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公司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大全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一、引言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对于保证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包括原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养护措施等方面。
二、原材料选用1. 水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确保其强度等级、含水量和矿物掺合料的合理使用。
2. 砂石:选用洁净、坚硬、颗粒骨架完整的砂石,确保其粒径分布合理,控制砂石含泥量。
3. 水:使用清洁无污染的水源,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控制水泥浆体的含水量。
4. 骨料:选择质量良好、无泥块、无软弱颗粒的骨料,确保其粒径分布合理。
三、配合比设计1. 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 水灰比:根据强度等级、充实度、工作性能等要求确定合理的水灰比。
3. 骨料用量:根据配合比确定骨料用量,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强度。
4. 掺合料掺量: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合理的掺合料掺量,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裂性。
四、施工工艺1. 搅拌: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浇筑:浇筑前要进行充分的湿润,浇筑过程中要避免过早脱模和漏浆现象。
3. 浇注高度: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控制合理的浇注高度,避免分层现象。
4. 振捣:振捣时间和振捣频率要符合规范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5. 养护: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防止早期干裂和温度应力。
五、质量检测1. 强度检测:采用标准试块制作和试验方法进行强度检测,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 坍落度检测:采用坍落度试验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符合要求。
3. 骨料含量检测:通过取样和试验方法检测骨料含量,确保配合比设计的准确性。
4. 控制裂缝检测:采用裂缝检测仪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修复混凝土裂缝。
六、质量记录1. 施工记录: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操作情况,包括搅拌时间、浇筑高度、振捣时间等。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引言概述:商品砼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控制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包括原材料的选择、生产工艺的控制、试验与检测的要求、施工过程中的监控以及质量记录的保存。
一、原材料的选择:1.1 水泥的选择: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水泥,其标号应与设计要求相符,且应具备良好的流动性和可泵性。
1.2 砂石的选择:砂石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颗粒形状应均匀,含泥量不得超过规定范围,且应进行筛分试验。
1.3 水的选择: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不得含有有害物质,且应注意控制水的用量,避免过多或过少。
二、生产工艺的控制:2.1 配合比的确定:根据设计要求和试验数据,确定合理的配合比,包括水灰比、砂石比等,以保证商品砼的强度和耐久性。
2.2 搅拌过程的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搅拌方式等应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3 浇注过程的控制:应控制浇注速度、浇注高度和浇注方式,避免产生空隙、松散或分层现象。
三、试验与检测的要求:3.1 原材料试验:应对水泥、砂石和水进行试验,包括强度试验、含泥量试验、筛分试验等,确保原材料符合标准要求。
3.2 配合比试验: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试验,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3.3 商品砼试验:对商品砼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抗渗试验、收缩试验等,以验证其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过程中的监控:4.1 浇注过程的监控:应监控浇注速度、浇注高度和浇注方式,避免出现过快或过慢的情况,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4.2 养护过程的监控:应控制养护时间和养护方式,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避免过早脱模或过早负荷。
4.3 施工环境的监控:应控制施工环境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因素,避免对混凝土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五、质量记录的保存:5.1 原材料试验记录:应保存水泥、砂石和水的试验记录,包括试验日期、试验结果和试验方法等。
5.2 配合比试验记录:应保存配合比试验记录,包括试验日期、试验结果和试验方法等。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一、商品混凝土运输1现场配备2台HBT80型输送泵和47mφ125输送管。
2、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装料前筒内积水排除干净,运输途中拌筒以1~3转∕min速度进行搅拌,防止离析;搅拌车达到施工现场卸料前,使搅拌筒以8~12转∕min转动,然后再进行反转卸料;现场内通行派专人负责疏导车辆,统一协调指挥,以便混凝土能满足连续浇注施工的需要。
3、搅拌车在卸料前不得出现离析和初凝现象,在施工过程中严禁加水。
4、混凝土泵送宜连续作业,输送泵出现间歇时间预计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需立即冲洗管内残留混凝土,重新泵送混凝土。
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1执行商品混凝土供应联系专人负责制(1)设专人负责商品混凝土供应的有关组织工作,合理安排混凝土的浇注速度和运送频率,保证商品混凝土能按时连续供应。
(2)要求供应商必须按确定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生产,并在使用前对混凝土进行检测。
2、建立商品混凝土进场验收制度(1)到浇注地点的每辆混凝土运输车必须有配料单、混凝土使用部位及性能的相关资料。
(2)商品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后由监理工程师、试验工程师、质检工程师进行联合检查,确认合格后方能进入浇注工作面。
(3)对到现场的每一车商品混凝土都要进行数量、坍落度、和易性、出机时间、运输时间及混凝土温度等进行检查,若不能满足要求,严禁使用。
(4)夏季温度较高或运距较远时应采取加冰搅拌,控制混凝土温度,浇注混凝土时,入模温度不得大于28℃;冬季施工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
保证到现场的商品混凝土质量满足要求。
3、混凝土强度抗渗的检验与评定(1)按规定抽取的混凝土试样制作试件后,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28天,其强度作为硬化后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依据;抽检频率每100m3抗压试件不少于2组,连续浇注500m3,取2组抗渗试块。
