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基本方案(1206)
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主要任务
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主要任务(一)实施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新网络”)建设行动1.高水平建设5G和固网“双千兆”宽带网络。
编制新一轮5G建设行动计划,三年内新建3.4万个5G基站,加快5G独立组网(SA)建设,率先建成SA核心网,在实现全市覆盖的基础上,持续推进重点区域深度覆盖和各区功能性覆盖、形成有规模效应的应用。
实现我市家庭千兆接入能力和商务楼宇万兆接入能力全覆盖。
移动通信网络、固定宽带网络接入能力平均达到1000Mbps,用户感知速率平均达到50Mbps。
(推进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规划资源局)2.加快布局全网赋能的工业互联网集群。
实施新一轮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系统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及机床、钢铁等10个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深化创新应用,推动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上海)扩容增能,搭建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100家以上无人工厂、无人生产线、无人车间,加快行业智能化转型。
推动相关龙头企业建设2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平台,带动15万企业上云上平台。
(推进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3.加快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化部署。
推进互联网应用IPv6升级,聚焦新型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领域,强化基于IPv6网络的终端协同创新发展,实现IPv6活跃用户占比互联网用户超过60%,网络、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
加快接入设施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改造,信息通信服务实现按需供给,信息网络应用实现个性定制、即开即用。
(推进单位:市网信办、市通信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4.推动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落实国家战略,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市场应用、运维服务等,完成通信网络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初步形成卫星互联网信息服务能力。
(推进单位:市国防科工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实施智慧天网创新二期工程,建设网络运行控制中心,完成国内首颗中轨道技术验证卫星以及相关配测卫星的研制、测试和发射。
上海临港开发区方案
上海临港开发区方案一、产业规划方面:临港开发区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规划。
在金融领域,临港开发区将发展国际金融、金融服务外包、国际金融管理、金融科技和再保险等领域的产业。
在航运领域,临港开发区将打造世界级的航运中心和港口物流中心。
在现代服务业领域,临港开发区将集聚总部经济、商务公共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健康养老和高技术服务等产业。
二、科技创新方面:临港开发区将打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产业创新体系。
首先,临港开发区将引进国内外高端创新团队和科技企业,建设高水平的科技研发机构和科技孵化平台。
其次,临港开发区将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最后,临港开发区将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
三、高端制造业方面:临港开发区将打造高端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高端制造业。
临港开发区将引进国内外高端制造业企业,建设高水平的制造业园区。
同时,临港开发区将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培育一批高技术产业研发中心和示范工程,推动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
四、现代农业方面:临港开发区将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区。
临港开发区将以高品质特色农产品为主导,发展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和农家乐等领域。
临港开发区将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和金融扶持,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五、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临港开发区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交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水平。
临港开发区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代化的商务中心、文化娱乐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
临港开发区将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吸引人才和企业落户,促进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六、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方面:临港开发区将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建设绿色产业示范区。
临港开发区将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推动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
临港开发区将加强大气、水质和土壤污染治理,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为人民群众提供绿色宜居的生活环境。
20180603-临沂临港新区(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核心内容讨论稿
