和滨江绿带,很多地方处于正在拆迁或待修建状态。
雨花台区
溧水区
南京
南京市区 原下关区 长江流域 规划场地
高淳县
规划场地区位分析: 规划场地位于下关区,面积1.9万平方公里,西临长江, 北面有长江大桥跨江而过,东面为狮子山为区域内主要山 体,南面为拟规划的5号地铁线,计划于2015年内开工建 设,2020年底建成。
区位分析图
2 场地概况—地貌水文分析
规划地铁五号线 快速路 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 地铁站台
3 现状分析—现存遗迹分析
民国海军医院旧址 原南京港旧址
铁路遗址
南京西站 大马路 静海寺
天妃宫
首都电厂遗址公园 中山码头 绣球公园 渡江胜利纪念碑
3 现状分析—现存遗迹分析
民国期间大马路街景
大马路 大马路
1938年大马路街景
2015年大马路街景
第三产业
以滨江商务区、中央门商贸区、幕府山新兴产业区和阅江楼风光带 四大片区为重点,为“三区一带”空间发展布局。滨江商务区重点发 展航运服务、高端商务;中央门商贸区重点发展商贸流通;幕府山新 兴产业区重点发展科技研发与服务外包、商务商贸、文化旅游;阅江 楼风光带重点发展文化旅游。 2010年,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15.4%,完成 全年计划的100.2%。 主要商圈:建宁路市场一条街、中央门商贸区、滨江商务区
研究篇· 现状分析
3 现状分析—用地性质分析
规划场地用地主要为: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居住用地,此外还有文物 古迹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医疗卫生用地、公共绿地等。
规划场地现用地较多的为工业用地,很多废弃的工厂,从中可以看出下 关过去繁华的景象。但如今那种繁华已然逝去,很多工厂失去了其旧有 的功能,处于待开发、待修建阶段。
外狮子山拥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是下关区的一大亮点。
2 场地概况—地貌水文分析
水文:规划区域西临长江、东临护城河、弧形铁轨遗迹内留有
大兴池
长江:世界第三大河,中国第一大河,途径南京下关区,是规
划场地中最大的地理优势及自然资源优势,临江码头的兴建所带 动的水上运输一度繁荣了整个下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