(2)试块在浇注地点制作,其中一组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另一组与现场相同条件下养护,试块养护其不得少于28天。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完整版)
为加强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质量,特制定以下控制措施。
一、混凝土的质量要求1、混凝土拌和物1)坍落度:根据本合同段工程情况及现场施工工艺,本合同段砼坍落度要求如下:C15 普通混凝土:150±30mmC20 普通混凝土:150±30mmC35 水下混凝土:200±20mmC25 普通混凝土:150±30mmC30 普通混凝土150±30mmC35 普通混凝土150±30mmC35 墩柱、盖梁混凝土80- 120mmC40 普通混凝土80- 120mmC50 预制箱梁混凝土140±20mm2)含气量: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含气量限值不应超过4%。
3)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超过0.55 ,最大水泥用量不得超过500kg/m3( 包括替代部份水泥的混合材料),大体积混凝土不超过350 kg/m3 ,最小水泥用量不少于250 kg/m3。
4)均匀性:混凝土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泌水现象。
5)混凝土凝结时间满足施工要求。
2.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桩基—C35 水下混凝土,承台、系梁—C35 混凝土,墩柱、盖梁— C35 混凝土,箱梁—C50 混凝土。
强度按 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附录 D 进行 评定:R 2 nR 2i nn 1R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n —— 同批混凝土试件组数; R n —— 同 批 n 组试件强度平均值; S n —— 同批 n 组试件强度标准差,当S n <0.06R 时,取 S n =0.06R ;R i ——第 i 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R min ——n 组试件中 强度最低一组的值; K 1 、K 2——合格判定系数,见下表试件小于 10 组时: R n ≥1. 15R ;R min ≥0.95R 。
箱梁混凝土 7 天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90%以上,以满足现场施工 进度要求。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
是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要求,避免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以下是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的一般内容。
1. 质量控制标准:制定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包括原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的控制等。
2. 原材料控制:对使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 生产管理:建立混凝土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原材料配比、搅拌工艺、生产记录等,确保生产过程中各项参数的控制和记录。
4. 质量检验:建立混凝土质量检验体系,对每批混凝土进行抽样检测,以确保其强度、密实度等性能达到要求。
5. 现场施工管理:制定现场施工管理规范,包括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的控制和监督。
6. 质量记录与追溯:建立混凝土质量记录与追溯制度,对每批混凝土的质量参数、生产工艺等进行记录,并建立档案进行追溯。
7. 防止施工质量事故: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监控和维护,防止施工质量事故的发生。
8. 培训和技术支持:提供混凝土质量控制培训和技术支持,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综上所述,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符合要求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包括质量控制标准、原材料控制、生产管理、质量检验、现场施工管理、质量记录与追溯、防止施工质量事故、培训和技术支持等内容。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措施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能、耐久性等质量指标,因此必须进行严格控制。
1.确保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试验,确定合适的配合比。
2.配合比设计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
3.考虑混凝土原材料品种和质量,合理控制水胶比,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
二、原材料选择控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矿粉、添加剂等,正确选择和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
1.水泥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确保其品种、标号和强度等指标。
2.骨料的选用应符合工程要求,控制骨料含泥、含沙率,保持合适的颗粒分布。
3.控制矿粉添加量,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
4.添加剂的选择和控制,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如减水剂、缩微剂等。
三、施工工艺控制1.混凝土搅拌的时间和搅拌方式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2.混凝土的浇筑要遵循分层浇筑、逐层硬化的原则,防止发生夹层和缺陷。
3.控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和养护方法,确保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和耐久性的增强。
4.严格控制浇筑浆体的均质度和内部脱模时间,防止裂缝的产生。
四、质量检测与评估1.进行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2.对现场混凝土的强度、坍落度、流动性、含水率等指标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
3.对混凝土现场施工工艺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质量控制措施有效执行。
4.针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整改。
综上所述,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等方面,以及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估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检测商砼站机械设备计量的准确度。
各个仓质量最高误差:骨料仓±3%,水泥、水、外加剂、粉煤灰、掺合料±2%,按我要求全部下降1个%点,为了少受损失。
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2、试验室在接到生产任务通知单后开始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与中控室人员做好签字手续,非试验室指定人员不得随意修改,避免造成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无法弥补。
3、在接到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后让装载机司机按照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指定的骨料进行上料。