临沂临港新区(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
6
新区性质
上版规划:鲁南经济带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具有都市田园特色的临港产业新城。
鲁南临港产业和先进 制造业基地
本
轮
临日都市区重要节点
规
城市
划
具有沂蒙特色的生态
宜居之城
2018/05
特 色 产 业 职 能
区 域 服 务 职 能
4
发展愿景
上版规划:以“鲁南经济带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为目标,以临港产业为核心构筑临 沂市产业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良和都市田园特色鲜明的临港产业新城。
临港产业高地
本轮规划
生态宜居家园
立足自身资源,积极接轨港口,成为 沿海港口重要腹地
推进区域合作,积极面向世界,成为 开放发展前沿之地
园区主要企业 金海汇科技 临港有色金属 景耀玻璃 常美机械 达冠生化 天元新能源 百斯特铝业 三丰新材料 科特化工 长青化工 中天环保科技
员工数(人) 950 600 460 200 200 150 132 120 68 34 27
商贸物流 轻工食品 文化旅游
现代零售,现代服务业(金融、保 险、电子、广告等);新兴服务业
总人口规模:55万人 城镇人口规模:50万人
✓ 四大工业园区、两大物流园区就业人口预计超过10万人 ✓ 带眷系数
2018/05
都市园
核心产业 都市工业
园区规模 (平方公里)
1.5
就业密度 (人/平方公里)
8000-10000
循环园 冶金材料 5.3
2000
装备园 装备产业 10
3000
化工园 化工产业 16.6
(临沂临港新区(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92019年))
(临沂临港新区(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92019年))环境妨碍报告书简本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2017年01月目录1 规划内容 (2)1.1 临港新区开发明状 (2)1.2 新区规划概述 (3)2 规划协调性分析 (6)2.1 规划位属分析 (6)2.2 相关规划与政策的协调性 (7)3 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 (7)3.1 自然地理条件 (7)3.2 社会经济条件 (9)3.3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9)4 规划环境妨碍评价 (9)4.1 大气环境妨碍评价 (9)4.2 地表水环境妨碍评价 (10)4.3 地下水环境妨碍评价 (10)4.4 声环境妨碍预测与评价 (10)4.5 固体废物妨碍预测与评价 (10)4.6 生态环境妨碍预测与评价 (11)5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11)5.1 水资源承载力 (11)5.2 环境容量 (11)5.3 土地资源承载力 (11)6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 (11)6.1 功能定位的环境合理性 (11)6.2 规划产业的环境合理性 (11)6.3 规划布局的环境合理性 (12)6.4 规划进展规模及时序环境合理性 (12)6.5 规划环保设施合理性 (12)7 环境妨碍减缓措施及规划调整建议 (12)7.1 环境妨碍减缓措施 (12)7.2 规划调整建议 (14)8 规划环评结论 (14)9 联系方式 (15)1 规划内容1.1 临港新区开发明状1.1.1新区进展历程临沂临港新区于2017年10月开始筹建,建设初期是经临沂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县级产业园区。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莒南县的大力支持下,新区建设办公室积极克服困难,于2017年10月20日入驻莒南县坪上镇开始办公。
2017年底,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临港新区划的调整方案,团林镇和壮岗镇划归新区治理。
2017年朱芦镇也划归新区管辖范围内。
区划调整后,新区总面积365平方公里,辖坪上、壮岗、团林、朱芦四个镇,150个行政村。
上海临港建筑规划方案
上海临港建筑规划方案上海临港是上海市的东部新城,位于浦东新区南端,是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和临港新片区发展,上海临港在未来的建筑规划方案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上海临港作为一片新兴的城市区域,应该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
在建筑规划方案中,应该合理规划绿地和公共空间,提高城市绿化率。
同时,要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建设水循环系统,减少水资源浪费。
此外,还应该注重空气质量改善,在建筑设计和材料选择上,要尽可能减少对空气污染的负面影响。
其次,要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
上海临港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区域,需要完善的公共设施来支持其发展。
在建筑规划方案中,应该合理布局学校、医院、商场等基础设施,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此外,还应该注重交通设施的建设,包括道路、桥梁、地铁等,以提高区域的交通便利性。
再次,要注重功能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上海临港的建筑规划应该注重将不同功能的建筑融合在一起,创造一个多样性和高效率的城市环境。
在建筑设计和用途选择上,要兼顾住宅、商业、办公等多个功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还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广节能建筑等措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最后,要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
上海临港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建筑规划方案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资源。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同时也要注重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的体现。
通过加强文化教育和旅游开发,提高人们对本地区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综上所述,上海临港的建筑规划方案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建设、功能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文化保护和传承。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上海临港将成为一个现代化、宜居宜业的城市区域,为周边地区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场地平整工程施工方案(完整版)