4、每天生产任务任务完毕后,对设备进行清洗、维护与保养,有必要换的易损件尽量早换,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蒙罐、断电等现象。
5、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搅拌时间非常重要,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将混凝土搅拌均匀,使混凝土有足够的稳定性与较好的现场工作性,外加剂的作用能完全发挥出来。
6、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材料出现波动,难免会出现达不到现场施工方工作要求的时候,原因可能是砂石含泥量高、泥块含量高、颗粒级配不合理、孔隙率过大等原因,粉煤灰细度结果较高、需水量较大等原因,水泥需水量与凝结时间强度出现大的变动,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不好等原因。
原因很多,很复杂,在配合比调整的时候首先要分析原因、找出原因,做出正确的调整。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范本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混凝土生产过程,确保混凝土质量,保证工程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是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涉及混凝土生产的单位。
第三条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强度等技术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第四条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第五条本制度的执行部门是负责混凝土生产的单位。
第六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采购与管理、生产过程控制、成品质量检验与验收、文件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混凝土配合比第七条混凝土配合比是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配合比。
第八条混凝土配合比应综合考虑原材料质量、混凝土强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因素,确保混凝土质量。
第九条混凝土配合比的制定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不得随意更改。
第十条混凝土配合比的执行应由负责混凝土生产的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备。
第三章原材料采购与管理第十一条原材料采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优质的原材料供应商。
第十二条原材料进厂前应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第十三条原材料应进行合理的储存和保管,防止发生污染、受潮等情况。
第十四条原材料使用时应按照配合比和施工计划进行计量和调配,严禁错用或过量使用。
第四章生产过程控制第十五条生产过程控制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第十六条生产过程中应对原材料进行合理调配,确保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第十七条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搅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防止设备故障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
第十八条生产过程中应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温度,确保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可塑性和流动性。
第五章成品质量检验与验收第十九条成品混凝土应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第二十条成品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验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填写相应的检验记录。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模板内和钢筋上的垃圾及污染物;木模应浇水润湿,但不得积水,并将缝隙 塞严以防漏浆。 2、泵送混凝土必须保证混凝土泵的连续工作;输送管道宜直,转弯宜缓,并有可靠的固定措施;进行 泵送前,应预先用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道内壁。 3、对浇筑的部位、砼强度等级、施工缝留置等要求必须交底到位。
塑料薄膜覆盖
覆盖养护
混凝土成型质量要求
1、混凝土结构应达到内实外光、面层平整,菱角方正饱满。 2、墙板交角、线、面顺直清晰、平顺;无蜂窝、麻面,无漏 浆、胀模、烂根。 3、施工缝结合严密平整、无夹杂物。 4、混凝土楼板表面平整无痕迹,不得有脚印等。
梁柱接头成型质量
剪力墙成型质量
楼梯成型质量
成品保护Βιβλιοθήκη 墙柱保护楼梯保护1、混凝土浇筑后,在没有达到设计强度之前严禁在楼板等处集中堆放模板、架料等集中荷载。 2、楼层成品混凝土面上按作业程序分批进场施工作业材料,分散均匀尽量轻放。混凝土浇筑后, 严格控制拆模时间,严禁过早拆除模板,尤其是梁、板模板。 3、结构完成后不得随意开槽打洞,在混凝土浇筑前事先做好预留预埋。 4、墙柱角、楼梯踏步等部位用保护条保护,保护条由模板角料制作,并涂刷醒目颜色。
标高控制
塌落度检测
混凝土收面
1、混凝土地面浇捣一次成型,原浆抹平,终凝前打磨压实。 2、收面时必须压实拉毛。 3、混凝土面平整度控制在±5mm。
原浆收光
收面完成效果
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2h内进行浇水养护,夏季应增加浇水次数并保证表面湿润,冬季施工应有保温 防冻措施。 2、混凝土强度未达要求前,严禁增加荷载或上人。
固定泵管
泵管固定方法
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当超过时应留置施工缝。 2、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时,并核对强度并进行坍落度检测,同时按规定要求留置相应砼试块。 3、控制振动棒振捣数量与质量,振动棒插入点间距控制在500mm内,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 埋件等。 4、控制好标高,避免浪费;同时应安排钢筋工及时恢复变形和移位的钢筋。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1.楼板混凝土浇筑后,严格控制上人时间,严禁上人过早。
2.混凝土要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3.钢筋、模板及水电要设专人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浇筑前生产部门要经常注意天气变化,如有大雨天气时延缓开盘时间并及时通知搅拌站。
如正施工中天气变化,原则是小雨不停,大雨采取防护措施。
浇筑时要有专门的铺灰人员指挥浇筑,合理分配清理人员和抹面人员,楼板必须用刮杠找平。
5.每次开盘前做好开盘鉴定,经技术部与搅拌站人员同时鉴定后方可开盘,施工中混凝土工长应随时检查混凝土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妥善解决。
6.拆模后,现场工作人员应对混凝土外观质量进行检查,要求清水墙面,当出现麻面、蜂窝、露筋的墙面、顶板、底板时,及时报现场技术负责人,经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修补。
7.底板、地下室墙体、地下室顶板砼浇筑完毕覆盖塑料薄膜及防火草帘养护,严格控制混凝土内部及表面温差不得大于20℃。