目录(一)总体说明 (1)1、编制说明 (1)2、工程概况 (1)3、工程质量、工期及安全目标 (2)4、总体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 (2)5、施工组织 (3)(二)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8)1、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8)2、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12)3、工期保证措施 (15)4、雨天施工措施 (16)5、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16)6、安全保证体系 (19)7、文明施工管理 (22)8、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25)(一)总体说明1、编制说明1.1 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上海临港新城东港区一期工程陆域堆场地基处理。
1.2 编制依据1.2.1 依据业主所发招标文件和上海临港新城东港区一期工程陆域堆场地基处理项目场地平整工程现场踏勘考察的实际情况。
1.2.2 依据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1.2.3 依据对施工现场考察了解的施工条件、周围环境及我公司的综合施工生产能力和资源状况。
1.3 编制原则1.3.1 以科学先进的施工管理、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为手段。
1.3.2 以满足施工安全、工程质量要求和施工工期为目标。
2、工程概况2.1 地理位置2.1.1临港新城重装备区上海临港新城东港区一期工程陆域堆场地基处理场地平整工程位于E4路以东、D1路以南,海堤路以北,E41路以东,面积约为23万平方米。
2.2 交通、通讯条件交通条件便利。
沿线工程施工和生活用水便利。
电力发达,可就近搭接。
施工用电条件良好。
3、工程质量、安全目标3.1 质量目标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是:一次验收合格。
3.2 安全目标安全生产是企业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公司将严格执行国家及建设部等部门颁发的有关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坚持文明施工,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工作。
积极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确保现有道路上的车辆的安全运行和施工安全。
施工中的机械作业等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并责任到人。
inter上海临港泥城分城三期-(1)动迁基地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设计构思1.1项目概述本案地处上海市南汇区泥城镇内,基地分A、B两块。
A块由三个地块组成:DE05-F-1地块、DE05-H-1地块、DE05-L-4地块。
其中DE05-F-1地块东至DEY5路、南至DEX9路、西至E6路、北至DEX8路;DE05-H-1地块东至DEY5路、南至N3路北侧20米绿化带、西至E6路、北至DEX9路;DE05-L-4地块东至DEY4路、南至N3路北侧20米绿化带、西至DEY5路东侧20米规划河道、北至DEX9路和托老所边界。
B块由三个地块组成:DE07-Q-2地块、DE07-M-1地块、DE07-R-1地块。
其中DE07-Q-2地块东至规划河道西侧20米绿化带、南至DEX9路、西至DEY6路和35KV变电站边界、北至DEX8路和35KV变电站边界;DE07-M-1地块东至DEY6路、南至N3路、西至DEY7路、北至DEX9路;DE07-R-1地块东至规划河道西侧20米绿化带、南至N3路北侧20米绿化带、西至DEY6路、北至DEX9路。
总用地面积27.77公顷(277700平方米)。
根据规划拟建成为一个适宜居住的,以多层为主,小高层为辅,配以社区配套商业、物业等用房,形成现代化的生态家园,传承中国传统建筑精髓,又处处体现现代的时尚。
1.2设计原则⏹多样性规划布局与建筑单体设计中始终贯穿多样性的原则。
社区布局充分体现文化多元性;功能多样化;住宅房型多样化;住宅形式多样性;住宅层次多样化;环境设计多元化。
⏹景观性具有良好的空间、视觉的景观环境是住宅社区脱颖而出的决定性要素。
本规划将自然景观与建筑景观相互对比烘托,自然通过景观要素融入建筑,而建筑是点缀自然景色的生花妙笔。
使景观房的数量最大化。
⏹开放性开放性的社区活动和人际之间的真情交流,体现在空间、功能等实体模块的设计上,例如:户外公共空间,组团绿地,健身天地,亲水平台等。
⏹生态性对自然生态的关注成为在居住生活中情趣与感性表现的基础,结合本地块优越的水体自然环境条件,形成“泛舟小泐港”的独特生态人文景观。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及其他机构
•【公布日期】2002.09.10
•【字号】
•【施行日期】2003.01.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正文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
区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为了进一步促进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发展,特制定以下政策意见:
1、凡奉贤区外注册型工贸企业注册在开发区,所产生的地方税(限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下同)区实得部分全部返回开发区;凡在开发区内注册落户新办企业所产生的地方税区实得部分全部返回开发区;凡本区的市、区级企业(区财政单列结算的老集团企业除外)注册并落户到开发区,在依法纳税的基础上,以上年度税收为基数,其地方税增量部分的80%返回开发区;落户在开发区外的区内企业注册在开发区,其税收按落户属地财政体制执行。
对开发区内企业的奖励由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审核和兑现。
2、开发区所辖范围内土地批租出让金(含六类用地批租出让金)的留区部分全部返回开发区。
在开发区所辖范围内使用土地交纳土地使用指标费,按实际使用面积每亩减免1万元。
3、开发区所辖范围内的项目酌情缓交民防费。
上述政策意见执行有效期为五年,即从2003年1月1日起,至2007年12月31日止。
上述政策意见的解释权属奉贤区人民政府。
二ОО二年九月十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1.22•【文号】•【施行日期】2024.01.22•【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浦东新区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有关要求,现就扎实推进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赋予浦东新区更大自主权,支持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率先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为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提供支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解放思想、守正创新。