8.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浇筑入模,在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变化,应立即通知技术人员处理;9.浇筑竖向混凝土结构前,底部应先填以 50mm 与混凝土配比相同水泥砂浆或减石子砼,防止出现烂根现象;10.防止混凝土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布料机内卸出浇筑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应大于2m,在竖向结构中浇筑后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 3m,否则应采用串筒下料;混凝土浇筑高度通过标尺杆进行检查、控制,此外为了控制好混凝土的振捣深度,在振捣棒上每450mm 作一标记;11.混凝土浇筑时,应经常检查模板、钢筋、支架、预埋件和预留洞口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12.在混凝土浇筑和静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裂缝,由于混凝土的沉降及干缩产生的非结构性裂缝,应在混凝土终凝前予以修整;13.在浇筑与墙柱连成整体的梁板时,应在墙、柱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1~1.5h,使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后,在继续浇筑,防止在接缝处出现裂缝。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全面)
中断泵送后,再次泵送时,先反泵2-3个行程,将分配阀内的混凝土吸回到料斗中经充分搅拌后再泵送。
3
加强
振捣
砼振捣密实,在浇筑砼时,选用合理的振捣器具、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掌握好振捣时间、控制好砼分层厚度,同时作好二次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保证砼质量。
严格要求粗、细骨料,控制好其级配、含泥量、针片状含量等指标。
在拌合物中掺加外加剂和掺合料,以减少水泥用量,改善砼性能。
分析砼性能要求,考虑各种施工环境,施工工况在实验室进行试配,检测砼性能,最终得出砼最优施工配合比。
2
改善
砼泵
送工艺
砼泵送前,泵管内应先用水泥浆润滑泵管。
泵送开始时速度要先慢后快、逐步加速;同时观察混凝土泵的压力和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待各系统运转顺利后,再按正速度进行泵送。
3.2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措施
序号
部位
具体措施
1
墙体竖向施工缝
可用密目双层钢丝网绑扎在墙体钢筋上,外用50mm厚木板封挡混凝土。当墙模拆除后,在距施工缝50mm处的墙面上两侧均匀弹线,用云石机沿墨线切一道5mm深的直缝,再用钎子将直缝以外的混凝土软弱层剔掉露石子,清理干净,保证混凝土接槎质量。
2
墙体顶部水平施工缝
墙体混凝土浇筑时,高于顶板底20—30mm。墙体模板拆除后,弹出顶板底线,在墨线上5mm处用云石机切割一道5mm深的水平直缝,将直缝以上的混凝土软弱剔掉露石子,清理干净。
3
墙、柱底部施工缝
剔除浮浆,并使剔除向下凹10mm,保证混凝土接缝处的质量,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顶板施工缝:施工缝处顶板下铁垫15mm厚木条,保证下铁钢筋保护层。上、下铁之间用木板保证净距,与上、下铁接触的木板侧面按钢筋间距锯成豁口,卡在钢筋上。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质量控制目标:制定质量控制目标,明确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施工性能等指标要求。
2. 原材料控制: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供应商评估和合格证明的审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对原材料进行进场验收,并建立原材料跟踪管理,保证原材料的可溯性。
3. 配制控制:建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审核制度,合理配制混凝土配合比。
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核查和修正,确保施工中按照设计要求配制混凝土。
4. 施工控制:建立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工艺规程,明确施工工序和要求。
监控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5. 样品检验控制:进行混凝土样品的取样和试验,检验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等质量指标。
建立样品检验管理制度,确保样品的获取、保存和处理符合规范要求。
6. 质量记录和报告:建立质量记录和报告制度,记录混凝土的配制、施工和检验情况。
定期向相关部门提交质量报告,及时反馈混凝土质量情况。
7. 质量培训和提升:开展混凝土质量培训,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组织经验交流和技术研讨会,推动混凝土质量的不断改进和提升。
以上是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建立和执行这些制度,可以有效控制和管理混凝土质量,确保施工质量的安全和可靠。
混凝土进场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进场质量控制措施一、引言混凝土是建造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进场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原材料检验、运输过程控制、储存条件、施工前准备等方面。
二、原材料检验1. 水泥检验:检查水泥的标准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确保水泥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还应抽取样品进行强度检测、凝结时间检测等。
2. 骨料检验:检查骨料的规格、含泥量、含水率等指标,确保骨料符合设计要求。
还应进行颗粒形状检测、强度检测等。
3. 混凝土外加剂检验:检查外加剂的类型、用量、生产厂家等信息,确保外加剂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还应进行凝结时间检测、抗渗性能检测等。
三、运输过程控制1. 混凝土搅拌车:检查搅拌车的运输容器是否干净,无明显污染物。
搅拌车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搅拌效果良好。
2. 运输距离控制: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现场的距离,合理控制混凝土的运输距离,避免长期的运输过程对混凝土性能造成影响。
3. 运输过程中的振动控制: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搅拌车发生剧烈振动,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凝结过程。
四、储存条件1. 水泥储存: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远离湿度较大的地方。
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水泥的质量,避免受潮或者结块。
2. 骨料储存:骨料应存放在干燥、清洁的场地,避免受到污染。
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骨料的质量,避免受潮或者杂质过多。
3. 外加剂储存:外加剂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外加剂的质量,避免受潮或者变质。
五、施工前准备1. 设备检查:检查搅拌设备、运输设备等是否正常运转,确保施工过程中设备的正常使用。
2.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质量控制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对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认识和技能。
3. 现场环境准备: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整洁、无杂物,避免对混凝土质量造成污染。
六、总结混凝土进场质量控制措施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一、引言混凝土是建造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