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瞄准浦东新区具有改革场景、具备率先突破条件的关键领域,推出更多实质性举措,及时推广成功经验,更好发挥对改革全局的突破和带动作用。
——坚持开放合作、先行先试。
围绕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互衔接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率先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为全国制度型开放探索经验。
——坚持系统观念、协同高效。
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产业发展的全链条、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出发谋划推动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改革举措充分联动和衔接配套,放大改革综合效应。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7.22•【字号】沪府发〔2021〕13号•【施行日期】2021.07.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由贸易试验区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21〕13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21年7月22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建设,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2019年8月20日临港新片区挂牌成立,为上海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一)经济发展稳中加速2020年,临港新片区工业总产值完成170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8.2亿元。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民用航空等前沿产业加快布局,智能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平台等5个科技创新功能型平台落地,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和国际联合实验室启动建设。
滴水湖金融湾项目开工,全国首家外资控股合资理财公司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
航运贸易服务功能持续强化,运营高效的航运枢纽基本建成,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22万标箱。
(二)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总体方案》明确的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基本完成,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办法》,本市出台《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的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等120余个政策文件。
上海临港试点区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方案
上海临港试点区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方案2☐相关规划解读目录☐总体实施方案☐待完善的工作3原规划启示☐区域竖向控制☐水体流向、雨水汇流路径控制 ☐沿途水质改善、雨水净化措施基地坡度《临港新城总体规划(2003-2020年)》临港新城规划面积约296.6平方公里,范围为北至大治河,西至A30高速公路——南汇区界,东、南至规划海岸线围合的区域。
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约164.8平方公里。
试点区由主城区、临港森林、物流园区和芦潮港镇组成主城区:以滴水湖为核心的“水中涟漪”扩散的空间布局。
物流园区:以同盛大道为园区的发展轴,形成南北纵向发展的格局。
总面积约13.8平方公里。
园区以仓储运输、物流服务、港口辅助生产、港口物流相关工业为主体功能。
总规确定的用地布局是试点区相关规划编制的法定依据《临港地区总体规划纲要(2016-2035年)》(过程稿)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分区规划试点区范围涉及中心区规划5个社区,其中包括9个单元、9个特定区,加上芦潮港社区DA单元、国际物流园区和临港森林一期三个独立规划单元,总计21个控规单元试点区范围内的控规是系统化方案编制的用地布局依据,规划管控用地严格按照控规确定的规划用地落实。
主城区水利专业规划水利规划在确保城市防汛安全的前提下提出: •中心区(主城区)内外水系相对独立; •开挖引水河道进行调水;•建闸进行挡污和控制水位、调水; •规划河道与现状河道相互连接协调。
绿地系统规划每个片区形成以结构绿地为“生态保护壳”、道路绿化为“生态走廊”、核心城市公园为“生态保护核”的格局。
水量:☐因:雨水排放水量缺乏法定规划管控 ☐果:渗滞蓄净用排,目前以排为主水质:☐因:雨水排放水质缺乏法定规划管控 竖向(水动力差)、入湖无控制 ☐果:排“好水”、蓄“差水”存在问题:9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问题水环境控制压力较大入湖污染负荷远超环境容量•源头雨污混接•建设用地面源污染•水体自净能力差•入湖补充水源水质较差现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仅74.2% •已开发地块不达标•待开发地块无管控水安全风险尚存•现有部分排水设施不达标•百年一遇降雨情况下存在内涝风险问题产生原因现状水系统问题:总结10现状 vs 目标现状目标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主城区河网Ⅲ~劣V 类 Ⅳ类随塘河(人民塘)为Ⅴ类滴水湖Ⅲ~Ⅳ类 Ⅲ~Ⅳ类主城区外水系下游断面 Ⅲ~劣V 类主要指标不低于来水指标地表水体水质达标率 / 85% 初雨污染控制(以悬浮物TSS 计)/80%水安全积水、内涝风险尚存5年一遇不积水 100年一遇不内涝水生态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74.2% 80% 生态岸线恢复率/80%11总体方案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提升水安全保障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保质雨污混接改造、源头雨水净化、初雨闸坝拦截河道清淤疏浚生态补水提质生态修复生态岸线建设、生物修复源头减排排水管渠排涝除险应急管理源头水量削减排水管渠优化、积水点整治控制河道水位、行泄通道建设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排水防涝泵车配备、定期应急演练长制久清湖长制、综合保障措施新区规划管控生态格局、竖向控制、绿地系统管控、蓝绿线划定、地块指标管控综合保障措施制度保障体系、技术管控体系、监测考核体系12 水环境提升雨污混接改造解决方案:改造时将这些管道引入污水井•雨污水管路混接•厨房排水不畅居民私接排水管入雨水井(沟)•进行混接改造的小区共17个,阳台混接改造共3220处,洗涤池混接改造1004处,厨房废水混接改造1059处,埋地与污混接改造287处。