二、原材料选择与检验1. 水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强度、凝结时间等指标。
2. 砂、石料: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砂、石料,进行质量检验,包括颗粒分布、含泥量等指标。
3. 混凝土添加剂: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添加剂,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凝结时间、抗渗性能等指标。
三、配合比设计1. 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灰比、砂石比、骨料级配等。
2. 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规范的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四、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2. 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包括搅拌机、输送泵、模具等。
3. 检查混凝土模板的安装情况,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尺寸准确性。
五、混凝土搅拌与浇筑1. 搅拌:按照配合比要求将水泥、砂、石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
2. 浇筑:在混凝土搅拌均匀后,使用输送泵将混凝土送至施工现场,并进行均匀浇筑。
3. 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避免浮现堆积、分层等现象。
六、养护1. 浇筑后的混凝土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开裂。
2. 养护期间应避免外力冲击和振动,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养护期结束后,应进行养护质量检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符合设计要求。
七、质量检验与验收1. 对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检验,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取样、试验和计算。
2. 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行检验,包括渗透试验、渗透系数计算等。
3. 对混凝土的外观进行检查,确保没有裂缝、空鼓等质量问题。
4. 对混凝土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技术要点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技术要点》混凝土的生产是预拌混凝土配合比的实现。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各组成材料计量、搅拌、出厂检验、运输、泵送(或自卸)等工序的控制。
搅拌站应对主要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
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最好是实物检测),重点是外加剂秤、水秤(其传感器易受潮、受腐蚀)、水泥秤(重点是软接头)、掺合料秤及砂秤(经常振动,传感器接头易松)等。
混凝土生产过程中,试验室应根据原材料的变化及工地反馈的信息,及时做好配合比的调整,特别是混凝土动态质量控制。
1.材料计量。
预拌混凝土逐盘配料计量,其计量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本站质量管理规定。
当对计量的精确度有怀疑时,应立即进行零点校核(可与过磅重量对照等)。
2.搅拌。
搅拌前,应认真核对混凝土配合比(包括所用原材料的产地、品种、规格及计量值等)。
混凝土拌合物的各组成材料应拌和均匀。
影响混凝土搅拌质量的因素有:(1)投料顺序。
不同密度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时,一般是先投密度小的物料,然后将密度大的物料逐步投入到密度小的物料中(边搅拌边投料)。
其作用是:①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度。
②减少混凝土拌合物对搅拌机及叶片的黏结。
③提高生产率,降低能耗,以及减少粉尘污染等。
一般情况下,宜先以部分水、外加剂、水泥及掺合料在搅拌机内拌合后,再加入砂、石及剩余水和外加剂。
冬季施工时,加入的热水不宜超过80℃。
(2)搅拌时间。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搅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拌合物匀质性随搅拌时间的延长而趋于良好,其搅拌时间为30秒左右。
高强混凝土应适当延长20~30秒。
3.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包括3个方面:⑴开盘鉴定。
通过监视屏或直接目测放料时混凝土拌合物的状态,包括是否滴浆、滴浆的多少快慢形状、是滴浆还是滴水、是否后泛、是否溅料等等。
一般情况下,若滴浆少(或不滴浆),则料稠;若滴浆多、快,则料稀。
若滴水,则砂率低。
若料溅,则砂、石含泥量高。
在此,应特别注意搅拌机的电流表。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一、前期准备阶段1. 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及配合比;2. 选择适宜的原材料(水泥、砂、碎石、骨料等);3. 配置混凝土搅拌设备;4. 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混凝土的整个生产过程。
二、混凝土生产阶段1. 按照设计要求配置原材料;2. 严格控制每个材料的含水率;3. 按照配合比控制每个材料的投入比例;4. 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5. 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混凝土生产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三、混凝土施工阶段1. 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和坍落度、气泡等性能测试;2. 确保混凝土浇注的均匀性,不允许出现渣浆现象;3.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浇筑速度和高度限制,以防止混凝土层间层高差过大;4. 及时地浇注和养护混凝土,保证混凝土的充分硬化和强度提高。
结语: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我们在全部生产过程中都采取了较为严格的措施,才可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因此,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在混凝土生产前,我们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配合比进行确定,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第一步。
选择适宜的原材料也非常重要,包括水泥、砂、碎石、骨料等。
在选择原材料的同时,还需要对每个材料的含水率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在混凝土生产阶段,需要按照配合比严格控制每个材料的投入比例,同时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稠度。
如果混凝土搅拌时间过长或搅拌速度过快,会出现渣浆现象,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此外,在现场管理方面也需要加强,保证混凝土生产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总之,前期准备阶段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所在。
只有严格控制每个材料的含水率、投入比例和搅拌过程,在现场管理方面加强监督,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协助,他们可以从专业的角度来指导和监督混凝土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混凝土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选择水泥时,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