上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上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概述本报告书为上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简本,旨在对该规划所涉及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旨在确保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并有效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2. 规划目标本规划的目标是在保障环境质量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
通过提供充足的基础设施和优良的商业环境,吸引国内外企业和投资,并提供良好的居住、工作和生活条件。
3. 规划内容本规划涵盖了上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总体发展目标、土地利用、交通网络、水资源保护、园区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3.1 总体发展目标开发区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为实现该目标,将重点发展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2 土地利用根据规划,将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资源。
重点发展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并合理划分住宅区、公共设施区和绿地等区域,以满足不同功能需求。
3.3 交通网络为保障区域内的交通便利性,规划中提出了完善的交通网络建设方案。
包括道路建设、公共交通系统、停车设施等,并提倡绿色出行方式,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工具。
3.4 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中将重点保护开发区内的水资源。
通过合理规划水源地的保护区域,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水质达标,保障人民的饮用水安全。
3.5 园区建设规划中对园区建设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包括建设高标准的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和生态园区。
通过提供先进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环境,吸引优质企业和项目入驻,推动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
4. 环境影响评估为确保本规划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其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和模型预测,对空气质量、水质安全、噪声等环境因素进行了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和监测计划,以控制和减少可能的环境影响。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城市更新水务海洋实施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城市更新水务海洋实施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24.08.07•【字号】沪水务〔2024〕337号•【施行日期】2024.08.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城市更新水务海洋实施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沪水务〔2024〕337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各区水务局(海洋局),局属相关单位、局机关相关处室,城投集团、城投水务集团: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更新的决策部署,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水务海洋工作,我局组织编制了《上海市城市更新水务海洋实施案(2024-2025年)》。
现予以印发,请各单位、部门按分工推进工作。
特此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2024年8月7日上海市城市更新水务海洋实施方案(2024-2025年)为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上海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任务要求,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水务海洋相关工作,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结合2035年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和《上海市水系统治理“十四五”规划》有关部署,制定本实施方案[1]。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更新的建设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目标导向,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驱动,统筹实施城市更新水务设施建设,落实水务海洋行业各项工作,助力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以人为本,民生为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服务和保障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着力补齐现有短板,进一步提高防汛安全保障能力、提升饮用水品质、改善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水务设施高品质服务水平。
规划引领,分类施策。
发挥规划引领约束作用,聚焦重点区域,满足城市更新需求,统筹各类水务规划的落实。
临港新片区高品质住宅管理大纲
概述临港新片区是上海市的重要发展区域,为了提高居民的居住品质和社区管理水平,需要制定一份高品质住宅管理大纲。