同时,要对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性能指标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在储存水泥时,要注意防潮、防雨,避免水泥受潮结块。
2、骨料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的粒径、级配、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指标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等指标也对混凝土质量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采购骨料时,要选择质量稳定、符合标准的产品,并在使用前对其进行检验。
此外,还要注意骨料的堆放和储存,防止骨料受到污染和混入杂质。
3、外加剂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
在选用外加剂时,要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品种和掺量。
同时,要对外加剂的质量进行检验,确保其性能稳定、有效。
4、水混凝土搅拌用水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不得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污水和海水。
二、配合比的设计与控制1、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工程要求、原材料性能和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设计。
设计配合比时,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工作性能、耐久性等要求,并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在设计配合比时,要遵循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2、配合比调整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材料的质量波动和施工条件的变化,可能需要对配合比进行调整。
调整配合比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调整水泥、骨料、外加剂和水的用量。
三、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1、计量控制准确的计量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要对水泥、骨料、外加剂和水等原材料的用量进行准确计量,计量误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一、引言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达到预期要求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包括质量控制目标、质量控制计划、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
二、质量控制目标1. 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配制、浇筑、养护等环节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等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2. 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如裂缝、空鼓、渗漏等,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3. 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工程的几何尺寸、平整度、垂直度等满足设计要求。
三、质量控制计划1. 混凝土配制:a. 选择合适的原材料,确保水泥、砂、石等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b. 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配制,并进行试块制作,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要求。
c. 对混凝土配制过程进行记录,并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每批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2. 混凝土浇筑:a. 在浇筑前,对模板进行检查,确保模板的尺寸、平整度等满足要求。
b. 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的厚度和坡度,避免出现浇筑不均匀的情况。
c. 在浇筑过程中,及时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d. 对浇筑过程进行记录,并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
3. 混凝土养护:a. 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措施,如覆盖塑料薄膜、喷水养护等,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开裂。
b. 控制养护期间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混凝土的养护效果。
c. 对养护过程进行记录,并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混凝土的养护质量符合要求。
四、质量控制措施1. 建立质量控制台账,对每个工程节点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记录和跟踪。
2. 配备专业的质量检测设备和人员,对混凝土原材料、配制过程、浇筑过程和养护过程进行抽样检测。
3. 建立质量控制责任制,明确各个岗位的质量控制职责和权限。
4. 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工程质量问题。
5. 加强与监理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推动工程质量的提升。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详细版)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混凝土质量控制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混凝土质量控制既是一项动态管理,又是过程控制,涉及到混凝土的原材料进场、检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生产运输等环节,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给混凝土质量问题带来不可挽回的质量问题。
一、建立质量控制的全员参与机制混凝土质量控制是一个全员参与的活动,作为混凝土企业的管理人员要从全局上把控,有全局意识、过程意识,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人的事。
试验室虽然是混凝土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环节,但仅仅依靠试验室来实现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控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试验室配合比设计的再完美,也需要交付给主机操作员生产才能实现最,如果生产控制不好,一样对混凝土质量产生致命的影响。
因此,要想控制商品混凝土质量,必须树立全员参与的理念。
(1)员工质量意识的培养混凝土企业从管理人员到普通员工都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各自的工作对混凝土质量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要有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强烈的责任感,不能“这样没关系”、“这样差不多”、“差不多就算了”。
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应对混凝土原材料、生产过程和混凝土运输及浇筑过程具有严禁的态度,敢于对影响混凝土质量的行为说“不”,及时制止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不良行为。
管理人员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员工,形成“人人为质量,控制靠大家”(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涵盖从原材料进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生产、运输、泵送、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并做到明确管理,责任具体到人,人人头上有指标。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中的关键点(一)原材料的选择、进厂及使用(1)原材料的选择原则树立“质量≥稳定>价格”原则,在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选用上首先要做到质量第一,是原则,也是底线。
在保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基础上,要筛选出原材料质量稳定的供应商作为长期合作的伙伴,洽谈合适的供货价格。
对于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的供应商直接中止合同。
(2)试验室控制原材料质量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只有品质优良的原材料才有可能生产出质量优良的混凝土。
(整理)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度和耐久性方面起绝对的作用。
因此,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是在质量策划的基础上,致力于满足工程项目质量要求的一系列落实、检查、纠偏等活动。
质量控制的依据是:施工质量控制依据有工程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性文件;有关质量检验与控制部门的专门技术法规性文件。
混凝土生产常见的质量问题:1、用于生产混凝土拌和物的原材料,如水泥、砂石骨料、外加剂等质量指标不满足规范和合同要求;2、拌和楼没有定期检查、校正称量系统而使衡量系统误差超标;3、拌和楼没有严格按照试验室签发的配料单进行称量配料,存在擅自更改现象;4、混凝土拌和物有时没有充分拌和而出现生料现象;5、出机口实测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等指标超标;6、混凝土拌和物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等质量问题。
混凝土的质量形成过程分为:原材料的选定、配合比设计、拌和及运输、浇筑四个阶段,其中原材料的选定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本身质量形成的重要阶段,要采取科学的、严格的试验手段和管理措施,使混凝土的本身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而混凝土的拌和、运输,以及浇筑阶段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较多,为确保本工程混凝土质量,采取设置质量控制点保证混凝土的拌和、运输及浇筑质量。
1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点(1)质量控制点设置原则:凡对工程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有直接影响的关键部位设立控制点;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的上道工序设立控制点;对质量不稳定,经常容易出现不良品的工序设立控制点;对过去有过返工的不良工序设立控制点。
班组自检、队厂复检、项目部终检的控制重点要放在质量控制点上。
具体参见相关行业标准、技术规程规范和业主要求。
(2)质量控制的方法:有目测法、量测法和试验法。
目测法是是凭感官进行检查,主要是根据质量要求采用看、摸、敲、照等手法对检查对象进行检查;量测法是利用量测工具或计量仪表通过实际测量结果与规定的质量标准或规范的要求相对照,从而判断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量测手法主要为:靠、吊、量、套;试验法指通过进行现场无损测试或试验、试验室物理力学性能方面的检验或化学成份及含量测定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实施办法1、总则商品混凝土是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外加剂和掺合料等按一定比例,经集中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并采用运输车,运至使用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拌合物,它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业化和社会化,具有加快施工进度、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工程质量和节约材料成本等优点。
商品混凝土的技术水平较高,任何一个操作工序都会造成重大的质量问题。
因此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是过程(工序)控制,它涉及到企业内部每个部门,每道工序,每个人;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全员的控制,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2、适应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公司全体员工都要按商品混凝土生产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组织生产,向建设工程项目提供合格的商品混凝土,并对生产商品混凝土的质量负责。
要有原材料供应、商品混凝土生产技术、生产质量控制、生产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保证措施。
3、混凝土生产前的准备生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接收顾客的“供货委托单”;站内“混凝土生产任务单”的签发;“混凝土生产配合比通知单”的签发;原材料的组织;设备检查和试运转;混凝土供应的组织安排。
3.1供货委托单的接收3.1.1“供货委托单”的有效性必须以“商品混凝土买卖合同”生效为前提。
无买卖合同的“供货委托单”若未经总经理批准视为无效,无效供货委托单不得组织生产和发货.3.1.2每次供混凝土前,由销售人员向顾客索取“供货委托单”。
3.1.3“供货委托单”是载明顾客需求的文件,是混凝土生产和组织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为防止出错,不得口头或电话通知。
3.1.4“供货委托单”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1)建设方名称;2)施工单位及联系人;3)工程名称;4)浇筑部位及浇筑方式;5)混凝土标记;6)技术要求;7)供货起止时间;8)供货量(m³)。
3.1.5“供货委托单”由销售人员送达(或传真)至站调度室,当销售人员因故不能送达时,可申请站长派现场调度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代表销售人员到顾客方索取,然后送交调度室。
3.1.6调度室应做好“供货委托单”的签收记录,并按工程名称收集整理成册,并妥善存档。
3.2“混凝土生产任务单”的签发3.2.1调度室收到“商品混凝土订货单”后,应全面、正确理解各项内容,当存有疑问时,应通过销售人员进一步核实无误,然后方可签发“混凝土生产任务单”。
3.2.2“混凝土生产任务单”应与“供货委托单”的内容要求相吻合、一致、正确、清楚。
3.2.3“建设方”、“施工方”、“工程名称”均应使用全称,不得简称(以下亦同)。
3.2.4“混凝土生产任务单”应一式四份,一并送试验室。
3.3“混凝土生产配合比通知单”的签发。
3.3.1“混凝土生产配合比通知单”由试验室签发。
3.3.2试验室签发“混凝土生产配合比通知单”的依据是:1)调度室签发的“混凝土生产任务单”。
其中:混凝土品种(强度等级等)、浇筑部位和浇筑方式、运输时间、塌落度、技术要求是试验室确定配合比时应重点考虑的内容。