该管理大纲旨在确保社区的安全、舒适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服务,满足居民的需求并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1. 社区规划和建筑设计首先,社区规划和建筑设计是提供高品质住宅的基础。
在规划阶段,需要考虑社区的整体布局、道路交通、公共设施等因素,以确保住宅区的合理布局和便利性。
建筑设计应注重人性化和生态友好,提供宽敞明亮的公共空间、景观绿化和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2.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高品质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保人员、监控设备和安全预警系统等。
同时,加强安全宣传和培训,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和演练,及时处理安全隐患,确保社区的安全稳定。
3. 环境保护和绿化环境保护和绿化是高品质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应制定环境保护和绿化规划,推行垃圾分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加强园林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和空气质量,为居民提供清新的生活环境。
同时,开展环保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4. 公共设施和服务提供良好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是高品质住宅的关键。
社区应建设完善的公共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商业中心、运动场所等,以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同时,加强社区服务,提供优质的物业管理、家政服务和社区活动等,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5. 社区参与和自治社区参与和自治是高品质住宅的重要保障。
社区应建立健全的居民自治组织,促进居民的参与和管理。
鼓励居民组织各种社区活动,提高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同时,建立居民建议和投诉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居民的问题和困扰,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结论临港新片区高品质住宅管理大纲涵盖了社区规划和建筑设计、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和绿化、公共设施和服务、社区参与和自治等方面。
通过落实这些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社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打造一个安全、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住宅区。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关于报送2024年农村综合帮扶项目临港南桥科技城三期58号楼备案的函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关于报送2024年农村综合帮扶项目临港南桥科技城三期58号楼备案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9.20•【字号】沪奉府〔2024〕86号•【施行日期】2024.09.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关于报送2024年农村综合帮扶项目临港南桥科技城三期58号楼备案的函沪奉府〔2024〕86号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持续深化农村综合帮扶促进强村富民的指导意见》及《上海市市级农村综合帮扶资金管理细则》文件精神,承接好市第三轮农村综合帮扶,奉贤区组建上海百村贤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第三轮农村综合帮扶区级统筹运营平台,并购置临港南桥科技城三期58号楼作为第三轮农村综合帮扶首个帮扶“造血”项目,已经区委、区政府审议通过,现将有关情况报备如下:一、项目概况(一)项目购置主体基本情况本次项目购置主体为奉贤区第三轮农村综合帮扶统筹运营平台公司——上海百村贤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由奉贤区44个上海市第三轮农村综合帮扶强村富民重点扶持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按“一村一股,每股10万元”的方式共同出资成立,并委托上海百村经济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托管运营。
(二)项目产权方基本情况本次投资标的位于奉贤新城17单元,金海公路6055号临港南桥科技城内,该园区由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上海临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上海漕河泾奉贤科技绿洲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漕河泾南桥公司”)开发建设。
临港南桥科技城是临港集团与奉贤区在“区区合作、品牌联动”机制下,共同推动先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三)投资标的基本情况本次投资标的为临港南桥科技城58号楼,总面积为32450.25平方米,共16层,单层面积约2100平方米,用地性质为研发用地(C65),使用年限为50年,2021年12月竣工交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基本方案(1206)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基本方案 (征求意见稿)为了贯彻落实9月21日陈良宇市长在市府专题会议上的工作部署和市政府第四季度的工作要求,我委会同市经委.市建委.市农委.市外资委.市规划局.市房地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南汇区政府等有关单位成立专门工作小组与工作班子,并明确了工作重点与分工,分开展国际战略咨询.委托国家计委组织研究和由本市有关委办局及研究机构进行深化研究三个层面开展工作。
在国际咨询公司提交中期报告.国家计委课题组完成课题报告.本市有关委办局完成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国际资本流动与产业转移.规划选址与布局.产业定位.环境评估报告.相关配套专业规划等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本方案。
一. 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与可行性党的六大指出,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形势逼人,不进则退。