2)混凝土配合比数据库。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作为专业生产预拌混凝土的企业,应通过大量的、可靠的试验,积累较齐全的配合比形成数据库,以满足混凝土生产常用配合比的需要。
不同强度等级、不同塌落度、不同原材料、不同季节均应有相应的混凝土配合比,并统一编号汇编成册。
所有配合比设计资料均应符合JGJ55—2000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的要求。
(详见本细则《8、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试验室根据“混凝土生产任务单”有关内容的要求,结合搅拌站实际情况(现有原材料状况等),从混凝土配合比数据库中选择适合的配合比。
3.3.3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是设计配合比,其标明的每立方米所用的原材料的重量为理论用量(砂|石为干燥状态)。
3.3.4“混凝土生产配合比通知单”表格中的各项内容应填写齐全,不应留空。
3.3.5“混凝土生产配合比通知单”亦应一式四份,并连同“混凝土生产任务单”一起,分别返还调度室一份/搅拌楼一份/材料人员(或站长)一份/自存一份。
3.4原材料的组织3.4.1材料人员收到“混凝土任务单”和“混凝土生产配合比通知单”后,应根据配合比要求组织原材料供应,保证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和质量符合生产要求,即不仅符合标准要求,而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3.4.2所有材料,尤其是筒仓内的粉状材料(水泥、粉煤灰等掺合料、膨胀剂等)和贮灌内的水剂材料(减水剂)均应设立显目的标志,标明品种和规格。
3.4.3所有原材料均应经过进料人员的现场目测验收,以及试验人员的复试检验。
3.4.4大方量生产时,尤其是本站筒仓容积较小的情况下,为保证原材料不至在生产时出现供应中断的局面,应设专人组织原材料供应。
3.5设备检查和试运转搅拌楼操作人员接到“混凝土生产配合比通知单”后应进行混凝土生产的准备工作。
包括:班前计量检查;搅拌机的空运转;上料设备和筒仓出料设备的确认。
3.5.1班前计量检查,混凝土生产前(班前)混凝土配料系统计量检查的内容包括:1)计量装置检查,重点检查各计量料斗的工作状况,防止计量料斗的卡,顶等现象发生。
2)荷重传感器的工作状况和有关导线的接触情况,防止导线脱落。
3)传感器(尤其是减水剂荷重传感器)灵敏度检查,可以在料斗内放置一定数量的标准砝码,采用静态计量检验的方法来确定计量系统的灵敏度和计量误差。
4)计量显示器的零点检查,计量显示仪应复零。
3.5.2搅拌机的空运转,生产前对搅拌机进行一次检查,包括搅拌机各联结部位的连接情况、润滑情况。
在检查无误的情况下,启动搅拌机进行加水空运转检查,运转正常后将水排尽方可生产。
空运转时间2—3分钟。
3.5.3上料设备和筒仓出料设备的确认,为了防止误用原材料,生产前应对上料设备和筒仓出料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原材料的品种、规格符合“混凝土生产配合比通知单”所规定的要求。
3.6混凝土供应的组织安排调度室回收“混凝土生产任务单”和试验室签发的“混凝土生产配合比通知单”后,应着手混凝土供应的组织安排工作。
3.6.1根据供应速度和运距,计算运输车所需台数,通知汽车队长安排车辆,督促汽车队长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需要时提前办理通行证。
3.6.2通知书泵送队完成出站前的准备工作,并检查核实。
3.6.3通知搅拌楼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并检查落实。
3.6.4检查材料部原材料的组织是否到位,并检查落实。
3.6.5向现场调度人员明确有关混凝土现场接受、指挥和协调的事宜。
3.6.6向站长汇报混凝土供应组织安排的落实情况。
4混凝土生产(搅拌)质量控制4.1混凝土配合比的确认;4.1.1混凝土生产时,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签发的“混凝土生产配合比通知单”,将混凝土配合比输入搅拌计算机配料系统。
4.1.2为防止输入配合比时出错,应有两人操作,一人负责将配合比输入计算机,另一人负责核查确认,同时还应经质栓人员再确认。
4.1.3应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输入工作做好记录。
4.2原材料的确认:4.2.1再一次严格核查原材料品种、规格和数量是否与“混凝土生产配合比通知单”相符。
4.2.2核查原材料筒仓编号、贮罐编号内的材料是否与输入配合比中的筒仓、贮罐相对应。
4.3施工(生产)配合比的调整4.3.1混凝土配合比调整的原因及调整方法4.3.1.1砂、石含水率的变化及调整配合比的方法由于实验室所提供的设计配合比是砂、石为干燥状态下的理论配合比,而实际生产混凝土时,处于砂堆中不同区域部位的砂、石或不同晴雨气侯条件下的砂、石,其含水率会有所变化,有时变化幅度还相当大,由此造成混凝土稠度(坍落度)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混凝土离析。
另外,由于含水量增加而未扣出,增加了水灰比,会降低混凝土强度。
因此,必须随时根据砂、石含水率的变化,并按规定的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
调整方法分自动调整和手动调整。
但无论哪种方法均需事先测量砂、石含水率。
当使用搅拌楼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搅拌时,只要输入砂、石含水率,控制程序会自动进行配合比调整计算。
当自动控制系统失灵,需手动控制进行混凝土搅拌时,其施工(生产)配合比根据砂、石含水率进行调整的方法如下:1)当砂的含水率小于0.5%或石子含水率小于0.2%时,配合比可不作调整。
2)当砂的含水量大于0.5%或石子含水率大于0.2%时,按表1的方法进行计算后调整配合比。
表1手动控制时配合比的调整坍落度会因运输时间的延长,气温的高低,空气干燥程度而发生变化。
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出盘到浇筑之间的间隔时间越长,气侯高温干燥,坍落度损失越大,反之越小,这就要求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混凝土出厂时的坍落度。
常用的调整方法是在保证混凝土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调整用水量(并同时调整水泥用量)或调整外加剂。
4.4坚持开盘鉴定工作4.4.1所谓开盘鉴定,即做好混凝土前期生产的质量检查,它对保证该批量混凝土生产质量十分关键。
开盘鉴定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配合比曾使用过且原材料未发生变化时,每次使用搅拌机拌合前三罐混凝土时的鉴定,称作日常开盘鉴定。
另一种是按新配合比拌制混凝土或原材料有变化时的开盘鉴定,可称作新配合比(新材料)使用开盘鉴定。
4.4.2日常开盘鉴定由质检科组织、搅拌楼操作人员参加,新配合比(新材料)开盘鉴定由试验室组织、搅拌楼操作人员和质检员参加,并填写“开盘鉴定表”,共同签字认可。
4.4.3开盘鉴定时,第一车的前三盘以目测为主,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对前2—3车混凝土应进行检测稠度(坍落度)及和易性,当与“混凝土生产配合比通知单”要求有较大误差时,应分析原因,必要时由试验人员进行调整。
4.4.4拌制第一车首盘混凝土时,宜按配合比多加入10%的水泥、水、细集料;或减少10%的粗集料用量,使富余的砂浆布满鼓筒内壁及搅拌叶片,防止第一盘混凝土中的砂浆偏少。
4.4.5新拌混凝土工作性不符时的调整方法:1)由于混凝土较稀,引起坍落度过大,应保持水灰不变,相应减少水和水泥。
2)由于混凝土较稠,引起坍落度过小,应保持水灰比不变,相应增加水和水泥。
3)由于砂浆过多引起坍落度过大,可降低砂率。
4)砂浆不足以包裹石子,引起离析,可加大砂率。
以上增加或减少材料用量以及砂率时,每次调整幅度为1%。
任何时侯不宜采用单纯的办法来调整混凝土的坍落度。
4.5投料、计量4.5.1搅拌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开盘鉴定和调整后的施工(生产)配合比进行原材料计量,并按规定顺序投料(手动控制时),材料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原材料计量允许偏差4.5.2各种原材料的计量均应以重量计。
4.5.3高度重视水及外加剂,尤其是外加剂的计量准确性。
4.6搅拌4.6.1混凝土的正式生产(搅拌)应在前述几道工序(3.5设备检查和试运转、4.3配合比调整、4.4开盘鉴定)全部完成至合格后方可正式进行混凝土生产(搅拌)。
4.6.2每盘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搅拌楼说明书的规定,每盘搅拌时间(从全部材料投完算起)不得低于30秒。