遵循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上海依托空港和深水港,依托浦东铁路与内河航运中转港,依托海港新城,拟规划建设一个面积80-10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具有制造研发.自由贸易.出口加工.现代物流与服务等功能的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临港开发区)。
这将作为一个实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亚太航空枢纽与制造业强国等多项国家战略叠加效应的重大战略性举措,充分发挥浦东开发的放大效应,通过与海港新城的一体化建设,争取建立国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使之成为吸引国际产业转移的首选区,成为国家级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区,成为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核心区。
(一)必要性1.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抢抓国际产业转移战略机遇的需要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国际产业呈现向亚洲尤其是中国加速转移的趋势。
9.11事件和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加剧了这一转移势头。
美国商会调查表明,87%的美国企业欲扩大在华投资;科尔尼公司最近在对1000家全球最大的跨国公司调查后称,33%的跨国公司把中国作为下一个投资目标;在日本东京交易所上市的1143家企业中,有一半的企业表示将在3年内把生产基地外迁,其中70%把中国作为主要目的地。
中国正成为对全球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国家,来自日韩及欧美的制造业,极有可能使中国成为新的全球制造基地。
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在上海构建一个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平台,是我国实现第三步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全面建设更高层次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增长仍然是我国社会经济成长的核心与基础。
要有效吸纳国际产业转移,必须要有一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全新发展平台,吸引国内外大项目集聚。
因此,我们必须按照江总书记提出的“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要求,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在上海建立临港开发区,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真正走上强国之路。
2.有利于实现浦东开发开放的放大效应.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临港开发区的建设有利于形成“大浦东”全面开发开放新格局,最大限度地发挥长江三角洲的整体优势。
作为我国改革开发开放的龙头,浦东新区经过几年的基础性和功能性开发,已经成为大都市发展的新亮点,其带动与示范作用日益显著。
目前三个产业区已进入开发成熟期,两个服务区已基本成型。
进入新世纪,总投资累计3000亿,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已达1000亿。
目前,浦东国际机场建设进入第二阶段,深水港开发已经启动开发,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和越江工程等现代城市基础设施都在全面推进中,为大浦东开发格局奠定了基础。
建设临港开发区,是推进“大浦东”全面开发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是对浦东的带动与示范作用具有放大效应的有利抓手,增强了上海的集聚辐射效应,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的产业优化与结构调整,从而实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共同构成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3.是推进中国建设制造业强国.提升上海产业竞争力的需要中国建设21世纪制造强国.全面推进工业化与现代化需要这样的综合开发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装备制造业的滞后发展是关键制约因素,尤其是国家一度“以市场换资金”.“鼓励进口设备”的发展政策,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装备制造业的成长机会与发展空间。
基于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意义和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已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共识。
《中国装备制造业“五”发展规划》提出,把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为我国工业化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手段,作为提高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的核心领域。
因此,在上海建设临港开发区,是贯彻六大关于“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精神的需要,是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为实现制造业强国目标提供发展新空间.探索发展新思路的需要。
是提升上海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加速升级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从上海产业战略转换期的阶段特征出发,上海的二产也迫切需要与周边地区形成技术落差与能级位差,实现产业加速升级与跨越式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在上海的长足发展,无疑将对此目标的实现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临港开发区的开发建设正是实施六大提出“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指导思想的需要,是实现上海产业发展新突破,提高上海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地位的需要。
4.有利于实现与洋山深水港和浦东国际机场的良性互动,实现国家战略叠加效应。
临港开发区的建立,作为部分集装箱吞吐地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基地,在有利于充分发挥两港作用对腹地经济的带动作用的同时,依托国际航空枢纽港和国际航运中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与装备产品的加工出口,加速产业与人才集聚,实现临港开发区与两港的互动发展。
地区功能的配套.优惠政策的聚焦以及服务能级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实现国家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战略,而且使两港在港口竞争与航运中心竞争中抢占主动权,形成国家战略的叠加效应。
(二)紧迫性1.国际产业转移的高潮时间有限1992年以后,国际产业转移的高潮大约持续了四年,1996年以来步入相对平稳期。
种种迹象表明,全球步入新一轮产业转移高潮。
据权威经济专家称,新一轮转移呈现目的地多元化的特征,而且高潮时间不会超过3-5年。
如果不能抓住这段机遇期使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与先进制造业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取得实质性突破,那么在外资的强大竞争压力下,国内市场将面临被外资蚕食,国外市场将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制造业强国目标也将无法实现。
历史机遇难得,稍纵即逝。
2.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地区竞争激烈据麦肯锡.科尔尼等国际咨询机构分析,上海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国际上面临着新加坡.香港.台湾.吉隆坡.汉城.曼谷等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国内有56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2个保税区.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工业开发区.15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的竞争;近年来,处于珠江三角洲的东莞通过大量接纳台湾.香港等地的产业转移,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迅速崛起;长三角周边地区作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一部分,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上海形成水平分工。
党的六大之后,昆山准备在紧贴上海嘉定区建立一个180平方公里的吴凇江开发区,重点吸引跨国公司先进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入驻;沈阳.德阳等地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试点城市”;最近,北京.广东等地纷纷提出了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
据不久前由广东省和广州市计委组织的“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来沪调研小组称,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已把加快广东省和广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当前的一个重点是建设南沙开发区。
面对国内外地区间的激烈竞争,必须加快临港综合开发区的建设,要抢速度.抓时机,在竞争中把握主动权。
地区竞争激烈,速度制胜。
3.已有相当数量的国际产业转移项目准备入驻上海振兴装备制造业已排上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国家计委等国务院有关部委正在全力推进装备制造业的国产化项目,利用我国燃汽轮机.轨道交通大发展的有利时机和巨大市场需求,扩大吸引外资.加大引进技术与对外开放力度。
国家有关部委表示,如果在上海建设临港开发区,将会有一大批正在推进中的项目要落户开发区;同时,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瑞典.瑞士等国家的相当一部分外商以及江浙地区不少装备企业的总部,都希望入驻上海。
因此,在保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前提下,利用这一有利机会,加快启动先期开发地块变得分紧迫。
商机已经来临,时不我待。
(二)可行性在对国际产业转移条件.地区承接能力.区位特点以及潜在风险等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层面和三个国际咨询公司的深入论证,临港开发区的开发建设是可行的。
1.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为创建临港综合开发区提供了有利的资金.技术与项目来源本次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加速升级与联动态势。
转移的不仅仅是传统制造业,还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含量较高的装备制造业;制造环节的转移,带动研发.服务等环节的联动转移。
如微电子.技术装备型产业的转移,信息技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调整。
与产业转移相应的是巨额国际资本的流动。
据估计xx年全球金融资产的总量近1000万亿美元,与产业投资有关.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直接投资多达5000亿美元。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中国作为生产基地,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临港开发区的项目.资金与技术来源。
只要我们善于利用国际竞争格局,让跨国公司把高端技术逐步释放出来,加强自主技术开发能力,把临港开发区建设成为接纳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平台是完全有可能的。
2.上海的综合优势为成功建设临港综合开发区提供了有益的市场.人才.技术和体制支持上海人才荟萃,科教密集,基础雄厚,体制先行,这些综合优势使上海成为国际资本和国内外人才进入中国的首选地;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综合工业基地,上海-苏州-昆山-无锡的工业密集走廊业已成型,上海的四大基地建设都为临港开发区提供了坚实技术基础与全面配套能力;中国加入WTO,西部大开发与国内基础建设的全面推进,特别是上海的国际空港建设.国际集装箱航运中心建设.信息港建设.轨道交通建设和越江工程建设等,将为临港开发区提供广阔的国外与国内市场空间。
3.独特区位优势为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提供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利条件规划建设中的临港开发区毗邻浦东空港与洋山国际集装箱深水港,往北与外高桥开发区,往南与金山开发区,往西与张江2004):先期启动30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九通一平;吸引15家以上具有关键控制点能力的公司先期入驻;先期启动制造与出口加工区与现代物流园区,争取设立自由贸易区,期末形成1000-1200亿元的产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